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1
1研学的发展现状
结合国内外的研学现状,目前的研学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国内外著名人文景观的参观研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人文景观来感受和感悟名胜古迹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既能让学生知晓人文景观的地理位置,对地理知识有直观的感受,也能通过旅游地的文化讲解,对景点所传承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切身的体验。(2)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参观研学。中小学生对大学的美好向往和期待是每位学子的追求目标。当前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参观活动已然成为众多学生的首选研学地。通过置身大学的参观和研学,一则可以直观地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以后专业的选择指明方向。(3)自然景观的参观研学。海洋、湖泊、沙漠、极光等自然景观,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相信学生们永远都体会不到自然景观所带来的震撼。人生是一场多彩的里程,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长河里,如果能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所带来的五彩斑斓,相信每个人都珍视这样的研学机会。(4)传统文化知识的体验研学。目前有些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组织了一些体验的研学活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包罗万象,研学作为重要的学习途径,应当在传统文化知识的研学方面开发更多的路径。
2研学形式多样化的缺失
当前,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始探索结合本校实际的研学形式,但在教育理念的规划指导方面,可以操作的具体实施规划尚未有效落实,研学形式仅在旅游观光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层面的探索,但在更深意义上,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尚未开发。(1)缺乏有效的规划指导。研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虽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但是目前,各学校还是按照已有的方式各自开展着不同的研学活动,在管理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和评价体系。(2)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研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涉猎范围更广,在组织形式、学习内容方面都需要有专业的知识储备。目前的教师专业层面尚未有专职的研学教师,很多教师带队研学都是兼职,一则缺乏专业的研学经验,二则缺乏组织和管理的专业知识。(3)缺乏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相比国内外的研学形式,大多都建立在旅游的基础上,大致的范围和内容也极为类似。结合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人文条件,我们的确可以打造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形式,这既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有效手段。
3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必要性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我们的下一代却极度缺乏基本的农业文化知识,甚至很多孩子高中毕业了尚不能分清水稻和小麦。研学这一重要的课外学习形式,正是弥补农业文化教育缺失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彰显中国特色研学形式的主要途径。
(1)弥补农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体验教育的缺失。纵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材和教学内容,有关农业的基本知识,既没有系统的教材,也没有专业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如果通过农业文化遗产基本知识的讲解,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农业知识的兴趣,也是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必需环节。
(2)丰富农耕体验。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搬进城市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没有了农间体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既能让学生重回田间地头,切身的感受农业文化和农耕体验,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悟祖国的地大物博。
(3)增强农耕意识。当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逐步踏入小康社会,国人的农耕意识亦越发淡漠。通过参观和亲身劳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劳作的艰辛和辛苦,也能以此来唤醒学生对劳作的敬仰之心。
4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优势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而研学作为一种走出校园的教育形式,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1)提供农业文化遗产宣讲的基本知识。农业文化的缺失,首先是基本理论的缺失。通过遗产地的研学,农业文化知识的习得是研学的首要目的,也是农业文化知识填补的重要途径。每个遗产地可以提供不同的知识,丰富了研学的教学内容。
(2)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在农业文化遗产研学的过程中,通过研学的过程设计,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比如,在到达遗产地之前,学生必须要掌握遗产地的地理位置信息、天气情况、交通情况和当地风俗等方面的内容,这是结合不同学科内容,对当地进行全面了解的过程。
(3)可以拓展研学内容和途径。研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研学,既能有效地弥补农业知识教育的缺失,也能有效地拓宽研学的教育思路,延长研学的教育链条,增加体验式、浸入式的研学内容,为研学提供了更多教育途径。
(4)遗产地可以提供多样的农耕体验。国家在批准农业文化遗产地之初,就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比如,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系统等,学生们如果能走进不同的遗产地进行亲身的体验,每次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农耕体验,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农业文化知识的有效手段。
(5)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思路。农业文化遗产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系统。比如,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逐渐的培养起系统学习的学习惯性和学习思路。(6)生物多样性带给学生的研学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农业研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祖国的下一代意识到我国的幅员辽阔、物产丰盈,中国目前已有91个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地、1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感官体验和研学收获。
