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1

关键词:实践;伦理;经济;转型

实践的逻辑总体

实践首先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相统一的物质生产活动。“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其面对的首要关系是他与自然界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现实确立就是人发挥其内在自然力对外部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物质生产或劳动过程,它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一个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其次,实践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换其活动及其成果的相互作用过程,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同时,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统一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实践是包含着人的主观因素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动力是人的需要以及由需要所决定的目的等因素,实践的最终完成还需要有对实践内在秩序的认知。人对自然界的依赖表明人本身具有一种“天然必然性”的需要,并且,人正是通过区别于动物的实践的方式、以自然界为对象来实现人自身的需要的。需要决定了人的实践的目的性,人必须为自然界的因果关系设置主观的目的,进而在实践中使自然界发生形式的变化。物质实践中的主观因素是以需要和目的为核心的、关于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意识和思维。

由上可见,实践是一个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客观与主观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辩证系统。但是,这一系统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是通过各种关系中的中介来完成的。首先是主客体关系的工具中介。主客体关系中的最根本的中介就是生产工具。工具是主体能力的延伸以及客体规律与人的目的的凝结,工具的使用本身就是指向客体的并且是与客体的规律相适应的,因此,使用工具的活动使得人与自然界的直接的关系变成了物(工具)与物(对象)的关系,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得人将自己与客体的对象化关系由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出新的自然物。其次是主体间关系的中介。主体问关系实际上是主体与另一主体即“他者”的交往关系。主体与他者的关系的建立亦需要中介的,并且是通过这种中介而成为现实的交往过程的。主体间关系的中介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中介和无形的规范中介两个方面。一方面,主体间关系的物质中介是主客体关系的结果。如果说作为主体的对象客体的自然是自在自然的话,那么通过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产生的自然物就是人化自然。这个人化自然并不是直接作为主体自身的所有物,而是被“嵌入”主体间关系的,成为联结主体与他者的一个客观的物质媒介。另一方面,主体间关系的由可能走向现实,亦需要一定的规范中介。规范是主体与他者活动的对接、协调、整合和有序化,是主体与他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和程序,同时是主体与他者的共有意义之所在。规范的实质在于对主体(他者)活动的范导和匡正,以利于主体与他者之间关系的维持和稳定,从而给主体(他者)一个意义支撑。因此,处于交往过程中的主体与他者通过交往规范与交往媒介构成了一个结构性的存在。其中,交往规范与交往媒介具有一种相互适应的关联性,即不同的交往规范决定着交往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不同的交往媒介体现了不同的交往规范。最后,在实践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一种认知的中介。实践中的主观方面是以主体的需要与目的为核心的意识。主体的认知思维运动是主体的需要和目的与物质实践的客观方面联系起来的桥梁,是物质实践中观念对象化和对象观念化的通道。主体的认知思维不是对劳动和交往的直观思维,而是渗透着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在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的导向下对劳动关系和交往关系进行重组、选择、建构,进而形成实践观念的主观运作过程;主体的认知思维必须以此为基础来形成一个关于客观存在的根本看法和自身主观超越的总体观念。

实践观中经济与伦理之定位

在上一节中,我们从一个抽象角度描述了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物质实践,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具体内容,它包括三重关系和三类中介。

首先是经济与实践的关系。从实践角度来看,经济是在交往关系中主体的物质媒介的互换活动。交往主体总是从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出发,运用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从事劳动,然后将其所生产出来的物品作为媒介同他者建立起交往或交换关系,并从他者那里获得一定媒介作为相应的报酬,最终达到自身的目的,满足自身的需要。经济关系是按照一定的秩序、以一定的物质为中介而建立起来的交往关系或交换关系。交往的前提是主体运用一定的工具对客体进行的劳动改造,也就是特定交往或交换关系制约下的分工,但是由于主体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分工成为客观化的竞争,主体竞争中目的意识所支配的认知则是主观的分工。主体与他者所共同构成的关系在现实中表现为一定的共同体和组织。通过交往或交换而获得相应报酬的过程则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并且分配总是交往或交换的结果,或者说,交换与交往的过程直接地就是一个分配的过程。分配只不过是交往的另一侧度。分配过程最终完成于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即消费,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和再生产对生产资料的消费。

其次足伦理与实践的关系。伦理与实践的关系分为伦理与实践、道德与实践两个方面。伦理,即人伦之理,本质上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构成原理和规范秩序两个方面。伦理体现的是实践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交往关系。伦理中的构成原理是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缔结方式或依据,并从这一方式或依据出发或以此为标准确立交往问的地位及权益;伦理中的规范和秩序则是根据缔结方式或依据而给主体和他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或规定。不同的伦理构成原理要求建构不同的伦理规范和秩序,不同的规范和秩序只能以不同的缔结方式和依据作为基础。

