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自我防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160-001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促进着课外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的不断更新,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从事课外活动的兴趣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但运动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影响了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同时注重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区别对待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

自我防护是指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自我防护意识是指个体在活动中,头脑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维护自身安全的心理过程。

自我防护意识在大学生从事课外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必不可少。

减少校内运动伤害事故,是课外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共同愿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大多是在校内进行,活动的参与者的目标就是锻炼身体,娱乐身心,掌握更多的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在这方面大家是相一致的。培养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目的与课外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参与目的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是同向而行的。

培养大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预防运动损伤发生和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最终实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初衷和目标的最有效的保障之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终身自我防护意识,课外活动中的自我防护意识的培养不仅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至关重要,而且在生活和学习中同等重要。自我防护意识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培养课外活动中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会有益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平时要注意加强防护损伤观念的教育,在教学和训练中,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学生、运动员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提高师生对学校体育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加大对伤害事故防范意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完善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将安全事故防范教育列入正常的教育计划。体育教师应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将安全防范教育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和通报,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安全事故防范教育,使家长能够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防范的教育责任。同时努力提高全体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形成学生安全事故防范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二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运动系统的劳损,大多由于长期局部负荷过大所致。为减少这些损伤,教师、教练员应严格遵守运动训练原则,根据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各运动项目的特点,个别对待,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领导重视,制度健全。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管理办法》的精神,提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和有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把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按照有关规定成立学校体育安全领导小组,制订《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办法》。再者建立科学的课程结构,规范教学组织管理。管理监督部门应对课程体系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避免课程内容的泛滥,严格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教学组织的严谨性,保障课程的可行性。加强教师的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学“六认真”,注重课堂常规教育,合理安排课的结构,强调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还需要改善体育教学、训练设施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对学校体育资金的投入,不断改造学校体育场馆,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确保器材使用安全。场地的合理使用,器材的保养维修,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延长寿命及提高使用效率。依据各类体育设施的安全标准,定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存在安装不当、使用期限已过等使用隐患的,要立即修理或报废处理。学校对各项体育设施和场地,要建立保管、检查、巡视、维修和保护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形成责任制,确保体育设施完好,为体育教学、训练和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还有要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训练、教学和比赛。加强易损伤部位的练习。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加强学校医务监督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为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提供依据,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保障。对特殊体质、疾病或者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时与老师、家长、学生沟通联系,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2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职学校中应加强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模式进行创新,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乐趣。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课外体育活动 模式 创新

中职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让学生的各项素质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之余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也能自主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建立终身体育意识,而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创新会对学生的心理、身体以及社会适应起到良好的作用。

一、中职学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一)提高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课外体育活动因其具有良好的组织性与趣味性的特点,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而课外体育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自我锻炼,而在充满趣味性的比赛中,如拔河、踢毽子、太极拳等,都能起到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目的,也能促进他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及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社会交际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课外体育活动大都要求学生进行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更是要求他们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达到取胜的目的,所以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都比较高,并且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比其他学生要高的多。所以,不难看出课外体育活动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也能如实的反应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形成,因此课外体育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展示自我,培养自信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健康且乐观向上,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课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与乐趣,因此中职学校中的课外活体育动不仅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与不同差异,还能够极大的让学生真正的释放在学习以及家庭中的各种压力,树立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并在人生中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比如在喜爱篮球的学生身上能够感受到一份顽强拼搏的气息。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大都以集体为主,并将集体的荣誉放在首位,因此,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之后,也能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对于他们将来的社会化发展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创新

(一)将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

根据新课改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任何课外活动中更是应该将主人翁地位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以此来达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的目的,比如在踢毽子比赛时,可根据学生自身的现实状况,打破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的方式或跨班级的组团参赛,而教师则在比赛中起引导作用,为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避免学生在选择中产生不良竞争;又比如,让学生选择自身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身体素质,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更新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观念等等。总之,学生才是课外活动的主体,每一项活动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让学生处于主人翁地位,学生的积极性也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增加活动内容

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很少受到过表扬与奖励,因此在他们的心理对能展示自我的体育项目更加的钟爱,因为这既能满足他们的荣誉心,也能让别的同学看到他的优点,让他在同学之间有“立足之地”。中职学生对体育活动有着一种其他学校学生无法比拟的热情,而在实施课外体育活动时,更要尽量的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与不同需求,根据他们的运动水平因材施教。比如,在活动中增设一些课本上没有,教师又有能力教授的“校内项目”[1],比如武术、健美操、乒乓球等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也能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接触更多的运动项目,学习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与运动技巧。

(三)完善活动管理制度[2]

