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1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加强社区建设是“”计划目标之一。搞好社区教育服务,营造良好的社区学习环境是我区社区建设中需重点抓的内容之一。只有抓好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才能使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文化更加繁荣,社区卫生更加发展,社区治安更加良好,社区环境更加美化,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才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认真实施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发展社区教育
1.建立社区教育网络。区建立社区教育培训中心,街道建立社区教育培训学校,社区居委会(行政村)建立社区教育培训点。各街道依托辖区的学校、单位教育资源,建立各类培训基地。
2.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要认真贯彻实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意见》。要充分利用社区内现有各类教育资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各类学校、教育培训机构设施要有组织地向社区开放,特别要依托社区内普通中小学面向居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使其成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力量。
3.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各街道在社区建设中,要抓住创建星级社区为契机,通过发展社区教育的途径,积极开展特色型社区创建活动,并通过评选表彰,在全区掀起创建特色型社区的社会热潮。社区教育要为文化、科技、体育、卫生、法律等进社区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为创建文明社区、提高辖区内居民素质打好基础。
4.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社区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民道德、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文化艺术等专题教育,结合社区就业搞好下岗职工、残疾人的技能培训。目前社区教育的重点要放在社区成员急需的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还覆盖不到的教育培训上,要通过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不断拓宽社区教育领域。要创新教育培训活动,借助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特别要抓好社区就业培训,农转非人员由农民向合格市民再向文明市民转变的培训,要不断创新社区教育的形式,使之生动活泼多样化,有利于辖区内的居民积极参与、乐于参与。
三、注重实效,健全制度,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1.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各街道、社区居委会要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和工作制度,包括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学校教育资源开放及管理制度,社区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等。同时,要明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教育机构和公民个人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
2.加强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专兼结合,适应社区需要,富有社区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至少保证每个社区有一名社区教育干部。在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中,特别要充分发挥社区内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专家学者、企业家、英雄模范人物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一支热心教育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3.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区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有关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区建设和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等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2
2002年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共同策划举办了江干区社区教育论坛,邀请省、市专家作专题发言。区领导、各部门、镇、街道以及基层有关干部参加论坛,初步了解社区教育的概念及其意义,逐步引起重视。2003年部分街道社区在教育局的指导下开展了社区教育节和社区教育宣传咨询活动。2004年区教育局与街道联手开展了大型广场社区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板报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书画等多种形式,宣传理念,营造氛围。活动中有180多名专兼职和志愿者参加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观。还在江干教育网建立了社区教育网页,宣传社区教育,报导社区教育信息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活动和载体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区教育在我区上下渐入人心。
二、构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构建网络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基础。2003年10月我区社区教育在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的基础上筹建并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社区学院定名为江干区社区学院(筹)。闸弄口街道、采荷街道、凯旋街道在此前后成立了社区学校。基层社区先后成立市民学校,至今全区49个基层社区成立市民学校41个。4个镇则依托化学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全区46个村也均建立了村民学校,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城乡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三、建立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
我区重视社区教育、成人教育队伍建设。已建立起由专职、兼职和志愿者三部分组成的干部师资队伍。目前全区有专职人员16名,其中区社区学院6名,各镇6名、街道4名。15名干部是由区教育局委派。1名由镇解决。兼职人员主要由各基层社区、村文教委员担任。目前社区文教委员49名,村文教委员46名,共计95名。2004年通过举办两期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提高了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其余是外聘的师资和志愿者,根据教育活动的内容需求,随时聘请参与工作。
