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1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一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4月2日下午,我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在学校操场隆重举行。本次比赛主要以集体诵读为主要形式,节目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领诵、集体朗诵、配乐朗诵等艺术表演形式;又有琴曲、吟唱等。随着悠扬典雅的乐曲声,中青年教师深情诵读了经典诗歌《相信未来》,参赛班级用清脆而悠扬的声音吟诵了《感恩妈妈》《初春》《我的祖国》《游子吟》《红色箴言》《初春》《写给妈妈的诗》《毕业歌感谢你,乾明》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诗词,孩子们用优雅的表演和甜美的语调展示了古今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深深地感染了台下的每一位学生。让我们在欣赏经典诗文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受到诵读经典诗文浓厚的氛围。

本次诵读比赛分三个年级段(低、中、高),经全体语文老师评选,二乙班《学会感恩》,四甲班《我的祖国》,五乙班《感恩的心》获一等奖。

本次比赛进一步了加深学校师生对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国文化,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在弘扬中催生践行活动。过此次活动,引导小学生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提升道德素质,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二 为了继承和发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少先队员能肩负起新世纪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校少先队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1、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包括向家长及村里的老人请教,利用信息课,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等,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由来,及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使得学生对这传统的节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学校发动队员积极写关于清明节的、革命烈士事迹的文章,以及读后感等,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宣传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宣传教育。

3、各班能及时召开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学生有说、有唱,有的朗诵诗句,有的畅所欲言。虽说各有各的特色,但都能通过本次的班会课,使学生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让学生能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各班结合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出了一期黑板报、手抄报。各班都能较好的完成,特别是高年级的同学,老师布置了任务,她们就很自觉地完成好,并能充分体现了本次的主题。通过出手抄报活动使更多同学参与其中,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她们用她们的彩笔画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画出了要如何去珍惜幸福生活!通过评比我们选出来的优秀的手抄报作品,从学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确实是受到的深刻的教育,相信她们会真正懂得这样珍惜现在,珍惜幸福生活的!

2017关于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总结三 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丽阳中学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学生在微机室通过中国文明网进行了网上寄语活动,参与签名寄语活动的学生达到了318人次。学生们在网上撰写感言和自己的心得体会,表达对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二、各班制作了一期以清明节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同学们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设计制作手抄报,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民族意识,引导学生尊崇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感。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2

[关键词]影视;色彩;象征意义

色彩作为影视文本基本的视觉性元素编码,已经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造型元素和主要的表现手法。影视色彩除了本身的表层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其深层的象征性。象征色彩是色彩想象更进一步,更富有精神特质的一种方式。色彩的象征意义是指色彩作为某种理智或观念的表征作用,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有时象征意义产生于以特定色彩的联想,有时色彩的象征意义与人的心理感受并无多大联系。

正如马尔丹所说:“电影色彩的真正发明应该从导演们懂得了下列事实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并不一定要真实,必须首先根据不同色调的价值和心理与戏剧含义去运用色彩。”意大利导演安东尼W尼的《红色沙漠》,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因为安东尼奥尼“把色彩从视网膜映象中解放出来,并将其推人情绪的竞技场,他像一个画家那样处理色彩,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以期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现实,一种与主要人物朱丽娅娜的心理状态一致的现实”。黄色的浓烟,红色的巨型钢铁机械和房间,将人置身于使人窒息的色彩世界,暗示了现代工业文明是造成人们感情隔阂的根源。为了体现片中人物间令人生厌的冷漠关系,导演甚至将建筑物和道路都染成了灰色,海边小屋墙上斑驳的红色则象征着无聊而空洞的。

一、影视色彩的情感反应

色彩是画面的重要元素,色彩对于电影艺术家来说并不仅仅在于加强画面的现实感,他必须熟练地掌握不同色调的意义价值,以及它们所赋予给观众不同的心理与情绪,然后与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有机地联系起来,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色彩的审美价值而不是色彩的物理属性。俄罗斯大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不同色彩或同一色彩的不同运用能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应的情绪效果。当色彩作为一种抒情手段的时候,它是人物情感活动的一种表露,是与人的感情活动紧密相连的,而当其作为一种写意手段的时候,它强调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的意念。在影片中,主人公的感情和情绪的心理活动,是可以用色彩来表示的,主人公感知的是什么情绪,银幕上就出现什么色彩;对于导演来说,色彩决定着事物和事物观察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对客体的把握又有对客体存在的环境,对观众产生特殊影响的动作把握,色彩是艺术家干预现实的一种手段,尽管色彩丰富多样,但要求导演简洁而准确地选择适合影片主题思想和情绪的这样和那样的色彩。

关于色彩对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是色彩之所以能够发挥其职能的核心。歌德在他的《色彩学》一书中,曾经论述某种色彩对人心理产生的某种影响,试图探求色彩与情感之间的绝对关系。诗人认为,黄色能够舒展心情,振奋精神,并使人感到温暖;蓝色使一切出现悲惨的情境;红色可以使风景画带有恐怖的性质,他把色彩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黄色的范围,其二是蓝色的范围。前者是阳性的、积极的、活跃和奋斗的,其中包括黄、橙、橙红;后者是隐性的、消极和退缩的,其中包括蓝、红蓝、蓝紫等。莎士比亚在他的《第十二夜》中就写过“有着绿色和黄色的忧郁”;意大利未来主义戏剧家基蒂曾写过一部《黄与黑――刃牡目植馈返木绫荆灰獯罄导演安东尼W尼不断在自己的影片中进行色彩情绪象征意义的试验,为了表示人物的虚伪可憎,他只让人物在紫色的氛围中活动,与此同时,他又用白色和蓝色来象征一对情人的幸福时光。电影《红高粱》中一望无际的红高梁,呈现的红色代表着生命的和情感的宣泄。影片的结尾出现了血红的太阳、血红的天空、血红的高粱漫天飞舞。这种视觉性的文化标志,已不再是某种现实环境的真实再现,而是张艺谋通过色彩情感创造出来的文化意念,而传达给观众时就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了。

