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1

关键字:轨道交通;枢纽站点;网络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influence of rail transit in Luqiao for the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traffic hub site. The author establish related model, the two differentmodes of transport hub will form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urces, finally analyzed the equilibrium and stability. A comparison of relevant data, found that traffic will guide the development,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rail transit in Luqiao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ity traffic hubsite.

Keywords: rail transportation hub station; network;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在每个城市里,都慢慢形成了具有特定形态的交通网络。城市交通慢慢朝客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不同交通方式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换乘工作。城市交通枢纽一般是指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在这个衔接处,乘客们通过、到发以及换乘。

在城市交通还没有很发达的时候,公交是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出租车、私家车以及自行车是城市交通辅助形式,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说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通枢纽。但是随着轨道交通的引入,使整个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发生了影响,使得城市交通结构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形态,也影响了既有的格局。笔者认为,交通引导发展作为现代现今的城市建设理念,在此基础上,很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对于城市交通枢纽站点的影响做出分析,从而为今后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参照。

1轨道交通枢纽站点设计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1.1便捷的换乘组织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张,以及人口的不断的增长,人们出行时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不再单一,因此,“交通方式间转换”这个概念便开始孕育出来。这个概念的意思是人们在出行时,由于特定的状况,需要从一种交通工具的利用转换为另一种交通工具的利用。比如人们从公共汽车转为轨道交通,或者从轨道交通转为飞机搭乘,当然还包括其他的换乘方式,在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在现今社会,对交通方式转换完成的比较成功的是伦敦的朱比利延长线(JLE)中的坎宁镇(Canning town)站,它的设计将五种不同的交通线路很好的联系起来,当然由于场地的限制,它的实施显得较为复杂,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将五种不同的交通方式连接在一起已经非常不容易,对于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1.2自然光线的引入

轨道交通站中除了要拥有便捷的换乘之外,自然光线的引入也十分重要。由于轨道交通站,相对于其他交通形式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别是那些设置在地下的轨道交通站点,因此对于乘客来说,清晰的识别相关的标志十分重要,当然可以设计非常鲜艳的标志,但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清楚的看见,自然光的引入是十分必要。比如坎宁镇(Canning town)站,在复杂的交通站点就引入了充足的自然光。屋顶能够为售票厅以及地下厅提供充足的光线,这主要是由于屋顶上的大玻璃对自然光线进行了充分的板射。乘客在售票厅,只要抬头望,便能够很清楚的看见屋顶外的高架桥以及天空,充足的光线能够让整个售票厅或者地下厅一览无余。

2. 论轨道交通路桥对城市交通枢纽站点发展趋势的影响

2.1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影响的模型分析

在以轨道交通方式为主要的城市交通中,轨道交通所完成的中转换乘以及出行者的数量,决定其是否能够成为大量客流的交通枢纽,这也决定了这样的交通枢纽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了准确描述轨道交通路桥对于城市交通枢纽站点的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进行描述。在研究中,笔者将城市空间看做是封闭的,这主要是保证在一定期间内所研究量即环境资源的稳定性,便于进一步研究的展开。在笔者的模型中,城市交通网络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而出行的乘客则视为一个种群,这个种群的增长速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城市交通网络是相关的。那么通过模型的建立,得出的结论是,在什么样的交通衔接方式下,种群能够最大程度的达到资源分配的均匀,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资源分配又将会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2.2轨道交通分担城市交通的压力

城市交通引入轨道交通,很多时候受到限制的,因为投资不到位以及建设周期过短等原因,因此,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网在没有办法在短期内成型。因此,在很多城市里,最先的城市交通枢纽站点被划分成为两类,第一类是已经通过轨道交通方式运行的城市交通。第二类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轨道交通方式都没有办法引入其中的交通,因此只能暂时维持原状。轨道交通是一种十分快捷的交通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大运量、高速度,它能够分担很大一部分城市交通的压力,因此对城市交通枢纽站点产生很大的影响。

