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1
微小企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的基础,为改善微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就需要对原有的社会影响和原有的运营机制做出合理的调整,对原有的我国金融机制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机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变,开拓新的途径和方式,以便十微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的形成和创设。
一、微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1、融资渠道太窄。微小企业融资途径有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其融资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企业自主筹资和自我积累,但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规模的限制,加上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机制,内部融资能力普遍偏低;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是争取金融机构贷款,但在我国目前经济体制与环境下,信用市场发展滞后不能很好的为其服务,所以现阶段微小企业融资门槛较高。
2、融资风险相对大。微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获得资金成本要比那些大型企业高1.2-1.7倍,就银行贷款而言,微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按规定可上浮20%,较大型企业偏高。同时,微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使筹集到一些宝贵的资金,也不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这样就造成相对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由于各种融资的成本太高,增加了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
3、微小企业贷款仍以抵押贷款为主。虽然多家银行纷纷推出微小贷款的创新产品,但绝大部分仍是抵押贷款,这也是大部分的微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我国微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微小企业自身原因
(1)微小企业运作不规范,经营风险较大。我国众多微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家庭式、合伙企业占相当比例,创业资金以集资、关系人借贷等方式筹集,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产品科技含量低,作坊式生产,诚信力、竞争力低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2)财务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微小企业财务管理相对混乱,甚至没有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没有规范的财务核算体系,报表不完整,多头开户,核算真实性差,银行很难判断微小企业真实的财务和经营状况。(3)缺乏可以信赖的抵押品。由于银行具有采用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的贷款偏好,一般不愿接受微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微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据较高比例,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
2、银行方面因素
(1)银行受传统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微小企业歧视。当前,微小企业贷款还必须依靠国有商业银行。但是银行为了降低自身的风险、增加收益,相对于微小企业来说,更愿意贷款给那些大型企业或者财务信息透明的优秀大中型企业,因而,微小企业难以寻求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2)贷款审批程序与微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适应。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是十分严格的,办理一笔贷款通常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微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是:数量不多,但到位要快,于是矛盾随之产生。贷款环节多,时间长,容易被否定等特点,使微小企业对贷款望而却步。(3)银行提供的信贷品种与微小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国有商业银行一般只提供大型的贷款,但这种贷款对微小企业来说,数额太大。微小企业经营尚未达到一定规模,一次性借入过多资金,只能增加其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风险,而且资金也不能高效地使用,造成了浪费,难以适应微小企业成长的需求。
3、市场方面
(1)资本市场不完善。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和布局不合理,证券与产权的交易市场单一,没有地方性的证券与产权交易中心,大部分微小企业难以在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另一方面,面向微小企业的二板市场刚刚建立。虽上市门槛较低,但由于微小企业数量大,这样一来,对于绝大多数微小企业来说,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几乎很难行通。(2)社会担保抵押制度不健全。许多地方都成立了各种各样的贷款担保机构。但是,这些担保机构都存在一些弊端:其一,资金有限。一般的担保机构难以满足微小企业的需求。其二,如果是政府担保机构,就会形成企业“拉关系”的现象。其三,机构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在为微小企业服务与抵御风险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在开展业务的时候,过于谨慎、审批条件苛刻、审批程序繁琐的问题随之产生。
三、解决微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
1、从微小企业自身入手
(1)不断增强自身内部融资能力建设,优化自身融资结构。企业经营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并结合市场情况实行差异化战略,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保证企业良好的信誉度。同时,注意内部积累,不断进行自身的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竞争和自我发展的经营制度,在推进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要注意吸收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2)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注意自身的诚信建设。微小企业要获得相关政策扶持必须首先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畅通信息渠道。微小企业要真正建立起一套规范的财务运作以及经营体制,要保证财务报表要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3)重视培养无形资产。微小企业扩大有形资产比较困难,可以尝试培养和增加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具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拥有超乎寻常的获利能力。有时,它所带来的收益是不可限量的。重视无形资产将对其融资产生十分深远的意义。
2、银行方面
(1)转变观念,降低微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小企业贷款难,不是难在企业,而是难在银行自身,是想不想贷、敢不敢贷、会不会贷的问题。由于对微小企业的贷款存在低收益高风险的特点,银行对微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高,微小企业在努力达到银行要求的过程中,银行也应降低自己的贷款的要求,加强对微小企业的扶持;(2)大胆开展金融创新,满足微小企业的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应尽全力做到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积极大胆创新,扩大自己的服务内容。关于对待微小企业,提出三点建议:其一,根据微小企业的特点,从其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股票质押贷款、商标质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出货单质押贷款、国内信用证券等业务品种。其二,针对企业不同时期,提供不同服务项目。其三,开展适合微小企业的集合债券、企业债券等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
