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1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比较明显。农村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投入有限,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投入到农村中学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较少,所以学校基础设施发展比较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由于中学的音乐教材是音乐鉴赏、文字性的东西比较多,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中学音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村中学音乐艺术课的现状

 

近年来,音乐艺术课被视为“副科”“小三门”这样的说法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一些农村中学为了升学率、为了成绩,很多的学校还是将音、体、美视为不重要的学科。单从学生“爱音乐,不爱音乐课”的现状说起,爱音乐是人的天性,欢歌笑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就会相对比较活泼、开朗,而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音乐学习却兴趣不是很高,这种现象中外国家到处皆有。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任务重,音乐课开课不足,学习音乐的时间少导致的。另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靠单一的终极性评价,即使开设有音乐课也会让学生觉得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学生感觉音乐课索然无味。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

 

农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领导对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理解和认识不够明确,他们只将高考和中考的录取率和升学率放到第一位,学生考出好的成绩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只把升学考试的科目视为主课,而音、体、美都是“副科”,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都放的次要位置,因为这些方面的培养都是内在修养,看不到摸不着,所以都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也是如此。

 

(二)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落后

 

农村中学的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比较落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资源的短缺,一些农村中学教室里根本就没有安装投影仪或者是一体机,大部分学校也只有一个到两个多媒体教室,即使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也轮不到音乐教师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主课占了,例如: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必须要有多媒体才能上的生动、有趣,才能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声音供学生们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多媒体设备的缺乏导致音乐鉴赏课成了音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也是听得稀里糊涂的,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高。

 

(三)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还是像过去一样在教室里教师教学生听的现状,根本就没有一点创新,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不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基本素养,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2.音乐课堂成了歌的海洋,教师的“一言堂”,忽略学生的参与,没有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运用到课堂上来,而还是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学;3.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注重教学过程,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评价和激励方法单一。正是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致使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效率比较低。

 

(四)不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由于农村中学的领导、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只重视升学率和成绩,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文体活动从来是漠不关心,所以学校也就很少组织文体活动,比如组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元旦晚会、艺术节等活动,最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可是学校很少组织,所以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的氛围。

 

(五)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对于音乐的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程评价方式能够促进音乐课程学校效果的提升。在现有的音乐学科评价中,教师经常通过让学生试听一段歌曲来考核学生的音乐素养,考察的方面只是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高与进步,并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总之,现有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并不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农村中学一些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评价中选择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终极性评价,而很少有教师选择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通常是通过让学生试唱一段歌曲来考核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考察的方面只是学生最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高与进步,并没有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努力、用心,学习态度十分端正。总之,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结语

 

农村中学由于缺乏教学设备就导致上音乐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落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思考,进行改进。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共同将音乐艺术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正常教学中,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音乐教育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素养。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境界本身就是比较高尚的、优雅的教育,而且音乐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就是具有多样化。从音乐本质来说,音乐教育其实本来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的运用来为学生提供一种艺术欣赏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的享受,给学生一个愉悦、放松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音乐的听觉性特征,让广大师生在欢快的乐音中感悟美好的生活。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农村中学;卫生健康;现状;策略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开明宗义的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略显滞后,农村人口与城市人群文化素质存在差异,在接受健康教育形式上两者有所不同,农村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推进学校健康教育,探索适应农村中小学卫生健康教育的策略,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果,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农村中学生卫生健康策略研究: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力度,抓住学校主阵地,积极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教育

1.农村中学生卫生健康的现状

1.1 留守儿童比例增大,大部分是隔代管理,小部分是由亲戚朋友代管理。在寄宿制学校,且大多数留守儿童周一到周五都在学校,远离家长的关怀。

1.2 多数家庭多数学生卫生健康意识淡薄。据对我校初二年级一个拥有52名学生的班进行统计,在出生一年内按卫生部要求注射乙肝疫苗(97年前要求自费)的仅10人,不到20%。更不用说家庭对孩子良好卫生健康习惯的培养了。

1.3 多数学校未按规定设立医务室或配备校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满600人的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开展学校卫生工作。而我们农村中小学多数学校对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当部分学校重视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投入,认为学校食品、饮用水卫生、传染病管理工作无足轻重,未按规定设立医务室或配备校医,不愿对卫生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致使学生晨检、缺课学生随访、健康教育、传染病管理等学校卫生工作走形式 ,根本无法正常开展。