5农业文化遗产地研学的可实施性
研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之所以截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研学的可实施性存在较大的难度,农业作为教育的薄弱环节,在研学的可操作性方面具有可落地的操作性。
(1)让农业知识走进校园。教育行政机构可以根据各学校校本课程的安排,让农学作为一门选修课进入基础教育的课堂,让感兴趣的学生对农业的相关知识有个理论层面的了解。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聘请专家和科研团队讲解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让感兴趣的学生更有兴趣,让零基础的学生激发了兴趣。
(2)鼓励家长带领孩子体验农耕文化。不可否认,现阶段诸多家长已经从单纯地追求孩子成绩,向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转变。人生是一场丰富多彩的体验之旅,一味地追求课堂成绩已经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了,家长们也开始探讨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周边亲子游在近些年也发展的如火如荼。在此需求下,农业文化活动可以供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一起体验、一起学习。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2
赣南采茶戏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要、精神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以及文化审美需要,因而其对于我们当前的钢琴音乐教学具有一种深度的情感体验式的促进意义。赣南采茶戏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以丑角为中心、以歌颂劳动人民生活为导向的审美价值情怀;音乐表达上的“三腔一调”;戏剧舞蹈的“动感三绝”。赣南采茶戏对于钢琴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表现为:可以为钢琴音乐教学注入古典审美情趣;可以为钢琴音乐教学注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教学提供学习灵感。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赣南采茶戏的思路包括:钢琴音乐的体验式教学思路、钢琴音乐的互动式教学思路、钢琴音乐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等。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钢琴音乐教学;促进作用
在我国丰富的茶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中,“采茶戏”是一种独具艺术魅力的表现样式。在我国“同源异流”的采茶戏谱系中广泛地存在着诸如江西“赣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类型,这些采茶戏尽管呈献给受众的是不同风格、不同歌唱方式和表演方式下的审美享受,但是本质上都是中华茶文化价值的表达。在这其中,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江南一枝花”的赣南采茶戏最富有艺术魅力。赣南采茶戏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要、精神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以及文化审美需要,因而其对于我们当前的钢琴音乐教学具有一种深度的情感体验式的促进意义。
1赣南采茶戏的主要特点
赣南采茶戏最早发源于我国江西省安远县的九龙山地区。它最初的艺术基础是九龙山地区的“九龙茶灯”,所以在民间赣南一带的采茶戏也被称为“茶篮戏”或“灯子戏”。作为一种结合了采茶文化、戏曲文化、民乐文化、民俗文化等的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这样几点:
1.1以丑角为中心、以歌颂劳动人民生活为导向的审美价值情怀
赣南采茶戏中的人物主要可以分为“正丑”和“反丑”两种丑角,其中的正丑主要展现的是采茶劳动中有关的青壮年劳动力等,这种以“丑角”为主要审美导向的艺术形式,在深层次上因循着歌颂采茶劳动者的基本立场,只不过是通过“三角成剧,小丑当家”这种相对诙谐、插科打诨和滑稽可爱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实现的。实际上,在江西赣南采茶戏的主要表达群体中,“客家人”是一个核心的骨干群体,客家人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吃苦耐劳、勤恳劳作、对待生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构成了赣南采茶戏的主要精神品格。我们从赣南采茶戏的“三绝”(即丑中见美的矮子步、风韵独特的单袖筒、优美动人的扇子花)身上都可以将客家人身上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洞察出来,在劳作中显示出来的那种积极的审美态度、苦中作乐的实践精神和平民主义导向的农业文化审美都贯彻其中。
1.2音乐表达上的“三腔一调”
赣南采茶戏在音乐节奏上浓缩和融合了诸如“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这样的“三腔一调”,本身就是一个风格包容、以生活体验为导向的开放式表演艺术。在这样的“三腔一调”的曲牌体系中,“茶腔”是一种最核心、最常用的曲牌,这种曲牌唱法经常以“Re———La”音调为主阶,在客家方言介入后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乡土田园上种植和采收茶叶的美感想象。而灯腔类的曲牌则经常辅以唢呐和锣鼓的伴奏,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喜庆欢快、积极向上、动感十足的艺术氛围。“路腔”是“三腔一调”中最具有诙谐色彩和插科打诨色彩的腔调,常用商调、宫调作为表达方式。杂调则是一种典型的属于赣南采茶戏、采茶歌、采茶曲的专有民歌小调,成为一种附加的艺术点缀。
1.3戏剧舞蹈的“动感三绝”
对于赣南采茶戏来讲,其舞蹈动作构成了其舞台效果的一个核心内容。不同于一般的采茶曲、采茶歌注重声乐表达的淬炼这种特点,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具有典型的动感和个性特点,学术界将其归纳为“动感三绝”——即扇子花、矮子步和单水袖。这动感三绝的系列动作组合将劳动人民采茶过程中的走步、采茶、放筐、半蹲、挪步、擦汗、扇风等劳动细节,相对原生态地将茶民采茶、制茶的一个简单的模型通过艺术形式简要地表现了出来,给观众提供了一个直觉、直观和动感的展现方式。
2赣南采茶戏对于钢琴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
作为我国古代茶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赣南采茶戏有机地将采茶曲、采茶歌和采茶动作等结合了起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生活化的、原生态的乡土艺术气息和审美的对象。对于钢琴音乐教学这种相对高雅的艺术实践来讲,积极地从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中形成的民俗音乐、茶艺、茶道乃至采茶戏中去进行艺术采风,是促进教学创新的重要步骤。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学者都在积极构建和创新“生活化课堂”这种教育模式,开发出了诸如“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和“尝试生活化的教学实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等措施,为我们反思钢琴音乐艺术的教学创新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认为,赣南地区的采茶戏作为一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浓缩和代表了我国古代采茶艺术、茶乐艺术、民俗艺术和乡土戏剧艺术,并且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对于创新当前过于注重课堂化的钢琴音乐艺术教学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2.1审美价值上:可以为钢琴音乐教学注入古典审美情趣