课外体育活动都是以室外为主,因此经常会受到场地、器材以及天气的影响,加之中职生大都处于青春期,部分学生的自制力非常的差,导致体育课外活动在管理上会出现很大的难题,所以在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活动管理制度,明确学校教师、班主任的管理职责以及工作内容等,并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成绩与班级评优、学生评优挂钩,从制度上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使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制度健全时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以及组织能力,让他们在管理中灵活的运用各种管理办法,科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才能制定详细的活动内容与计划,理顺各个环节之间的工作关系。总之,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秉持民主作风,健全活动的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各方面的整体效益,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约束中自由的发挥体育长处。

三、结语

总的来说,中职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创新依旧会是中职教育中具有研讨价值的课题之一,还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不断付出与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锻炼的氛围,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3

1、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好多教师是半路出家,对于系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上课时很多教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道该如何上体育课,不知道如何才能上好体育课,有些时候,有些教师连最基本的队列队形、步法等无法讲清楚概念,更谈不上如何上好体育课。

2、学校安全的限制

近年来,好多农村家庭多数一个子女,因而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是越来越严重,在家让子女很少参加必要的体力劳动,加上好多家长平时外出打工,孩子在平时就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故而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好多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缺乏。因受学校安全、学校教学管理对于学校体育课的督导不到位、量化评介办法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

4、备课与授课不相符

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学校统一要求等的影响,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备课与授课严重脱节,根本不符,更谈不上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5、近几年来,好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出现年龄老化现象,从而对于一些基本的动作示范也不能更好地完成,所谓师不强,生不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深厚的兴趣。

那么,如何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培养体育教师的敬业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完善体育教学的监督检查机制,以制度保障体育课能够有计划、有安排、有效果地进行。

2、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对现有的体育教师按计划分批分期地进行授课技能培训,助其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熟练体育技能,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

3、科学考评,综合管理。在各级各类教育考评中,要将体育课成绩着实纳入考评范围,将体育课彻底从副课、边缘课的尴尬境地中解救出来,学校应当建章立制,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二是完善系列制度,如器材管理与使用制度、体育课堂校本教研与培训制度等等;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测评和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式。

4、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不同层次的教研教改活动时,要将体育课教研活动范围,认真指导,扎实教学,科学研讨,提升体育课教学水。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4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describes the impact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on community sports development, and recommend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he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to improve the basic quality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improve the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establish incentive mechanisms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o better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关键词: 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发展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community sports;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185-01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于1993年12月颁布,1994年6月10日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的管理开始走向法制和规范化的轨道。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的赋予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开展社会体育活动的指导职责,促进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发展和队伍的建设。

尽管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较快,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递增的幅度上,还明显滞后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总体进程。从许多调查中和群众反馈来的意见、建议中,几乎都感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极其匮乏。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解决制约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薄弱环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社区体育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配合社区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爱好,不同体质与健康状况的人,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在社区体育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1],但是,社区体育活动的非强制性与自愿性、活动内容的随意性、组织特征的松散性与自治性等特点,制约了社区体育活动的良好开展。而在社区内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能够主动配合社区体育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带领社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同时,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调动和提高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2.2 指导社区居民科学健身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健康状况、经济情况等的差异,决定了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性,而每一个项目都有各自的动作技术、练习方法、动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保护措施等等。社会体育指导员,却能根据不同的健身人群和对象,选择和推荐因时、因地的健身项目,采用科学、适宜、有效的方法对锻炼者进行指导[3]。

2.3 引导和帮助社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健身消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体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形成了体育健身娱乐、康复保健、健身咨询服务、运动健身家政等体育消费领域。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将走入社区,他们将和业余社会体育指导员一道承担社区体育工作的责任,指导居民根据个人实际,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保护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的健康发展[2]。

2.4 全民健身的号召者和宣传者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又表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体育事业负有重要的责任。他们不但是群众体育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与号召者,宣传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并向公众宣传科学健身知识,以促进全民的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任何一项大规模的社会活动,都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来维系。社区体育的发展也不例外。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体育需要的现状,所以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能够适应本地区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规划,分层分级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同时要加大培训的力度,要为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培养工作提供相应的条件。培养的途径可以委托高等体育院校和有条件的普通高校承担本地区的培训和培养工作,发展高校教职工和学生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可以建立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术鉴定中心来培训和培养[2]。同时,要注意对其进行分类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和帮助。

3.2 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素质 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健康状况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为重要的。高尚的人格,优秀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健康形象,加之高尚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胜任这项工作的第一步。其次,要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再次,要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力素质。

3.3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建设 建立并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制定并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有章可循。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统计体系,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要求、服务标准、道德规范和工作守则,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和工作规范化建设[4]。

3.4 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表彰激励机制 落实《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表彰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工作评价体系,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思想品德、指导水平、指导效果等通过业绩评估做出科学评价,肯定其成绩与社会贡献,确立其社会地位,使他们的劳动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5],并广泛宣传,不断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楷模。

参考文献:

[1]徐宏,吕金江等.社区体育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王文慧,黄晓灵等.社会体育指导员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1(1):219-220.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5