二、影视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意义,以红色为例,在我国的不少影视作品中,红色代表着革命,代表着生命活力。如《红色娘子军》、《红孩子》、《红樱桃》、《红色恋人》等,在其文化价值的取向上都注入了革命的色彩、爱情的色彩、崇高生命的色彩,形成了一种主流文化。在这些作品中,色彩也被强烈地政治化、道德化、思想化了。“色在具备物质一种属性的同时,又具有作为共同语言的象征性和逻辑性。”如红色是人类血的象征,同时也是生命的象征,这是从古至今各民族的共同观念。“美术中,色彩显然已经是内在性情的一种独特符号了。正像梵,高所相信的那样,尽管色彩有色彩的特点,但是它们依然是表示个人特点的一种手段。”在影视艺术中也一样,色彩已经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如在影片《红色沙漠》中,红的主色和蓝、黄两种辅助色,在这部影片中都相对独立于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剧情的变化,而获得了自身的象征意义,

“不同的人面对不同的色彩,他所产生的心理共鸣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群有相对固定的色彩喜好。”色彩的象征意义有着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时代的痕迹。人类社会每个时期的色彩象征、表现、模仿、装饰几乎都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色彩象征随着人类艺术精神的不断丰富而改变着过去的面貌和含义。从原始时期以一色象征一物到近现代艺术家以丰富的色彩象征某种生命感情,并以色彩象征作为生命体验的艺术符号。色彩象征的发展过程证明色彩象征的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用黄色带子象征期待和思念远离的亲人归来,则产生于一个偶然的新闻: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位妇女颈部系一条黄色缎带每天伫立路旁,等待丈夫归来,于是黄色彩带就成为怀念、等待、欢迎的象征。日本影片《幸福的黄手帕》也移植了美国的这一习俗。但是我们知道黄色还有其他几种象征意义,这说明了色彩的象征意义比其情绪表现更具多重性格。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活动、历史情况、民族习俗以及色彩实用价值的前提下色彩对某种理智或观念的象征,才具有普遍的意义。

色彩在张艺谋手里成了重要的造型元素,一种自觉的象征符号,他对电影画面色彩的选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象征意味。红与黄是张艺谋最爱用的两种色彩,红色在热烈中透出感伤,黄色在温馨中透着忧郁。在《菊豆》中,反复出现的杨家染坊里悬挂的红黄布条,黄色暗含,而红色预示血腥和死亡,那布条更是给人束缚和限制的联想;《秋菊打官司》中,秋菊告状途经的街面上铺满红红的辣椒,这里的红色象征着秋菊的倔强性格;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家大院里的大红灯笼以及灰色的高墙更是电影故事的主线,红灯笼让人想到青楼和而灰色的高 墙则象征着幽闭和囚禁。在《英雄》中,张艺谋把色彩分成几大块,所有色彩的设计都是为了叙事。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

影片《安娜与国王》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处处弥漫着历史权势和宗教覆盖的泰国王朝,这里的所有色彩,都有着黄土基调的附着。国王经常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一件红色的上衣,这是血凝固后的颜色一一红色本身便象征着勇气和革命,土的附着使其凝固,更加增了权柄的韵味;腰束一条发着似金属一般油光的黄色腰带――象征至高无上;下身一条棕黑色的短裤,我们可以将其分割为黑色与黄色的复合――黑色象征决裂,象征危险,黄色的附加使其变成了忠诚和力量;而国王经常着身的那件很富丽的金S镂花的长披,则是财富和智慧的象征。这些色彩,整体向我们展现了一位集权贵勇猛、智慧、善良于一身的有情有义又富有理性的威严形象。

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在色彩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三部以色彩命名的影片,通过三个不同的故事探讨了生存和生命对“自由、平等、博爱”这个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理念的不同诠释,了解影片背景和法国国旗标志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将色彩与其文化象征联系在一起。这样执迷地用色彩来表达象征意义的作品还有黑泽明的《梦》、库布里克的《发条橘子》和《闪灵》、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等等。现代电影创作者们大都认为,真正懂得运用色彩不仅仅是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而应当运用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去运用。正因如此,要真正理解作品,透析色彩的深层意义,观者就不该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刺激,而要从心理感受象征意义的层面上去解读,挖掘色彩的玄妙。

三、影视色彩基调的象征意义

色彩不仅承担情绪的重任,而且成为构图的元素,完成情节和节奏的重要职能。色彩的基调不仅在景物描写镜头里,而且在揭示所描写角色的内心世界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通过它的影调色阶表达出出场人物行为的心理和感情的调性。色彩基调是指一部影视作品中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如《黄土地》的色彩基调是暖黄色,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紫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三部曲分e是红色、白色、蓝色。著名摄影师托拉罗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对色调的处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个影片弥漫在扑朔迷离的黄色中,这是热情、欲望和疯狂的象征。

色彩基调由色彩色调、色彩情绪、色彩形式、色彩风格组成。确定作品的色彩基调,要通过画面形象的色彩设计、提炼和选择搭配,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色彩运用效果,从而渲染、烘托出主题所需要的情绪基调和特定氛围,使色彩在强化视觉冲击、传递思想感情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如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为了表现中世纪战场、苏格兰独特地域、现代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有意在色彩基调上选择灰色,使其凝重、压抑、神秘。《金色池塘》为了突出一对老年夫妇对往日的追忆和对暮年之恋的满足,将片中大部分场景处理成黄昏色调,这一暖色基调构成了人与人的诗意关系,分析这两部影片,前者有特定的色彩色调,后者有明显的色彩情绪。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3

幸而有法国著名作家、评论人达恩・弗兰克先生的到来。他为我们带来大师作品之外的生活细节和人生起伏。作为一名作家,弗兰克先生看待毕加索的视角和艺术家不同,他了解毕加索的朋友和敌人,知道他喜欢去的地方。弗兰克曾以毕加索为主题写了《当代艺术的冒险》三部曲,揭示毕加索作为“大师”背后多面的人性故事。

Q:听说毕加索第一次去巴黎是为了看世博会?

