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区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社区教育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1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目前,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 ,高血压知晓率为30%,治疗率为24.7%,而控制率仅为6.1%,这意味着1000名高血压患者中,只有300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247名服了药,而真正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的只有6名,还有相当比例的居民不能经常测量血压,甚至有的从未测量过血压,不了解自己有无高血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吃惊的数字,这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75%的患者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随着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最主要杀手。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于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措施在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向病人介绍高血压对心血管、脑血管以及肾脏功能的危害,根据不同年龄、职业、不同高血压病分级情况以及生活方式来调整健康教育的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方面,注重病人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针对社区及门诊病人,做一简单概述:

在健康教育内容上,目前国内关于门诊高血压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研究尚不多见。靳芹〔1〕等对140 例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调查得知,门诊患者由于工作繁忙,患病后求治心切,非常需要医务人员提供高血压病的病因、危险因素、治疗、急性发作,预防、延续病情进展及康复训练和坚持用药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100% 的患者需要了解治疗方法与效果,超过90%患者在病因与危险因素急性发作预防等知识方面需要帮助, 80%的患者对于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渴望得到心理支持,75% 的患者要求掌握正确测血压的方法, 74%的患者需要工作生活中出现应激事件时的应对方法, 66%的患者需要护士提供继续治疗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教育,同时也需要自我护理方面的教育。毛红娟〔2〕等的研究发现,门诊高血压病患者还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关于饮食 运动等方面的随访指导。尹萍〔3〕等在对200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结果为大多数社区患者想要得到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王晓男等〔4〕得出结论,显示社区患者对饮食指导方面的需求更为迫切,可能是因为饮食和营养因素为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因素这一观点已普遍为社区患者所了解。

针对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显示:门诊患者的特点是就诊时间短,通常在开药后即离去,很少有时间和机会通过与医护人员单独交谈来获得健康知识。毛红娟〔2〕等调查结果为,仅21.2% 的患者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指导获得健康知识,大多数接受过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是通过报刊书籍和电视广播获得知识。因此大部分人首选电话咨询的方式,其次才是到医院咨询,还有一些患者选择发送健康材料的形式获得健康教育,而少有患者选择黑板或宣传画的形式,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病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黑板报或宣传画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据尹萍〔3〕等的调查,100% 的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认为在社区开展有关高血压病的健康知识讲座非常有必要, 健康教育的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健康知识讲座,其次是宣传手册和黑板报。 这提示我们,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需不断加强。 武可文〔5〕对560名社区高血压病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宣讲具有显著的权威性,被列为首选, 然后希望通过电视广播和报刊的渠道获得健康教育,最后才是宣传册。

结 语

黄敬亨〔6〕等认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旨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在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改善治疗依从性及有效控制疾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重视患者的不同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才能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健康教育是一个医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也需坚持和配合,家属协助监督,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要因人而异、因治疗方案而异、因患者的文化背景、年龄、个性等方面因素不同,所以要有侧重性。为此需要广泛开展有计划性、针对性、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保健知识,使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早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靳芹,宋月兰.高血压病患者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杂志,2005,4(5):386-387.

〔2〕毛红娟,李海燕,王筱慧,等.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杂志,2005,22(1):30-39

〔3〕 尹萍,葛亚敏,王咏梅,等.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3 ,1(5):33-34

〔4〕王晓男,陈爱萍,肖晓红.不同高血压人群健康知识需求的分析[J].现代护理,2004 ,10(10):897-898

〔5〕 武可文.郑州市管城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的方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5,21(6):431-432.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2

【关键词】老年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

现今中老年人群易出现高血压情况,在对其进行社区疾病管理时,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从而有效地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体情况。本文就此问题对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30例,在患者同意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段在60岁至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3.2)岁,其中男性高血压患者35例,女性高血压患者30例。观察组有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段在60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7±3.5)岁,其中男性高血压患者33例,女性高血压患者32例。两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文化程度、身体情况以及家庭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管理时,其中对对照组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的管理,即定时对患者进行血压测量以及降血压治疗等;而对观察组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患者对于相关管理干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

