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育的目的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1

关键词:和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38-02

和谐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结构状态,也是事物运行的最优功能状态,和谐是和谐教育的必然追求。和谐教育是实现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和谐而达到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有效促进个体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教导人们以和谐思维处理自身自然与身外自然的关系。随着教育的功利化、谋职化所带来的弊端,追求身心和谐的教育思想受到普遍欢迎。事实上,陶行知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民教育家,他所提出乡村教育思想虽然没有直接提及“和谐”的字眼,但无不闪耀着和谐的思想,在当时社会乃至今天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和谐思想的产物

所谓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可见,承认事物的差异和矛盾,主张事物发展的多元化,是实现和谐的前提。陶行知正是在推行“新教育”期间,在发现矛盾解决问题过程中,创建了乡村教育思想。

乡村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第二,社会即学校。传统教育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将学校与社会之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拆除,把学校拓展至大自然,拓展至整个社会。第三,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在生活里,对事是做,对己之长进是学,对人之影响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由此可见,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和表述形式无不体现多元和谐思想。第一,“生活即教育”与“社会即学校”,这个 “即”字,现代汉语解释中,是“靠近”、“接触”。实际上,这与哲学里把不同事物置于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的含义相近,强调两者虽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第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中国和谐文化所说“天人合一”的表述如出一辙。可以说,乡村教育思想是和谐思想的产物。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目标指向

1.培养个体“五育”全面发展。陶行知很早就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点。他说学校要使学生“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在批判旧教育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中国乡村教育应适合中国的乡村实际生活,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满足中国农民的实际需求,主张建设活的乡村教育,就是“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意在用教育的力量,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为中国乡村开创一个新生命。这种“新生命”,就是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新式农村建设者。陶行知提出的这个培养目标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进。

为了培养学生“五育”全面发展,造就身心和谐、有生活力的学生,陶行知提出“以国术来培养康健的体魄,以园艺来培养农人的身手,以生物学来培养科学的头脑,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的精神”。可见,培养个体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构成了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目标指向。

2.倡导人与人关系和谐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不仅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人际之间的纷争,而且由于人们同心协力,心存感激,将能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最根本因素是加强个人素养,而提高个体素养的关键在于教育。

陶行知提出“教育为农人服务的方针”,乡村教育不只是培养农民劳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的素养,培育出“手脑并用”的农民,做到“种田的仍旧种田;种菜的仍旧种菜;守牛的仍旧守牛,抓住你的饭碗求学,抓住你的饭碗教人”。陶行知深知农村社会是个熟人社会,邻里间交往甚密,充满着情感性的关系,彼此也都认同各自社会角色,农民有其自在的生存之道和处事之道,以此感觉平衡和满足。

3.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陶行知看来,教育既为改良社会而设,也不能脱离社会孤立发展。他指出,教育的使命应该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说到底,就是“要教人民造富的社会,不造富的个人”,使富力成为人民的富力,政治力成为人民的政治力,教育成为人民的教育。只有把政富教三者结合起来,社会才能得到改观。因此,教育必须面向经济,与工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使中国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实现工业化,“创造富的社会”,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由此可见,陶行知“政富教合一”的思想,体现为国家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均衡与持续发展,这实际上勾勒了一幅和谐社会发展的蓝图。同时,他认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同时,要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知识。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1.强调“农民至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农立国,只要农民有出路,中国就有出路。“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这就是说,全国有三亿四千万人民住在乡村里。所以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决不至忽略这种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民。”

他特别指出:“乡村教育关系到三亿四千万人民的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因此,他号召一大批人才把整个心献给三亿四千万的农民从事乡村教育,要把整个的心献给农民,要向着农民“烧心香”,要在心里装着农民的甘苦,要常常念着农民的痛苦,常常念着他们所想得到的幸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至上”,才能为农民服务,担负起改造乡村生活的新使命。

2.关注教师发展。“师范教育可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发展农村教育,改造乡村生活,关键是有好的师资。“地方教育及乡村改造的成败,是靠着人才为转移。所以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陶行知主张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为此,陶行知高度重视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教育的作用。他认为传统教育中“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教师成了传递知识的话筒。而真正“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更不是拿书本去配学生,或拿学生去配书本,把一切活生生的东西往死里教。”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去独立学习。同时,教师的“教”要向学生的“学”看齐,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吸收新知识,给自己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发展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新型农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平台,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思想的表述,使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中国当前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农村社区教育将终身学习与农村社区有机结合,为终身学习找到了良好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

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与农业、农村紧密结合,才是“活的乡村的教育”。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要围绕产业特色,开展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善于因势利导将丰厚的传统文化引入社区教育,使中国农村传统的民风民俗得以发扬。农村社区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可以大大促进农业农村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是在推行“新教育”过程中,运用和谐的思维方法加创建起来的。无论从其内容实质还是其表述形式,都体现了和谐思想,即教育与生活的和谐,学校与社会的和谐,教学做的和谐。这一思想,对当今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长明.教育的革命——从工业文明的谋职教育到和谐文明的和谐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4,(3).