A: 1900-1930年的巴黎被很多历史学家称为“艺术之都”,当时有上百位的艺术家来到巴黎,其中就有毕加索,因为他们发现巴黎的生活并不昂贵,同时拥有极大的自由。在巴黎有两个街区在当代文化史中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是蒙马特地区,另一个是蒙帕纳斯地区。毕加索第一次来巴黎是在1901年,他到巴黎参观世界博览会,就像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一样。毕加索与同时期来到巴黎的艺术家都很穷困,仅靠画画为生。当时他模仿生活在蒙马特的艺术家的作品,比如模仿图鲁兹・劳特累克,画一些极为生动的形象,色彩也比较鲜艳的作品,所以那个时候他不算太穷,并且画作已经有一些销路。那时巴黎有几个西班牙的画商专门负责帮助这些画家卖画。

Q:这些“洗衣船艺术家”很有钱吗?

A:这些画家、作家还有诗人被称为“波西米亚”,因为他们虽然很穷,但是很快乐。有时候吃不饱,就会跑到楼上资产阶级的家里偷牛奶喝,生病了也没钱买药,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们却极富创造力。另外这些艺术家和周围的小资打扮很不一样,像毕加索经常穿着类似工人的蓝色工作服,或者戴一顶特殊的帽子、穿一双奇特的鞋,因此很容易将他们认出来,那些有钱人也很不喜欢他们,但后来这些画家的画作售价越来越高,资产家也开始欣赏他们,会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给他们一些资助,或者购买他们的作品,让他们生活得更好。

Q:毕加索早期创作了很多欢快的作品,但之后他进入了另一个创作时期,作品都很阴暗,我们称之为“蓝色时期”。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A:这跟他一位亲密朋友的去世有关。他的好朋友卡萨杰玛斯也是西班牙人,他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女子,但这个女子对他非常残忍。有一天他们面对面地坐在一家咖啡馆里,他跟这个女子说,如果你不爱我我就自杀,这个女子说我不爱你,卡萨杰玛斯就真的掏出手枪自杀了。这对毕加索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悲剧,他当时画了很多巴黎街头的囚犯,此后的“蓝色时期”是毕加索一生中最为悲伤的时期,同时也是他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那些画商不喜欢毕加索悲伤的作品,因此决定放弃毕加索。但在这段“蓝色时期”之后,毕加索又恢复了他的快乐,进入到我们所说的“粉红色时期”,这段时期的画调更加欢快,他画了很多标志性的小丑,他还跟法国著名诗人阿波利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Q:毕加索好像也住过“798”?

A:毕加索刚到蒙马特,他和很多外国艺术家生活在一起,尤其与诗人马克雅各布要好,他们在一个钢琴制造厂里生活,这个地方在艺术史上非常闻名,中文翻译成“洗衣船”,作为艺术家的毕加索就是从这个地方走出来的。作为一个生活地点,洗衣船的条件非常艰苦,冬冷夏热,但是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那里生活过。当时的蒙马特还有“洗衣船”很像北京的798艺术区,有很多艺术家都聚集在那里,但他们能够展览自己画作的地方远没有798那么豪华,大部分都是在街边摆摊,或者是在旧货商店里,与小孩的推车和熨斗摆在一起。

Q:画家们平常老和什么人混?

A:这是当时聚居艺术家的一个特点,他们往往是诗人和画家一起生活,诗人会以画家的创作来作诗,画家也会以诗人的诗歌做素材,这一点极为罕见,很多诗人和画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比如阿波利娜和毕加索。这是一种卓越的艺术社群的形成,这些艺术家之所以能接受当前贫穷的生活,并且仍然很快乐的创作,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当代艺术的创作者,也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成就,他们意识到自己对未来艺术的发展将会起到很重大的作用。

Q:毕加索和诗人阿波利娜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故事?

A:他们是很好的朋友,毕加索在画小丑主题的时候,阿波利娜的诗歌里也有很多这样的题材,但真正把他们俩联系起来是一次不成功的冒险。一次毕加索去比利牛斯山画画,阿波利娜打来电话,让毕加索立刻回巴黎,因为《蒙娜丽莎》这幅画被盗了。阿波利娜说,从卢浮宫把《蒙娜丽莎》偷走的小偷在报纸上承认了他的罪行,还说他之前在卢浮宫偷过两个公元前四世纪的雕塑,他把这两件作品卖给了毕加索和阿波利娜。毕加索听了之后很生气,马上回到工作室,竟然发现了两个公元前四世纪的雕塑,他还曾用这两件雕塑创作《阿维尼翁的少女》,毕加索觉得人们如果发现了这两个头像一定会控告他,于是他和阿波利娜准备把雕像扔到井里,但行动时毕加索说,我们自己也是艺术家,怎么能破坏这么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毕加索提议把它们放到报社门口,后来雕塑被找到了,警察的调查仍在继续,最终警察认为阿波利娜盗窃了《蒙娜丽莎》,将其逮捕入狱。毕加索非常担心,一天警察找到了毕加索,并把他带到法官那里,法官问毕加索是否认识一个诗人,毕加索否认,法官把阿波利娜带上来,毕加索竟然说不认识他,这件事让阿波利娜不能释怀。

Q:毕加索的“粉红色时期”有绯闻吗?

