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物流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层物流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层物流规划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1

关键词:物流管理流程规划系统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烟草行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大的烟草集团的竞争,企业用来记录各种原料、半成品、辅料、成品进出的数据,几乎全部都需要人工进行统计和计算,不仅麻烦而且容易出错,也不能保证各种数据的及时上传和下达,效率低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成为烟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目标,建立新的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物资供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1、构建物流管理流程的主要内涵

物流管理流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以创新的物流管理理念为依托,以集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自动识别、无线通讯、激光导引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为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快捷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空间、设备、物品及人员的科学化管理水平,适应市场对企业产品的不同需求。新的物流管理流程是以生产服务为核心的在线物料管理流程,集物流生产管理、物料管理、仓库管理于一身,紧紧围绕生产的在线物料管理,能够实现物料的存储、流动和科学管理,以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2、构建物流管理流程的主要做法

2.1精简原有流程,创新规划最快捷、最高效物流供应新流程

针对原物料和成品、半成品供应流程过长,生产效率低下,工序复杂、人工干预多等特点,根据每一个生产段实际情况,精简了部分原有流程,规划了科学高效的新流程。

(1)提高烟叶供应效率,创建规划配方库管理流程:就近建立配方库,检验合格的烟叶按等级自动入库,自动记录相关重量、等级等信息,在管理计算机中形成入库明细及库存明细,制丝线生产时,物流系统根据MES下发的生产工单按配方自动出库,自动形成出库明细及库存明细,同时设计规划了应急处理、退库、抽检、盘库等流程。(2)精细化烟丝掺兑管理,创建规划掺兑库管理流程:取消人工运输、人工加丝和人工统计环节,将中试线成品烟丝、膨胀烟丝等装入烟丝箱入库,并自动记录入库明细及库存明细,以备查询使用,出库时,根据MES下发的生产工单自动出库,自动输送、自动掺兑,并可形成出库明细及库存明细,以备查询使用,实现烟丝自动掺兑和统计功能。(3)减少备件管理环节,创建规划备件库管理流程:将一、二级库合并,取消部门二级库,在两个主要备件需求车间中间位置新建自动化备件库,实现备件的自动入库、自动出库、自动进行信息管理、记录等功能,实现备件的供应和存储管理。(4)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发货效率,构建成品库管理流程:卷包车间生产区域就近建立成品高架库,卷包车间生产的成品按牌号、规格自动码垛入库,计算机形成入库明细及库存明细,当需要销售出库时,计算机系统自动接收中烟公司销售部门的发货单,由生产计划处确认后自动分拣出库,自动形成出库明细及库存明细,以备查询使用,从而可以实现成品的库存管理及自动出入库功能,相关信息及报表自动上报中烟公司ERP系统。(5)减少二次搬运和装卸环节,构建辅料库管理流程:在卷包车间生产区域旁边就近建立辅料高架库,将一、二级库合并,取消部门二级库,供应商送来的辅料直接进入高架库,计算机自动形成入库明细及库存明细,根据生产计划提前进行在线配盘,以备卷包车间生产使用,并自动记录配盘信息、库存明细,当生产机台需要生产时,可直接由卷包车间在本机台物料呼叫终端进行呼叫和退料,辅料按生产工单自动出库,由AGV自动输送车送料到机台,计算机可形成出库明细、机台消耗及库存明细,并自动上报MES和ERP系统,从而实现辅料库存管理及自动出入库和机台生产供应的功能。(6)节约人力,增大储量,构建滤棒库管理流程:新建滤棒高架库,成型机生产的滤棒自动进入滤棒高架库,并形成入库记录和库存明细,根据发射机的需求进行自动出库,同时生成出库明细和库存明细,从而实现滤棒的存储管理及自动出入库供应的功能。