道德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到实践中主现与客观的关系,因为道德虽然要求践履,但它本质上是主体对伦理的主观把握,即对主体问交往关系的构成原理和所应遵循的规范和秩序的主观认知,并通过这种认知来有效地达到自身的目的、实现自身的利益。道德是主体在一定的需要和目的的导向下,相对于伦理规范的一个观念认同和超越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转型与经济伦理之转型

人的物质实践具有历史性的特点,而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是实践方式的转型。实践转型是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革为起点,以实践系统中三重关系的重新耦合为完成的实践方式的整体历史变迁。

实践中主体间关系的转型总是与主体的生产力量和观念形式的转型密切相关的。其一,实践转型的根源在于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自然的矛盾。一定的主体间关系的历史形式及其序列性的联系,只是由于旧的主体间关系的形式不适应于既定主客体关系――成

为主客体关系发展的桎梏――时才被新的主体间关系所代替,因此,实践转型既内在地包含着主客体关系的转型又最终是由主客体关系所制约的。其次,实践转型内在地以主体的观念和认知为动力和成果。主客体矛盾在观念上的反映是对主体需要和目的的约束,解决主客体矛盾需要主体的认知上的把握,进而对主体问关系进行观念上的调整;作为社会存在的主体间关系和主客体间关系又是主体观念认知的质料和原型,主体的观念形式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转型既以主体的观念为先导和冲动力,又促使主体观念采取新的形式、吸取新的内容。因此,实践转型就是实践三重关系的整移,是实践系统从一种自组织状态到另一自组织状态的转化,从一种功能耦合状态达到新的功能耦合状态的过程。其中,起点是主体问关系的转化,终点是主客体关系和意识形式的转化。

这是实践转型的过程性的把握。而从实践中经济与伦理之关系的角度来看,实践转型也是伦理与经济之关系的转型。如果说伦理与经济是实践系统结构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侧度,实践方式是伦理与经济的耦合系统结构,那么实践转型就逻辑地包含着伦理与经济的转型,以及伦理与经济的耦合关系的转型,或者说实践转型的具体表现是伦理与经济及其关系的转型。它既表现为主体之间的意义规范、伦理基础的变化,也表现为主体间的物质媒介、经济利益的变化。前者即是伦理转化的主要内容,后者则是经济转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是交往关系中主体的物质媒介的互换活动,经济形态的转型就是主体与他者间供求矛盾的解决方式的转型。正如主体问交往关系的转型是实践转型的主要标志,实践转型的最终完成是达到主客体、主体间和主客观关系之间的重新耦合一样,经济形态的变迁也首先表现为主体与他者的交往规范和交换媒介的变迁。物质媒介和交换秩序的变化要求主体在劳动工具和竞争认知上采取新的形式;进而要求主体与他者的关系和联系表现为不同的共同体和组织形式;最后给主体(他者)的报酬分配和消费需要带来的新的影响。当然,主体间的交往规范和交换媒介的形式是受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工具的最终制约的,但主体在特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仍能体现出能动性,在主体需要的驱动和认知的反思和批判下,选择、建构与之相适应的交往规范,采取相适应的交换媒介,从而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进行更为有效的交往。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2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可以称之为“主题式”。所谓“主题式”,是指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共青团组织,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热点,给定相关的社会实践主题;各高等院校再结合自己的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进一步选定契合自身的社会实践主题,据此召开动员大会,利用寒暑假组织社会实践团队到各地开展相关活动,并在开学后进行总结和表彰。这种“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模式过于关注当下,而忽视了社会实践的长远影响。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的做法,也使得社会实践缺乏积累性和持续性。而“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根本局限性在于其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并且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1.“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了少数人的“特权”

各高校在“主题式”社会实践模式的推动下,为加大学校的宣传力度和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的评选力度,选派部分大学生,尤其以学生干部为主,组成“示范队”,而大部分未被选入“示范队”的大学生则需自己参加社会实践。这无疑违背了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则,同时也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缺乏指导,从而出现盲目跟风和浮夸等现象。

2.“主题式”社会实践使本应在全年持续进行的社会实践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这种阶段性的社会实践使得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示范队”对于实践基地的使用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未能真正做到以实践基地为落脚点,进而进行深入调研、深入实践、深入探索。另一方面,将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间的做法,也加剧了社会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使得一部分想进行社会实践的学生失去机会。

3.“主题式”社会实践使学生由主动变为被动,束缚了其个性发展

“主题式”社会实践所确定的主题并不见得会被每一位大学生所接受,在自身的想法和所确立的实践主题发生冲突时,部分大学生为了混进“示范队”、进而在评优中占得先机,选择放弃自身想法,盲目跟风。这样既违背了参加社会实践的初衷,也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的路径与对策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政府、社会、高校、家长和大学生五位一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既充分保证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持续,有利于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与关怀;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解与支持;就要求我们的师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总之,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社会实践与思想品质建设相结合,加快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扎实推进“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实践模式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既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又能够切实推进社会实践的“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考核,既是一种尺度,又是一种规定,在科学的考核机制下,各高等院校既能了解与掌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又能引导老师、学生乃至社会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全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不加考核或者考核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就会挫伤大学生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社会实践的参与程度。科学的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将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同大学生毕业学分相挂钩,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评优评比。只有将社会实践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在根本上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2)对学生实践内容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和诊断,对弄虚作假现象进行严肃处理。为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笔者建议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实践报告中必须有专门一部分内容是对调查过程进行描述和实践体会的总结,其中要明确所调查的乡村、城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被调查人的联系电话、邮箱,要提供在调查地点的留影、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合影等资料,并索要《社会实践单位回执单》,以便于事后抽查。