四、制定政策文件,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深入发展
(一)近年来我区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出台的文件如下:
2001年:
由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下发了《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2002年:
区教育局下发了《江干区中小学参与社区共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实施意见》。
2003年:
1、区教育局向区政府报告申请社区教育专项事业经费并经同意按我区常住人口每年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
2、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江干区企业职工“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实施意见》
3、区教育局与文明办、民政局联合下发《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的评估认定的意见》,同时下发了《江干区示范市民学校评估细则》。
2004年:
1、区教育局起草并由区政府办下发了《江干区关于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召开江干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区教育局下发《关于社区教育券发放方法的通知》。
(二)为了贯彻落实有关文件,采取了以下一些举措
1、2002年起,区教育局就分别对闸弄口、凯旋、采荷三个街道派出专职干部到街道承担基层社区教育的指导工作。从近两年半的工作来看,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在指导网络建设、活动开展、规范管理等方面都收到一定的成效,也受到街道、社区的欢迎。
2、2002年起全区中小学场地等资源向社区开放。区教育局统一制作铜牌向社会公布,统一印制市民活动卡,大部分学校开放工作比较好,也受到市教育局的奖励。
3、加强对基层市民学校的管理。教育局统一印制社区教育工作台帐,规范基层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过程的记载和年度工作和小结,并通过例会,调研等形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加强工作指导。2004年通过创示范市民学校活动并进行评估,评出十所首批区级示范市民学校,区教育局分别授予铜牌并予以5000元的奖励。这些措施的落实,在促进基层市民学校向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方面起到较好的作用,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基层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4、2004年试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制度。采用学习者自己出一点,社区教育券补贴一点的办法,激励市民参与学习,提高素质。全年共计发放社区教育券16万元,已基本回收。社区教育券主要用于市民三项等培训。1000余名市民受益,其中600名市民通过培训拿到市教育局颁发的结业证。从试行的情况看,收到一定的效果。市民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也调动了社区学院和各成校、社区学校的培训的积极性。
五、教育培训活动蓬勃开展,我区成员和市民素质得到提高
随着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的形成,各层面均开展了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区社区学院成立一年来,举办了成人业余高等、中等学历教育11个,学员500余人;面向我区机关公务员开展电子政务培训班9期,360余名学员培训结业;举办“十万家庭网络行”培训,1997名市民通过培训结业;还举办了基层文教干部岗位培训班等等。
各街道社区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也举办市民三项培训、中老年书画班、文史知识、外语等各类培训班。市民参与率不断扩大,有些班级学员报满供不应求,还涌现一大批学习积极分子和动人事迹。各基层市民学校也开展了“百场讲座”活动,内容涉及公民道德、法律知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健康教育等等。各街道、镇和社区把青少年的教育纳入社区教育范畴,利用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据统计参与率达到80%以上。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创新。例如:“家门口的陶吧”、“小市民道德论坛”、“青少年模拟法庭”、“我爱家园演讲比赛”,给青少年以很好的教育,也受到媒体的报导。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区还出现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学习型团队。例如:景新社区的书画社、庆春门社区的集邮文化夜校在全市都有点名声。农村成校仅2004年举办成人业余中专学历班学员298名,大专学班学员135名,其它培训班培训人数1690人,还配合镇各有关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达12500人次。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有1099名获得技能证书或学历毕业证,大大超额完成区今年下达的200名指标。社区教育活动开展为提高我区城乡人员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区社区教育工作虽然收到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下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予以解决。概述如下:
一、管理和运行机制不够有效,需加以完善。
社区教育以提高辖区全民素质为宗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落实各级的目标任务,并健全有效机制。目前,街道、镇和基层总体讲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开展主要靠领导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因而在社区教育的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工作的落实上随意性很大,个别街道至今尚未建立社区学校正常地开展社区教育。随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并统一由区管之后,各镇、街道的教育工作重点,应及时转到以提高辖区成员的综合素质的社区教育上来。区政府要起到对全区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落实各级的工作目标责任,建立符合我区、镇(街道)、社区(村)分级主办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内部协作机制,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发展。
二、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区自2003年起作为区级层面,每年按常住人口人均1元列入财政预算。这笔经费除了解决区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和区社区学院事业经费外,主要用于基层市民学校建设的奖励和江干区社区教育券发放,即推进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培训工作上。与兄弟区相比我区的投入尚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上城区是按常住人口每年人均2元的标准列入预算。下城区则把外来人口也列入预算。江干区是个外来人口大区,对他们的教育也关系到我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应该把外来人口列入社区教育经费指标。在镇和街道层面的投入方面也严重不足,较好的镇和街道除场地设施的一次性投入外,社区教育活动的日常经费就很少,而且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至于城区各基层社区市民学校普遍反映经费难以落实,给社区教育工作和活动的开展造成很大的困难。社区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除了区级予以投入外,街道、镇也应该给予基层社区教育工作一定的经费保障,并形成制度。