2.2以先进的自动化及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流程

(1)以“五化”为基础构建物流系统,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一是信息化;二是自动化;三是网络化;四是智能化;五是柔性化。(2)按照科学性、可靠性、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最优化的设备选型。一是计算机系统:物流计算机系统还与企业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及中烟公司ERP系统实现完美接口,除能为更高层的MES及ERP系统提供生产和物流组织状态及物资库存信息外,还能根据MES及ERP系统下达的生产计划和指令对生产和物流的组织进行相应调整。二是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分为组群控制与设备控制层。组群控制层将计算机系统的指令分解、下发给设备控制层,完成对物流系统底层设备的控制;设备控制层将现场物流信息通过组群控制层上报计算机系统。各物流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图形、储运数据等可在上位机进行实时监控,形成历史数据并输入网络数据库系统。三是重要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可以大大增加同面积储存量。巷道堆垛机是高架库存取货物的重要单机设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器人属于精密设备,与周边出入库机械设施配套使用。

3、创新应用企业物流管理流程的效果

自动化物流系统投入运行后,精简了管理流程,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1简化了管理流程

新的管理流程应用后,极大改变了原管理流程中环节较多、人工干预环节多,流程较长,牵涉部门较多,账目容易出错,不利于按客户订单灵活生产的现象,为提高生产效率打下了良好基础。

3.2创造了极高经济效益

节约原材料,降低成品消耗;节约人工费用;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提高了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储量,满足了客户对产品需求随时变化的灵活度;加强了配方保密性、提高了配方精确性。

3.3新的管理流程的应用具有一定社会效益

(1)促进了企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各种辅料消耗的降低,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济南卷烟厂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促进了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消除了成品发货时产生的错牌号现象,彻底扭转了生产现场物料乱堆乱放、人员流动湍急,车间管理混乱的局面,使整个生产系统出现了井井有条,管理秩序井然的新景象,减轻了现场管理的难度。(3)改善了劳动环境、降低了劳动强度,对于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创造优美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与劳动热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2

 关键词:适应;行业需要;物流人才;思考 

 国务院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加快物流人才培养”作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保障措施之一。可见,人才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当前物流人才供需上却出现了:一方面物流企业因物流人力资源短缺而制约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或选择了其他行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的现象。担负人才培养职责的高等学校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就如何培养适应物流行业需要的人才问题开展探讨。

 一、现代物流人才的特征及素质

 现代物流是利用信息化高科技手段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的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的新兴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管理学、运输学、经济学、社会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按国家统计口径, 所谓物流业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大学专科学历 (学位) 或中级职称及以上的物流业从业人员[1]。现代物流人才是能将物品的信息、规划、生产、库存、包装、运输等整个流动过程综合起来的集成式的管理人才,并以一体化管理手段在物料生产或商品流动中,实现优化资源、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的专门人才。因此,为了培养既能完整、系统了解和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又能将其应用于物流实践的应用型人才,高等院校应该对所开设的物流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实际需要的各类物流人才,助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人才是多类型、多层人才的综合体[2]。根据物流企业岗位的需要,我们主要将物流人才划分成基层操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和高层决策规划人才等四个层次。基层操作人员主要是指物流作业一线的操作人员,他们从事具体的物流作业和营运,如货物的出入库存、装卸搬运、堆垛、打包、分拣、配送等工作,这类人员具有专业技能或较好的体能,在企业中人数最多;其次是基层管理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岗位是库房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客户服务人员、采购员等,这部分人员数量也较多;再次是中层管理者,这部分人员的主要岗位是企业的物流业务经理、运输经理、采购经理等,他们与基层管理者的区别是熟悉并掌握部分物流流程,并能对其中某个环节或某个结点进行计划、组织、决策等管理活动,人数相对较少,通常是企业或部门的业务骨干;高层决策规划人才是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掌控者,人数凤毛麟角。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形状,中、高层管理人才位于人才需求金字塔的顶部,总的需求量不大,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是企业的灵魂。物流企业需要的是大量高素质的中下层管理人才和基层的操作应用人员,有资料统计这类人员占到企业人员总数的75%左右。

 物流人才素质具有综合性。物流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所涉及的领域的广泛性和掌握技术的先进性,现代物流业不仅要求其管理人员要掌握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以及外延的供应链管理的综合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信息技术和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随着现代物流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熟悉物流的具体运作,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相关知识背景和工作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物流工作需要。

 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多样性。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物流业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即物流业既需要高层的决策、规划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管理及操作人员。只有实现了对物流人才培养途径的多元化,才能满足物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