2.3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合

笔者通过模型设计的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交通发展思想,作为一种现代交通设计的主导思想,主要强化的是交通的纽带作用,从而促进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配合,最终在城市中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布局方式,这种城市布局方式主要是以综合用地组团为结点。

以轨道交通方式为重要部分的城市交通枢纽,其所针对的出行者已经越来越多,导致的主要原因除了人们出行率增长之外,还有就是客流量的偏向,由于轨道交通方式的快捷性,很多乘客都会选择这么一种方式出行,于是轨道交通方式便夺取了其他枢纽的客流量。在最初设计以轨道交通方式为主要的交通枢纽之前,就应当将这个可能的因素考虑在内,针对其可能的增加量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应对。其次还应当做的是在使用以轨道交通方式为重要部分的城市交通枢纽时,一旦发现交通枢纽出现弱化现象,要及时的予以修正,对于那些可以利用的交通资源,要尽快的将其引入轨道交通网络中,从而使轨道交通枢纽在线路资源上能够得到平等的对待。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工程建设投资短缺或者土地规划出现障碍等等疑难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交通枢纽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设计乃至施工的过程中,都应当考虑到常规公交对轨道交通线路的补充作用,为了减轻轨道交通枢纽的运行压力,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公交运输进行补偿,比如价格优惠战略等等,这样能够使得公交线路的客流量增加,从而增加其在所有交通枢纽中的重要性。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在每个城市里,都慢慢形成了具有特定形态的交通网络。城市交通慢慢朝客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不同交通方式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换乘工作。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内容,轨道交通枢纽站能够使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实现良好的转换,促进城市交通站点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环境的发展。但是在我国,轨道交通发展还不是非常成熟,其设计也没有很完善。笔者从轨道交通设计的注意事项出发,以模型为指导,阐述未来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小萍,陈秀方,金守华,徐庆元,谢晓辉. 客运专线线路走向多目标决策分析[J]. 中国铁道科学. 2010(0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2

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此文采用了广义系统的观点,通过使用定性分析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上,研究建立预防计划系统、灾难和应急计划系统于一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文中还简要探究了智能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智能监控系统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city rail transit construction speed rapi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first-tier cities, however, city track traffic accidents not only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more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the primary task of us is to establish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reliable security system.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uses the generalized system point of view, through the use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of city track traffic system,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s and emergency plans in one system. The paper also briefl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in city track traffic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of.

Keywords: city track traffic; security system;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U21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城市轨道安全保障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是特大城市以及发达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周期长,耗费巨大,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在城市轨道安全方面的投入逐年递增。这不仅仅是建设发展的需求,更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有重大关系。

1.1 轨道安全事故分类[1]

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和运营期间常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自然事故和人为事故。尽管事故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在空间上有限性、偶然性、潜在性,不易被人提前预知。造成事故后往往损失惨重。

2国内外对于城市轨道研究的状况[2]

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于城市轨道的研究处于基础阶段,没有对城市轨道安全系统进行研究。步入50年代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后,交通管理逐渐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基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渐实现智能化,大大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性。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预防计划系统设计

为了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损失,降低轨道事故的概率,我们必须设计一套预防计划系统。此系统包括三种措施,即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3.2 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设计

建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输系统和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构想,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该智能监控系统的技术、特征和逻辑框架。

3.3 灾难计划设计

为轨道乘客提供明确的逃跑路线,使其在遇到事故后能及时逃离事故现场,以此降低经济损失和伤亡事故。

4 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领域的动态分析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再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研究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四种:

①系统工程法②宏观与微观法③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理论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5 城市智能运输系统[3]

