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镇文化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古运河;综合开发;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56(6)
作者简介:万迟镇江市城乡建设档案管理处馆长助理经济师馆员
一、古运河镇江段历史变迁
镇江境内的运河,古称“徒阳运河”又称“丹徒水道”,全长42.6公里,始于春秋战国,是运河历史上最早开凿的地段之一。它南起云阳(丹阳),北由丹徒入江,是江南运河北段通河航道的雏形。丹徒水道的开凿是镇江人的创举,它沟通了长江水系与太湖流域,成为先秦南北交往的重要纽带之一。秦朝入江口再度西移,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赢政为了加强对古吴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的统辖,派三千囚徒凿断京砚山东南龙目湖中的长冈,使“水北注江也”。丹阳“本旧云阳县地,秦时望气者云,有王气,故凿之以败其势,截其直道,使之阿曲”。又记载云,“朱方后名谷阳(丹阳),秦望气者云,其地有天子气。始皇使赭衣三千人凿长坑败其势,改云丹徒(镇江)”。隋大业六年(610年),炀帝“敕穿江南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镇江)至余杭(今杭州),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由于河道变迁,曾先后主要有过5个入江口,自西向东分别为:大京口、小京口、甘露口、丹徒口和谏壁口。目前,谏壁闸是江南运河主河道的入江口。
京杭运河的开凿贯通为镇江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运河镇江段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古运河镇江段原生性的旅游资源大多已损毁或仅留地名,或因环境污染而使其内在价值大为降低,但两岸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与自然风光相映成趣。沿河古商市井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巨大的无形价值和无穷的开发潜力。
二、古运河镇江段在当前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镇江市政府不断对运河进行整治改造,古运河水系的整体环境已大为改善:拆除了平政桥至中山桥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和沿河步行道路,岸边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在城区段古运河形成了较好的景观,并开辟了一些休闲娱乐空间让市民活动。目前,将对古运河东段进行新的整治,范围为沿河30米宽全长约为10公里的区域。但总结这几年来古运河的改造实践,从政府实行的古运河整治的措施和现状来看,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环境改造上,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导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和为公众开放的公共性,没有均衡考虑公众与开发商的利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些是目前古运河镇江段整治工程的问题所在。
(一)水质与滨河绿地不够完善
古运河的水质和两岸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自解放以来,由于沿岸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无控制排放,古运河河水水质逐渐恶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加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镇江昔日碧水荡漾的河道更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少数河道甚至已断流,成为污水沟。尤其是谏壁段沿岸由于有索普集团、金东纸业等污染源,短期内水质很难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到古运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和美誉度,制约了城市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虽然镇江市政府针对古运河河水水质较差的情况,己实施了古运河综合整治工程,古运河城区段的水质也已经大为改善。但随着古运河旅游休闲功能的进一步开发,未来对水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就目前的古运河各段的情况来看,只有古城区段的古运河水质经过整治后较好;城东段和城南段的水质都不能达到要求,还需要不断改善。
生态绿地是古运河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的绿化用地经过改造以后会成为游憩空间的起点,而且绿地也将是古运河与城市区域联系的桥梁,优美连续的绿化带和河流结合起来能给人提供舒适宜人的游乐体验。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古运河边的滨河绿地还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绿地面积严重不足,达不到城市绿色走廊的要求,绿地的公共性与可达性不强,沿河正在建设的如意江南等开发楼盘将滨河绿地划为小区的私有绿地,不对公众开放,市民一般不能到达。在谏壁段的工业用地中,一般都缺乏滨河绿带的考虑,绿化条件差,公共性差,可利用率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整治和改造。已建成的古运河绿化带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控制,绿地之间相互隔离,缺乏联系。同时绿地和古运河之间也缺少一定的景观衔接,造成了现在许多区域道路上不能见到古运河的缺憾,也造成了绿地的可达性不好和利用率低等不足。加上没有考虑与周边地区的衔接渗透,景观缺乏深度,使得滨河绿化带变成了区域内孤独的一条线。
(二)河道环境良莠不齐,沿岸建筑失控,古运河货运码头对景观破坏严重。
目前,在两岸环境方面,西门桥至南水桥段的改造,虽然大大改善了环境,却失去了很多古运河的风貌。沿岸用地被用于进行房地产开发,大批住宅楼沿着古运河成排成片地竖立,破坏了古运河的风貌。而且这些住宅小区临河景观的改造只限于小区范围内,其他临河段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周家河地段还有垃圾收集站处理厂等严重影响运河景观和整体环境的设施,应及早予以搬迁。此外,整个古运河水域还没有禁止货运,谏壁段沿岸的工厂企业有许多在古运河上都设置有配套的码头,这些码头在装卸货物的同时,不仅容易对古运河水质造成污染,还大大影响了沿岸的风光。目前由于经济调整的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关闭,码头也随之荒废,无人管理,严重地影响环境。
(三)滨河空间的亲水性与空间活力不够。
古运河镇江段属于太湖流域平原河网水系,代表着运河平常的水面,和城市的地面有着3.15米的高度差,现在运河地段的堤岸一般都为垂直状态,很少有接近水面的阶梯和亲水的平台。目前古运河河岸已经以河滨公园的形式,形成亲水广场,但景观处理较为生硬,没有形成良好的亲水界面。滨河空间的可达性和连续性也存在问题。古运河沿岸的城市道路大都为车行城市支路,且紧邻河堤,车流量大,交通混杂。过高的车流量在客观上对人接近滨水区域造成阻碍,降低了滨河空间的可达性。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如如意江南等更是将滨河的区域纳入了小区范围内,割裂了古运河和周边城市空间的有机性,同样也形成了并非连续的岸线,使公众难以接近运河水面,公共拥有性和视觉通透性差。
其次是滨河区域的空间活力不够。空间活力是指景观空间对人的活动的吸引力,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空间本身吸引力,其次是景观空间与周边建筑的关系,即周边设施对空间活动的支持能力。目前在古运河的整治工程中,绿化是增加了,环境也有了好转,但是相应的公共活动和功能空间却没有增加。河滨公园与珍珠广场虽然新建了向运河水面的开放性的亲水广场,但是附近却没有提供配套的服务设施,餐饮、娱乐、休闲活动自然无从开展,致使运河在市民心且中的印象与地位均受到影响。
(四)沿岸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用地功能布局混杂。
根据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将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但古运河镇江段沿岸目前三种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结构为主,第三产业比重较低,这对于发展古运河旅游业、房地产业、都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都是非常不利的。由于以前古运河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古运河沿岸的用地功能繁复杂乱,布局分散。居住、工业、码头仓储等用地穿插分布,功能分区不明晰,多时代低价值建筑共存。目前古运河西岸的主要问题是商业用地较少,没有形成规模,不能起到活跃运河沿岸文化旅游、休闲购物的功能。而古运河东岸的历史建筑较少,用地性质和格局主要是工业生产用地和仓储用地以及一些企业职工宿舍,随着近年来一些老企业经营状况恶化、闲置产业建筑的增加和公路条件的快速改善,许多厂房因为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多已停用或等待拆除,这些建筑因紧临运河,严重影响古运河的景观和整体的生态环境,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改造的地区。目前东岸有一些房产开发项目等已经实施,但由于整体规划的滞后,这些项目缺乏整体方案的指导,相互间缺乏足够的分工协调,某些方面存在局部化、个别化的倾向,不利于运河整体形象的树立和功能布局方案的贯彻实施。
三、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的建议
(一)功能定位