[2] 陶行知全集:第1卷[M].重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2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塑性加工工艺与模具设计;项目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9-02

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是我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意识不足,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教学团队针对课程及学生特点,决定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1,2],通过近三年来的实施发现该方法能使学生在做项目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完成项目任务,从而使学生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构建[3]。但在教学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了项目化教学的优越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用教材,教学资源建设不足。目前大部分教材内容顺序以知识的前后逻辑顺序编排,教材中的工程图以二维为主,部分内容也较为陈旧;而且学生接触到的资料主要是教材或教参,缺乏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少新的学习媒介,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小组内部讨论交流不足。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分组是为了模拟职场中的协作情境。同时,在小组中创造竞争环境,引起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后的讨论主要在个别同学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不足。

3.项目汇报。教学中要求所有学生至少进行一次汇报,一是对学生完成工作的检验;二是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三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软件使用能力等的训练;四是对汇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质疑和答疑。但由于学时所限,当人数较多时,所有学生都汇报会影响教学进度。此外,在汇报质疑环节,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参与度偏低。

4.项目成绩评定。项目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然后分别按30%、30%、40%比例算出项目成绩,并以一定比例记入总评成绩。但发现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够客观、公正,出现成绩明显偏高或偏低,影响总评成绩。

5.项目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实验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等几部分组成,期末成绩至少占50%,实验成绩至少占15%,项目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15%,项目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例偏低,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应进一步提高其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

6.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冲压件的模具设计涉及成形工艺、模具结构、模具材料、模具制造、计算机绘图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尤其是模具选材及制造工艺同样重要,初学者往往缺乏足够的加工制造知识,导致所设计的模具结构加工不便或者根本加工不出来,模具的经济性较差。学生不能把多门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

二、解决对策及实施效果

1.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了资源丰富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完成项目过程中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为便于学生学习,教学团队及时进行了课程建设,制作和搜集了生产现场录像、动画、图片等辅助教学,通过三维软件对模具零件进行造型,对于难理解的材料变形过程,通过CAE技术使其可视化。同时,利用学校课程建设与辅助教学平台建设了教学网站,内容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视频与动画,并建设了其他立体化教学资源,如电子图书、模具设计标准、设计案例、试题库等,并可开展互动教学,包括讨论、答疑等。课程网站为学生课后学习、完成项目提供了帮助,学期学生访问近2000人次。

2.课堂教学按组就坐,适时组织讨论。小组讨论是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安排每组约6名学生,为避免学生内部分工后只完成自己的任务,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上课时要求同组的同学尽量集中就坐,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二是教学过程中有意安排一些讨论,提出问题后,交由各小组讨论,然后每小组指派一名同学回答问题,培养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的好习惯。三是上课时预留一定时间供学生讨论,并且教师也参与其中。通过讨论激发学习热情,引发思考,培养质疑精神,在此过程中完成自主构建知识。

3.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自学,分散与集中汇报相结合。当学生人数较多时,要保证每个同学都进行汇报需花费较多时间,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因此,教学过程中优化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内容重点讲解,简单的内容略讲或不讲,安排自学,或者通过项目汇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共性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抓住重点,理清思路。项目汇报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每个项目安排2-3组学生分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汇报,其他组以集中汇报为主。

4.建立项目考核标准体系,加强引导,调整项目成绩构成比例。为便于项目成绩评定,从学生完成项目态度、完成质量、完成过程中的协作、创新能力等方面建立了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考核标准体系。同时在评定成绩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此外,降低自评成绩和互评成绩在项目成绩中的比例,以教师评价为主,自评成绩占项目成绩的10%,互评成绩占20%,教师评价占70%。通过采取上述措施,ρ生项目成绩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高质量的完成项目上。