3.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大学生“全面参与、个性发展”的内生力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决定权和选择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源泉。确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应从实践内容和实践时间两个方面进行把握。(1)在实践内容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主题式”社会实践的条条框框中,而应将道德建设、专业学习、义务劳动等内容全面纳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会实践主题。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有利于全面参与,又有助于个性发展。(2)在实践时间上。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应仅仅局限在寒暑假期间,而应将实践贯穿于全年,这既有利于实践基地的充分利用,又有利于缓解寒暑假实践岗位和实践资源的紧缺;更重要的是,将实践贯穿于全年,会让更多的大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科学明智的选择。

4.社会实践老师加大指导力度,充分发挥助推作用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3

学习领域课程的内涵与特征

长期以来,德国实施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培训与职业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工人,“双元制”因此也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但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更希望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一进企业就能上岗的传统上岗能力,还须具备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专业能力、知识能力和社会能力。传统的“双元制”课程模式,虽然注重实践,但还主要是采用分科课程传授知识,课程的专业性强且课程相对封闭,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中逐步增强的、与工作一体化的学习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专业系统性太强,缺乏对职业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二是学科教学内容重复且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三是过于强调概念,忽视经验性知识而偏重纯理论知识等等。

学习领域一词,是两个德文词Ler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词Lernfeld的意译。学习领域是指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三个要素予以界定。学习目标描述是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习内容即是对所确定的项目或工作任务进行陈述。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某一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具体地讲,学习领域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是学习领域课程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教学目标是培养“广泛的、职业的、社会的和个性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具有建构或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二是课程内容开放化。学习领域课程一改“教师中心”“以教为主”“唯课本为圣经”的传统,强调教材是一套“学习材料”,一系列学习领域,也就是一个课程包,以使学生能自主的学习。

三是课程结构模块化。强调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紧密结合起来,一切均围绕实际工作过程来设置课程内容。

四是教学方法更趋灵活。教师在教学上有更多的自,便于根据自身特点来创设教学特色。

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方法都是建立在职业分析法基础之上的。职业分析法是对一个工种或专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并将该工种、专业所要求的操作技能、技术知识、操作频率、操作顺序、工作态度等内容一一开列出来,变成任务目录,这些工作的总过程,便是职业分析。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由与该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体系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导出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再由行动领域导出学习领域,并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更具体的来看,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可分为八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分析职业工作过程;第二步了解职业教育条件;第三步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第四步描述职业行动领域;第五步评价选择行动领域;第六步转换配置学习领域;第七步扩展描述学习领域;第八步扩展表述学习情境。因此,过去通过学科体系的分科课程传授的知识,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中则是通过具体的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即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一体化教学等方式实现的。从中可以看出,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传统学科体系课程模式的解构和行动体系课程模式重构的过程。

2.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

课程实施是将新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具体过程,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验证阶段。以学习领域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无论是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还是对学校教师及企业的软硬件都有很高的要求。时间安排不应以一节课为限,而要以天为计算单位。授课地点要以实验、实训为主,教室为辅。教学方法应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进行。

总的来说,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要有新的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新的教材。

(1)确定新教学方案中教学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工作过程导向;独立的和自我定向的学习;职业的活动能力和自我塑造能力的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

(2)课程安排。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堆枯燥的概念、名词,而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行动化的学习任务。因此,根据项目或任务的要求,须将多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3)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普通课堂是学生台下排排座,教师台上背教案,教师“灌”得辛苦,学生听得肤浅。而在“学习领域”的课堂上,学生根据任务分成一个个小组,在体现职业环境的教学氛围中,围绕行动化的学习任务,教师做示范,学生边讨论,边动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在“所学”与“所用”之间建立了一个近乎“零距离”的通道。

(4)课时安排。“学习领域”课程要求有新的教材。领域导向往往是项目或任务导向,课时安排也会不同,以前是45分钟,现在可能要数小时甚至数天。

学习领域课程的优势

1.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彻底突破了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它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理论学习内容与实践学习内容通过项目或者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传统“双元制”中职业学校教学与企业的职业培训相脱离的弊端,使职业学校更加贴近生产实践。在实施学习领域的过程中,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并用,充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水平。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当知识相互联结时、当知识存在于情景中时、当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时、个体的学习效果才是最好的。

2.学习领域课程以“行动导向”为教学原则,开拓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新途径

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因为只有在行动中,在工作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效地获取工作过程知识。“行动导向”教学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所构成的。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学校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从确定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从而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责任心等。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对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学习领域课程有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上看,一方面,教师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了解企业的需求,这样教师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领域,也才能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发现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由于学习领域课程方案不再是按照学科的方式进行设课,而是以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来建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只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而不熟悉职业实践知识已经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

从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来看,实施学习领域的过程也是“双师型”教师培养及成长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熟悉企业的工作情况,还要付出很大努力去学习整合更广的专业知识,这是自身学习成长的一部分。专业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通过协同劳动、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理论教师锻炼了技能,实训教师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行动导向”为原则实施教学,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行业发展的本质内涵。因此,借鉴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理念,对于探索建构有中国特色的高职课程设置体系,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3 (1):26-31.

