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1

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服务)、全局意识,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研工作的含金量,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开创职业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研究管理机制。在原有11个中心教研组的基础上做好调整、充实、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主持学校、兼职教研员的职责,指导各专业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各职业学校的教研水平,确保教研质量。逐步实现职教研究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职业教育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中等实用人才,所以专业理论和技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所在,更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为此,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理论课的研究和技能课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专业课技能训练。一是加强教材和大纲的研究。在教材研究方面,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打破以前的传统实验体系,将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融入教材中。二是注重教学过程。在实施专业技能教学时,确定知识体系、工艺体系和实际操作体系。加强每个单元的训练和检测,为任课教师提供一把尺子,为学校提供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提高专业技能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指导专任教师采取多种研究教学训练方法。根据专业、设备、内容、训练目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采用竞赛法、演示法和榜样示范法。又如在农学可采用观察法和对比法等。四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根据每个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指导职业学校制定相关的训练科目,使训练和鉴定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有的放矢的训练,在鉴定时能够顺利拿到技能合格证书,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2)狠抓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产管理的真实氛围。目前实训基地建设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学生多设备少的现象很普遍,职教研发挥理论优势指导学校让现有设备充分利用,更好的为职业教育技能训练服务。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加强校外培训基地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弥补校内实训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最近一段时间,各职业学校的招生都不是太好,生源质量不高,成绩参差不齐,如果教师讲课方法仍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课改势在必行。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成绩水平进行从备课、讲课和检测方法全面改进。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影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对口升学工作。11年我市对口升学取得了可喜成绩,本科上线占全省21%。2012年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研究室更进一步做好对口升学高考的各项备考工作,考试前精心组织各中心教研组出3~5套模拟试题,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状况,再创佳绩。

(四)、充分发挥职教学会的作用。通过职教学会加强与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引起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因为职业教育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油箱”和“引擎”。积极推进学校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招生就业的模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指导我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出行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五)、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评估。各职业学校相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相径庭,课程编排上千差万别,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明年起要着手大力加强职业学校之间、专业之间、教师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一套适合我市职业教育情况的、具有我市特色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体系和评估办法。

(六)、加强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发挥职教研究室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和督查作用。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及时推广优秀教研成果。要认真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对已立项的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要进行督查。对一批有影响、针对性强的课题要进行奖励性资助,要引导教师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新大纲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研究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让课题研究真实起来,切实解决好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抓学习,提素质。加强内部处室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的政素质和业务理论水平,要求处室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法》和新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用以指导职业学校新大纲和新教材的使用工作。建立本处室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调动处室人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1  

(二)、抓培训,提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为此,要加强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教研员教学研究和教师教学水平,结合今年8月份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新教材、新大纲培训工作和科学发展观等学习内容,组织全市职业学校教研员和教师进行政治和教学业务培训,提高全市职业教育教研员和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研究水平。

(三)、抓活动,提高水平。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所在,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是要从教育质量表现出来的。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要从各种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同进教学活动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明显推动作用。所以,抓好各项教学活动,对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2年职业教育研究室要举办教师评优示范课和学生技能比赛,论文研讨、课件展示、说课等教学活动。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 电力企业 职工 继续教育 合理规划

1.前言

企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世界一流电力企业密不可分为。改变电力企业的文化结构层次,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管理者水平,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电力企业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势在必行。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面向未来的人才,职工的培训也应与时俱进,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高度,把培训目标由一次性上岗培训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性培训,把培训内容由普及型、考核型向提高型、储备型转变,从注重数量的积累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方面转变,在注重学历培训的同时特别注意抓好能力培训,由单一型人才培训向复合型人才培训转变,由重视职工的显能培训向重视潜能培训转变,树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崭新培训思路,并不断创新培训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方法。本文就电力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合理规划进行初步探讨。

2.电力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合理规划

2.1改革管理体制

由于培训和继续教育涉及企业的所有职工,迫切需要从领导管理体制上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改变和克服当前电力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存在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等浪费和低效现象。应把继续教育纳入电力企业总体发展规划,进一步调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2.2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从法律上确立继续教育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中的地位,明确继续教育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强化企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条件保障,健全劳动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推进劳动者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企业职工专门人才继续教育的制度,把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状况和成果,作为工作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岗位聘任、执业注册的重要依据。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电力企业对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