三、落实专职社区教育人员的编制,理顺管理体制。
我区现有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专职人员,除社区学院外,其余人员的编制还在原学校。随着中小学定编工作的开展,如何落实这些人员编制,理顺管理体制有利于人员安定,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西湖区、上城区的做法是派到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干部的编制全放到区社区学院。农村成校的编制,兄弟区、县(市)的普遍做法是规模较大的成校,编制独立。最近省教育厅、人事厅的文件规定,农村成校编制控制在农村人口的万分之二。根据上述情况,我区人员编制问题解决的方法可以是采取以下做法:
1、下派街道工作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其编制统一放入区社区学院,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发放,其它每月的奖金福利由街道给予解决。
2、农村成校前几年已办妥独立建制的法人单位手续,其人员应从原单位划出并划入成校,同样由区教育局职能部门对他们进行工作考核,其工资和政策性补贴、年度奖金,由教育局统一发放,其每月的奖金、福利由镇给予解决。
四、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003年10月市教育局批准我区社区学院(筹),但至今仍借用四季青小学场地。进修学校、社区学院新场地已在筹建中,内部规划需充分考虑社区教育的特点、规模和功能。根据市教育局对社区学院的评估指标要求建筑面积要达到4000平方米,在设计上要考虑功能的整合,以便实际使用并能顺利通过市教育局的评估认定,正式批准我区社区学院。四个街道有3个建立了社区学校,其余1个至今未建立社区学校。要加大指导力度的同时,把街道社区教育工作列入区级对各街道的工作考核目标体系。各街道都要整合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并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分管领导任主任的校务委员会制度,同时实行分管领导任校长,教育局下派专职干部任常务副校长的社区学校管理运行模式,确保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要对各街道社区学校实行督导评估制度,认定合格社区学校。各镇成校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向社区教育接轨,现阶段成人学校要通过区教育局督导评估增挂镇社区学校牌子。各街道、镇也要加强辖区基层市民(村民)学校的建设,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民学校,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区教育局要继续实行区级示范市民(村民)学校的评估认定工作,进一步推进市民学校建设。
五、打破条条分割,实现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的整合
社区教育是一定区域范围内面向全体成员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社区教育具有“全面、全员、全程”的特征。也就是说教育内容全面广泛,包括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社会生活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休闲娱乐教育等等;教育对象涉及辖区干部、职工、农民、市民、外来人口等等;培训过程涉及早期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中老年教育等。目前我区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上都存在条条分割的问题。在教育资源上各条线都要基层成立学校。例如;老年大学、妇女学校、人口学校、团校等等,名目虽多其实并不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而且各条线对下都还要组织考核等,使得基层不得不忙于应付,不但浪费有限的资源而且极大地增加基层的人力、精力上的负担,还会助长了形式主义。
区、街道(镇)、基层社区(村)三级都应该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培训两方面加以整合。萧山、余杭等兄弟区整合电大、职业培训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教育培训,统一建造一所区社区学院。规模大、功能全,具有极大的教育培训优势,较好地满足辖区各类人群培训的需求。我区应该打破条条分割,建设好江干区社区学院,使之成为面向我区干部、职工、市民、中老年等为一体的上规模、设施新、功能全的一个终身教育平台。
街道(镇)和基层社区(村)同样整合有限资源,建设和完善社区学校、市民学校,把其它各类称呼的学校均纳入其中,成为各层面的终身教育平台。纳入之后各条线在管理上要加强协调和整合,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真正起到提高辖区成员和市民综合素质的作用。
六、社区教育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培训面有待扩大
区社区学院成立以来,延续了原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的学历教育的同时,也拓宽了一些培训内容,例如十万家庭网上行。但总体来说,培训面尚不宽,且主要是政府推动的项目。社区教育从培训目标和内容来看,一部分是公益性的,即政府对市民提高文明程度、法制意识、综合素质要求的教育培训活动;另一部分则是公民为了提高自身学历、技能、专长、生活质量的培训,这一部分则应该引进市场机制,作一些有偿的服务。区社区学院更要增强市场意识,服务意识,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了解需求,搞好课程开发,搞好教育服务不断提高知名度。各镇街道社区学校除了大量开展面向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活动外,也应该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社区学院和各类培训机构的合作,开展教育服务。各基层市民学校则主要开展辖区市民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以提高市民的素质,促进辖区的文明建设。通过各层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市民参与率。
七、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网络在农民素质工程中的作用问题
我区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初步形成,这是我区提高城乡市民素质的主力军。我区社区学院和农村成校,均有开展教育培训的场地,教育培训的设施设备,还有计算机等专用教室,也有专门的干部师资队伍。社区学院前身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村成校均有10多年的办班培训的经历,不但开展了成人高等、中等学历教育,也开展了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还与省、市高校,技术学院和职能技能培训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完全有能力承担和组织我区劳动力素质培训和失土农民的技能培训。可是2004年我区失土农民培训却通过招标方式,让民办教育机构承担。据了解,民办教育机构也无专门的培训人员,基本上也是外聘人员,而且在我区并无健全的网络和基地,最后还是租用我区的成人学校的场地设施并由成人学校参与管理来实施培训工作。我区既然构建起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培训资源,发挥我区自己网络的作用和效益。