古运河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三大类。其中经济功能又可以分为交通运输、旅游休闲、商贸集市和水利功能等。文化功能可以分为文物鉴赏、史学研究、建筑文化、运输文化、商业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和民俗文化功能等。生态环境功能也可以分为生物多样、气候调节功能和环境景观功能等。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的功能是交通运输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商贸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它们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诸功能之间既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一面,又存在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的一面,还存在相互之间基本没有影响的一面。生态环境质量越好,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能得到发展;反之,文化功能、旅游休闲功能和商贸功能就越得不到发展。但交通运输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文化功能越强,就越能发展旅游商贸和房地产功能等,起到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文化功能强弱,对水利功能等基本没有影响。交通运输功能强,会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交通运输功能过度发挥而不受外部约束,又会影响生态环境功能和房地产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功能定位既要考虑各功能可以兼顾的因素,又要遵循功能更替的规律,还要注意功能之间的相互;中突问题。考虑到古运河功能的历史惯性、镇江市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古运河诸功能之间内在的功能互补性,把古运河功能定位在以创新为主,一方面对交通运输等有价值的传统功能加以开发,使之得到保护和延续;另一方面,对于旅游休闲、生态环境、商贸房产等有价值的新生功能加以策划开拓,使运河历史文化得以续写新的篇章。
(二)指导思想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项关系到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设定一个高起点和高标准。根据功能定位,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宜确定为:以规划为先导,以整治环境为基础,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定位依据,使古运河与镇江城市性质定位相吻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的策略,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商贸旅游活跃的可持续发展的运河经济带。
1、以规划为先导。“城市建设,规划先行”是一条基本法则。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也不能例外。高起点、高标准的开发建设,要通过编制一系列的规划设计来实施。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的规划应从宏观整体功能定位、形象策划和规划布局入手,形成一系列可操作的规划设计方案。要以基础研究为起点,开展后续的地段规划和策划,以保证沿河地带的统筹开发建设,既要立足于现实,更要立足于长远。要从“建经济强市,创山水花园城市”的高度来规划运河及沿河地带的开发与保护。
2、以整治环境为基础。鉴于古运河镇江段的环境状况,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已经刻不容缓。没有环境整治的好转,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就无从谈起。环境整治在古运河镇江段综合开发中是一个基础工程、难点工程和重点工程。古运河环境恶化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任何单一的措施都回天无力,所以必须各种措施齐头并进,坚持疏浚与截污相结合、引水与排水相结合、净化与绿化相结合,美化古运河的环境。
3、以功能演变规律为功能定位和功能更替的依据。古运河镇江段的功能定位不仅要以单项功能的演变为依据,更要以结构性的功能演变为依据。在古运河镇江段功能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的矛盾。因此,在不可能实现鱼和熊掌兼得时,只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使得古运河的功能变迁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4、以“运河治理”养“运河开发”。运河的环境整治是古运河镇江段开发的前提。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经济效应,有效地促使沿河地块的增值,因此,古运河进一步开发的资金完全可以调动社会资源,吸取房地产开发中的“以路带房,以房养路”的成功经验,充分盘活土地存量资源,采取“以运河治理养运河沿河地块,以运河沿河地块养沿河地带开发”的策略。
(三)开发构思
古运河是镇江的母亲河,是镇江具有“垄断性”的文化资本。其开发构思要点是:
1、树立“人・自然・人工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思想,从城市大环境系统着眼,以人为主体,以古运河文化、城镇历史文脉及现状环境为基础,确立“人・风景・人文及城镇环境融合”的模式,制定具有环境特色的规划。
2、突出保护古运河历史文化的环境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历史画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寻求新时期的文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保护自然景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做到既要创造以河流为主体的流畅、开放、松快的空间环境,满足现代人向往变换生活环境、回归自然的追求,又能合理安排居民居住格局和科学处理生活废弃物,以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提高整体环境的综合效益。
4、确定“南山北水、运河相牵”的主题,激活“城市山林”,优化“一场两带四园六桥六埠”(运河广场:人文景观带、自然生态带;虹桥揽古、梅溪烟雨、仓廪临流、夹岗岚浮;枫村桥、千秋桥、虹桥、丁卯桥、借桥、锦波桥;千秋桥埠、借桥埠、归客岩埠、锦波桥埠、大运门埠、夹岗 浮埠)的景观格局。
(四)开发原则
1、起点高,操作性强的原则
强调起点高,即以新的观念、理论为指导,建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新型运河旅游区。同时也要从现实条件出发,在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下,制定由近期到远期的建设规划,力求做到起步工程就能与国内现代旅游市场接轨,避免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的毛病。
2、突出古运河文化主题的原则
古运河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长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展古运河文化旅游,必须坚持保护古运河文化和文物古迹的历史氛围,充分展示古运河的历史画卷和传统文化内涵。古运河镇江段风貌以京口闸附近的西津古渡街最为古朴,以西津渡为代表、云台山和银山为中心的“西区”是镇江的历史建筑博物馆。“西区”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有自六朝以来直至民国时期的蒜山渡、金陵渡等古代渡口,有小山楼、救生会等不同功能的古代建筑,有全国唯一的元代过街石塔,有观音洞、紫阳洞、铁柱官等古代寺庙道观。既有清末民初的里坊街道,也有第二次以后外国人建的租界,有明清时期独具江南风韵的民居,更有多座保存完好的西方风格的洋楼。这片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港口、山林特点,是镇江独有的历史文化遗存,是难得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开发中要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体现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让游人在古运河文化旅游中听到历史的回音,看到今日的发展和未来的宏图,以强烈的感染力激发游人爱国奋进的民族精神。
3、整体开发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是一个整体。城市设计不应是线性发展,而是要与周围交通、城市开发、历史建筑保护和环境设计等有机结合。由于古运河是条市级干河,流经城内多个地区,牵涉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利益与要求,故而协调工作更显重要。目前,市政府已经对西门桥至南水桥段进行了整治和绿化,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以滨河绿带为主轴,两侧间隔布置大型公共集中绿地及街头小型绿地,并沿着城市干道和步行林阴道呈楔形向纵深延伸。但建设极不平衡,又没有统一风格,还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古运河综合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够正确定位运河地带的功能开发与景观环境目标,尤其是能否实施大手笔的整体开发原则。
4、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绝不能是孤立的,而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是发展,但要摒弃对土地高强度开发的方式和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的滥用,克服短期行为,要对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各项资源,包括水源、能源、土地等加以有效合理的利用,实行总量控制,使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加速经济发展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必须强调生态、资源、环境的平衡与统一。
5、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古运河镇江段的综合开发要坚持整体特色与区段特色相结合。一方面要从古运河与城市的整体历史沿革出发,另一方面要根据各段所在区域的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结合未来用地功能布局规划开发,以发挥区段特色,形成文化落差。
(五)开发目标
近年来,镇江政府不断对运河城区段进行整治改造。在古运河古城区段拆除了沿岸破烂的民房,疏浚了河道,建造了驳岸、护栏、桥梁和沿河道路,岸边广植树木花草,建成了宽达25米的绿化带,并对古运河沿岸的驳岸进行石砌改建,搬迁了1700余户居民,形成了10公里长的城区段古运河沿河绿化带,开辟了休闲娱乐空间,进一步弱化古运河镇江城区段的货运功能,增强古运河作为城市“绿肺”、文化、旅游等功能。但目前的古运河开发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环境改造上,没有在深层上对古运河沿岸滨河空间的综合开发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不能有力地促进整个滨河空间的经济发展和结构更新,这也就使得目前的开发成果还不尽人意。这些改造措施大部分是以环境整治和房地产开发为主,在整治沿河环境后,新的现代住宅小区大量出现在古运河沿岸。而房地产的开发类型,遵照的是市场原则,这将使得古运河的旅游开发和景观建设变成了分区分段的进行。通过仔细考察,笔者提出古运河综合开发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第一层次: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城市空间形象。强调运河及其沿河地带的现代化空间形象,是运河沿河地带再开发十分重要的目标。水环境是运河及沿河地带功能振兴的首要制约因素,生态质量和景观环境的提升,是沿河地带功能再开发的前提。因此,必须以河水清澈、环境优美、空间开阔、生机盎然等现代化城市空间质量和观赏价值准则来要求沿河地带的再开发。古运河安全、健康的现代化城市空间形象,应包括对污染的治理、环境的整治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健全。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公共政策;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同里
