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困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的困境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1

关键词:高考改革 综合素质评价 乡村教育 困境 机遇

继教育部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之后,被称之为新高考改革配套措施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相继出台。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已经走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然而,基于我国乡村教育的现实情况,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缺乏适宜的环境,必然会对乡村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困扰。

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长个性、扭转应试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还存在着诸如评价体系不健全、传统教育文化制约、校园环境缺失等问题[1],但是这些问题是能够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

1.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自从1999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上层就改革高校招生制度、采取科学评价方法考察学生素质和能力、确保高校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出了多项指导意见和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较为宏观,在全国范围内往往缺乏现实可行的具体范式。所以,《意见》对高中生的素质从五个维度进行评价,对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组织管理方面都进行了规定,能够发挥其在素质教育领域的导向作用,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2.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改革旨在对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2]。然而,受我国教育基本情况的制约,新课程改革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与困境:首先,应试教育传统根深蒂固,是新课改面临的根本性阻力,任何脱离考试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缺乏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其次,国人在教育领域的功利心较强,追求功名与成绩的心理是新课改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的。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意味着综合素质发展能够在升学考试之中发挥作用,适应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诉求,新课改具有了生命力。

3.是提高人才素质,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从学生层面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能够借助于高考自身对于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职能,提高学生发展自身素质的动机。在单纯以考试为主的高考体系之下,发展综合素质往往“无利可图”,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不会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无论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高校选拔优质的人才都受到限制。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人才素质提高、变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教育在此趋势下的困境分析

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条件,乡村教育必然会受到冲击,陷入困境之中。

1.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环境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以及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乡村教育得以加快发展。但是长期的差异化发展,使得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弥补。况且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准又是以城市学校为导向的,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缺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环境。

(1)学校环境

由于我国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发展滞后,城乡学校在校舍、教学设备、活动场所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乡村学校落后的基础设施必然会限制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全面发展。

(2)教师结构

《意见》规定,对学生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维度进行评价,意味着需要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促进学生这些方面素质发展的师资条件。学校的师资结构必须包含品德教师、学业教师、心理和体育教师、艺术类教师、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五个方面。但乡村学校师资不充裕,结构性短缺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艺术类教师和社会实践教师十分缺乏,导致乡村孩子的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与城市孩子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

(3)校外资源

乡村学生由于生存的社会环境限制,校外时间的安排往往十分单一。以艺术素养为例,乡村学校之中缺乏此方面的师资资源,校外也没有相应的艺术教育机构可供选择。所以,乡村教育在校外资源方面的短缺也成了乡村学生综合素质领域发展环境缺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2.缺乏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乡村教育受高考的影响更为严重,应试教育风气更为盛行。过去,高考的竞争是单纯的学业水平的竞争,能否考上大学以及名校都以高考分数为准绳。在这种体制之下,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不会产生较大的作用,乡村学生能够通过刻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现实之间的差距。一旦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之中,单一的评价方式必然向多元进行转化,意味着以分数为基础的高考录取机制的部分解体。这种新形势对于乡村教育,将产生革命性的冲击,新形势与旧理念之间的冲突必将长期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盛行及其必要性导致乡村教育很难接受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而学生综合素质均衡发展又要求学校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这种新旧教育理念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在一定时间之内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城乡教育公平受到冲击

在高校录取制度从一元走向多元之后,城市学生通过高考走向大学的道路变得更宽,特别是通过保送生制度、大学自主招生制度进入大学的学子中很难见到农村学生的身影。近几年的报道显示,我国著名高校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明显下降。这也说明了一个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高校录取多元化的今天,乡村学生在“不以分数论英雄”的高考改革形势下将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虽然像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通过制定一些政策向农村地区考生倾斜,但这也反映了农村学生已经在竞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处于劣势。所以,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使得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乡村学生考入大学之路变得更加狭窄。

(2)乡村教育在此形势下的机遇分析

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变自身存在弊病的一剂猛药,也是乡村教育实现自身转变的一次机遇。虽然这种趋势给乡村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对脆弱的城乡教育公平十分不利,但是乡村教育要实现发展必须正视这种改革带来的阵痛,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将促使乡村教育转变应试教育理念,走向素质教育,为乡村教育发展的注入内部动力。综合素质成了高考评价的一个项目,意味着其成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的一个方向,也就成了基础教育培养的方向。乡村教育在这种形势下也就有了自发变革的内部动力,必然会谋求创造环境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建构综合素质发展的学校内部机制。