2.3提高继续教育水平

坚持以社会和电力企业职工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职工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继续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加强电力企业与教育机构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合作。加强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加强工作实践环节与培训环节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的作用,扩大资源的共享范围,实现企业与教育机构优势互补。

2.4抓好人员素质建设

要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把人才培养战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战略。一是要抓好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和跨越式发展总体规划的高度,确立战略管理思想;要充分认识人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跨越归根结底是素质跨越的深刻内涵,抓好素质管理;要从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努力推行人本化管理。二是抓好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从规范技术人员的评聘,建立健全技术人员项目攻关计划申报和年终评审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探索优秀技术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等入手,造就推动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遇,拉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

2.5培养职工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的周期缩短,速度加快,这决定电力企业生产设备和工业生产的陈旧周期不断缩短,产品换代加快,岗位轮换和职业迭替频繁。因此,只有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掌握一些现代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创新呈现出由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的趋势。尽管技术革命和创新与技术扩散相比,成本较高,见效较慢,但在创新已成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现代电力企业来说,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改造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站在科学技术前沿,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断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问世,才能使企业有足够的发展后劲。因此,企业要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职工培训的重要目标,把研究、应用与创新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3.创新电力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工作的途径

3.1观念创新

人才工作,说到底是提高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开发人才的潜能,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人事人才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发展观念,使人才工作更好地为电力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3.2方法创新

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为实现教法创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打造合格师资队伍;狠抓备课环节、增强培训效果;注重教法创新、增强培训吸引力。在培训中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

3.3管理创新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成人教育,主要目的是更新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继续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理念,又是一种社会模式。发展高水平终身教育,提供持久的学习资源,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作为电力企业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建立完善有效的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约束激励每个人的学习行为,强化管理,从而达到管理求生存、管理求发展、管理求效益的目的。

3.4考核创新

为了克服继续教育中部分教育对象对继续教育“无用论”、“无所谓”、“图过关”等片面认识,调动教育对象培训的积极性,使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培训考试考核中做到两个结合:把平时考核与考试测试相结合,加在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严格考勤管理制度,使参训对象既消除了“难过关”的担忧,又检验了培训的效果;把基本知识的考核与基本技能的测试相结合。通过新知识、新观念的培训,使广大教育对象更新思想观念,提高知识水平,促进工作方式的转变,推动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人人都愿学习,人人都能学习,人人都爱学习,人人都投身于学习的良好环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就必须对其员工进行终身的素质教育,集中力量鼓励员工的终身学习。企业职工要保证现有的岗位或获得更高的职位,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有效创建学习型企业。因此,企业职工继续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把员工的当前工作同终生发展结合起来,要把员工个人的发展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电力企业不断开拓积蓄后劲。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3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现存教学资料档案与学籍档案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使档案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然而与现代化有关的档案工作标准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条例》中就明确指出:“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推行标准化是国家的一项技术经济政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高质量高速度。”这就清楚地阐明了标准化在教学档案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籍档案是高等职业学院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一项以提供档案与教学服务的工作,同其它各行各业一样,需要制定各种标准,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档案工作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上级主管机关或会同标准化主管机关以及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方法、质量、概念、设施等,制定出科学的统一的规定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进而修订的全部过程。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制定、贯彻、修订各科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它的基本内容有:档案工作名词术语标准、代号代码标准、档案著录标准、标引语言标准、收集、整理、鉴定标准、档案统计标准、提供利用标准、档案编纂及出版格式标准、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标准、档案装具、档案制成材料标准等。这些标准从制定到成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有规律的螺旋式上升,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水平也将随着标准化运动形式上升而逐步提高。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重视档案工作标准化。下面对档案工作化标准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标准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档案工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如名词术语、档案著录、代号代码等都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以便在进行工作时有统一的原则和规范。因为档案工作现代化是建立在先进的科学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展,而且档案的作用也将大大减弱。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还须建立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在这个标准下开展工作才能实现现代化。可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工作现代化首先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离开了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

