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1

关键词 书法教学 激发兴趣 临摹名帖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书法不同于文字,文字要求书写整齐看懂即成。而书法的观赏形式是以绘画的角度来审视与评价的,但又与绘画有所不同。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即线质的美感与神韵,内涵则更近于文学。以往的书法教学多注重“习字”,注重字的美感,主要讲解执笔、运笔的方法及书写要领,极少涉及对碑帖的讲解、书法的品评以及书法相关的文史知识。要想真正把书法课上好不是件易事,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认识

1激发兴趣是上好书法课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行动的动力。初学者有的会认为书法课就是练练字,简单易学;有的可能觉得书法枯燥乏味,不愿学习。教师要动用学识与智慧,把学生的兴趣引发出来。

(1)古今书法家学书事例是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大书法家王羲之,其《兰亭序》“得其自然,兼具众美”,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书法史上关于他的故事也非常多。当时的王氏家族不仅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而且有着高度的文化艺术素养。其父、伯父、叔父皆以书画鸣世,姑母卫夫人创“永”字八法,这为王羲之学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历代书法讲究立品为先,王羲之不仅字写得好,而且人品也好,其社会评议相当高,连李世民都爱之称其“尽善尽美”。正是人格、天才、学养加勤奋造就了书圣王羲之。这人格所包容的风貌、气质、情感、个性等,都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沉淀和升华。文化塑造了人,人把化为自己血肉生命的文化挥写成字,这些也就是字外功夫。这些学书故事的讲解是十分必要的。

(2)讲授汉字的形成演变,结体规律与写字的区别与联系。书法具有欣赏和实用的功能,它不仅实用而且还可以陶冶情操,使学生了解书法的丰富内涵。比如汉字的形成演变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书法涵盖了文字在历史中的表现形式。无论是甲骨文、青铜铭文还是简犊,都是社会发展的再现,也是审美的演变史。中国文字多象形会意,是能“画”出的字,这一点英文无法比拟。

(3)赏读名碑名帖、参观书展、习作赏评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旷世奇才坡,在政治、文学、绘画上成就都很高,在书法史上更是位居宋四家之首,他的《寒食帖》用笔顿挫沉郁,结体紧密内敛,开头字迹较小,运笔清缓有节制,而后随感情波澜起伏,字逐渐变大,纵笔疾徐、粗细、跳荡不已,直至“哭涂穷死”四字,情到,“应吹不起”在平静中蕴含了绝望悲愤。

2临摹古帖是书法教学的必经之路

学习书法,必从临摹入手。而临摹,需做到这样二字:“临”和“出”。临――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带有明确审美追求的艺术活动。出――从所临碑帖所继承的传统中跳出来,初学当从一种碑帖入手,然后由渊至博,遍临诸家,一直到有自己的面目。所以这个“出”它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继承过程中对符合和个人气质的审美意蕴及形式的不断改造、融洽;同时也是对不符合的时代审美观念的内容和形式的抛弃。

临摹的四个方式――心临、实临、选临、背临。

心临即读帖,用眼与脑观察感受分析碑帖,是精神高度集中于书作的赏析。作为初学者,临摹前一定要认真读帖摄取帖的神气,分析字势、结体及用笔特点,还可以与其他帖相比较。

实临,忠实再现原作,不走样,主要注意结体的准确,用笔灵动。可以先描字模,在掌握字型间架后,即采取对临,由浅入深,可从每个字的点画偏旁开始练起。

选临,进行字形归类,常用字重点临。如《张黑女墓志》中重点字:故南阳张说字白水人也出帝之昔徒举明无假清远和部坚新父军蒲坂行秀书风若建北岁次然等等。

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

3加强辅导是书法教学的有效方法

因书法课特点所致,课堂辅导占比重较大。明解缙的《春雨杂述・论学书法》中说:“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大要须临古人墨迹,布置间架,但破管,画破被,方有工夫。”学生大量临帖,有教师的指导能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提高眼力。教师要集中讲解,做出示范,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毛而追之,再学再思,再思再校。并且鼓励他们勤奋苦练。

