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生活;审美

最近,教育部宣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是生活的重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就是在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提升审美素养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和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要求。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学校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通过生活化阅读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审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评价作品。高中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作用特别明显。下面我来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提升审美素养的几点策略。

一、理论知识准备

了解一些生活化阅读及与美学相关的基本理论。

(一)生活化理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理论”。这一理论对现代教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启示。它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尽可能地贴近生活并且热爱生活。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陶行知全面学习了杜威老师的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亲身实践,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实践美学理论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强调实践论。他的实践美学理论把实践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马克思看来,人最基础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劳动最终决定着包括艺术、审美活动在内的精神生产活动和人的一切其他实践活动。我国当代的实践美学主要是指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构建起来的美学学说。王国维先生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

二、选择生活化与审美元素兼具的阅读文本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推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质兼美的阅读材料。同时又尊重学生个体生活的差异,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趣味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数据,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兼顾生活化与审美元素。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可与课内教材文本内容同步。比如在教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时,推荐学生阅读曹雪芹的《红楼梦》,观赏经典影视剧《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曹雪芹借林黛玉的眼睛来展现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从《红楼梦》中寻找更多展现出来的贾府的建筑环境和社会环境,拓展补充,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人物命运和环境间联系的思考。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还可与课内文本体裁样式同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个板块“向青春举杯”中选择了一系列现当代诗歌,例如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戴望舒的《雨巷》等,教师在教这一板块时,推荐中国现当代诗歌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例如朦胧诗派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现代派戴望舒的《寻梦者》,新月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学生通过大量诵读现当代诗歌,感受诗歌的审美趣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教师推荐生活化阅读材料,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联系时事、新闻、综艺影视等生活中的热点,进行课外的拓展。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2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中生是人生成长的精华阶段,正处于从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锦绣年华”,但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多种能力的社会中坚力量。仅有知识而没有品德是危险的。一切失败是做人的失败,一切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如果说在学习化社会里,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生存的话,那么在道德文明和法制社会里,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生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良好的德性,为人的发展、生存奠定基础。目前,虽然我国的高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让笔者感到高中生的状况不容小视。

一、目前高中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1.道德情感冷漠。

学生升入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有了自己对世界的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加之在现实社会中,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拜金主义、急功近利、各种选秀、一夜成名等所谓的“时尚”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于是学生们“数典忘祖”,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这些传统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推动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可靠保障。可见,现在观念多元、经济多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严重毒害着青少年,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给学校教育带来较大困难。

案例:在影院或剧场里,学生们面对、、刘胡兰这些闪光的名字时,面对这些英雄人物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时,在舞台上出现严肃、壮烈的情景之际,我们可能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常常会报以轻浮的哄笑。

是什么价值观念扭曲了学生们的情感和心灵?不可思议的是,当班主任回去后利用班会课质问有些学生为什么是非不分,没有爱国情感时,下面依然笑声不断。

2.责任意识淡薄。

中国历来都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名言警句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耳熟能详,可目前高中生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现象屡见不鲜。显出对自己、家庭、社会均不负责的行为,如上课打瞌睡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离家出走不和父母打招呼;回家索要财物不顾家庭条件狮子大开口;在大扫除中缺乏主人翁意识懒懒散散;从不关心环保,对基本国策漠不关心等等。

3.意志毅力削弱。

生活的富裕化,现代化及中国的独生子女对高中生意志的消极作用。1993年和2006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通过两次夏令营不得不承认:这两次较量中,中国的孩子都输给了日本的孩子,怕吃苦,意志薄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在高中生中其实也是比较突出的。部分家庭不知道谁是爹谁是儿子,谁该听谁的话;家长周末到学校给孩子洗衣服,有的甚至放弃工作陪读;孩子要啥给啥,在学生眼里,生活就是享受、金钱就是一切,什么劳动关荣、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没有印象;外面的世界对高中生的诱惑更不言而喻,手机、网络、游戏机等无不削弱学生的意志力。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研究

洛克说过:“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可是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较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吃苦精神差、依赖性强、受挫折能力弱、虚荣心强、自控能力差、合作能力弱、眼高手低。肩负每个家庭希望的独生子一个个变成“高分低能”的庸才,我们该做点什么?面对现实,笔者围绕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做了如下研究。

1.德育实践。

长期以来,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习惯了直接告诉学生一些道理,阐述社会和学校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只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重视说教,却忽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生活感悟,忽视了“生活是最好的学校”这一至理名言。在班会课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逻辑和顺序被拉着走,有些聪明的学生看老师的脸色行事,甚至围绕“课堂假话题”说着自己本不以为然的话。