在近2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无论在结构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转变,城市建设从传统的政府部门中央指令性模式向多级参与模式转变[1]。这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也使得传统的以强调技术因素为主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属性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除一部分集中在历史城市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历史古镇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历史文化古镇中社会利益的分配,包括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利益争夺也逐渐加剧,在保护与发展的语境以及我国镇一级行政体系下,保护规划和实践的最大难点尚不是在于工程技术问题,而在于政府和规划者如何合理利用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为所有相关利益人创造互惠的赢局。保护实践中“谁来保护、怎样保护”,以及影响保护实践的各种现实因素,特别是政府、开发商和民众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中三者之间博弈规则的变化显得格外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公共政策的多样化和重要性。
1.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的公共政策过程
1.1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往往通过法令、条例、规划、计划、方案、措施、项目等形式表达出来。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确定政策问题、制定政策方案、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与政策调整、政策终结[2]。实际上,规划工作的本质就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3],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或者说规划受政府公共政策影响将显得尤为明显。
1.2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1.2.1从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来看,目前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主要还是一种外延性的扩展,相应的城市规划也是一种增量规划,以城市建设用地的外扩为主要特征,小城镇容易遭受到特定的危险。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政府,在市场化背景下其价值观和利益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古镇在当下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命运,一旦其决策出现任何偏差和失误,那么历史文化古镇历史环境将面临着结构破坏、风貌消退甚至彻底消亡的危险。
1.2.2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来看,镇一级政府处在管理体系的末梢,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因此除了遵守国家行政管理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层次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不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1)自由裁量权力大,这种灵活性使得古镇政府能够比较迅速的作出决策,同时,它也是导致决策失误的诱饵。(2)人力、财力资源有限,镇财政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政府能支配的财政收入非常有限,集资渠道的也较窄,财政实力并不如城市那样雄厚,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普遍缺乏专家支持。由此可见,镇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财政体制等方面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的情况下,自身利益的驱动可能会使地方政府在参与古镇保护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而忽视或是侵犯其它群体应有的利益,使古镇保护沦为地方政府的一种逐利工具,从而偏离了历史文化保护事业的基本方向。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性。
1.2.3因此,虽然古镇保护规划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法规存在,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的公共政策过程才能使保护规划产生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具体项目操作层面,政策过程往往才是最终决定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好坏的背后作用力。
2. 同里古镇及其保护概况
2.1同里古镇概况。
2.1.1同里镇隶属江苏省吴江市,现辖镇域面积133.1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是江南著名水乡,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是太湖流域典型的水乡古镇。东南接318国道,距离虹桥机场80公里,西连苏嘉205省道,距苏州市18公里,吴江6公里,水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苏淞要涂”之称。
2.1.2同里镇的空间布局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特征,水网密布等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同里镇以河网作为市镇建构的骨架而发展,其空间布局特征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4]:
(1)有机的空间形态。同里古镇的空间形态因借于自然因素,与水体有机结合,不规则但连续性极强。
(2)网络状的空间结构。同里的运河体系条连环通,网络状分布,使得古镇内部景观视线走廊具闭合性与可选择性,内部空间与空间的关系更加多样与紧密。
(3)差异化的空间功能。由于同里历史上一直是官绅雅士的聚居地,使得其空间格局受自上而下“规划意识”的影响,形成了商住分离的功能结构。
(4)匀质的空间界面。从建筑连续所构成的界面看,其比例、尺度、组合方式颇具特色且保留完好。
(5)多样的空间类型。桥头、埠头小型广场或等公共活动的主题空间,提供了多样的视觉体验与心理认知。总的来说,同里的历史价值更多地体现于城市空间之中,而非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之上。这个特征很大程度决定了同里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城市空间关系。
2.2同里古镇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研究成果。
(1)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阮仪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关注江南古镇,对古镇作了科学详细的实测、记录和规划,整理出版了以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江南水乡》、《江南古镇》等著作[5]。伴随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研究的深化,形成了较为丰富系统的江南水乡古镇的研究成果,其中对同里古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规划、保护与更新、体制和发展、古镇旅游四个方面[6]~[10]。
(2)在保护规划实践方面,同里于1999~2000年开展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了不同要素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目标以及相关的措施,价值要素主要涵盖了物质遗产、古镇格局和风貌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三方面。保护区界包含了同里古镇清末民初的镇区建成范围及出入镇区的主要河道两侧的景观范围,保护区总面积57.6公顷。
3. 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的政策过程及经验
同里从1982年列入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开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见表1),二十多年来的古镇保护制度变迁历程实际上是政府组织下、多方力量参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行为与作用,特别是乡镇政府如何运用各种创新手法,在各方博弈中获得所需的各种政治、经济知识和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政策驱动、市场拉动、投资带动的古镇保护、开发和发展之路。回顾同里历史文化名镇管理体制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7]:
3.1第一阶段:吴江市建委主导下的同里景区(1998年之前)。
(1)当时同里古镇是作为太湖景区的景点之一,采用江苏省景区建设办公室垂直领导下的景区管理模式,由吴江市建委直接领导。此阶段主要是对“一园”(退思园)、“两堂”(嘉荫堂、崇本堂)、“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等景点的古镇保护基础修复工作,其中退思园是修复核心,此时期退思园的知名度远远大于作为一个古镇的同里。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体制和财力上的制约,同里镇并没有多少发展自。