八、加强对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领导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3
为贯彻落实泰州市委办公室、泰州市政府办公室、兴化市委办公室、兴化市政府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根据《泰州市整合乡(镇)教育培训资源,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的意见》要求,经乡党委、乡政府研究决定筹建老圩乡社区教育中心。
一、提高认识,明确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建立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整合乡镇教育培训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素质、致富农民、改善民生、实现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大局。经过整合,实现计划、人力、物力、财力的统一配置,达到教育培训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进而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二、集中优势,建立乡镇社区教育培训机构
充分利用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现有编制人员,现有固定场所及教学设施,同时整合基层党校、党员远程教育站、老年活动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定点机构(乡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各类培训机构的有效资源,建立老圩乡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本部设在乡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对内一套班子,对外多块牌子,专人负责管理,逐步实现“以培养培”。
三、整合资源,实施乡镇各类教育培训
1、培训基地。将已建制的乡成人教育中心校的校舍作为社区教育中心的专用培训基地。建立教学示范基地4个:孙联村(粮棉种植);韩周村(生猪繁殖);钟南村(水产养殖);老圩中心校初中部(生态环境与微机)。建立社区实习基地3个:东升电子元件厂,联合针织厂,经农配件厂。建立社区教育中心分校15个:肖家、韩周、钟南等行政村。社区教育中心所属各单位的培训设备和图书资料等归整合后社区教育中心所有,建立资产分类台帐,集中保管,统一使用。
2、培训师资。利用原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专门编制,专职人员作为社区教育中心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根据培训任务与需求,每年从有关职能部门及本乡的致富能人、土专家中聘请一定数量的思想品德优良有一技之长的兼职教员,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3、培训内容。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围绕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
四、加强领导,确保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筹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1、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工作领导机制。建立老圩乡社区教育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张建华同志任组长,韩彩珍同志任副组长,王普国、陈存松、唐友荣、杨巧玲、孙福金等同志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社区教育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年度培训计划,审定培训经费的预算,督查考核培训实施进度和效果。设立社区教育中心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韩彩珍同志任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工作,王元志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社区教育中心的日常工作。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4
1、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机构建设,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分管主任、各科室及社区居委会主任组成的强大的社区教育领导班子,建立街道社区教育为主体,社区居委会为分校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社区教育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学习型组织评比制度,经费、档案管理制度,社区教育活动的准入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二、发挥街社区教育优势,挖掘培养和收集优秀教育成果和先进经验
1、我街社区教育以“九校一室(社区党校、市民学校、社区老年学校、青少年法律学校、社区科普学校、社区团校、残疾人素质培训学校、社区人口学校、社区家长学校、图书室)”为依托,开展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
2、以街科技园区为依托,开展好居民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群众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的科普教育工作,使受教育居民率达到80%以上。
3、加强由街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发挥志愿者队伍教育优势,体现出本街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成果。
三、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街道和学习型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四、调动街道各方面资源,共筑街社区教育平台
1、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与街内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有机结合,做到协调发展、借势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逐步规范街道、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提高街道社区教育活动基地的培训质量、管理水平,落实公共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根据社区居民需要,制定规范教学社区工作计划和内容。
五、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工作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5
以《*县教育局2009年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意见》为指导,围绕服务镇域经济发展这一目标,以项目培训为重点,主动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努力构建社区教育有效模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工作要点
(一)以项目培训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教育培训工作