二、标准化是衡量档案工作质量的尺度之一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服务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效果直接与档案工作一系列环节中的标准化程序有关。档案工作中的组卷、分类标引、鉴定工作中的保管期限确定检索工具的编制、提供利用、装具设备等都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标准,对质量规格、工作程序以及要求等相应的做出明确的规定,严格地按标准进行工作,就能促使各项工作早日走向规范化、统一化,从而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例如档案标引工作,它是将文件或案卷的主题内容赋予一定的标识,作为存储和检索的依据,利用者查找档案通过检索标识去判断自己所需的材料,如果检索人员按标准给出的检索标识准确、恰当,利用者就能迅速地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节约查找时间,而且查找效果好、效益高。如果检索标识不完全,专职性低,文件或案卷就可能被漏掉,使有用的档案被埋没,又有可能检索出自己无用的材料。所以标引工作必须要有标引的规定与规则,保证标引的一致性,使标引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同样道理,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实现了标准化,学籍档案工作的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才能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料。

三、标准化是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效措施

标准化能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搞好标准化对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有重要作用,根据合理地标准化要求,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用。以整理工作中的组卷为例,过去由于文件和案卷的组卷方法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往往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组织单位的文件和案卷组织在一起,或者把不应该分割的文件或案卷进行分离组卷,致使文件或案卷本身固有的联系被分割,随意搬家,脱离形成单位,组卷不合要求,给查找者带来麻烦,使利用者浪费了很长时间还查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造成人力物力的很大浪费,影响档案的社会效益。通过制定标准既可以把档案的本来面貌反映出来,又能使文件或案卷在来源时间、内容和形式等几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查找迅速、方便、节约人力、使档案工作者省出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其他工作。在财力方面如能进行装具的改革、创新、制定出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装具标准,按标准化、系列化集中生产出一批耐腐蚀、耐老化的装具就能降低造价,提高技术水平,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速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现代化。

四、标准化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根据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依据各种科学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管理,开展各项工作,科学管理要求做到的标准是:档案管理机构高效化,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工作计划化,管理技术现代化等。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只有各业务环节都达到标准化,档案工作才能按标准化实现科学管理。因此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

五、标准化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档案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实践性强。它既含有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论,名词术语概念,也包含着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的内容。它的研究成果,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科学的概念、原则、技术和方法,用条纹的形式予以固定化、制度化,作为共同的语言,公认的准则和规范,就是标准。所以标准化本身就是档案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必将推动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一方面档案学为档案工作标准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指导,另一方面,标准的制定与贯彻优势将档案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取得保证,以便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高校;就业指导;创新

在大学教育角色中,大学辅导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但是学生在教育事业中的开拓者,也是学生们日常十分信任的朋友,是高校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一盏“指路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的发展,就业指导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发趋势。在教育系统中,就业职工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的发展流程,而大学辅导员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广大高校教育辅导员要进一步加深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

一、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部做出的统计数据表示,截止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了750万,增幅达到了10%以上。随之伴随而来的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就业指导工作就是针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设置的。从根本上说,高校辅导员作为指导大学生发展道路中的引路者,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指导任务。在四年大学生时光中,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全面的教师,在增进学生的发展前程上具备重要的价值。

二、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优势

(一)辅导员角色的发展优势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年龄在20岁左右,已经具备了初期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思想,具有了较强的思想主见,在性格特点上浮动较大,并且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青春个性”。对于家人、教师的意见,大学生往往出现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难以理解和听从。但是,高校辅导员教师因为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特殊性,所以具有倾听者、引导者、规划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所以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发展优势。这是因为,辅导员工作本身具备的覆盖面较强,几乎涉及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o导员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专业背景上相互融合,相互熟悉生活和学习的各项特点。这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二)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责任

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始终。甚至可以说,辅导员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就业教育启蒙。这是因为,大学时期是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期,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肩负着引领学生认识自我、感受自我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辅导员教师的职业指导中,他们的工作中肩负着帮助学生制定就业指导的发展依据。