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体育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奥运争光计划”使我国的竞技体育走在了世界前列,“全民健身计划”也使我国的群众体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发展还较为滞后.一方面,学术界还没有真正厘清我国体育文化的概念、范畴、功能、特性等基本问题,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途径还没有清晰的思路,没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体育文化实践.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虽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体会,对体育的健身娱乐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逐步培养起了参与体验意识,但大多数人对体育的认识仍只停留在体育外在表现形式等表面,对体育的内涵、精神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等认识薄弱.此外,我国对体育文化产业这一文化产业新亮点的认识不足[4],体育文化产业建设十分落后,没能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的体育文化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府管理部门对发展体育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育文化发展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建设薄弱;学术界对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还不够深入;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不够;体育文化的宣传手段和方法欠缺,宣传力度薄弱等.

建设文化强国机遇下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1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

发展体育文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管理,其工作的展开首先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协调其他部门的关系,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保证体育文化发展工作有序进行.而目前我国体育文化工作的组织机构建设薄弱,机构和人员缺乏.大部分省份都没有成立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有些只是将体育文化工作挂靠在其他部门开展,有些甚至连相应的挂靠部门都没有,导致体育文化工作处于无所依托的状态.这种现象是政府部门对体育文化和发展体育文化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足、对体育文化发展工作不重视的体现.建设文化强国目标的提出,显示出政府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对文化发展工作的重视,体育管理部门也要重新审视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尽快组建和完善各级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并根据当前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办法,使体育文化工作落到实处.

2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丰富人民群众体育文化生活

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需要体育实践作为载体,体育实践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才能够实现.没有充裕的场地、器材等体育设施,民众缺乏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体育活动就无法开展,体育文化就无法被人们体会和接受,其传播必然会受到阻碍.所以说,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物质基础的丰富.针对我国人口众多,且体育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应该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要做好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论证工作,建设的体育场地要有利于开展、繁荣当地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场地建设要为需所建、为民所建,还要有专人来管理,提高效益,发挥其最大利用率.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体育文化活动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理应得到大力的提倡和支持,在为群众提供充裕的体育活动场地的基础上还要为群众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规则上的指导,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满足民众的需求.

3扶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仅依靠外来资金的支持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而依靠对自身价值的挖掘会使其发展更具生命力.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领域内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体育文化中的体育传媒、体育科技、体育健身、体育旅游等所提供的服务是可以用来进行交换的产品,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经济价值.此外,体育产业的发展,民众提供更多体育服务的同时也是在传播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明确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但当前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依然处于尚待开发阶段[5].体育主管部门应该想办法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深挖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努力建设好体育文化市场,充分体现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

4开展民间体育运动,发挥传统体育文化优势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国际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不同民族的文化也不断交流、互补,从而实现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而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竞技文化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跨越了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并积极地吸收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凭借着西方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奥运模式全球化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体育文化领域中的主流文化[2],使我国的体育文化也受到了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这从我国的竞技体育制度和内容上都有迹可循.但我国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无论是物质文化景观还是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和习俗都对世界各国人民充满了吸引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而产生了具有传统养生思想、内外兼修、身心并兼的体育文化形式,其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和谐、养生、修身、正心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对待体育强身健体的文化认同感比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这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具有而西方体育文化不具备的吸引力优势[4].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式草根性、平民性、廉价性的特征也更满足正努力向小康社会迈进的中国人民对为他们提供健康和娱乐而又能够消费得起的廉价体育的要求.体育部门和相关机构应该抓住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这一优势,大力开发传统体育的健身与娱乐价值,立足国内,大力开展气功、太极拳、跑步、踢毽、舞龙、舞狮、赛龙舟、扭秧歌、抖空竹等民间体育运动,体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进体育文化的发展,发挥体育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体育活动管理办法范文6

一、统一思想,围绕主题,努力创导浓郁的羽毛球运动的氛围。

大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既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市羽毛球协会根据市体育总会关于开展2010上虞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及时召开了理事会,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会议提出要围绕今年我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主题,结合协会的自身特点, 积极组织广大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的工作思路,努力使今年的全民健身节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二、整合资源,制定方案,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市的羽毛球运动。

为了让今年的全民健身节活动落到实处,协会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根据我市现有的羽毛球活动场馆偏少偏紧的客观实际,提出了资源整合的一系列工作设想,扎实开展了全民健身节活动。一是组织了二次赛事。协会组织了第二届“特安杯”羽毛球邀请赛和市级机关“大康杯”羽毛球比赛,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羽毛球会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业余文体生活,同时也推动了我市全民健身节活动的开展;二是落实了活动的场所。协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六万元,与城北实验中学签订了为期一年的体育馆的租借合同,每晚向全市羽毛球爱好者免费提供训练和活动的场所,使我市开展羽毛球运动在时间、内容、场地三个方面有了保证,受到了全市广大羽毛球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为了有效的开展全民健身节活动,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