(2)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的自我发展权,其积极性被从分调动,地方基层政府开始成为古镇保护实践中最重要的推动力。1996~1997年间,同里镇政府先后投入约500万元进行旅游景区基础建设,自己开发出一些景点(明清街、世德堂、罗星洲等),修建景区入口处石牌坊,同时为重现水乡风貌,投资300万元重新开挖丁字河、重建三桥,增建泰安桥。1997年4月,同里第一届旅游文化节举行,同里镇的知名度提高,奠定了同里开发旅游的基础,同里旅游发展开始起步。
3.2第二阶段:镇政府主导后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1998~2005年)。
(1)1998年,景区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吴江市将包括退思园、两堂(嘉荫堂、崇本堂)在内的几个景点的管理权下放给同里镇政府。同里镇政府从此有了对镇区内所有景点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的权力,可以采用统一的门票,并能获得古镇保护所带来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受益。此次权力下放明晰了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使镇政府拥有了对自己镇区范围内主要景点的管理权以及相应的收益权,将同里镇的保护投入与其产出直接挂起钩来,因此在谋求地方发展激励下的地方政府便大大加强了投入力度。
(2)但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同里镇政府力不从心,也意识到引入新投资主体的必要性。2001年政府在景点的建设中引入了苏州凯达公司,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投资2700万元,建设了珍珠塔景点群,开始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建设。2003年底组建同里古镇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首家古镇“保护公司”,开始探索古镇保护企业化运作模式,由政府(同里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技术专家(同济大学旗下同楷公司)、专业化公司(苏州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方联手,打破了古镇保护由政府“包揽”的局面。2005年,同里红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同里总公司注册成立8家子公司,依托同里的旅游大品牌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立运作。虽然同里总公司没有实现政企分离,但子公司已经彻底市场化,这种同里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承包模式实质是将下属经营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门别类进行公司化运作,也是根据发展旅游的需要,将旅游公司的职能不断细化、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3.3第三阶段:吴江市“区镇合一”管理新体制(2005至今)。
由于同里镇西侧吴江开发区的迅速发展以及吴江市松陵城区向东发展,同里城镇的发展倍受影响。2006年,吴江市政府引进中国世贸集团共同策划和运作,成立由同里镇与港合资的“苏州同里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同里占合资公司股本的49%,港方按比例注入51%的资金,同里己开放的景点以租赁形式向合资公司转让经营权,该公司每年缴纳包括景区、景点维护以及品牌形象等各项经费,并逐年递增。借助世贸集团的实力、资源及影响,同里历史文化名镇提高了其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4. 从同里的经验看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
4.1制衡——权力下放与上收。
(1)从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变化看同里古镇的保护历程,其存在一个管理权下放和上收的过程,同里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主体从吴江市建委下放到同里镇政府,而后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同里古镇保护开发的管理者由同里镇政府变更为吴江市同里古镇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在充分调动地方建设积极性的同时,也同里免于完全受市场法则所支配而产生与历史文化名镇价值目标不相符的开发建设。
(2)以放权为核心的转型期中国整体制度环境变迁,使得地方政府既有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又有谋求自身利益(如地方财政收入、政治业绩)最大化和短期化的追求,同时他们拥有对行政资源、垄断性竞争资源(如土地)的特权,于是与城市中诸多经济发展主体(如开发商、投资商)结成了种种增长联盟[11],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力量极其微弱。如此一来,多种行政与市场经济利益的趋向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价值判断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因此,在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内部的权力制衡尤显重要,通过不同级别政府的权力分配和制约将有利于镇政府作出相对正确的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开发对策。
4.2放眼——区域框架下进行保护。
(1)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孤立的考虑历史文化古镇是不再可能的,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总体发展计划,同时,城市的相关总体规划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也应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作出适当考量。吴江经济开发区与同里古镇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其行政调整即明确了开发区与同里在产业发展上的不同定位,从根本上减轻了古镇的GDP考核压力,跳出了就古镇论古镇的框架,使得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在区域框架下有了更大发挥空间。
(2)因此,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只能够在城镇框架和地区规划下进行,城镇和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方面城镇要服从于地区更大范围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地区需要也应为保护这项紧急工作有所变动。地方政策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古镇的特殊需要,其经济功能的选择必须既不瓦解也不遗弃其历史的本质和结构,所有影响历史古镇的政府部门在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协调一致,如工业选址、交通网络和其他地方场所。赋予历史古镇乃至地区发展合理的功能才能保持历史文化古镇的生命力。
4.3联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
(1)在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这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也是资源需求的趋势,它打破了各类资源完全按行政原则由中央政府进行配置的局面,各种资源开始逐步按照市场法则在各社会群体中重新分布与流动。同里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实践中,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由企业管理、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吸收社会、民间的资本和后续使用、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方面更好的利用物质遗产,发挥其传递历史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为遗产的维护筹集了资金。
(2)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与开发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与开发者之间既是调控与被调控的关系也是合作关系,政府需要依据完善、全面的公共政策和法规来引导市场,逐步分散古镇资源的配置,这不仅为社会资金进入古镇保护提供了条件,也能发挥社会各方群体的协作精神,创造更加多元的价值目标与空间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应限制与防止市场弊端,杜绝市场投机、抬高地价、过度开发、谋求暴利,平衡开发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另一方面其应鼓励与激发开发者的保护积极性,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减少投资风险,让其有利可图,增强开发者的投资信心,在严格详尽的保护技术指标控制下,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工作中,并从中受益。
5. 结语
规划管理从过去相对单纯的技术管理为主向如何体现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转型,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规划学者和工作者所认同和关注。历史文化古镇是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层面,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去认清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探讨在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背景下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弄清楚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应该做什么,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应该管什么以及地方政府应为保障规划的实施采取什么相关的公共政策,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童明.城市政策研究思想模式的转型[J].城市规划汇刊,2002(1):4~8.