1、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2009年,镇成校要围绕镇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依托职成教中心,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重点做好五类项目培训工作。
首先,做好初中毕业生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总结20*年度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的经验,及早准备,规范操作,加强全镇后备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力度,着力提高学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增强学员的就业和创业的能力,为现代新农村建设服务。本年度,计划举办后备劳动力培训班1个。其次,积极开展城乡成年居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工作。要积极开展调研,确定“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对象,完成“双证制”教育培训的对象的任务,提高我镇城乡居民文化水平和就业能力。再次,继续做好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工作。围绕企业需求,依托镇工办,加强与相关企业联系,做好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本年度,计划举办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职工岗位技能培训5期。四是继续做好失地农民培训工作。年初,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析方法和对策,加强联系和宣传,依托各行政村,组织开展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班。五是继续做好农业专业技能培训。联合镇农技站、科协,抓好绿证(农函大)培训工作。本年度,计划举办绿证(农函大)培训班2个。要依托农业合作社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同时,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推出有开创性的培训项目。
2、继续加大社区教育工作力度。在县社区学院的统一部署下,全面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一要继续开展“人文*”讲坛进社区活动,组织各社区举办健康知识、法制知识、科普知识等讲座;二要培育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典型,使城北社区、百可社区、枣园社区、南门社区等成为我镇城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典型。三要组织召开县城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表彰先进集体,研讨社区教育工作。四要配合做好各镇成校与社区结对工作,完成协调与联系工作。五要主动与镇域中小学联系,探索青少年校外教育新途径,组织开展校外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六要加强社区教育宣传工作。通过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积极宣传教育培训活动,营造社区教育良好氛围。
3、主动配合各部门、条线的培训工作。按照社区教育创建工作的要求,构建办学网络,集成人学校、党校、人口学校、法制学校等于一体,积极联系宣传、团委、妇联、工会、工办、农技、计生、司法等部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对镇村党员、农村从业人员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活动。
4、不断加强电大“一村一”学历教育班的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一村一”学历教育招生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企业技能培训工作拓展学历教育招生工作。二是规范“一村一”大专班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学员出勤率,班主任要加强联系和督促工作。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对学员的形成性考核工作,指导学员及时完成课程作业。第三,班主任要重视学员学籍管理、课程考试、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
5、加强镇级成校建设。一是要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成人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与县教育局的沟通,提出成人学校建设的思路。二是争取财政经费的投入,不断改善成人学校的办学条件。三是通过开办“一村一”大专班和举办政府补助的培训班,增加成人学校的收入。
6、加强村(社区)示范点和培训基地建设。一是继续发挥示范性村成校作用。依托君原村、盐北村、富亭村、红益村等村级成校,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老年人教育等。二是做好社区示范点建设。依托城北社区、南门社区、文昌社区等,开展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培训。三是注重企业示范点培育。加强对职工培训成效明显的企业的培育,为晋龙标准件、海岩电子等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好服务。
(二)以独立建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成人学校管理
1、进一步加强成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和指导。2009年,要着重加强对新教师在课题研究、项目培训、材料撰写、学历教育招生等工作的指导,加快新教师的成长,使之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2)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教育。一要加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先进经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教师素质;二要定期召开会议,商量推进工作的措施和方法,总结各项工作的经验;三要根据教师工作分工安排,落实教师工作责任,完成分工任务;四要增强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打造团队精神,构建和谐学校。
(3)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在镇“为农服务讲师团”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教育兼职教师网络,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区教育新形势。
2、进一步健全成人学校管理制度。建立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培训工作制度、教学研究制度等,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同时,着重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3、进一步提升成人学校管理水平。成校校长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要明确学校工作思路,学会管理、学会思考,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服从大局,明确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1、配合好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参加镇党委、政府组织的各项工作,认真及时地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任务。
