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1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为了解我县乡镇文化建设情况,3月中旬在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下,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实地察看了各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情况,听取相关单位情况汇报。通过调研,大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乡镇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乡村文化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海岛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面貌大为改观,推动了新渔村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

一、乡镇文化建设的现状

1、注重加强领导,乡镇文化建设大环境逐渐改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提升,理念转变更新,关注程度有所增强。特别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镇村两级都有班子成员分管文化工作,安排了兼职文化工作人员,使全县乡镇重点文化建设稳步推进。

2、注重资源配置,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乡镇文化阵地仍有基础。砣矶镇影剧院虽为上世纪80年代所建,但目前经过维修,仍能开展演出活动。全县乡镇有文化场所3630㎡,图书室10个。大钦北村、大钦东村,北隍山前村、山后村,小钦村,黑山乡南庄村,南长山黑石嘴村、山前村,北长山嵩前村、店子村、北城村等村级文化大院场地、设施比较齐全,活动经常。

3、注重因势利导,群众文化活动日趋丰富。我县文化底蕴丰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文化活动热情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各乡镇甚至各村都有不同的文化活动特色,有的重排戏,有的擅唱歌,有的爱舞龙,有的喜耍狮,在历届妈祖节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砣矶渔家号子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农村文化机构的转型,我县乡镇文化建设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阵地流失、资产流失、队伍散失的现象,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萧条,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广大渔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2、乡镇群众文化事业经费短缺,活动匮乏。许多乡镇因经济原因,大大削减文化支出,经费不仅年初不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即使工作任务来了,花钱也是能省则省。不要说投入资金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连必要的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投入都很少,使乡镇组织开展的文化活动的次数和形式都十分有限。

3、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在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和体制转换过程中,乡镇文化站的职能被统一归入社会事务服务站,没有专职的文化干部,造成了乡镇站无编制、无经费、无人才的状况。渔村文艺骨干流失,后继乏人,对乡镇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很大。

三、建议及对策

我县乡镇文化建设落后于渔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已经影响到了当前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建设进程,必须及时加以重视和解决。为此,今后一段时期,建议我县乡镇基层文化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2、多元投入,保障经费。 一是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公共财政是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所需经费的主渠道,要认真抓好中央、省、市有关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政策规定的落实,改进投入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和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使乡镇文化建设的投入每年有较大的增长,占财政支出的经费比重逐年提高,尽快达到[2002]7号文件规定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1%的目标。二是出台配套优惠政策,拓展投入渠道。倡导乡村集体投资、集资、个人出资自办文化事业,引导社会力量捐资,赞助乡镇基层文化建设。三是县、乡两级政府特别是财政、文化部门要充分利用现在国家、省、市加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3、建管并重,夯实阵地。要根据《山东省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意见》。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按照中办[2007]21号文件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制定建设标准,全力推进实现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化目标。二是努力搞好资源整合,统筹乡镇宣传、党建、教育、科技、计生等现有设施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发挥现有各类阵地的文化综合效益。三是因地制宜,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像砣矶镇、南长山镇、小钦岛乡、南隍城乡等乡镇文化站底子比较好的,尽量以乡镇为主,建设乡镇文化站;而其它乡镇则采取依附地处乡镇中心位置且文化大院建设相对完善的村,集中镇村两级的力量,建设乡镇文化中心站。四是尽快出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办法。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管理,规范化管理,功能性管理。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2

面对这一现状,省公安厅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胡曼斩钉截铁地说:“通过扶贫,我们一定要改变这里的贫困落后状况,让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一年多来,投入48万元修路2.5公里,改善村庄里弄里巷,45万元新建三座电灌站,受益面积一千余亩,确保了旱涝保收,大幅提高了单产,投入16万元改水改厕100户,为民办实事30余件;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彻底改变了过去下雨一阵子,雨鞋要穿半个月的状况,如今即使下一天雨,雨一停就可以象城里人一样穿皮鞋。这回,省公安厅工作组真打动了我们的心!”2012年11月1日,在余干县江埠乡大港村,79岁的老支书邹印发掰着指头和笔者说起工作组的“功劳”。

