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1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dication and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outhern Sichuan road greening projec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gre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municipal roads.Key words: road green;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基本概况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的效果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美化市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的居住环境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着经济、环保、生态和美观的原则,道路绿化应结合当地生态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绿化配置,既美化路域环境,又创造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发挥生态功能。

川南奉公路是南汇划入浦东新区,南北对接“8路”工程之一,川南奉公路南端于2009年12月11日全线竣工通车,成为两区合并后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对接道路。道路全长为8670米,穿越祝桥镇和惠南镇,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I级标准,规划红线40m,同时道路红线外两侧各设置5m绿线进行控制。工程范围内绿化总面积约17.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00万。

本文以川南奉公路南段道路实施范围内绿化为例,总结和分析了绿化设计和施工管理等要点,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2、景观设计

2.1功能性原则。在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为体现安全通行的功能,在中央隔离带采用利用不同植物树种的高度和色彩变化来突显,分别设置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瓜子黄杨球和珊瑚等四个植物品种,为防炫目,珊瑚高灌木篱修剪高度控制在0.8M,遮挡对向来车的灯光;红花继木等矮灌木篱修剪高度控制在0.35M,不同树种间设置5M的过渡,以紫薇种植点缀,下铺麦冬。同时,在充分考虑行车进度和视觉特点的基础上,为增加停车视距范围内的通视性,在道路开口或交叉路口两侧约50M的范围内,以瓜子黄杨球下铺麦冬设置。

2.2生态性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在道路两侧5M绿线范围内,设置了香樟、白玉兰、榉树、广玉兰、红枫、合欢、花桃、池杉、樱花、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紫薇、鸢尾、麦冬、矮生高羊毛等,形成了乔灌花、乔灌草相结合,分隔竖向空间的多层次植物配置,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体现了植物配置的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3艺术性原则。道路绿化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因此在配置上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人行道是否设置等,通过接替性的复现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的绿化是一种动态绿化景观,在绿带中以小灌木设置“S”型布局,形成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4适应性原则。道路绿化充分考虑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以及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建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配植方式和植物种类,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如道路两侧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段,可以少用或不用大乔木,多用金边黄杨等低矮灌木和麦冬等地被植物;在土层薄、土壤贫瘠等地段,可以选用抗性强、耐瘠薄的植物等。

3、施工管理

3.1严格执行设计交底。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踏看工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书面交底,召集相关单位对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议,一方面对做好图纸会审,对施工情况进行介绍和布置,另一方面做好原地形标高、地下管线、隐蔽基础设施等摸底情况,便于及时做好施工调整等工作。针对存在问题,从技术管理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切实落实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周为单位,进度计划的编制以施工现场条件为基础,施工人员为参考系数,施工内容为主轴,务求详细,操作性强,制定目标实在。同时,将天气、友邻施工等因素也考虑进去。从土方开挖与回填到地形平整造坡、到挖穴与土壤改良、选苗、种植、绕杆与支撑、养护这一系列操作程序,均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合格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科学掌握种植技术。首先要把握苗木材料这一关口,对苗木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和试验等全过程把关,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对应的品种,并从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冠高和土球等六个方面来控制进场苗木的规格。同时,要掌握苗木种植技术,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种植成功,提高成活率。如在行道树榉树、香樟等种植时,先用吊机将大树吊起,放在种植穴的中央点,将树干立起,扶正,保持整个树身垂直,再回填种植土并将土夯实。

3.4注重安全管理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苗木的装卸过程中要注意吊装机械的操作安全,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施工,对进场机械进行检查,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

3.5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植物种植后需要经过至少一年的定根、缓苗、发芽、长出枝条的养护过程才能成活,所以在绿化施工竣工后,落实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养护技术和管理规程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对于行道树,及时做好打桩、支撑工作,防止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对于灌木及时做好浇水和拔出杂草等养护工作。在养护移交过程中,苗木成活率达到96%以上。

4、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既美化道路景观,又营造了生态绿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文辉. 浅谈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山西建筑,2009,35(24):345—346.

[2] 张 兴.浅谈公路施工安全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19):291—292.