2、按时完成职成教科布置的各项工作。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培训报表、宣传报道等工作,做好台帐整理、资料积累和收集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青壮年非文盲率。
3、加强自考联络站建设。积极拓展自考联络站功能,创造条件,挖掘自考生源,做好自考服务工作。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一方面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另一面开展课题研讨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
5、加强成人学校后勤管理。要加强后勤工作的管理力度,逐步健全机制、落实专人、明确职责,做到勤俭节约。。
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范文6
社区学院基本情况
栖霞区社区培训学院成立于2009年9月,总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学院是以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依托,整合区属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学院实行“区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整体发展”的办学体制,以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为原则,完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双系统,通过学历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为社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训。
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专业设置。目前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和百兆校园计算机信息网,建有多媒体教室28个,电子与信息实习实验教室22个,物流实习实验房6个,宾馆服务实训室11个,还有单片机/PLC教室、制冷实训室、微机组装技训室、电子阅览室等专用实验、实习场地5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700多台。学院设有办公室、成人就业技能培训部、成人非学历教育培训部等六部门,现有教职工近300人,社区教育志愿者5800余人。教师中本科学历达到90%以上,8人为研究生,3人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7人为市优秀青年教师,24人为区级以上优秀教师。学院开设了门类齐全的培训项目。既有面向失地农民、下岗工人、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也有中高级职业等级培训。具体内容有:学历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成人职业技能培训、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老年闲暇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6大培训项目,并拥有电子、计算机、物流三个省级示范专业(电子专业今年成功通过省级品牌专业验收)。
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社区学院主要承担面向全区居民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多形式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承担对全区社区教育的研究、教育教学指导、课程教材开发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等职能,必须有一支稳定、优质、高效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然而,从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看,存在着“三不”现象。
一是不重视。各级职能部门对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重视不够,一些工作停留在表面,注重了应景。调查发现,一些归口管理的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教育部门、社区工作者等对社区教育资源观念模糊。对教育工作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视不够,对其深远意义的理解不一,存在着不同机关、不同乡镇、不同学校、不同企业单位对社区教育资源的重视与投入度差异大的现象。另外,无论是在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还是在社区外的各级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中,仍然存在着以中小学校和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团委等几个相关政府部门为主,还有一些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处于半封闭状态,教育资源开放与教育责任的承担尚不全面和主动,特别是提供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的信息与资源尚不通畅与丰富,社区教育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二是不合理。社区学院的教育无论是其教育对象、教育手段,还是其培养目标和服务范围,都远远超出了普通学校的常规教育范围。因而,社区学院对教师的需求面广量大。但从栖霞区社区学院来看,作为社区教育学院主体的新港职业学校,光靠专职师资队伍力量明显不够。必须要从社区挖掘人才,从社会招募人才,从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寻觅人才,才能真正组成一支熟悉社区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的特点规律,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兼职师资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才能达到区域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超市化大教育模式,才能完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社区教育,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
三是不作为。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更多的倾向于“业余爱好”,这是目前大多数人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更,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评价”这一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的管理手段,也已运用到社区教育中来。从调查中发现,目前社区学校仅有的人力、精力均忙于应付各种活动,教师教科研意识不强,教科研氛围不浓。而且,目前社区学校的教师的职称基本上是在原工作单位评定的,特别是副高职称,没有一个是在社区学校评定的。在目前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职称评定中,社区教育没有一席之地,又由于和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有较大不同,社区学校的教师无法按职称申报规定的各学科申报。长此以来,造成了社区学校教师由于职称评定无望而缺少追求,教育科研无动力,干好干坏一个样等情况。
师资队伍发展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