3、市场融资渠道
(1)建立专门为微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业务定位和市场分工是必然趋势,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与微小企业难以沟通,那么可以在各地区尝试建立一些微小金融机构,专门帮助解决微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于这种微小金融机构一般设置在基层,因而可以清楚地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前景,比较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这一弊端。这样就解决了微小企业进行银行贷款成本高、手续多、时间长的问题。(2)大力推广融资租赁方式。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成为与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并驾齐驱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和市场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誉为“朝阳行业”。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找出适合自己的融资租赁方式。(3)发展与规范民间金融。民间金融滋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是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不均衡发展的必然产物。较之于正规金融,它具有很多优点,更适用于微小企业,活跃的民间金融是市场赐给中国微小企业的最好礼物.通过规范民间金融,让其更好为微小企业服务(4)发挥保险的特殊功能。地方政府与其直接投资支持某一个项目,不如通过开设保险公司或与保险公司合作,对辖区内主要面向微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公司发展担保信用保险,在更宽的范围内、以更大的倍数间接支持微小企业。
切实增强微小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必须创建路径,解决政府、金融机构、微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问题,建立一个有效、适合、完整、持续的微小企业融资扶持体系。相信,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中,我国的微小企业一定能够完成其在转型期的历史使命,实现真正的社会经济转型,实现企业化的现展。
参考文献:
[1]田彩英.微小企业融资现状及改进措施[J].财会通讯,2010(2).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2
按照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如何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又一次摆在了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面前。从本期开始,“学习”栏目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约请银行信贷方面的专家就如何筛选中小企业、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信贷业务等撰写相关文章,以供金融从业人员和读者参考借鉴。
中小企业规模认定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中小企业的规模?”作为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至少耍了解三个划分标准――国家标准、银监会标准以及所在商业银行的行内标准。
国家标准:我国目前执行的是2003年由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四部委联合发文《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确定的企业划分标准,主要以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为划分指标,结合行业特点确定企业规模。大体上,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其中,职工人数300人以下、销售收入3000万元或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小企业。此处的“3000万元”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小企业规模的分水岭。
银监会标准:为加强监管,银监会于2007年6月了《银行开展小企业授信工作指导意见》(银监发[2007]53号),将小企业界定为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资产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或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和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含)以下的企业以及个体经营户。这个标准和前一个标准的差别在于将个体经营户也划入到了“中小企业”的范畴,而没有了必须是企业法人的限制。
所在行行内标准至于这个标准,各家商业银行就众说纷纭了。以建行为例,就分“中小型”、“小型“及“微小型”三类,大致将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500万元以下的客户划为微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到3000万元和资产总额在500万元到4000万元的划为小型企业,销售收入在3∞0万元到1亿元以下和资产总额4000万元到1.2亿元以下的企业划为中小型企业。
总体而言,对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认定会直接影响到能够进入我们视角的客户有多少,这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和大型客户的差别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专营化的中小企业经营部门,从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大多是以前服务大型公司客户的信贷人员。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他们的工作内容也将发生很多的转变,如何认识中小企业客户与大型客户的差别,继而有针对性地把握、筛选和营销客户就摆在了面前。
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健全。一提到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真实往往成为商业银行拒绝这类客户的最大理由。按照我国的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中小企业客户是不需要提供现金流量表的。不仅如此,由于历史原因,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严重,“税务一本账、银行一本账,自己一本账”的现象也非常普遍。这些都使得银行信贷人员无法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评估和判断借款人的资产、规模、盈利性,成长性以及偿债能力等,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在对中小企业客户的判断,选择上人力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相对于大公司客户丰富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而本轮国际经济的调整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尤为明显,暴露出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中小企业缺乏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有效的抵押担保。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往往采用租赁土地或厂房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在个私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中小企业土地的权证都是集体土地证,这些是难以用于抵押的。同时,中小企业即使是给大型公司作配套生产的卫星型小企业,由于谈判地位不高,也很难找到愿意为其提供第三方担保的企业。
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与大型企业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发行股票、企业债、公司债等方式以较低融资成本筹资相比,中小企业融资基本只能依靠自筹资金,银行信贷支持亲戚朋友借贷甚至地下钱庄,融资渠道较少,融资成本较高。