3讨论

高血压作为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一定程度上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健康,从而在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相关的管理时,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更好地控制其血压情况[1]。而在对老年高血压人群进行相关管理时,相对于对其采取常规管理,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对于相关管理的满意程度。由本次试验所得相关数据额可以得知,对照组中有56例患者对于相关社区疾病管理满意,观察组中有61例患者对疾病管理满意,即观察组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相关护理满意程度更高,p

在对老年高血压人群进行社区疾病管理时,首先应定期的对患者进行血压值的测量,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血压改变情况,给予患者血压值控制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合理膳食,低盐饮食,营养合理[2]。第二,鼓励患者积极的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持理想体重。第三,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应积极并且耐心地对老年高血压人群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及日常相关注意事项,有意识的改变日常不良习惯,从而更好地进行血压值的控制。第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从而使患者能够以较好的心态进行相关疾病管理[3]。

综上所述,在对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进行相关管理时,应有意识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同时,有效控制其血压值,有一定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向,沈干,吴蕾,陈尹,徐维平,胡世莲.安徽中部职业人群高血压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v.18;No.13010:965-969.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3

【关键词】 高血压;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对其患病人群的心、脑、肾等靶器官产生严重损害,且高血压患病率在近年来逐年上升。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和营养因素关系密切,高盐、高脂、低钙膳食均不利于控制血压〔1,2〕。针对老年人加强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知识,使其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较大样本的社区老年人的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尤其是基于“药食同源”基础上的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之研究,尚属薄弱。本文选择北京市西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较为成熟的月坛社区,于2008年4~9月对月坛社区老年活动站304名老年人进行了高血压相关中西医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营养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老年活动站304名老年人(年龄>60岁)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根据中西医营养的基本知识和老年人的特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重、腰围、经济收入、运动习惯)、健康状况、疾病史及高血压相关营养知识、营养态度、营养行为(KAP)三方面的问题。将纳入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同一时间进行问卷,第一次调查后选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3〕、高血压患者的药膳食疗〔4〕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5〕,采用讲座、咨询、宣传单的形式,对干预组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宣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提高社区老人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宣传合理膳食可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鼓励老人清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乳类和豆类的摄入,减少动物性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重复问卷调查。两组调查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方面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1.3 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老人现场独立完成问卷,现场补漏纠错;回收问卷由专人核对检查,并录入数据库。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高血压及营养知识的知晓状况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干预前,针对社区老年人群开展高血压相关的营养知识调查,其结果表明,两组人群对一些营养知识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比如对“知晓自己的标准体重”、“知晓建议每日食盐量”、“知晓牛奶利于降血压”、“知晓富含钾的食物利于降血压”、“知晓常用的高血压食疗方”、“知晓豆类蛋白为优质蛋白”、“知晓平衡膳食宝塔”这些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两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干预组进行为期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显著增加,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见表1。

表1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知识调查回答的正确程度(略)

与干预组干预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2)P<0.05,下表同

2.2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群的营养态度调查结果 经过半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组的老年人“希望更多了解营养知识”的人数明显增加,干预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持“认为营养对健康很重要”和“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态度的人数在基线营养态度调查时就较多(超过80%),干预组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对照组和干预组老年人在干预前获得营养信息的实际途径相似,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是通过电视获得信息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7.6%和51.3%,在干预后干预组最希望通过社区老年活动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营养知识。

表2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态度比较(略)

2.3 干预前后两组老年人群的营养行为调查结果 在营养健康教育前,社区老年人群的基线营养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对于“常吃粗粮、薯类”、“少食或不食肥肉、动物油”、“每天吃蔬菜水果>500 g”、“每天吃奶类”、“不嗜好咖啡”、“少食或不食熏烤和煎炸食物”这六项膳食行为习惯较好(超过70%),而只有一半左右的老年人对于其余7项膳食行为习惯较好。在经过营养健康教育后,干预组老年人对于“每天吃1/2~1个鸡蛋”、“如无肾脏疾病常吃豆类”、“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少吃甜点及洋快餐”、“吃清淡少盐食物”这五项膳食行为变化最为显著,与干预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于“不吸烟”和“不饮或少量饮低度酒”行为改变小,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营养干预前后两组老人营养行为正确率(略)

