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团体深度访谈、试卷分析等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现有学历、现有职称、工作年限、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农村常见病的处理和院前急救知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内容和项目、全科医学教育的需求调查、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形式、影响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原因和阻碍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因素等。被调查者当场填写问卷,当场回收,统计有效回收率,并对调查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被调查的乡村医生共356人,其中男181人(50.84%)、女175人(49.16%),平均工龄18.86年,平均年龄40.56岁。本科27人(7.58%),大专147人(41.29%),中专139人(39.04%),其他(高中或初中)43人(12.08%)。有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201人(56.46%),无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155人(43.54%)。中级职称37人(10.39%),初级职称136人(38.20%),无职称183人(51.40%)。
2.2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必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乡村医生能清楚地认识到参加全科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接受全科医学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结果显示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项目必须性上,认为学历培训、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执业(助理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常见急病的处理和院前急救知识、临床用药、专题讲座、职业院护很必要的比例较高,认为各项很有必要的为61.52%~91.01%,仅有0~19.10%认为全科医学教育没有必要。
2.3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需求调查由调查结果可见,乡村医生中赞成短期培训学习占73.88%(263人),半脱产学习者占12.92%(46人),赞成脱产学习和业余自学的人数较少,仅占总人数的0.84%(3人)和12.36%(44人)。赞成在高等医学院校学习者占69.38%(247人),在市级以上医院学习者占30.62%(109人)。2.4影响乡村医生全科医学教育的原因356人中有217人不同程度存在妨碍因素,139人无妨碍因素,在存在妨碍因素的人中,结果显示无时间和精力及缺乏规范化要求(26人,11.98%)、缺乏适宜全科医学教育形式(86人,39.63%)和医务繁忙(63人,29.03%)是阻碍乡村医生参全科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
3讨论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2
[关键词]乡村教育运动;大学推广运动;教育实践;比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37-02
一、概述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迅速扩张之时,许多有识之士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将高等教育作为富强国家的重要手段。1873年英国剑桥大学接受了三一学院院长斯图尔特的建议,在地方开设课程,此后又在地方成立了地方讲座委员会,牛津、伦敦、维多利亚等大学纷纷效仿,揭开了高等教育通向中下层民众的序幕,这场运动被称为大学推广运动;20世纪初期,以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为在中国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首先在于用教育的方式改造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他们在国内开展了一系列乡村教育试验活动,史称乡村教育运动。
二、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的相同因素分析
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虽是发生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两个不同的时代,但是二者都促进了本国工业化的发展,都使得知识走出校园向普通大众传播。
(一)促进国家经济以及整体实力的发展
英国大学推广运动兴起于19世纪后期,英国的工业霸主地位逐渐被其他国家所取代。为了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希望大学教育能够直接为国家创造财富。同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政府逐渐重视技术教育,大学推广运动才得以迅速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以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英国工业化的发展。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于20世纪初,此时的乡村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所以,这场运动是为了改变乡村现有的教育状况,富强农村经济,进而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现象。
(二)大学知识走出学校,走向普通大众
无论大学推广运动还是乡村教育运动,都是知识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普通大众。英国高等教育实行精英教育,下层民众基本没有入学机会,而大学推广运动使知识跳出了学校的牢笼,走向了大众。据统计,1878-1880年仅剑桥大学在各地的平均听课人数已过万,1893-1894年之中就达到了6万人之多。20世纪初期,在中国,能够进入大学的人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官僚、商人子女,普通农民子弟无法进入大学。乡村教育运动中,许多教育家创办了高等教育性质的学校进行科技传播。陶行知在北京成立农业讲习所,招收农民入学,进行技术推广。这些都促进了农村地区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三)创办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实践
通过创建讲习所、学校等教育机构,推广实用技术是其共同举措。在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纷纷设立大学推广讲座委员会、大学推广委员会等机构组织大学推广运动;在地方,开设各种讲习所,学员免费入学。这种方式为英国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学历技术人才。在中国,黄炎培领导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山西、江苏进行了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在南京郊区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乡村教师,之后,他又在上海创办了“工学团”,实现了农、校、社的结合,这些实践对改造乡村教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三、大学推广运动与乡村教育运动的相异因素分析
两个运动在时间、空间等维度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除此之外,还在运动的过程、运动的波及范围、民众的态度以及最终结果等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运动过程