5.1 城市智能运输系统构想的提出

为适应我国的迅速发展,以及满足道路运行的能力考虑,我国必须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而体现轨道运输的关键技术在于智能化。基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体系的研究成果,为实现城市轨道运输系统三高目标,即“高品质、高安全、高效率”,该智能系统应由(1)智能化用户导航系统即GPS系统;(2)综合运输系统;(3)智能化运输资源管理系统;(4)智能化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系统;(5)智能化行车控制与调度系统;(6)智能化综合监控系统这六大系统构成。其中,综合监控系统是基础,是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信息的统一平台,是城市轨道智能运输系统的前提和基础(2)。

5.2 综合监控系统

综合监控系统实质上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自动化且采用统一的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中央综合监控系统、MBN(骨干网)、车站综合监控系统和FEP(前置接口)共同组成了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就可以实现轨道交通全程的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综合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

5.3 综合监控系统的特点[4]

a、采用统一平台,大大降低了运营维护量。

b、调度操作与地理位置无关。

c、是一个开放式系统,扩展性好。

d、子系统众多,接口复杂,数据量大、技术要求高,需要一套先进的成熟的软件平台,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可靠性。

6 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6.1 集成化

从子系统的个数和集成的层次两方面可以评价综合监控系统的集成深度。当前,集成化的综合监控系统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是我们解决轨道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建设高度指挥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目标之一。

6.2 网络化

一般情况下,为了实现点、线、网的有效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综合监控系统使用分层管理、分级控制模式。在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都已经开始逐步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监控系统的网络化。

6.3 综合监控系统的国产化

在十一五规划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实现国产化取得了一定的业绩,比如,BAS/、电动扶梯、给水系统,此外,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国产化达到了78%以上。然而,SIG和AFC国产化较低。实现国产化不仅可以降低轨道建设投资还有利于产品升级,实现运行的可靠性,从而实现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

结语:

此文在深度探究了我国及国外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现状和频发的事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使用系统的理念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理念,进而,从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可靠性出发,提出了建立计划预防系统、灾难计划系统以及综合监控系统等新的理念。我坚信,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加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的研究,我们定能将轨道安全事故降到最低,从而使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得以保护、国家的经济得以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庆华、朱合华、庄荣地铁与轻轨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发展方向

1 轨道交通线路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1.1 轨道交通线路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利用率因素,设计方案要符合我国的基本发展趋势以及特有的国情,充分利用土地。城市轨道交通在施工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对土地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使被占用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使用,节约土地资源。基于此,相关设计人员要重点把握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均衡,充分实现轨道交通的功能作用,同时降低土地利用的影响,减少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成本,提升设计质量。

1.2 单条线路与轨道交通线网的关系

单条线路与轨道交通线网的关系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分析。首先,就宏观角度而言,单条线路属于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部分,每条线路之间有其特有的功能以及地位,且主次分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顺序以及技术标准。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主干线大部分都处在主要的交通干道上,承载的客流量相对来说比较大,所以需要较高的技术标准以及辅助设施标准。相对而言,辅助线位于城市的次要干道,承载的客流量比较小,对所采取的技术标准要求较低,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投资建设成本。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是通过主辅线路不断增加与延伸而形成的,并且每个主辅线都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单条轨道线路与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交叉的现象是不能避免的,其中交叉点的稳定性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正常有序运营的基础保证。因此,在进行轨道交通路线设计时要全面了解交通现网的整体状态,研究分析单条轨道交通线路在城市线网中功能作用,并做好交叉节点的性质分析工作。

1.3 轨道交通线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随着现代化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愈加的关注环境的变化,环境保护受到重视。因此,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时,要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其中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车站设置,以及敷设方式对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线路走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所设线路与环境敏感区的距离上,环境敏感区的范围广,包括很多方面。因此,在选线时应该避开相关敏感区。另外,具有特殊用途的环境敏感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在不可避让的情况下,要最大限度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车站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车站对部分区域环境的影响,包括噪声污染以及大气污染。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有很多种,且目前均有使用,其中,大部分都是地下线的敷设方式,高架线的方式较少,而地面线敷设方式只是在部分区域进行使用。不同的敷设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架线的占地面广,且能耗低,声环境、水环境,以及电磁辐射等方面受到高架线的影响较大。地下线的使用范围大,影响环境的程度相对较大,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而且能量损耗大。与地下线相比,地面线的占地面积大,拆迁也大,但对环境的振动影响位于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