1.4 食品卫生状况让人忧心忡忡。部分学校食堂及其小卖部证件不齐全,违法经营现象比较突出,持证率低于78%。部分食堂基本卫生设施不齐,如无食品粗加工区、备餐专间,操作间无防蝇、防鼠设施,无专用洗菜池、洗肉池,或与洗碗消毒池混用,无食品冷藏设施,使用固体燃料的未设置隔墙灶。半数以上的学校就餐场所设施简陋,有的学校甚至违规向学生出售凉菜,有个别学校出售质量无保证的食品。以上问题的存在,给实施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1.5 学生宿舍卫生状况极差,拥挤不堪。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寄宿学校学生宿舍人均居住面积应达到2.7,从检查情况看,很多学校没有达到上述标准,还是说我们农村学校吧: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加大,要求住宿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宿舍的改善程度并不乐观。一米左右的下铺,居然要容下两名初中学生,一间不到12的学生寝室要住12名学生,人均面积不到1,宿舍内通风设施不怎样。如果学校爆发呼吸道传染等疾病,那将很容易诱发集体感染。

1.6 对健康教育课重视不够。在农村中学,没有专职的健康教育老师,主要由体育教师兼任。发到学生手上的《健康教育》教材,也没引起师生的重视,学生对传染病防治和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卫生知识知之甚少,就连饭前洗手的习惯都有待养成。

2.农村中学生卫生健康策略研究

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老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做好中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2.1 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力度。

2.1.1 加大培训力度。职能政府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把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列入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水平。中小学健康教育师资以现有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体育教师为基础,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知识传播与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工作。

中小学校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配置校医和设立医务室,切实承担起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立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满600人的学校,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保健教师。编办给各级学校按比例核定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编制,财政对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经费予以保障,以确保学校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2.1.2 加大教学资源开发的力度。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开发,积极开发健康教育的教学课件、教学图文资料、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增强健康教育实施效果。

2.1.3 加大对卫生健康教育的评价和督导力度。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应将卫生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与健实施效果作为评价重点。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健康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卫生习惯、健康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实施健康教育情况列入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2 抓住学校主阵地,积极开展学生卫生健康教育。学校卫生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应以大健康观为指导,全面、统筹思考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整个健康环境创设、健康服务提供有机结合,为学生践行健康行为提供支持,以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的工作目标。结合学校实际,在全体师生中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

2.2.1 培养全民健康意识。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自身的健康是优化学校健康环境的前提。学校各学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要重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2.2 创设有利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晨会、等各种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的常规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人人争做文明学生。要求学生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及设施,不损坏公物 ”等。结合季节特点、传染流行和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等各种阵地,做好卫生健康、预防疾病、膳食营养、心理健康、环保教育等宣传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防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专项宣传教育。学校要通过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秋冬季为感冒、水痘、猩红热等疾病的好发季节,我校除了向学生宣传有关健康知识外,积极做好了各项预防工作。做到了一旦发现传染病,立即进行消毒、隔离治疗,并对其他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击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及时消除校园内可能导致传染病流行和各种危险因素。

2.3 家庭、学校、社会协调一致,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

2.3.1 指导家庭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农村一部分家长文化层次低、观念陈旧,只单纯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不关心成绩之外的东西,更不明确卫生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重要性。对此,学校应设法为家长创造条件,进行不定期的理论辅导和专题讲座,还可以举行家长会、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讨论会,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改善家庭育人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而家长要学会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和谐的气氛去影响子女,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2.3.2 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共识。良好的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协调统一。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的系统工程,离不开三者的有效配合,必须建构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立体网络。

总之,要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同心协作、互相支持和共同进步。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育人环境,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实现青少年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2004.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3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46-02

农村中学音乐教育是美育的基础,面对音乐教育师资紧缺,领导部门不重视,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低下,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投人,提高师资水平,培育中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改变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落后状态是当前提高农村中学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当务之急。

一、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应以科学的教育观来指导教学,坚持以音乐为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成长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理性反思

多年来,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一直受到传统观念的禁锢,管理者意识落后,师资队伍缺乏,理论水平较低,教学设备简陋,给农村中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笔者最近在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对农村音乐教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1、师资队伍紧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严重缺乏,据调查,我国现有农村中学90多万所,其中音乐教师才近10万人,若按每校配备1名音乐教师,以目前全国所有的音乐院校的师资培训能力,尚需60年的培养才能满足这一要求。

2、教师素质相对不高

为解决目前音乐教师紧缺问题,很多音乐教师都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由于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现在农村中学只有三分之一的音乐教师学历达到了基本要求。