在两个运动的过程中,有组织的领导和自发性的形成是其主要区别。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首先由位于城市的大学发起,而后逐渐向周围地区发散,完全由主要大学发起和领导,派遣教师到地方、工厂对职工及民众进行培训,毕业考试合格可拿到国家承认的结业证书。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从距离城市较远的乡村开始,并逐渐向其他地区扩展,由教育家根据国情开展并领导教育实践,各种教育实践之间没有实际的联系,更没有统一的领导。
(二)运动波及范围
这两场运动中,大学推广运动波及面较广,而乡村教育运动的覆盖面较窄。大学推广运动从中心城市出发,波及整个英格兰,仅学习推广的课程达数万,且所涉学科广泛,包括文、史、哲、经济及一些实用科学。乡村教育运动在农村范围内开展,并未涉及城市普通民众,而且局限于试验区,主要传授基本的农业知识,没有其他学科,更没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三)民众的态度
在这两场教育运动中,民众对于教育的态度是不同的。大学推广运动中,中下层民众对接受教育权利的争取是运动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工业界希望通过技术革命推动企业发展,民众也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实现幸福生活。因此,无论企业还是民众对知识技术非常渴望。乡村教育运动中,农民受教育只是被动接受。这场运动由爱国知识分子发起,而不是农民向政府申请发起的,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此外,民众对技术教育没有充足的认识,只能被动接受。由此,中国的乡村教育没能广泛地推广。
(四)最终结果
这两场运动的结果与运动的过程、所涉及范围以及民众的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大学推广运动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之所以能够成功,最终可归结于大学的有序领导、民众的积极参与;中国的乡村教育运动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没有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没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战争使得乡村教育运动不得不停止,这是失败的直接原因。
四、现实意义
大学推广运动和乡村教育运动都是历史上高等教育向周边地区发展的案例,一个是成功的,一个是失败的。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有其主客观原因,都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统一领导。大学推广运动是在政府的默许下由几所主要大学统一领导的,将课程直接拿来讲授,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乡村教育运动是由不同的学者发起的,虽然有些实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赏,但政府并没有授权给他们统一领导。同时,教育家们对农村的发展有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观念来开展教育实践差异较大。因此,在农村发展高等教育要统一领导,统一机构设置,建立完善的领导体系。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3
关键词:村镇银行;乡村银行;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8)09-0069-03
一、引言
为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银监会相继在机构种类、资本限制等方面大幅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由此诞生了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对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与我国村镇银行模式的比较
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简称GB)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小额信贷机构之一,将其与我国村镇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许多有益的政策启示。
(一)机构背景
孟加拉乡村银行(GB) 发端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孟加拉,由・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进行的小额信贷扶贫试验为开端。1983年当局允许其注册为银行,但其性质仍属社会服务组织。
1993年9月在河北省易县成立的一个县级扶贫经济合作社,成为我国第一个规范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开展小额信贷的扶贫项目。在小额信贷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7年1月22日制定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所谓“村镇银行”其本质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它与其他银行类机构从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而“村镇”一词主要刻画了其设立区域、服务对象,即“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两者都属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但是GB的性质是社会服务性质,具有更多的公益色彩;而我国村镇银行是企业法人,以盈利为目的,突出了试图依靠市场来解决农村金融困局的思路。
(二)组织结构
GB采取层级的组织结构,借款小组和乡村中心构成GB运行的基础。在村中至少5人以上自愿组成一个借款小组,以6个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乡村中心,借款小组和乡村中心构成银行运行的基础。总行之下的各地分行,构成其第二个层次。每个分行下面有10-15个支行,支行构成了GB的基层组织。每个支行一般只有1名员工,管理120-150个乡村中心,在财务上自负盈亏。GB的层级组织结构相对于一般银行得到极大的简化,减少了经营管理的环节,既便于银行的管理,又能有效节约银行的运营和监督成本。
我国村镇银行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在其章程中明确。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灵活的组织机构。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对于董事会、行长、独立董事、各专业委员会等的设立没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创新与多样化提供了空间,完全由其自身根据业务发展等来决定。
GB从适应自身运营环境设计的模式,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一开始就是从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角度设计制度。而我国的村镇银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出发设计模式。在经营过程中可以灵活地采取与当地情况修改模式。村镇银行的制度安排虽然具有先进性,但是过于具体的规定使得灵活性受到约束。
(三)资金来源
GB成立初期资金由创办人自行注入。在1984至1996年,主要由国际社会和国际农业发展银行和基金组织提供资金。1994年GB接受境外援助资金7400万美元,大部分是无息的,少部分年利率仅为2%。为了摆脱依赖补贴的负面形象, GB自1995年已不再向国外捐助机构申请援助,而改向央行申请贷款或出售债券。1996年开始,GB完全依靠自身市场化运作获得资金,并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GB虽不吸收公众储蓄,但是要求借款者每周交纳小组基金,包括集体基金、儿童教育基金、保险基金。前两项的目的主要是社会性质的,用于小组公共事业和子女教育。保险基金的作用则主要是风险储备。
我国村镇银行可以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且发起人或出资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且由发起人或出资人一次性缴足。由此可见,村镇银行的设立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开拓了新渠道,其设立门槛也明显低于一般银行业金融机构。
