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1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 以生为本 重要性 教学重点
引言
“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理念或者是生本教育理念。其特定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学生的选择,全面依靠学生的协助。由生本教育所引发的实验在国内外百多所中小学前前后后开展,产生了不错的课改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回应。生本教育的管理理念跟传统教育的管理理念有一定的差异,在于:生本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自由的发展[1]。
1.美术教育与生本教育的关系
很多学者都认为,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也就是把教育的主导权从教师转移至每一个学生身上,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之前消除不了的误会,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2]。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章瑞安教授曾说:“美术属于一项技术,如果没有技术依托的理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在课改中把美术的生本教育加入到美术教学当中,我认为不但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历史发展必然经过的阶段。
国人一直在呼吁生本教育,也一直在误解生本教育。生本教育,尤其是在高中美术教育方面,对于提高学生发展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美术的主要目的是: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以艺术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高中美术的性质是: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自我提高审美与审美创造能力,进而塑造完美人格。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事物的。审美从人类开始与客观世界发生关系的时候就开始了,高中美术教育则希望通过新课标的实施,更好地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和学生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美育实际上一直在不自觉地进行着,并逐渐成为自觉的劳动,如果把生本教育思想加入其中,可以说美的思想和自由的生长环境就会更加均衡。
因此,高中美术的新课标更应该与生本教育息息相关。我们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在成长期的自由成长,把美术课程的考试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甚至还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教师评研活动,这样就可削弱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我们积极鼓励“为自我兴趣而学习而不是为考试”。到了本科目现实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成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和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2.生本教育带来的课堂创新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劳动产生自然素朴的美德,产生素朴的德行。当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人,自己体验和感悟真善美时,就可以使教学中饱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德育作用。由此,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当然,有人会质疑:我们的起点在哪里?其实生本教育没有特定的起点,我们只根据学生的现状而即时做出调整。在现代课改的潮涌中,高中美术教育虽然拿出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答卷,例如高中教学我们会采取课内外并进的方式,课上我们会简单地用多媒体讲解课程核心,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学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生本”的内涵。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生本教育”在高中美术中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而且,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有:课下根据兴趣自己探究相关知识;课上先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将最优方案在全班展示,接下来是学生自由提问时间,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并且乐在其中,那么每个人都是赢家;老师则在最后总结巩固本节重点。这样便充分体现了“生本”思想,学生学到的要比课改前学到的多且很轻松愉快。
3.改变教育理念,强化生本教育
学生表现得这么好,之前提出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哪里?是因为这项方案实践的时间还不长,教育部门还不能运用到炉火纯青的教学实践中。部分高中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觉得美术只是辅助的娱乐课程,即使是有“生本教育”这么新鲜的工具,大部分老师还是投入的精力甚少。如果美术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就容易使学生在竞争和考核中失去信心,不利于向“自主学习”转变。
因此,我们需要从根基上改变高中教学观念,以便使“生本教育”发挥出最大优势。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真正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实现以生为本;二是从教师主动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方面入手。高中美术教师的主要角色就是引路人,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做好自己,爱做自己。以生为本,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自己发展,老师的教导同样重要。
结语
按照高中美术新课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提倡学生对陈旧知识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生本思想”才能在高中美术课堂中发挥经久不衰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2
进入高中后,虽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但还是肩负着一个同样的任务--学习。在寒假当中,对于我们来说社会实践就相当于放松了我们绷紧的神经了,况且我们缺乏经验,所以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社会实践可以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将来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社会形势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 实践,就是我们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知道理论而无实践,那么所学的就是无用的。通过实践可以学到一些在学校中学不到的东西,接触的人与事不同,学到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针对于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于是我选择了当一回清洁工人。