5.提高项目成绩在总评中的比例,引起学生足够重视。学生完成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如果项目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比过低,不能引起学生足够重视。根据第一年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提高项目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至18%,减少考勤、作业等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期末成绩所占比例下降和项目成绩所占比例上升使得学生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期末考试的陋习,提高教学效果。

6.合理安排不同课程的教学时间,推动一体式项目化教学模式。为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为系统,合理安排不同课程的教学时间,比如材料成型CAD/CAM及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等课程开课时间较为靠前,使学生初步了解三维软件的使用和模具的常见加工方法,再开展项目工作。目前正在推进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一体式项目化教学实践,即以项目为纽带串联几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使学生学到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选材、CAD/CAM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受到了现代工程师的训练。

三、结语

项目化教学方法已证明其在塑性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优势。本文针对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解决对策,从实践效果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原来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化教学的效果,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凤健,芦笙,黄忠富,等.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跨学科模具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5):141-143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师发展;项目实施;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教师发展需要教师参与各种教师发展项目来实现。教师在参与教师发展项目过程中能获得所需的相关技能和信息,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以来,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但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地探索与完善。

一、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现状

吉林农业大学为促进教师教学发展,持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于2014年成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该中心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以及教师发展现状,先后启动了新教师培训、教学工作坊、开放课堂等教师教学发展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以讲座报告、同行切磋等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交流教学经验与体会、探讨教学问题与困惑、推介教学模式与方法,搭建起教学交流平台,助力教师职业发展。自项目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科研与论文撰写能力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一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我国教师发展与先进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且还没能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有些甚至认为教师发展可有可无,客观上限制了教师发展项目开展。

2.参与者少、覆盖面窄。由于教师对自身发展缺乏足够的认识,组织者的宣传力度又不够,且项目内容适合新任教师、成长期教师的较多,适合未来教师、老教师和其他人员的较少,造成了参与者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教师和其他人员参与者少。

3.制度缺乏、评价单一。制度不健全,在教师发展项目实施上缺少相应的约束和保障制度。在项目评价方面,大多采用学校教师自己评价,多以问卷调查等为主,评价不全面,没有确切的评价标准,同行和社会评价较少。

4.投入不足、交流不够。人员较少,专业不对口,使一些项目不能深入开展。项目资金投入较少,且以学校自身投入为主,渠道单一。国际及地区间合作交流平台利用不足,教育国际化氛围不够浓厚、整体水平不高,高水平国际及地区间学术交流较少。

三、完善教师教学发展项目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提高认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领导、管理部门对教师发展的认识,促使各方重视教师发展,充分认识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对教学发展的认识,倡导自主发展。

2.采取多种措施,扩大项目覆盖面。采取长期进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境内外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导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模式。采取树立典型,以一带十的方法,牢牢抓住一批、引领一批,逐步扩展至全体。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教学发展项目。

3.强化制度建设,重视评价与监控。强化政策支撑,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规章制度、经费投入和项目建设上,建立利于教师教学发展的管理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化成长考评制度,逐步建立教师成长数据库。通过多种形式对项目进行跟踪调查,组织专家和兼职教师定期开展项目评价。引入校外评价,让参加项目的外校教师对项目评价。

4.增加软硬件投入,拓宽资金引进渠道。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专兼职人员协调配合的教师教学发展管理队伍。建立咨询室、远程视频室、中心网站等设施,为教师教学发展项目实施提供保障。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专项经费,制订资金保障措施,保证各种项目的可持续实施。主动协调、广泛联系企事业部门,拓宽资金投入与引进渠道。

5.参加各种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搭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交流平台,实施国际交流项目,为教师出国进修深造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海外师资培养基地建设,拓展和增设教师出国培训和留学项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促进教师以多种方式和渠道“走出去”。加大引进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承担教师教学发展项目的力度,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

四、结束语

教师培养是百年大计,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教学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各部门协调来完成,任重而道远。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4

论文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教师教育;农村支教

2O07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中小学教师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开展师范生的实习支教工作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是加强教师养成教育,引导师范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是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使高师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的重要途径。

鞍山师范学院作为辽宁省鞍山市的地方性师范院校,承担着鞍山地区基础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重要职责。2OO8年9月,鞍山师范学院正式启动了学院在岫岩农村的支教活动,首批66名师范生赴岫岩14个乡镇进行支教工作。随后,通过对支教实习学生的一系列的跟踪调查和测评,我们对实习支教工作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教育实习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

