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1

一、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系统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应当以全面性作为基本准则。在推行教育教学质量监管体制的过程中,将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作为学校的基本职能。在制定教育监管体制时,应当综合考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因素,做到周密严谨。教育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整体,每个过程都至关重要,因此质量监督体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必须综合分析各个具体步骤,对监管对象、实施机构以及实施主体进行终合考量,确保监管体制的顺利运行。

2.科学性。教育教学质量监管体制的运行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因此教学监管体制应当起到鲜明的导向作用。这就需要监管体制以科学性原则为主,把监管对象、监管主体、评级机构作为综合考量因素,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广视角的综合性监管体系,定量分析教学中相关因素在评级系统中的作用,分清主次,注重操控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定量监控与定性监控的互补,采用多种渠道进行监控,保证监管体系的顺利运行。对学生们的教育考试水平、学风建设、学术研究成果等进行公示,使社会各界能明确地看到各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使学校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建立良好风尚,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

3.实用性。教育教学监管体制的建立,重在培养师资团队的综合竞争力,并要对学校的评级系统不断优化升级。因此,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管体制要遵循实用性原则。既要全面地对学校的综合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同时也要保障评级系统的公正性。既要具备便于操作的可行性,也应注重流程的准确性。此外,教育教学监管体制作为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估机制,应当立足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引进当代教育的思想理念,理论联系实践,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二、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管机制的实践措施

1.健全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监管体制的要求之一,就是健全管理组织机构,以学校、各级函授站以及相关的中介评价机构为管理组织机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学校应通知专门的负责部门对教学中教师应当掌握的必要教学素养进行综合审查,学校下属的院系也应当对师资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完善教育教学监管体制,并定期举办师资培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升师资团队的综合力量。各级函授站则应当完善教学评估系统,并及时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进行反馈;中介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建立对教育教学机构的社会评价机制,例如行业间的综合竞争、各院系间的综合能力评比,同时也要联合主流媒体开展共同监督。

教育教学监管系统的正确建立和运行会将每个部门、每个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相关情况都置于严密的监督调控范围之内,因此相关制度与措施在监管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当与监管体系协调一致,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层层把关、严防死守,以大局为重,全面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监管体系中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增强院系教学管理的活力。学校的各级机构拥有很强的自。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需要促进机构内部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扩大院系的自主管理权,推动院系间的公平竞争,提高管理团队的素质。各院校应当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努力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增强科研以及精神层面的综合素养,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激发院系的活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动性,综合优化师资力量,进一步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

3.建立评估系统,完善监管制度。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估系统,实现对教育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在政府主导的教育机构评估体制中,建立公正权威、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是关键一环。正是由于评价的客观性,中介机构的约束力才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学校质量的监督、评鉴等才能直接作用于学校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对学校综合能力的公正监督与评价,才能树立学校间公平竞争的机制,并为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2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变化,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还是依然严峻的。我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三十多年,深深地体会到,从我当学生到当老师,我可以大胆的说,我国的教育发展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也是令人鼓舞的。特别是像甘肃省临夏州多民族居住的贫困地区来说,教育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两免费,改善农村中小学生营养早餐,这是促进农村教育的伟大举措。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不足,农村学校条件差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自然不会太好。许多山区小学不要说现代化设备,就连基本教学手段都难以满足,维持正常教育运转的资金紧张。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部分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造成了恶性循环。要求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愿望更迫切,由于农村山大沟深,交通不太方便,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学生不太集中,特别是像国例贫困县的康乐县,有很多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教育公平心愿很难实现,城乡差距明显。

二、农村教师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是好的,但仍存在着区域数量短缺、学科结构失衡、年龄分布不均、学历层次偏低等诸多结构性问题。农村学校师资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是农村中小学十分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山区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教师专业能力更新速度,系统性都是一位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而恰恰农村的教师在这些方面是比较滞后的。再加上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一些临夏州部分县的山区学校,年轻有为的教师往往都留不住。