理思路 精心绘蓝图

2011年12月6日,省公安厅工作组胡曼一行,带着组织的重托,告别妻儿,从省城南昌来到大港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对该村众多群众满怀希冀的目光,胡曼带领扶贫工作组对扶贫点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一方面实地考察大港村村容村貌、农业基础设施等情况;另一方面与村民进行座谈,了解群众意愿。在找出了大港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后,扶贫工作组与乡党委、政府,村委会共同研究制定出台了《大港村发展三年规划》,完善了村党支部建设等有关制度,确定了“四个发展”总体目标。在全村党员及村民组长会议上,提出了“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看”的工作口号,帮助干群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从而激发干群脱贫致富的信心。

“过去我们村没少来扶贫组、包村队,但走马观花的多,干实事的少。正因此,今年工作组同志刚进村就跟着‘沾了光’!大家对工作组并没有抱太多期望。”邹火帮告诉笔者。有村民甚至当着工作组的面不客气地说:“你们明天就回去吧,想帮扶的话直接给钱就行!”工作组想召集村民代表开个座谈会,得到的回应则是“就知道开会做样子,有那时间还不如摸两把麻将呢!”

“只要真心为民,没人理睬的冰冻期很快就会过去!”坚守着这样的信念,省公安厅驻村工作组组长胡旻带着组员方亮在驻村后的一段时间里,挨家逐户征求意见。他们诚恳地表示“家里有啥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说话!”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有一户一家三口全是痴呆,生活十分困难,房屋破烂不堪,随时有屋倒伤人的可能,当即拿出一千元作为生活补助,并与村干部商量和民政部门联系,争取到了一个危房改造指标。通过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村民感受到了工作组的真诚,打心眼里对工作组充满敬意。

办实事 情系百姓心

在胡曼的床头放着一本笔记本,记录着他们在大港村扶贫的点点滴滴:

3月23日,到农户家调查走访……

4月27日,向县农业局了解大港村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5月8日,专门请乡水管站对人畜饮水工程进行实地勘察测量……

6月25日,积极与省发改委等单位联系,到省委村建办、省扶贫和移民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电力公司、省林业厅、省民政厅等单位汇报扶贫工作,争取资金支持。省、市、县三级组织村建部门在听取扶贫点情况汇报后,表示将给予5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大港村村级组织建设。

7月27日,争取到总金额约50万元的村级农网改造项目一个,预计2013年春季实施。从省教育厅争取到特校教育约50万元的装备项目一个,现已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批。

……

在实际工作中,扶贫组把筹集落实扶贫资金和项目摆在扶贫工作的重要位置,把群众得实惠作为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推动项目尽快启动,扶贫工作组先后多次向厅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工作请求支持,还先后到省委村建办、省扶贫和移民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电力公司、省林业厅、省民政厅等单位汇报扶贫工作,争取支持,到目前为止,己到位落实帮扶资金109万元。

省公安厅自从落实包扶工作以来,厅党委非常重视包村扶贫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副处级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长期负责包扶工作。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舒晓琴多次主持召开厅党委会议听取包扶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厅领导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辜水保先后二次到该村指导工作。扶贫工作组结合公安机关“三访三评”工作,多次对扶贫点开展送爱心、送温暖活动。去年春节前夕,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曹根水一行,专程到大港村进行走访慰问,看望困难群众。去年8月8日台风海葵入侵江西省,大港村遭遇了80年一遇的暴雨袭击。扶贫工作组一面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受灾情况统计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将有关灾情向厅领导和省扶贫和移民办、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进行汇报,积极争取帮助和支持,千方百计为广大村民减轻经济损失和生活压力。在大港村腾飞小学,向在校师生宣讲了网络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工作组还多次来到大港村看望困难群众和服刑人员江国明家属,并带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江国明全家很受感动。江国明表示,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工作组还确定了5户长期结对帮扶群众,多次到涂双莲、邹甜甜等特殊群体家中走访慰问,给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实施“法制治村,道德兴村,文化强村”的策略,使全村的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公民道德建设达到了一个新层次。

“胡旻组长一心扑在大港村的扶贫事业上。有时星期天他也忙得没回去,方亮累病了就一个人悄悄在乡卫生院买点药吃,还整天随工程东奔西跑,真难为他们了!”邹新发动情地说,“工作组和我们心贴心,凡事都为我们着想。看到各户电表箱损坏严重、线路老化、变压器超负荷,主动找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电力公司已经来了好几次;看到文化资源匮乏,筹措资金建农家书屋。安装自来水、建设卫生室、村民危房改造、谋划成立专业合作社等样样都管,这些都是为我们世世代代着想的大事啊!”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3