[2]刘丽霞.公共政策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庭伟.城市发展决策及规划实施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3):10~17.
[4]廖晓玲.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城市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5]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1~3.
[6]李铁.同里古镇保护中公众利益保障策略的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王卓娃.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研究2000~2005年古镇保护区建设项目及实施工作评析[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万小梅.江南传统名镇建筑环境的评价和探讨——周庄、同里调查[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9]李昕.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南浔古镇旅游景观文献翻译中文化缺损的分析,研究了有关翻译不当造成的文化成分的缺失与扭曲,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南浔地处浙江省北部平原,太湖之南,东与苏州昊江接壤,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由于“镇为泽国,四面皆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揖”,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南浔特有的个性和气质。南浔如今是湖州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其古镇特有的文化气息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旅客。旅游景观文献资料是对外传递该地深厚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恰当的翻译会帮助外国游客认识到南浔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文献的翻译研究凸显出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翻译不当造成的文化信息缺损和扭曲问题
翻译中由于译者对史料理解不透彻,或疏忽失误,造成了南浔景观资料中存在许多翻译问题,导致不该有的文化信息缺损和扭曲。
1.1翻译不当
在南浔诸多景点中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不符实际、指代不明、滥用拼音等翻译不当情况。
例1.在嘉业藏书楼中关于刘氏的介绍中,出现了明显的用词不当问题,说到“鲁迅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书信中多次提到刘承干先生”,其中“书信”一词译为“mails”欠妥,"mails”是指邮件、信件、邮包的统称,而文中根据年代特征特指通过邮递系统传递的信件,“书信”正确的翻译应为“letters”。
例2.对张石铭故居进行介绍时,提到张“在文化艺术上也颇具造诣”应译为“have accomplishments in...",而译文却犯了明显的搭配不当问题,搭配不当包括形容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名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动词一名词的错误搭配、动词介词的错误搭配、固定搭配错误等,将其译为“...was accomplish-menu",混淆了名词和动词的搭配方式。
例3.在对备弄进行介绍时,提到有大事和迎接贵宾时开“大墙门”,译为“big door",而在《21世纪大英汉词典》.big”的解释为“(体积、面积、宽度、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大的,巨大的”,用其形容“大墙门”与实际概念不相符,正确地应根据其实际意义译为“portal"。
例4.在对张静江的简介中,介绍其名“一名增澄,又名人杰,号卧禅”,中文表达甚为具体严谨,而译文直接译为“had some another names such as...",没有将三个不同意义的名字有效对等,失去了原意的准确性,出现了指代不明问题。
例5.小莲庄一处醒目标识语“禁止吸烟”,与其相对应的英文却是是“JIN ZHI XI YAN”,很明显,这里译者直接纯粹用汉语拼音法表达,不但不符合国际化的潮流,更是一种偷懒、不负责的表现。
1.2翻译错误
翻译错误是南浔古镇译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拼写错误、语义错误、时态错误、词性错误等。
例6.在售票中心上方的一块旅游告示标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的英文中把“town”错误拼写为“toen"。
例7.景区内醒目的警言语“保护古藤人人有责”中出现拼写错误,将“ responsible”拼写为“resbonsible",这样低级的语言错误势必会使外国游客对南浔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例8.对尊德堂中的介绍中有“系张静江祖父张竹斋所建”"was built by Zhang Jingjiang’s father Zhang Zhuzhai" ,“祖父”却被译为“father"。属于典型的语义错误,造成人物身份不对等,应改为“grandfather”。
例9. ;德堂中“张石铭早年丧父”,译为‘`During the child-hood Zhang Shiming’s father pass away",有明显时态错误,"pass”作为英语动词,在词句中有严格的时态要求,必须使用过去式“passed",这正是英汉的不同之处。
例10一家中事物都由其母操持”,译文是“his mother operated all household affair" , "affair”在英语中是可数名词,必须译成单数“a affair”或复数“affairs",或者,并特指在其前面加相应的限定词。
例11.描绘雕刻图案“造型优美,栩栩如生”的译文为“the pictures are fine and lifelikeness",从词性看,"lifelikeness”是名词与另外一个形容词词性不一致,违反了语言表达一致的原则,应将“lifelikeness”改为“lifelike",与‘`fine”词性对等,作为对等翻译更符合英文表达。
1.3漏译
漏译主要是译者因疏忽或其他原因而漏掉翻译,漏译会造成文献资料内容信息的遗失。
例12.在对芭蕉厅作介绍时,译者未对“天花板棋格”作出相应的翻译,汉语特征介绍是为突出该建筑外形构造中式的特点,而删去有碍原意表达,使其景观的特色未能浔到凸显,应增添“the hall ceiling in chessboard structure”。
例13.小莲庄景点中的“青藤植被”阐述特征时,遗漏植被的颜色“青紫色”,应增补颜色词“cyan"。颜色作为植被辨认的显著的外部特点,在翻译中是不可忽略的。
例14.在景区游览门票价格表中,中文须知的第四点中有个括号中补充解释了“外语导服费另计”,对应译文为“the feeof tour guide service in foreign language is diB’erently counted"。而英译相对应的第五点中却没有传达相对的信息,易引发日后的价格纠纷。
2.处理文化信息缺损的策略
旅游景观资料使用双语的目的除对外传递该地深厚的文化,主要是扩大南浮古镇的影响,吸引外国游客促进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2.1景点名称音译十意译
一个景点的名称翻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中英专家公认的格式,其指导原则应是始终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取向的(陈刚,2002:8-10 )。 景区内的景点如果均采用音译,对外国游客来说,仿佛是毫无意义的符号的堆砌,达不到介绍中国文化,让游客看懂、听懂的目的。此类音译如尊德堂(Zun De Tang)、南浔百船舫(Naxun bai chuan fang),译名没有涉及相应的文化内容,易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译为“Zun De Hall”和“Boats Museum”更明了。
完全意译对保留原文形象及文化、历史内涵至关重要,但是完全意译存在源语和目的语完全等同的局限性。例如,张石铭旧宅用于待客的“花厅”,根据源语中的词逐一译成目的语为“Flower Hall",未考虑文化背景,不利于传递出地名的信息。花厅作为一个古代建筑专有名词,指旧式住宅中大厅以外的客厅,多建在跨院或花园中,为表达其文化意义译为“Parlour"更妥。
在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意译。例如“鹉德堂”大厅译为“Yi De Tang Hall",前半部分是采用拼音音译“Yi De Tang" ,而后半部分是采用英语的对等词“hall"。音意双译一般都采用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方法,牵涉到历史上和传说中的人物时使用最多(朱益平,2005:162)。例如:
刘氏梯号~-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u Tiqing
张石铭旧宅一the 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Shirring
嘉业藏书楼—Jiaye library
2.2删减和增补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删减有时是十分必要的。
例15.对刘墉书法真迹描述中“此件系他的好友同朝翰林院待诏徐山民珍藏而至今,艺林珍品,一睹为幸”译为“The work was collected by his friend Xu Shan ming",译文省略了原文中复杂的官名和华丽的四字词组,用浅显易懂的一句话简单地传递了文献信息。
增添是指加人理解原文内容所必须的背景知识,对字、词、句的字面意思予以解释,加人特有历史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绍,更有利于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例16.张石铭故居的简介中提到“八仙”,只根据字面译为"eight fairy men",外国游客肯定一头雾水。“八仙”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应依据文化背景加以一定的解释“eight fairy men ( Widespread civil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 "。