 二、建立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有效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发达国家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其物流教育随着物流业的兴起而快速发展,并形成规模和体系,物流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促进和保障了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欧美和日本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他们首先是在大学内建立了从专科、本科、研究生系列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再者就是企业及物流协会和学会大力开展物流职业岗位培训,广泛提高行业职工知识业务能力[3]。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这些成功经验,我们在物流人才培养上同样要抓好学历与非学历两方面的教育工作,使之互为补充,通过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大力发展学历教育,完善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体系

 物流人才培养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政府对基础设施和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的思想,为满足物流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层次结构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物流人才分为学术型、技术应用型和操作技能型三类,其中后二种类型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强调“应用”能力。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物流人才的任务,大多数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后二类人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更是以培养操作应用型人才为其目标)。针对当前物流企业需要大量工作在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因此要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要注意人才的层次结构,以产学研结合培养作为切入点,把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把人才培养放到企业创新的主战场,从而有效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要鼓励和支持从事物流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专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社会有关方面可在高校设立相应的奖学金以鼓励师生从事物流学习和研究。高等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管理中的问题,对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采取措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选派教师到物流公司挂职培养、锻炼,加强校企间的联系;二是选送教师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培训,学习国内外物流的先进理论和教学经验;三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物流科研,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四是选聘物流专家担任高校兼职教师和教学顾问。

 2、加强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形成多渠道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

 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开展非学历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展以提高在职员工理论知识和岗位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企业可根据现有职工情况,分层次、分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形式,培养行业急需的物流人才。此外,积极开展物流职业资格的认证培训,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物流人才培养工作,以满足物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据调查了解,重庆市现有物流企业大都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发展而来,而在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现代物流业服务理念的理解和现代物流技术的掌握都不能适应要求,不能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体现出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业的区别和优势,这也是重庆市的部分物流企业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提供物流服务,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就是加强对在职职工的培训教育,通过提高职工的素质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整合社会物流人才培训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教育,建立由企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相互沟通联系,形成规范有序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高等院校要在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对企业物流人员的在职培训;支持和引导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物流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物流企业要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与提高,把职工培训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安排职工参加培训;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培训和认证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培训的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使培训工作真正对提高物流人才素质能力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三、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物流人才中包含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和物流管理人才,本文主要讨论物流管理人才。我们通过开展大量的调研分析,认为满足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基础

 1、管理类知识

 管理学的知识体系是进行物流管理不可或缺的。物流管理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项目实施、物流系统运行等企业管理问题,此外,物流管理人员还应了解物流费用、成本核算等相关财务管理知识。

 2、法律、法规知识

 物流活动都是以合同方式进行承诺,物流服务的合同通常是以书面形式对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的法律文书,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的法律法规,才能在签定合同时灵活准确地运用这些知识,如经济法、海关法、合同法、公司法以及国际法等。

 3、数学相关知识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和工具。物流业务涉及市场及企业内部的物流数据,要对其市场预测与决策、数据的计算处理等都需要用到概率论、统计学、高等代数学等数学知识;面对物流复杂系统的建模与分析离不开运筹学、系统分析等数学建模知识工具。

 4、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为现代物流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平台。已进入网络时代的今天,大量的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来传输和处理的,因此学习和了解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是现代物流人才的基本知识能力。

 5、物流管理专业知识

 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能力的学习与掌握,主要是通过对物流管理学、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采购与供应、运输与配送、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来实现的。

 (二)专业核心能力

 1、完成物流业务的基本操作能力。熟悉并掌握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主要物流业务环节,了解物流一般设备的性能及控制方法,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具备开展物流作业需要的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才能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2、具备物流规划及设计能力。要成为物流高级管理人才,应具备对物流系统改造、物流园区规划、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及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不但要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知识基础,还要有严谨的思维模式。

 3、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物流过程中也存在信息流,在物流运作过程中供需双方发出的信息,货物在途、出入库情况、物流运行状态等,需要物流企业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

 4、财务分析管理能力。物流流程既要涉及企业内部的成本,也要涉及企业外部的各种费用,要分析判断发生这些费用的合理性,对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才能对有限资金进行优化配置,也才能做到对物流成本进行控制。

 5、物流项目组织与管理能力。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开展物流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解决和处理突偶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此外,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也是搞好工作的基础。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物流服务要求的期望将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各级物流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新能力,处理和解决新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物流人才,我们在探索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提出了包括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1、建立符合物流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我们确立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加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对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来设置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以课内课外结合开展教育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条件。

 2、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以开展教改项目、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3、加强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物流实践、实训环境条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认真开展对适应行业需要的物流人才培养的探索,加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研究,对于促进物流产业提档升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6~7。

 [2]陈舜.高校物流人才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6,(5).