[3]吴海萍,张庆费,杨意,达良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与展望[J].中国城市林业,2006,4(6):40-42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e garden in the years work experience, mainly from the road greening in landscape, function and ecological three are expounded.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greening,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街道绿化不仅有美化街景的作用,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城市道路绿化的功能

道路绿化美化街景,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除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交通等作用,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主要功能如下:

2.1环境保护功能

(1)净化空气

降尘、飘尘、汽车尾气等烟尘是道路周边环境中主要的粉尘污染源。而植物所具有的阻截灰尘和降低风速的功能,可以截留道路周边环境的粉尘、烟尘并防止二次扬尘,同时,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释放氧气,不断循环,从而净化大气。

(2)减弱噪音

在环境噪音中70%-80%来自地面交通运输,通过加大道路绿化的面积和合理配置形成绿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减少噪音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

(3)调节改善道路小气候

道路绿化对调节道路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当道路绿地布局与该地夏季主导风向一致时,市郊的清新空气即可顺风势引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安全功能

(1)组织交通

车行道之间、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各类广场及停车场等处种植绿化,可起到引导、控制车流和人流,组织交通并提高行车安全等作用。

(2)分隔空间、集中视线

道路绿化能够增强连续性和方向性,并从纵向分隔空间,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同时,高大的树木对空间具有分隔作用,通过绿化可以使视线集中。

(3)景观功能

植物是创造城市优美空间的要素之一,利用植物所特有的线条、形态、色彩和季向变化等多种美学因素,以多样化树种选择、配置方式,配合路灯、候车亭、电话亭等小品设施,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道路景观。再者,利用树木自然柔和的曲线与建筑物的直线形成对比,可起到点缀城市,烘托临街建筑的艺术效果。特别是在一些城市的新老过渡街区,沿街建筑物新旧风貌、形体尺度,建筑风格等往往不够协调,而整体有序,枝繁叶茂的道路绿化能巧妙地提高视觉统一感,隐丑蔽乱,改善道路空间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

3、道路绿化的规划

3.1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1)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大城市又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交通干道。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均为平交叉。

④区镇干道:此为大中城市分区或一般城镇的生活服务性干道,主要市满足生产货运和上下班客运交通的需要。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区镇干道位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可布置成全市性或区镇的商业街,断面要考虑人行、货运、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停放等要求。风景区干道放线时要注意景观的要求,

步行与车行之间要又较宽的绿带间隔。

(2)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 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公共建筑。车速一般为15-45km/h。断面的变化较多,车道划分不规则。

(3)专用道路

城市规划中考虑需要的道路。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

3.2道路绿地率的计算与指标

道路绿化用地是城市道路用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确定不同级别城市道路红线位置时,根据道路的红线宽度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绿地率,可保证道路的绿化用地,也可减少绿化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矛盾,提高道路绿化水平。

(1)道路绿地率的计算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1.5m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1.5m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

(2)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道路绿地率为15%~30%。而《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路不低于20%。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

3.3道路绿地的规划原则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

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3)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

绿化概算好在设计阶段落实。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在道路用地范围以外建设的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4)行车视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5)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

4、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实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4.1生态性原则

城市景观环境中要坚持生态优先,保证生物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绝不是空想,它是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4.2协调性原则

城市道路是一个有机整体,设计中要协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保证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同时要协调保护与开发、景观与生态、投人与产出、建设与养护的多重关系,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应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良性地整体发展。

4.3服务和谐性原则

城市道路景观的服务对象为城市居民,景观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充分挖掘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地域特征,满足各种不同情感的需求,尽量做到自然布景与规划布景相结合。设计生态的滨河绿地,更应体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环境观,追求天、地、人的和谐,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主题。主要以自然美、植物美、景观美为基础,体现自然的重要性。形成绿地成片、树木成林、花香四溢、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的园林景区。

5、结语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3

【关键词】道路绿化;内容;形式;方法

一、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

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首先考虑划分园林空间,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目的在于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使一幅幅画景不断地展现在游人面前。其次引导游览,园林无论规模大小,都划分几个景区、设置若干景点,布置许多景物,而后用园路把它们联结起来,构成一座布局严谨,景象鲜明,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园林空间。所以,园路的曲折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的。使得便布全园的道路网按设计意图、路线和角度把游人引导输送到各景区景点的最佳观赏位置。并利用花、树、山、石等造景素材来诱导、暗示,促使人们不断去发现和欣赏令人赞叹的园林景观。最后丰富园林景观。园林中道路蜿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美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与四周的山水、建筑及植物等景观紧密结合,形成“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效果,而贯穿所有园内的景物。