A:因为毕加索开始恋爱了,他爱上了一个经常去洗衣船做模特的女人奥利维耶,她可以说是毕加索生命中第一位重要的女性。毕加索的嫉妒心很重,对奥利维耶也有一些暴力性的行为,只因为她为其他画家做过模特。毕加索的排他性很重,他要求奥利维耶呆在家里不准出门。当时还发生了人们不太了解的一个事件,对毕加索来说也是蒙羞的。毕加索和奥利维耶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她在他们家住了一段时间,人们都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总谣传着一些不好的言论,后来毕加索不得已把她送回了孤儿院,从此这个小女孩儿就从历史中消失了,这对毕加索来说是一段不光彩的过去。

Q:负面新闻对毕加索的创作有影响吗?

A:个人生活并不会阻碍艺术家的创作。在毕加索遇到奥利维耶和收养小女孩的同时,他也遭遇了历史上一次很大的艺术运动,也就是“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在一战前诞生的,它的特点是一些破碎的形状,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它和后来的黑人艺术也有一些联系。立体主义有全新的视觉效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还引出了另一个艺术流派――野兽主义。野兽派的作品色彩非常鲜明,它的得名来自当时的艺术评论界,他们并不能理解这种艺术,所以给它们带有侮辱性的命名,认为它们只能放在没有人关注的沙龙展出。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先锋,对于画家、音乐家来说都是非常现代的,他们在开始出现的时候不被人们理解,但后来都会成为经典,这也使毕加索成为了巨人。

Q:毕加索有敌人吗?

A:马蒂斯在绘画史上是一位具有革命性的画家,他创作出了《舞蹈》,参加独立沙龙的展出,刚开始他被人们认为是野兽派的画家而不受重视,但后来他也成为了沙龙展出的评委。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毕加索过着很快乐的贫穷日子,生活在洗衣船,而马蒂斯生活在塞纳河边,是一位更具有古典意识的画家,他有妻子也有孩子,这在毕加索看来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生活。当这两位画家相遇后很关注彼此的作品,马蒂斯送给毕加索一张他女儿的画像,毕加索拿回洗衣船后大家都往画像上投飞镖,可以想象他们的关系。后来这两位画家之间的竞争、敌对愈演愈烈,毕加索看到马蒂斯的《舞蹈》,他认为与其说马蒂斯是当时绘画的革命者,还不如说他是最后一位古典主义画家。也是在这种竞争下,毕加索创作出了《阿维尼翁的少女》,它融合了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毕加索自己的风格,虽然当时毕加索的朋友不太看好这幅作品,认为它过于晦涩,但它还是成为了二十世纪伟大的作品。

“2011年毕加索大展”热点回头看

・这些画作是怎么过来的

根据合同,各地毕加索大展的主办方都需要向毕加索博物馆支付100万欧元的借展费用。同时,展品的运输和保险费用惊人。保险公司限定每架飞机上展品的价值不能超过1.5亿欧元,而毕加索博物馆的规定更苛刻,要求每架飞机运输的展品不能超过9000万欧元。这意味着价值6亿多欧元的62件毕加索原作必须由8架飞机分别运输。

・最全面的艺术呈现

这次“2011毕加索大展”展期长达3个月,有48幅油画、7幅版画和7座雕塑共计62件珍贵的艺术作品在中国展示。大展的展品均为法国国立毕加索博物馆的珍藏,囊括了毕加索从儿时的创作至晚年各个时期的作品,观众将一睹毕加索不同绘画阶段如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等阶段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与毕加索的人生起伏紧密相关的画作,如《玛丽德雷的肖像》、《坐在红色座椅上的女人》等具有特殊私密性的作品也将首次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62件作品背后的爱情和人生

除了62件毕加索真迹之外,本次展览另有50幅关于毕加索的生活摄影照片亮相,作品中甚至还能看出他七位妻子和情人中的六位,从中可以读出毕加索感情经历和创作发展的脉络。

他们解读毕加索

陈丹青(画家、艺术家)

我1982年第一次去纽约,不管进入大都会美术馆还是现代美术馆,发现毕加索在西方早就“过时”了。当你在西方的博物馆,根据时间脉络看,毕加索相当于中国的齐白石和吴昌硕的年代。毕加索的“过时”不是真的过时,而是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背景,变成一个山峰,变成一个记忆。所以,1980年代在美术界,在小小的这个圈子里面,大家开始关注二战以后,尤其是被称之为“后现代新兴艺术”的,开始关心像杜尚、路易斯这些人,而他们如果来中国的话,观众又要说:怎么回事,我们不懂。又过了将近30年,突然毕加索来了,绘画界差不多要忘记毕加索了……这里面牵涉到一个问题,是跟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关系。

孙乃树(复旦大学教授)

为什么我们没有毕加索那样的观看事物的眼光呢?我们对传统写实绘画制造幻觉的方法深信不疑,这就挡住了我们看到真正事实的可能性。世界每天都应该是新的,可是传统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世界是可以终极把握的。毕加索提供给我们的信念便是对传统的怀疑。冲破传统的束缚,你才可能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4