钢琴的演奏和乐曲的创作一样,都是一种典型的艺术行为,本质上都需要按照特定的审美价值开展审美活动。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乡俗艺术形式,赣南采茶戏身上承载着乡土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多种审美价值,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包括“中和、优美、典雅、悠闲、恬静、清柔、和谐、圆通、渐变、中庸、定格、定性、虚拟、线性、自然、辩证”在内的审美价值系统。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们提供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审美引导和启发,有利于增加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悟和悟性,从而转化为有效的钢琴习练过程。
2.2教学模式上:可以为钢琴音乐教学注入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应当指出,在钢琴教学中得到贯彻的“生活化的教学”是一个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展开创新的过程。这些复合型的创新汇聚成一点就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意义上,我们基于课堂式、理论图谱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因此,有学者提出了诸如“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或者“创新式教学”等理念,这些理念内在地都具有同一个逻辑,就是通过从具体的、鲜活的、生活化气息浓厚的一些资源上入手对学生们开展教学。而赣南采茶戏本身的生活导向的旋律、舞蹈动作、腔调表达方式等为我们的钢琴“隐性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生活化教学资源。
2.3学习灵感上:为钢琴音乐艺术的教学提供学习灵感
我国钢琴音乐艺术的教学当前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以教材知识为导向”、“以理论教学为导向”、“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的思维和对钢琴艺术的自觉性被压抑在繁琐、枯燥的教科书体系中,这种教育模式实际上违背了艺术教学讲究的灵感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和互动式教育等理念,也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赣南采茶戏作为一种民俗性和乡土性、原生态性浓厚的艺术形式,将它合理地引入到钢琴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原生态文化气息的熏陶,增强其艺术感召力。
3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赣南采茶戏的几个思路
实际上在钢琴音乐教学中应用赣南采茶戏涉及到的是一个在生活化的音乐导向中探索“艺术融合”的问题,我们可以本着这样几个思路展开:
3.1钢琴音乐的体验式教学思路
生活化音乐教育归根到底需要立足于特定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某种意义上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灵感的共鸣,达到我国传统茶文化和茶艺提倡的那种“天人合一”、“人乐合一”的境界。具体来看,我们可以在钢琴的教学课堂上让学生分组演奏不同的赣南采茶戏曲调,让学生在这种实际的分组表演和分组竞赛中体会出我国传统茶文化艺术的魅力。
3.2钢琴音乐的互动式教学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钢琴音乐教学基于学科分工和班级授课等限制,往往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同时授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习钢琴的学生和学习其他乐器的学生之间往往是互不干扰、互不联系的一种方式。赣南采茶戏这种复合型的艺术魅力之所以获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称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对艺术的“集大成者”之表达。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熏陶学生们对于钢琴艺术魅力的特殊体验,可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围绕着“艺术融合”的思路在钢琴习练者和打击乐器习练者、唢呐习练者等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式教学”,可以让他们共同分工演奏赣南采茶戏中的名曲经典剧目,实现一种更广泛的艺术锻炼。
3.3钢琴音乐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们参与到生活实践的细节和情境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艺术的魅力,所谓的艺术采风就是这个道理。对此,我们应当号召我们的钢琴习练者学生们多观看赣南采茶戏,甚至可以到现场去感悟这种艺术的魅力,到农场的采茶现场去创作或者是习练钢琴曲目,当然也可以邀请采茶戏方面的专家学者向学生们授课,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中达到一种学生技能和感悟的升华。
作者:杜晶 单位:三峡大学
参考文献
[1]卢致苑,曾荣.一朵艳丽的山茶花———赣南采茶戏之艺术特色[J].中国戏剧,2012(8):48-49.
[2]闫浩.江西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J].福建茶叶,2016(1):219-220.
[3]唐龙.江西采茶戏的音乐表现形式及特征分析———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福建茶叶,2016(3):372-373.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3
对这一框的教学,很多优秀教案和教师都采用了漫画“点子从哪儿来”。本文也以这幅漫画为情境,但在使用上将全面展示和全程再现它作为情境的妙用。
情境,是由人的认知、感情、意志、行为和个性等主观心理因素及生产生活场景、语言材料等客观环境因素构成的,与活动主体内心体验和感受呈高相关性。大多教师在教学中,常把情境用在进入新知学习前,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作用。就本框的教学来说,就是通过对漫画画面进行形象性描述,让学生在具体形象中感悟漫画特有的幽默诙谐和讽刺意味,从而开启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顺利切入新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把情境这一作用概括为“激趣:承接课内与课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不仅如此,它还有以下作用。
1.激情:嫁接理论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激趣,实际上只是就事论事,利用情境如漫画自身的元素来打动学生。情境,还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紧密相联。一个好的情境,能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获得情感和价值上的认同。就这幅漫画而言,画中人的行为常常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成功导入后,可进一步追问:“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这样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笑声会戛然而止,勾起学生对自身类似情形的回忆,反思自身,使学生对新知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和情感介入;理论也不因失去生活底色而苍白无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2.激知:衔接新知与旧知,完善学生知识网络。情境还承载着深刻的理性认识。利用情境还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实现新知与旧知(包括经验性知识)的真正联结。在本框教学中,通过漫画标题:“点子从哪儿来”中的通俗概念“点子”为发端,对标题的深入发问,点子实质是什么?画中人为什么需要点子?点子究竟从哪儿来?必然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来源于书本,这是做学生的最熟悉的经历;一种断定是实践。及时抓住分歧,引导学生去讨论或辩论,最能达成并认可共识:既可是书本,也可为实践,但归根到底是实践,从而完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教学。
