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1

关键词:陕西省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54-03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及差异性特征,其体育文化具鲜明特征,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将体育实践、民族精神等相互结合,体现我国的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及应用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及完善发展,有利于学生凝聚力及民族自信心增长,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育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播,故此上可知,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仍是现代教育界及体育界需注重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

1 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背景

陕西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颇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陕西本土文化及地域文化在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不断发展及完善,从而形成现如今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于当地固有的经济、文化、气候及历史等多因素逐渐形成了以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为背景的体育文化[1],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相互之间的研究是陕西省体育及文化等相关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的有效建设,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学生体育发展观念的转变。

因此,在此基础之上,该文主要以大量传统体育相关资料及文献为研究背景,对陕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及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内容进行基础性研究,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理论依据。

2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及重要性分析

2.1 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道德观念养成

现代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始终是各阶段学校教学的核心思想及中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建设及发展中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影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观念及品质养成。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拼搏发展、坚持不懈以及公平公正等的民族发展理念,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团队意识的养成[2]。体育活动属于竞技类活动,因此,多数体育项目均需多人参与,学生在体育项目参与及活动开展中便可体现相关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建设与良好品质养成。

陕西省文化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与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密切相关性。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跳绳、腰鼓、秧歌等若表现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便可将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各具有积极意义的思维及品质逐渐渗入学校体育文化,各学生通过参与各项传统体育活动便可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养成,促进自我良好道德意识建设,实现自身完善发展。

2.2 有利于学生心智建设与培养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对于学生的心智良好建设与养成其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神经的发育,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智力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第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身的机体如听觉、平衡等各器官及功能统一调动,各种信息不断输入学生大脑皮层中枢[3],从而可有利于学生大脑细胞供氧量改善,促进学生思维敏捷、心智成熟发展;第三,校园体育活动在开展中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开展中会逐渐实现创造性活动开展,提升自我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完善建设。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开发性质的体育项目,如:智力项目则主要包含如跑马城、六子冲以及丢方等,而在身体功能锻炼等方面则包含陕西省特色的炮锤、钩镰枪、春秋大刀、翻子拳、通背拳等武术项目,武术是陕西省各区域内所普遍开展的活动项目之一,人们在现有武术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开发与完善,便有了以上具有机体锻炼功能的各武术形式,因此可知,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对学生心智及身体功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有利于学生美育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因此,对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悟及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美育发展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健康身体以及知识技能美的培养,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可采用具有艺术性的动作及语言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体育技能[4],实现美育教育,从而实现自身思维意识良好发展。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文化中可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完善性发展,如:将腰鼓、秧歌、踩高跷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引入校园,并对其进行编排、组织及训练,使学生在体育项目活动开展中充分感知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及体育良好教学。

3 陕西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3.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开展缺乏完善性

一般而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含武术、民间民俗体育及传统养生体育三部分内容,目前就以陕西省各校民族体育教学开展现状而言,陕西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多以武术为主,而其他两项内容相较于武术课程而言所占比例较少,其中具有陕西省民族特色、互动性及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腰鼓、秧歌、踩高跷等未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除此内容之外,具有养生、健身等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阶段的陕西省体育教学课程中也未显现[5],大多数学校在进行武术类体育项目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及落后性,难以促进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效发展。

3.2 学校领导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缺乏重视性

在实际调查及研究中可发现,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并不熟悉,对其相关内容缺乏完善性认知,在学校内并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活动进行教学及管理。政府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认知,在相关政策及资金等项目中缺乏支持,因此,导致陕西省学校内部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完善性教学及有效性发展。

除此之外,陕西各区域各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只重视对武术课程的开展,而对各自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缺乏重视性,现阶段,随着我国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重视,部分体育文化及体育项目得到一定的传承及保护,但该项保护力量有限,因此,各学校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使更多的学生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相关理论等实现继承及研究,从而不断促进陕西省民族体育资源及文化的良好发展及建设。

4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措施研究

4.1 科学继承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长期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积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历史及应用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观赏性等特征,但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虽存在众多优秀体育形式,对人类的社会及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资源应用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逐渐出现社会不适应性,因此,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在继承及应用中[6],应根据现展需求,不断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发展现状,借鉴外来体育文化实现文化融合与文化形式、文化内容的创新,不断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其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的应用及开展。

4.2 组织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

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节是学校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该形式的开展可有效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内容及形式,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增长体育学习兴趣,促进体育发展。