色彩最初在电影和绘画中发挥的是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古典主义绘画就是在素描黑白画的基础上以物象的固有色加以层层罩染,直到逼真;印象派的户外写生为了再现大自然的流光溢彩,又打破了固有色的单调,实现了物象的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融合,向光用暖色,背光用冷色,大自然的色调和光感得到了真实而丰富的展现。这种写生色彩学已经成为后来的写实绘画普遍采用的理论和方法。色彩的写实在电影的镜头摄像中很容易得到比绘画更佳的效果,电影中的人物和景物处于灯光的映照下,本身就是固有色与光源色、环境色的统一;为了真实地表现剧情,电影还可以充分调动灯光、布景和烟火来制造光源色与环境色,从而以不同时空、不同氛围的营造为人物心理活动提供需要的情境。色彩的这种写象造境的功能在现实主义影片中早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现实主义有一个核心的命题:“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里,我国衡量电影的艺术质量首先要看作品的“真实性”。

然而,随着后来不断的艺术实践,画家和导演们都意识到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意识到了色彩对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色彩在这些艺术创作者手中变成了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从而起到了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形象的作用。艺术的真实并不等同于自然的真实,真实再现也不是视觉艺术追求的止境。绘画艺术特别注重对色彩的心理情感和情绪的研究。比如红色,我们用它代表热情、太阳、革命、火焰、红旗、鲜花等;又如黑色,我们用它代表黑夜、死亡、绝望等抽象概念。我们用橙色代表甜美、亮丽、芳香,用黄色代表冷漠、高傲、敏感。我们熟悉的现代绘画,从后印象派画家高更和梵高开始已经摆脱了印象派追求表面光影与色彩效果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更多地运用主观色彩来表现画家的内心感受。众所周知的《向日葵》是梵高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令人心灵震颤的一轮花瓣仿佛燃烧着熊熊的火焰,充满动感的、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的粗厚有力,浓烈的黄色花瓣与浅蓝色背景的对比又是那样的单纯而强烈,画家满怀炽热的激情喷薄而出,致使他笔下的向日葵已经化作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还有他的《金色的麦田》等系列画作,也都是以黄色主调的运用和蓝色调的对比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灿烂辉煌,表现着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毕加索的绘画也经历了他以蓝色调和粉红色调表现世界的“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那显然也是在运用主观色彩。东山魁夷的《蓝色的峡谷》是以整幅画面的蓝色调编织着杉木林层层叠叠的壮观,在蓝色印象引起的幽静、深邃的联想中似乎听到了音乐般的和声。马塞尔•马尔丹说:“人们所理解的色彩的运用似乎不应或不仅仅是现实主义的,而应该……是表现的和象征主义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绘画,也适用于电影。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三色》之中的《蓝色》和作为1993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最佳新英格兰特色奖、1994年斯德哥而摩电影节终身荣誉奖的电影《蓝》,就是两部在色彩运用视角上极具特色的影片。

同样都是在运用相同色彩———蓝色来表述情节意图,但呈现的内容和情感却是不同的。在《三色》之《蓝色》中,蓝色的阴冷色调在影片中奠定着影片的整体忧郁基调,蓝色象征茱莉心中关于丈夫和女儿挥之不去的记忆,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棒棒糖纸、缀着蓝色水晶的灯饰、漆成蓝色的房间,映衬着不同的光映在朱丽叶特•比诺什脸上的效果,表达她深陷于失去丈夫和女儿的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内心。作为另一部极具个性的电影,《蓝》的画面从始至终都是单一的蓝色。导演在徐徐地说着自己所感受的一切,你只能听到喧嚣的医院里的声音、导演的独白。在一片蓝色中,在导演徐徐道出的话语中,你走进的是这76分钟没有任何画面的蓝色。蓝色的背后是医院里推门的声音、医生点名的声音、马路上的车声、遥远的钟声、上楼的脚步声,从摇滚到民谣还有交响乐,音乐在这儿也只是声音,还有疯狂的尖叫……导演用蓝色表述了一部濒临死亡的电影,他用这种表述手段来让人们感觉到死亡原来是这样的。在我国当代电影导演中,张艺谋是最喜欢也是最善于使用色彩语言演绎故事的大家。这位由学习美术专业而改行转而投身电影艺术创作的导演,充分把他对绘画色彩语言的理解运用到他的电影创作中。他说:“我认为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引起人情感波动的元素”“色彩即情感”,因此他把色彩看做是“第一性的”。在他导演的电影中,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巨大感染力已被运用发挥到极致。

《红高粱》是一首礼赞生命的浪漫诗篇,从“我奶奶”的红盖头、红嫁衣、红绣鞋、红花轿到大片大片火一般燃烧的“红高粱”,再到排列成阵的一坛坛红色高粱酒,红色已经超越了对现实感的还原而构成了自由生命的象征,在西北大片干旱荒寂的黄土地的背景上,他以这种热烈鲜艳的大红色调的夸张渲染,既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角冲击和心灵震撼,又使人物的原始野性和生命激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浓烈的鲜红在这里也使人联想到西北汉子抗日捐躯的英雄热血。张艺谋喜欢红色,红色作为生命、自由、欲望、抗争的象征符号出现在张艺谋的一系列影片中,《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以一盏盏触目可及、明艳亮丽的大红灯笼、红戏服和陈家大院严严实实、层幽叠暗的青墙灰瓦构成了冷暖色调的悬殊反差,喻示着欲望与权力、人性与制度、情感与道德的对立冲突,表征着男权专制对女性生命自由的镇压与摧残。这是一个妇女为自由幸福而挣扎的故事。在妻妾成群的深宅大院中,“大红灯笼”的点亮与撤除标志着得宠与失宠;在一片灰暗幽深的冷寂、窒息和焦躁的氛围中,“红”也成了“性”的隐喻,“大红灯笼”也就构成了女人盼望“性”福的象征。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5