三、学生就业难导致辍学率反弹

在我们贫困县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失学常有发生,特别是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失学较多。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贫困,少部分是家长不重视教育,特别在打工浪潮涌动的今天,学生辍学打工的现象较多。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生就业整体不乐观的大背景下,那些背负着很大债务学习的农村孩子,一旦毕业无法就业,相对而言对于他们较高的教育风险投资就得不到回报。而农村义务教育的出口又被堵或者不畅,即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出口有限和职业教育不发达,导致学了知识在农村基本没有什么用处,使得农村“读书用不上”的思想重新回潮,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很多小学都没有毕业。有的农民说:“读书有啥用,花钱又多,将来也不分配,还不如在家种地放牛,或者出去打工,早点赚钱呢。”这是大部分农民思想的突出表现,农民之所以有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同时他们对现代就业制度不了解,认为大学不分配,上大学没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即使几年大学后仍旧找不到工作。怀有这种思想的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就会灌输这种思想,于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头脑之中,使那些孩子对读书失去兴趣,读完小学或中学就辍学回家了。

据统计,康乐县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康乐县的偏远山区这一比例更高。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衔接不够,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一些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孩子,有的甚至是未成年人,便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目前在农村流传着“要打工,上初中”的思想,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均认为学历不用太高,只要会写几个简单的字,认识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由于现在一些大城市的工厂在招聘工人时一般都会把学历限制指定在初中毕业,所以,很多学生和家长似乎在此看到了一个日后生存的标准。所以,在农村十四岁左右的学生辍学外出打工接济家庭经济已成为农村一个主要的打工趋势。

以上是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一些简单看法,那么如何改变这种被动的不利局面,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农村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也是社会各界的期盼,是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深思的问题,也是需要全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就我个人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1.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人,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关键。

学校要健康快速发展,在管理上应该重视全体教职工的作用,必须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学校每个人的作用,让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学校必须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的班子、开拓的班子、廉洁的班子、战斗的班子。学校不怕缺钱,不怕条件差,不怕师资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只要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为教师做表率,替学生做楷模,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另外,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要树立“学生第一,教师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师,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学校,为学生谋前途,为教师谋福祉,为教育谋发展,这才是大面积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要有一所好的学校,就必须要有一位好的领导。学校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政治上诚心,业务上关心,生活上尽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赢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谁抓住了教师的心,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谁就先赢得了学校的教育教学。

作为学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领导者也好,教师也好,要始终围绕学生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不要只关注优秀生教育,更要关注学困生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首要任务是把大写的“人”装在心中,这样,学校才有凝聚力、战斗力,才有希望。

2.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新闻信息的传播,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农村孩子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少,导致农村孩子知识面狭窄,胸无大志。作为老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发展趋势,给学生讲述天下大事,使学生在听的有味的基础上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自身所处的环境现状,从而促进他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感知社会,体会社会竞争的激烈。并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远大志向和奋斗目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剖析当前社会现实,让学生自觉树立“学习重要”的思想,以严峻的就业压力来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学生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的志向,依靠自己的智慧与他人合作竞争,明白只有靠优异的成绩才能走出农村,只有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摆脱贫穷。改变身边的生活条件,改变人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3.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社会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农村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常常是吞吐扭捏,畏首畏尾,在交往中表现的比较害羞,纵使有一肚子学问却不知道加工包装,推销自己。这是由于农村孩子从小参加的活动很少,锻炼的机会少,从而缺少了应有的自信。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口才,社交能力以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开展公共活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公共场合的社交能力,使学生参加活动过程中训练口才,增强自信心,加强个人修养,在全面发展中丰富生活,完善自己。

4.多读好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农村学生普遍缺乏自学能力,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孩子从小阅读的课外书籍少,在学习的过程中除教科书外接触不到好的读物,无书可读,书读少了,读书的方法随之而少,自学能力就自然降低。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使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学校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学习读物,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发现人性美,感知世界的宽广,提升自己的能力。老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班上传阅自己看过的,认为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并鼓励学生把家中收藏的好书也拿到班上与同学共享,这样就可以做到把有限的书资源做到了无限的利用,并使学生在互相的交流中达到共同提高。