德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有真切的体验,德育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仅仅靠告知说教只能使学生认识浅显。因此,班主任应通过道德实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例如,布置一些实践性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假期回家帮妈妈洗脚,有些学生给妈妈洗完脚后抱着妈妈哭成一团。这些毫无疑问能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

2.德育的真、善、美。

德育本来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交流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目前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和老师之间,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交流时出现了很多背离真实的情况。如在家长问:“××班主任,我家小孩最近如何?”时,班主任常常这样回答:“不错,不错……”越来越多的“假话”“客套话”“无关痛痒”的评价,大家似乎皆大欢喜,可人走后又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得不到学校关于孩子的真实的评价,孩子也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老师实事求是的真实反馈。凭心而论,有时学生们之所以会违心地说着我们老师不愿意听的假话,我们教师似乎也难逃其咎!

3.同伴教育。

德育实践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时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高中班主任怎样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利用班会课或课外进行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的方式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中生受社会和家长的影响渐深,心理与行为有冲动性和逆反性,高中生更倾向于同伴之间的交往。同伴教育容易引起共鸣,容易沟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伴教育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热点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梳理和总结出目前全班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最感兴趣的话题,最痛苦的事情,最大的希望,最讨厌的事情等热点话题。

(2)主持人的选拔。选择班级自然形成的灵魂人物,并且具备一定的素质,有良好的表现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核心成员的组建和培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班会,形式除了优秀的主持人之外,每一个小组应该选定一个核心成员,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地在主题班会前对核心成员进行挑选和专业的培训,使得他们和主持人交相呼应,成功完成任务。

三、结语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人物,要顺应时展和新形势的要求不断调整德育教育方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遵循道德教育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并且将上述几个方面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才能抓出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国汉,杨连山.班主任新兵法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3

关键词:高中生;信息素养;提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教学着重培养的是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与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每周的信息技术课是他们所期盼的,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该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可以看出,课程的主体思想不像以往,是让学生学会某几个软件的用法,或某个系统的功能,而是让学生学会在现有的信息中获取新的信息并加工利用,学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获取新的知识、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思想、掌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二、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才能完全体会信息技术课程的奥秘,感悟信息技术课程的精髓。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分层次分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诸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运用多媒体网络、利用各种媒体收集信息,从生疏到熟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小组协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

三、通过改变评价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上,笔者认为应把信息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志,而教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课堂上教师要通过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观念,才能使学生对杂乱无序的大量信息有较强的适应力,才能提升学生信息生成能力,才能使学生善于挖掘有用信息和浓缩有效信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加工,能够对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创造出新的有效信息。而教师对学生收集处理的有效信息进行恰当的评价,表扬优点,指出努力方向,把学生的信息成果全部分类保存、并交流,从而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激励了学生的兴致,使学生更加自信,更加有兴趣,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总之,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偏离课程标准,更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停留在过去老的教学模式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让学生们去进行发明创造,充分运用高级思维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的人才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靠教师,更需要学生的参与,只有把以上各方面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4

【关键词】德育模式 三年一体 主题推进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随着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莆田一中的生源呈现多元化,一个年段有6种生源(统招生、择校生、定向生、特长生、中美班学生、新疆班学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面对新形势,如何有效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找准学生各个时期不同关键点。这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紧密结合时代精神,深入挖掘百年名校的优良传统,经过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一套"三年一体·主题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角色定位,勤勉自律。

背景:进入高中,面对新环境,新的学习要求和青春期发育,高一新生大多感到不适应,呈现新的心理特点,出现诸多心理问题。特别是进入重点中学的新生,他们曾是初中校精心呵护的佼佼者,老师关注,同学仰慕,然而在新的环境面临重新洗牌,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是其一。其二,高一新生来自全市各个初中校,行为习惯参差不齐,让他们尽快认识高中、适应高中、完成初高中衔接,迫在眉睫。

应对策略:可制定以"角色定位,勤勉自律"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抗挫能力,通过不懈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角色的完美转型。