3.激思:链接表象与问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意识。情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不同类型的情境其组成不尽相同,语言类涉及语言的意义、声调、形象、感彩等;图片视频和实物类涵盖各种角色、形态、声音、色彩、情节及其承载的思想等。让学生透过情境中各种具体物件要素,深入思考,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可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聪明才智,开发学生潜能,不仅有利于教学的深入开展,更有助于学生学会剖析情境,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具有探究性。
在本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关注漫画中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衣着打扮等特征,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发问,学生思维必然洞开,发现许多全新的问题。如:画中人衣冠楚楚,皮鞋锃亮,坐在舒适的沙发上找到了点子吗?画中人为什么满头大汗,眼冒金光?《点子大全》真的全吗?画中人应怎样做才能找到点子?……通过讨论和解答,“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就迎刃而解。画中人之所以找不到点子,是因为他不明白:实践不仅给他提出了需要解决的新课题,还需要他学会利用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在实践基础上总结新经验、回答新课题,才能获得新认识,即他所需要的点子。
4.激智:连接理论与想象,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和认知发展。
情境具有直观形象性,是意象和意境的结合。通过情境能促进学生智慧的生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其头脑中的意象更深远、更富有情感色彩,有助于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认知的发展。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语)。
在本框教学中,不仅漫画自身耐人寻味,激丝,推动认知,而且稍加引导,更有助于理论的深入和情感的积淀。通过前面探究,了解了画中人找到点子的途径。这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应是如何打扮。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课堂内涵,更让学生获得一次洗礼:学生在想象中肯定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有工地或车间里的工人、从事农耕的农民,还有实验室里的科技工作者等等,对劳动群众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萌生了亲近感;同时从中也会感受到实践力量的伟大,真正认识到劳动是最光荣的,这样,在“情、理、行”上会有彻底转变,并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用自己的智慧服务群众,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人生价值。也就是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了落脚点。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4
论文摘要: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陕北民歌的诸多传统性功能正在不断走向衰微。针对这一现象,应该高度重视对其进行挖掘整理、理论研究;并且应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加强创新与传播,使陕北民歌重现它的生命力与独特文化魅力。
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带,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合区,也是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往来的交汇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东西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曾以丰富的民间音乐闻名全国,陕北民歌的数量之多、流传之广是其他地区的民歌无法比拟的。陕北民歌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当地复杂多元的民俗活动和风貌,向世人展示出陕北民俗独特的文化魅力。
民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民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他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民歌又成为研究民俗的重要资料。学习、研究、欣赏民歌,只有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把握二者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的深层理解和感悟。陕北民歌的精要之处既在于描述陕北人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更在于它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民间音乐中得以一脉相承并且保持长期不变的品种,总是和一定的礼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礼俗通常是人类生活中长期保持不变的社会活动,依附于礼俗活动音乐也就因此得以保存和传承;与礼俗活动关系较远的音乐品种,其生存和发展往往取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中易变的活动,所以与之关系紧密的音乐也就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陕北民歌是和生成它们的陕北劳动方式、交通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所有这些发生剧烈变动时,它们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方式也随之变化,陕北民歌的功能性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
一、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某些功能的弱化与整体形式的日渐衰微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生活背景,陕北民歌亦然。它是陕北农耕社会生活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陕北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陕北人虽然终年辛勤劳作,仍然无法果腹,有时不得不撂下一家老小,到宁夏、内蒙一带去谋生,俗称“走西口”。尽管“西口”距离陕北并不遥远,但由于过去陕北地形复杂,交通十分落后,又生逢乱世,往往一别不知音讯,故人们望着要“走西口”的亲人或情人,伤心是难免的。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反映生离死别、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山曲与小调。
不同时期的陕北民歌,其社会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由于生产劳动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传统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劳动性、排忧性和诉苦性自然会随着而丧失。至于革命民歌所表现出来的宣传性、歌颂性和记事性,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功能,这种特殊的功能也必然会因时代的变迁而不再发挥作用。由此看来,陕北民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和发展,其日常功能也在不断演变,现在已逐渐萎缩为比较单一的娱乐性功能了。而且仅此一种功能也受到了电影、电视和流行歌曲等众多现代娱乐形式的强大冲击,而显得愈来愈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独特的审美形式特征。