例17.介绍“张静江旧居源起”中说“1862年又专营盐务,遂成巨富,为南浔富豪‘四象之一”’。而译文直接翻译为“…dealt with salt specialty in 1862,so he became rich and powerful.People called him `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 in Nan xun"。而此“象”非英语“elephant”的蕴意的完全对等,西方对“elephant"的理解不甚相同,它在该语言环境下喻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应通过增添为“one of the Four Elephants(Elephant denotes the rich and power)”帮助外国游客区分并理解其隐含义。“紫藤”的介绍中提到“刘锦藻在《小莲庄略》中记述……”,译为“in the Records of Lotus Garden Liu Jin zao(the second son of the owner) says...",添加了对人物的介绍,使外国游客对其有更深的印象。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4
一、研究背景:
我镇是一个千年古镇,更是一个风景优美、人文荟翠的国家级风景区。1940—1946年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等一批高等科研院校迁住李庄长达6年之久,李庄以因此和当时的昆明、重庆、成都合称为“抗战四大文化中心”;同时,李庄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佛教文化远近闻名,真不愧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万里长江第一镇”。然而,作为李庄人的我们对她却了解甚少,爱味不浓,这是李庄人的悲哀,所以我提出这个课题。
二、研究意义
将古镇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本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挖掘古镇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依托古镇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是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扩展,是拓宽小学生学习视野,提高语文素养的尝试,是对本校语文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也是深化学校特色教育的尝试。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对学校而言,通过古镇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进一步拓宽教育空间,积极创出学校新的教育特色,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2、对学生而言,通过古镇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力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教育、个性品质的养成、文化修养的提升,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对个人而言,通过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勇于创新的实践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2、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在目标上,不单纯从知识上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社区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安排上,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原则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古镇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原则
强调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原则
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六、课题研究的总体构想
1、挖掘古镇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1)重视学生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前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这为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彻底改变了以本为本、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生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勇于实践和自主探究的过程。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多样化
尝试通过作业形式的拓展,充分挖掘古镇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根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架起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桥梁,为语文教学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注重学生的主动实践、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与合理表现,注重让学生在作业中释放自我潜能,体验到努力后的满足、愉悦和自信,获得个性的和谐发展。
2、依托古镇文化资源,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自主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全面的语文素养,培养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利用古镇文化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水平的最佳切入口,更是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参与的生活体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选择。课内外相贯通、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学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提升素质教育的档次,这是我们开展本课题的基本想法。
七、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实施方案”及研修计划书。
(二)研究阶段(2008年11月—2010年5月)。根据研修计划书进行研究,分期举办各类调查和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等。
1、2008年11月,确定研究内容,拟订计划。
2、2008年12月—2009年7月,主要完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3、2009年8月—2010年5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古镇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三)总结阶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并将各种材料整理汇编,为做好推广工作和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培养一批全面发展的人。
2、为学校创特色教育提供一些可行性的依据。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古镇 体验旅游 体验经济
一、引言
体验经济的兴起和盛行,为我国古镇的发展提出新的借鉴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古镇旅游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可归结为目前产品体验性不强,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体验需求。目前,国内对于古镇体验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了探索性的研究。
二、体验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也称为体验产业,它起源于美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经济,它反映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正在进入一种新的高级形态。
(二)国内外体验旅游综述
国外旅游研究者很早就对旅游体验进行了讨论与研究。Boostin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将体验旅游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MacCannell(1973)则认为:体验旅游是对现代生活烦恼的一种积极反应,是现代人为克服这些问题而追求的一种“真实性”经历。
William(2006)对体验旅游做出了较为具体的界定:①体验旅游是全球体验认识进程中的一个分支;②体验旅游与体验经济密切相关,开发商将旅游产品重点从提供服务转向提供体验;③体验旅游鼓励游客参与旅游活动,让游客深入到当地的社区文化中;④体验旅游是一种个性化、差异化旅游;⑤难忘的体验是游客和开发商共同追求的目标,游客为获得这种体验付费,开发商提供能给游客带来特殊体验的产品。
相比之下,国内对于体验旅游的研究要比国外同行晚得多。谢彦君(1999)率先在国内旅游理论研究中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命题。谢彦君教授对“旅游体验”的研究在当时还仅是一家之言,并未引起学术界和业界足够的重视。直到2002年,以派恩和吉尔摩所著《体验经济》的中译本出版为标志,“旅游体验”命题才被广泛地提出。