实施文化旅游结构重组

开创文旅融合新局面

近年来,×县紧紧抓住文化旅游部门结构性重组机遇,牢固树立“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市场推广、开放合作,全面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和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面开创×县文旅融合新局面。

一、基本情况

×县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并连续多年获评×县域旅游十强称号,打造了×两家4A级旅游景区,×四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1处省级旅游特色村、×处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处省级精品采摘园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发展了×家四星级标准旅游饭店,×家旅行社和营业部。自2004年起,连续举办了×届文化旅游节,“中国佛都 京杭水脊”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知名度。

2017年,×县加大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组建成立×开元集团,×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为×集团四大国有子公司之一。2019年,×县实施机构改革,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为文化和旅游局,实现了诗和远方的结合,推进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5月,×开元集团正式入股×文旅集团,划转资产×万元,股权占比×%,×寺景区融入全市文化旅游大格局,进入了跨越性发展阶段。

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明晰发展布局。我县先后编制完成了中都佛苑景区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寺景区总体提升策划、×湖湿地建设规划以及×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开发规划等。2018年,聘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编制了《×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目前县政府已批准实施,为×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文化为魂,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旅游+”战略,积极拓宽旅游发展空间,重点实施“旅游+N”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旅游业与文化、教育、水利、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发挥“旅游+文化”,成功策划了第×届×县文化旅游节,举办了开幕庆典、慈善捐赠、文化展演、全国书画邀请展、研学展示等活动,吸引游客达×万人次。发挥“旅游+教育”拓展文庙建设规模和层次,扶持文庙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完善了“成人礼”、“开笔礼”、“谢师礼”等参与性项目。

×运河考古遗址公园不断开发文化体验、遗址观光、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累计接待研学团队共×万人次,文庙儒家文化和×运河文化已经成为全县干部政德教育的两张亮丽名片。实施“旅游+水利”,联合水利部门开发中都水库水上休闲、垂钓等水上娱乐产品项目。实施“旅游+交通”,联合交通等部门建设了济北旅游大道、泉河景观廊道等旅游要道,指导×湖湿地开发了自行车比赛、自驾车营地、休闲旅游慢道等,构建了环×游憩带。

三是以项目为引擎,推动地域联动。通过多年持续开发建设,先后建成了×寺景区,×湖湿地、中都民俗馆、×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景点。×宫旅游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亿元,全面完成了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初步形成规模,新的提升规划即将实施。全县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指示牌和旅游干道不断健全,较好地提高了文化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县城和景区周边镇村改造升级,面貌更新,开启了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思路。

四是以乡村振兴为助力,推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湖湿地新上旋转木马、碰碰车、自控飞机、森林探险等娱乐项目,种植了荷花、牡丹、玉兰、连翘、迎春花等各类乔灌木和果树,将湿地打造成儿童的乐园、花的海洋。×镇古城村以“×国故都 ×故里”文化品牌为引领,以丰富乡村文化旅游业态为目标,建设了仿古街道、古×国博物馆、采摘大棚、药材基地,打造了×国遗址、×故里等×处景观,新上了×家农家乐、×家民宿,×处草莓采摘,成为×县首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庄。×镇投资×余万元打造×山风景旅游区,建设了×等景观,完成了景区绿化、上山游览石阶、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利用土地流转等方式,联合周边村庄打造了茶园、梅园、核桃观光园、百合花观光园等,成功举办核桃丰收节、亲子挖土豆、百合园赏花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每年吸引游客×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反复调研座谈和分析论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主要表现如下:文化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不够明显,游客滞留时间短,综合收入提升慢;旅游景区公司化运作、旅游项目市场化合作进展较慢;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参与体验项目较少,缺乏演艺类、修学类旅游产品;资源整合不够、景区关联度不高、品牌影响力偏小等问题,没有把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下步思路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推动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文旅资源配置,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提升品牌效应,深化公司运作,积极融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廊,真正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到×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达到×%以上,打造一批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旅游饭店、省级乡村旅游品牌、新业态产品等。