中小企业企业主对企业拥有较强的控制权,导致企业的信贷风险与业主的品质诚信有直接正相关关系。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家族企业,兄弟企业、夫妻店等都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往往都带有浓郁的个人色彩。企业的实际控制权都掌握在极少数甚至一两个人手中,其个人的诚信程度及经营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
中小企业对银行的忠诚度相对较高。这是笔者的亲身经历。在去某家企业营销客户时,客户对于目前服务于他的银行表示出诸多不满,且认为目前服务于他的这家地方性商业银行难以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结算网络需求,但最终企业主认为,其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还是与当初“老东家”对他的支持与帮助密不可分,让他此时“良禽择木而栖”实在难以做到。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中小企业主的真实想法。与大型客户关注财务成本,关注产品适配度不同,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中带有更多的感彩。
中小企业的行业特征相对不明显。这一点印证了俗话说的“船小好调头”。我们经常看到一家小企业的厂门上挂着三四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牌子,涉及的产品完全不同,但都是在一个企业里面制造出来的。笔者曾经去过一家年产值不到3000万元的企业,从洋娃娃、拖鞋到箱包,产品陈列厅里展示着30多种五花八门的产品。主营业务不突出,让信贷人员犯难于对中小企业的行业把握。
筛选中小企业客户的角度
从以上的分析大家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客户与商业银行以往服务的大型公司客户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银行信贷人员摈弃依据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进行分析判断的传统模式,换个角度对中小企业客户进行选择与把握。
关注法人品行。如果说中小企业客户风险与企业法人或实际控制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对于法人品行的判断应该是银行信贷人员首先要做的工作。此处的“品行”二字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品”是指企业主的人品,品德方面的信息,这需要信贷人员从与企业主本人的交谈,对企业主亲戚朋友的走访,以及对同行业其他企业主的广泛调查中进行深入了解;而“行”则是指企业主的行业地位,我国的中小企业主很多都是从以前的大型公司或企业从事技术或市场工作后自己另立旗帜的,这些人往往已经
拥有较丰富的从业经历和一定的市场地位,在经营方面也有准确明晰的思路和想法。
关注企业自有资金。同样是一两笔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可能只是“断臂之痛”,而对于中小企业也许就是“灭顶之灾”了。所以说,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多少以及自有资金的到位形式,将是其抗风险能力的最大保障。
关注企业销售回笼。中小企业对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个企业销售回笼速度的判断将是诊断其现金流健康状况的最好切入点。笔者就曾去过一家布匹制造企业,上游是相对处于寡头垄断的制纱企业,而下游又是合作多年的服装制造企业,上游结算必须是现金支付,而下游由于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一再拖欠应收账款。这家布匹制造企业的业主碍于情面,默许下游企业一拖再拖。试想,如此一个企业,面对的是“牛气”的上游和得罪不起的下游,自己只是个软弱的“夹心层”,上下游挤占资金的现象势必只是个时间问题,其抗风险能力也就命悬他人之手了!
关注企业纳税增长。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信贷人员常感头痛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其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下对其税务状况有个合理公正的判断。此处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放弃对于绝对数的关注,转而去参考相对具有含金量的“纳税增长”。这一数据能够给银行信贷人员一个最低限度的对企业生产能力扩充速度的了解。
关注企业用电变化。目前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三品”,“三表”对中小企业作出判断,也就是关注企业的人品,产品及抵押品还有水表,电表和工资表,这些确实是可供参考的。在“三表”中,电表反映的信息相对可靠,因为水表虽然真实性不容质疑,但有些企业的用水情况并不能体现其生产能力,而工资表皆由企业自行拟定,其真实性就值得商榷了。笔者曾在一次贷后回访中发现,一个结算比有所下降的企业近三个月的缴纳电费情况分别为5.3万元,6.7万元和8.9万元,看到企业销售有回笼的迹象,从而排除了对该企业的风险判断。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3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难 解决措施
一、小微企业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小微企业的概念
此概念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小微企业的定义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的界定,根据国家2016年对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规定,虽然各行各业在具体的资产总额、从业人数、税收指标明确了小微企小微企业界定标准。总体上来说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的可归类为小微企业。
■
(二)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1.大量新企业进入市场并开始运作。自2015年总理视察工商总局后,各地更加重视、支持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了审批手续和制度,降低了小微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投资热情高涨,凭借政策的福利,大量微小企业进入登记并进入市场。大学生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不仅仅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带来了管理上的创新和技术上的支持,对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大多小微企业以第三产业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微企业中,大多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小微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七成左右。原因是这些行业贴近我们的生活、相对于小微企业家来说,更容易找到市场、在其认知范围内,对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把控性。而且,设备的投资少,收益见效快。所以受到大多创业投资者的青睐。
3.生存周期短。据相关数据测算,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其中相对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7-8年的寿命来说,我国小微企业资本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风险保护机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是其寿命较短的主要原因。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以及人口红利消失造成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许多现存的小微企业运营出现了许多问题。据企业普遍反映,“订单荒”成为既“用工荒”之后的又一个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压缩了原有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利润空间,使得大量外资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导致了大量微小企业因资金缺乏、劳动力成本上升而纷纷陷入困境。此外,受企业创办者的个人因素影响,企业的发展延续性差。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为内源资本和外源资本。其中小微企业主要是个体私营经济,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内源资本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特别是企业发发展的前期,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主要靠企业主的自有资金或者亲友借贷。企业主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所以企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偏好,造成了企业的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难以形成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用亲不用贤,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小微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风险系数较高,难以在资本市场上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同时,小微企业自身的设备科可抵押的数量本来就少,同时设备的抵押率低,难以从正规的渠道来获得抵押贷款。