三、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着不足

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辅导员在岗辅修的专业都是中文、思政类专业,在就业指导、社会工作等专业方面进有所涉猎的辅导员所占的比例较少。因为这样的专业分布现象,导致一些辅导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在生活、思想上不出现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其他的专业问题、职业规划等教学任务不必探究。导致一些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教育理念十分保守。

(二)就业培训的机会较少

受师资水平的影响,很多辅导员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的。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同时,对于高校辅导员教师来说他,他们工作十分琐碎、零散,难以对就业指导工作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辅导员教师难以具备较高的学习层次,校内外培训机遇十分匮乏,业务能力和自我提升素养都的机遇都不够丰富。

四、基于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首先,广大高校辅导员教师要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校和社会就业指导的发展规模。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保持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到日常教学生活中;其次,调整教学观念,使就业指导和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相互贴近,建立一个“就业中心+班级辅导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使辅导员能够保持科学的就业理念,促使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沿着一系列系统化的发展步伐迈进。在就业指导观念的转变上,要紧跟时代就业思潮,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确保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实践带动高校就业能力

辅导员教师要针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增进自身的实践能力。摆脱“毕业就是失业的发展”困境。首先,高校要大力强化对高校辅导员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度建设、教学测评。要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岗后、常态化的就业指导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测评、就业信息管理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教师指导工作体系的构成进行全面深化。同时,辅导员教师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组织学生走企业、下基层、进岗位,使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总结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化的发展难题。为此,广大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进创新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娥.对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教育论丛,2013(06)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5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总理对于职业教育着重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要跟上社会步伐。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聚焦在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上。但是传统实训室已经不能适应这类技能人才培养,所以教学环境变革对于这次教学改革成功与否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迫切需求

中职校汽修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变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学环境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过程。所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校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十分迫切,而这种新型实训教室构建是本文探讨重点。

二、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与设计原则和要点

笔者长期在中职校汽修专业执教,并参与本校的汽修专业一体化教室的建设。认为建设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需要注意一下记得:

以课程为主线进行实训室建设,同时可能按实际企业现场来布置,让学生了解未来工作环境、培养职业素养。在设备配置、格局布置、学习情境上都尽可能贴近汽修专业相关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环境,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可以在教室内划设作业区、通道线、接待区、维修区等等。甚至可像品牌4S店格式,建设前接待后维修的实训教室。但是一定规划出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区。

一门课程对应一个或多个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或者一个一体化教室对于多门课程整合。但注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料的调整。可以按照课程进行的先后进行实训室排列。

企业文化墙壁建设、教学中融入企业7S管理模式运作,引入部分企业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上引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提高。

具有整车、大型设备的实训室最好布置在一层。

有空气污染的实训室要安装抽排系统。

有条件可以在设备运行区安装透明钢化玻璃隔开降低噪音影响,但玻璃隔墙上一定要贴图案防止师生误撞受伤。这样也便于教师管控现场。

若条件允许,各实训室所需的工具、仪器单独配置,避免交叉使用。可以模拟企业工具间,让学生自行决定领用什么工具,

每个实训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三、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实践

围绕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底盘构造与拆装、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发动机电器维修、汽车车身电器维修和汽车空调维修等等。构建对应的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每个技能教室平均面积在200M ,可供40名学生同时学习。

1)合理布局,教学与企业情境兼顾

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教室里,根据学校教学和品牌汽车4S店维修车间企业实际生产需求,一般划分为多媒体教学区、讨论与资料查询区、操作区、和工具存放区、教师工作区等五类功能区域。

多媒体教学区。多媒体教学区是教师在资讯阶段时授课的区域,教师能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训演示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规范操作等。该区域要设置多媒体投影设备、多媒体黑板和40张桌椅。

讨论与资料查询区。讨论区是学生在决策和计划阶段使用的区域。学习培养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评估计划和实施计划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讨论区是学生在决策和计划阶段使用的区域。

讨论区一般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分成 4 个区域, 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内相互讨论、学习。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 根据一体化教室的具体情况,讨论区可以布置成不同的格局, 但总的要求是要便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要为每个讨论区设置黑板,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观点。