3 讨论

高血压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疾病,不被引起高度重视,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内环境稳定性差,对药物耐受性、敏感性下降,使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久之导致离退休后生活质量下降。研究表明,对于大多数血压仅轻度升高的高血压人来说,只进行膳食调整就能明显改善血压状况〔6,7〕。经验证明,健康教育是纠正不良生活行为、防治高血压的有效途径〔8〕。健康教育中的“KAP模式”认为,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才能使态度转变及采取合理行为成为可能〔9〕。老年人因其生理特征的改变,消化功能减弱,且多年的生活习惯,对食物的选择受多因素的影响,但一般而言,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我们通过良好的营养教育来充实老年人群的营养知识,改变他们的认知情况,从而可以纠正其不良的膳食习惯,达到KAP改变,对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效果。本研究结果说明营养学的教育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营养知识,使其改变原有不良膳食习惯,树立平衡膳食的观念〔10〕。同时,结果还表明,干预组老年人群在干预后,最希望通过社区老年活动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营养知识,这也说明在社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营养健康教育,特别是中西医营养健康教育的开展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可以把营养健康教育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宣传册、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宣传栏、面对面咨询或电话咨询等多种宣传形式,全面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这不仅是遏制社区老年人群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慢性病发展趋势的需求,也是当前社区“六位一体”工作和全面提高社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老年人群在经过半年的健康教育后,包括“每天吃1/2~1个鸡蛋”在内的五项膳食行为得到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膳食行为的转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对于“不吸烟”和“不饮或少量饮低度酒”行为改变小,这也说明一个人从认识到行为的改变是一个过程。不仅要有充分的认识,还需不断地坚持下去,克服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才能保证营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自觉地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模式〔11〕。社区老年营养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社区各方面包括社区老年活动站、社区医院、居委会、邻居以及老年人群本身和其亲属的共同配合,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才能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帮助老年人掌握营养知识,自觉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建立合理的平衡膳食模式,消除不良膳食习惯对血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翟成凯,张 静,翟玉明,等.复合式与单纯式营养干预效果的初步比较〔J〕.卫生研究,2004;6(33):71921.

2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JAMA,2003;289:256072.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16371.

4 林 殷,张 聪,廖 艳.高血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0717.

5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

6 Stamler J,Caggiula A,Grandits GA.Habitual intake of minerals,fiber,alcohol,caffeine,macronutrients and systolic pressure (SBP):6 yeardata on 12000+ MRFIT men〔J〕.J Hypertens,1992;10(suppl):1436.

7 Cappuccio FP,Elliot P,Allender PS,et al.Epidemiologic association between dietary calcium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J〕.Am J Epidemiol,1995;142:93545.

8 张 敏.加强社区营养教育的重要性〔J〕.社区医学杂志,2003;1(3):37.

9 马 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02.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4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68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人生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医疗保健事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我国人均寿命不断延长,也使得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例如疾病的防治以及其带来的经济压力。为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成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1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必要性

1.1空巢老人日益增多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机构已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老年人的人口增长率不断加快,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多,占总人口的1/4左右。社区护理中的老年人占多数,作为特殊人群,其生理、心理特征、年龄特征以及社会功能的转变,使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渐降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的空巢老人的比例已经达到49.7%,大中城市为56.1%,农村老年家庭的空巢率已高达38%。

1.2患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功能不断退化,使得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不断下降,造成行动不便或者身体残障等,因此就需要专门的照护。2012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当年我国居民患病率为15.3%,其中65岁以上老人的周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9倍,占总患病率的18.9%,同时,老年人的残疾率和因病卧床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1.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断下降使得其自理能力不足,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卧床不起等严重的情况,就会在老年人的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影响,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人甚至出现抑郁、焦虑、孤僻、轻生等不良的心理行为。根据相关机构2010年的随机抽查的结果显示,调查的老人中有11.4%(2200万人)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约500万人)的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很差。