3、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学的音乐教育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学目的不明确。政府、学校、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认为可上可不上,音乐教师待遇差,在评职晋级等方面不及主科教师,挫伤了音乐教师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中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使气氛活跃,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在中学,同时主要的教育对象又在广大农村,然而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师资数量如此奇缺,质量如此之差,显然不符合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与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极不相适应。

三、农村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对策

1、转变工作意识,树立全面的科学的育人观

多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一方面,教育管理者教育意识落后;另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力量不足,素质低。相应的教学设备欠缺或没有充分发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功效,音乐教学水平发展滞后,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

2、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音乐教师的实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绝大部分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操作技能差,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稳定音乐教师队伍,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农村学校极少有专业教师,平时就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有音乐爱好和有兴趣而又能基本担任音乐课的教师,就要定期进行乐理、歌唱、器乐、舞蹈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以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行师资培训的同时,学校要想办法压缩一些开支,也要加大音乐器材的投入,配备应有的音乐教学器材,条件好一点的学校要有电子琴、手风琴等高档器材,并开辟专门的音乐教学场地,确保教学效果,条件差的地方也应添置些简单器材,如二胡、笛箫之类。

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工作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越早就越显成效。

3、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最可行的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

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乐器和舞蹈的培养。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是紧密相连的,要巩固好课堂教学的成果,学校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要成立不同兴趣小组,开办电子琴、舞蹈班等,每年组织几次文娱活动,并尽可能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4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学科体制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从学科教学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目标的考核等诸多环节,都要与教学现实情况有一个适应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与教学实际偏移都可能造成学科的教学工作不能良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学科从无到有,经历了8年的实践后,目前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有没有钱或是有没有高档机器,而是我们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我们现在的教学结果不一致。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问题

简单地说,我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学科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我们青年一代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能力,其核心是提高未来中国人的信息素养。在学科内容设置上小学阶段基本上是启蒙,初中阶段是常规的工具软件应用,高中阶段则更深入常规软件的使用和网络以及编程。这样阶梯状的目标分布表面上是比较合理,但教学实际中很难达到理想要求。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无法满足实现学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提高的是学生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例如用Word处理文字,我们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用Word处理文字的能力而不应是让学生死记硬背Word的具体功能。最明显的例子,在选取文本的时候有许多方法,但最终学生只会记住一种方法就是用鼠标拖选,为什么?因为他们做信息处理的机会少,很难正确地体会各种操作的应用环境,即使一时记住了,很快也会忘记的。

2、目标考核的残酷约束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教育是离不开考试这个指挥棒的。考什么讲什么,考试成绩就说明能力,于是信息技术也就被架上了应试教育的手术台,所有应培养的技能都被演化成一道道标准化试题,学生只要知道答案是什么就行了,至于具体怎么用,那就不是现任教师的责任了。

3、课时安排的问题

每周一节课,试想对于一个为信息技术一无所知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能带给他什么,讲一个EXCEL的公式。下次再来上课的时候,他早忘了。

4、客观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特别是网游吸引了相当多孩子的注意。2001年开设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时候。在农村有多少孩子见过计算机呀,更别说互联网了。但现在,有几个孩子还会在乎计算机呢,因为网吧已遍及城乡各地。“学十几年语文,不如上半年的QQ”这种观念我觉得不仅仅是在挑战我们的传统教育。

(二)师资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师资主体上有两方面,一是科班出身。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二是半路出家。由于本身有这方面的爱好,正好赶上学科新建,于是就改行教信息技术了。无论是何出身。课基本上都能教,但问题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更新特别快,和传统学科教学相比,不出两年就会有一批教师被淘汰。2001年在农村会打字、会装系统这就是绝对的高手了,但现在的高手的标准绝不是这样低了。这说明。要做好一个信息技术的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要会学习,不断地学习。而对于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那就是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充分到位的知识培训。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不及格。我们不用说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就连最基本的日常学科教研工作开展得都不是很好。信息技术教师就好像学校教师中的“边缘人”,很少有人问津,特别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打字员基本上是一回事。教师是开展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连信息技术教师都感觉不到光明,那我们信息技术这个学科还怎样发展呢?