其次,农村教育获得了发展素质教育的外部推力。高考录取制度的转变必然会促使农村学生家长、社会其他力量推动农村教育的变革。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必然会促使农村家长想方设法提高子女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给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转变以应对高考形势的转变;一方面,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投入,吸引社会力量在乡镇开办一些培训班。

总体而言,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被视为一种促进乡村教育转型的“倒逼机制”[4],即通过强调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来促成乡村教育进行一种革命性的转变。

三、基于乡村教育现实的应对策略

改革必然面临局部利益的调整,农村教育在改革的形势之下受到冲击也是无法避免的利益调整,是教育发展的大局使然。教育部门必须发挥导向作用,制定适宜的政策,帮助乡村教育走出困境,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我国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也必须在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大势之下化冲击为动力,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创造综合素质发展环境,追赶城市教育水平。

1.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乡村教育之所以在新高考改革下受到较大的冲击,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教育二元体制的存在。教育改革往往以城市为导向,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更适合城市学生的发展。但是,这种适合城市学生的评价标准又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所以,尽快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解决乡村教育困局的根本道路。

具体而言,需要实现城乡教育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经费领域的一体化。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硬件一体化,提高乡村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各省市应该根据城市一般公立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建立统一的标准,为乡村学校建设与时展相适应的教育设施,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打下硬件基础。教师队伍一体化是软件一体化,重点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艺术类教师)。经费投入一体化是保证,无论是乡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教师队伍建设,都必须以强有力的财政制度作保证。

国情的变化,特别是经济上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不再需要在教育领域集中资源、区别发展,意味着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现实的、可行的。乡村教育只有在设施、师资、财政上的劣势得以解决,为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素质、实现教育公平。

2.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

城乡教育一体化只是给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环境,并且这种一体化也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还需要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形成适宜的综合素质发展策略来应对城乡学生素质发展的差距。所以,在设计农村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立足乡村实际制定评价标准,任何脱离农村实际的标准对于农村学生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他们能够有条件实现的。其次,这种标准必须是符合社会主流的,符合社会、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乡村学生未来发展是有利的。最后,这种策略必须有利于缩小城乡学生在综合素质领域的差距。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参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习中设置对学生有难度但是通过引导可以解决的学习任务,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样,在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中,如何根据农村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制定对农村学生有一定难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会更有利于农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综合素质纳入高考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必然会涉及到局部利益之间的调整。乡村教育在此改革之下,无论是旧有的教育体制受到冲击,还是城乡教育不公的扩大都是无法避免的改革阵痛。只有勇于面对改革带来的冲击,抓住改革的机遇,乡村教育才能破而后立,转变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完美转型。

参考文献

[1] 赵利萍,周先进.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的困境及其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2] 郝德永.新课程改革: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06(5).

[3] 张旺.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J].教育研究,2012(8).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2

【关键词】会计文化;内涵;对策

2010年7月29日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重点加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满足广大学前儿童及其家庭特定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以教育公平为导向,对公共学前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社会生产与供给过程。

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教育质量提高的物质保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霍克曼证实,投资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回报高于其他阶段的教育投资。佩里方案的研究也表明了,幼儿教育投资是一种最省钱的、回报率最大的公共投资。但我国一直存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占GDP总量4%这一目标长期以来没有落实,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一直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的1.3%左右,而农村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的确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儿童家庭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不是单一的某种需求,而是包括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九个维度在内的多种需求,以及在这些需求维度内部更为细化的需求项目,在访谈中家长还表达出一些在本研究之外的更为广泛的需求内容。同时农村儿童家庭对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的各维度重视程度也不同,其需求度从高到低为对费用、保育、教育内容、师资、家园沟通、方便性、环境设施、可选择性、服务性项目的需求。

农村学前教育是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措施之一,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还应该包括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是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的好坏关系着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的提高,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村学前教育也是中国学前教育改革的难点,它始终是学前教育的一块软肋。

“入园难”问题多次被提出来,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学前教育长期存在普及率偏低,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学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越严重。最近流行这么一句话,“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贵过大学收费”,上幼儿园难的问题不仅让家长感到焦心和烦恼,也引起了教育界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成为当今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普及学前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愿望,因此,普及学前教育是国家解决学前教育种种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刻不容缓。国家必须充分认识到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建立合理的普惠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二、我国少数民族的确学前教育解决措施构想