二、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形式

在道路绿化中树木品种越多,越能构成丰富多彩的道路景观。但是由于地域、气候、科技、经济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制约,树木品种的利用也受到了限制。通过科学的选择,把一些树形优美、抗性强、生长好的树木品种应用到绿化中去,是道路绿化设计、施工、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城市绿化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道路绿化选择首先要以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边缘树种。其次要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草坪相结合。选择道路绿化中树木还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质量要求原则。

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1)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2)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3)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4)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三、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

(一)街道行道树的选择与种植

行道树是街道绿地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同一地区不同街道的行道树可以不同,这样可以作为一种道路特征,与其他道路区分开来。一条路应有一种主要树种作行道树,以突出它的特色,但也应辅以其他树种或绿化植物,以丰富街道景观。行道树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是:(1)树冠冠幅大、枝叶密;(2)抗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耐旱;(3)寿命长;(4)深根性;(5)病虫害少;(6)耐修剪;(7)发芽早,落叶晚。为了保证树木正常生长的最低条件,在道路设计时应留出1.5m以上的种植带。种植池可做成条形或方形,池边平于地面或高出人行道地面10~15cm。行道树间距从用路者对街景观赏要求角度看不宜过小,否则视线遮挡过多,同时从对建筑观赏来讲,树木也不宜过高。行道树往往与架空线产生矛盾,以致经常被修剪,一般可选没有主尖的树种,同时树木要耐修剪易整形,以便修剪成各种形状,控制其高度。

(二)人行道绿地的设计

在街道绿地中,人行道绿地往往占很大的比例,是街道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宽2.5m以上的绿地种一行乔木,度大于6m时可种植两行乔木,宽度在10m以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种植。靠近建筑物一边的绿地是道路与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地带,它可以将建筑与道路环境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称为基础绿地。基础绿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建筑内部的环境及人的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当基础绿地的宽度不到4m时,在绿地内不要种植高大乔木,否则会影响建筑物内部的通风与采光,并且影响视线。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行人对街景的观赏主要在人行道上,因此人行道上树木的间距、高度都会对用路者产生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树木的间距和高度,不应对行人或行驶中的车辆造成视线障碍。另外乔木下配合灌木,特别是多行并列栽植,就会收到一定的防尘与降低噪声的效果。

人行道绿地是街道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街道面貌、街景的四季变化均有显著的影响,因而单纯作为行道树来处理是不够的,要作为街道整体设计的一部分,进行综合考虑,并与道路环境协调。人行道绿地是带状狭长的绿地,栽植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以及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的形式。其中规则式的种植形式目前最为常用,比如绿带中间种植乔木,靠车行道一侧种植常绿的绿篱。但是,也有以常绿树为主的种植方式,在绿地中种植常绿乔木及常绿绿篱,其中还可以夹种一些开花灌木。有时,绿带下有管线或地下构造,或因视线上的原因不能种树,也可以种草和花卉。当绿地很宽时也可以种植数排大乔木或种植果树。所谓自然式种植就是绿带上树木三五成丛,高低错落地布置在车行道两侧,这种种植外貌自然活泼,其种植方式又分为带状与块状两种类型。

(三)分车带绿地的设计

车行道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或绿带,以保证行车速度和安全,常高出地面,也有在路面上用白色油漆画出标线,以分隔车辆,称为分车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称为分车绿带,也称为隔离绿带,用它来分隔对向或同向的交通。一般分车带宽度为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但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因为种一行乔木最小宽度为2.5m,种两行则要6m以上。分车带长度50~100m,交通干道与快速路的分隔带可以根据需要延长。分车带绿地要十分重视交通上的功能,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与保障安全的作用,机动车道的中央分隔带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进行防眩光种植。机动车两侧分隔带如有可能应有防尘、防噪声种植。分车带的种植有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有以常绿乔木为主的,有的搭配以灌木、草地、花卉等,也有的分车带中只种低矮灌木配以草地、花卉等方式,这些都需要根据交通与景观来综合考虑。