4阅读书法史论及文史,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

仅靠上课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是不够的,课外功夫对于书法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知晓古今书法之演变书家之背景,知晓文字学知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书法与文学关系密切,有必要多读古今诗词歌赋,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2

【关键词】素质 教育 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弄清素质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本文就从系统视角对素质概念的基本涵义谈谈个人的理解与认识。

一、素质的基本涵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素质的释义是:“①指事物的本来性质。②素养(平日的修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辞海》对素质是这样解释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从词典对素质的解释可以看出素质的本义是人或事务的本来特点和基础,是指人和事物本质,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今天开展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中提到的素质概念的内涵与词典对素质解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现代人们已认识到素质的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素质既包含人遗传来的自然能力和品质,也包括经过后天教育与实践逐渐形成的品质。二是素质是由人较稳定的品质和能力构成,凡是不够稳定的品质和能力,不能称为素质。三是素质本义已由过去通指人和事物变为专用于特指人的概念,即只有人才具有素质。因此,我们可以给素质下这样一个定义:素质,指人在先天遗传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社会实践,所形成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

二、素质要素的系统分析

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我们可以把素质看成是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在此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呈现出复杂的层次和结构。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不同类型人的素质系统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如从人的个体素质视角分析可以得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智能和技能素质、品德素质等。从社会需求层面看,人的素质是由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构成。从发展的视角可以把人的素质区分为基础素质、专业素质和发展素质。素质系统又是一个复杂的多级层次系统,每个要素本身又是下一个层面的子系统。如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由其政治品质、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等要素组成。政治品质又是由政治信仰、政治立场和政治水平等要素构成。在素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是区分层次和相互关联的。一方面在同一层面的各要素相互作用;另一方面不同层面的各要素也相互影响。比如,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直接影响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的高低,通常说来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其智能素质和品德素质相应较高。但有时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却有着较低的品德素质。这说明了素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和联系是极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三、素质要素的系统整合

素质的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内的各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在一起,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良性系统内各要素是相关的,和谐的。这就强调一个人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和谐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对人全面的培养,使人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如果教育只偏重了人某一方面或个别素质的提高,其素质系统肯定是不和谐的,系统功能的发挥将会受到削弱。由于素质系统内各要素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要求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对各种素质要素实施孤立教育,而是从素质整体出发,把各种相关素质要素的教育结合在一起,即把身心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智力素质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符合素质系统的整体性特点,从而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四、环境对素质系统的影响

素质系统是处于一定环境中的开放系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相互作用。系统功能的发挥受系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就从理论上阐明了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受自身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素质教育一方面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作用,另一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素质教育是与整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开展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由于个体的人是千差万别的,人的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又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与制约,一个人的素质系统内部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这就说明了素质是具有个性和局限性的,表现为一方面个体的素质既有共性又各有其特点,另一方面个体素质系统内的各要素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可能都发展到最优化程度,也就是说没有“全才”的人。因此要求素质教育要有针对性,不能像工业生产产品一样要求产品具有一致的规格,不能期望把人培养成各方面素质都最优的“全才”,必须根据个体素质所具有差异性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J]. 2002.

[2]丁帮宇.作战指挥学教程[M].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3

人类已跨入二十一世纪。生活在这新世纪之初的中学生,他们对开拓、创新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心比天高,但他们又缺乏对过去的历史的认识和体验,喜欢左顾右盼,又容易对现实产生不满,缺少冷静思考;他们自信又脆弱,自负又急躁,他们只想到轻松愉快,不愿吃苦多干事。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当老师的怎么办,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怎么办?盯住他们的一些“缺点”不放吗?成天用“清规戒律”来责难他们吗?对他们不管不问,抛给社会去教育他们吗?还是抓住他们积极向上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特点,充分理解肯定他们,满腔热情,真心实意地爱护和帮助他们呢?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答案只能是后者了。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我们不能用七、八十年代对青年学生教育的标准和方式来要求这些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中学生。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激流中前进。评判一个人或一代人,要根据其所在的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来看待,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没有理解就没有爱,而没有爱的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目前在校的中学生,他们大多出生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洪流,商品经济的大潮,民主自由的呼喊,恩啊爱啊的情歌充满在他们的脑海里,高校扩大招生,上大学较前容易得多,而就业难又成为一个热点,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和厚爱,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曲时代的交响曲,在伴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在他们的身上,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与此同时,现在的中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建设现代化、社会全面达小康的主力军。今后的中国、明天的世界等待他们的将是高标准多层次的人才需求,优胜劣汰和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在这场竞争中,谁胜谁败的关键点就在于参与竞争者自身的素质,也就是才学、能力、品质、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是他们的明天,而他们的明天也决定了中国的未来的前途。依据以上两点,我们找准了如何理解和教育学生的依据和出发点。