(二)政策的落实程度较低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由于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在创造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国家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每年都会出台大量的优惠政策以及相P补贴的法律文件。大多是以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的形式来为小微企业注入资金,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自身认知范围有限以及对国家政策的不敏感,使得大量需要资金扶植的小微企业并不能享受到全面享受到政策带来的优惠。另一方面,部分优惠政策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优惠措施、侧重宣传以及政策性强,可实施程度较低,往往政府文件下发下来,大部分小微企业都不符合条件而被排除在外。
(三)金融机构的对接性差
从商业银行借款是小微企业获得外源资本的最佳方式,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可以“从20%的客户中获得其经营利润的80%”,留住大量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其所谓的优质客户,是指具备资金实力雄厚、盈利稳定、信誉良好、能够按时还款等因素的大中型企业、国有企业。这些企业管理规范,财务账目清晰,银行可以相对容易的了解其贷出资金的流向,违约风险较低。反观小微企业,数量繁多而且涉及到各行各业,在当今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无法切实获得其所需要的信用信息,而小微企业的账目普遍不真实,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一帐三本”的情况。再者,部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后,银行无法确定贷款资金的流向,因而无法做出相应的风险预防和管理;贷款到期后,因为我国大部分小微企业创立者文化程度较低,信用意识淡薄,以收益低下等为由多次赖帐。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以及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较大,风险较高,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从事这些业务。
(四)民间资本的获得门槛低却成本高
由于商业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使得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不得不以较高的成本来融资获得资金。民间借贷因其门槛低、手续方便,资金到账快,深受广大创业者的青睐。然而,在获得这种便利的同时,较高的筹资成本必然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妨碍企业的发展。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企业网上贷款年利率大都在12%左右,是同期央行公布贷款利率的3倍左右。许多通过民间融资获得资金的小企业,高额的债务使得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最后的结果是企业被抵债而企业所有者跑路。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一)小微企业应首先从自身做起
1.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注重企业技术的开发和资金的积累,依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建立完整的产品供应链,重视新市场的开发,使企业的收益能够稳定上升。同时加强企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尽力留住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2.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在财务主管任用方面,不唯亲任用,做到企业行政与财务的权利分开。完善企业的相关账目,注重账目的真实性、合法性,不做假账、账外账。鼓励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和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能力。坚持依法纳税,认真学习相关税法知识,减少合法的、不必要的税负。
(二)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
1.商业银行是小微企业获得资金的最佳渠道。目前,尽管商业银行不愿意把资金注入小微企业。然而银行期望放贷的企业,他们资金充足、信用良好,是各个商业银行竞争的有限资源。处于竞争劣势的商业银行不得不谋求其他出路,而小微企业的放贷市场开发还不完善,所以商业银行放贷给小微企业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首先,建立良好的征信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对贷款申请的检查,关键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做好资金的监控和流向,与工商、地税等相关部门展开合作,定期到企业检查其财务状况,贷款到期时积极催收。减少其贷款损失的可能性。
2.融资性租赁公司可为小微企业的设备建设提供良好的助力。小微企业可以用租赁设备的形式来缓解一定程度的资金需求,小微企业可以不必先投入巨额的资金来购买设备,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小微企业在投产前的巨额资金支出,还可以减少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占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小微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和资本利润率。而且以租赁形式融通资金,可以避免设备陈旧的风险,加快企业的设备更新,企业预测设备的生产周期,等到到期时可以换掉该设备,而不必承担更换设备而带来的巨大费用负担。
(三)小微企业的融资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国家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应做好“守夜人”的工作,为小微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优惠和扶植。因此国家应做好一下工作:
1.完善社会的征信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信用评级制度。这对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作用,在审批的开始就极大的减少了违约风险。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不仅仅对企业的信誉有极大的参考作用,更重要的是信用评级的完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的稳定。
2.在注重资金扶植力度的同时,提高政策的执行效率。在保持π∥⑵笠档姆鲋擦Χ韧时,注重完善政策的执行与考核机制,对小微企业的切实利益具有重大作用。对金融、税收等必须依靠行政手段实施的政策,建立健全以政策执行效率效果为基础的考核奖惩体系,提高行政单位的执行能力和运作效率。
3.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额外成本,还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可以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提高小微企业的知名度。建立多层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小微企业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具体化提供了组织条件。
参考文献
[1]徐骏飞.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观察思考,2012(05).