 [3]顾弘敏,雷丹,杨钰琳.论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j].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2006,(4).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3

关键词:仓储管理实务;职业岗位;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课程定位

《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从了解仓储活动入手,研究如何管理才能以最低的仓储总成本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仓储管理实务》的先期课程有《物流管理基础》、《物流市场营销》等,后续课程有《运输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采购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仓储管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把物流系统比作一棵树的话,仓储就相当于这棵树的根,所以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2 课程内容设置依据

通过对北大荒物流、完达山物流的调研,我们弄清了仓储企业或仓储部门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仓库管理员、接货员、商品检验员、拣货员、信息处理员、仓库主管、仓储部总经理等岗位,对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了分解,考虑到学生毕业首先从最基层做起,而进入工作岗位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物流师从业证书和仓管员从业证书,因此在课程设计时还结合了《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和《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中涉及的与《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相关的内容。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仓储岗位为主线,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仓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

3 课程内容的选取

按照从准仓库管理员到仓库管理员再到仓库主管最后晋升为仓储企业总经理的岗位递升顺序将《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置成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业务操作、仓储库存控制、拟建新仓库、仓储经营管理五个教学项目,然后按照仓储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又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任务。

3.1 仓储作业岗前培训

新员工进入仓储企业后,首先进行仓储相关业务的岗前培训。让准库管员了解仓储、了解仓管员的素质要求、了解并学会维护相关仓储设备,了解仓储货物的性能。以此为依据我们设置学习项目一:走进仓储,为了体现任务引领,走进仓储又下设五个任务。即:仓储基础知识认知、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仓储设施设备认知、仓储对象认知、仓储单证认知。其中“仓储作业人员基本素质认知”是学好《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仓储设备认知”能为提高下一个教学项目“仓储业务操作”的效率打下基础。因此将这两个任务定为仓储作业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

3.2 仓储业务操作

经过项目一的“岗前培训”后,员工便要开始进入仓储业务操作环节,进行收货、存货、发货等仓储作业。这也就是《仓储管理实务》课程项目二:仓储业务操作,按照仓储作业的先后顺序,结合执业资格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将此模块分解成四个任务,即: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信息作业。此模块中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商品接运岗、商品检验岗、商品储存岗、商品分拣岗、商品盘点岗等基层作业岗位。让学生学会商品接运、商品检验、商品堆码苫垫、商品储存保管、商品分拣、商品盘点、出库复核和交接等基本操作技能。

3.3 库存控制

学习仓储管理的目的是在了解仓储基本业务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库存满足客户的仓储需求。因此设置《仓储管理》课程项目三:库存控制,以降低企业库存成本。按照需求类型的不同将库存控制技术分为ABC库存控制技术、MRP库存控制技术、JIT库存控制技术、确定需求下的库存控制和随机需求下的库存控制等五个教学任务,学生若能学好并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将来肯定能为企业降低库存,提高仓储效益。此模块内容较为复杂,没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很难完成,因此此模块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为库管员的晋升岗位仓库主管。

3.4 拟建新仓库

仓库位置和内部规划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商品的流通速度和费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和仓储运作效率,最终影响企业的利润。假设仓储公司规模扩大,需要新增一个仓库,有着仓库管理员、仓库主管经验的仓储员工还应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设计出一个合理的仓库建设方案。于是我们设计了学习项目四:拟建新仓库。结合着助理物流师资格考试在此模块设置了仓库选址、仓库总体规划、仓库作业区规划三个教学任务。首先根据客户分布、交通运输、自然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仓库位置,使之既能满足客户需要又使得总成本最低。然后对仓储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进行规划布局,使各区域的位置合理并和仓库总面积保持适当比例。尤其是仓储作业区规划,要根据商品类型不同将仓库分为若干个货区,然后再将货区分成不同的货位并对货位进行编号,以便于存取货物,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3.5 仓储经营管理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4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到陕西省海星物流配送中心实习,实习时间共计十天。在这十天时间里我们主要感官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以及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