在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展中,陕西省各学校应注重对自身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培养,表达当代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以传统文化自身的历史性及文化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中包含陕西内各地区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因此,该体育形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的学习[7],不断促进陕西省各地区之间的民族交流,促进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建设,不断实现现代化体育建设要求及建设目标。

4.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需注重对传统体育理论知识及体育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主要从以下途径实现人才高效性培养。

首先,各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科目范围的扩增,尽量在现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其次,加强各体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定期对各教师予以培训,定期举行各类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研讨会,增强教师自身的理论及技术能力,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科研工作,建立完整及适用性较强的评估体系,不断促进各体育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加强教学资金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具有更高资格的教师任教,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完善性教学。

最后,还可借助各体育组织,充分发挥其重要建设及发展功能,不断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类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4.4 坚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创新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及重要形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陕西省应立足于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打破条件及规则限制,不断进行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增强赛制、比赛规则及方法等创新及改革,不断促进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由于陕西省独特的地域文化及资源优势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x,因此,现阶段,陕西省应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断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优越性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实现我国体育文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国强.论民族传统体育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

[2] 姜霞,马h.立足陕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理论导刊,2010(3):99-101.

[3] 翟晓英.陕西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 张文娟.面向学校的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5] 李爱琴.河南嵩山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2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文化绚烂多姿,就已发掘出的传统运动项目多达上千项。它们的存在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民族传统体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许多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经过挖掘与整理焕发出新的活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1953 年至今,我国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会于2010 年9月在河南省济源市举行,河南大学等五所高校作为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通过特色项目运动队开展训练和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均取得优异成绩,对这五所高校队员和训练现状的调查有利于更深入认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探索今后高校在体育课中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其重要价值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参加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河南省五所高校:河南大学(石锁)、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珍珠球)、洛阳师院(毽球)、黄淮学院(陀螺和板鞋竞速)、南阳师院(蹴球)开展项目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少数民族运动学术论文文献资料作为支撑材料。

2. 访谈法。通过与河南省五所高校部分队员和教练员交流谈话,了解该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操作方式,为论文撰写前期工作提供部分资料来源。

3. 问卷法。随机通过对参加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运动员(珍珠球男女队员、陀螺男女队员、板鞋竞速男女队员、毽球和蹴球男女队员等)及各队教练员共 81 人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 79 份,有效回收率为 97. 53%。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社会及高校欢迎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各民族意识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与现代体育相辉映,铸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传统的娱乐及其文化的附生物转变为具有独立特征的体育运动项目。河南省开展常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有很久的训练历史,最早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开封的东大市石锁,南阳毽球、洛阳回民中学的木球等传统项目。自2008年起先后在全省设置了训练基地、活动站等,河南大学等五所高校被批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和功能决定了其发展可引入学校课堂,特别是高校体育课堂。五所高校除了长期开展选拔少数民族学生开展集中训练以外,也都在尝试将基地的特色项目设置成高校体育课程。例如黄淮学院在这几年中开展了武术、陀螺、板鞋竞速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并且受到了一定的欢迎。河南大学将石锁列为体育专业武术方向学生一门基本学分课程也取得良好效果,初步完成了增设内容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案的编写工作,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已形成了大众参与和基地训练优秀运动员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大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认可程度

调查显示,五所高校的运动队队员来自各校不同专业、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学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是积极认可的,这也表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选项课已被大多数同学所接受,学生认识到了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的价值所在,总体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丰富程度感到不满意,可以依据喜好选择的余地不大,这要求我们在今后多开设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选项课,让课程内容力争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多彩。

(三)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与竞技训练水平

2010年9月10日-13日河南省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高校训练基地所报项目均取得第一名,河南大学石锁队在全国单项比赛也连连夺冠,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珍珠球和合球在全国赛和国际比赛中也获得冠军和优异成绩。通过近几年省民委的指导和部署,高校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经验的积累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显著成效,教练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竞技能力不断在全国步入前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组织和训练过程中对高校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同时,也是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良好契机。在师资方面,这几所高校不断扩大教师教练队伍,已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方面具有较丰富教学训练、比赛经验。在2010年河南省民委组织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技能培训和裁判员学习班,学习班讲授与技能教学由五所高校训练基地承担。这届比赛中石锁(河南大学)、珍珠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毽球(洛阳师院)、陀螺、板鞋竞速(黄淮学院)、蹴球(南阳师院)等比赛项目裁判组织工作和裁判长、裁判员均由这几所高校承担和赛前培训学习。逐步形成了技能与裁判工作、教学竞技水平的稳步提高与推广,这对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相当有利的基础和资源。