(三)硬件问题

在8年前,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硬件,没有电脑怎么开课?但有了电脑总不更新也是不小问题。软件更新太快,硬件制约了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

1、以考核标准为突破口。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体制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个全方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完美载体,我们国家设立这门学科的初衷也在于此,我们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教育上的差距,更好地塑造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教育环境。而信息技术教育一旦戴上了应试教育的枷锁。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所以解决目前的问题第一就是要处理好这门学科的考核评价问题。

目前大多数地方中考要有信息技术,无非是Windows和Office的基本操作。高中有各省的会考,主要内容大体上也是中考的内容。大学之后要过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无非也就学生中考时就接触到的范围。可想而之。这样一层层的重复考试就是一种浪费,浪费的金钱是有数的,而为此消耗掉的学生和教师的信心和热情却是无法计量的。我不反对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能力的评价。关键是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试的水平设置。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由初中至大学阶段的教育定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就会好很多。假设以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统一标准,初中生要求达到一级水平才能进入高级中学,而高中要求达到二级水平,到大学就不再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课。我想这样不就分解了许多目标,节约了许多成本吗?每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规定标准,互不重复,这才是一个学科的正常教学发展模式。

2、增加信息技术的课时

每周至少需要2至3节,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定时开放机房。将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全放到高中阶段,我们要认识到,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我们的高中学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学习实践。

3、师资及硬件环境的完善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5

一、 中学地理学科中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尊重与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知识是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其内容阐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施加的种种影响及其带来的后果。它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既不能屈服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破坏和掠夺自然[5]。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人文精神在人的双重身份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在人类傲视大自然时警醒人类别忘了自己的自然属性。

2.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地理学科在人口、资源和环境教育的内容比较全面,如人口激增将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注意节约和综合开发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6]。在地理学科中,环境道德教育是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所重视的教育目标之一,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7]。

3.了解历史文化,树立全球意识

通过对一些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使学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一个大体的掌握,了解文明古国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及其对世界产生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的集中表现[8],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核心力量。全球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性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助于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和确立,如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局部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

4.热爱祖国、培养地理美感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气候多样、民族众多、风光迥异,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身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比较优越的中国,人们更应当刻苦学习,热爱报国,献身社会。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的学科,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审美对象[5]。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进行着有序的整合,形成了雄、奇、险、秀、幽和意蕴深长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们是最具体、最直观、最现实的审美教育内容,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的部分内容就是地理学科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地理教学不受重视

扭曲的环境氛围影响地理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利用地理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机会少,且在多数农村学生和家长潜意识里受光宗耀祖,“跳农门”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认为地理可学可不学[9],这种错误的观念及舆论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倾向于数理化等学科,轻视地理学科。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及家长对地理学科便有所忽视。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地理课时一般都占总课时的6%左右,而在我国却只占总课时的2%[10],在我国农村的中学地理课时更少,多数被抢占去填补“主科”的补充课时,身在农村的学生,几乎没有课余时间来学习地理和培养对它的兴趣,部分农村中学对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的监督完全处于“真空”状态,而人文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2.地理教学内容的分离

教学内容的分离一般体现在人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割上,具体到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实践与学生生活相分离。新课改后,地理教材融合了很多与人地关系紧密结合的内容和活动,但由于升学压力和课时少等矛盾,大部分农村中学地理老师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将很多有意义的地理教学活动和案例一带而过,甚至省略,使地理教学依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分离。第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主安排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分离。目前我国地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由偏重自然地理向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自然地理内容由集中讲述向分散在区域地理中讲述的方向转变”[11],这本是个好现象,但很多地理教师为了教学方便,人为地将两部分知识分开,割裂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

农村中学教育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有效性

一、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开展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议题的基础教育改革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贯彻和实施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绝对不能忽视了中学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中学阶段的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好美术教育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术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由于在中学课堂中,美术课大多是非主要课程,往往被学校,家长等所忽视,导致了我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的应有的教育教学成果,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及问题

1.美术课难以开齐、开全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国家教育体系投入,十分重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这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教学教育质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越来越多农村中学师生都在不断的反思和探寻农村学校教学的新思路。但在美术教育方面,农村地区的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存在。整体看来,目前的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度还不高,美术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并且因为条件制约,美术课往往难以开齐开全。有时候会被其他课程冲掉,不开或者虚设美术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农村中学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导致美术课变成了自习课的现象。一些语文、数学等教师来进行美术课老师的兼任,随意停课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效果难以保证。

2.美术课教学方法,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中学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内容过于单一,与如今多样化的社会发展特点格格不入,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需求的探寻。尽管这几年来我国许多农村中学已经意识到教学方法的不适应,开始树立起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理念的执行和运用严重不足,浮于表面,形式主义色彩严重。不少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当前的社会生活背景,根据具体的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制定。这样教学教育下的学生,难以m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一些农村美术教师们往往只是简单的进行日常正常教学的安排和备课,对于学生的真正切了解不足,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也不是很熟悉,更谈不上结合不同的学生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符合其成长需要的课程或教学了。