[2]郑霞.政策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J].金融证券,2015.
[3]姜勇.多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2(5).
[4]王馨.互联物金融助解“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2015-01-20.
[5]温衡.我国小微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4
【关键词】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研究
中小微型企业是一种企业雇员人数少、产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产品服务种类单一、经营规模微小的企业组织,具有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较大、成果见快等诸多特点。中小微型企业一般分类是: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工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房地产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1.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1中小微型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目前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我国国民经济要得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是其中重要的支撑部分。促进中小微型企业科学发展对我国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各金融监管机构要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并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争取央行在贷款规模方面更大力度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共度时艰,主动让利,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1.2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
中小微型企业之所以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微型企业的就业容量和就业弹性都要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而且创办中小微型企业所使用的资源更少,对环境的适用性更强,新中小微型企业创办速度更快,因此使得数目众多的中小微型企业在总量上提供社会的就业机会更多些。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提升企业竞争力而普遍实施减员增效策略;工业因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而不断从各行业中分离出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也日益提高,使我国农业的剩余劳动力数量也逐渐增多;由于高校扩招等问题,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紧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中小微型企业的大量创建对于促进我国就业与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就变得尤为突出。
1.3中小微型企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数目众多的微型企业对缩小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突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促进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从中小微型企业自身来看,多为由亲缘关系组成的中小微型企业,很容易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而家庭式的管理可以迅速进行决策,搜集信息的成本相对较低,拥有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经营多变且比较灵活,从而可以获得相对较大的与大企业竞争的生存空间。微型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比较单一,批量小,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大企业不愿涉足的领域,如手工艺品生产和服务行业。因此,中小微型企业在增加人们收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是我国构建民生型政府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民生工作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如何解决好人民的就业问题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小微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易于被创业者接受,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如何确保创业者开办的微型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如何能够更好的构建中小微型企业的创业政策体系,便成了我国构建民生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
2.中小微型企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政策体系不完善,面临用地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环境体系并没有系统建立,如工商、税务、信贷、培训等相对匮乏,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各种税、费负担较重。政府的税、费较高,据计算,中国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税费负担比一般国家的企业要重50%左右。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普查数据表明,2007年公共管理部门与社会组织收费共有16,211亿,其中政府各部门收费12,685亿,主要是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企业税、费负担重,要交33%的所得税和附加税。如果是中小企业主,还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造成企业无力经营。有资料表明,2007年~2010年倒闭了170万个体户;2011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净倒闭了130万个企业。显然沉重的费税负担,阻碍了小企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微型企业实力较弱。中小微型企业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受资本金限制,大部分是租用土地或厂房,始终处于搬迁,无地可用的窘境,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土地供应紧张。随着近年来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土地供应量是有限的,国家严格的土地调控政策以及对大项目用地优先保障,使中小微型企业用地更加困难。最后,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例如,重庆市开发区西区工业土地价格目前已达每亩28万元,比2008年上涨了1倍多。土地价格的不断攀升制约了中小微型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快速发展的步伐。
2.2中小微型企业资金短缺,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调查显示,2013年中小微型企业资金存在86%缺口,有企业表示资金短缺,企业发展主要靠自筹资金来维持,资金力量薄弱,因企业经营规模小,银行贷款额度有限,使企业感到银行抵押品要求过高,难以达到银行要求,加上银行贷款手续繁多,贷款利率和其他成本太高,融资渠道狭窄,缺少适宜的融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使多数企业无法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微企业的发展。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中小微型企业本钱小、实力弱,往往不愿意在研发创新上投入更多资金,有比较严重的急功近利倾向,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仅仅做贴牌或低层次生产,不能摆脱“中国制造”的影子。因此创新创意发展不足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3产业层次总体水平不高,管理粗放有限
根据发展历程来看,大部分中小微型企业还带有个体经营的时代烙印,虽然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正式企业的架构,但在管理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情况严重;内部管理经验匮乏,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混乱。以劳动密集型、传统资源型行业为主,主要集中在铁矿采选、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传统农业等行业领域。产业结构趋同, 创新能力不足; 富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权重较小。产业层析总体水平不高,管理粗放,影响了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脚步。
2.4行政审批繁琐服务低效率,行业间缺乏诚信
近年来,各地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尤其是推行“三个缩减30%”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效率有所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群众满意度得以提升。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行政审批职能分散、程序复杂、周期较长、效率不高、服务不优等问题。因此,行政服务的低效率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中小微型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日常经营和产品质量方面,在纳税、贷款时体现得更加明显。一些中小微型企业有多套报表和账目,有些甚至是请专门的所谓“专家”编造的,与企业经营生产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虚假账目报表不仅严重影响税务、银行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同时也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
2.5中小微型企业依赖性强,缺乏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中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不能良好的解决人才落户、晋升、子女教育、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仅仅为了一点高工资而来,即使来了也难以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不仅严重缺乏高级管理人才,连素质好的一般管理人员也相对缺乏。