在社区管理员的帮助下,我加入了社区清洁队中,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虽然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了,但没有睡过头早早就起来了。由于我是新来的,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傻傻的等着安排,其他的人都去做自己的事了,最只好自己去问队长自己的任务了。我的任务是打扫小区的公园,接到任务后就兴匆匆的跑了过去,刚开始打扫时还很起劲,到了后面越扫越累、感觉越扫越多,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公园里也有这么多垃圾……
也不知道扫了多久,当无精打采的返回时,看一看表已经九点多钟了,当时自己也吓了一跳,自己还是一个年轻人,从五点干活到六点就累成这样了,更何况中年人呢!在剩下来的六天当中,我一天感觉比一天累,一天比一天起得晚,终于熬到最后一天,没想到今天早上还迟到了,虽说我是新来的,但还是要接受惩罚--多扫两条人行道。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3
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悟,期待与各位同行共勉。
感悟一:对于计算机课程,学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对于“喜欢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程”的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喜欢”。而实际上,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展开,我逐渐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在于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而是对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等很感兴趣!他们把电脑看成是玩耍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工具。
喜欢玩不代表真正会玩,因为计算机学科中许多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很复杂,学生如果不了解其间的相关性,就会导致学习目的的不明确,造成基础理论概念的不清晰,那么,学习动力也会越来越不足。基础理论不扎实,无形中就为后续的学习设下了障碍,以致出现抵触、反感、甚至放弃的念头。比如练习五笔打字,坚持不了多久,速度没练上去,心就烦了,心一烦就要找点别的事做,要么上QQ聊天,要么去画图涂鸦。总之,不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课堂的效果当然很不理想。要让学生真正爱上计算机课,还真的不容易。
感悟二:必须转变学生的理念,否则“真的伤不起”
我经常反思自己,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只有那么几分钟的热度,怎样才能让学习热情持续下去呢?我认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明白:在目前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操作技能已成为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职业高中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多困难。对一个职高生来说,如果单靠某一项专业技能,就想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真的很难,在多次碰壁以后,甚至会心灰意冷,脆弱的心灵真的伤不起了。所以常言道:“技多不压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生就会放出眼光,长远考虑,为自己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前做准备。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就会不断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感悟三:重新整合、精简教材,尽量做到“因生选材”
对职高生来说,学习计算机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熟练操作,
而有些理论性的知识就可以少讲或不讲。对现在学习的这本教材,我认为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因为有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比如对于“剪切”“复制”的操作,第二章已经讲过“文件或文件夹的剪切、复制”,第三章第三节中讲“文本的剪切、复制、粘贴”,然后该节的后面一段中又将“文本的移动”提出来再讲一遍。其实,没有必要多讲,只要给学生强调对不同对象的复制、剪切、移动操作都是相类似的,让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不同点就可以了。这就是我要说的“因生选材”。
感悟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十七八岁的职高学生,追求民主,甚至还有些叛逆;他们没有明确的努力目标,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因材施教,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比如在学习“表格”的内容时,如果老师啰啰嗦嗦讲一通,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效果肯定不佳。如果在教师的蜻蜓点水式指点下,让他们自己建立一张课程表,很多学生都会兴致高涨,而且设计得美观大方而富有个性。所以适当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职高学生自觉自愿的意识很差,自学能力亟待提高,对他们自学意识的培养,应从高一开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开放性课堂氛围,给学生留足个人空间。教师要协调好开放课堂与管束学生的关系,一方面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防止教学秩序的混乱。毕竟职高学生与普高学生相比,是个特殊的群体。
2.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展示自己的才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培养团队精神。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4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情操;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048-01
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悟和认识,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推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以形成正确审美观,这个活动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在欣赏课体会不到,反之表现无精打采,对伟大作品反应冷淡无动于衷,这不能不说是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失败,因此,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不能忽视审美和情操的培养,在当前形势下,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陶冶审美情操是新课标体现重要价值之一。在学习新课标的理念指导下,本人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对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美术欣赏要注重情感因素
现在中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欣赏比较困难,作为教师应该理解他们,要知道他们想什么?喜欢什么?要针对他们制定教学方案,努力改变以往教学不足,提高他们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点燃他们审美激情,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其一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分析美术作品形象、情节,特别是一些引人入胜的细节的描写。其二是适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去想象,作为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图画中永恒的东西,使学生不满足简单观看方式。其三以肯定态度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通过提问,同学们在这件作品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到黑板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想象,教师加以肯定和总结。