GB发展初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际社会,而目前资金主要来源于贷款对象,依靠市场化的手段,不吸收公众存款,形成了系统内的资金循环,并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村镇银行的初始发展资金来源于股东的投入,后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与传统的银行企业相同,存款人与贷款人并不匹配。
(四)业务运作
GB向小组成员提供社会服务和信贷方面的一整套综合服务,包括健康、营养、计划生育、饲养家禽和牲畜方面的培训,开办学校和幼儿园。GB服务面向其成员,称其顾客为“受益对象”。通过这一整套综合服务,GB实现了资金的内部循环。
我国村镇银行业务内容与一般银行业机构类似,包括了存、贷、汇等,业务范围不受限制。《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强调,村镇银行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后,其可用资金应全部用于当地农村经济建设。村镇银行发放贷款应首先充分满足县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信贷方式也可灵活多样,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
显然传统的银行业务形式难以适应小额、分散的农村金融需求,其需要在研究市场的基础上采取更灵活多样的业务方式。GB采取的是公益色彩较浓的形式,而我国村镇银行的企业色彩更浓。
(五)风险防范
GB实行的是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制度,小组成员间承担贷款连带责任。这突破了传统银行的担保抵押贷款制度。GB的利率水平是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决定的,定价比较高,保证了风险与收益的匹配。GB的这种连带责任制度的设计有效地控制了风险。在贷款风险管理上, GB依靠信任和激励政策进行规范,对于小组成员的违约问题,通过道德约束进行互相监督,采用互相监督和激励的措施。同时,通过乡村中心会议保持业务过程的透明度。由借款小组组成的乡村中心定期召开会议,进行集中放款和还贷集体进行培训,安排成员交流各自的还款计划和进程,使借款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和激励,营造出团队精神。
仿照GB的模式,目前村镇银行也是实行类似的连带责任制度。村镇银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总的来看,GB的风险防范的关键是乡村中心会议,具有很强的内部监管作用,外部监管居于次要地位。而我国的村镇银行的风险防范还是以银行业监管机构为主导,依据法律文件,强调外部监管,内部监管居于次要地位。
三、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一)组织机构与人才建设
1. 组织机构。村镇银行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和农村正式金融制度的组成部分,实现其服务“三农”宗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村镇银行体制。首先必须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必须遵纪守法;监管部门可通过公示,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德进行评议。其次要建立起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村镇银行产权界定清楚,才能理顺村镇银行内部各种权、责、利关系,才能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第三,建立谨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特点,所以对其营运应该持更为谨慎的原则。
地方政府应从政策导向、法律保障、操作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第一,做好推广宣传工作,树立村镇银行的品牌信誉。第二,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各级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依法行政,维护好市场秩序。第三,要在村镇银行网点设施等硬件建设上,给予土地划拨转让等优惠支持,但不参与入股控股等经营谋利活动,要避免村镇银行成为乡镇政府的附属品现象发生。
2. 人才建设。村镇银行面临着一个既要实现专业化管理又要低成本运作的问题。人员过多,会导致运营成本过高;人才匮乏,内控机制尚不完善,必然面临造成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两难控制的问题,需要在业务量和用人量上找到平衡。首先,引入责任心强、善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要消除在经营中人为的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其次,在村民中树立诚实守信意识,构建本土化用人机制上有所作为。将那些诚信守法,品行端正,有经营头脑,有一定资金实力,在群众中有威望的人士吸引到村镇银行中来,使他们成为入股带头人,为公司治理结构打下人才基础。
(二)资金来源与市场定位
1. 资金来源。首先,努力扩充自有资本规模。作为村镇银行的核心资本,对其初期发展以及长远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选择农村中握有一定资金并长期从事民间借贷活动的人为股东,他们有较强的金融意识和熟悉的乡土环境,且在村民中有较高的信赖度。可选择农村中长期经商,有过扶困济贫行为并有一定商业资本,在村民中有较高声望的人为股东,使得村镇银行在获得资本的同时树立信誉。吸收普通农户和城镇居民为股东,以人数多金额小来认股参与管理。
其次,设计合理的储蓄工具,以当地市场利率存贷,促进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监管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更大的金融创新自由和利率自,以更大的灵活性吸收储蓄资金,并用利息收入弥补营业费用。地方财政应当拿出每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免息或低息存入村镇银行。
第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获取外部资金支持。借鉴GB的外部资金引入经验,应该建立村镇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机制。对于持续经营良好的村镇银行,央行准许其发行特殊的农村金融债券。对于达到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的村镇银行,支持其在资本市场融资。
2. 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主要是在欠发达地区针对农户和微小企业发放小额信贷。村镇银行本着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其主要竞争力必须在以农村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潜在障碍,因此村镇银行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使他们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业务开展与金融产品设计
1. 业务开展。村镇银行机构的小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形成活期存款较多、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村镇银行应借鉴和引入农村信用社开展优质服务的经验和国有商业银行先进的网络设施,提高自身业务运作能力。在兼顾当地普惠性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其在当地吸收的资金尽可能多的用于当地农户、个体户、农村经济组织等。
2. 金融产品设计。村镇银行应在农村地区建立推广一揽子服务体系,如银行卡、个人理财、保险、信息咨询等标准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农户的信用状况来决定是否贷款,贷款的期限应较灵活。
(四)风险防范与监管措施
1. 风险防范。《村镇银行监督管理意见》要求村镇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建立合理风险管理制度,着重防范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
2. 监管措施。发展村镇银行,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政府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只能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赋予村镇银行更大的金融创新自由。