一、词源谱系和文化权力中的

生成空间

经典的形成既有文本自身的资源状况,又有文本形成和被接受的文化语境,是历史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典”是一个标明历史的词语。“经”与“典”是两个词,据考证,“经”始见于周代铜器,金文里作经、泾、径等。《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经”的最初含义是指织物,表示织物的纵线,并引申出“规范”、“标准”等义,历久不变的常道,不刊之论和经书,如“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由此可以判断出“经”的本义与“纵”相关。“经”在战国以后有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经典”的意义。《释名·释典义》认为:“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说明天、地、人的常理的这种书叫做“经”;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具有可以被人反复引用和反复阐发的文化价值,引申为可充当典范、法则的重要书籍。古典文献的“典”是指重要文献书籍,等等。

“经”与“典”二者结合,大约从汉魏时期开始使用,“经典”的涵义一是指经书,如《后汉书·孙宝传》中有“周公大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二是指宗教典籍。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把“圣贤述作”统称为“经典”(《内篇·叙事第二十二》)。后来“经典”的范围从儒家典籍扩大到宗教经籍的范围内,涵括了佛道诸教的重要典籍。所谓“经典”,就是承载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①吴林伯在《〈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考订,在《文心雕龙》中,除了直接使用“经典”一词外,可与之同义互训的还有“经”、“典”、“经诰”、“典诰”等。“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中国基本可以通用。②古代中国是一个崇经的国度,“宗经征圣”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典籍与政权的权威性相关,赋予文学一种绝对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经过漫长的演化,经典这一词语具有现代“经典”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对“经典”的界定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③

在英文里,与汉语中的“经典”语义相当的单词有classic,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故一般译为经典,classic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④sutra专指宗教文本;canon与基督教有关,canon从古希腊语的kanon(意为“棍子”或“芦苇”)逐渐变成度量的工具,引申出“规则”、“律条”等义,然后指圣经或与圣经相关的各种正统的、记录了神圣真理的文本,可见,canon这一概念原初具有浓烈的宗教意味。经典代表选取经书文本和作者的原则;经典还指教会的文件、律法和教令。公元4世纪,经典开始代表合法的经书、律法和典籍,特别与《圣经》新、旧约以及教会规章制度有关。⑤大约从18世纪之后,其使用范围才逐渐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于是也就有了文学的经典(literarycanon)。可见,经典是一个语义范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于文学领域之中,而且是宗教性与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活动,如西方的《圣经》与中国的“四书五经”等。“文学经典”概念的起源要晚于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经典,其最早获得命名应在文学获得自身的自觉与独立意识之后,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学经典的古代“经典”,如《诗经》,最初所获得的“经典”地位并非来自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而是来自其政治意识形态性。⑥

二、充满诠释潜能张力的内涵空间

文学经典体现作者隽永深刻的思想与艺术天赋,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在西方,历史上不断有学者对经典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荷兰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佛克马和蚁布思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总结了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提供参照系的作用;第二种认为经典主要是指在文学实践活动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第三种指一种文化所拥有的人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⑦这涉及到有关经典的范围、经典的标准、经典的确立、经典的接受、经典的作用等问题。

对经典的标准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英国著名人文学者阿德勒在1992年提出了选定名著的六条标准:内容能长久地吸引读者,不是流行一时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常销书;面向大众,通俗易懂,而不是面向少数专家学者,局限于文艺沙龙;永远不落后于时代,决不会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失去观照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隽永深刻,有时一页上的内容多于许多成本宏论的思想内容;有独到的见解,能言前人所未言;探讨人生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在当代中国,黄曼君先生在《回到经典,重释经典》一文中,从思、诗、史三个方面对经典作了界定: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有人把经典看作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普适性的文学文本,体现作为个体的文学文本对历史的穿越,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那些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⑧

从美学的标准看,文学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和审美趣味理想的尺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典作品是精英文化在审美方面的代表。从范围看,文学经典首先指作为典范的儒家典籍,最著名的就是五经,就文学意义而言,则是指以为旨归的已经载入史册的典范的文学作品;其次,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讲话》为指向确定的革命文艺经典作品,即“红色经典”。⑨从生存方式来看,文学经典相对于“流行”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经典经常被人提及和阅读,换言之,“经典就是不退的流行”。可见,文学经典是一种具有开创性、能够提供特定的意义范式、叙事范式乃至创作——生产模式,在历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艺术思想、审美与当下影响的文本。

三、凝聚审美编码的思想空间

文学经典丰厚的思想内涵,首先体现在文学经典有深厚的哲学文化背景和深邃的思想意义,文学经典因独特的话语形态及表现力而建立起恒久、深远的话语与思想空间。其次,文学经典以作者自身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心灵的感动,丰富和拓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反映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表现出人类特定阶段对人的本质和生存状况的认识,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如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执著和颖悟。文学经典的人文情怀是一种恒久性的蕴蓄深厚的精神价值,是由人间温情、世俗关怀和价值追问熔铸而成的生命意向和价值热望。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如一,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化程度,寄寓着固守精神家园的道德思考。在人性回归、超然尘世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统一。