作为一名教师和班主任,到底怎样才能理解学生呢?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爱好,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他们的烦恼有哪些?有哪些需要?这是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不“下海”不知水的深浅,不登山,不知山的高低。不深入到学生中去,就不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不少的老师经常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懂事、不理解老师的“良心苦口”,对老师实行“全封闭”或“半封闭”。其实,这是因老师与学生接触太少的缘故。你离学生一尺,学生就会“敬”你一丈。这样,老师所了解的情况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假象,如果再依据假象来作分析判断,得出的只能是偏见,而偏见所造成的恶果就是隔阂和对立。如此理解就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和班主任,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多的到学生中去,去参加他们的闲谈,参加他们的活动,参加他们的联欢,一定不要放过任何与学生接触的机会。

其次,要和学生平等相待。能经常到学生中去,固然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如果老师总是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人一等,不可一世,永远正确的架势,或者装出一副不苟言笑,深不可测的样子,即使你是天天在学生中间,也未必就是真正地“深入”到学生中去。说不定哪一天,学生已知道你又要“深入”了,他们便会“警戒”起来或故意躲开,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因此,老师对学生有几分真意和诚意,学生会回敬老师几分真情。有的学生说,“我们也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因人而异”。这是学生中的人之常情,而不是他们的狡猾。现在的青少年上了中学,尤其是上了高中,“成人”的意识愈来愈浓,内心深处潜藏着要求被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愿望,他们渴望象成人一样去了解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希望别人给他们应有的“成人”地位,讨厌别人仍旧把他们当作“孩子”看待。他们要求老师讲真话,讲实话,给他们“指点迷津”。所以,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老师都应尽可能给学生恰到好处地谈些“书外话”,诸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成才、什么是人才和竞争等。只要我们出于真诚,说话中肯,学生是十分欢迎的。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偏差”我们也应慎重处理,给被教育者留有“余地”。例如,对学生中目前出现的“早恋”现象,一方面我们不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另一方面也不应看作为是不可饶恕的“邪恶”,先给他一顿“乱棍”,然后搞他个满城风雨,再“请”出各路诸侯前来助战,让“恋爱者”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实际上,“中学生谈恋爱现象”在哪一代青少年身上没有发生过?如果说现在有向“早”、“多”和“明”的方向发展的趋势,那是因为校外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没有很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引导教育工作,绝不是这一代学生就特别“邪门”。处理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真正从爱护学生的利益出发,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及承受能力,首先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充分的理解,让他们在心理上愿意接受你的教育,然后再严肃、坦诚地给他们分析早恋的诸多危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帮助他们把精力、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事业上来,渡过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难关”。

第三,要给学生创造成才环境。未来社会的理想型人才应当是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这些东西从哪儿来?要靠教育、实践锻炼。要想让我们的学生早成才、成高才,就要给学生一点“曲折”,多给学生一点“跌打滚爬”的机会,还要给他们一点自主、自理和思考,使他们在登台表演和实际操作中渐渐成才,使他们在步出校园的大门前,具备比较多的自信心,能动性,具备较强的竞争能力。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4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11年8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朝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是职业教育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教发展的目标之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衔接,有利于培养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目前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要求。

一、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近年来,我国职教改革方向之一是铺设中高职教育“立交桥”,使中职毕业生除了就业之外还可以升学。为了使“立交桥”更通畅,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中、高职学制结构及其衔接模式,大致可分三大类:

(一)一贯制模式

中职与高职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所形成的一种学制结构及衔接模式该模式有四年、五年和六年三种。“四年制”是指在中职课程学习一年,高职学习三年。 “五年制”可分为“3+2”和“2+3”两种形式。即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3年或2年)的基础上再接受高职教育(2年或3年),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和高职文凭。“六年制”是指中职3年,高职3年。