二、美术欣赏要注重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立体派、野兽派等绘画作品学生非常难以理解,有的学生认为这些作品很丑,特别是毕加索的作品。要想提高学生审美兴趣更不容易,面对这种情况,本人运用以下手法获得很好效果,上课首先出示两张作品,一张是毕加索15岁的作品,另一张“亚威农少女”是他晚期作品,提问学生,这两张作品是同一个画家,请同学们他细辨认那一张是毕加索少年时期的作品,很多学生误认为“亚威农少女”是毕加索少年时期的作品,而且觉得很难看。当宣布答案时学生们都很诧异,由此说来,作品的美丑跟学生的判断很有关系,那一张美那一张丑学生看不明白,针对这种情况解释说“亚威农少女”刚出炉的时候也受到各方的责骂,殊不知这幅在若干年后大红大紫,不仅在音乐、文学、芭蕾舞、舞台美术设计引起共鸣,毕加索成了法国立体画派的开创人物,也成为法国历史上风云人物,判断失误使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以解开心中的疑惑,上课时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求知欲得到提高,这节课审美的问题得到解决,也使学生理解立体主义画派毕加索作品美感所在。
三、美术欣赏要注重美术作品文化情境
在美术欣赏过程中要利用一些故事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情感和审美体验,如欣赏汉代铜镜背后浮雕,铸有春秋名臣伍了胥的故事,伍子胥曾经帮助吴国灭年楚国,那立霸业,但吴王夫差即位后听信谗言逼其自尽而死,此铜镜故事正是表现“忠臣”吴子胥,加深了学生形象思维。
四、美术欣赏要注重生活体验
在美术教学中发现,如果课堂学生知识内容是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趣味这一节美术课是很乏味的,普通高中课程标指出,要注重美术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连,如果学习的知识内容不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就不能产生审美体验,那堂课教学效果肯定是不令人满意,学生们的情感审美休验都来自生活,更确切说来自对生活的审美点滴体会,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扩大学生视野,必须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喜、怒、哀、乐,感悟生活中美丑现象,增强审美情感认识,创造一个广阔文化情境,如在欣赏现代建筑雕塑艺术时,可结合校园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评论校园建筑美不美?这样学生对他们比较熟悉的审美对象产生浓厚兴趣,让学生欣赏自然界美也会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欣赏湘西转轮式水车,在长河边、矮坡下突然闪出两个句点式的圆圈,那是运动中的静止,静止中的运动,线与点的照应与对比,如同现代雕塑作品,给学生一种震撼,让学生惊叹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利用这样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懂得用眼睛发现自然界的美,用艺术审美方法去认识世界,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如云南纳西族建筑,似乎没有特别的地方,然而运用美的法则来营造美的生环境,庭院中种植的花木,摆设的盆景,还有鹅卵石铺设的天井,处处可见主人的审美趣味和情调,因此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美景对自然界的美的认识同时,更加关注我们的环境。那些具有艺术价值、具有美感暂时没有人理解的东西,都会得到同学们的保护。
学校宣传栏布置,让学生定期做橱窗布置,又如举办特长生画展,个人邮展收藏展,年级新年贺年卡展等。同学们在欣赏过程同时,成立学生素描书法等研究小组,定期进行书法比赛研讨让学生参与,提高绘画书法技艺,坚持搞好班班有美展,利用学生绘画作品装饰校园画廊,使每位同学展示自己才华,在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中通过美术欣赏进行互动课程学习,本人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尝试中培养了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日常生活实用方面性的体验。
以上几点,便是本人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在当今教学改革形势下,希望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了学生审美水平,提高了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5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社会实践活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校从思想政治学科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深化,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方式,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认知,在生活中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1.拓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空间,弥补课堂教学不足
单纯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将教学目标内化为个人认知,而社会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思想政治教学“知行”转化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把学生在实践中的感受丰富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政治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提升道德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志愿者、人大代表、形象大使等。他们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通过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学生获得深刻的自尊感、成就感、满足感,感受道德给他带来的尊严、荣誉和幸福,使学生由衷地接受道德,把道德要求与个体情感融为一体,将道德情感内化为自身需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开拓眼界挖掘潜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自觉学习、掌握服务的相关知识技能,自己收集一手资料,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思考能力,不断开阔学生眼界,磨砺意志品质,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1.社会调查类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注重引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社会环境的关注。在教学中,我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需要选择适宜课题,安排了
“网络对中学生生活影响的现状分析”“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现状与分析”“市区空气污染情况及分析”“中学生消费现状及分析”等内容。大家在收集资料、交流探究、寻求解决对策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
2.生活体验式活动
这类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参与。例如,组织学生到工厂、社区、田间参加劳动服务;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走进贫困家庭担任志愿者、义工;组织学生远足、踏青等活动。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校、家长、学生往往以教学、升学、安全等借口挤占实践活动时间,或对实践活动敷衍了事,尚需我们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2.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延伸,必须为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任何一次活动前,教师都应该认真分析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方案;活动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评价他人的行为,并对典型人和事进行表扬和肯定。