就劳动发生说来看,一些产生陕北民歌的劳动方式现在或已消失或已退化(如赶脚、渡船、打夯、推磨、打场等)。就仪式发生说来看,出行、跳火、请神等仪式在当今社会已基本不复存在;保锁、过关、上梁、婚礼、丧礼等仪式虽还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的地区存在着,但其仪式形式也已逐渐趋于现代化和简单化,因而很少有人在这样的仪式上唱民歌了。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旷野之歌也就自然而然原有的生存土壤。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社会风俗的不便再随意吼起来了。至于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真实故事和真实事件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成一种历史的陈迹。
如今,陕北民歌作为陕北人生活中的特有的娱乐方式和通用语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消解。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逐渐替代,整个社会环境的更迭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入侵,古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人们可以看电视,听广播,唱流行歌曲,这就使许多人不再那么醉心于他们曾经借以排忧解难的陕北民歌。美国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关联。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考察一种文学现象时,就不能独立地关注这一文学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该对文学活动的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进行整体的观照。陕北民歌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和艺术活动,它的兴盛与衰落也是以上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艺术作品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社会与人文的烙印。陕北民歌是陕北农耕经济社会的民间文化产品,是农业生活的产物,农业文明与民歌是一种依附的关系。物质的发展与快节奏的生活使民歌失去了改变、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个体创作的彰显以及媒体的炒作,陕北民歌的乡土性、集体性和口头性已大大削弱。现在演唱的陕北民歌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民歌,内容离时代越来越远。传统民歌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因而,以此为表现内容的陕北民歌在新的时代新的环境下已经越来越失去其发展的生命活力了。
陕北民歌功能的弱化大大削弱其继续发展的动力,人因功能弱化而衰老,因功能弱化而枯萎,一种艺术形式也会因功能弱化而衰落。这是自然现象,也是客观规律。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陕北民歌的日渐衰微,更引起我们对之加以发展与珍惜的及时性与迫切性。无怪乎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因此,及时全面地抢救、利用、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二、陕北民歌的功能性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丰富的灵活性
虽然,民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受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制约,但是,其传承方式又有着极强的稳固性和灵活性。前面讲过,特定的民俗催生了特定的民歌,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有着古老传统和深厚积淀的陕北民歌是不会这么容易彻底消亡的,面对现代化的剧烈冲击,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变方式,可能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但很快就会找到应变之策,以另外一种变体的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酒文化是当代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与酒文化又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酒与陕北民歌的密切关系自古有之,但绝无现在如此突出。当前,中国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更为迅捷,陕北乡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脱贫致富的人群正在迅速扩大,经济的发展也为酒文化及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生存背景。
第二,陕北地区形成的以民歌手为主要成员的流动团体,成为当代陕北民歌新兴的表演者、传播者和创作者。不少年轻的农民将这当成了谋生手段。不少歌手纷纷走向北京、西安、深圳等大城市的歌舞厅,还有不少走进了艺术院校。
第三,陕北民歌在当代民俗的演变过程中会放弃一些有形的东西,但陕北民歌的特色、风格未变,精髓未失。确实,随着陕北乡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陕北以前所特有的生存环境、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都有了根本的改变,反映在陕北民歌中那种孤愤激昂的悲情美。“‘出走’与‘逃离’为精神主题以及表层热烈、深层苍凉的异质性结构”都在逐渐消失。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但是,陕北民歌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未变,集体创作的创作形式未变,即兴创作、演唱的创作方式未变,陕北黄土地的传承环境未变,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的歌、词、声、腔,反映的是当代乡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也是人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三、对陕北民歌发展方向的思考
以上陕北民歌功能性在当代民俗中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看似矛盾,实际上是符合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音乐的发展离不开现实社会,陕北民歌的发展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的民俗状况。它不以一种单一的形式进行传承,而是以多线条、多思维、多层面的形式,尽力适应和激发民众的审美感受,使主观和客观、审美对象和审美情感趋于统一,从而引起社会的认可并得以传承。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现代化进程加快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对陕北民歌的发展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音乐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深入民间,了解民情,挖掘整理,加强理论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利用,进一步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