人们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有了深层的认识,意识到学前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转变了思想,开始重视农村学前教育,但如果没有经济力量的支撑,没有物质保障,光靠转变思想,光靠提高认识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力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经济,提高贫困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和财政支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那么怎么提高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呢?首先从政策上向农村倾斜,增加对农村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国家提高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能够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其次是调整优化农村地区的农业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在保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走优质化、精细化、产业化的道路。根据市场而进行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再次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制定和实施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保证乡镇企业快速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最后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除了需要政府的财政投入外,还要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各种投资主体,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通过这些政策加快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进而促进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在财政上的支持和投入,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实现农村学前三年教育的全面普及。

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稳定农村幼师的队伍,才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前提条件。首先政府从制度上给予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出台相应的幼教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其次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使农村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工资持平,对在边远农村地区任教的幼师采取倾斜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感受教师的尊严,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再次,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编制、职称、住房等问题,将幼儿教师纳入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安心在农村长期从事学前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农村幼师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受尊重的、被人肯定的环境氛围里,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从事农村学前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顾复.农村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

[2]梁志焱.学前教育学口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陶行知.幼稚园之新大陆―工厂与农村.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3

关键词:乡村教师;义务教育;流失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灵魂,倘若没有优秀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公正,尤其是在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学校,更需要大量优质师资的引入。虽然,国家为解决乡村师资缺乏做了很大努力,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去祖国最需要的乡村学校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经过深入了解,大量的乡村老师后期却流出了农村教育实践。当前导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较低

工作报酬偏低、经济地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乡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的投入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乡村教师经济地位每况愈下,而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所获得的收入大大超过教师,乡村教师的特权和地位在市场经济面前开始衰退。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普遍面临财政短缺的困难,财政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债务偿还、学校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及教育实绩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欠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难以改善。教师工资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必然导致大量优秀教师流失,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削弱。农村许多优秀教师不满意于这种工资待遇而大量流向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正是待遇和地位的差异使一些优秀教师纷纷向外流动。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薪酬福利的保障程度较低,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都普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等,这样的话何谈潜心于乡村教育事业。

二、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乡村教师流失的社会性原因,不仅在于“乡村教育”本身,而社会变迁、市场经济的力量、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和教育体制等结构性因素也助长了乡村教师的流失行为。薪酬和福利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个以经济地位为成功标志的时代,较低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导致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乡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这无疑冲击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另外,“城市取向”的价值观成为乡村教育的主导性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城市是成功者的天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样使很多乡村教师很难获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于到农村支教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乡村去教学并非是由于热爱乡村教育,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同时,当前政府加大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从目前看来城市教育重视程度普遍大于乡村,政府的奖励指标大多会优先给予城市学校,使乡村教师的荣誉获得和职称晋升机会少之又少。

三、乡村教师的工作繁重

乡村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不仅要保证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还要尽心尽职地关爱每一位小学生。并且,农村学生在需要、兴趣、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从事义务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再加上乡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乡村教师的工作往往都比较繁重。同时,由于乡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同教师的配合和互动中往往比较被动,对教育教学和教师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使乡村教师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定的负担。长此以往,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倦怠,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

[1]熊国英.拿什么留住乡村教师[J].江西教育,2014(1).

[2]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4

关键词:乡村教师;逃离;回归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6-0240-02

在现代化的中国,城市已经成为优先发展的主力,农村则还处于被动的追逐状态,并且逐渐呈现出乡村经济与文化被逐步边缘化的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之间的二元割离及价值对立越发明显。尽管为缓解这种对立,国家实行了“三农”(农村、农业、农民)政策,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并逐渐有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导致了城乡儿童在享受义务教育资源、入学机会、学习内容、教学与评价等方面的差异与不公平。面对乡村教育的现实性差距,师资成为了决定乡村教育绝地重生的关键所在。“缺少好的教师,感受不到有意义的教育,这才是乡村孩子失学的关键内因。”为什么大部分乡村教师置身于乡土却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最终选择逃离乡土文化与乡土社会呢?