教育实习在各学科教师的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对教育实习目的的认识大都局限于实践层面上,即认为教育实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教育技能。我们通过对鞍山师范学院66名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不局限于掌握具体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及实际的班级管理的方法上,他们更重视的是在实习支教过程中所获得的对于教育理论的反思。实习支教的学生都重视实习的双重目的达成。教育实习有双重的目的。教育实习的一个目的是学徒意义上的目的,即通过实习中的师徒关系的建立和作用的发挥,使实习生们能有效地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班级教学和班级管理的技巧,熟悉或精通教学工作。教育实习的另一个目的是实验室式的目的,即教育实习所起的作用就像是实验室对物理或化学专业的学生所起的作用那样。实习的实验室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育实习使学生获得开展学科教学所需要的智力、方法和材料,以使未来的教师能较好地掌握他们正在学习的教材及专业知识和教育类课程的教育意义。在对实习支教学生的深度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并没有局限在仅仅获得教学技能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反思和总结。实习支教学生对于实习支教目的的认识,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即在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理论的学习应优先于教育实习。

因为,恰当的理论学习中包含了实践的因素和意义,所以理论学习应优先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对基础教育的观察力和解释力,这样就可以把理论学习过渡到对实际技巧的掌握上,学生就会在理论的指导下观察教学。总之,教育见习和实习的目的不仅是要获得管理课堂和管理学生的技巧,而且要通过教育见习和实习掌握教学和教育的本质。这不是要弱化教育实践的作用,而是强调要在实践~理论一实践的循环过程中,理论的学习是使实践更有效的关键。因此,在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中,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是重点,但这种教育理论必须是来自于实践的理论,必须是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学习教育理论还必须强调学习者通过教育实践而进行的反思,必须防止纯理论的灌输。调查结果也证实了在评价实习生的教育实践的成果时,不应该将评价只停留在学生对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方面,以及对学生是否具有教育信念的评价上,还应关注学习生能否有意识地对教育事件进行理论性的反思和评价,并将实习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结果作为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实习支教促进了实习支教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所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以实践者的生活史为背景,在其长时间的教学实践中借助于教育的案例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解决,逐渐积累而成的对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它是教师的观念、才能、直觉与胆略紧密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在实践中应对不确定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形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特殊性的知识形态。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已逐步得到了教育界的认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对于个体而言,有利于教师胜任教师工作。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是专家型教师与普通教师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实践性知识丰富与否,结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一般通过三个途径来获得:一是来自于教育理论知识的转化,二是来自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三是来自于对教师的培训。在这三个途径中,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积累是主要途径。个体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更包括从教以后的大量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在对66名学生的调查中,99%的实习生都认为相对于教育见习、微格课堂教学训练等方式,到农村中小学的支教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因而也是更能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支教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开展了记录教学反思日记的活动。通过对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性的反思,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学生充分地利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支教实习中的教学反思成了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除了从对自己的实践进行的反思中获得实践性知识之外,还从指导教师的经验中直接学得,或是从请教大学指导教师那里得来。但是,由于学生的教育理论水平、问题质疑能力和反思能力等的限制,所以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因此,学生的实践性知识不能完全依靠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的反思而获得,还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大学理论指导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另外,师徒式的传帮带、对优秀课程的观摩学习、实习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大学指导教师及时地跟进指导等,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三、严格的遴选程序是培养新教师的重要环节

教育实习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及时地发现和排除实习生中的不能胜任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也包括在教师教育中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和遴选,必须及时地发现并排除其中的不能胜任者。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都在扩招,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也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这给优秀师资的选拔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若要到中小学任教,除了要考得教师资格证书外,毕业前还要参加各县市组织的录用考试;不仅要参加笔试,而且还要参加面试,要通过模拟授课等不同形式的考核。韩国对教师的任用也采用的是考试的办法。在韩国,所有准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他们在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之后,还要参加国家组织的公开考试,考试分为笔试、能力实践考试和面试。韩国等一些国家利用教师资格证书和教师任用制度严格地区分了教师资质养成和教师的就业这两个过程。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这种严格的区分。我国的师范院校不仅要负责教师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就业。我国各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保证了教师队伍的充足的来源,也保证了学生所学专业的较强的竞争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多样化的考试和面试等方式,可以选拔出个性丰富、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