二:实习要求:

了解物流的特点,主要设备和作业流程,对其进行分析.并依据学习的理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了解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流程。

三:实习单位概要:

1.物流配送中心

物流配送中心是社会物流网络中处于主要位置的结点,但不是所有物流结点都能称为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必须是具有较大规模的物资集散或转运地点。属于物资集散类型的如大型物资仓库,它主要在物流系统中起调节和缓冲作用,解决供需节奏或批量不平衡的矛盾。又如商业连锁系统的配送中心,主要是为了降低物流系统的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物资输送末端系统效率等。属于转运类型如港口码头、空港等,其作用是实现运输方式的转换(海一陆。空一陆)。又如,铁道货车编组站和汽车货运终端站,其作用是将货物重新组合,进人下一阶段的输送。也有一种大规模的仓库群,形成以存储功能为主的物流配送中心。

2.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介绍:

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中等规模的物流配送基地,是综合性的物流配送中心。兼有转运和集散功能,也可以扩展至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因此在规划与设计方面可操作性更高。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主要分为:收货、分货、验货、退货四大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配合,密不可分!陕西海星物流配送中心在选址上也有其独特的一面,之所以选在西安市凤城三路是因其交通方便,西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止西安绕城高速,濒临西安地铁,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地段。进出城市方便,便于给各个超市和便利岛供货。提高了海星物流的作业水品!

四:实习感想:

刚到海星物流配送中心,至于物流的概念,仅仅是停留在浅显的书本知识。对于物流的本身感到很神秘,不敢想象现实中的物流业和心目中的物流业有那些不同之处。对于物流,我只是知道它是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但没有想到它的实际操作却没有这么的简单。通过十天的简单了解,使我对于物流配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的物流业虽然没有国外发达,但这并代表中国物流业的落后,一些原则性[譬如中国劳动力廉价的国情]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物流业信息技术化的发展速度。这一点作为国人的物流人士有着切肤的体会。货物运转速度慢,货差货损率高难以避免,高层货架利用率严重低下。野蛮的装卸态度更是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五:实习结论及建议:

物流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

A.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差,物流区域布局不合理;

B.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有的不到三分之一;

C.野蛮装卸导致货损、货差率过高;

D.供货方、中介方和销售方的物流信息不畅,严重导致退货量过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F.配送中心各部门和各配送区间没有得到更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A.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和联系力度,合理分配各部门之间的物流作业,有效利用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区域,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简化作业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力求投资最低;为职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B.仓库高层货架的利用率过低严重的制约着物流配送中心的有效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建立合理、可靠的供应链信息管理体系,把过高的库存转嫁给供应商,或着重新布局自己的仓储结构,把多余的仓储提供给急需要库存的单位和个人,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C.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规范员工的职业行为,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行为准则,拒绝一切野蛮装卸搬运行为。

D.建立有效的供货商、中介方和销售商的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适当开放本公司信息,做到信息顺畅、资源共享。确保企业物流的有效发展。减少和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F.应该有效的利用配送中心的各种资源优势和空间区域优势,可以开设必要的物流师培训班,企业经理人培训班,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为企业赢得的信息和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成本。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5

关键词: 商务 物流管理 人才标准 框架体系 构建

一、引言

商务是将社会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并以盈利为目的的向消费者销售的有组织的活动。商务活动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1]。Business在英文中可指“通过提品和服务满足人的需要和需求的,并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2]。而物流管理活动也是以营利为目的,提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从商务的定义可以看出,从事物流管理的人才也是商务人才。许多资料显示,目前高职物流管理的商务人才严重缺乏,而人才的标准又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对高职院校物流商务人才的标准体系进行构建很有必要。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界定

物流管理人才的多层次分析,有利于我国各行各业的物流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为我国经济建设铺设高效通