(二)“3+2”套办模式

这种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前二年按中专教学计划实施教育,然后按这两年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优选拔部分学生升入专科,再学习三年,完成高职大专学业。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大专毕业文凭;未升入专科的学生,继续按中专教学计划再学习一年或二年,毕业时发给中专文凭。

(三)普通模式

中、高职学校既无合作关系,也无业务往来。中职与高职各自根据自己的学制年限进行教育。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模式。中职毕业生自由选择报考高职院校,而高职院校同时面向中职和普通高招生。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衔接问题

职业教育的招生录取考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文化课+专业技能”的综合考评。例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和《旅游时事热点》等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考核,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试导游模拟现场口试的内容,全方位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最后,将文化课识考试、专业理论考试、专业技能测试的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并进行录取时。而目前的高职招生考试几乎等同于普通大学的入学考试,没有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二)培养目标的衔接问题

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初中级人才。因此,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导游、餐厅服务、客房服务等技能的传授,整个教学围绕学生就业而进行,不同程度存在着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倾向,有时候只是培养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就业技能或单项服务能力;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等专门人才,专业设置更多的是针对岗位群,人才培养的面相对较宽,因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导致了课程等支撑体系的不衔接。而且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很多院校仍是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这两者的不匹配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影响很大。

(三)教学过程和课程的衔接问题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载体,但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均未对如何构建中高职贯通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明确的要求。而且在实践中也未解决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专业课内容重复。国家和地方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职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第二,公共基础课脱节。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文化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数学、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这显然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倾向有关,这实际上反映出中高职在课程结构设计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四)实训室建设和实训教学的衔接问题

在实习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上和内涵上的差异,然而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拥有具备一定水准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形体训练室等实训场所,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不少高职院校由于成立时间较少,缺乏积淀,无论教学设备上还是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甚至还不如中职学校,造成中高职实训教学的“倒挂”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对策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实现中高职教育顺利衔接,首先需要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中职和高职的培养目标在基本技能、基本专业知识及素质方面相近,但高职比中职在管理知识与能力、综合知识、创新能力、整体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高职实质上是中职知识结构上的扩展、职业能力上的提高及专业技术上的提升。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应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而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包括道德、文化、心理、身体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

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课程既要具有连续性,又要体现发展性。高职院校必须研究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研究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应有的课程支撑体系,以使中高职课程更好地衔接。具体来讲,主要体系在2个方面:

1.课程设置的系统化。应将中高职的课程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都应服从课程设置所要实现的总体培养目标。要认真界定每一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合理安排教学实施方案,删除重复陈旧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置的市场化。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储备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应加强旅游策划、旅游营销和旅游电子商务等等相关课程以及会展旅游、高尔夫旅游、热带雨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渠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方面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阶段,建议所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都应该围绕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条主线进行归口分类。每一条主线都应将归口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独立的“模块课程”。以供不同背景的学生根据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组合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以便使学习内容在课程编排上沿主线分层推进。明确其前导和后继的关系。使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意识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都能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沿主线一环套一环地向上拓展和升华、过渡和接轨。

(四)教学管理方面

高职教育需兼顾不同生源的素质差异,以有效解决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建议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根据生源知识结构特点,对于专业课、文化课、技能课的学分要求要体现一定的差异。普高生源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而文化基础较扎实,而中职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较好。因此,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的学分要高于中职生源,文化课的学分要低于中职生源。这样,可以使普高生源的专业课程学习得到加强,文化基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职生源文化基础得到强化,专业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这样便使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达到最终目标。

(五)学生管理方面

从中职已经升入高职的学生来看, 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出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能力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中职学校对学生要求不严、疏于管理造成的。究其原因, 中职从领导到教师大多认为:中职生只要学会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就业门路。学校没有必要严格管理, 狠抓教学质量,有些中职学校还认为自己只是“3+2”的中转站, 最终学生质量与自己关系不大。要解决此问题, 关键是中职学校要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在中职形成的不良习惯, 会直接影响高职阶段的学习,影响学生就业, 反过来影响中职的招生。中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坚持职业定向、能力本位的同时, 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文化基础教学, 提升人文精神。