一是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开学前,先进行为期一周的入学训练,安排讲座,内容可涵盖即将在一中展开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史、行为规范要求、学习常规、文明礼仪等等。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良好的素质和优异的成绩需要严明的纪律、制度来打造,强化"一中人"角色意识,促使他们调整自我,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为了配合入学训练,我们编写了《梦绕莆田一中》、《走进莆田一中系列丛书之行为规范篇》等校本培训教材。组织往届学生举办毕业周年晚会暨高一迎新晚会,学长们通过自编自排的小品、音乐剧等形式向高一新生展现他们在一中就学时的生活场景,让高一新生对一中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感情上更快融入一中。二是强化过渡期辅导。编写校本培训教材《走进莆田一中系列丛书之心理导航篇》,针对学生进入我校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安排心理老师给学生做"初高中过渡心理"辅导,组织学生参观心理健康中心。依托入学训练,举办"高中三年规划"专题讲座,同时,我校运用高中生涯发展教育系统软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测试,让学生了解自我,制订高中三年计划。邀请应届毕业生给高一新生做生活及学习指导。邀请高一各学科备课组组长给学生做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多管齐下引导,让学生对高一生活有充分的认知,以期实现平稳过渡。三是塑造吃苦耐劳品质。举行军事夏令营,通过刻苦训练,磨练学生意志品格,提高适应能力。开辟校内劳动基地,学生自己动手在班级的自留地中种植蔬菜、玉米等作物,劳动结束后学生需完成劳动过程记录及活动感想。学年结束时,以照片或实物形式举办劳动成果展。施行校内劳动卡制度,即由专人根据校内每日需要服务的劳动对象的劳动量,安排每班学生的劳动时间、地点、人数,并验收劳动效果。布置寒暑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学会某项生活技能,开学初在班上交流,学校适时举行"厨艺大比拼"等活动,展示实践成果。

二、文明守信,修身明礼。

背景:高二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学年,学生褪去了高一的憧憬和天真,存在逆反心理。加之文理分班后面对新组建的班级,学生多持先入为主的观念及怀旧情绪,潜意识里比较新旧班级,不愿融入甚至排斥新集体,由此也引发诸多不文明现象。

应对策略:制定以"文明守信,修身明礼"为主题的系列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文明新风,弘扬先进文化,抵制不良风气,慎己、慎微、慎独。一是强化爱校责任意识。举行"爱校·荣校--我与学校共成长"系列主题活动。邀请退休教师作"爱校·荣校"专题讲座,介绍一辈又一辈的教师甘于奉献、乐于付出的勤业敬业精神。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座,分享他们高中的美好时光,突显一中人的自豪感与光荣感。同时,各班召开"爱校·荣校--我与学校共成长"主题班会,强化爱校责任意识,勉励、引导同学把"爱校·荣校"转化为切实行动,为学校争光。举行教室、宿舍"美室"活动,进行班旗、班徽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运用智慧一起动手,共同打造新集体、新家园,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班级归宿感。二是强化家庭责任意识。叛逆期的孩子容易和父母疏远,甚至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学校创设机会让父母和孩子加强交流,融合感情。每年母亲节、父亲节期间举办"家长开放日":其一,进行"厨艺大比拼"活动,由家长担任评委来检验孩子的社会实践成果;其二,邀请家长参加班级的"感恩亲情·拥抱父母"主题班会,在互动活动中感受融融亲情。举行"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感恩励志演讲会,鼓励学生把爱勇敢说出来,在互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三是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学生经过一年的历练,退去了高一的拘束和腼腆,成为学生会、团委会的中坚力量。通过他们引领学校的社团工作、志愿者服务,广泛开展以"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为中心内容的志愿者活动,如开展清理霞林、汽车站、步行街等街路残土、墙体污物;前往各社区居民楼、"SOS"儿童村、老年大学、敬老院、福利院、革命烈士陵园等地进行义务劳动;前往湄洲岛、凤凰山、钟潭等景区进行环保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美化环境、建设社区、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做出了贡献。培养他们的文明意识和热爱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感。

三、励志成才,感恩回馈。

背景:高三的学生要经历高强度的各科总复习,要承受学校、家庭等对其成才的深切期待。所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培养坚韧的品质,激励他们成人成才,成为德育工作的重心。同时,在他们收获成功之际,及时引导他们懂得感恩,体会感悟回馈的幸福。