综上所述,在城市规划中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道路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环境,而且还有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同时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4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 道路绿化; 景观; 效果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1-0006-02

1.生态型城市道路的形成、类型、功能

1.1生态型城市道路的形成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朝代的更替,道路绿化景观不断丰富,栽树不仅给道路增加了园林景观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给城市带来了美观。目前生态型城市发展要求,城市道路也是生态型的,不仅具有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而且还要增加文化景观、自然生态等元素,使城市的道路景观越来越受到青睐。

1.2城市生态型道路的主要类型与功能

城市道路由于用地的限制和功能不同,产生了四种类型。即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主要功能是改善环境,净化空气、防减噪声、调节气候等功能,还具有遮阳、降温等效果。在道路交通方向,绿化还可用来分隔与组织交通,诱导视线并增加行车安全[2]。

2.城市生态型道路普遍存在的问题

城市生态型道路景观,虽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2.1重展示、轻功能

只重外观,规划中过分强调道路绿化景观的形式,例如以宽大为优,以奢华为美,以构图为手段。把豪华当景观,把气势当形象,使道路华而不实。却忽视或弱化道路交通功能和人的便捷性要求。

2.2重个性、轻关系

只考虑道路红线范围内的设计,忽视道路与不同性质用地的关系,比如城乡差别以及城市居住、行政与商业对建筑后退红线都有不同要求,以及道路周边不同的用地性质对道路功能和组成要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2.3重绿化、轻设施

把道路景观规划误认为绿化或绿地规划,忽视道路绿化与道路内及周边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关系以及设施本身的规划建设和在道路中的角色与地位。例如绿化与地下管线的关系及其埋深的影响、道路中人行天桥、地铁站、地下通道、变电设施的安排原则与布局方式等都不被考虑。

2.4重线形、轻节点

只考虑规划道路本身的线形景观,缺少与之相交口衔接的研究,相互规划不重视节点设计,往往在规划形成空洞。例如道路平、立交叉口,广场节点等。

2.5重表面、轻内涵

忽视道路景观各要素的联系,缺乏全面、科学、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在要素的安排上不考虑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例如把很好的自然环境改造,去做人工绿地等,既增加维护成本又破坏了生态。在北方使用南方的树种等等;在总体气氛的塑造中不研究地方文化的背景,张冠李戴,东抄西借等。

3.城市生态型道路的特点

城市生态型道路的设计原则:一是巧妙地把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二是通过巧妙地构思,树立城市景观形象,体现地方特色。三是具有独特地绿化景观效果,并体现节约型园林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3.1结构的合理性

结构的合理性包括绿地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

3.2功能的全面性

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或生态设计,其最终目的以营造一个人、建筑、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生活和谐共处的环境,因此设计时应该考虑满足游憩、休闲、生态、不同人群的需要、动物和植物的需要等多样化的功能。

3.3关系的协调性

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景观的功能与形式,更应该协调所有设计要素的关系。包括植物种类间、植物与水体、地形以及周边环境的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城市景观。

3.4植物配置的生态性

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首先必须从植物选材与配置上入手。设计师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根据立地条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植物配置以及群落的营造应遵循互惠共生的原则,从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以及疏密程度充分考虑,形成异质性强,多层次,立体化的多样性植物景观。

3.5景观的多样性

设计中追求绿化景观完全融合到自然环境中,其层次变化,并非是乔木、灌木的简单组合,也并非是各种植物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地简单排列在公路的两旁、而是更注重自然界大范围内的绿化空间,以体现自然界植物生长特性。

3.6管养的自然性

养护管理是确保设计效果以及体现生态效应最关键的一环。自然生态型绿化设计不仅仅考虑平面布局与三维的景观效果,还应该考虑如何减少养护成本,包括修剪、灌溉及病虫害的防治等多方面的控制。

4.湖州市三环北路城市生态型道路隔离带、桥梁及节点区域景观的特点

湖州市三环北路全长5.5公里,西起太湖路,东至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段连接线。道路设计等级为双向六车道的一级公路。其中中央隔离带宽10m,主车道宽12.25m,机非隔离带宽2.5m,两侧绿地各宽10m。道路绿化面积约16.25万平方米,绿地率38.2%。