一是坚持多规合一,科学描绘文旅产业发展蓝图。加强旅游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衔接,努力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依托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运河古镇建设》,积极融入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凸显×枢纽位置及作用。指导×、×等乡镇做好×山旅游风景区和古×田园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持续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储备打造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推动×宫旅游综合体建设。合理规划×寺景区西片区,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其打造成为×地区高品位、独特性的研学空间。推进文庙儒学研学基地开发建设,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切实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全面打造政德教育基地和研学旅游基地。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推进×运河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多维度、立体化、全覆盖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网络。

三是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注重文化特色,引导乡村旅游规模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持续打造×湖田园综合体、×山旅游风景区、×河生态旅游度假带、×古城田园等乡村旅游项目,集中培育“×—×—×”乡村旅游集群片区。指导有关乡镇(街道)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庄园,培育旅游特色村、精品民宿和后备箱工程基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古×田园景区提档升级。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4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度保证,有序开展。按照县委关于推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的部署要求,为促进“法律政策八进”工作纵深推进,及时总结、提炼“法律政策八进”工作,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法律政策八进”工作日报制度、季度报告制度、动态报告制度和工作督查机制,压实责任,推进工作有序开展。年初下发《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通知》、《做好“七五”普法规划总结自查相关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每季度按时下发法律政策集中学习推荐篇目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及时上报学习反馈表,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并落到实处。

(二)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一是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法律政策八进”工作牵头单位,带头对照“法律政策八进”工作总体部署,科学谋划分管行业领域“法律政策八进”工作。召开了“法律政策八进”工作联席会,会议结合省州相关文件,对县2020年的“法律政策八进”工作进行了安排,确保2020年我县“法律政策八进”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二是加强督导、检查、指导力度。会同县依法治县办加强对全县推进“法律政策八进”工作的督导、检查、考核工作,不定期组织重点抽查。

(三)把握重点,全面推进。一是开展各类专项法治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积极开展“法律进乡村”暨光盘行动法治宣传、“五下乡”、“法治宣传进小区,共创文明城市”、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法律宣传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宣传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截止目前共开展各类专项法治宣传活动65场次,共发放普法手册6500本、宣传资料4000余份,悬挂宣传挂图20张、赠送普法年历800本,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80余人次。二是在宣传纪念日月周,如“3.8”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15”国家安全日、“5.4”青年节、“5.12”护士节、扶贫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目前共开展各类大型主题宣传活动15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深入开展“法律政策八进”活动。如: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单位普法工作制度;各村(居)规范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保证每个村(社区)都有2名以上普法员,普遍建立了法律图书角,设立了法治宣传专栏;各中小学普遍聘请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100%,开学之际都普遍开展了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针对“一寺一策”举办了法律法规培训讲座;加大了对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法治培训,狠抓“诚信守法”创建;针对景区各从业人员,专门安排了法治讲课等。半年来,全县共举办“法律政策八进”各类活动26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律书籍和普法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教育达6万人次,在全县掀起了“法律政策八进”活动的,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创新方式,提升普法实效。一是夯实基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截止目前,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专题普法宣传讲座10场次。二是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普法宣传短信。目前,发送普法短信30条,惠及全县70000人次的手机用户。同时,利用“县司法局”普法微信公众号进行普法宣传。二是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的作用,通过开展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上门公证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变成普法宣传的过程。截止目前,完成接待法律咨询390余人次。三是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载体开展普法及“法律政策八进”宣传。通过融媒体中心、电视台播放森林防灭火、防范电信诈骗等公益广告。四是精心制作普法宣传读物、用品免费发放。今年以来,制作民法典普法口袋读本及宣传折页3000份,指甲剪、围腰、口袋、钱夹纸等法治用品10000余件,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5

一、市建设局

(一)自查分分,考评分分,综合评议等次为优秀。

(二)主要特点:

1、以治理商业贿赂为重点,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制度防范和全程监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治理建设系统个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管,促进行政服务环境优化和工作作风转变。先后制定了汉川市建设局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切实强化建设监管责任,防范商业贿赂问题。对建设局年以来工程报建情况进行清理,对市政工程进行清理,对建设局所属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进行清理,今年月,取消了方正规划咨询公司业务,对其违规收取的一笔咨询业务费现场督办清退,同时,对市规划设计院收费行为进行了规范。