2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线路设计融入城市发展规划

在单条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线网规划,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与城市发展的步伐一致。然而,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在审核以及编制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在审核时,城市发展是动态的,与设计初期无法保持一致。因此,城市的发展不能受到线网规划的限制。同时,还要及时与相关审核部门协调、沟通,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符合城市的发展。

2.2 线路设计与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

要想使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就要做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使其在空间上与道路交通相互协调,重视空间资源分配与利用原则研究工作。在与具有其他功能的城市空间协调的基础上,在空间上确定线路位置。因此,要在同时满足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以及城市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线路规划理念与思路,使得轨道交通与土地开发相结合。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轨道交通状况改变原有设计方案,对城市地上、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以此适应城市的未来发展。

3 线路设计者应具备的技能与素质

3.1 总体性思维的培养

轨道交通线路是一门综合型专业,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等都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交通线路时,要把握设计的总体性思维,满足相关结构的各种需求,同时符合使用功能、环境因素、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基于此,培养总体性思维是不可或缺的,是线路设计人员应具备的首要内容。

3.2 基本技能的掌握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城市轨道顺畅通行的保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首先,线路设计人员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设计线路做理论铺垫。其次,在设计线路之前,要先全面了解每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及需要,以便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最后,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测量知识,做到设计路线准确。

3.3 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

现阶段,我国在轨道交通的发展较为迅速,并在发展的同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然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这在线网规划表现得非常明显。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功能尚不完善,可操作性较差,不足以满足相关需求。因此,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总结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经验,加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判断,为我国轨道交通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提供条件。

4 结束语

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单条线路与轨道交通线网的关系。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重视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协调,为设计优质方案提供基础。此外,进行线路规划的设计人员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并在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之前,对整个城市交通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为顺利、有效进行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所以,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质量,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军,高月娥,张伟.城际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互馈关系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34(9):78-81.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互动关系

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指的是将城市的土地结合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现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在规划进行的具体步骤上可以分为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的阶段。城市规划包括了诸如工程系统规划以及城市道路轨道规划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现阶段城市人口密度较大,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因为具有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对民众出行影响大等特点,在规划和施工上和其它城市建设项目有很大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首先需要政府作为强有力的开发主体来做主导,此外一些新开通道路的规划还可能一定程度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鉴于此,可以说城市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之间存在着即互相促进也互相制约的互动关系。

1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方针

1.1综合效益最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以方便、快捷的特点承担了城市交通运量的三分之一的运输任务,对居民的出行有着很大的便利作用。又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非常高,也因此,对待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但要充分考虑建设成本与营运收入之间的关系,还要尽可能研究其可延伸利益的关系,力争去做到轨道建设对城市经济影响的最大化。通盘去考虑轨道建设规划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以及其他交通设施的促进作用。

1.2与城市特征相协调原则

城市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的社会进步一点点成长起来,城市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发展动力甚至是当时决策者的推崇都牢不可分,发展时间和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也造成了不同城市间不同的城市格局。不同城市格局上的差异,也造成了城市对交通需求形式上的不同。正因为这样,轨道交通规划者一定要把握好这些不同点,根据城市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出和当地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在满足居民出行的同时,也与城市的发展远景相协调。

1.3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一定要有全局观和前瞻性,将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得轨道交通既可以满足日常市民的需求,还可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的动力源泉,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的方式都能起到很大的优化作用。对原有轨道交通基础上继续建设的城市,在进行新的规划时,一是要尊重原有的规划理念,更要结合目前的发展实际进行下一步延伸性规划。