(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具备的场地器材条件

河南省民委最初从申请训练基地的多所学校和单位中选出这五所高校,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场地以及领导重视程度。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有较好的条件,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田径场及其他健身场所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场地是较简单的,如武术、毽球,珍珠球、抢花炮、板鞋竞速和高脚竞速等,只要在现有场地上稍加画线修改就可以用作赛场。毽球在羽毛球场地挂上网就可以二人或更多人同时进行练习;珍珠球在篮球场地稍加画上几条线就可使用;板鞋竞速和高脚竞速在田径场地或室内跑道都可练习。唯有陀螺需要建设场地,黄淮学院训练基地在校领导大力支持下也建设成了中原地区高标准场地一块和辅助场地一块。场地是项目开展的保障,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有序进行首要条件。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及社会功能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特质模式。作为一种流行于某个地域的民间文化内容,它产生于特定的民族社会生存空间,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反映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同生活环境、民族特征、生活习惯、宗教祭祀等,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民族性。任何一种传统的体育文化都经历过一段漫长的发展历史,它与狩猎、御敌、生产方式等群体、民族的社会生活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群体或民族中的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并形成了对其发展的肯定性心理倾向。(2)传统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化而来的,因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3)地域性。它表现为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传统体育文化领域中各具特色和明显的地域特征。这些传统体育表现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艺术等,也反映出各民族都具有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强烈自我意识。(4)时代性。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都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交流融合等社会因素影响,民族体育的演变与发展也印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出民族体育时展历程。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社会功能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身功能。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这是体育最本质的特点,这个特点决定了体育具有健身的功能,健身和增强体质是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2) 教育文化传播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极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趣味性、传播。重视和开发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多样的内容和功能,广泛开展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培养人们的体育意识、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参与身体锻炼活动等大有益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民族的自信心,弘扬和传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随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被社会及高校接受,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结合本校实际教学适当的改进,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实践教学的需要、时代的任务。少数民族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现教学内容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有利于改善高校体育教材结构体系,使其多元化和乡土化,同时,彰显特色化高校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方哲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7-75.

[2] 徐金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探究[J].武汉体育大学学报,2003(3):99-101.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的文化与文明传递过程的优化形式之一,加强学校体育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战略意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绚丽多彩,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发明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独居一格。

一、改革发展民族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兼有教育和体育的双重功能:教育的功能是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特色的高质量人才;体育的功能是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为主线,为提高我国的运动训练水平和体育活动的普及,为大众娱乐和健康,为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服务。鉴于这些因素,民族传统体育应该是培养多类型、应用型、能力型,适合我国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不同层次需要的专门人才。在这些项目当中有的较为普及、有的地域性强、有的局限于本民族、有的简单、有的烦琐、有的难度小、有的难度大、有的属于个人项目、有的属于集体项目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从全国范围内来讲,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千孔一面的格局,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不同重点和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整体上得到较均衡的继承和发展。

二、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教育

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要进一步系统化、专门化。随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立,建立一整套科学的教材体系将是体育界的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学校也积极参与到其中去。从体育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系统深刻地研究,并多方位、多层面地对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科学的理性探索,才能获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功能及其发展规律。得到真正有价值意义。

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要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民族情感的反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能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真正做到把我国文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四、融入到学校体育课中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受竞技运动体系的影响,其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场地器材要求高,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难以掌握,课外和校外不易开展锻炼等因素所制约,因此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在学校体育课堂中应因地制宜的引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学生认知、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授一些不同民族的体育项目,有利于那些本只属于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应把不同民族特有的项目普及到各个民族,使项目得到尽快发展。如毽子,竹竿舞,抛绣球,武术、舞狮等项目教学简单,学生容易掌握,学生学习情绪高。而且道具简单成本低。可自己动手制作。从运动方法来看,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如毽子可以单人踢、多人踢,可以表演,也可以进行比赛。因此,在学校体育课中渗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形成学校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的项目穿去,既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兴趣,同时还有效地学会了体育基本技能。