2、以廉政文化建设为重点,切实推进宣教月活动、示范点建设和廉政景观建设。积极参加“五个一”宣教月活动,组织了50人的合唱队,参加“廉洁汉川、清风”为主题的反腐倡廉文艺晚会。不断充实内容,加强祥和花园社区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加强与汉川公园项目建设部联系,开展廉政文化景观建设,已拿出2块大石屏和5个公园景点,拟建设多个廉政文化宣传景观。

3、以政务公开工作为重点,切实抓好源头治腐工作。体育馆广场㎡的大型电视宣传平台,成为政务公开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加强内部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对一个独立核算单位主职直接管理财务的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推行重大项目、特殊项目并联审批,加强审批服务公开承诺。

4、以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和建设工程后续监管为重点,切实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加强建筑行业监管,实行“五个一”制度,即签订一份廉政承诺书,召开一次管理人员会议,进行一次暗访,参与一次项目的竣工验收,一年对企业进行一次廉政建设清理。查看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工程规划,有无越线、超面积情况;查工程“一书两证”和“施工许可证”发放情况,看审批面积、竣工面积和发证面积是否相符。

另外,其办案目标3件,已查违反经济纪律案件1件,给予王某行政记大过,降技能工资一档的处分,另有2起涉及违建监管不力的失职、乱作为案件正在办理之中。

二、分水镇

(一)自查分分,考评分分,综合评议等次为优秀。

(二)主要特点:

1、突出针对性,分块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根据农村、镇直单位、企业的不同特点,分三个层次制定了不同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分别是农村12条考核内容,镇直单位13条考核内容,企业6条考核内容,同时对照责任书进行了半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2、突出实效性,积极实行“无为问责”工作制。以“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为理念,在镇级领导和镇直部门中深入开展“无为问责”。推行“三制一办法”,即机关管理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及无为问责管理办法,使“无为问责”制度走向系统化、具体化,同时,推行每周说事、每月述职活动,使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心中有责任,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

3、突出特色性,大力加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在我们检查的几个乡镇中,分水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比较富有特色,体现在:一是规范。按照“九有”的要求进行了建设,充分利用全省司法所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的便利,以司法所场所为基础,在镇委、镇政府大门口建设了四间便民服务中心。二是充实。推行镇级领导轮岗带班制、部门联合办公制,充实了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三是创新。进一步将综治“五家联调”扩展为包括纪检监察在内的“六家联调”。四是拓展。将便民服务中心向农村拓展,计划将联合、友好等一条线的农村建设为规范化便民服务室示范点。

4、突出配套性,切实推进“三进”农户工作。制定了干部、政策、服务“三进”农户工作方案,配套开展了领导联系基层“五个一”活动,干部“三访”活动,“双建双带”、“双联双帮”活动,认真落实“一蹲全包”责任制度,整合“阳光工程”、“沼气工程”、惠农政策检查等,组织书记接访、农技下乡、计生卫生服务下乡、文化入户“农家书屋”等,“三进”农户工作有声有色开展。

另外,案件目标5起,已立结案3起,分别是王怀茂计划生育案件,王被,周兵方、周文兵合同诈骗案件,分别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乡

(一)自查分分,考评分.5分,主要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未建立,综合考评等次为合格。

(二)主要特点:

1、乡领导班子带头作出“四不承诺”。即不违反政治纪律、乱发议论,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和集体权威;不违反机关各项规章制度,带头以身示范作出表率;不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现金、礼品;不在工作范围和工作时间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及“带彩”娱乐活动。

2、加强了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一是全面开展了村级财务清理。二是制定完善了村级财务双代管办法。三是以财经所为基础,全面落实了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尤其对村干部资金使用、统一报账、监管审计程序等进行了严格落实。如规定村干部开支必须凭正规票据报账,5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报驻村干部同意方可报账等。四是聘请市经管局、检察院干部担任教员,对村支部书记、报账员进行了农村财经知识集中培训,剖析案例,指出工作薄弱环节,使村干部深受教育和启发。