四、结语

构建完整的中高职沟通职教体系要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中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初、中级专业劳动人才,一部分中职毕业生要通过就业,走向生产、经营和服务第一线,另一部分要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学习。为此,中职要把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初、中级技术人才和为高职输送合格生源作为中职的两大培养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职要以中职为基础,深刻了解并牢牢把握中职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在不干扰和影响中职教育以职业素质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赢得就业优势为重要目标的办学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衔接,才能使高职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有效地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构建完整的职教体系,做到中高职相互衔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颜敏,孙斐.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与策略[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7)3。

[2]付传思.中、高职衔接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4期。

[3]方艳.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内客与途径分析,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3)。

[4]苏志刚,陈蓉,任君庆.中高职衔接的理论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3)。

本文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支持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Hnjm201119)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5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个新的交叉学科正在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他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其精神分析理论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价值。

一、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他提出了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含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即“二部人格结构”,他是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潜意识是弗洛伊德早期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欲望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它们并没有被消灭,而是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着,正是这种潜意识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它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影响着人的言行。前意识则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的作用是审查无意识,控制潜意识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领域。意识指的就是个体能清醒知觉的主观经验,是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并在这个过程中压抑性本能。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它处于心理的深层。

弗洛伊德在他晚期的著作《自我与伊底》中,对他的理论做了修正提出了新的“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人原始的和与生俱来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本我的过程是无意识的,不顾伦理道德和外部环境的冲突与危机,只是逃避痛苦,追求本能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监督和压抑着本我,把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既对本我的非理望进行压抑和控制,又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而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和在道德教化与控制下形成的道德良知,主要的功能就是按照至善原则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妥协,只有它们处于动态的平衡中,才能够保证人格和道德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潜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弗洛伊德的意识和潜意识理论揭示了在人的内心和行为机制中,除了意识的巨大作用外,潜意识也有巨大的力量。对于潜意识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秉公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包含着“三体一要素”的综合结构。“三体”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一要素”就是教育媒介,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活动。在这个综合结构中,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忽视潜意识作用的发挥。

就“三体”中的教育者来说,教育者的讲课方式、言行举止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内容的效果有重大影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注重理论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这些内容对教育对象来说可能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教育者在“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巧妙的语言和相关知识,将教育内容丰富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创造出一种学术且和谐的氛围,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启发、引导学生,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思想注意力倾向于教育者,潜移默化中已接受了教育内容。

说到受教育者,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到受教育者在性格、心理上的差异,以及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对潜意识的不适当的压抑,或是在青少年时期接受的教育及受过的影响对现今的意识、潜意识和人格塑造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问题。自我意识是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给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同时应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调动其潜意识的积极性。

对于教育环境这个“体”,应该认识到任何一种环境都是有教育作用的教育性环境,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的熏陶能够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更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要素”的教育媒介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潜意识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一味的压制潜意识和本我,而对潜意识里本能的欲望和冲动应该加以疏导和转化,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和外化;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设计上要尽可能丰富、全面,应该包含能够提高受教育者人格素质,并为实践服务的精神财富;教育手段更要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这都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提到“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和动作。”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实现的教育过程,是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的综合教育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想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仅仅是课堂上教师的一味灌输式教学和照本宣科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只有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在人们的教育和生活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这些教育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人格结构的和谐统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中存在三个“我”,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可知,本我受到个体的原始本能和冲动的影响,强烈地追求个体本性的快乐,它会最大限度地追求快乐、减少痛苦。对于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本我的冲动也是时时存在的,而且本我在个体的身上并不总是单独表现出来的,它还会受到自我的影响。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按照理智行事,理智会使人有意识地压抑住冲动。超我则会使个体按照社会的文化教育、宗教道德标准采取行动,它是个体行为中比较高尚的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内化教育内容,疏导人的思想问题,实现人的观念转变,它的教育对象是人,因此必须把个体的人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会无形中强化个体超我的力量,容易打破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使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个体逐步形成稳定而健康的超我和人格,这是教育者帮助学生保持人格结构平衡协调的一个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主体自我教育。就是说,在传授思想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受教育者意识到如何正确实现本我的生物性需求,并且深刻认识到本我的这种行为,引导他们认识到如何使本我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同时使学生获得满足需要的各种能力,为自我的实现奠定基础,从自我和超我上建立必要的机制来帮助“本我”,这种自我力量的增强则离不开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离不开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不同受教育者和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思想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者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区分接受教育的不同对象,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理需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来开展工作,对不同对象提出切合其实际水平的道德要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共性教育,同时也要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特点,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还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阶段说,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能量,他把这种性本能的力量叫力比多,他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这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心理发展阶段说,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发展的不同心理特征,也能够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那么,人在青少年时期会有这样的心理发展阶段,在成年后必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人格结构和特征,会有不同的本我和潜意识的欲望,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不断变化和人生的不断转折,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困惑,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关注不同受教育者和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教育效果,培养全面发展和有健全人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和人格结构状况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至关重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那么,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助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对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8:136.