5.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

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要有把这些学困生传变成优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面对大面积基础差,满身毛病的学生,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决不能不战而败;要满怀热情,积极进取,迎接挑战;要具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师失望,那学生就更无望,学生的希望来自于教师的必胜信心!其次,对待差生要更富有爱心。所有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学困生,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个别学困生,而是大面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他们在对老师、对学习本身就有心理障碍,他们饱尝老师的批评、惩罚,甚至于挖苦、讽刺,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这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心里障碍将会难以打开,逆反心里将会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用我们的一颗爱心去融化他们,感染他们,使学生慢慢爱上你,继而爱上你带的学科,喜欢你所讲的课,自觉的去听你的话。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6.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耐心地与学生多沟通

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要和学生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给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而学生是否敢于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面对基础差,学风差的学情,“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达到逐渐改变,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鼓励,细帮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坚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获的信念。

7.多做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在广大农村,大多数父母都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劳动人民,他们短浅的眼光和艰难的生活条件影响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由于对教育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大多数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并应家里无钱上大学而产生读书无望的思想。要想搞好农村的教育事业,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当务之急就是要与家长沟通,改变其“读书无用”的观念,使其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方法是多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多举家长因没有文化知识而出门打工不顺利的事实,证明读书有用的道理。考虑到农村农活繁忙,家长没有闲余时间,老师应该不辞劳苦,多去乡间家访,更能说服家长。

8.做好教科研工作,不断充实师资力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3

关键词:技工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技工学校素质教育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企业管理方式现代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产物,它是以社会、经济现实和技术未来发展趋向需求为导向进行中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培训模式,并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输送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来构建教学体系的教育模式,其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具有导向性,因此具有自身鲜明的教育特色。

一、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

技工学校素质教育与普通中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的功能,它担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有技术的、合格的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的艰巨任务。因此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应以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特别是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备相关专业、职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操作能力强、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从业素质等特点;以“实用”为主旨,“够用”为导向和特征灵活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在教育教学中还应通过强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具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工作技能以及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和职业岗位转换能力等。

二、目前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并把它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技工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教育。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社会的紧迫需要,企业随着技术、设备、生产工艺等的快速更新发展以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等等都迫切需要大批的不仅懂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中高级技术工人。使得技工学校素质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契机,各地原有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纷纷合并或扩大教学规模,然而在这背后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上仍然存在着诸多应以重视的问题。

首先,随着社会对技工的需求的扩大,各类民办学校也应运而生。使得目前技工学校办学层次参差不齐,差异性很大。且原有的各级技校各个职业技工学校为增加教学经费纷纷进行扩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原有的师资力量不足、有些技工学校为眼前利益,降低办学成本一味地追求办学利益,教学软硬件设施严重短缺,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验设备、技能操作的实习设备的扩充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速度,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得不到更新,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很多职业技工学校在教育上大多仍以课堂灌输为主,大部分老师简单地针对课本讲解技术、工艺、原理,缺乏必要的实验和实习手段,使学生难以对所学的技能、技术产生直接的感性认知,使其很难对所学习的技术及专业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难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次,在课程设置上,不少课程知识陈旧,尤其是应用性的专业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方面教学教材更新的速度慢,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且有些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践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和服务的实用性需求,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不相一致。

针对我国现行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依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本地区、学校的实际从就业市场着手,了解市场的需求,从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出发,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努力全面提升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努力提高技工学校素质教育教学质量

1.针对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特点,调整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结构。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技术设备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传统职业因技术、科学和文化以及其他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其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技术更加先进,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更加综合化。这就要求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教学结构与课程设置必须紧跟市场的需求,根据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变化,不断改造旧专业,增添新专业,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使学校的教育时时领先于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出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在择业、就业等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同时学校还应当主动与各企业进行接触,了解市场中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掌握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意见,着力建立校外实习或职业能力培训基地,实行产教结合,校企联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安排学生就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依据学校教学需求着力优化师资结构,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最终都需通过学校及教师落实到学生的身上,技工学校素质教育的特点都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这就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这一实际,一方面学校应当大力培养“双师型”人才队伍,在保证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通过与企业的互动关系,对教师进行再培训,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与学历水平的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充实教师队伍,还能把最先进的、最前沿的、最实用的技术与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某一职业岗位有最直观的接触与了解。