一、迫于无奈,选择逃离

在我国,乡村教师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的“塾师”到近代的乡村教师,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各自的一份贡献。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城市进程步伐的加快,乡村经济与乡村文化逐渐走向边缘化,乡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更加艰难。在一份关于97位村小、教学点骨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与职业怠倦感呈现出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工作和生活满意度低、纠结的职业成就感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明显的倦怠感。

面对现实的乡村教育处境,乡村教师在职业态度上隐隐发生着变化: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选择逃离还是回归?对于年长的乡村教师而言,面对外界的挑战,被迫选择了“混日子”的工作状态,因为文化生存状况告诉他们,在学校之中,尽管是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前辈”,回到家里,就只是一个庄稼汉,最终只能将自己视为“有知识的农民”,教师的身份只是附加在一个有文化的优秀农民身上的“光环”。当突如其来的城市文化冲击他们的乡村生活时,年长的乡村教师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自信,一种迫于无奈的“混日子”心理。常常表现出疲于应对新课改,疲于追逐城市步伐的存在危机感,就只能选择维持现状,却始终找不到自己工作的生命意义。对于年轻的教师而言,大部分都是从农村走出去接受城市教育之后又回到农村的个体。在骨子里常常认为上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走出去”、“跳出农门”,融入城市。这种心理自然影了成为乡村教师之后的工作状态,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到农村任教的年轻教师表现出对于城市生活的难以割舍以及对于乡村生活的被迫接受,就是我们常说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习惯了城市生活中的灯红酒绿,无法接受乡村生活的恬静淡雅;习惯了城市文化之中的快节奏,无法忍受乡村文化的慢意蕴。对于这样的改变与不适,唯一能做的只有“逃避”,从言语与表情中自然会透漏着对城市的“向往”,从行为中展现着对农村的“回避”。置身乡土,却很少走出乡村学校,融入乡村,融进农民家里,了解“乡土文化”的可爱之处。

乡村教师这种逃离的职业态度,是否真的是迫于无奈呢?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出路呢?这些问题产生的关键与核心点是乡村教师对保持乡土并作为生命存在的“根”――乡土文化的基本态度。如何面对城市化进程之中的“乡土文化”,如何重建乡村教育之中的“乡土文化”是由逃离转向回归的唯一出境。

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之中提到:“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六年农夫吧。人生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能成为清洁健全的人。”面对社会转型,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的当下,乡村教师最好的坚持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真正的亲近离自己最近的乡土,置身于乡土文化,摆脱“乡村中的异乡人”的头衔。

尽管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进程,它代表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程度。当下中国农村不断的加快自身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乡土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中并非无能为力,而是在做着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乡土文化”开始敞开心扉,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深层含义,并且在城市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并未遗失自己。

三、保持乡土,回归本真

先生早在1974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就开宗明义地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其原因在于要从基层上增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殊性暂不提及,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的基层。”可以说,中国的基层还要看“乡土社会”,在中国它不仅仅被视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还应作为个体精神存在的“根”。离开了乡土气息的乡村教师就好比离开了水的鱼儿,要让他们如何生存和保持活力!离开了乡村教师的乡土就好比一个人的心脏失去了动力,尽管他(她)的四肢十分强健,但也只能是一个摆设。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乡土教育离不开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更离不开乡土文化,保持乡土气息,回归教育的本真,做“最美的乡村教师”。

“最美的乡村教师”能够在遭遇文化困境的状态下,保持那份自信。一方面,对现代文化有全新认识,将好的东西教给学生;另一方面,不忘本且记得生他(她)养他(她)的那方水土,回归本真去理解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了解农村孩子及其家长的期盼与渴求,真正与他们心连心。“最美的乡村教师”会尝试“走出去”与“请进来”。选择扎根乡土,寻找乡村文化的真谛,走进村落,走进田间与地头;选择活在学生中,也活在乡土与村落中。注重将学生与家长也作为乡村教育的主体,作为学校教育的活教材与学校建设的参与者。

四、结语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直接受惠者和成功者,作为优质乡村教育的代言人,作为曾经借助乡村教育实现自我身份转化的人,有义务回归乡土,担负起从多元文化视角下营造共同文化圈的重任,自由的、乐于奉献的、相互促进的成为乡村文化圈中的“局内人”而非“局外人”。

参考文献:

[1]朱小曼.对策与建议――2006-2007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1-157.