畅的物流高速公路[3]。赵群等(2008)认为现代物流行业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现代物流人才是具备多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多面手,即复合型人才。目前物流人才严重缺乏,而各层次的人才分别由不同院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因此,要对物流人才进行分类、界定。

1.物流管理人才的界定

按国家和上海市的统计口径,上海的物流产业人才主要指具有大专学历(学位)或中级职称及其以上的物流从业人员[4]。王强(2006)提出物流管理人才指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5]。目前物流人才的分类较多,学者们从各自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 二、三层次论

周清香等(2008)认为按照物流教育层次,物流需求人才可以分为非学历与学历两个层次。学历层次物流人才包括通过学校学习,获得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及中职教育等学历证书的物流人才。非学历层次物流人才指通过短期培训获得物流职业从业资格与相应证书的物流人才。李红梅等(2006)认为“物流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6]。李学斌(2007)把物流人才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高层指既熟悉现代物流知识又懂得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中层指具体运作管理的人才;基层指有实际工作能力和丰富操作经验的人才[7]。周廷操(2007)认为物流人才要由企业自身来培养,并把其分为物流管理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物流操作人员三层次。

(2)四、五及七层次论

霍红等、陈韩梅、莫柏预等和卫锦文都认为,物流人才分四类。霍红等(2004)认为分为物流政策研究人才、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战略型)、物流运营管理人才(战术型)、物流作业操作人员四类人才[8]。陈韩梅(2005)则认为其包括研究人才、 管理人才、规划设计人才与操作人才。卫锦文(2007)把物流人才具体分为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中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才,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从事物流设计、规划、咨询等方面的人才,以及物流研究人才。莫柏预等(2007)认为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有四个层次,分别为物流政策研究人员、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运营管理人才、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而王强(2006)则认为,广义的物流人才应包括研究人才、管理人才、规划设计人才、咨询人才、操作人才等五个层次[14]。朱亚琪(2006)把物流人才分为七类,分别是高级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解决方案设计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工人等[9]。

上述学者对物流人才分类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分为三、四层次的居多,其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做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足,有的归纳得不全面,有的过于烦琐。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物流专业的人才应分为物流的研究人才、物流的高级管理人才、物流的中级管理人才,物流的技术操作人才等四层人才。第一是物流的研究人才,它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具体的政策法规进行研究的人才,另一类是对物流的技术进行研究的人才。第二是物流的高级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企业的物流,与物流公司进行协调、管理和控制。第三是物流的中级管理人才,这类人才主要进行运营管理,主要职责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具体项目策划和实际运作管理。第四是物流的操作技术人才,这类人才主要是进行物流技术的操作,他们具有一定的技能,能指导一线的操作员工作。

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界定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任豪祥认为:“物流业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大批操作型人才。”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明确指出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工作“要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核心”,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王薇薇(2007)把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熟悉现代物流理论与技术,了解物流企业在运输、仓储、配货、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业务环节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进行货运的从业能力和从事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基本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戴士弘(2007)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10]。费英秋(2004)则认为企业的兴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测评就是要求突出特殊能力,即是符合工作性质和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11]。上述学者对高职院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有各自的见解,是值得借鉴的。本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从事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管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和持有物流相关资格证书(大学专科毕业、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等)的人员。在物流人才的分类中是属于第三、四类人才,即物流的中级管理人才和物流的技术操作人才,它包括了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指标框架体系的构建

1.从高职院校看物流管理课程设置

关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指标的研究目前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只有零星的资料可见。首先从课程设置看,胡晓晖(2005)认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其课程结构包括:第一、公共基础课程:德育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第二、物流专业必修课程: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第三、物流专业选修课程:提供专业发展的实用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多渠道择业提供方便。课程可按模块化进行组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12]。如张创勋(2006)对物流管理专业岗位群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岗位群应该学习哪些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朱亚琪(2006)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思想品德模块、基础文化模块、工具模块、专业经济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等,总体来说要有素质与能力。素质包括政治思想品德、人文心理、专业基础和物流职业等素质;能力包括关键能力和专业职业能力。

课程设置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课程设计要进行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 有的学者对在校学生课程的安排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对物流岗位群应掌握哪些知识、物流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都显示了他们独到的见解,并为学生就业、创业和升学提供了指导,但具体的课程如何从微观层面剖析还需要进行研究。