三环北路设计时就考虑这是一条林溪相间型的绿化景观。由于三环北路跨越小梅港、长兜港和大钱港等河流,有相对开阔的水面。中间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宽度各在10米,适当堆造缓坡。经植物高低、色彩及不同特征的配套组合,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景观空间开闭有度,呈现出静寂的林荫风光。林冠线与城市背景融合,高低错落,起伏有度,虚实相合,升合有致,使路内外的景观相互融合。

三环北路的特点是构图简洁有序,线条流畅,整体性、导向性、图案性明显。植物的色、香、姿、静搭配合理,达到最佳滞尘、降温、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4.1绿化隔离带是道路景观中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三环北路以活泼、柔美流畅曲线分割带状空间,具有明显的趋间性与动感性。采用大乔木、开花小乔木和灌木齐植的形式,形成整齐、规则和大气的氛围。(见附图一)

4.2路基两侧绿化景观

沿路基两侧绿地布置疏密有致,植物种植重视间距问题,使过路行人有机会欣赏沿路水乡风光,齐灌木以成片 的形式,采用间隔交替栽植,双面调节司机的视觉疲劳,经过两侧绿化景观的营造,起到了吸尘防噪、净化空气的作用。

根据节约园林和现状的实际,两侧绿化景观竖向采用留1米宽水沟宽度结合1:2的边坡放坡形式。绿地边界采用排水沟与分割。

4.3桥梁区绿化景观

桥体区域采用悬挂及垂直绿化的方式柔化整个道路空间,桥下绿化采用在人的视线区域范围布置地被及小灌木,布局强调整体性与图案化,植物多选用耐荫类品种。

主要植物材料:蜀桧、八角金盘、桃叶珊瑚、金叶女贞、海桐球、迎春等。

4.4交叉口绿化景观特点

交叉口绿化景观为道路绿化景观空间的主景区区域。在确保与带状绿化景观及路基两侧绿化景观风格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交叉口区域的景观特色。以营造出一个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视觉空间,并使来往车辆在叉口区得到安全提示。

太湖路立交叉口区绿化景观以抽象的浪花状构图为特点,意喻湖州水乡的文化特色,通过常绿、落叶及开花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借以烘托繁荣的气氛。整个构图简洁、大气,与道路整体景观相呼应。(见附图二)

继木等。

还用大树、景石、球灌木组合的方式组景,作为视线上的点睛之笔。

5.结语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5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1.1前期背景分析

区位分析即通过对该道路(基地)所在区位的分析,明确该路在整个城市环境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

现状分析即通过对现状道路(基地)周边用地状况分析、现状土壤情况、现状植被情况、历史文化概况等分析,对基地有个最基本的感性认识。

用地规划分析即通过对该道路(基地)在整个区块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及周边用地规划情况、建筑风格等的分析,即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对该道路进行进一步的景观定位,确定其景观风格。

1.2景观风格定位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整个道路定性定位,以便指导下一步具体的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根据道路所穿越城市的居住区、中心区、工业区、公园绿地等的不同及其场地特征、历史文化特色,每条道路都具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介绍其通用的几大类型:城市主干道型绿地、景观游憩型干道路绿地、防护型干道绿地。

(1)、城市干道型绿地:城市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形象的主要展示窗口,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特色。一般来说同一条路上会分布多条绿带,其中央隔离绿带一般较宽,成为展示的重点。各绿带之间植物配置要相互协调,整个道路绿化要有层次性、有变化且景观丰富。

(2)、景观游憩型干道绿地:景观游憩干道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紧邻公园、绿地或风景区一般人行道侧会预留较宽绿地,兼顾观赏及游憩功能。景观设计时应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及系统性,设计可供游人观赏的道路、休憩的平台。

(3)、防护型干道绿地:穿越工业区的道路,其应以隔离防护为主要功能,主要发挥起隔离有害、有毒气体;隔离噪音、滞尘等功能,同时兼顾美观展示功能。一般采用由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及景观效果。

1.3绿化标准段设计

道路绿化景观应为线性流动的景观,其绿化设计应充分展现流动的空间意趣,用植物为音符来演绎韵律之美。在确定了整条道路的景观风格后,即开始进行绿化标准段设计,把握好植物构图的统一、均衡、韵律与节奏、色彩与季相的原则。