二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现状

2.1社区护理的管理组织

在当前的社区护理技工中,社区护理的管理均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使其依然从属于社区。在我国,一般都由医院建立、承办、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以经常会出现轻社区护理、重临床护理,轻保健及康复护理、重疾病护理,轻家庭护理、重院内护理的现象,使得社区护理工作不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2.2社区护理人员的配置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至少要有9名注册护士,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2名全科医生,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护士的配置不合理,低于规定中的要求,导致社区护士的工作辛苦、工作压力大,使得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到社区护理的质量。

2.3社区护理人员的素质

当前从事社区护理的人员在专业素质上普遍较低,一些是从从临床护理岗位转调到社区护理工作岗位,虽然经过全科护理培训,但在疾病预防、家庭保健以及康复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大多数护理人员以中专学历为主,以临床护理和基础护理为主体知识结构,不能够满足现实护理的需求。

2.4社区卫生服务投入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缺乏,补偿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政府对社区护理宣传、提倡的力度不够,有关政策及财力方面的支持有限。社区护理所需要的交通、通讯、护理仪器和设备欠缺,这些因素势必会制约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3我国老年社区护理展望

3.1建立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的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由于当前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缺乏独立性,因此,建立合理的、可持续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老年护理保险办法,包括合理界定老年疾病,长期护理的支付标准与支付方式,对老年护理进行评估分级,根据不同等级设立不同支付或补贴额度、支付项目、支付比例及支付时限等。

3.2提供先进的护理设备器材和完善的护理服务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为老年人提供先进的护理设备器械,将电子技术充分应用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另外在社区护理中的居住环境、饮食搭配等方面均以老人的安全、舒适为服务目标,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对于我国来说,有些方面依然比较落后,因此,我们应强化科研意识并及时将科研成果传播、转化,开发出经济实用的老年护理设备器材,为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3.3培养社区护理人才

社区护理工作逐步发展壮大,就会有大批综合性、高技能的护理人才加入。所以,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建立社区护理的综合教育体制;第二,大力培养综合性的社区护理人才;第三,对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力度也应该加大,不断改进社区护理人才的专业技能。

4讨论

4.1老年人社区服务的本质

社区护理工作着重根据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会需求,为老年人解决具体的躯体护理和心理护理方面的问题,同时解决因老龄化引起的医疗护理需求剧增等问题,所以意义重大。将治疗、教育及康复三个方面合为一体进行考虑,使其在健康及预防方面均发挥作用。

4.2老年人社区服务的意义

社区护理作为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网底地位、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它以促进社区人群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维护与促进个人、家庭、人群身心健康的护理活动,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及时、连续、经济、方便的护理保健服务,对于改善社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改进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5

关键词 独居老人 社会支持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1 国内独居老人研究背景及意义

按照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步入老龄社会10%(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或7%(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标准,2000年第五次我国人口普查时,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6.96%,到2010年上升到8.87%,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阶段,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总趋势为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至2.84亿,占总人口的19.3%,到2040年老年人口总数将增至3.74亿,占总人口的24.48%,届时我国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将达到4.4亿,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以上,8 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属典型的老年型国家,中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

截至2010年11月,空巢老人家庭超过49.7%,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随着生育率下降及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多,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还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空巢老人家庭里,约有30%左右为独居老人,其数量逐年在增加。

独居老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大力关怀和支持,对独居老人开展生存状况、生活状况、生活质量及其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社区照料供给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及流行病、慢性病情况、意外伤害现状及护理、人身安全、再婚问题及服务需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的生活、健康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为独居老人提供社会生活服务和健康保健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独居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2 国内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研究方法

国内对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的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调查工具有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①生活质量调查表、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以及Ordinal Logit回归分析方法、Stereotype Ordinal Logit分析模型。调查数据采用SPSS处理分析,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描述性分析。