[2]张莉莉,林玲.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境遇:倦怠与坚守――对97位村小、教学点很骨干教师的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20.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5

据国家旅游局初步统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4年,全国农家乐超过190万家,乡村旅游特色村10万个,年接待游客超过12亿人次,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带动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游客总量的三分之一。近几年,全国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和节假期出游,70%以上选择周边的乡村旅游点,全国主要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高于20%。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乡村旅游定会迎来新的机遇。政策的利好和收益的提高,吸引了更多投资资金的追逐,然而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今天,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种种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形式趋同,结构单一,公共设施配套欠缺;缺乏监管,乡村生态的破坏;缺乏营销管理,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薄弱;过快的追逐收入增长,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本人认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因,为各方利益追求者均在寻求各自眼前利益最大化,即农民,村集体,政府,及投资方,均在寻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博弈的时候,容易进入囚徒困境,产生外部不经济,从而导致市场失灵。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平衡各方利益,寻求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平衡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及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农村休闲恬静的生活。相对于其他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由于距离近,更能吸引周边居民前往消费,刺激了当地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并不是所有乡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都能成功,许多由于过度开发,不仅没给村里带来经济效益,更是由于过度开发,导致农地受损,人民收入更不如前,使得劳动力外流,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

一、乡村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不同国家对乡村旅游概念有所不同,我国学者郭焕成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一种旅游形式。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实际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双线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后不久,各地便纷纷开展乡村旅游,如广西阳朔县,安徽黄山堂口村等。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模型,人们对于自身精神层面建设的需求增大。乡村旅游由于旅途时间短,地方特色浓厚,发展迅猛。在各种政策利好前提下,乡村旅游发展又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1、随着访客增多,公共设施不完善立显。2、规划无序,生态破坏。3、地方特色淡化,住宿及农副产品趋同。4、商业产品价格高企。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1.国内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方面。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马波,1998)。(杨建翠,2004)根据成都的区域地貌特征,对成都近郊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进入深入的研究,将其开发模式划分为丘陵、低山区和平原区等并以城都市郫县和龙泉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伍勤忠,2008)在进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时提出了乡村旅游得四种发展模式:农业观光型模式、农业生态型模式、农业示范型模式、农村民俗型模式。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向规范发展阶段的过渡时期,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产品单一、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营不规范和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等。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由过去的资源特色导向、农业产业导向和政府扶持导向逐步转向如今的市场导向,这些问题将会逐一得以解决。(郭焕成,2010)2.乡村旅游在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影响等方面(王素洁、刘海英,2007)。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集中在乡村旅游概念、乡村旅游和农业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乡村旅游运行机制、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的计划、组织和政策等几个方面。在探索乡村旅游内在成因和作用机制,增加理论深度的同时,也要强化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意境塑造、乡村环境保护的专项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姚治国,2007)

三、中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目前乡村旅游根据区位、依托资源、制度、发展路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模式。发展模式分为四大类:大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农业园区旅游;古村落。古镇旅游;农业或农村的胜景和绝景游。然而我国乡村旅游投资分为三种类型:政府投资、乡村集体投资、农民个人投资。

(一)政府投资。很多时候,政府为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会牵头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政府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方面一般在公路、停车场、绿化、环保设施、医院、等基础设施,并以门票,经营性,收入,税收作为资金回笼。

(二)乡村集体投资。乡村集体投资在乡村旅游中主要关注于游乐项目,综合服务部等,资金回笼方式主要为经营性收入。

(三)农民个人投资。当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候,农民均希望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自身的收入增加,而对于农民个人而言,由于自身资金有限,在乡村旅游的投资建设中,多数依附于自身的土地和房产进行改造。所以农民主要围绕着农家乐、客栈、特色小商品店等进行投入,而也是通过这些经营性渠道获得收入的增加。

(四)客商投资。除以上三种投资方式外,客商投资也是常见的投资方式之一。客商投资,通常在大规模旅游设施建设中,如酒店、餐厅、娱乐设施、综合服务部等。而资金回笼方式通常为大型经营性收入。可见,乡村旅游投资模式丰富多样,一般为多种组合。每个投资主体都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容易造成在追逐各方利益的博弈中,产生“公地悲剧”。