3.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建议
3.1政府加强财政规范指导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首先,市级财政部门每年根据市微企办确定的各区县(自治县)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计划,安排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资金预算,将补助资金切块下达给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增加中小企业发展资金规模。充分发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引导作用,2012年将资金总规模由原来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以后再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专业化生产、扩大出口、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产业集群发展、中小微型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尚未设立县级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县(市、区),今年要依法设立;已经设立的要视财力增长逐年增加。其次,建立税收扶持政策。从中小微型企业成立的第二年起,财政部门根据企业上年实际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地方留存部分计算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补贴总额以中小微型企业获得的资本金补助资金等额为限。中小微型企业凭纳税证明和营业执照,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享受税收扶持政策。对上述税收优惠政策,由市税务部门出台操作性强的文件,认真贯彻执行。最后,实施融资担保扶持政策。中小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或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额度不超过投资者投资金额的50%,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利率基准利率执行。中小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期限为1—2年,并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中小微型企业申请创业扶持贷款,可由三峡担保公司或各区县(自治县)政府指定的当地专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健全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依法依规经营,直接服务中小微企业。研究制定促进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对符合条件的融资性担保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
3.2加快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
通过构筑银企创“共赢”平台来实现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金融部门之所以对中小微型企业“惜贷”、“惧贷”,除有少数企业有弄虚作假等欺诈行为,更多的是一些中小微型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能力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等所致。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中小微型企业经营者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强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尤其是抓好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将诚信建设作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建设我市诚信体系打好基础。
3.3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人才战略
让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走进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整合培训资源,鼓励校企合办、企业参股、企业投资等方式,以便企业和培训机构良性互动。整合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引导培训课程向我市有大量需求的产业工人倾斜。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完善教学培训条件,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动作用的产业培训基地。
3.4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需求
一是积极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的联系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创新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产品,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加大市县(区)两级政府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扶持力度,扩大担保机构规模,为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提供有效支持。三是在加强监管,保证资金安全情况下,应逐步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限制,增加小额贷款公司数量。积极探讨在政府监管、引导下有序规划民间借贷发展,进而增加中小微型企业资金供应量。四是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
3.5引导中小微型企业自身营造企业魅力
一是企业应在用工方面制定长远计划,根据生产特点,合理制定全年用工计划,避免企业在用工淡季时员工大量流失,旺季时又招不到足够的人工。二是规范管理,减少职工流失。各企业要严格贯彻有关劳动就业政策,与员工签订规范性劳动合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薪酬待遇,保障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三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凝聚力。应对员工实行人性化关爱和贴心式管理,制定员工长远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四是加大技改投入,提高用工效率。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工艺创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员工体力劳动的依赖度,逐步减少苦、脏、累、重岗位。
3.6引导中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
中小微型企业转型升级是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节约型过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小微型企业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人工成本,减少单位产品原材料用量的有效手段,但中小微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较为薄弱,要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政府要加大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科技投入,推动新技术、新成果向中小微型企业转化;二是社会科研机构、大中院校要加强与中小微型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向中小微型企业开放实验室,降低收费,加大针对中小微型企业适用加工生产的产品研发,推动中小微型企业产品升级换代;三是加快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并择优扶持一批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财务审计、融资担保、项目咨询、产品检测、产品研发、管理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何平.探析中小微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经济学,2012.
[2]陈永明,陈雯静.地方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3]李黎明,秦良州.中小企业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冲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微小企业财务制度范文5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缺口;融资对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10-0036-04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urrent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Henan province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the proportion of internal financing is low, direct financing channels are handicapped and indirect financing are limited. The reasons lie in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nreasonabl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inadequate supply of an effective system. So the adjust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to be accelerated, the capital market system, the policy banks and the guarantee system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and improved, and the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should be enhanc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financing system among enterprises, banks and government and to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s efficiently.