经典具有艺术独创性。文学的创造性指一部文学作品在艺术审美形式探索中所体现的首创性特征。文学经典以独特艺术形象表现着深刻而普遍的思想意蕴,建立的是一个具有内在深度和超越意义的意象世界,生命内涵的恬淡与潇洒,生命感觉的自在与圆融,生命能量的扩张与放荡,生命本真回归的诗性精神在艺术创造中从容呈现。人类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有生命力、有创造性的文学经典,总是通过对人的生存,通过对民族命运的揭示来反映人类和世界共同的处境。可以说,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经典是在对外来的或民族传统的艺术借鉴中的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产物,是作家的艺术化心灵对中外传统艺术的一种改造、激活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和对未来的审美理想在一位伟大作家某部作品中的体现,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又预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的审美理想,因而文学经典当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经典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度,文学经典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之文本,它具有穿越时代背景而涵括后世的历史超越性。在一代代接受者的阐释过程中,一些浮于表层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期汰变中被不断播撒和流失,时过境迁而丧失其价值,那些蕴藏着经典作家独特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包含了人类的共同思想价值和审美意识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能历久弥新,它“是文明传承、文化运作的最基本的模式,是整个社会权力话语的最有力的支配者,成了他们难以释怀驻足向往的乌托邦,在穿越历史隧道中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稳定性。”⑩正如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时所说的那样,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经典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段仍能够激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这是由于其所蕴藏的意义是隐含的和潜在的,它需要人们持续的解读和发现,而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人们对它的解读是不同的,历史情境是无穷的,对它解读的可能性也是无穷的,这就构成了一个有无穷的可生发性和可阐释性的充满张力的开放空间,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就是那些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文学经典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超越时空的力量是历史的和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它们在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既是过去文明的见证,又对后来的时挥着持续的影响。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0606015A])

①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⑧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参考胡怀亮、刘丽波《关于“经典”一词》,《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第9期。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⑤刘意青《经典》,《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⑥杨春忠《本事迁移理论视界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⑦参见[荷]佛龙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关于红色革命的诗范文6

摘要 本文介绍了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清教主义及其基本教义,17世纪清教思想传播到北美并发展壮大,带有了浓厚的殖民主义色彩,清教思想对于“新大陆”殖民文学和美国民族文学的产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清教主义 宗教改革 殖民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清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

说到清教主义,不能不提及16世纪影响整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在16世纪之前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单一神权统治下。教皇独霸神权,教会日益腐化堕落,这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基督教中的又一大分支:新教(protestant)。新教的宗教思想主要由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的神学观点构成。清教主义就发源于宗教改革之后的加尔文教派。基本教义是主张人的“原罪论”和“命定论”,即人生是罪恶的,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出生时就被上帝决定。上帝预定大部分人死后要下地狱,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诚心诚意和积极努力获得心灵的“救赎”,从而成为上帝的“选民”。这些“选民”的心灵要经历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清教思想主张自律(self-discipline)和内省(introspection),虔诚的信徒只要阅读《圣经》,就可以通过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获得灵魂的救赎。教会和教皇不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信徒们不必通过教皇取得和上帝的联系。

宗教改革运动甫一发生,便在英国击败了天主教,获得了教会的统治权。当时的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2)因为与罗马教皇在政治观点以及自己的婚姻问题上产生分裂,宣布脱离罗马天主教,把新教作为英国国教。这一变革虽然在政治上脱离了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摆脱了教皇对于英国内政的干涉,但在教义及宗教仪式上却没有任何变动。这引起了一部分信仰加尔文教义的宗教改革激进派的不满。他们提出“净化”和改革英国国教。这些人的宗教思想被称为清教主义(Puritanism),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puritan)。清教徒们主张取消宗教等级差别,从国王任命的主教手中把权力转移到某种形式的委员会手中,强烈反对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度(episcopacy)。清教主义与英国国教不仅有神学观点的不同,甚至后来发展到文化价值观的不同。例如:清教主义在安息日有严格的仪式,而詹姆士一世(1603―1625)却固执地坚持在那天游戏和狩猎。清教同英国国教的冲突也是英国革命(1640―1660)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英国革命又被称为清教革命(Puritan Revolution)。革命期间,由清教徒控制的国会废除了主教,甚至处死了当时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劳德(William Laud)。直到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之前,清教主义思想一直不断地影响着英国教会。1620年,随着普利茅斯殖民地的建立,早期的英国移民把清教思想带到了新大陆。在整个17、18世纪,清教是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最为重要的宗教势力。

二 清教在北美的发展及其显著特点

美国宗教历史学家佩里・米勒(Perry Miller)这样描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决不会忘记二加二等于四的幻想家;他是耶和华的士兵,从不在交易中以失利者的身份出现……他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他来到新大陆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和拥有选举权的王国,而他从不期望它十分完美,而只是易犯错误的人类所能建立的最好的社会。他的信条是上帝已经说过的话语,他的一生崇尚中庸之道,他的信念被很好地流传下来,他因有利而行事。他是一个空论家和机会主义者。”移居到新大陆的清教徒们,在建设这片蛮荒之地的过程中,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条件以及移民思想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逐渐形成了北美清教主义的一些显著特点:

1 新大陆的清教徒们更加坚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是上帝安排他们来到这块处女地经历心灵从罪恶到神圣的转化。与常人相比,这些思想坚定的信徒们具有更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希望把殖民地建成一座“山巅之城”(a city upon hill),成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尽管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他们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因为这块土地是他们自己的,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建设在欧洲无法实现的“伊甸乐园”。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身处欧洲的清教徒们体会不到的。在欧洲清教主义受到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势力的排挤和打击。信徒们的宗教信仰处处受限,甚至他们的政治权力、财产权和生命权也得不到保障,在如此压抑的社会环境下毫无乐观可言。在美国文学中,不论殖民时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拉尔夫・爱默生(Ralph Emerson)、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无不在他们的作品中抒发了这种乐观主义精神。