3、强化农村矛盾排查和案件调处。乡24个村中,去年有个村有村民上访,甚至有多起到市纪委上访,今年由于矛盾排查有效,村务管理逐步规范,基本上没有发生群众上访问题。

另外,其案件目标数为4件,目前已立案3件,结案1件,分别是何畈村何新发经济案件,沥山村陈继海经济案件,走马村陈国海经济案件。其便民服务中心一是拟在乡政府装修后建立,二是拟在计生服务站设立。

四、乡

(一)自评分分,考评分分,主要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未建立,惠农政策落实方面有案件等。

(二)主要特点:

1、着力加强惠农资金检查。针对惠农政策资金落实中的问题,严格实行“五个一”,加强惠农资金检查。即开展一次拉网式入户调查,一次惠农政策宣传单张贴到户、一次面对面与农户结算到户,一次村民代表政策宣传活动、一次惠农政策及粮补资金情况的张榜公示,使年—年惠农资金整改落实到位,年2万元惠农资金全额发放到户。

2、着力加强案件查处工作。其案件查处主要切入点是村级财务清理和惠农资金检查。今年上半年已对个村进行财务检查,下半年拟对8个村进行财务检查。今年案件目标是4件,目前立案4件,结案3件,分别是红旗村落实惠农政策不力,涉及一名乡干部、两名村干部工作失职被追究责任,永丰村支部书记经济违纪问题。

3、着力加强“三进”农户工作。制定了乡干部包片驻村联户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每名干部一本民情日记,定期检查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另外,其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拟在乡政府门前广播电视大楼中设立,希望市委从清洁乡村工程中列支补助一部分经费帮助建设。

五、从检查考核中,我们收集到三条建议:

(一)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要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和发挥乡镇司法所、计生服务站、广播电视站等以及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的资源。

乡村文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文6

一、客观评价我国现代林业发展进程的必要性

(一)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评价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在衡量一个地区或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一直使用的是林业经济总量指标即林业产业总产值和林业增加值,在对比地区之间或行业之间林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时,也多采用这一指标。这种用单一的经济总量指标来衡量林业发展水平的方法,不符合林业产业的多功能特性,衡量的结果,林业产业巨大的生态、社会以及生态文化方面的作用往往被忽略或低估;在分析比较时,林业就会处于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次要或从属地位,往往得不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2006年全省GDP实现26204亿元,占全国的12.43%,广东省林业产业增加值仅为368亿元,林业增加值仅占全省GDP的1.41%。而同期广东省制造业(41.52%)、批发零售业(9.7%)、房地产业(6.81%)、农牧渔业(4.61%)和交通运输(4.25%)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列广东省前5位,广东林业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林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也远远低于其他行业。吉林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远不如广东,但却是我国四大国有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省有林地面积805.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2%,活立木总蓄积8.6亿立方米。然而,2006年吉林省的林业经济总量仅为94.6亿元,林业增加值占吉林省同期GDP总量的2.2%,远远低于制造业(28.75%)、农牧渔业(13.52%)、批发零售业(9.41%)、建筑业(5.99%)以及采矿业(5.92%)等其他行业。

因此,衡量林业对社会的贡献,必须跳出故有的观念,要全面地、客观地从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生态文化综合的角度做出综合的判断,准确定位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并引导林业走向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已成为地方林业发展实践的现实选择

面对地区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如何正确把握和判断林业发展进程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议题。尽管目前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依然采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之一指标,但在吉林、广东两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已经十分注重对生态的保护并强调在林业生产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广东是我国典型的南方集体林区林业大省,林业发展早已突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在2003年,广东省就提出了《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并相应提出了林业生态县的10条标准,初步形成了一个省级的生态林业评价体系,2004年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目标。

建国以来,受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林业一直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评价体系,不能准确评价全国及各地的林业发展进程和绩效,不能发挥指导和激励林业发展的作用。因此,这种只有一般数据汇总、没有评价的林业统计状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林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林业的内涵

吉林和广东两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林业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涌现出了许多现代林业的元素和特征,预示了我国不同区域林业的发展水平和动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林业的发展目标—资源良好、效益提高、林兴民富

吉林省委、省政府针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负担沉重、机制不活、效益不佳、职工收入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清理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总体部署。吉林森工企业改制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7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比1993年增加877.1万立方米。净资产收益率由改制前的2%提高到13%,职工收入增长了14%。一走进吉林森工集团下属的三岔子林业局和松江河林业局,看到的是林子长起来了,听到的是职工富起来了,感受到的是企业活起来了。