[2]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4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 职业教育 应用

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它分等级对职业的活动领域、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客观、规范以及统一的从业依据和资格要求。

一、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部分,其中工作要求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主体部分。

职业概况是对本职业的基本情况的描述,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职业等级、职业环境条件、职业能力特征、培训要求、鉴定要求等内容。

基本要求包括职业道德和基础知识,其中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本职业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和行为的要求,一般包括职业道德知识、职业态度、行为规范;基础知识是指本职业各等级从业人员都必须掌握的通用基础知识,主要是与本职业密切相关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关法律知识和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知识。

工作要求是在对职业活动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的基础上,从技能和知识两个方面对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所需职业能力的描述。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其中职业功能是指一个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或是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活动项目)。根据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可按工作领域、项目或工作程序来划分。工作内容是指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可以按种类划分,也可以按照程序划分。每项职业功能一般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指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应达到的结果或应具备的技能。相关知识是指完成每项操作技能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指与技能要求相对应的技术要求、有关法规、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理论知识等。

比重表包括理论知识比重表和技能比重表。其中,理论知识比重表反映基础知识和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相关知识在培训考核中应占的比例;技能比重表反映各项工作内容在培训考核中所占的比例。

二、国家职业标准的导向作用

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呈现出来。一个统一的、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目标的职业标准体系,对于开展国民教育,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加强人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了胜任各种职业所需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课程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设置,能够摆脱"学科本位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和重学业文凭、轻职业资格证书的做法,保证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生产和工作的需要,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在对其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具体化和典型化的基础上,用来测量鉴定对象职业能力是否达标的试题或试题库。鉴定考核则是运用职业技能鉴定试题,按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组织对鉴定对象的职业能力进行测试。

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国家职业标准是在分析市场需要的情况下,对岗位的分类及人才的需求所作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市场需求的一种反映。职业教育只有把握国家职业标准,才能使培养的学生走向市场。

国家职业标准根据市场的需要对各行业各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需求进行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

三、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校层面的策略

1.遵循国家职业标准,设置科学的专业。

职业教育的学生要获得适应岗位和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首先他们所学习的专业必须是市场所需要的。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种类有类,大类还包含了许多小类和细类,并对各职业的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进行了描述。国家的职业标准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体系,是经过长期的调查和大量的研究后才建立的标准体系,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时要遵循国家职业标准,建立比较稳定的专业体系。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也要时刻盯紧市场的变化,对于新兴产业和职业要提高警惕,通过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设置最前沿的专业。

2.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尤为重要,要特别重视其专业课程的开发。

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功能的形式规定了职业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它体现了一个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因此应以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内容来确定学习项目内容。工作内容是完成职业功能所应做的工作,是课程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如国家职业标准《物业管理员》的物业维护管理服务的职业功能规定了两项工作内容:房屋建筑维护管理;房屋附属设备、设施维护管理。课程开发中,即可将这两项任务做为课程纵横知识体系中的横向学习项目。在纵向方面,每个学习项目内容含义的深浅、技能要求的高低、知识范围的广度,应以职业等级划分为主要依据确定。

3.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完善高职实践教学。

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职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要有必要的实践技能,因此学生的专业学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必须参与实践学习,这就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工厂实习。加强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必须有能满足技能训练要求的场所(基地),它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备条件,所以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和条件。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职业活动领域、工作内容以及技能要求等建设实训基地,尽可能创造高度仿真的“职业环境”。学生在校外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的时候,也要对实习实践的内容进行控制和把握,使学生掌握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

4.在学生的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过程中贯彻国家职业标准。

学生是否掌握了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考试检验。对于理论知识的考试,要贯彻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既要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还要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从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对于实践技能考核,应采取“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成绩考核与技能鉴定结合在一起,既能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又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学生层面的策略

在学生层面,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策略。国家职业标准在学生层面的应用就体现在高职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中。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发展的速度愈来愈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愈来愈快,知识的有效寿命愈来愈短,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学生要想获得更新更有用的知识,要想使自己的职业能力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只依靠教师的指导和课堂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要参考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自己以后从事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去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当前的时间为今后的工作需要储备能力。

学生在进行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国家职业标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各方面的要求,要参照其标准去获得所需要的工作能力。