道路绿化的重点服务对象为过往司机师傅,这就必须考虑到车行与人行速度的问题,因此道路绿化不宜太“花”,一般来说,80-120米为一标准段是比较合适的,当然如果是快速路,标准段还可再拉长些,以确保车行者最基本的视觉印象。

绿化标准段设计一般包括绿化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立面设计,其实不然,正常的设计应以我们所需的立面设计从而推出我们的平面设计,这样才能有效地表达我们所需的景观效果,因为景观给我们的是直观的立体的感受,而非简单的平面构图。

根据我们的风格需求,可以设计规则式、自然式或两者混合式的植物配置景观。

规则式植物配置:用以表现大气的、简洁的景观,景观视线通透,主题明确;一般选用色叶灌木进行图案化构图,以特色乔木拉出骨干,景观小品点出主题。

自然式植物配置:一般与周边自然环境较好地段,通过自然式乔灌草多层次组团式种植,中层灌木运用较多,绿量较大,以形成自然、生态型道路特色。

1.4两者混合式植物配置:

该种方式运用较多,一般车道内绿带种植以规则式为住,因为该隔离带一般较窄,并要考虑车行视线要求;而人行道侧绿带一般多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

1.5植物选择

由于道路立地环境制约,要求选择抗性较强且易于养护的植物,即在适地适树的前提下根据我们的设计意图,合理地选择绿化植物。在绿化标准段设计阶段应明确植物的种类、高度、密度要求。

1.6景观节点设计:

整条道路景观应是有起伏的景观,应有景观兴奋点,才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也可有效缓解视觉疲劳的产生。一般来说,景观节点大多布置于道路交叉口或具特殊记忆的点,如具有历史遗留地段、古树名木保护段等。景观节点可以通过景观小品、植物景观的合理布局,达到所需的效果,突出特色。

1.7城市家具景观

路灯、垃圾箱、公交车站、电话亭、人行道铺装、标志标线、标牌、广告牌等城市家具做为道路景观元素的一份子,在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应与道路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对其材质、色彩、规格、样式等提出要求,便于下阶段的设计或采购。

1.8工程造价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和甲方沟通,明确工程投资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在完成整个设计后,应进行工程概算,看是否在要求的范围之内,该阶段应明确整条道路植物的种类、规格、数量、小品样式、材质等。

2道路绿化景观施工

在设计通过审核后,进入到施工阶段,是将理想变成现实的阶段,施工管理的好坏,也体现了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2.1施工交底会议

在施工之前,甲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应举行施工交底会,这个会议是不可缺少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会议,一般以答疑的形式进行,由施工单位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或现场实际提出问题,设计方及甲方等给予解答。

2.2工程施工

在会议之后,施工单位应提交施工计划书,并进场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充分了解设计的意图,遇到实际的问题,应充分与甲方及设计方很好的沟通,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2.3竣工验收

施工完成后首先进入初步验收阶段,一般由设计方、甲方、监理、城市管理部门等派代表参加,.并分别填写验收记录并签字。本次验收能有效的检查施工是否合格,及施工的初步效果是否达到要求,应收集相关部门的意见,进行调整,并进入施工后期养护,为一年(一般情况)后的竣工验收打好基础。具体的施工及验收以《城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参照标准。

3现今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3.1苗木自然生长习性与追求立马成效的要求间的矛盾。

由于道路的立地条件较差,道路内隔离绿带一般较窄,特别是行道树一般仅有1.5米宽,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很大限制,一般苗木移植后需要3―5年才能恢复并达到我们所需的效果,立马见效是不可能的,因此甲方一般要求移植大苗,这也就有了大苗成活率低,增加成本的问题;且移植大苗一般都需要“杀头”,产生树型不佳等一系列问题,这是道路绿化的一大难题。