全帅、王宁等(2004)指出,旅游体验由支撑性体验维度和高峰体验维度构成,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研究体验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古镇旅游的研究情况
1、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古镇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古镇的旅游学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从本文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区的影响研究。主要着力于从古镇居民感知、居民态度等方面研究旅游发展对当地社区造成的影响,Brunt和Courtney(1999)总结了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主客体相互作用(Tourist-host interaction)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并通过调查指出被调查者反映的感知影响与文献研究的结果是大体吻合的。
(2)旅游发展与当地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发展旅游与保持旅游目的地文化原真性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旅游学者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Kneafsey(200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法国Commana公社的旅游发展为例,尝试探讨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所谓“商品化动态”(Commodification dynamic)的因素。该研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经济的运作。
(3)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瑟厄波德(2001)认为可持续旅游是体验、娱乐和教育的组合,其重点是通过沟通与教育把主要利益相关者聚拢到一起,共同商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他还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会产生可持续旅游,因此适当的政府干预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与国内相比,国外学术界对于古镇旅游的研究方向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学术界对研究传统村镇(古镇)旅游地旅游者行为、心理特征就有相当的兴趣;此外,关于旅游与当地宗教、种族信仰是否相容的问题,也有研究者进行了有益的讨论,等等。由于这些内容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因此这里不做详细阐述。
2、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古镇旅游资源特点及其价值研究。关于古镇的旅游资源特点和价值的研究是国内古镇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少学者对我国古镇,特别是江南水乡古镇的资源特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其价值进行了总结(见表1)。
(2)我国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研究。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研究是学者最早关注,也是关注最多的。很多学者都针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见表2)。其中:余华玲、周密(2008)通过对四川古镇的旅游前景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类型古镇应有相应的开发模式,指出开发小镇旅游资源,不论何种类型的古镇,都首先要保护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也就是要保护古镇的灵魂。熊侠仙、张松、周俭(2002)通过对周庄、同里等江南古镇的调查研究,提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旅游容量过饱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并就正确处理古镇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3)古镇旅游文化问题研究。历史文化是古镇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传统村镇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古镇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最大特色,悠久的历史沉淀让古镇的魅力无可比拟,也就具有旅游开发的巨大优势和价值,使古镇旅游开发成为可能。诸多学者针对古镇文化成因及古镇文化特色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见表3)。
(4)古镇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学者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以具体古村落为个案研究对象,探寻其存在的妨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见表4)。
四、古镇体验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古镇体验旅游研究与开发现状
随着体验旅游的兴起,游客需求的变化,古镇开始关注游客对于古镇旅游体验的需求,并对古镇旅游进行体验化设计与深度开发,以满足游客多样的需求,为古镇旅游注入更多的体验性、参与性。
吴文智(2003)在分析旅游与体验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以古村落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了旅游产品体验化创新的系统框架。他认为以体验载体和体验内容为主的旅游产品体验是体验设计的创新基质。在宏村、西递的体验化设计中,他提出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是体验设计的两大前提,提出了旅游体验产品的四个步骤,并且通过对附加设施、纪念品、感官刺激的辅助设计来提升产品的体验效益。
卢军霞(2005)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甄别了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环境体验、设施体验和活动体验三要素的古城镇旅游产品游客体验结构模型,并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和意见。
余琪(2008)以西塘古镇为例,对其产品深度开发以及体验性产品设计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她认为作为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产品形式才能使游客深切地体会到西塘的独特文化内涵,也才有利于提升感知形象和突显自身特色,进而保持古镇旅游的旺盛生命力。
(二)古镇体验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体验也是一把双刃剑,古镇体验产品设计不当给当地文化和环境带来毁灭性打击的风险。所以,在古镇旅游体验化创新中,要通过合理的体验化设计来减少这些负面影响,防止对旅游社区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关系的破坏,并且要避免在某些旅游地体验化开发泛滥和低级化。
古镇旅游开发只是初步认识到了古镇的文化价值,以“修复旧貌”为主,缺乏体验价值,旅游者只能被动地看“山、水、人、房、物”构成的“古镇图”,而无法融入其中,旅游者找不到体验的感觉。
古镇商业化现象严重,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待游客。居民全变成经商的人,生计业态、生活状态全改变,加上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古镇韵味逐渐消失。
古镇领导者、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对于古镇旅游开发深度不够,造成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
古镇旅游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就是致力于寻找产品差异,突出产品特色,摆脱恶性竞争。古镇体验旅游研究对于提高古镇旅游的品味、丰富古镇旅游的内涵、推动古镇体验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William LS.Experiential tourism around the world and athome: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sand Standards.2006.2(1):1-14.
[2]Brunt P.Courtney P.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3):493-515.
[3]Kneafsey M.Rural Cultural Econom――Tourism and SocialRelation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3):762-783.
[4]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张广瑞.等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5]余华玲.周密.四川古镇开发模式初探[J].新西部.2008(09).
[6]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汇刊.2002.6.
[7]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6):66-70.
[8]卢军霞.基于游客体验的古城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05.