2.企业视角的物流基础管理人员素质

陈利秋等认为物流基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专业技能、人际关系能力和物流业务管理能力等。第一、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基层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其专业技能包括:熟悉物流工具和能够运用物流技术,了解企业的物流运作章程和程序,具有一定现场活动的管理能力,根据企业物流任务合理调配、安排人员开展具体的物流活动。第二、人际关系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包括对工作任务与下属员工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基本工作情况及对工作改进的意见,将有关物流活动进行改进与完善,联系自身实践的体会,提供报告给上层管理者。作为上层与基层的沟通者,能与顾客进行友好的交流和沟通,解决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冲突。第三、业务管理能力。物流业务管理能力是基层管理所必需的活动管理能力。物流业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的物流基层管理人员,在明确企业物流目的和现阶段物流任务下,适当运用自己的权限,对企业短期的物流业务运作进行安排。落实负责人,保证企业物流任务的完成[13]。

3.高职物流管理商务人才标准框架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丁爱美(2006)认为根据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制定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方向的教学计划。在有关物流专家和从业人员的参与下,对课程体系进行充分论证。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第一线工作不但能够愉快胜任,而且能够迅速脱颖而出,展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潜力,并且解决职业岗位上的实际问题,具有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应具有创新和创造的能力[11]。

卫锦文等(2007)坚持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应具有“双证书”甚至“多证书”。目前影响较大的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有以下几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的“物流师”、“助理物流师”认证,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出的“中级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认证[14]。物流企业要推行物流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制度,要求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15]。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对某些指标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但没有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商务人才提出一个标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教师应传授知识与育人同时进行,笔者认为评价职业型物流管理商务人才的标准框架体系,既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也要受过良好的课程教育、具有良好的能力素质、管理基本素质和必要的证书等,具体如下图:

四、结语

高职院校物流商务人才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当前学术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物流的人才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已有的资料分析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商务人才标准的框架体系,为今后对其商务人才标准的指标研究打下了基础,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对其商务人才标准的指标体系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Gregory M.Bounds,Charles W.Lamb,Jr著.李丽,赵正斌,杨洁等译.商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汤姆森国际出版集团,2000:6-7.

[2]贾怀勤.商务调研策划与实施.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5:2.

[3]霍红,陈娜.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多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商业研究,2004,304(20):159-161.

[4]宋炳良.沪港物流产业人才现状对比分析.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25(2):63-67.

[5]王强.物流管理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06,第25卷第8期:105-108.

[6]李红梅,罗生芳.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教育与职业,2006,第35 期(总第531期),98-99.

[7]李学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6卷第2期:96-98.

[8]霍红,陈娜.研究人才成长规律培养多层次物流管理人才.商业研究,2004,304(20):159-161.

[9]朱亚琪.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青海交通科技,2006,(6):61-63.

[10]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育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9.

[11]费英秋.管理人员素质与测评.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93.

[12]胡晓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05,24(4):61-65.

[13]陈利秋,李培亮.物流管理操典.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84-89.

[14]王强.物流管理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现状综述.工业技术经济,2006,第25卷第8 期:105-108.

高层物流规划范文6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住宅小区 物流仓库

中图分类号:U6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255-01

1.前言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城市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发展越来越多,而作为中部城市的郑州,随着郑州航空港区的批复,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涌入航空港区,从而带来了一大批物流仓库的建设。根据要求,建设工程首先需要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报告,为项目的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郑州市某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以下简称甲项目)和某物流仓库岩土工程勘察(以下简称乙项目)为例,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岩土工程勘察在两类建设项目中的异同,以便在以后类似项目采取更加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方法和手段。

2.项目概况

甲项目位于郑州市东部,拟建建筑物包括22栋4层花园洋房、1栋25层住宅楼、7栋26层住宅楼、1栋3层幼儿园、1栋2层物业用房及地下车库等,地下车库范围包括整个场地(除幼儿园)。住宅楼及花园洋房采用剪力墙结构,幼儿园、物业用房及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依据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规范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为乙级。