1 搜集与整理,加强理论研究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草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对著名歌唱家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保存下来。首先,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另一部是《陕北民歌精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载体永久保存,“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其次,“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在艺术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艺术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2 结合民俗风情,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产生于远古时代,发展于近现代,繁荣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生存与发展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全国新民歌运动的掀起,陕北民歌也曾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振兴期。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和《黄土高坡》以及中国西部摇滚歌曲的兴起与兴盛等,都曾一度唱红全国。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先进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 开发与利用,繁荣我国音乐事业艺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陕北民歌、了解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因此在开发、传播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时,首先要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使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建立民歌博物馆打造民歌文化村等等。
其次,着手陕北民歌在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展演式保存、媒体保存。组织一批作家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5
关键词:农业景观;园林设计;运用
近年来,在全球化经济之下,现代农业也逐步朝着全球农业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既带有生产功能,更具有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度假等生活服务及其改善生态环境等多元化功能。农业景观的出现为我国园林设计增添了新的设计方向,为其提供了更为浓郁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色彩及其更为完整的生态自然环境,将农业景观更好地融入到园林规划当中,将会更加彰显园林的自然气息。为此,如何在园林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农业景观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农业景观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
所谓农业景观主要是将自然农业资源作为基础形态,在保留原始的自然元素前提下,融合农业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生活场景等多元素的景观,并非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形态或是精心雕琢的城市环境景观。农业景观不仅由多元素组成,更具有多重价值,如生态经济价值、美学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在欧美等国家当中,农业景观的发展是较为成熟的,在理论方面也相继提出了农业社区和垂直农场等相关概念,在实践方面更是提出了度假农庄、探索农场及民宿农庄等相关案例实践,农业景观表现形式可谓是多彩缤纷。而亚洲国家在农业景观的实践方面也相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韩国的周末农场和农园观光、新加坡的农业生产、休闲园区及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公园。纵观我国当前的农业景观建设来看,发展较为迅速的莫^于农业观光园和农家乐,而农业景观的理论和实践上仍旧需要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农业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演变,通过园艺博览会、农业采摘体验园等多种形式在传承着农业文明,这也意味着农业景观将会以更多的表现形式来融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
(二)特点
1.生态性
农业景观的生态性主要是由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协调性两者组合而成。独特的生物多样式使得农业景观同时带有可持续性的特征,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景观也逐渐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半自然栖息处,以此促进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形成。
2.审美性
审美作为人类所固有的需求,对于自然美的需求更是与生俱来。农业景观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农作物作为自然产物的自然美和经过人工改造自然所产生的田园景观之美。前者有动态美、感官之美及色彩之美等;后者则有广袤无垠的沃野平原、蜿蜒盘曲的层层梯田、果木桑麻等别具一格的农田风光。
3.生产性
农业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形式所存在的最大区别便是生产性。在景观表达上,农业生产是农业景观的基础表达形式。我国生态观光园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将农业生产作为核心,融合科普观光、休闲体验的一种生态园区表现形式。例如,讲述未来农林大世界所呈现的农业景观主题“汇聚现代农林科,展示未来自然田园”;又如上海昆山的丹桂苑被定为的大自然回归的主题公园等,皆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农业景观园区。
4.可参与性
农业景观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经济性和生态性的有机统一,所以这也意味着农业景观还具有可参与性,重点是让人们能够亲自参与到农业景观当中,并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体验农业文明,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和农业文化素养。例如,沈阳科技大学的校园设计,便充分应用了农业景观这一元素。水稻及其地域作物、乡土野生植物,如杨树等皆被大量的运用,并科学划分场地和路网。不仅有效减少了经济投入且又便于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便于参与其中,从而形成校园景观设计中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线。
二、农业景观对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一)农业景观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部分园林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设计时经常将农业元素运用其中,或是将田园山水元素注入公园设计中,设计出一幅幅泼墨般或是清秀婉约的田园山水风景来。同时,也有一些设计师注重农业景观的局部特征,如将梯田式的农业景观表现形式融入到园林设计布局中;也有的设计师为了让人们能够更为真实地感受农业景观所据有的独特性和自然性,而充分捕捉农业景观中的自然律动元素,使得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成为跟随大自然系统变化的景观系统,凸显生态性;更有设计师为了打造出浓郁的地域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园林设计中,进一步提炼加工能够体现地域文化风情的元素,并融入其中,以彰显园林设计所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沉淀及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所以说,农业景观中所带有的独特自然元素、文化历史底蕴等都对设计师进行园林设计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效扩宽园林设计的内容。
(二)延续农业历史文脉的作用