3.尊重学生发展提出不同要求
教育就是要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的潜能
发挥出来。在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依据学生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种是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大家必须完成的。如,劳动锻炼、值周活动、远足等。第二种是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人物专访、专题社会调查、勤工俭学、领养绿地、科普法制宣传、公益劳动、义工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
4.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确定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例如,我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作专题调查,提出自己的建议,然后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建议。
(2)要挖掘当地、本校的资源和题材。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中,开展“石油文化”课题研究。对油田的发展史、油田特色文化等内容,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汇报交流。既巩固了课本知识、锻炼了学生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作为石油后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总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中劳动实践感悟范文6
一、职高生养成教育培养的意义
1.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职业高中侧重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却往往忽视学生的养成教育。结果导致职高生生活上缺少自理意识;性格上自私自利;学习上缺乏刻苦勤奋等。如不及时弥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日后也会难以立足社会。所以,在职业高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养成习惯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
目前,多数职高生经历了中考失利的打击,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职业高中学校。他们自卑,自弃,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积极、文明习惯等基础素质也较差。通过学校长期不断的引导,以健康向上的思想教育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规范的行为塑造学生,先进模范的事迹鼓舞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诚实、友善、礼貌、守纪、进取、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自理、自律能力的形成
职业高中的学生多数是90后的独生子女,由于父母娇生惯养,使他们自理能力不强,良好的生活习惯缺乏。我们必须加强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对他们进行跟踪式的养成教育,随时纠正恶习,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团队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职业高中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的自觉性及刻苦钻研的精神。悲观厌学、麻木沉沦、纪律涣散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心不在焉,课后心猿意马。对于这些特殊的学生,应针对其特点和专业特色进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5.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学生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目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少劳动感受,有的只是好逸恶劳。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职业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因此,职业高中应开展各种公益劳动、实践实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职高生养成教育培养的措施
1.建立组织管理机构,构建育人网络
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科室主任、班主任、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以及社会团体代表组成的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共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并指导计划的实施。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优化育人网络,做到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健全管理制度,奖惩措施到位
学校应根据《中学生德育大纲》《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制定适合职高生的具体制度和措施,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通过班会、团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常规管理,勤检查,勤督促,奖惩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人。
3.设立评价激励机制,并落实到位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动力定型。这不仅需要教育、引导和管理,更需要评价和激励,使学生的行为在评价激励中改正、升华、定型。如:实行品德操行评定,建立学生行为自律登记卡,按月汇总反馈。实施文明工程,建立激励示范机制,每月评选“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文明学生”“学习标兵”“校园之星”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注重德育实践活动,增强教育实效
学校应寓养成教育于各项德育实践活动中,做到寓德于乐,活动有人。充分发挥校团、学生会的职能作用,配合学校积极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为大家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各项德育活动,为学生积极搭建同龄人的个性舞台,让每一个人都能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感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优化校园文化建设,以环境育人
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必须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的综合治理和社会文化市场及娱乐场所的管理,坚决清除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文化垃圾,打击腐蚀和教唆学生的犯罪行为。同时,与此相对应的,在学校内,就必须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关注校风、校貌,以及诸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活动室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感染,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6.提升教师素质,以身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