(二)现代林业的发展理念--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以人为本、公平、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松江河林业局改制后人员减少到4633人,减员幅度达73%。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减员分流,林业局没有简单地一推了之,而是本着以人为本保证林区社会和谐平稳的原则,将“改出就业岗位”作为企业改制的一项重要原则,提出将不断增加员工收入,改善员工生活质量,广泛有效拉动社会就业,让转换身份的人员有更大的就业选择空间。为了提高原有企业职工再就业能力,企业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帮助3700名分流下岗职工实现二次就业。三岔子和松江河两个林业局在职工转换劳动关系的改革政策中,明确规定不能解除工伤、长病、内退人员的劳动关系,尊重他们对企业所作的贡献。注重城乡协调发展是广东省东莞市城市林业建设中的突出特点。该市1998年就制定了《关于培育森林资源,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城市林业建设的规定》,以1个市中心区(含4个街道办)和28个镇的组团式发展模式,共同推进城乡绿化平衡发展。为建设“生态绿城”,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城乡绿化平衡发展的要求,在镇中心区至少有1个面积10公顷以上的公园,各行政村至少有1个面积2公顷以上的公园,各村民小组至少有1个面积1公顷以上的公园。目前,全市已建成大小公园广场1157个,面积3545公顷。公园广场随处可见,不仅绿化美化了生活环境,还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现代林业的发展手段—现代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

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吉林、广东两地将现代管理方法和经验不断引入林业,并开始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装备林业,无论是在资源培育,还是在木材生产、贮运以及销售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现代化管理,代表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出现并逐步深化。松江河林业局已经采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生产,该局自行设计了一整套木材运、贮、销计算机管理和视频监控系统,所有木材检查站、贮木场关键岗位实现全覆盖,在生产管理环节已基本实现计算机管理,大幅度提高了管理效率。下一步他们还将针对企业采伐的每一根木材实行编码管理,真正实现木材由产品转变为商品。广东省林业部门现代化林业手段应用比较广泛,基层林业部门从资源管理、保护等方面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要求,开通了林业民生热线,现场解答、督办林改等与林农群众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了林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现代技术装备,科技进步对林业的贡献较大,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三、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林业宏观决策需要为宗旨,以局党组确立的现代林业建设内容为依据,以前沿的统计评价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现有林业统计指标为基础,紧扣林业发展的时代脉搏和趋势,设计并应用现代林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发挥检验、衡量现代林业发展进程的尺度作用和指导现代林业发展的指针作用。

(一)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现行林业统计指标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衡量和指导我国现代林业的总体和区域发展进程,为林业发展宏观决策服务。

建立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原则,一是评价方法的科学性。现代林业发展进程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涉及自然生态、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化各个领域。因而,我们在评价时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方法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二是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选择评价指标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指标,避免指标相互重叠;可以连续获得准确的统计数据,避免随机波动;具有可比性,能够反映现实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便于进行区域比较;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指标要便于资料收集整理和进行相关性分析,保证指标的合适性。三是评价指标的权威性和一致性,采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一致性。四是评价结果的相对性。林业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而,评价的结果只是一个相对的参考数据。

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次是林业生态方面,第二层次是林业产业方面,第三层次是生态文化及社会发展。

初步设想,现代林业统计指标评价的对象确定为省(含森工集团),待指标体系和条件成熟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展。

(二)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根据此次调研的结果和上述确定的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原则和内容,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将由三方面内容组成:第一部分是指标,具体分为标志指标、功能指标和要素指标;第二部分是全国现代林业实现程度指标,具体有权重、全国现代林业实现值和全国及各省实际值;第三部分是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具体组成见附表1)。

1、指标设计

指标设计包括三层指标:第一层指标按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分为三大类,称为标志指标;第二层次指标共有7类,是在第一层次指标下设计的功能性指标,如森林资源总量、森林资源质量等;第三层次指标共有34个,是在第二层次指标下设立的要素性指标,如森林覆盖率等。

(1)林业生态状况指标

林业生态状况指标包括森林资源数量、森林资源质量及林业生态安全3个功能性指标。

森林资源数量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保护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3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规模。