参考文献:
[1]刘大耕:《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的模式比较》,《中国农村信用合作》1999年第12期。
[2]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
[3]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
[4]邹力宏、姚滢:《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年第4期。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4
关键词 特岗教师 特岗计划 农村教育
0 引言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并联合启动实施“特岗计划”,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特岗计划”的实施有力地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结构性矛盾,促进了农村学校面貌的变化,受到各地的普遍欢迎。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并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09年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计划的名额将视各地实施国家“特岗计划”的情况以及是否实施地方“特岗计划”的情况进行分配。2009年,河北省开始实施特岗计划,实施特岗计划的这3年来,特岗教师到底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是否会给农村教育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带来影响,能否带动农村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1 教育观念的变化
长期以来,在农村的中小学校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学生只是教育这台大机器上的一个个等待按预定程序进行标准化加工的“零件”,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二是一些教师和学校为了应对应试教育,将升学率、达标数、分数作为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特岗教师刚刚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们采用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他们应用素质教育观念: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应该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要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特岗教师懂得更的多先进教育思想,他们的到来能让农村教师了解到更多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查表明:特岗教师到来以后,农村教师在教学中能有意识地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思考,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参与和表现;农村教师以前选同学回答问题时,经常选学习好的,现在他们也知道关注“差生”,评价一个学生也不再单一以学生成绩作为标准;同时,以前教学中经常用“你笨”等来批评学生,现在多用表扬的方式,学生不会某些问题的话,也会让其他同学帮助。特岗教师带来的先进的教育观念,带动了农村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教育行为的变化,这样更有利于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向上的调整,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2 教学方法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农村的中小学校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式—教师讲学生听,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合作,端坐与静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方法,使得学生被动接受,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厌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师在一节课中对学生有意义的提问少之又少,更别说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了。
特岗教师大部分都是师范毕业,在学校都开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的课程,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参与、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据调查,农村教师并不是不想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只是不知如何采用,特岗教师的加入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在农村教师已经开始尝试采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案例1: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四则运算》。教学程序是先由教师授课,然后根据课前分组,每组4名学生在他们各自的小组中进行练习和互相学习,学会的可以给不会的讲解。最后所有的学生就四则运算内容参加测验。此时,不允许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将小组成员的分数相加构成小组分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小组可以获得贴纸奖励。
案例2:探究学习
初中物理: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教学程序是先由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猜测——可能与电压、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等因素有关,接下来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设计电路,最后得出结论。
3 资源利用的变化
特岗教师走进农村学校以前,很多农村学校已有国家配置的电脑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被闲置的较多。特岗教师进入农村学校以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精心制作课件,这样农村教师认识到“很多知识以前讲得咽喉冒烟,学生也满头雾水,现在只用多媒体一演示,学生就豁然开朗,课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多媒体教学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见到了许多在课本上见不到的东西”,“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实现传统教学实现不了的情境、动画、实验等”。农村老师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浏览网页、下载资源等计算机操作技能,主动学习制作课件,这样一大批农村教师学会了制作课件和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这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元素,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农远工程的普及,农村学校几乎都有丰富多彩、新鲜生动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步课堂、资源光盘、IP资源,其中包括经典课例、教学设计、教法讲座、互动电子课堂、小班教学、健身操、安全教育、教学素材等。其中有的适用于课堂教学、有的适用于教师学习、有的适用于课堂辅导、有的适于拓展知识。特岗教师的到来和对资源的使用让农村教师认识到了远程教育资源的优势,现在农村教师大多数都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农村教师通过学习资源中的经典课例,能学到到名师名家最优秀的授课艺术和经验,既能为学校节约资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4 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是农村师生关系的典型写照。农村老教师经常告诉年轻教师的话是“这些学生可皮了,你不能对他们嬉皮笑脸,他们会爬上头的,你得对他们严肃点,最好让他们都怕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越来越远。