(三)社会层面的策略。

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国家职业标准在社会层面的应用就体现在校企合作这个重要途径上。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市场的需求,就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和互动。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帮助,要依靠他们来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参与确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完全只关注当前企业和市场的需要,不能忽视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安排学生的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样既能保持学校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又能与市场接轨。

参考文献: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5

关键词:著作权法;独创性;独立创作

由于著作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存在很多差别,各个方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国在制定关于著作权的相关制度时,都把作品的独创性作为是否获得法律保护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这也成为了各国设立该法的依据并被大家公认。毫无例外,外国也采用此规则作为立法的根本。但是从法律上怎么去判断该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还没有制定出统一标准,从而也导致了大家在理论中和司法实践中都没有可参考条例,出现了很大的争议。所以,有必要对沿袭两大法系独创性标准而形成的独创性理论做进一步的检讨和审视。

一、关于著作权法作品“独创性”内涵的不同解说

从《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可以看出,著作权法保护该作品的重要依据就是认定该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但是现在在学术上关于“独创性”的解说却各不相同,各执己见。大致有两种观点:

1.根据著作权体系制定的基本观点来看,作品的独创性应该反映出作者投入的“情感、思想”,或“个性”,也称为该作品的“风格”,是作者的智力投入;

2.根据版权体系制定的基本观点来看,作品的独创性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从“量”的方面强调作品的“独立创作”,二是从“质”的方面强调作品是有“稍许的创造性”。比如前者在“量”上就需要认定该作品是作者独立创作出的,跟作者本人息息相关;后者在“质”上就需要认定该作品应具备“最低限度的创造性”,对作品的创造性是有要求的;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有强调作者的智力劳动成果,也有强调作者要具有“稍许创造性”。但现在对于作品“独创性”的解说和争议基本上是围绕着“创造性”和“独立创作”这两个含义而展开的。因此,作品的“独创性”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二、“独立创作”之于“独创性”

“独立创作”中关于作品“独创性”的含义是版权法在特定历史阶段内产生的。但是,从形式逻辑、法律逻辑、价值论和制度实践上进行分析,它又并不是作品“独创性”的真正含义。

(一) 形式逻辑分析

“独创性”具有“独立创作”和“独创性”两个语义,但是,“独立创作”和“独创性”在范畴、形式逻辑上有很大差别。“独立创作”是范畴学中的一个概念,叫关系范畴,主要是对作者创作作品这种行为的事实性描述。通常来讲,它仅仅只是能说明该作品与作者的关系,不能说明其他关于创造性的认定,也不是区别该作品在本质上跟其他实物是否相同的一种性质。“创造性”是范畴学中的一个可以表示性质的概念,在法律上是作为著作权法基于一定的价值目标,它主要是规定了该作品所享有版权法的属性和要求,总体来说是对作品的一种价值判断和选择。

(二) 法律逻辑分析

在法律逻辑中“独立创作”主要是针对作品版权的来源以及归属,谁首先创作的,最后应该归谁所有,这是作为在司法实践中判定复制和侵权行为的依据。所以,“独立创作”从根本上是一个关于权利归属问题、司法判定技术和方法问题,它与作品是否“在表达形式上具备足够的创造性从而享有版权”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我们不能将“独立创作”中关于“独创性”规定与权利客体的属性与权利归属的法律技术相混淆,这样的话是会破坏法律的基本逻辑。

(三) 价值论分析

在价值论的观点中,版权法一开始就利用“独立创作”来作为确定作者的权利主体地位、实现社会价值观转变、论证私有版权“正当性”的使命是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到现在这个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其中为了保留人类文化成果的线索、禁止不正当竞争等价值目标本身是正确的有利的,但是这些却不能简单的通过版权法制度来实现,也不应违背形式逻辑和法律逻辑的基本逻辑从而将“独立创作”与“独创性”的含义相混淆,其内涵都是不一样的,进而使得“独创性”这个概念在法律上承担了很多功能负担,促使概念、逻辑发生混乱不清的现象。

(四)制度实践分析

在司法实践中,“独立创作”是用来分析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作品的归谁所有。但是,如果将“独立创作”作为作品应受版权保护的规定性内涵,会使版权法接受新客体的难题,也会对现代复杂作品的权利归属和流转的解释造成逻辑障碍。

三、著作权法中的“独创性”分析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必须是作者智力劳动创作出来的,而不是抄袭他人的作品或者将公共领域的作品据为己有,也不是对事实的重复描述。而独创性的客观标准主要是衡量该作品本身的经济、社会价值。

综合上述,“独创性”与“创造性”是有区别的,“独立创作”不应在“独创性”的范围内。而之前“独立创作”被纳入“独创性”的内涵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在逻辑层面、价值论和法律实践的层面,“独立创作”是“独创性”内涵的证伪。“独立创作”必须从独创性的内涵中剥离出去,回归其在制度、规则上判定“复制与否的证据之一、侵权抗辩事由之一、确定权利主体的方法之一”的法律属性和功能。(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锐.作品独创性标准的反思与认知.知识产权.2011.9.