到农村中小学支教的成功开展与支教前的严格的遴选办法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鞍山师范学院在启动2008年度的到岫岩农村支教的项目之前,首先就对所有申请参加者进行了必要的考查。考查的内容包括在挑战面前能否坚持原则、有无正常的思维判断能力、是否具备影响和激励他人的能力、是否具有坚持不懈地完成使命的迫切感和毅力、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否正直诚实以及是否具有较好的口头沟通的能力等。在遴选的过程中,通过考试、个人面试、集体面试、小组讨论和模拟授课等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考查学生是否具备胜任教师工作的基本素养和品格,是否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在高等师范教育走过了因缺乏师资而加快培养的阶段之后,培养和遴选优秀的师资就应该成现阶段师范院校重要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从大量的优秀人才之中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师工作,从而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

四、模块化的课程模式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习支教工作,鞍山师范学院特地邀请有经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工作者共同为支教学生制定了有效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在低收入、贫困和边远地区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2)研读中小学的教材,了解中小学学生及中小学的课程标准;3)研究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及班级事务管理的办法;4)对低于年级水平或处于弱势状态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方法。然后,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5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1]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近农村实际的课程。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近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近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平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以洋博士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2]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中国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3]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入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4]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1931年,梁漱溟在邹平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成人补习学校、妇女补习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习地。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习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5]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近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6]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7]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乡村教育的目的范文6

[关键词] 美国;乡村教师;措施;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78 -02

doi:10.3969/j.issn.1671- 5918.2016.01.036

[本刊网址] http://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在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高质量方面高度重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图以此来加快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基础教育的发展。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对加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有启示。

一、建设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克林顿政府为了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于1994年开始了新一轮教育改革。199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优秀教师挑战法案》,明确要加大财政投入,推动教师的培养和专业化发展;2002年小布什政府出台《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强化对教师的考核、奖惩,退出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以提高师资质量,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出台《力争上游计划实施纲要》,要求健全师资的招募和对优秀教师的奖励,重点是规定学区要加大对在乡村地区工作教师的奖助;2012年出台《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承诺提供巨额资金,提升经济低迷时期教师的工资,使其安心工作。然而在这些旨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法案不断出台的同时,美国乡村基层教师的流失率不断刷新,留下来教师的还有很大比例是不合格教师,这都严重影响了美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建设的具体措施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乡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归纳概括起来有一下几点。

(一)加强乡村教师的职前选拔,保障数量

美国教育界认为要想建立完善的乡村教师保障机制,关键在于如何确保有足够数量的毕业生自愿去乡村任教。为此,美国政府大力推行实施“家乡教师项目”计划,这个项目的做法是:各州教育部门从当地乡村生源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愿意去乡村任教的人员,然后到地方社区大学和州立综合大学定点接受培养,学成考核合格后按照协议直接返回乡村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违者将处以罚款并计入个人诚信系统。同时美国政府为了使这个项目具有吸引力在项目各个环节提供诸多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毕业生参加这个项目,从源头上保证了乡村教师的培养数量。

(二)制定严格的乡村教师培养标准,保障质量

美国教育部委托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制定了专门针对乡村教师的培养体系标准。在课程设置上规定参加乡村教师项目的人员必须接受四个方面的相关课程学习。第一,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为未来乡村教师提供基础性的文理知识;第二,学科专业课程,即与将来所要任教的学科相对应;第三,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与技能、教育实践等,为未来的乡村教师提供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体现其师范性;第四,有关乡村的情感知识教育,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乡村文化、责任感等相关精神层面的与心理层面的教育,加强对乡村的认同感,确保将来乡村教师的到岗率。美国教育部认为乡村教师如果留岗率过低,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对美国乡村基础教育也是严峻的挑战,单纯依靠增加收入是不可行的,在职业稳定性上,当收入一定或者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心态感受和精神追求等因素比收入的影响程度更为明显与积极。所以,在乡村教师培养标准中,对学员进行乡村文化情感教育的课程就占有一定比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尽量促使其大多数将来从事乡村教育。

(三)完善的乡村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美国各州对专项培养和自愿从事乡村教育的教师实施标准化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美国《优秀教师挑战法》规定:凡是志愿去乡村从事教师工作的,都必须是在大学接受过三年以上教育的联邦和各州承认的学历,这只是资质门槛。然后要经过三个阶段的考核:第一阶段,达到学历要求的人员参加所在州统一举行的有关教师水平的能力测试,合格者聘为实习教师;第二阶段,实习教师从教一年后可申请正式教师资格认定,合格者授予教师资格证书,担任初任教师;第三阶段,持有正式教师资格证书的参加教师招考,合格者试用期一年后,转为正式教师。这些环节的实施就是要确保合格的师范生或者其他人员进入教师岗位,对乡村教师的严格认证制度是发展乡村基础教育,提高乡村师资质量的必要前提。