Key Words: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al Gap; Financing Strategy
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加快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还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加强社会稳定,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等。2006年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到2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15万家,实现增加值2939亿元,同比增长30.4%。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620亿元,同比增长24%。在河南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中,中小企业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中小企业在河南省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目标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资金是最关键因素,而中小企业融资却不容乐观。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选择了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发展受到资金约束。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06》相关数据计算得知,河南省中小企业明显受到资金约束,中小企业的景气指数远远低于大型企业(见表1)。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隘
1.内源融资不足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根据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河南省中小企业普遍表现出自身积累不足,在被调查的657家企业中,当遇到资金困难时,首先考虑依靠自身积累来解决的企业只有148家,占22.5%。内源融资严重不足造成了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扭曲。
2.直接融资困难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资本市场结构和层次尚不完善。首先对于主板资本市场而言,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主板的准入门槛高,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小企业板发行条件和主板一样,只不过是规模稍微小一点,较高的上市门槛使得河南省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不能通过主板资本市场融资;其次对于二板市场而言,从证监会2008年3月21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的意见来看,创业板在规则设计、技术准备等方面筹备工作还在完善中;最后对于三板市场而言,2008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按照方案,滨海新区将设立全国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即OTC市场。但就目前来看,天津OTC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还不成熟,市场结构、监管模式、组织形式、交易制度等还处于起步阶段。
3.间接融资困难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不容乐观。
从银行角度看,河南省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不足。近几年来随着紧缩流动性政策的实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相对降低。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657家中小企业中,近三年来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的占84.5%,其中最终得到贷款的企业只有44.5%。
从担保机构看,河南省担保机构实力较弱,担保体系不健全。2007年,全省有各类担保机构190家,担保能力达到510亿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还不够,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此外部分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一系列机制尚未建立或健全。再担保制度的缺乏,致使全省担保体系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从政府机构看,政府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资金有待增加。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规定,河南省人民政府应当在省级财政预算中安排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但此办法在2008年8月1日实施,资金规模较小,尚不成熟,主要用于省级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和扶持重点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从民间借贷来看,民间借贷利率较高且社会地位不高。据河南银监局调查,河南省自2004年以来规模较大企业因不能从银行正常取得资金,开始向社会集资,年利率一般在10%-15%之间,金额多在500万元左右,以一年为期限,可滚动使用。城镇中小企业向民间借贷,借贷金额一般为30万-50万元,年利率一般为12%,期限不定。民间借贷反映出河南省中小企业需要迫切发展又得不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三)河南省中小企业出现金融缺口
从需求看,河南省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很大,对融资期限、融资风险、融资成本、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资金到位率和融资主体的自由度有一定要求。从供给看,在各方面制度健全和利率自由化的市场经济下,供给曲线为S’,现行利率为R’,此时满足需求Q2,但因为制度不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交易成本过高等原因使得相应的市场机制不完善,资金供给存在一定刚性,供给曲线被扭曲为S,此时最低利率为R,银行在现行利率R’下,迫于监管机构和政府压力提供小额贷款Q1,造成河南省中小企业资金供不应求,出现严重的金融缺口(见图1),如图1所示Q1-Q2为金融缺口量。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原因
(一)企业内在缺陷造成融资困难
内源融资不足反映出中小企业内在缺陷很严重。就河南省而言,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缺陷:财务状况不稳定。河南省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偏高、流动资产不足、流动比率偏低、短期偿债能力不强和财务状况不稳定情况;单位融资成本高。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其融资规模和资金流量不大,但每笔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大致相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5倍左右,这使得许多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或者没有信用评级。部分企业在和银行的博弈中,抱着一次博弈的态度向银行贷款,贷款过后赖账或借改制逃避债务;短期行为严重。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和一些村办、县办中小企业运作方式不是按市场规则,而是按个人意志。表现在贷款使用上,只管贷不管还。遇有债务纠纷,请政府出面干预者居多,银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
(二)金融体制安排不合理造成融资困难
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压力,中国流动性过剩和美国次贷危机使得金融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普遍增强。首先,审批权上移。四大国有银行对业务授权和分支机构调整后,和中小企业联系最为密切的地市级分支机构数量开始减少,信贷管理权限开始上移,这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新挑战。其次,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从2003年至今,央行已连续多次上调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这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
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不够。河南省甚至全国到目前为止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或金融机构。虽然四大国有银行建立起了中小企业金融信贷部,但是银行客户评价体系和授信业务流程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而设计,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在激励约束机制上,实行严格的信贷风险责任追究制度,限制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放贷的积极性;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单一,难以针对中小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融资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融资产品。