[2] 乔春丽.”独立创作”作为”独创性”内涵的证伪.知识产权.2011.7.

劳动实践的主要描述范文6

作为新兴国家进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整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微笑曲线”变成了“苦笑曲线”。201 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首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目前不少央企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跨国公司迫在眉睫,不仅仅是转变经营机制,更多的是要打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商业模式,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我们深化国企改革、进行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目的。近期,我们连续推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研究中心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专题研究,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价值创造的动态性体现在价值主张的变化中,这一变化会受到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影响。而时间与空间本身也会产生交叉效应,从而演变出千变万化的商业模式。

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本质过程中,我们头脑中总盘桓着苏轼的那首诗《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发现,商业模式外在各种形态的变化与观察者角度的变化以及内心观念变化呈现一种对应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互动的关系。我们只有整体、系统地把握住关于商业模式观察的角度和观念变化的不同方面,才能把握住商业模式的本质。同时,人们的商业模式的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体现为商业模式的动态递进状态,直至趋于内在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世界的统一状态。

理论上说,商业模式的主导观念划分为四种:盈利观、运营观、战略观和协同观。其中前三种主导观念,是企业视角;第四种观念,是企业与外在环境相融合的整体系统的观念视角。同时,每种观念,又呈现出基于空间和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状态。本文试图描述这四种主导观念及每种观念之下的空间和时间的动态发展的规律性,以期对企业管理者以启发。

对商业模式动态性关注不足

商业模式被首次提出实在1958年,而普遍认为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被广泛研究则在1999年以后。对于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在商业模式的研究中则起到了基础性和开创性作用,但目前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1.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及不足

原磊(2010)将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归纳为商业模式本质、商业模式体系构成、商业模式评估手段三个方面。其中,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也经过了经济类、运营类、战略类、整合类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依次递进,整合类的阶段包含了企业内部的分销渠道、成本结构,也包含企业外部目标顾客、伙伴网络。这一概括较为全面,相较其他几个阶段解释力度更强。

然而,这些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都存在忽略商业模式动态变化的问题,即忽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钟根深(2006)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虽然包含有变革模式的研究,但这种动态性“大多局限于现象描述阶段,侧重于对某些特定的假设情形的静态分析”。

基于此,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也逐渐转向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罗珉(2005)结合租金理论解释了商业模式创新,他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破坏”,通过创新“打破现有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经济租金。王琴(2010)则结合价值网络重构探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可以通过组合价值让渡、附加产品、顾客分类和第三方市场增加等方式重塑价值网络,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较好地解释了商业模式为何创新及如何创新,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起到了一定补充作用。但这些研究显然没有与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很好地整合起来。与其说商业模式创新解决了商业模式动态变化的问题,不如说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角度或思路。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研究仍然无法回避商业模式始终处于变化的这一事实。

动态的商业模式既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紧密相连,也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的特点有关。动态性的商业模式本质上并不是不同的商业模式罗列,而是找到一组变量,能够解释商业模式是依据什么发生变化的。

对商业模式的动态性关注不足,就导致了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对实践的关照不够。主要表现为两点,第一是在对实践的解释上存在较长的滞后性,往往当实践高度发展后,相关理论才深入研究;第二是缺乏对实践的引领和指导,由于相关理论往往停留在对实践的解释层面难以在实践发展的同时指导实践,更遑论对实践加以引领。

2.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研究及不足

商业模式本质往往与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紧密相连。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是对商业模式本质更具体的描述。因此,商业模式的体系构成是研究商业模式本质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商业模式构成体系的研究中,上述缺乏动态描述的问题依然存在。此外,目前商业模式体系构成也较为庞杂。原磊(2010)整理了1996-2005年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描述,描述中构成因素涉及的数量少则三个、多则八个乃至九个。其中,对商业模式本质解释较为全面的整合类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也最多。

这种过于庞大的系统容易造成与其他领域中概念的重叠;不断扩展的外延也容易使得对商业模式的描述流于宽泛。事实上,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描述需要以商业模式本质作为指导,在商业模式本质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就难以形成全面而系统的商业模式体系构成。

商业模式本质

1.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价值的方法和方式,因此商业模式的变化直接体现为价值的变化。具体而言即价值主张的变化和价值实现的变化。

价值主张的变化即企业对于价值的认识,回答什么是有价值这一问题。例如企业通过劳动力,将简单的原件加工为成品,期间耗费的劳动即是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价值主张便是通过更多更有效率的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再例如便利店,通过更靠近顾客的选址为顾客带来便利,企业的价值主张便是通过合理的选址为顾客创造价值。价值主张实质上是商业模式的内涵。

2.商业模式的时间动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本身所处阶段的不同,商业模式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此外,随着企业本身的产品不同,商业模式也会有所变化。也即商业模式本身具有时间上的动态性与空间上的动态性。