1.4交通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的未来土地开发之间有着互相依存与发展的关系,交通规划旨在发现规划中交通和城市土地之间相互依存以及互相作用的关联,对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的整合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反之对交通的需求量多与少也受城市发展布局所影响,同时也被城市现有道路的运载能力所决定,此外,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城市的开发的力度和对交通新的需求。大量实践也表明,轨道交通和城市土地的需求也一直呈现着互相作用的状态,轨道交通线的延伸,带来了城市新一轮的土地规划,人口的增多,又促进了新的轨道交通规划。用城市交通规划来积极引导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土地的开发力度和城市交通体系运载能力相适应,从而实现城市交通体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

2.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

总体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由:法规约束、运作过程和体系构置三部分构成。目前时期,我国的法律体系还未完全完善,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条文,但由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技术标准以及一些行业自律规定构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法律约束条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作过程包含了前期的轨道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这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一旦建成,后续就只考虑对已建成项目的运营和维护。体系构置部分囊括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远景规划以及项目规划两部分,前者对未来宏观方向进行把握,后者侧重了规划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2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随着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历史建筑维护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每一座大型城市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化遗产、古建筑的保护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问题,而且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大多数处在城市核心区域,出于保护的需要,周围的街道无法进行拓宽,此时,采用轨道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化解这一难题。此外,轨道交通系统对能源消耗较低、运输规模大、效率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理念。由此不难看出,随着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一定会出现良性的互动局面。

2.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所体现的主要内容是在某个特定时期内有关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性质、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规划及其它有关事项的整体部署和落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属于城市交通规划的一部分,应立足于城市整体规划的视觉来判断轨道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它们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在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的综合统筹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这种统筹考虑的方法也有不足,即太过重视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终期目标,忽视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开发之间的差异。即在互动的基础上规划了结果而忽视了实施过程,忽视了过程给结果带来的影响。轨道交通的开发与实施和城市道路等其他重大设施的建设虽然都是城市开发的基础,不过轨道交通建设也具备自身特殊性,因此也不不完全适用以往道路带动城市的思维方式。

3城市设计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

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整体之内,对整个城市的空间进行整体的统筹,而在城市中心人口密集地带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过点线的结合,围绕着轨道交通周围建立的建筑物构成了城市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轨道交通的交叉点,城市的秩序感显得更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作用。当前时期,我们应关注的是迅速增加的城镇人口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加剧所带来的诸如住房紧缺、交通拥挤等一系列城市病,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被许多面临城市病危机的二线城市所推崇,被视作缓解交通巨大压力的良方,建立以公共交通为首选的绿色出行理念以及中心城区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站点,提倡居住地点和工作地点短距离的集约化居住理念,在当前大密度人口的城市背景下,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4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总体的前景规划目前联系日益紧密,未来其相互之间的作用也将会更为明显,当下时期还需要处理好城市总体的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之间的因尚未完全融合而导致的在规划以及管理中些许矛盾。也有待于学者深入挖掘二者之间差异,不断完善自身规划,使其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

参考文献

[1]王治,叶霞飞.国内外典型城市基于轨道交通的“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05).

[2]许炎,王树盛,杨晔.从被动走向互动———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发展趋势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10).

[3]毕湘利.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谈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建议

1 城市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同时蓬勃发展。由于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又是采取跨越式发展方式,对轨道交通的认识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导致了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1.1 规划方案的不合理

轨道交通规划涉及城市规划、交通建设、轨道工程、建筑工程和客流预测等多学科知识,非常复杂。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变化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一,使人抓不住规划目的。规划方案的频繁变动让市民摸不着头脑,对项目失去关注心。第二,提高了项目的风险。每一次变化都会影响规划。特别是为了谋取短期利益而改变规划方案,易导致风险的发生