四、经济学原理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一)市场失灵: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外部性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乡村旅游建设中,部分居民在开发利用果园、林地进行旅游经营时,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该资源的享用,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当事人并不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结果是过度的开发破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存在负的外部性,市场无法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即市场失灵。具体表现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超过社会总利益利的追求最优开发水平应为。两者相比较,显然。那么负外部性导致了过度开发。

(二)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赖、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抵赖的话判十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抵赖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抵赖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两人都抵赖,各判一年,显然这个结果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能满足人类的理性要求。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问题是,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聪明的人类会因自己的聪明而作茧自缚。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由于涉及的多方面的利益,囚徒困境非常普遍,每一个经营主体都有个体理性,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大多数经营者都想着自身情况出发,如当地公共设施的建设,对于村民来说,村民最关心的是自身的收入是否增加,若有A和B两家农家乐,对于环境保护问题,若保护环境,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增加收入为T,而不保护环境增加收入为T2,由于保护环境的长期性和外部性的特点,投入用于保护环境建设的资金往往比T大得多,由于村民往往只先考虑自身眼前利益,所以容易选择不保护环境,这样进入了A和B两家农家乐都陷入了保护环境的“囚徒困境”。

(三)公地悲剧: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五、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一)以政府牵头,制定乡村规划蓝图。通过政府规划,能更有效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滥用,破坏生态等现象。且政府部门拥有更多规划及管理方面的人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各方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二)教育农民,提高村民在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政府可实行激励机制刺激农民,但另一方面要组织农民进行教育,提高当地农民科技文化知识。而在精神层面需要提高农民的归属感和可持续发展观。让他们了解到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和民俗风俗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

(三)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目前,许多乡村中,一般由村支书,担任管理角色,由于教育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理论知识,对乡村旅游建设没有长远的规划。所以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教育水平的提升是很必要的。部分乡村中,由于村民归属感不强,当乡村旅游建设发展起来后,农民收入有所提升,部分年轻劳动力还是外流到城市中。在很多案例中看到,一旦乡村旅游品牌成功建立后,许多当地原住民,更愿意把房产和土地出租,以收租的形式获取收入来源。一旦原住民离开,乡村旅游的核心文化也会随之淡化,商业气息更为浓厚,乡村旅游业随之衰落。

(四)丰富产业结构。丰富产业结构,使第一、二、三产业交融发展,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能创造倍数式的利润。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均以乡村旅游观光为主。单一产业另游客感受过于单一,吸引力减弱。若以乡村旅游观光为龙头产业,增加互动体验,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特色建筑群建设等,定会大大增加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但在丰富产业的同时,应注重当地民俗风情及核心资源,避免景区复制,丧失当地特色。

(五)完善法律机制,以政府牵头,制定当地乡村建设法规,从而使各方利益平衡,保护当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已较为成熟,在欧洲很多国家,均修有乡村旅游相关的法律制度。当地农民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开发,自行约束,但是由于欧洲乡村旅游投资方组成较为单一,多为当地居民,所以在监控方面较为简单。

(六)重视科技及信息技术在乡村旅游建设中的应用。现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科技及信息技术渗透在各个领域。乡村旅游建设中,无论在市场营销还是人才管理方面,对不能忽略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运用。很多乡村旅游的品牌建设,都是通过驴友发掘,通过互联网进行病毒式的传播,进而引起政府规划人员的重视,进行进一步的规划。而作为产业融合的动力,科技和信息更是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条件。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信息的海量增长以及旅游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品牌宣传的新手段,借助网上潜在游客的大数据,更有可能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新的旅游产品,满足旅客的需求。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由于起步较晚,无论在管理,规划等方面均有所欠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剧增,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所展开的关于乡村旅游建设中法律、法规,管理,科技应用,教育,培训,等政策迫在眉睫。另由于不同地区,风俗文化不尽相同,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应尊重地方原有的乡规民约,不能“一刀切”,做到多方面的和谐共赢。

参考文献:

[1]高谋洲,2008:《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乡镇经济》第3期。

[2]保继刚,2004:《旅游地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马波,1998:《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

[4]杨建翠,2004《成都近郊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研究》,《农村经济》第5期。

[5]伍勤忠,2008《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广西农学报》第2期。

[6]王兵,1999《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旅游,学刊》。

[7]杨雁,2002《中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对比》,《兰州学刊》第2期。

[8]王素洁.刘海英2007《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旅游科学》第21卷第2期。

[8]姚治国、苏勤、,陆恒芹、潘轼、冯书春,2007:《国外乡村旅游研究透视》,《经济地理》27卷第6期。

[9]王文萍,2007:《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济南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为例》,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郭焕成、吕明伟,2008《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经济地理》28(4):640-645.