3.根据学生特点,改变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其分析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应当灵活多样,例如通过辩论、案例分析、技能操作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在相互竞争、探讨中提高,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新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针对技校生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不断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和完善以提高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分割重复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文化基础课、基础理论课、以及专业理论课可以依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各专业的不同以及相关职业取向的不同,差异化教学,以实用为原则,够用就行。注重实习操作、实验、实践的教学,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势,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把讲授、动手操作、辅导、自主学习集合起来,掌握一门过硬的技术,技工学校的教育学习只是入门,是基础性的,学生毕业后要进一步适应企业需要、工作岗位的需要,适应技术更新的速度,就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学能力,在校期间学校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培养其良好的自学习惯,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业考核上,改变偏重理论知识测试,忽视操作动手能力考核的传统考试模式,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特别是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考核办法。在教学体系中有意识的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如: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吃苦耐劳的能力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充分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综合素质,体现出技工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特色。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4

一、修正教育评价目的,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提到“把质量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工作的主题”,“提高质量,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标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社会贡献力、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整体目标要求。教育就是要立德树人,教育就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应该培养怎样的“人”呢?树立怎样的教育质量观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学阶段的教育总任务是为儿童德、智、体、美、劳各种素质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为初步生活做好准备。具体说,即让儿童掌握人类积累起来最基本、最起码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最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小学教育就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德育为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基。我们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就以此为目的,并以此指导学校落实各项教育工作,同时以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对学校的评价,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家长都认同素质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发展更有意义,意识到良好习惯和学习能力比学业成绩更重要,逐渐淡薄了以分数高低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意识,使其树立良好的教育质量观,营造教育科学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 丰富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含了:品德与身心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学业负担情况、对学校的认同、其他方面等五大领域16个评价要素。品德与身心发展水平包含了习惯养成、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学业发展水平包含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创新、潜能与特长;学业负担则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时间、课业质量及学习压力;对学校的认同方面就包括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教科研质量、学校的管理现状、办学特色和师生、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的认同度;其他方面就是对学校教育成果的肯定。丰富的评价内容涉及到学校的师生发展、学校发展及学校管理,这样一来,便于学校工作的整合和规划,更有利于学校的内涵发展。

2. 增加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有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和学校的整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品德与身心发展、学业发展”,并以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主线贯穿在一切的教育活动中,以实现“阳光、博趣、创新”的育人目标;对教师个体的评价包含课堂教学、教师素养发展等,主要是为了能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教育效果;对学校的评价主要是对学校教育发展方向、学校管理状况及师生、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的办学质量的认同,目的是让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学生的培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教师的R党沙だ氩豢学校的培养,学校的发展必须是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来推动。因此,学生、教师、学校,三者是紧密相连的,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这三者朝同一方向发展,劲往一头使,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 明确评价标准

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而评价标准则集中体现了评价活动所依据的价值准则。正是评价标准所蕴含的价值准则,使具体的评价活动获得意义,决定了评价结论。确定评价标准是整个评价方案实施的核心。为了能有效推进教育评价的实施工作,我们确定了评价的细则,统一了评价标准,把评价指标内容分解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同时可进行量化的评比,让教育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更强。

4. 改变评价方式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5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高效途径

【中国分类号】G420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和教育的发展,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国家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因此,学校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学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主旨和主线,是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对教学质量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是师生的互动活动,具体说是对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活动。而教学质量是对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优劣的评价。

二、培养优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何谓优质的教师队伍呢?就是教师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教学能力、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恒心和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精神;而且要能驾驭课堂,具备熟练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奉献精神,决定着教师的收获。教育教学不是一个教师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师的团结努力,成绩的取得是团体共同奋斗的结果。而所有教师齐心协力的奉献,是创造一个学校优异教学成果的前提。