从时间动态性的角度而言,不同历史时期的企业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价值主张都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从市场营销观念的变革即可较为鲜明地看出,例如在工业化初期和二次大战后一段历史时期,企业奉行“生产观念”,即以增加生产为目的;而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企业开始奉行“产品观念”,即提高产品质量,这是由于产品供应开始增加,社会产品稍有富余。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价值主张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对利润的追求程度较高,这与其初期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紧密相关。而随着企业的发展,改善产品质量,完善内部流程控制成为了企业追求的核心。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会有一种主导价值主张,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会对这种主导的价值主张进行一定的修正,或是有一定降低,或是有一定提高。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价值主张也就不断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如果大部分企业都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了某种价值主张,这时也就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的主导价值主张。可以说,宏观的历史时期和微观的企业相互影响也相互发展。

如果我们聚焦于某一较短时间内的商业模式的研究,不妨将历史时期视为外生变量。我们甚至可以不必归纳这一时期普遍的价值主张,而只需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纳入企业发展阶段的考虑之中,从而以企业发展阶段为主要方式,考察商业模式在时间上的动态性。

3.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

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指的是企业产品的不同,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时间相对应,我们称其为商业模式的空间动态性。

例如对于标准化快销品而言,提高产量是企业的核心追求。因为产品之间的异质性较小,企业只需要做到基本的质量控制,而产品销售较快,营业周转率高,从而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带来较大的收益。对于奢侈品而言,完善产品本身的工艺和顾客关系管理较之提高产量而言更为重要,从而企业的价值主张即为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

4.商业模式动态性的进一步探讨

商业模式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但这一变化不意味着对此前商业模式的完全否定。这种发展类似于辩证法中的扬弃思想,总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使得商业模式更加适应时代和产品的需要。

显然,在某一时期存在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这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也提供着不同的产品。因此,不同商业模式在时空上都可能并存,这也为我们研究商业模式的动态性提供了便捷。

对企业而言,商业模式不存在严格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不同商业模式创造的价值有高低,商业模式也因此有了高下之分。因此,我们在研究商业模式时总是包含着价值判断。价值主张

我们以最近二十年为时间点,考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变化情况,也即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提供不同产品企业的价值主张,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二十年问,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分为盈利观、运营观、战略观、协同观等四种价值主张的种划分,这一点得到了研究者的认同,也与实践相对应。

1.盈利观

以盈利观为主导的企业将利润作为主要的追求,并且其利润获取的途径主要通过扩大销售规模与提高销售量来达到。企业执着追求的是稳定而充足的收益,因此尽力扩大销售量便成为了其主要的目标。

从时间上来看,持有盈利观的企业主要是处于成长初期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这部分企业难以从银行贷得充分的资金,因此需要依靠自身的利润留存作为资本进行再投资,并不断扩大规模,因此处于初期的企业大多实行盈利观的商业模式。

从空间上来看,持有盈利观的企业大多是一些标准化产品的生产制造型企业。由于其标准化的性质,因此企业不需要在研发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这部分企业大多是生产l生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较大,规模报酬递增,需要具备足够的生产量才能享有规模经济性。

在现实中,这种类型企业并不少见。众多的中小企业就是盈利观的代表,这些企业雇员不多,规模不大,处于扩张的初期,需要充分的留存利润以实现企业的成长;而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例如富士康,也处于盈利观主导。富士康主要通过不断扩张、在各个地方设立工厂,以实现产量的增加和销售的增加。富士康虽然并没有忽视管理等环节,但毫无疑问,生产量的提高是其追求的主要目标。

2.运营观

以运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强调企业需要进行合适的流程、业务设计,各职能部门也需要紧密配合。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形成企业在某一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一竞争力可以是卓有成效的组织结构,也可以是强大的研发环节。我们可以从波特的价值链来理解这种商业模式,企业通过强化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某几个环节,以实现价值的创造。

从时间上来看,持有运营观的企业主要是处于发展期的企业,这些企业度过了创业期,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也具备了一定的资金储备,具有一定的规模。此时,企业扩展市场的规模经济l生减弱,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的难度大大加大。企业便开始通过“质”而不是通过“量”来进行价值创造。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内部价值链的重塑,明确企业自身的资源,并强化价值链某一环节或某几个环节,以实现价值的创造。由于企业此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也能够通过债务资本进行更为有效的融资,因此也具备进行相关改造的资本。

从空间上来看,持有运营观的企业大多是一些品牌商和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产品提供商。产品的高度异质性也体现在价值链环节的异质性,对于某些产品而言,设计是产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企业通过强化设计这一环节,提高了产品的价值。

针对商业模式的研究逐渐以企业运营为核心,强调企业需要进行合适的流程、业务设计,各职能部门问也需要紧密配合等。这一阶段中,企业是否盈利并不是主要考量要点,而如何构建更为合理、高效的运营结构成为了企业的价值主张。

良好的运营模式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运营观事实上并未完全否定盈利观。但较之盈利观,运营观非但强调企业可以通过扩大销售获得利润,也强调企业可以通过内部运营的改进获得利润。这种观点是对盈利观的发展。