1.2 社会认可度低

规划方案过程中,市民不参与决策,没有广泛征集民意,规划调整严重损害市民利益,沟通效果不理想。这些都会打击公众参与热情,民众认可度低。

1.3 过于追求功利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的公共服务产品,它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为市民服务,改善民众的公共出行。由于其具有经济附加价值,极易诱导决策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比如,利用轨道交通提升地皮价格、吸引外资投资和提高GDP。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建议

2.1 让公众参与监督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它的出现就是解决市民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当我们规划轨道交通时,要坚持让每个人受益原则。轨道交通的规划应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广大市民利益息息相关。公众必须能够广泛的参与规划。构建完善的轨道交通规划公众参与规范,要使公众能充分表达意见和建议,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完善市民意见征集制度,只有疏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公众参与才能真正开展起来。目前比较有效地办法有开展研讨会、论坛讨论、社区论坛等。

2.2 加强立法

我国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专项立法工作还有较大的不足之处。2005年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其中的有些条款已经明显过时,不再适应今天的轨道交通情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在国家层面有法律空白,在行政法规方面制度也需完善。我国有关轨道交通的立法主要是以条例或法规居多,而且主要都集中在建设、运营方面,在轨道交通规划上是空白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法制建设。国家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轨道交通规划程序。轨道交通规划是一种交通资源的配置过程。不论是轨道交通规划的结果导致规划与城市发展脱节的问题,还是由于“朝令夕改”造成规划不能稳定执行的现象,都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质量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使得规划的龙头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最终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轨道交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百年大计,对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管理要实现科学化,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注意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通过学习国际经验可以知道,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决定了轨道交通应如何发展。因此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必须要对城市土地开发规划有综合的考量,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利用和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突破固有的土地利用传统思路,积极倡导轨道交通与土地的有机整合,实现土地利用同轨道交通发展的良性互动、并利用土地的集约发展效率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第二,重视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模式的协调发展。我国大多数城市还处于轨道交通建设的起步阶段,应当把握时机,从一开始就谋划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与协调,统筹规划、明确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和优化方案,通过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办法,实现城市各交通方式的综合发展。第三,强化各相关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公众利益的最有效保障就是制定完善的程序性法律。还有制定规划后,应保证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权威性和法律的执行性。

3 结语

轨道交通终将成为城市交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方面,甚至在未来能够影响城市的发展。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并且这一发展趋势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论我国每个城市兴建轨道交通是处于怎样的目的、现阶段发展的状况如何,前文中所总结、暴露出的问题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而且可以看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是可以解决和避免的。所以,当前阶段我们不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解决它,还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再次出现。只有当我们能更好地编制出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划,才可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性发展,才能真正建设好这个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的百年大计。

参考文献

[1] 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范文6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土地;客流

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特点

我国地铁建设起步较晚,1971年第一条地铁在北京建成,后来开通环城线,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1990年北京地铁客运量已经占了城市总交通量的10%。1984年天津地铁正式建成,投运了7.4公里。在80年代,上海规划了7条线路组成的地铁网络,90年代初期开通一号线,截至2014年,上海共有15条线路投入运营。

改革开放以来,轨道建设逐渐成为当前建设的重点。据统计,国内共有43个城市已将地铁投入运营。到2013年底,包括新开通地铁的郑州、无锡累计有23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还有11个城市正在筹划中。

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我国轨道建设逐渐趋向多元化,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要求注重交通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完善轨道交通发展的各项技术和经济政策,引导轨道建设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调互动不够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同城市发展最为密切的交通方式,能够引导和支持城市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其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

有运输量大、不可逆和修建期长等特征,其规划理念和方法与传统道路系统规划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现有的大部分规划成果往往偏重于其交通属性,而对其与城市其他要素的关系考虑不够,还没有准确把握其与城市整体发展的互动作用原理,造成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不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目标同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出现偏离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对城轨交通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认识不够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内容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线网规划,完整的规划体系应包含从交通策略的制定和评价,到网络规划、枢纽布局、制式选择,再到实施层面的土地规划控制等整个过程。除要考虑自身系统的线路、枢纽、车辆间的协调外,还需考虑同城市其他系统间的和谐发展。