森林资源质量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森林生长量、林分平均郁闭度、混交林比例和森林健康度5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森林资源的质量状况。

林业生态安全指标包括水土流失率、土地荒漠化比率、野生动植物保护率、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比率和森林年固碳量5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林业生态建设状况及建设成效等方面的内容。

(2)林业产业状况指标

林业产业状况指标包括产业发展和保障体系2个功能性指标。

产业发展包括平均林地生产率、木材供给率、经济林产品供给率、经过森林认证的木材比率、获得国家质量和绿色认证的林产品比例、木材综合利用率6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林业产业发展及变化情况。

产业保障体系包括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良种使用率、科技贡献率和林业信息化实现程度4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林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情况。

(3)生态文化状况指标

生态文化指标包括生态文化和社会发展2个功能性指标。

生态文化指标包括万公顷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人数、古树名木保护率、林业博物馆占博物馆的比率、城镇乡村绿化率和绿色通道绿化率5个要素性指标,用于反映生态文化宣传、成效等方面的情况。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用于反映林业可持续发展等与社会发展相关的指标,包括林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占地方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享受四项保险的林业职工比率、参加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比率、薪材占农村能源消耗的比重、义务植树尽责率和林业就业贡献率6个要素性指标。具体指标设计见附表。

2、全国水平的现代林业实现程度评价

这部分内容由全国现代林业实现值、实际值和权重三部分构成,设计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反映全国和各省的各项要素性指标在全国水平上现代林业的实现程度。全国现代林业实现值是通过测算的、达到一定时期全国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各项要素性指标值;实际值是当年全国和各省各要素指标的实际发生值;权重是反映全国或各省实现现代林业程度的指标,计算的过程要经过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和权重设计,本研究综合运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主客观相结合确定权重。具体过程是首先运用德尔菲和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权重值,然后采用熵技术支持下AHP权数赋值方法修正上述计算结果。

3、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反映全国和各省在全国水平上现代林业的实现程度。全国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的综合指数实现值是达到一定时期全国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值,该值为100,综合指数实际值是通过加权测算当年全国和各省的实际发生值而得到的;权重是反映全国或各省实现现代林业程度的指标,用实际值占实现值的比例来体现。现代林业实现程度的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如下:

Y=Ye*λe+YI*λI+YC*λC(1)

公式(1)中:Y表示现代林业综合指数;Ye表示生态实现值,λe表示林业生态的权重值;YI表示林业产业实现值,λI表示林业产业的权重值;YC表示生态文化实现值,λC表示生态文化的权重值;λe+λI+λC=1。

Ye=y1*λ1+y2*λ2+y3*λ3(2)

公式(2)中:Ye表示生态实现值;y1、y2和y3分别表示林业资源总量、林业资源质量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实现值;λ1、λ2和λ3分别表示林业资源总量、林业资源质量和林业生态安全的权重值;λ1+λ2+λ3=λe。

YI=y4*λ4+y5*λ5(3)

公式(3)中:YI表示林业产业实现值;y4和y5分别表示产业发展和产业保障的实现值;λ4和λ5分别表示产业发展和产业保障的权重值;λ4+λ5=λI。

YC=y6*λ6+y7*λ7(4)

公式(4)中:YC表示生态文化实现值;y6和y7分别表示生态文化的实现值;λ6和λ7分别表示生态文化的权重值;λ6+λ7=λc。

对于上述各功能指标(y1~y7)的实现值按下述公式计算:

y=∑yi*λi(5)

公式(5)中:以森林资源总量这一功能指标(y1)为例,y1表示林业资源总量这一功能指标的实现值;yi表示的下一级第i个要素指标的实现值,λi表示第i个要素指标的权重值;∑λi=λ1。其余各功能指标实现值均照此计算。

4、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设计的现代林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将用于定期评价全国及各省现代林业的发展进程。在此之前还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步骤,一是将指标体系下发各省征求意见(已完成),二是测算各指标的全国现代林业实现值,三是对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权重。

通过调研,课题组对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的现代林业建设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国有林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现代林业进程有了初步判断,对构建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认为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现代林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衡量、检验现代林业发展水平的尺度作用,引导现代林业的指针作用,减少现代林业进程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