2 清教思想观点中某些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逐渐形成了美国民族精神中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平等意识(sense of equality)和勤奋工作(hard work)的价值观。美国精神中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汉语中和集体主义精神相背的贬义词,而是强调充分重视个人自由的价值,尊重他人。美国第三十一任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 Hoover)说:“如果消灭了个人主义还能保证社会的成功那就无异于消灭了太阳的光辉还能饮食生存。”这种个人主义价值观来源于清教思想中关于个人与上帝直接联系的教义。由于摆脱了教皇和教会的思想控制,新大陆的移民们在宗教信仰上的个人主义逐渐影响到了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美国民族精神中最为重要的价值观。

平等意识的价值观是美国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机会平等是被大众认可的美国平等主义形式。而最初的平等意识则来源于移民新大陆之前的清教主义思想。他们强烈反对天主教和英国国教中的主教制度,主张取消宗教等级差别。然而直到清教徒们在新大陆建立起了理想中的社会,他们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宗教信仰上的平等自由。和个人主义一样,平等意识的价值观逐渐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清教思想中,富裕和成功是上帝选民的象征。这种信念和新大陆艰苦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便孕育了勤奋工作的价值观。面对一片片原始森林和未经开垦的处女地,不劳动不仅没有收获更可能危及个人的生存,而勤奋工作不仅为个人带来利益,更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清教徒们要求人人有能力阅读《圣经》,通过建立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来理解上帝旨意。他们大力提倡文字教育,在建立殖民地不久就成立了一系列学院,如1636年建立的哈佛学院(Harvard),1693年建立的威廉・玛丽学院(William Mary)和1701年创立的耶鲁大学(Yale)。美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与清教思想中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4 在北美的新英格兰,清教徒们实现了宗教理想,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theocratic politics)。他们奉行严厉的道德教条,宣扬禁欲主义,谴责对尘世乐趣的追求,宗教观狭隘的一面和不宽容性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来倍受压迫的清教主义转而开始迫害那些他们认为持有异端邪说的人。新英格兰的宗教迫害主要以两种方式来实行:一是处死女巫。18世纪之前,新英格兰有三十多名女巫被处死。二是驱逐持不同宗教观点者。驱逐罗杰・威廉斯(Roger Williams)和安妮・哈钦森(Anne Hutchinson)是当时最突出的事件。这种宗教迫害在美国文学中也有所体现。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最著名的小说《红字》(The Scarlet Letter)就描述了17世纪中期新英格兰的社会背景。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因为与一名年青牧师秘密相爱,生下一女,而犯了清教主义严禁的“通奸罪”,被罚终生佩带象征通奸的红色A字,并受到了社会的排斥。为了确保教会在宗教和世俗事物上的统治地位,保持一个“纯洁的社会”,新英格兰的神权政体严厉惩罚醉汉、通奸者或违反安息日规定者。18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宗教观念的日益淡薄,这种宗教迫害也慢慢消失了。

三 清教思想对于新英格兰文学传统的影响

早期的美国文学因为缺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学,而是从欧洲,特别是英国文学中移植而来的。大多数作品具有模仿的痕迹,创作素材也大多从欧洲大陆搜集撷取。如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见闻札记》(The Sketch Book),其中大部分作品以英国为背景,有充满浪漫色彩的传说,也有对英国风俗习惯的描写和旅行随笔。清教思想对于美国文学,特别是早期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不论是诗歌、游记还是宗教著作,早期文学作品充满了宗教色彩,揭示了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感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清教思想也在不断地经历着冲击和重塑,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清教思想在殖民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代表:一方面女诗人安妮・布雷兹特里特(Anne Bradstreet)的诗歌和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的宗教著作是清教传统中虔诚精神和理想主义的代表;另一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The Autobiography)则体现了清教传统中“务实以奉上帝”的思想。

爱德华兹在作品《自述》(Personal Narrative)中说:“我常因默想神和神的荣美以及主耶稣基督的良善,而感到甘甜和喜乐。我觉得神是荣耀可爱的……神有至高的权柄,神白白地赐人恩典……人绝对地需要依靠圣灵的运行,这对我是荣耀的,也是使我大有喜乐的。我最乐意到神的面前,敬拜他为至高的神,祈求他大施怜悯。”他的作品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原罪意识,承认上帝无所不在,顺从上帝,追求精神上与上帝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同爱德华兹相比,富兰克林则同时受到了清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在《自传》中罗列的勤劳、俭朴、节制等13条美德大多是清教主义所宣扬的信条。富兰克林更关注现实世界,通过自我奋斗,白手起家,创造财富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富兰克林代表的美国人的形象是“美国梦”的集中体现。他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北美人民觉醒,追求繁荣幸福生活的时代风貌。

19世纪初期弥漫欧洲大陆的浪漫主义文学开始影响美国。它所提倡的注重精神、崇尚个人、歌颂自然的一系列思想同北美的清教思想结合起来,便产生了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代表了美国浪漫主义的最高阶段。拉尔夫・爱默生的《论自然》(Nature)和亨利・梭罗(Henry Thoreau)的《华尔腾》(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是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受到爱德华兹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强调人的精神的重要性,人因能体现上帝的存在而神圣,同时热情讴歌大自然。梭罗为了实践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在华尔腾湖畔度过了两年多的野外生活,歌颂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批判开始在美国盛行的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找寻生命的真正价值。

从清教主义产生到19世纪的超验主义,清教思想的影响在数百年的时间里塑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哺育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这种影响直到现在也能在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不了解清教主义,就无法真正理解美国和美国文学。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

[2] 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人民出版社,2002年。

[3] 朱永涛主编:《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 金莉、秦亚青:《美国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