五、认真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前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吸收传统体育精华,借鉴现代体育成果。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必然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说要在传统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创造,是指对精华部分进行合理的吸收,使之成为新型体育文化的积极因素,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的根,而对于一些落后的、不符合现代体育科学原理的,甚至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的东西,则应坚决摒弃。教师必须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

六、认真总结、积极交流

体育教师除认真用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民族体育器材本着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造,对那些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改进,使其成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七、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民族团结意识的强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对民族文化内涵进行全面学习与深入了解的重要过程。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培养,终身坚持锻炼的习惯养成。

总而言之,在这些活动学生能感受到其他时候难以体验到的快乐,可以松弛紧张的学习压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具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精神,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体育产业学导论》,作者:李明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4

关键词:满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社会文化功能变迁

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民族文化的历史框架之中,它之所以影响重大是因为它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是随着整个民族文化的改造而进步的,所以它呈现出特有的意义和特征。就满族传统体育来说,满族体育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满族自身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促进了满族体育的发展。下面,笔者从部分文化环境对满族传统体育进行分析。

一、满族传统体育的产生

满族体育是伴随着满族长期的生活环境和习惯而生的,满族属于狩猎民族, 以狩猎、采集和捕鱼为主。自然环境的选择使满族先民创造了各式各类的传统体育项目。正因为满族传统体育源于人们的朴实生活,所以在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体现了其自身应有的人文价值。

传统体育并不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它是和其他社会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进步的。

(1)日常生产和生活的实践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根源,例如,满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该运动的雏形是从满族先民在东北的江河湖海中采摘珍珠应运而生的。

(2)“骑射”是满族特别重视的技能,因为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生存的基础。所以满族把“骑射”列为“满族之根本”。随着时代的进步,满族人的生活方式以渔业为主,“骑射”便转为防卫的军事技能,而如今,骑射变为一种娱乐活动。

(3)许多宗教仪式和满族传统体育活动相联系。比如满族骑射中的“射柳”原本是祭天祈雨的仪式,后来融入到骑射中。那么可以得出的结论: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和生活,却又高于生产,是提高人生存能力的捷径。

二、满族传统体育传承着民族文化

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为背景,将民族、历史、地域的多样性呈现出来。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使民族传统体育竞相呼应,满族的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从作为生存的手段,到民族体育,最后被民族特征所替代,满族的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小展示, 满族传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现展,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同时也承载着满族人民的思想意识。

三、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发展与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单一存在,只有将其放在整体的民族文化结构去分析和考究,才能对传统体育有一个相当正确的认识。

全球化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弊端,即文化的单一性,这将影响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文化的单一性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影响,为此必须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各个民族传统体育都彰显着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从国家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和重视程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政治策略。民族传统体育是国家的一种符号,这就需要我们将民族体育推广出去,这也是为国家争荣誉。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把民族传统体育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象征,从而达到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同时促进其发展。当然, 民族传统体育在历史的变迁中本身就是一个既不断建构又不断解构的过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从产生到发展再演变为极具文化内涵,经历了追逐潮流的过程,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变化的民族文化之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很可贵的,那么我们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让民族体育从具体实践中脱颖而出,又渐稀渐变地回到民族文化中去。

参考文献:

[1]蒲玉宾,胡 彪,姜 娟.辽宁地域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7(01).

[2]胡艳霞,贾瑞光.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及其现代转型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07).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5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新晨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范文6

一、传承功能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显现,一个民族文化或者说是民族精神的彰显往往通过传统体育来实现。在这些充满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中,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德宏地区世居着五种少数民族,而且各世居少数民族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大众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各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成为该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方式。通过各种类型的传统体育活动,将传统体育中所隐含的该民族制度习俗与心理价值趋向等进行有效的传承,从而达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德宏州少数民族多半生活在边疆僻地,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来说较为艰险。面对崇山峻岭,濒临深谷急流,他们要对付多变的气候,频繁的灾害。所以,他们要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时,就必须要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劳动,就必须采用更为丰富多样、更富有民族特色的生产手段。勇敢、无畏、坚韧这些品格并非是人天生就具有的。然而原始的生产劳动使人类不得不面对着大自然的严峻挑战。为了生存,必须跳过深涧,越过急流,攀上悬崖。因此,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大量的运动技能知识。正是在生产劳动中战胜自然的体验,磨练了少数民族的智慧和矫健,陶冶出他们的勇敢、无畏、坚韧这些优良可贵的品质,这正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最具魅力的内核。诸如傈僳族的爬树、爬绳等,是人们在最初的生活劳动中锻炼出来的劳动技能,最初时求生的欲望促使人们不畏艰险地去做着这一切的。