[2]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7.

[3] 张良,唐志红.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3.

[4] 赵红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道德视角[J].理论月刊,2004:3.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8.

支教的认识与理解范文6

【关键词】中职院校 班主任 教育工作 管理水平 提高措施改革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90-01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开始受到教育领域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就现阶段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其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开展的水平和质量根本无法满足现阶段中职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一、现阶段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责任心不强

就现阶段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来说,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班主任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不管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意识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可能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就现阶段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并不是很强,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加强日常教学的管理,就能大大提高现阶段课程教学的质量,却忽视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

(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独立存在

就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除了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认为教育工作与科目教学的开展是分开来的。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仅是对学生的生活状态以及学习状态进行关注,但是并没有与其他课程建立良好的联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在整个教育链中就是独立开来的,不仅无法发挥其工作重要的教育辅助功能,同时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班主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相关措施

从上文的相关叙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现阶段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针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究竟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提高其工作质量呢?笔者结合中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就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给出一点自己的意见。

(一)工作目标的有效确立

就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来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确立相关工作目标,比如在某一时期内,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来看(这一特点包括了学生的生活现状、学习现状以及心理发展形势等方面的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或者针对某一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制定一个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目标的确立,不仅能让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找到一个方面,有的放矢的对班级的情况进行管理,还能对其他科目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班主任在进行工作目标确定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就中职院校学生的具体特点来说,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习惯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比较随性,并且在基础学习阶段形成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因此班主任如果直接采取硬性管理措施的话,恐怕难以取得想要的效果;除了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之外,班主任还应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络,争取与其他科任教师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共同推进中职院校教育改革质量的提高。

(二)结合科目教学的具体内容

就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的科目学习情况进行详尽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班主任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然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是建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单靠班主任几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就能完成的。班主任在确立工作目标之后,还应及时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大致的摸底,对科任教师的一些意见进行有效吸收,然后再根据收集到的问题和意见进行一个有效的归总;有了大致的工作方向之外,接下来的工作可能就比较繁琐了。班主任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对教育工作的开展进行部署,争取做到各个击破。

(三)工作方法的合理选择

就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除了辅助功能的发挥之外,还应对相应的工作方法进行合理的转变。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将总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结合起来,从班级整体落实相应的教学任务,然后根据学生具体问题的不同,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单独对话,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的掌握;除了整体教育工作与个体单独对话的结合之外,还应结合学生问题的分类对教育工作进行相应的划分,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情感或者是学习方面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班主任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比如如果学生遇到的是感情问题,那么班主任最好是站在朋友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对话,并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而如果学生遇到的是学习方面的问题,那么班主任就应与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争取获得科目教学的支持,对学生开展学习方法的辅导以及帮助,扫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难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中职院校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来说,不仅是现阶段课程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提高中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中职院校教学的综合水平,对工作进行严密的部署,树立有效的工作目标,为班主任教育工作开展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争取为中职院校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以及努力。

参考文献:

[1]韩懿. 中国古代教育理念对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启发[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11:168.

[2]纪增光. 重视中职班主任作用 提升班级管理水平[J]. 成功(教育),2013,07:193.

[3]孙丕珍.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