特岗教师年轻,有朝气,思想开放,易被学生接受,能很快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和谐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喜欢学习,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农村学生喜欢特岗教师的平易近人,能够主动和同学聊天,上课微笑。受特岗教师的影响,现在农村教师也正在逐渐和学生形成互相尊重、民主平等的融洽关系。
5 结论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5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功能;问题情境
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政治课的信息性和系统性,并且迫于应试考试的压力,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多年的农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笔者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
一、树立坚定的信念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前提
在思想政治课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念问题,也就是使学生树立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人信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知识传授中不断给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思想,给学生“洗脑”,让学生回到“正道”上。只有站对行列,你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一开始队就站错了,努力等于更大的犯错误。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基础
1.让学生觉得学习思想政治是有用的
教师在课堂应该经常对一些时事新闻进行评议,可以自己评议或者让学生进行讨论,用所学的政治知识谈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政治理论进行学习。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就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论而已。特别要鼓励学生经常看看报、听听新闻,培养学生用政治的眼光来看问题。特别是对近期发生的重大新闻或者有深刻影响的新闻要进行课堂专题讨论。培养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用政治眼光来看待问题,用政治来进行对事情的评议。
2.创设情境进行政治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就是低头读书、念书,这样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觉得政治课很枯燥,就是照着书读就行,那还用上课好好听讲吗?觉得政治课就是死记硬背拿高分的,以至于对老师爱理不理的,想听了听听,不想听了就走神。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一定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学习起来会更加主动。例如,可以针对课本上的某一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谈自己的观点、价值观,看待问题的异同。
3.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还应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情讲起
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对学生刚发生的事情让大家进行热议,并且提出问题,然后引出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中讲解这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急切要解决身边问题的欲望进入学习,何愁学生上课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在政治课堂上,教师不应只是遵照课本读书,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讲起。结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政治知识的评议,让学生觉得政治就在身边,学习政治不再是一种就是纸上的东西,而是身边随处可以学习政治。也可以在一节课授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后结合刚学知识解决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三、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策略
1.注意发掘教材所体现的思想性,找准渗透点,强化道德教育
教师通过课文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性,使学生受到各方面的思想教育是上思想政治课的宗旨。教师不能就教材讲教材。首先自己要看到文章所受知识后暗含的德育,然后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比如,集体主义很重要,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做好的,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教师一定不能“教死书”,首先自己应意识到教材中的德育,这样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课内外结合,优化德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师还应拓宽阵地,与班团活动、社会教育、家庭日常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班团活动
在班内组织学生学习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宣传,可以通过班干部组织,配合老师组织全班学生学习德育,并进行评比活动。也可以成立小团队,成立小组织。活动中有专门人负责,能起到学习、宣传、弘扬作用。
(2)社会教育
我们都是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社会。所以社会对每个人的德育教育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结合社会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德育的重要。如,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
(3)家庭日常道德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足可见一个家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家长的言行可谓言传身教。孩子与父母每天共处一室,一句话、一个态度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达到60%以上。许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为自己扬眉吐气、有出息,却不知自己的言行已经对自己孩子的成长造成多大的影响。同样是学生每天坐在同样的教室里,由同样的教师教学,结果却千差万别。无论在学习还是在言行上都是千差万别,这不得不令人深思。特别是幼儿更是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认为自己的父母做的就是对的,说的就是标准答案。中学生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也容易受父母的影响。