农业景观能够有效提升整个园林景观的品位与品质,同时,农业文明充分应用于园林设计中也是对我国农业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农业景观的发展体现了地域发展历程,更沉淀了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活化载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由于农业景观蕴含了历史文化、经济社会、人情风俗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等要素,才使得农业景观备受关注,且被逐渐应用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此外,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动发展,城市居民对于农业更是了解甚微,尤其是城市儿童,而通过在城市公园景观、动植物园景观等设计当中,加入农业景观,如种植农作物等,便能够有效使城市人们加深对农业生产、文化的认知。而设计师可将农业体验充分融入园林景观之中,让整个设计自然而不委婉。人们通过农业体验,也能够切实体会农业景观中地域历史的塑造形成。
三、农业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观赏性农作物和园林设计相结合
不同农作物的观赏价值皆不一样,农作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从花卉、色彩及其果实等方面来进行考虑,以此来选择出观赏性价值较高的农作物来作为设计素材。而观赏性价值较高的种植方式又主要从艺术化造型、片植、孤植这三个部分出发来探讨园林设计中该如何应用。
农作物的艺术化造型应用主要是以种子和农作物等相结合的景观小品形式,来将其艺术化形成农作物绿雕或是农作物种子雕塑的景观。例如,寿光来博会园林设计就曾多次运用蔬菜造型雕塑,易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化景观。而农作物的片植融合了极高的生产综合效益、满园梨花香、清新油菜花、连绵几里麦子波浪等田园景观融合一身,能够直接凸显农业景观的独特魅力。所以,在园林设计当中选用片植方式可采用差异性的种属形式来设计出多彩缤纷、壮观美丽的整体园林风光效果。例如,沈阳建筑科技大学中的校园环境设计,便片植了大量的稻田景观,呈现出了一幅“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景象,更为校园带来了壮美的自然田园风景。而孤植的选用主要倾向于株型较为优美或是花卉观赏性较高的农作物,如蔬菜盆栽等,再结合园林设计中的景石水致等来形成精致的景观。
(二)农业景观的情景化展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农业景观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域的农业呈现出别致的农业景观。所以,在园林设计应用中,充分挖掘农业景观的地域文化以呈现出多元化的农业景观有其重要作用。尤其是地域性的农业文明是农业景观情景化展示的主要方式,通过地域农作物和石磨、农具等将蕴含农业文化的景观小品相融合,能够描绘出一幅质朴自然、生机盎然的乡野情趣风光图景。
例如,青u世园会博览会中便设置了梨园春色和荷塘渔影这两个农业情景化的展示。梨园春色的情景化主要是综合了现有基地的片植梨树来设计农家小院,在院子中有采用彰显北方地域特色的现代农院形式,农院穿插梨林群落,创设出独具民俗风情、展示农作生活服务等于一体的特色景观。同时,在院落内更是采用了雨水花园设计,建设浅凹种植池,种植香蒲等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作物。而荷塘渔影顾名思义便是建设基地水塘,以呈现农家鱼塘景色为主,通过水车设置、农田水灌溉设施、喜水农作物如水葱、千屈菜等相结合,以展现水质澄清、鲜鱼肥美、青葱植物、一叶渔舟的农家景色。
(三)科普体验式的农业景观与园林设计相结合
农业景观最显著地特征便是生产型,而生产的劳作过程又是农业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都市人整天忙碌于工作当中,游离于高楼大厦,对于大自然和农作物生产劳作的认知了解不多,然而,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倡,人们对于生态意识的认知、对于田园绿色风光的热爱也与之俱增,尤其是在生态园林建设范围不断扩大的基础上,都是人们体验田园劳作,感受田园风光也逐渐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需求。90年代以来,各种蔬菜果园采摘体验园和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景观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当中。而以科普体验式的农业景观也与园林设计相融合,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农业生产的互动体验能够及其游览活动,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活动策划,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参与性,重新诠释新型农业景观,体现生态园林设计。
例如,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的设计中,便在改造农业梯田及其运用基地起伏地形的基础上设计了蔬果园。而该种蔬果园并非只是传统的种植园地,而是能够根据世界变化,凸显种植物的观赏性价值。同时,在该园区内还为参观的游客提供了可休憩和品尝果品蔬菜的场所,游客能够同时享受品尝农产品和亲自参与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带领游客进入和回归乡野的别样体验。此外,该蔬菜园采用了园林设计的造型手法,将科学与艺术巧妙结合,使农作物展现出别样的群落之美。并结合美学效应及其人们的观赏性要求,对整个博览会进行科学配置,在为人们科普农业知识的同时又展示了相应的农作工具、设计参与活动,使得现代农业科技与古农耕文明能够很好地结合,起到科普教育的功能。这也是当代园林设计的一大创新和进步。
结束语
农业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若想将农业景观更好地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不仅要重视农业景观的相关特质特点,还应当充分挖掘农业文明当中的精华,使积极健康的生态农业元素应用于现代园林设计中,并加强对所用的农作物的养护、科学栽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如此,农业景观才能展示其独特魅力。随着应用方法的不断更新,农业景观势必会成为园林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参考文献:
[1]万凌纬.农业景观在公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6.
[2]张颖.论农业景观在园林规划设计当中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1)
[3]古力扎尔・达吾提.浅谈农业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福建农业,2015(04)
[4]刘衍溥,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农艺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中国科技纵横,2015(05)
农耕劳动实践感悟范文6
关键词:傅磬歌曲 本土性 时代性 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艺术家个人以及艺术家所属的那个民族集体感情的表达,这是优秀艺术作品的共同特点之一。但是,如何把时代精神、艺术家个人的感情以及艺术家所属的那个民族集体的感情三者融合起来,并作出一种优美化的表达,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们在对已故作曲家傅磬歌曲作品的欣赏中,可以清晰地感悟到他歌曲艺术创作的生涯里,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不懈探索,并且取得了不斐的艺术成就。
广西少数民族情感在音乐中的优美化表达
情感是人特有的一种意识流动,它是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反映,也是人的积极和消极的社会行为功能所在。音乐艺术是人类通过不断地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创造出来的文化现象。它表达人类思想情感与社会现实生活,是音乐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