乙项目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南部,拟建建筑物为3栋1层仓库,1栋1层修理车间,3栋2层综合楼,主要为砖混、框架和钢桁架结构。依据拟建建筑物的重要性、场地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规范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等级为乙级。两个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同为乙级。

住宅小区因与物流仓库的结构不同,因此性质和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而住宅小区中的幼儿园与物流仓库比较接近。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一致,目的都在于根据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的技术要求,按照上述规范、标准的规定,针对该拟建工程的特点,查明拟建场地内土层的工程地质条件,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本工程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3.勘察目的、方案及手段的异同

3.1 勘察目的的异同

两个勘察项目因为执行的规范及标准是一样的,因此都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要求,为设计提供相应的参数,如详细查明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各层地基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和变化状况,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并提出整治的建议;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评价场地地震效应,确定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地段,对地基土的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定;查明埋藏的古河道、沟浜、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及相应设计参数;如采用复合地基或桩基提供有关参数。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两个项目勘察目的不同之处在于:甲项目由于是整体地下车库,相对乙项目而言,基础埋深较大,因此存在基坑支护和降水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基坑支护、降水的设计及施工评价。

3.2 勘察手段的异同

两个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均采用了工程地质钻探、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最经济可靠的勘察方案,对地基基础方案提出更合理可行的结论和建议。采用的手段均是郑州岩土工程勘察较常用的成熟的手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采用的手段是合理、经济的,并能很好的满足技术要求。

3.3 勘察方案的异同

两个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勘探点的布设均沿拟建建筑物周边线、角点,兼顾方格网布置,孔间距均按相关的规范及标准执行,因此,勘探点平面布设的原则是一样的。甲项目住宅楼(地上25、26层,地下1层),孔深45~65m;物业用房(地上2层,地下1层),孔深25~30m;幼儿园(地上3层),孔深25~30;地下1层车库,孔深10~15m;乙项目综合楼(地上2层),孔深15~20m;修理车间(地上2层),孔深15~20m,仓库(地上1层),孔深10~15m。

住宅楼一般均为高层,剪力墙结构,基底压力较大,一般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或桩基础,因此钻孔深度较大;住宅小区项目与物流仓库项目中地上层数相差不大的建筑物,孔深相差不大,除了考虑地层条件外,还应考虑住宅小区项目一般都为整体地下车库,钻孔深度布置时应考虑地下车库的埋深;而物流仓库虽然地上层数较少,且一般没有地下车库,基础埋深较浅,但钻孔深度布置时应充分考虑物流仓库的层高(甲项目一般层高为3.0m;乙项目层高一般为4.0m)和柱网间距较大(甲项目最大柱网间距为8.4m×7.5m,乙项目最小柱网间距为8.4m×7.8m,最大柱网间距为9.0m×24.0m),因此单柱荷载也比较大,对承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对物流仓库项目钻孔深度布置应充分了解项目相关信息,不能按一般住宅小区项目估算荷载来确定勘探孔深度。

另外,住宅小区的高层建筑每栋均应有波速测试空,同时,根据规划要求,住宅小于均配套有幼儿园,幼儿园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因此,幼儿园也须有波速测试孔。而物流仓库项目一般因为拟建建筑物层数和高度较低,可在整个场地布置不少于2个的波速测试孔。

4.结论

(1)住宅小区项目与物流仓库项目有相似性,也有各自特征。其中,住宅小区项目住宅楼层较高,且要保障居民安全,并伴有幼儿园、地下车库等相关配套设施,物流仓库层数较少,但层高较大,多采用框架或桁架结构,且柱网间距较大,单柱荷载也较大。

(2)住宅小区项目与物流仓库项目勘察目的基本相同,只是住宅小区由于有整体地下车库,基础埋深较大,因此需要评价基坑支护及降水。

(3)住宅小区项目与物流仓库项目勘察手段相同,均采用了工程地质钻探、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4)住宅小区项目住宅楼一般荷载较大,需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钻孔深度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及基础埋深,住宅小区一般配备有幼儿园,幼儿园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因此还应布置波速测试孔;物流仓库项目建(构)筑物虽然层数少,但层高较大,柱网间距较大,因此单柱荷载也较大,因此方案布置时应搜集单柱荷载等资料。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