古镇文化论文范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703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我国进入“十二五”计划以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越发重视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力度,相继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这不仅要求我们务必要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而且还要严谨对待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坚持以保护旅游文化遗产资源为前提,坚持走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新世纪的休闲时代背景下,把文化做为主导的休闲产业逐步成为当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主旋律。文化旅游产业近年以来发展速度迅猛,尤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已经逐渐成为旅游规划研究的热门主题。文化旅游即指旅游者深入参与体验当地的文化元素,消费当地旅游产品化的旅游资源和要素的行为过程。在民族地区,村寨已成为人们历来的传统居住场所,具有外形独特、品质高等优势使其具有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当下,诸多地区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开拓珍稀型旅游文化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的新方向,并且有效的启发广大旅游学者研究新方向。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会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无尽的珍贵遗迹,在不同地区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和珍贵艺术。随着现代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受到诸多关注和重视,旅游文化资源内涵的深入研究己成为我国文化旅游的中坚力量。然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无疑将会对古村落的保护和民族文化遗产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为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民族文化遗产,在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在体现文化遗产价值的同时加强宣传和保护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合理开发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村落文化遗产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改善偏远民族地区村民的居住环境,增加当地的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地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同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具体情况,为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提出合理可行的规划方向,希望通过本文促进全社会对民族地区古村落的重视,增强对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
1.2.2 研究意义
(1)文化遗产旅游是旅游开发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
文化开发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遗产开发又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化遗产的旅游产品化是旅游规划中当地文化主体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旅游规划中以旅游产品化的形式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环境中,对旅游规划学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的丰富具有积极意义。
(2)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和当地文化资源保护。
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非常注重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有利于旅游文化元素在旅游开发中的全面转化和表达,突出了文化作为旅游规划过程中的核心的重要思想,推进民族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发扬和继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开发的实证研究,通过对鹿寨县中渡古镇的旅游资源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得出将不同类型的文化资源贯穿于旅游开发的每个环节,包括空间区域划分、景区线路设计、旅游项目设计和配套设施分布等方面,达到以古镇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做为前提,在对民族地区资源进行的开发过程中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民族文化: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某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存中一起创造并且依靠其生存的不同形式的所有文明成果;从狭义上讲,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精神生活上的创造。
旅游文化开发:是指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旅游文化资源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对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进行创新性整合的过程。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基本开发思路的指导。
文化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规定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等;具有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关联的建筑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自然与人工结合的复合工程和保留有古迹的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知识交叉运用的综合性创新过程,以技术和创新作为手段,对目的地的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加工以及避免损害的过程,从而使目的地资源能够得到永久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涉及的主要基础学科包括景观生态学和系统论等。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既能够满足眼前的需求,又不损害长期进行旅游开发的需求的能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损坏当地的旅游资源并且保护性开发的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旅游开发带来的社会、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负责任的旅游开发。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分析法
本文借鉴已搜集到的文献资料,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思考,对本文的选题视角、整体思路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做为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
3.2 实地调研法
读研期间,参与导师组织的鹿寨县以及中渡古镇的多次调研活动,实地调研经历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本文以广西鹿寨县中渡古镇为实证案例,在调研过程中采用了实地调研、专人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的搜集和掌握了本文所需的实证资料,为文中的个人观点提供支持。
4 研究综述
我国旅游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针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开始着手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开发研究,陈传康(1996)最早提出在旅游业的规划开发中应当注重目的地旅游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并提出当代旅游开发的根本就是旅游文化的开发的观点;在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系统研究上,吴必虎(2001)最早对国内和国外旅游规划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梳理,并结合自己的切身实践成功编写了一套完整的旅游规划理论体系;于希贤,于勇(2005)对民族地区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详细的说明了地区文化的应用是旅游规划的创造性艺术。
贾玎(2007)总结了旅游文化保护性开发的五种模式同时提出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文化规划与开发应当分层分类、互动发展。赵勇(2008)采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对于古村落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杨昌儒(2008)以贵州布依族为案例探讨了民族文化的重构问题,指出民族文化重新组合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性旅游开发的新方向;王大悟、郑世卿(2010)指出民族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坚持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居民与游客、观光与休闲相统一协调的关系;陈瑜(2010)以清明上河园为案例,以园中民俗文化的展示形式来论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模式;王平(2011)从民族旅游文化遗产的修整以及民族传统服饰与当地民俗风俗方面研究了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从我国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规划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来看,最初主要从经济角度侧重旅游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比较重视旅游文化在宏观上的经济属性,欠缺在微观层面上对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化方面研究。针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能够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的更好,一方面能够保证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合理有序的规划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扬,满足民族旅游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实践与旅游资源开发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本文将把握好在微观和宏观上相结合的方式,以期对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式开发研究做出一点有价值的探索。
5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一般模式
5.1 基本目标
(1)通过恰当的宣传方式引导人们的态度和意识,从而形成符合遗产旅游标准的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2)明确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规划准则,将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控制在适宜的程度上。(3)尽一切力量满足当地居民合理的的基本生活需求,防止对文化遗产进行盲目的掠夺式开发,以文化遗产相关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取得支持,使当地居民都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相应的回报。
5.2 基本方式
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三种:(1)修旧如旧,按照历史记载原貌进行维修;(2)对残存的文化遗产遗迹进行保护并运用高科技的保护式旅游开发;(3)对于已彻底毁灭的古建筑,参考其原貌进行重建。
6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实证研究
6.1 鹿寨县中渡古镇概况
中渡千年古镇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西北部群山之间,行政区域面积374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自三国时代立县至今,历经174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特色鲜明的古民居群落、古建筑等遗迹。深入古镇之中,少数民族古色古香的气息迎面而来。近年来,在中渡镇政府和古镇居民的精心呵护下,古镇的民居、商号、码头、客栈、会馆等古建筑遗迹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置身其中,恍惚与世隔绝回到了古镇的古代时光,宁静而美好。
6.2 中渡古镇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中渡古镇是鹿寨文明的发源地,素来享有“历史文化名镇”的美誉。境内仍保存有以京观石、香桥岩、古镇武庙、千年古榕等为代表的洛清江文化。同时,这里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门、明城墙、老商号、粤会馆、旧码头,这些遗址遗物保存,佐证了古镇历经岁月沧桑,如中渡镇粤东会馆旧址,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南街老粮所处,为民国时期所建,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此会馆为当时广东商人在此地的联络、聚会点。
中渡镇武庙,位于鹿寨县中渡镇北街和东街的交汇处,为一砖木结构建筑。殿内供奉关羽神像,右为城隍像,右边耳房供奉观音大士像,正殿走廊左右墙上有两幅彩绘壁画。
中渡镇地处汉族与壮、苗、瑶等南方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交界地带,中渡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境内的民间传统活动包括百家宴、舞狮、舞龙、舞火把龙、唱彩调、对山歌等。追溯到古镇清代年间,这些活动已颇具规模,民国时期及解放后仍然相当活跃。
6.3 中渡古镇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6.3.1 主要问题
(1)旅游资源产品开发有待完善,缺乏竞争力。
(2)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力度不够,影响力有待加强。
(3)当地旅游市场供给混乱无序,游客满意度有待提高。
6.3.2 中渡古镇开发策略
(1)根据中渡-香桥岩旅游区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旅游项目设置和线路安排,总体规划形成“三区一廊”的空间格局,力争做成主题突出、各有特色的休闲旅游度假区。三区分别是指: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香桥岩休闲养生区、香桥岩地质公园游览区。“中渡古镇文化体验区”旨在以古镇特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古镇古建筑游览和风俗体验感知项目。
(2)依托中渡镇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通过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的打造,将无形的文化转化为有型的旅游休闲体验。充分利用青砖灰瓦木质构架的老建筑,将古镇要素修旧如旧,控制改造新建筑,逐步恢复中渡古镇原有的历史风貌,延长街区范围,使来到中渡的旅游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受中渡千年古镇的文化和魅力。
(3)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活动:以中渡镇悠久的千年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岭南民俗风情为点缀,打造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民间活动,把中渡千年古镇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广西乃至我国具有特色的长寿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民间活动的举办,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中渡古镇的知名度,使中渡旅游发展具备更坚实的有形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