应对策略:制定以"励志成才,感恩回馈"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一是志存高远,励志成才。通过年段宣传栏开辟"追寻成功人士的足迹"的励志主题栏目,分阶段介绍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引导学生探寻他们的成长轨迹,掌握他们成功规律,学习刻苦奋斗精神,激发人生潜能,励志走向成功。鼓励各班积极营造氛围,立志高远,奋发拼搏。向学生征集班级、年段标语与口号。设立"心愿墙",鼓励学生敢于立志,喊出青春的最强音,为自我喝彩。二是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可通过年段宣传栏的"名校风采"栏目,介绍国内各大名校的特点、优势,引领学生找准位置,明确方向,树立目标。由各班收集"名校裁影录",展示高校美好的校园风光,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考取理想大学。邀请杰出校友回校讲座,用他们的奋斗事迹激励高三学子勇于追梦,努力圆梦。邀请国内优秀的心理专家团队,来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引领学生走出复习阶段的心理"高原区",化压力为动力,以平和的心态,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占领知识的"高地"。三是传递真情,感恩回馈。引导学生在最后学年里,正确把握和处理同学关系,互敬互爱、互勉互励、共迎挑战,为高中生活划上圆满的句号。重视毕业教育,要求学生站好最后一班岗,高三年段纪律、卫生等方面评比都应严格要求,严格执行。倡导文明离校,展现优秀毕业生的文明形象,给学弟学妹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鼓励学生尽己所能,给校园增添自己的最后一抹色彩。号召高三学子整理好笔记,把笔记和有价值的参考书传给下一届学生。动员他们高考结束后撰写总结与经验,给学弟学妹们作励志讲座,鼓动士气,传授经验。举行毕业典礼,教育学生始终铭记母校所传授给他们的治学之理、修身之道,在追求个人志向的同时更努力地回馈社会。

"三年一体·主题推进"德育模式既考虑到阶段的侧重点,又注意到教育的整体性。是建立在学生的心理需求之上,将无形的教育主题具体、贴切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效果更为显著。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德育工作不断呈现新特点,为此,要进一步立足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德育科研意识,深化德育课题研究,积极构建德育新模式,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发展,为生命打好底色。

【参考文献】

[1]张忠仁,怎样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吉林教育·学校文化专辑[J]

[2]张革,王秀彦,高春娣,以主题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思想教育研究[J]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5

[关键词] 新时期高中生 传统高中生 思想教育 和谐关系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进步,班主任的工作也要与时俱进。虽然班主任的作用始终不会改变,他永远是带领一班学生的“带头人”,但在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却要不断改变;尤其是在身心方面,中学生个头虽然像大人,但身心并未成熟,需要班主任的耐心教导和多方面的沟通,避免方法不当可能造成弄巧成拙,使得实际效果适得其反。所以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面,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思想教育

1.高中生处在“告别少年,迎来青春”的身心发育时期

高中生进入身心都接近成熟的阶段,他们面对更重的学习任务,在家庭和学校占有重要的地位,面临着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已经从“经验型”走向“理论型”,思维逐步进入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层次;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更加鲜明;思想上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有所改善,所以因势引导才是正确途径。

2.加强生命教育与心理疏导

人的成长,关键在于主体性的逐步觉醒,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最可贵(因为它有限)、最可爱(因为它独特)、最可敬(因为它不断超越)的时候,他才能自觉选择有意义的人生。因此,生命教育是根本的教育。

在开放改革时代,青少年做到发现自我、崇尚自我并不难,难的是在身体、行为和心理层面上发现自我之后,进一步发现人类生命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的生命要追求价值。而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人的本质是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崇尚自我的新时期高中生们,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对自我价值有了深刻理解之后,必然会升华人生价值。正像秋瑾所指出的:“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这个“爱生之极,进而爱群”说得极其深刻,秋瑾是用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在悲壮的行动中,身体力行证明了这条真理。和那种通过说教、灌输,甚至外部舆论压力来树立人生目标的途径不同,这种从珍视自己的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进而关爱所有的生命,才是一种真实的成长道路。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笔者认为,新时期的高中生正是在探索着这样一种成长的道路。

如果遵循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引导学生掌握心理规律,对自我的心理世界进行疏导,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的影响,必然会促成学生目标定位的非科学性。有些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久而久之,信心和斗志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有对自己的不满意和不愉快。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需要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未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且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建立和任课教师的和谐关系

1.从任课老师那里了解学生情况

诸如:从语文老师那里了解周记反映出的问题,从数学老师那里了解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怎样,从德育老师那里了解哪个学生没上音乐课等。每位任课老师都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加强与任课老师间的联系,充分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个行为。

2.随时向任课老师通报班里的情况

使任课老师及早全面的了解班级出现的问题,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帮班主任出主意、想办法,共同管理好学生。每位老师都把管理学生作为自己份内的事,发现问题就解决,常抓常管,分担了班主任的部分工作,同时也减少了班主任的工作强度。

3.对个别学生各科老师协调行动

班主任和各科老师共同制定策略,用教师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合力,采取一致的措施共同管理学生。弥补了以前各自为战的弊端,使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总之,齐抓共管,促进了班集体建设良好的发展。