综观傅磬的歌曲艺术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傅磬歌曲作品中极富个性化的旋律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感彩。因为我们知道,旋律线与人的情感动态的轨迹相吻合,人的生命力与情感在音乐作品旋律中可以得到质的升华。所以在傅磬笔下所创作的400多首歌曲作品里和那些流畅而优美的旋律中,不仅是民族语言、民族气质表达方式的契合,而且完美的体现出广西的壮、侗、苗、瑶、京、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浓浓民族情感。比如曾获全国省部级奖的歌曲作品:《老王》(张仁胜词),《三月三,九月九》(潘琦词),《捶苗布》(麦展穗词),《当兵来到左右江》(曾宪瑞词)等,都是具有浓郁的广西少数民族情感和特点的优秀创作歌曲。
傅磐是生长在壮乡这片美丽神奇的红土地上的作曲家,是以优美旋律谱写生活乐章的者,更是广西音乐创作的一位领军人。广西这方素称“歌海”的八桂大地,蕴藏着十二个爱歌、善舞的壮、汉、瑶、苗、侗、京、仫佬、毛南等民族个性与民族文化,给予了傅磐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源泉。他经常进侗乡、走瑶寨、听芦笙、学山歌,潜心学习民族音乐语言,不断吸取民族“歌海”艺术的营养,再把他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感情和体验融入其中,这些都成为傅磬歌曲艺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凸显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歌曲创作的艺术实践中,傅磬凭借其勤奋与好学和锐意创新的精神,较好地解决了继承和发展这一难题。在傅磬笔下耕耘的一首首获奖歌曲作品中,如《老王》(张仁胜词)、《三月三 九月九》(潘琦词)等,既充满着广西红土地的芳馨,又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共性音调。所以,傅磬创作的歌曲才能唱出八桂、享誉华夏,并多次取得了国家级的“五个一工程奖”和“金钟奖”等骄人业绩。
傅磬的歌曲创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赫成就并获得众多奖项,这与他把艺术深深地扎根于少数民族的土壤有很大的关系。笔者通过对傅磬创作歌曲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体味到其作品中他具有深邃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底蕴。他曾就音乐创作的艺术高度谈到:“我生长在海边,大海给了我许多灵感,是大海滋润着我,启迪着我。因此,我写海边生活的作品特别顺手,尤其是第一首全国获奖的作品《渔村夜曲》,更给了我创作的自信,如果没有童年在海边的浪漫,也就没有《太阳与星星》、《京家女》等作品了。同样,如果没有对广西民歌的熟心,也就没有《壮族大歌》等等。”[[4] 麦展穗《如歌人生》,《傅磬获奖歌曲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07页。]从他这字里行间的话语中,可以领悟到如果没有广西这块丰厚的民歌沃土作基础,他自然就写不出《老王》质扑的音乐形象,也就更写不出民族团结的壮美赞歌《三月三,九月九》这一精品力作。
由此可见,是鲜明的民族特色成就了傅磬的歌曲艺术,而他又用他创作的歌曲艺术把广西壮、侗、苗、瑶、京、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的感情和生活淋漓尽致的展示并以优美化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高度融合
以往人们在谈到少数民族的特点时,往往总把少数民族的特点和落后的农耕社会的特点联系在一起。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广西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也在飞速的向前发展。
长期生活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作曲家傅磬深深地了解这一点,所以他的歌曲艺术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把这种民族特色和时代感紧密的联系起来,这在傅磬那里是一种自觉。有研究者这样说到傅磬:“他曾深有体会地说,广西少数民族音乐非常有特色,抓住了这个特色,抓住了切入点,就找到了成功的钥匙。”[[5]傅磬《境界絮语》,《傅磬获奖歌曲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83页。]他就是这样以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勤奋的创作实践,证实了他在音乐创作的艺术山峰上不断地去攀登。在傅磬广为传唱的创作歌曲里,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时代赋予他的使命感,以及对社会真挚的情感表达。
在傅磬的歌曲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率真、他的执著和他高扬着人性的美德,更能体悟到他心底情感波浪的涌动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挑着好日子山过山》(蓝怀昌词)这首歌曲就是极具民族性与时代性高度融合的典范之作。它是以典型的壮族民间音调和反映劳动生活习惯为素材,并以欢快的节奏、甜美的音符把壮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在他写下的串串音符里,他把广西各民族在现代化改革进程中,就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努力通过音乐旋律质朴感人地赞颂出来。傅磬在谈到歌曲艺术创作时曾说:“笔墨当随时代,、、、、我信奉,文艺不能脱离时代,不能脱离人民,而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任何一个文艺家,都不可能脱离他生活的环境而进行创作。离开时代这个背景,你的作品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6] 蓝怀昌《傅磬获奖歌曲集》(序) 漓江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傅磬就是一直都在艰辛的音乐创作之路上勇于探索,并努力把民族韵味与时代气息与个人的艺术感觉结合起来,延伸到广大民众中做得较好的作曲家之一。
本土性、民族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在艺术创作中,如何处理好本土性和普遍性的关系是一大难题,且关系到艺术作品是否具有特色和成败的关键,作为生活在“歌海”之乡广西本土的作曲家傅磬,一直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和思考。傅磬曾颇有感慨地讲过:“广西的歌有多少飞出去了?广西的歌有多少传下来了?”[[8]吴远雄《谈音乐创作中的本土意识与现代意识》,广西音乐文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他常带着问题在创作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去探寻歌曲创作的新理念,他深信只有立足于广西本土原创出来的歌曲,才能够冲出广西,迈向全国。
在本土性意识的理解以及创作运用中,首先,在选择歌曲创作题材时,傅磬总是视野开阔、独具匠心。其次,在运用本地特有的民族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方面,傅磬注重继承与创新,另辟蹊径。再次,在使用本地特有的民族乐器作为伴奏编配这点上,傅磬更是强调民族个性,音色精美。如《渔村夜曲》就是采用京族独弦琴作色彩伴奏的烘托,它给歌曲大大的增强了民族性和亲和力,细腻的表现手法,勾勒出一幅谐爱与恬静的动人画面。
傅磬把具有地域性和本土性的题材和民族音乐素材较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使他的歌曲艺术具有明显而浓郁的的地域特点和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格特征。傅磬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一直也在刻意地尝试着把少数民族的情感和中华民族的情感以及人类集体的情感较好的结合起来。傅磬把他“对人生,历史的察悟及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融入了他的艺术创作中,并且和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以及文化心理结合起来,使得他的歌曲艺术既具有民族特点的特殊性,也具有能够表达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情感的普遍性。较好的体现了本土性、民族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这也是他的歌曲艺术既具有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特点又能引起普遍性共鸣的原因之一,更是傅磬的歌曲艺术创作能够成功的关键。
注 释
[4] 麦展穗《如歌人生》,《傅磬获奖歌曲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07页。
[5]傅磬《境界絮语》,《傅磬获奖歌曲集》,漓江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