资料查询区和讨论区融合在一起,区域存放了大量的参考书和与实训配套的维修资料,并配备8台电脑供学生进行资料查询、仿真教学、交缴。让学生能够模拟企业实际生产情景,通过查询汽车维修资料来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做到教材学材相互补充、软件、硬件相互配套,纸质、电子资料丰富这种开放式的学习媒体让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可以提现分层次教学。甚至可以布置网线,学生提交任务书、计划、评价等都可以用电子版在电脑单独完成,并进行做到无纸化的低碳生活。

操作区操。作区是学生完成实践操作任务所在的区域,该区域根据学校实际设备条件可分成 4 个或 8个工位,每个工位配置相应的操作设备及工具。可以配一台移动式创维多媒体中心,可以边学习边模仿操作。

工具存放区。在区域内集中存放与生产实际相配套的仪器、工具和耗材,类似于企业的工具房。学生在实操作业前,需在此区域集中领取相应的工具设备,作业完成后需归还所借物品。该区域的设置不但简化了实验设备的管理而且更为仿真地模拟了企业生产实际,此外为了让教师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将学习环境扩展为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完成真实的生产工作任务。学校还单独设置了整车实训场,该区域不在一体化技能教室内总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有个20个举升工位包、含受受众面较广的汽车品牌多台小轿车(均为近5年内生产)。整车实训场场地布局、设备仪器和工具配备按一级维修企业的标准进行配置配。配套套了工具房和材料室。

教师工作区。教师工作区是负责管理并参与该一体化教室的教师的工作区,该教师一般为实验人员。并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2)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室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等,确保日常教学合理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室正常安全运作,需要有类似企业规章制度和处罚条例保障教学。汽车技术实训室安全制度、汽车技术实训室车辆使用维护制度、7S制度(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都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入企业工作做准备。甚至可以引入指纹打卡系统对学生出勤进行自动考核登记。

职业教育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基于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06-01

现在我院上下正处在学习“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热潮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的活动越来越充分,似乎教师的作用正在慢慢淡化。其实不然,我觉得这种情况之下的教师更是不易担当,既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又不可过多地表现自己。那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的教师又该如何去做?

为了积极响应我院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信息工程系四位同志担任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C/S结构项目开发》课程的课改工作,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工作。下面以C/S结构项目开发为例,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要做法

通识性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教学思想理念的培训

积极组织学习学院课改教改精神,进一步思考我院暑期的课程改革培训学习所得,结合我系“谈专业,说课改”的活动,充分调动教学团队中每一位教师思考课改、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让老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近课改,感受课改,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

2.注重培训的交互参与

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具体的问题,依据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用新理念去组织教学活动,然后交互评课,人人参与,各抒己见。组织老师进行案例分析,实现老师具体教育操作的优化,促进教师实现课程改革理念的内化。

3.狠抓课堂

课程实施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对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项目,制定每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教学单元,最后详细设计每一个教学单元,从而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本着“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4.强调教学的反馈与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每一个项目阶段,我们时刻加强教师间,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积极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反思日常行为,这样老师们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自己,逐渐把新思想、新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组织老师进行课改心得交流,新理念教学案例分析,叙述自己的教学故事等活动,将课改引向纵深。

二、课程实施

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

(1)课程设置。课程实施项目设计:课程基于11个项目,共包含26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作为对应相应教学单元进行设计,共设计了17个教学单元,具体实施以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

(2)教学方法。 采用“项目驱动”“讨论法”“引导文法”“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运用QQ、微信以及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3)课程评价。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具体为:课程成绩(100%)= 平时项目完成成绩(70%)+期末考核成绩(30%)。平时项目的考核除了技能点的考核外,更多的还注重课堂的出勤率、学习的态度及小组中交流和问题回答情况等,期末考核更是可以采用答辩、抢答等多种形式,这样保证了课堂考核要做到全面化,真正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

三、成效显著

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师生内心,本次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学团队的每一位老师来说就是一场关于教育理念、教学法与教学内容的深刻革命,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对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从困惑到接受、到自觉的过程。受惠于课改的广大学生,改变了对学校的看法、对老师的看法、对书本的看法和对学习的态度。有这么一句话形象地描述道:“教师的胆子越来越小,学生的胆子越来越大”,这是课改,特别是本次课改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来所取得的令人欣慰的成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