3.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德育的内化
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结合我们身边的事情、结合生活来学习政治,对学生进行德育。特别是教师在上课时应该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来举例,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内化。让学生觉得政治就在自己身边。并且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德育,学生会认识更为深刻,更能激起学生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被用到教学中,所以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身边的一些事情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而起来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要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多途径、多手段地开展教学工作。力争形成一个知行统一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开放的,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乡村教育研究范文6
【关键词】全域旅游 乡村旅游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颇为迅猛,已成为我国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重。本文将从全域旅游的视角,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启示。
1、相关研究进展
1.1乡村旅游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可谓发展迅猛。学者有关乡村游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内涵研究、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发展策略研究等方面。
在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破坏环境、破坏文物、文化缺失、社会参与不足等负面影响,使得众多学者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上。张玲(2013)认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回归与和谐生态;王成志(2011)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建设,坚持产业化、多元化发展,以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总之,这些学者虽处的地域不同,分析问题的视角和方法不同,但是他们的观点中都强调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持乡村性、保护本土文化,不能脱离当地的人、财、物等,殊途同归,宗旨相同。
1.2 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厉新建等(2013)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能够正确地指导旅游规划的战略方向。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吕俊芳(2013)认为全域旅游的发展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如:社会、人口和资源条件等。但有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结合民宿、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也会对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影响。
1.3全域乡村旅游
有学者提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朱世蓉(2015)所谓“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是指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幻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
2、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
受家庭经营方式的制约,乡村旅游项目的规模总体偏小,尚未形成观光、休闲、购物、娱乐、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在部分地区,乡村旅游点设施不够完善、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吃住卫生条件达不到游客的要求。
2.2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项目雷同。
乡村旅游还停留在田园观光、农事劳作体验、农家乐等传统项目,形式单一、缺乏精品,项目雷同、缺乏特色,内容泛化、缺乏内涵,游客的重游率较低。
2.3乡村旅游产业链短,产业融合不高。
乡村旅游业是个高度复合型产业,不仅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核心产业,还与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的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加工业,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信息、金融、服务等行业相互依托、互生共荣。但是,现实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却与第一、二、三产业中的相关产业融合度不高,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2.4经营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的管理尚未纳入政府行政职能,相关部门从各自部门利益出发,协调难度大。同时,乡村旅游企业大都采用家族式管理,经营管理混乱; 经营和服务人员素质差,服务水平低。到目前,乡村旅游管理法、“农家乐”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
3、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的“乡村性”特征。
3.1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3.2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力。民宿是可以同时容纳民俗文化“原真性”和旅游创新性载体,相对国内的“农家乐”来说,民宿的形式发展更加成熟,产业状态更加稳定。
3.3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乡村智慧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旅游建筑的理念,在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建筑内外部风格的前提下,适当接入现代化生活设备。两权相较取其轻,留不住原居民,从何谈起“原乡性”。
3.4将文化创意应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4、结语
乡村旅游在全域旅游、民宿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契机下,迎来了产业升级的最佳时期,然而,乡村旅游如何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前提下健康发展,还需要针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进行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婉飞.浙江乡村旅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朱姝.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杜,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