因而,要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教养、高尚的道德涵养、丰富的教育素养、良好的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教研管理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教研管理,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肯定与鼓励。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查课外,还应加强对个别不安心教学的教师的管理。采用听课堂教学,看教学设计,检查作业批改,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一系列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总结其成功的教学经验,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制定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教师奖惩办法,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将量化考核表摆放于显眼的位置,将教师量化考核细则贴到办公室,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每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应找准薄弱环节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点督导,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四、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课堂是教师实现自我,展现自己的舞台;是学生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圣地,是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成绩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战场”的仗打好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就都有了。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把课堂教学当作头等大事对待。

(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把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支配,自主学习,做学习的真正主人。精讲多练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具体体现。精讲,即画龙点睛,直截了当,不绕圈子,不说题外话;多练,即学生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反复实践和应用,这是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必须注重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不良做法。我们常发现,有的老师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总抱怨学生没精打采,打瞌睡,不配合教学活动,原因何在?主要是他们“满堂灌”而出现了课堂遗留问题,不注重当堂知识当堂消化。将大量的课堂练习变成了课外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做法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会僵化师生关系,学生怨声载道,拒你而远之,久则产生厌学情绪,何谈提高教学质量?

因而,应根据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使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实物投影或多媒体课件来变换课堂知识呈现的方式,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营造和谐的氛围。这样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内容, 还能引导他们将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活动中,进而启迪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本质所在。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五、进行教学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任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有成功的经验,也都有失败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需要积累的财富。上完一堂课后,及时分析,总结这节课的成败得失,并简明扼要地写在教案的后面,就是进行教学反思。

进行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案有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是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法宝。

当然,进行教学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应从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误之处着手、总结。

(一)记录经验

上完每一堂课后,都应对自己的课作出分析,肯定自己在本堂课中的成功经验,这些成功经验是自己的第一手材料和切身感受,所以不仅容易总结,而且可信实用。

(二)记录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难免出现失误。“失败是成功之母”,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可避免以后教学出现同样问题,有利于自己教学日趋成熟和完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记录“启发”

一堂课上了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后,教师在阅读相关教育教学书籍或教学案例时,受到启发,产生新的想法,也应及时记录下来。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途径颇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学校条件、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课标、活化教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范文6

一、制约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

1.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由于交通条件、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村小老师调到镇边学校,镇边学校教师调进城里,造成一大批优秀教师流失。这样使得不少农村小学,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剩下几名本乡本土的老教师,师资严重不足,这样便形成了制约农村小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2.家庭教育的配合不够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许多家长赚钱的脚步走得更快了,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他们对孩子缺少督促,而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这样就造成孩子懒散习气的形成。

3. 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农村占很大比例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问题生的出现,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影响越来越大。

4.优秀学生的外流问题

由于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学校与县城小学客观上相比有明显的差距,一部分优生随父母到外地就读。如此下去,一些农村学校将因为失去许多优生而影响质量的提高,而教育质量不提高又招不到优秀学生,陷入了恶性循环,使差距会越拉越大。

5.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根本没有开办幼儿园的条件,都是把入学年龄将到的收为一个班,有的还是和一年级在一起学习。也没有专职的幼儿教师,所有科目都由一名教师“包干”。再加上对幼儿的管理力度不力,造成了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不去,也从而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质量。

二、提高教学质量现状的实施对策

要改善上述制约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要加快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建立留住优秀教师资源的有效机制、多方筹资加大教育投入等;作为学校管理者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学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教学的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切入口,解决问题。

1.加强新教材培训

现在基层农村学校的教师,拿到新教材后,不知从何入手。为此,要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知识点和教学技能的指导培训,使教师们及时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的设计思路,掌握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学校领导和教研组成员应分片、分校负责,经常深入基层学校,组织骨干教师或邀请名师送教下乡,进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同时,积极开展区域间、校际间和班级间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平台,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重视“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教师要明确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年终按照质量考评制度进行考评,提倡多劳多得,杜绝不劳而获的工作现象。二是在教师中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群体”,发展团队精神,怎样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紧密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师德师风和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活动,切实扎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维护教师利益。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