(三)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

客流预测的可信度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人们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偏见也大都源于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偏差较大的现实。我国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客流转移法,现在普遍采用“四阶段法”,但每个城市对于“四阶段法”的理解不同,按照该方法建立的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模型都有一定的不同。

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方法

(一)制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原则 1、按照线路的服务功能等级不同分为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

按照运量的大小分为重型大运量的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系统;按照封闭形式分为混合交通、半封闭、全封闭线路;为满足不同等级的交通服务,车站分为大型枢纽站、一般换乘车站和一般车站;根据客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车辆类型,目前我国规范规定:有a、b、c三种车型。 2、依据城市的出行特征来确定线网的结构形式

经过科学的客流预测,分区域测算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走廊,是从市区-市郊的放射形出行、还是穿越市中心的穿越形出行;是优先考虑线路走向,还是先锚固住车站的站位;多种设计思路组合运用可构造出不同的线网结构形式。但无论以哪种思路为出发点来设计的结构形式都需要用客流预测来验证其适用性,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后,再进行测试,直到其合理为止。 3、对线网中线路和车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并选取最优方案。 4、对于大型公交枢纽,我们应当根据枢纽站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此区域的土地规划、预留发展和客流预测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确定枢纽站的规模。并且优化其易达性,方便乘客进入车站或与其他交通模式的换乘(地面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吸引客流。

(二)强化与城市一体化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在支撑城市用地布局和引导城市拓展方面与道路交通存在很大差异。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有一种

内在强烈的互动关系,在有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明显区别于无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布局和形态,最终形成“轨道交通城市”和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的“轨道-公交社区”。

(三)建立以城轨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体系

随着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骨干地位的确立,基于传统道路规划思想的综合交通规划理论和技术方法应不断革新,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共同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重视重大交通枢纽和换乘枢纽的规划选址,以枢纽为媒介,串联各种交通系统,实现综合交通的一体化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站到站”的出行模式,在高效的同时也缺乏灵活性,应深化出行链方式模型,保证同其他方式的换乘空间和效率,实现整个出行链的效率最优。

香港地铁被称为国内最具人性化的地铁,最大的特点就是换乘方便,乘客换乘地铁只需到对面站台乘车即可。香港地铁建设速度虽然不快,但是每条线路在施工之前都经过严密的评估,空间很大,很多地铁直接通往商场,给乘客带来很多便利。为了将地铁的便捷性发挥到极致,很多街区和地铁是连在一起的,将综合规划和设计能力结合起来,此设计理念令人感叹。

针对当前地铁发展的整体趋势,要求在建设中注重借鉴国外地铁建设和港铁建设的发展趋势,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地铁发展路线,在建设地铁的同时,对物业的开发、管理、以及租金等各种因素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力求提升地铁建设的整体水平。

(四)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互动

应挖掘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深层规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线路及车站周边的用地开发模式及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也应注重其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建筑和节点的考虑,强化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规划控制及综合开发利用。

港铁模式,世界上最赚钱的地铁公司,港铁由于很大一块收益来源于上盖物业和周边土地经营与开发,物业开发、建设成本。港铁在近30年来取得巨大的进步,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可盈利的城市交通轨道。香港地铁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关键在于地铁和房地产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五)寻求适合城市特征的客流预测方法

客流预测的本质是把握城市的出行特征,每个城市的出行特征各不相同,这个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出行模式,在一定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城市的出行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寻求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就是要寻求我国不同城市内在的出行特征;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强化对出行链方式及个体出行特征的预测分析;加强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不同城市的交通数据库;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建立预测模型并开发预测软件系统。

结语

综上,轨道交通建设中,首先要做好线网规划工作,这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于轨道交通的全局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详细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做好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