乡村教育的困境范文6

一、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的必要性

崔永元公益基金由崔永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乡村教师的培训,属于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是非政府组织的一种类型。根据非政府组织的相关理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需要开展合作,也能够开展合作。我们知道,政府的基本使命和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而包括社会公益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同样以提供公共服务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能。这两类组织具有相同的使命和职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都存在着弱点和不足。政府是社会公众获得公共服务的首选机制,具有整齐划一、资源充足、稳定而有保障的特点,但政府难以满足一部分人对公共服务的过度需求和特殊需求,特别是常常不能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还存在着浪费、低效率甚至官员谋取私利的根本缺陷。这被称为“政府失灵”。非政府组织基于部分社会成员的志愿精神而产生,在提供公共服务上相比政府具有灵活高效、服务质量较高、对民众的需求回应迅速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拥有的资源不足、缺乏专业规范、视野狭窄等问题。这被称为“志愿失灵”。分析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和弱点可以发现,政府的优势正好是非政府组织的劣势,政府的劣势正好是非政府组织的优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刚好可以取长补短,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因此,作为非政府组织的重要类型,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具有必要性。

在现实层面,当前我国也存在着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合作的客观需要与现实可能。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体制转轨和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之中。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大量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国政府面对着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的状况。这就对社会公益组织为政府分忧解难,代替政府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提出了客观需要。而要最大程度地、更好地满足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就需要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合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同时,我国的社会公益组织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发展壮大起来,门类齐全,数量庞大,其中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具备了与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现实可能与基本条件。因此,在当前的我国,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本文案例中,崔永元公益基金开展的培训乡村教师活动,无疑属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因而具备了社会公益组织与政府进行合作的先决条件。湖南省教育厅提出的“对民间公益组织开展的公益活动,应由该组织依法依规组织进行,省教育厅作为政府机构,依照自身的职能职责,不宜代替民间组织直接发文和参与组织”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二、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的现实困境

如前所述,当前我国存在着政府和社会公益组织开展合作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然而,现实中我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合作的事例并不多见。由于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公益组织自身方面的原因,当前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存在着现实困境。崔永元公益基金与湖南省教育厅的合作难以实现,这在现实中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政府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存在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官员思想观念落后。一些政府官员至今还抱有计划经济的思维和理念,认为应该由政府包揽公共服务的提供,忽视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价值,主张由政府独自向公众提供所有的公共服务。另一些政府官员虽然不否认非政府组织也可以提供部分公共服务,但他们认为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并不存在太多合作,“政府的事政府管,NGO的事还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则来,政府不便出面参与和组织。”湖南省教育厅的官员显然持有的就是这种观点,他们的“三不”表态正是基于这种观念而作出的。还有少数政府官员甚至视非政府组织为政府的对立面和潜在的对手,认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会暴露出政府的失职,因此主张打压、限制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这几种思想观念都会使政府部门不愿意与包括社会公益组织在内的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

2.社会公益组织良莠不齐,活动不规范。我国各种类型的社会公益组织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教育、扶贫、社会保障、环保等各个领域提供公共服务,但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部分社会公益组织账目混乱、缺乏透明度,还有的追求营利,甚至出现个人假公益之名中饱私囊的行为。崔永元公益基金的运作就出现了培训对象被冒名顶替和缺乏透明公开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社会公益组织,由于其运作和监管制度建设的滞后,目前政府尚难以进行有效监管。除了政府的监管不力之外,社会公众的监督滞后也是社会公益组织活动不规范的重要原因。目前社会公益组织的运作,包括资金的收支使用等缺乏透明公开,极大制约着公众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监督。此外,我国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还不强,也导致了公众对社会公益组织的监督不足。政府难以有效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的不足,共同导致很多社会公益组织活动不规范,缺乏社会公信力。当社会公益组织提出合作时,很多政府部门担心上当受骗或被利用而不敢同其进行合作。湖南省教育厅不愿意与崔永元公益基金进行合作,这方面的顾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