3 国内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研究内容

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主要侧重在社会支持概念的研究、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分析、社会支持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评价以及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的来源分析等方面。李建新(2007),所谓社会支持是个体处在危机之中可获得的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他人、来自群体、来自社区,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性支持和实质性支持,社会支持还可以从感知或可获得支持和实际支持方面去理解,前者是指需要帮助时,感知到支持的可获得性,后者则是指实际可得到的。基于2002年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特征和身体健康变量的情况下,应用Stereotype Ordinal Logit模型,从不同的纬度分析考察了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不同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②张磊(2002)分析和探讨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对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中文版和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两个量表测出的生命质量的不同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情况是与其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因素,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在社会支持方面较SF―36中文版量表更敏感、更明显。③陈传峰(2006),调查了272名城市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期望的现状和特点,结果发现,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很不平衡,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职业对老年人的婚姻和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互助行为,住房情况和经济状况,以及心理需要和社会期望等具有不同的影响,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在不同侧面尚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④白涛(2012)为了解湖北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情况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湖北省农村地区≥60老年人过去1年内抑郁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⑤张旭(2013)应用Ordinal Logit回归方法分析了社会支持对我国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感支持方面和实质性支持方面都对老年人的健康自评存在影响。⑥严建雯(2005)鉴于我国老龄化现状,回顾了社会支持的定义和种类,考察了我国传统的孝顺价值观和行为,着重分析了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服务,包括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幸福感,老年人的家庭支持与照料,老年组织与公共老年服务,以及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城乡差异。⑦为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马静(2009)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008年5月对上海市黄浦区116名高龄独居老人进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增进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建议。⑧贺静(2010)对陕北农村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进行个案调查与分析,以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分析了农村独居老人群体存在的社会问题。⑨

4 国内独居老人社会支持对策

李兆良(2008)等对城镇“空巢”家庭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城镇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提出全社会应积极关注空巢老年人,尤其应给独居、高龄、受教育程度低的空巢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以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⑩马静(2009)针对上海市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总体偏低现状,指出要提高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关注女性高龄独居老人健康,加大高龄独居老人照料力度和丰富独居老人社会支持体系。

近年来,国内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研究已经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尺度越来越小,出现针对具体社区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但在研究过程中,典型案例分析少,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问题研究几乎没有,应该加强该区域典型案例的研究。此外,在调查过程中,调查问卷样本数量偏少,导致从调查数据中对事实的真实性了解不到位,调查结果缺乏科学性。总之,切实提高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水平,改善独居老人晚年生活质量,除了开展相关研究外,更需要不断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

注释

①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98-100.

② 李建新.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人口研究,2007.31(3):50-60.

③ 张磊等.老年人社会支持情况与生命质量关系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1):82-83.

④ 陈传峰等.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期望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201-204.

⑤ 白涛.农村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044-1047.

⑥ 张旭等.社会支持因素对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评的影响[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9(1):46-51.

⑦ 严建雯.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服务[J].心理科学,2005.28(6):1497-1499.

⑧ 马静等.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09.26(3B):23-25.

老年人社区教育范文6

【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eva(392975479)”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乡镇社区教育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黄村镇大力开展各色社区教育活动。在镇政府的牵头领导下,镇机关干部、村“两委”、镇直单位、退休党员等开展了全民学习周集中学习会,“平安行”全国交通安全日线上主题教育,通过观看宣传片、文艺演出的形式,大家对交通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要求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学无止境,形成习惯。同时,组织办开展对各村党务工作者的培训,扶贫工作站及人社所还结合当前扶贫工作,对广大贫困户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知识、学到技术,为他们送来过上美好生活的“鱼竿”。针对我镇老年人较多的情况,各村均开展了老年人权益保障主题教育,以及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知识讲座,加深辖区群众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加强为老年人服务,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在今年的社区教育培训当中,我镇开展企业职工培训400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185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42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95人次;开展农村电商培训33人次,其中贫困村培训8人次。其余各类学习培训更是形式种类多样、群众广泛参与。我镇真正将社区教育落在实处,将教育扶贫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切实做到“授人以渔,教育脱贫”,让社区居民学以致用,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体会到学习带来的长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