(四)在经费和其他配套制度上提供保障

留住乡村教师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经费和其他制度上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美国政府提供专项资金用来支持乡村教师的招募、培训、学习、实践等环节的实施。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是留住乡村教师的最直接也最实用的手段,美国政府打破了过去学区单一的工资体制,根据教师知识能力进行工资改革,增加教育部下属各种项目直接向乡村学校的拨款力度,2000年克林顿政府签署《乡村教育成就项目》法案,力图消除教育拨款的不公平,款项直接投入乡村学校,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师资质量,在偏远地区的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乡村教育实际自主使用资金。乡村教师拨款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针对乡村教育发展实施的拨款法案,对推进其乡村教育发展意义重大。联邦政府还设立了各种奖励机制和项目,为乡村教师的发展搭建交流经验和知识的平台。如向愿意去乡村任教的毕业生提供学费返还或贷款免还等支持;向在师资缺乏的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提供奖励和更高的待遇;为愿意继续深造的乡村教师提供奖学金和其他费用。同时还有各种项目支持,如乡村信托基金会的“全球教师奖学金项目”,专为乡村教师而设立,每位乡村教师每年5000美元,鼓励参加再学习或者外出交流;2002年美国教育部设立“高质量教师计划项目”,对乡村地区培养高质量教师提供专项资金支持;2007年,美国教育部又成立“鼓励教师基金”,用于支持乡村地区师资质量的改善,重点是在偏远地区、印第安人聚居区任教的教师。这些财政上、政策上的措施经过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乡村教师的质量。

三、对我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美国政府近些年来旨在加强乡村师资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使得师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对乡村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对我国的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重要启示。

(一)在乡村教师的选拔上,要严把质量关来确保学习动机和质量

为确保乡村教师的留岗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要选拔有志于乡村教育工作的毕业生,如我国的“特岗教师计划”尽量选拔农村出身的、愿意去农村任教的毕业生,给予优先考虑。因为这些人更了解农村,对农村有强烈的家乡情感,愿意回家乡从事于教育工作;在如对于愿意参加各类“农村教师专项培养计划”的愿意毕业后去乡村任教的人员给予优惠政策,在毕业后加强对其就业的监管,对于不愿意去乡村任教的,则要返还学习期间的一切费用,不享受其他优惠政策,其违约要计人个人诚信档案和就业系统,确保培养后农村教师的留岗率。第二,要改革乡村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多方面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以实践技能为突破口,切实培养优秀师资。第三,乡村教师培养要结合乡村教育实际,让学生接地气,通过对乡村教育实际的考察,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实现对乡村教育的引领。

(二)制定严格的乡村教师准入门槛

为解决乡村教师师资的短缺问题,我国近些年来在中西部广大地区实施了“特岗教师计划”和“三支一扶”、“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等,选拔一大批志愿从事乡村教育的高校毕业生,充实了广大乡村教师队伍,对于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未来的实施过程中要完善细化各类计划的具体操作步骤,严格选拔人员,防止质量低劣的人员进入;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招募人员工作现实情况的监督,严禁在职不在岗和“吃空饷”的现象的出现。对于非师范毕业生愿意去乡村任教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学技能的和教育知识的考察,毕竟这些毕业生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确保招募人员都持证上岗;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原则上也要保证招募人员受过正规大专学历教育,要确保志愿从事乡村教育人员的质量。

(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乡村学校之所以难以留住人才从事教育,一个关键因素是待遇较低,所以提高乡村地区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最有效的举措。目前,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几部分组成。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执行的是国家统一的标准,城乡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绩效工资和津贴补助、社保等辅工资的差距就较大。因此在基本工资制度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情况下,关键就是加大绩效、津贴和社保的改善力度,尤其要在乡村偏远地区实行教师任教津贴制度,专门向在农村乡镇初中、小学、村小、教学点工作的教师补助,体现越是艰苦地区津贴越高的政策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可实行“岗位+津贴”补助机制,补助额度的60%按岗位考核,40%按业绩表现考核,这样一方面可以平衡一个省域内教师的收入;另一方面,条件越是艰苦补贴越高,可以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偏远艰苦地区任教,稳定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