四、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学生们往往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在意老师能否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有鉴于此,班主任必须正确看待和理性评价学生。

1.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

2.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及时地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多的(下转第251页)给予其鼓励和热切的期待。

3.不吝惜爱心的投入

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转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的自我管理。

4.因势利导、以情动人

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尽早的走出自卑的阴影,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

教育也好,教学也罢,就是人与人互相沟通的事情,如果上完课走人,谈完话结束,学生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距离感。因此,我们的老师都能随时和学生沟通,每一个任课老师有必要把手机号码公布给学生,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和老师交流,更多的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

五、结语

高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第一责任人,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是各科任教师的联系者,这些工作对一个高中班主任来说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人文工作,要做好班主任就要比其他职业的人付出更多。但是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也不难,只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多想办法,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善于研究,勇于探索,一定会科学而简捷的将教育管理新方法落实到班主任的工作中,真正的成为合格的新时期的高中班主任。

参考文献

[1]杨碧霞.班主任工作感悟[J].卫生职业教育,2004(17)

[2]班华,王正勇.高中班主任.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高中生劳动实践感悟范文6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开始时小白鼠在迷津内“溜达”、“玩”,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学,产生出一定的学习结果,但没有表现在外部行为上,因此,作为实验者,我们观察不到。当在第十一天一旦给了食物,动物获得急切需要的目的物,更加强了对迷津的认知,把前十天积累的学习结果爆发性地表现出来,因此错误率突然急剧减少,甚至优于乙组。因此,托尔曼提出他的内部强化说,他称为“潜伏学习”。

一、潜伏学习理论的可行性

1.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说的验证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感知世界和体验生活的多数时候是无意识的,但并不等于人类没有体验和记忆,而是被“无意”储存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在后来的某种情境下经潜意识的唤醒就进入意识层面被人明确感知到了。

2.班杜拉的替代学习说的验证

班杜拉的替代学习理论又被称为无尝试学习、模仿学习、社会学习等,指反应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行为训练所习得,而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过程得到的。

3.生活现象的验证

新生儿的学习能力为什么那么强,尤其是在动作和语言的学习方面?婴儿的学习不是天生而是潜伏的,是和父母、家庭、社会施与的影响分不开的。印度狼孩只能会狼的语言和动作也是这个道理。

二、潜伏学习理论的必要性

潜伏学习理论对高中语文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弊端丛生的今天。

1.以应试教育为主

高中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积重难返,要真正达到新课标要求还长路漫漫。“高考大于天”,“凡是高考考的,我们都教;凡是高考不考的,我们都不教”,依然是很多高三教师的指导思想。

2.重工具性轻人文性

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光字音、字形、成语、病句这几块就有老师讲两个月,以后还要不断重复巩固。即使是散文和小说鉴赏也严格按主题、结构、手法、效果、探究等考纲要求来一一训练,最后往往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人文魅力要么语焉不详要么置之不理。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标刚出台时确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时间各种活泼灵动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可是好景不长,因为耗神费力且容易流于形式。整体而言,教师唱主角依然是今天高中语文课堂的主流。

4.漠视学生的兴趣追求和接受特点

现在的高中生生性活泼、爱好广泛、个性鲜明,他们很难像过去的高中生那样被教师摁在教室里夜以继日学习不辍。尤其是现在,学生逆反心理极强,直接而单调的知识灌输和机械训练不仅让他们厌恶学习,还会和教师“对着干”。

三、潜伏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经常性的影视欣赏

电影本身就是艺术,其剧本是文学体裁之一。电视及网络视频里有大量教育类内容,如百家讲坛、新闻周刊、道德观察、共同关注等等,都可以成为极有影响的语文教学内容。

2.阅读文学经典

引导学生多读书是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会做的,但应注意的是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写读书笔记,因为这样很多学生会视读书为畏途反而不读了。其实,不求甚解式的自由阅读学生照样会获得独特的感悟。

3.开展语文活动

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如演讲、课本剧、辩论、编短信、成语接龙、新闻播报、搜集家人的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训练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打工兼职、社会调查、游山玩水等社会活动,既可以丰富社会体验,了解人情世故、风土人情,又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语言,训练口才,学会交流,还可以为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涵提供感性认识,为作文积累独到的素材。

5.注重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为学生活跃思维、锻炼创造力提供了良机。语文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不一定局限于语文方面,只要学生感兴趣的,能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皆可。平常我们会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思考去合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有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习得的思维方法,学生才会在实践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