三、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障碍的原因

1.农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投入不足

农村中学对于美术教育的不重视很大原因来自于我国农村在美术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相比于城市,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仍差距甚大。严重缺乏城市所建设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更没有众多的美术展览,文化活动。农村的中学美术教育更多的依赖于学校的课堂,缺乏外在文化氛围。农村中学由于在美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由于当地教学环境的限制,所以农村中学的无法像城里学生那样拥有丰富的绘画题材以及获得必要的绘画教育,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更多的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几乎没有农村的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育走上艺术道路。

2.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素质不高

目前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匮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中学的美术老师待遇较低,加上农村的社会环境比较落后,因此很少有高水平的专业美术教师愿意到农村中学来授课,部分专业美术教师考虑到农村任教,难以有个人发展的空间,生活水平较差,往往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选择离开学校,另谋出路。这导致农村中学美术课师资的缺口更大,而在农村中学任美术老师的又往往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对于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中学美术教师也不例外。对于中学美术的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涉及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了,其中还包含了例如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许多知识领域的知识。专业素质的缺乏也逐渐成为了不少农村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

3.农村中学学生家长忽视美术课的重要性

在农村地区,中学学生的家长大多数存在对美术教育的认识误区,认为美术教育是无关紧要,甚至是不务正业。意识的不重视也大大阻碍了农村中学开展美术教育的道路。农村的中学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心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美术课是非主要课程,无关升学,许多家长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只有学好考试课程,才是正道。家长要求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课程,完全忽视了对孩子兴趣和意愿的尊重和认识,重点关注孩子的升学。另外,上美术课需要购买各种美术用品,需要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额外支付一些费用,对于许多农村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家长也不愿意基在无用的美术课上花费无用的时间和金钱。

四、有效性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策略

1.地方政府与中学学校配合,提供更多教育投入

地方部门和中学学校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管理者和指导者,要树立起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正确认识和把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和当地人们的意义,在开展教育的只重视考试科目的教学而忽视对中学美术教育。加大对农村中学的资金以及设备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改变当前的教育制度,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农村地区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重新学校和学生的评价机制的更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放弃单一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评价体系让更多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全面成长成才。

2.加强农村初中美术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对现有的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定期开展教师管理素质的培训工作。在开展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之前,学校方面要将现有的本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发展需求开展一定的分析和测试,更多的要征询美术教师自己对培训方式的想法和建议,对其缺乏的方面进行探讨,要使得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个受培训的教师有所收获,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美术教育实践中运用得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外,农村中学还应该做好美术教师待遇提升工作,抓住时机,从一些专业院校引进美术专业毕业生加入到学校的美术教师队伍中去。尽量不要安排美术教师兼任其他课程,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老师来从事美术课教学,要尊重美术课的教学规律,让美术教师专心开展美术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加强学校家长双向沟通

开展家长座谈会,由教师组织进行, 提供学生、家长, 以及教师三方互相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机会,进行介绍性会议。通过家长座谈会能够使得有足够多的参与人员,帮助合作的交流内容更加广泛,可以进行交流的时间也比较长。教师在开始会议之前拟定好要谈论的主题,事前让家长进行思考,然后在会议期间展开讨论, 教师与其他家长听取多方的想法和意见,互相探讨,教师做一定的指АA硗猓作为校方应该不厌其烦地对家长进行思想宣传,告诉家长和学生开设美术课的意义,以及近期的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让他们了解到美术教育的作用,使之理解,支持。美术教育对孩子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的成绩不会有丝毫影响,甚至还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辅之以适当的引导,相信一段时间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们会都会逐步扭转对于美术课无用的误解,随着学校和社会行为导向的改变而发生良性改变。

五、总结

当前,我国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大特征,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美术教育在培育学生素质方面不容忽视。但是,我国的农村地区在开展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和阻碍。对于农村忽视美术教育的观念需要长时间的宣传使之转变,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农村地区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等的共同努力,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素质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实,我国的农村中学美术教育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天地,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农村的中学生们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秦明华.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6).

[2]隋成龙.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现状与未来[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3]张帆.农村初中美术课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65).

[4]陈木斌.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中学),2016(09).

[5]钟秋平.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6(012).

[6]袁祥辉,董艺黛.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建议[J].基础教育研究,2014(07).

[7]肖林.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低效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068).

[8]李向东.如何增强农村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03).

[9]陈强.浅谈如何构建更富“磁性”的农村初中美术课堂[J].快乐阅读,2015(05).

[10]孙清娟.农村中学美术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