资本市场缺乏结构层次。一个结构层次完善的资本市场包括由国内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以及各类资本品投资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所组成的满足多样化的市场主体。目前适应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结构以及不同行业特点的、开放的、分层次的资本市场组合并未形成。
民间融资利用不高。河南省民间融资和浙江等沿海城市相比,民间融资市场不够活跃,民间借贷方式不够多样,政府引导不够,法律规章制度监管不足,公众风险意识有待提高,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河南省民间融资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三)有效制度供给不足造成融资困难
法律体系不健全。2006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3个政策性文件,即《关于贯彻国发[2005]3号文件精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民营企业投诉处理办法》和《关于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目前,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已通过《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拟于年内出台。但是与国外相比,能够为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的相关法律不仅在数量上不足,而且,这些法律大多指导性强,强制性不强,无法具体落实到位。
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借款人在寻找担保时,实力强者不愿担保,怕负连带责任,实力弱者不符合担保条件,担保难常常成为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支持的一道屏障。目前河南信用担保机构正处于发展期,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资金规模及业务量有限,难以满足众多融资难的中小企业的需求。
政府财政支持不够。2007年财政拨付资金达到了2577万元。市场开拓资金主要倾斜于高科技和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与巨大的中小企业资金缺口而言只是杯水车薪,就是和国外上亿元的资金补贴相比也相去甚远。
三、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治理对策
(一)加快企业自身调整
规范财务和信用制度。财务制度方面,突出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主体地位,加快资金筹集的管理的科学合理化进程,使获得资金渠道和资金方式的选择更适合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信用制度方面,加大不涉及商业机密的自身信息披露程度,加快融入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全国范围内的征信系统,扩大企业自身宣传,让舆论来监督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加快消除信息的不对称。
(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完善深市和沪市两个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主板市场应促使中小企业加快合并兼并的进程,使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集团来融得资金,同时应促使中小企业基金协会的上市,促进协会的成长,进而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二板市场应加快建设,在培育我国的上市资源的同时要对准入的门槛进行比较合理的设计,防止企业上市后出现信息不透明、公司治理不规范及恶性炒作等问题。强化监管措施的同时避免将创业板变成某一个行业的板块。适当放宽对创业企业募集资金投向的要求的同时还应严格创业板退市机制。
加快三板市场即OTC市场的建设。在市场结构方面,借鉴美国的做法,按照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的资质将OTC市场多层次划分。美国的OTC市场分为3层,分别是纳斯达克、电子柜台交易市场即OTCBB、粉红单市场,已经得到审批的天津滨海新区和正在积极申请的北京中关村在建设OTC市场时可借鉴美国经验,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好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OTC市场。在监管模式方面,可以建立以证监会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头监管模式。在组织形式方面,可以尝试实行公司制,同时实现场外交易场内化。在交易制度方面,可以引入做市商制度,同时提高投资者机构化水平。
(三)建设好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的社会化;健全担保资金补偿机制,确定适当的担保比例,在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之间合理分担风险;加快河南省中小企业再担保机构建设,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实行担保机构市场化运作。
具体来讲河南省的信用担保机构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银行和中小企业三个主体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信用担保机构要多向政府汇报担保发展情况,多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其次处理好与银行的关系。信用担保机构应该加快自身建设,增强资金率,加快资产流动性,建立并完善能使银行信服的识别、防范、化解、分散风险的机制措施,加大风险补偿力度,增加银行的信任感。最后处理好与中小企业的关系。信用担保机构应力争中小企业积极配合对其信用状况的调查,信用担保机构也要深入细致全面地调查企业信用状况。
(四)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
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应该是中国的现实选择和长期对策,政府应该加快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的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的运行原则应该是在确保完成政府任务和目标的框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应当通过政策性融资活动间接地吸引和诱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和私人部门从事中小企业投融资活动。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除了加大政府在专项资金上的扶持力度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保护中小企业是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如美国为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定了《小企业法案》、《小企业创新法》、《中小企业奖励法》、《中小企业开发中心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社会均等法》以及一系列反垄断法案。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省政府出台的4个政策性文件给中小企业注入了活力,但是与外国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因此除了要坚决贯彻已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河南省现存法规外,还必须根据河南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步骤地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的方式着力改善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产品上水平、规模上水平、技术上水平、经营管理上水平,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竹枝.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求、效率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河南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徐联初.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2004)[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张圣平,魏学坤.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7]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陈晓红,郭声坤.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9]任慧军.关于河南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问题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6,(6).
[10]谷秀娟,李绍玲,王宇,钟雪涛.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2).
[11]徐翔.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及思路[J].中国统计,2005,(11) .
[12]金美江.中原崛起要突破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制约[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13]胡著伟.河南省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问题分析[J].经济经纬,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