3.2施工过程与设计间的协调问题。

虽然在施工交底阶段,施工单位对设计的意图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施工单位直接脱离了设计单位,拿着图纸就施工,根本不顾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比如施工场地大小有偏差、高差有些问题等,一股脑的把东西都种了再说,等到出现无法挽回的时候已经迟了,且不说这个是谁的责任,要明确的一点便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把东西做好了,做漂亮了,因此,这里我想就设计来说也是需要一个现场调整的过程,(毕竟图纸上看的和现场的感觉还是有差别的)比如说可以按标准段先施工一段,然后请甲方、设计方等来看,如果能达到意图便可继续施工,如果效果不是很好,还有一个局部调整的过程,其实这里就牵涉到我们前面的工程造价控制,在招标阶段,工程造价是已经控制好的,没有大的问题一般是不会变动的,因此我建议,为了使工程进行的更顺利,更好的达到效果,应在招标阶段在工程造价里头增加一项浮动经费,是为设计效果变更所需。

4小结

在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追求良好的环境与品质,而道路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联系,其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心情,甚至整个的城市形象;看似简单的几条绿带,其实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不容我们忽视;只有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认真对待,这才能做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景观环境,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景区道路绿化设计范文6

关键词:棕榈; 植物;园林; 应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ch and colorful garden plants, production in tropical, subtropical sort is various, the various forms of palm plants, because of its other species unmatched advantages, and be garden designer widely adopted.

Keywords: palm; Plants; Garden;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 S5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棕榈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植物,又是园林植物中的佼佼者,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海南5省区。我国棕榈植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外品种的不断引入,人们为追求热带风光而大量采用它,棕榈植物逐渐成为园林植物的新宠。

1棕榈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

棕榈科植物树型多样、独特,颇具南国风光特色,高大的树种达数十米,树姿雄伟,茎干单生,苍劲挺拔,加上叶型美观,与茎干相映成趣,可作主景树;有些种类,茎干丛生,树影婆娑,宜作配景树种;低矮的种类,株型秀丽,栽种于盆中,作盆景观赏。棕榈植物一般能生长在瘦瘠缺肥的土里,成长生不需经常追肥浇水。它不像树木那样由于到处长分枝而需经常修剪。棕榈植物基本上是常绿植物,没有季节的变黄和落叶。有多种棕榈能够耐盐碱和耐旱,能够直接种植于海风猛烈的沙漠边缘工区。棕榈科植物以单植、列植或群植形式,广泛应用于道路、公园、庭院、厂区及盆景绿化。

1.1道路绿化

棕榈科植物树型美,落叶少。常用于市区和国内的道路绿化,与道路附近的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配套。如大王椰子、假槟榔,董棕、海枣、蒲葵等独干乔木型种类其树干粗壮高大,挺拔清秀,雄伟壮观,且树体通视良好,利于交通安全,可把它们列于道路两旁,分车带或中央绿带上,犹如队列整齐的仪仗队,具有雄伟庄严的气氛。如华南植物园的王椰路就因路边两排整齐的大王椰子而闻名。在道路变道外侧,栽种大王椰子,霸王棕,华盛顿棕榈等以引导行车方向,而且这些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也可使驾驶员产生安全感,在道路的回旋交汇处及中央隔离带上,可配植低矮的棕榈植物,如棕竹,美丽针葵等,既不妨碍司机及行人视线,也不会遮挡街景,同时,棕榈植物根系经许多常绿乔木浅,不会危及墙基及地下管线安全。1.2公园绿化

在公园里,棕榈科植物除了作为国中道路绿化树种外,还可种植形成棕榈植物区或棕榈岛,或点缀于公园山石门窗等景观之中。通常在公园中较开阔的地带,选择适宜生长的棕榈科植物种类,栽植成片具热带,南亚热带绮丽风光的棕榈植物区。种植时,可以单独群植,也可以多种混植成景,常见选择的种类有假槟榔、大王椰子、蒲葵、海枣、短穗鱼尾葵等。而在公园的山石,水旁,景墙,门窗前后可以点缀种植少量棕榈科植物,与原来相映成趣,做到即与原景相匹配,又能增添生机和活力。在这些区域,一般选用较为低矮、秀丽的种类,如散尾葵、棕竹、美丽针葵等。