二、政治功能

体育和政治的相互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方面显示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宣传民族自信、自强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政治作用。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在世界许多地区为民族问题纷争不已及战乱四起的时候,唯独我国是“这边风景独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体现出的政治意义超越了其体育运动本身,它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开展,充分显示了我们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另外,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定边疆。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漫长的国境线上,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对于边疆的稳定意义重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节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也已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必须的活动,组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各民族欢聚在一起,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团结,能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各少数民族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三、竞技与健身功能

(一)竞技功能竞技体育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反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民族体质、民族精神的基本状况,是一个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不仅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上展开激烈的竞争,还极为重视在国际体坛上的竞技角逐,比试民族的体力、智力、国力,树立民族在世界上的整体形象。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且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每个项目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的对抗性突出,有的强调技巧,有的偏重趣味性,其中有很多项目只要加以改造,强化其竞技性,完善其竞赛规则就可以作为竞技项目加以普及、推广。诸如武术、赛龙舟、秋千等项目就是经过完善后发展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理解、乐于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其次,这些项目在各少数民族中有深厚的传统性和群众基础,有些项目甚至具有全民族性,人们从小就开始练习、比赛,具有较高的实战技能和素质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这类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中的社会性资源与民族体育、体能方面的优势,建立多层次的训练网点,加强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管理,为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做出相应的贡献。

(二)健身功能1995年国家体委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此纲要提出,旨在大力发展我国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增强人民的体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兴盛,民族强盛的大事。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体育,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这就是从政策上肯定了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活动中的作用,也为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丰富多彩、便于选用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体育项目繁多,运动形式千姿百态,有的民族体育活动适合在山区、半山区环境开展,有的则适合于坝区、河谷地带进行,有的适合在江河湖海之中进行,有的则不受地理环境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在纷繁多样的民族体育活动中每个项目都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有的偏重趣味性,有的偏重对抗性,有的讲究技巧,有的则又强调力量,但无论哪种项目都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的功效,灵活多样的体育项目更便于人们选择。

2.可以增加体育人口数、推进体育社会化由于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富于生活情趣,群众喜闻乐见,乐于参与,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全民族性。另一方面,德宏州少数民族体育种类繁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其中许多的运动项目不受年龄、性别、体质等条件的限制。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今天,在德宏州各县级城市群众性的晨练环境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各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这表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以其独具的文化特征及价值作用,已经超越民族地域和文化的限制,逐步被各民族认同和接受,成为民族地区和城镇职工、居民体育活动的内容。这对于壮大群众体育锻炼队伍,有效增加体育人口具有重大意义。

3.节约体育投资、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我国目前人均体育经费还非常的低,体育活动场馆、器材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要求。德宏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世居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体育投资还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开展群众体育锻炼活动。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简单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其运动技术难度不大,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许多项目只需一块平地、一片草坪、村前寨后即可开展;运动器材为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如刀、棍、枪、箭等和自然资源如竹、木、腾、石等,极有利于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开展。

4.促进学校体育与少数民族体育接轨学校是培育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场所。目前,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还十分困难,体育场地匮乏,体育师资不足的状况仍然困扰着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少数民族教育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应根据各少数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根据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质健康发展的规律要求,挖掘、整理出一些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编成民族地区学校的体育教材或乡土教材,在民族地区学校中大力推广、使用。这样既可以克服体育资源短缺、体育场地匮乏、体育教师不足的困难,又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后继有人。同时,也可改变我国学校体育中仅以现代体育为主,轻视少数民族体育的状况,使少数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中比翼齐飞。

四、娱乐与社交功能

(一)娱乐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本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娱乐性。人们在余暇时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可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这既是人类生存、享受、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于生活在条件艰苦、较为偏远又相对封闭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这些项目是他们主要的休闲、娱乐、健身方式。许多项目都是通过自娱自乐的消遣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景颇族的爬滑竿、阿昌族的荡秋千等。

(二)社交功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具有群体性的社会互动行为,使人们在一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拓宽社会人际交往的渠道,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能消除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带来的隔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环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助于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也为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交往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社交、自我实现的需要。例如傣族的丢包活动就是傣族姑娘用抛花包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炽热感情的。

五、文化旅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