在现实中,持有运营观商业模式的企业以许多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代表。许多PE与VC资本投资的公司都处于运营观主导的商业模式中,这些企业度过了成长初期,有了市场的生存能力,而PE、VC资本除了进行资金方面的投资,也往往具有一些咨询性质的增值服务,希望通过改进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强化企业价值链环节;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些运动品牌商也属于运营观主导,他们强化了研发环节,为顾客提供了高度异质化的产品(例如耐克具有运动、生活、跑鞋、篮球鞋等不同种类的运动鞋),从而实现了价值的创造。

3.战略观

以战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强调企业除了应该完善内部价值链的强化,也应该注重外部价值链的整合。除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条,不同企业也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条,这种价值链条才是产品价值的真正分解。例如,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就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价值链条,处于各个链条的企业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也需要关注上下游的企业并在适当的时候结成联盟。此时,企业主要通过外部资源与自身能力的有效结合来创造价值。

从时间上来看,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了内部价值链环节的塑造,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此时通过企业自身已经较难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企业就需要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以帮助自己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以生产商为例,他需要通过与供应商的有效合作,为自己提供更为低价的原料,也需要通过与批发商的合作,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以相对高的价格卖出,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从空间上来看,一些规模化定制性产品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种企业大多是一些电脑企业和技术型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具有标准化特点,但其产品系列和业务组合则具有高度的异厨性和差异化。其标准化的特点使得企业需要通过外部资源以实现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而异质性的特点则决定了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时必须结合自身的能力。

无疑,战略观的商业模式也是对运营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包含并超越。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才能与上下游企业展开合作,创造价值。

现实中的大部分知名企业都以战略观主导其商业模式。例如,沃尔玛就充分整合了上游供应商的资源,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运营商的自动补货,这种联合使得企业关系既有竞争又存在合作。其合作主要产生于价值链问的企业,而竞争则是整个价值链条的竞争。而一些技术型企业,比如苹果,其不同的产品具有高度的差异化,因此苹果占据价值链条最后端的研发,通过强大的研发能力,整合前端的制造型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4.协同观

基于协同观的商业模式以系统的视角将许多企业视为一个商业系统,此时企业并不是从自身,而是从整个商业系统出发思考企业的运转。企业并不是将外部的资源纳入企业内部,进行价值创造,而是许多企业自身的资源不断向外溢流,以实现整个商业系统的价值创造。

从时间上看,高度成熟的企业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已经达到了顶峰,企业吸收再多的资源也只能形成数量上的成长,而难以得到突破。此时企业就将自身纳入整个商业系统中,通过自身的资源和能力使得整个商业系统的价值创造最大化。此时,企业与企业之间并不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价值链条,而是相互之间紧密联合的价值网络,每个企业不是孤立地进行价值创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本身也创造了价值。

从空间上来看,一些咨询性质和提供用户解决方案的企业便是这种商业模式的代表。这些企业本身并不吸收外部资源,而是将自身的资源不断贡献到外部,实现了整个商业系统价值的提升,为商业系统创造了价值。

协同观的商业模式涵盖了战略观,企业需要与上下游企业进行紧密的联系,所不同之处在于企业不是单独地进行价值创造活动,而是组成一个整体进行价值创造。

现实中,协同观主导的商业模式相对较少,因为较少有企业能够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世界500强中有部分企业实行的就是协同观主导的商业模式,例如埃克森美孚、壳牌石油等,他们通过帮助运营商建立分销网点,以实现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但这种协同观中仍然包含着不少战略观的组成成分,并非纯粹的协同观。而一些咨询公司、顾客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则是这种商业模式的典型代表。例如麦肯锡、IBM等机构,通过为其他企业提供咨询,帮助其他企业改善自身的运营管理,将自身的资源不断外溢到其他的企业,以实现更高的价值创造。

5.对于四种观念的进一步探讨

在这四种商业模式中,企业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其起步,无论企业提供何种产品,几乎所有的企业在最初都实行以盈利观为主导的商业模式,而在此之后,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分化,商业模式也开始分化。而产品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企业能够到达的高度。我们可以通过下列矩阵来说明这一点:

6.对中国企业的借鉴

首先,中国的许多企业的价值主张大多不清晰,始终在各种观念间摇摆,或是对价值主张的阐述与实际执行时发生偏差。因此,确定的价值主张,一以贯之的执行力是商业模式的前提与基础。

其次,一些中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一些国有企业的商业模式没有与自身的规模和发展阶段相匹配。一些国有企业在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后,依然仅仅将创收当成其主要的目标,这极大地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如果这些大型企业能够在价值主张上往前迈进一步,便能实现更多的价值创造。

最后,一些中国企业难以实现从战略观到协同观的跨越。企业总是不遗余力地从外界争取更多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在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则得不到保障,恰如一个只吃不吐的“貔貅”。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只有先予后取,共创共享,才可以使企业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