1.3庭院绿化

庭院绿化范围包括居住区游园,宅旁绿地,公用事业绿地,公共建筑庭院及内庭的绿化等。在庭院绿化中,以短穗鱼尾葵、棕竹、三药槟榔等多干丛生型种类,紧密种植成一道绿色屏障,用以分隔庭院空间,增加景观层次;以隔挡长上厕所、垃圾房等俗陋处所,通过遮和藏,令建筑与绿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谓方法简便,效果美观;密植成绿墙,用于庭院中各类雕塑作品的背景,令主景雕塑跃然入目;以美丽针葵等仪态轻盈雅致与各类景石组合配植,别具情趣,植于墙前、廊边;利用不同的造景效果

1.4作为街道树

棕榈植物的树干笔直,没有分枝,对驾驶员来说不妨碍视线,特别是在转弯处和路口边。棕榈的树冠高在顶上,对双层巴士等高大车辆的通过不造成阻碍。在高速公路上车辆快速驶过所引起之疾劲风,往往对其它植物生长不利,但由于棕榈是一柱擎天,下面的疾劲风对它顶上的树冠生长一点影响都没有。棕榈不掉碎叶子,不会淤塞下水道。棕榈植物种植非常方便简单,种上一年后便基本上可以让它自生自长。当然能定时的浇水施肥,会令它生长更加完美。

1.5作为海边用树

目前国内能够直接种植于海边的乔木很少。海边植物必须能经受潮湿而有咸气的海风长期吹刮,季节性的飓风吹袭,天空直射或水面地面反射的强烈阳光,以及适应生长于海边瘦瘠及重沙质的泥土。很多棕榈植物的原产地就是在各大洋的海岛上,所以能适应种植于海边的也有几十个种。

1.6作为游泳池用树

热带棕榈一般喜水,因不吸引昆虫及毒蛇作巢,不掉碎叶,没有分枝树干,是一个十分干净安全的游泳池用树。但国内常用的是“食用椰子树”。在国外很少采用,因为椰果被风吹掉下来是可以致命的。

1.7作为公共场所用树

因为棕榈科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树体干净又容易管理,很多公共场所都可以使用。棕榈植物和花木混种,可以取得园艺设计上的完美效果。

1.8作为室内植物

如果需要在室内长期摆放一株1米高以上的耐荫性盆栽植物,棕榈科是最好的选择。在欧美,办公室摆放最多的就是“缨络椰子”(Howea forsteriana).在台湾,“竹节椰子”(Chamaedorea seifrizii)非常普遍地作为公司开张叶的贺品,它比花篮耐用十倍以上。国外许多高级民宅都在客厅里摆放棕榈植物用以点缀及净化空气。

2 棕榈植物的配植方式

棕榈科植物如何与其它植物搭配,合情合理地表达设计的主题,其实并无定法,这种搭配往往是设计师思维的和手法的体现,也是决定一个设计方案成败的关键,“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一个总的原则,只有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植物的搭配,才会取得最佳的设计效果。

2.1 丛植:棕榈植物姿态优美且独特,颇具欣赏价植,但对于个体较单薄矮小的品种,丛植是将其个体美与群体美展现出来的最佳方式。同种棕榈植物成组植、疏密有致,再配以球形灌木或片植地花,高低错落,顾盼生情。

2.2 群植:将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叫群值。将棕榈植物作为一个类别群体种植,这种种植方法更加突出了群体美,增加群体的感染力,突出人造景观的意境,使人们在成片的棕榈种植园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热带风光。

2.3 孤植:棕榈植物都以丛植为主,但有些姿态出众的个体,也不防让宠独领。孤植宜选用形体较大,姿态优美的品种。

2.4 列植:沿直线或曲线以等距或按一定的变化规律而进行的植物种植方式。

3棕榈植物总体配置原则

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理。

3.1统一原理的运用:又称变化与统一原则,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也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3.2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在景区与景区之间,调和过度很重要,但大片反复的一致性、近似性,会使游人产生单调感、疲倦感。故在景区之间,采用叶色、树形对比强烈的树种将它们区分开来,以引人注目。

3.3均衡的原则:以植物数量的比例作依据的平衡原则。

3.4韵律的原则:即在配置中,将同一种对比反复运用。

3结语

探讨了棕榈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情况,得出棕榈植物完全符合园林绿化的需要,应大力开发与利用。充分展示它独特的魅力,向人们表现它们的韵味与雅趣,创造园林意境。为人们带来自然优美,风格独特的休闲娱乐空间

参考文献

[1] 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