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1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8.097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比较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作支撑,在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因此,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必然存在许多问题。
(1)投资及运营成本高,融资方式单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量大、技术要求高等。我国的城市交通轨道网一般都有几百公里之长,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涉及许多高端技术,这样高的要求必然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导致了前期运营收支难以平衡,并且增加了贷款压力。到目前为止,除了港澳地区以外,我国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基本上都存在一些亏损,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比如在我国的北京,实行了月票以及一系列福利措施,这就需要市政府强大的财力支撑。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基本都是“贷款+政府投资”,而这一融资方式就必然会形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高负债经营的特点。
(2)实际客流量与预测客流量结果偏差较大。城市轨道交通往往会根据预测的客流量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偏见也基本上来源于实际的客流量和预测的客流量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以前我国对于客流量的预测往往是采用客流转移的方法,现在普遍使用“四阶段法”。但是,我国每个城市对于这个“四阶段法”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所以在出行方式划分、出行分布和模型建立上都是不一样的。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分配模型建立一般都会采用外国的一些数据和参数,但是这个我国居民的出行特征以及城市的发展现状不符,这就是造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预测客流量和实际客流量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的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以后,却没有客流量,这是一种资源浪费,有客流没有足够的线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我们会发现,一些城市的地铁非常的拥挤,比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发达城市,这些城市的地铁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客流量达到一天的最高。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预测客流量和实际客流量有较大偏差,从而没有足够的车辆供大家使用。
(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城市土地利用不相符。城市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的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对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的各个运营点和站点都可以刺激土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从以往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看,很明显可以看出,之前的轨道交通建设没有和土地的开发利用相结合,两者之间没有建立一个很好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例如,一些地铁线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就将线路规划在一些工厂附近,那些地方的客流量少,根本不能满足后期的回本和盈利,这种资源浪费就是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利用不相符。
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策
2.1 加强我国法律法规建设,积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我国的各大城市都处于一个发展的新时期,需要出台一些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保障。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可实施性以及灵活性,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一体化
作为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它和城市土地规划、城市道路规划和城市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同。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相互关系非常的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和无轨道交通的城市在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等上面都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以前那种将城市交通放在从属地位的理念已经不能与新时期城市发展相适应了,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发展模型,在城市总体规划下着重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使其目标一致。同时,在此基础上,更应该重视的是具体实施情况。最后还应该努力发现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外规律,遵守规律,使两者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积极探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
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专项基金,为其稳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其二,扩大对外投资渠道,并拉动国外投资,通过融资租赁、项目融资等方式来进去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第三,要积极鼓励项目主主动筹资,扩大筹资渠道,通过股票和债券等方式都是可以达到筹资的目的。第四,可以使沿线土地升值,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来获得利益。最后,还可以对一些地铁站点进行招标来转让发展权,从而获得更大更多的支持。
2.4 寻找能够正确预测客流量的方式方法
把我城市出行模式就是要正确认识到预测客流量的本质。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每个城市的出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要想正确的预测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就要正确把我城市的出行模式,就是要正确把我这种出行模式的内外规律和外在的影响因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应该努力分析城市的出行模式特征;加强数据和参数收集,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资源库;最后再根据不同城市的出行特点和参数开发一种能够进行预测客流量的软件系统。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始阶段,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根据我国城市的发展现状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的一些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城市道路 ;交通管理;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车多路少,矛盾突出
近年来,虽然在城市道路建设上引起了各部门高度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城市道路面积不足的情况。并且随着最近扩张的城市道路建设,使得城市以往的中心区域正向着郊区进行扩展。同时中心区域的人口密度高,容易产生过大的交通流量,使城市的道路负荷严重,导致了交通拥堵的发生。而且各种流动摊商,夜间集贸和道路边的停车场都占用了城市的道路,给紧张的空间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1.2道路的交叉口通行能力弱
由于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车流量大,往往会造成交通不畅,而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决定了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有限的城市道路空间和增长过快的机动车数量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矛盾。通常情况下一个交叉路口,分别由两个左转道和直行道构成,右转的车辆还会占据一个车道。同时右转会受到非机动车道上的自行车影响,甚至还会受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影响。另外在交叉口无论哪个方向需要通行,都要排队等候信号灯的指令,等待的时间或短或长。在每一个信号周期里,任何一个方向过往的车辆都等候通行的指令,当车辆排队时间大于绿灯时间,便会造成交通拥堵。
1.3公交网络的不合理
从根本上说,车辆增长速度过快导致了城市交通道路的拥堵。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考虑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依照目前的形式,虽然公交的线路多,而公共交通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公交线路的设置上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既缺少高效运输能力的公交主干线,又开通了许多低质量的线路,使得重复路线系数高的特点,同时还会使公交换乘出现关联性不好的情况。另外在公交车辆的选择上,也没有很好的满足现代乘客的需求,还不能在运行时间准点,运输服务质量和公交票制等方面有一个提升。
1.4城市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技术
目前的情况是,城市的交通管理执法者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对交通管理中的执法存在执法不当、不规范的行为,这对城市交通执法和管理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同时,在岗位设置问题上,城市市城市交通执法者有一部分是属于公益性的岗位性质,虽然对这些社会人员在上岗前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是由于这些人员的文化背景及管理知识等诸多方面的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容易造成违规的情况。针对管理技术的问题,智能化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但就目前的情况而一言,还存在多个执法环节不规范,人力化操作较多的情况,这给管理工作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还容易引起管理效能低,执法发生纠纷的情况。
二、解决城市交通管理的对策
2.1确实遵循城市交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就需要城市中的各个方面和谐。交通的需求不仅要给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还要关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问题,满足城市发展的长期需要,不可以只满足眼前的发展需要,而不顾及未来的发展能力。所以城市交通管理应该向着可持续性的道路发展,保证各方面的利益,把各个方面的利益相互结合并协调发展。其中涉及到经济方面、社会因素以及生态环境三个部分,它们三者相互联系又会相互制约。
2.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保证公交优先
目前的现代城市的生活和工作中,出行人流量密集,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以往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跟不上现代交通的需求,这就要求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快速公交系统(BRT)。快速公交系统是现代化的公共交通技术与智能化的管理相互结合的一种方式,具有投资成本低,服务水平高的特点。
从城市交通长期的发展考虑,鼓励居民选择公交方式出行,转变非机动车出行方式为主的局面。要正确引导自行车交通的转移,就必须让公众满意公共交通工具,要使乘客体会到舒适感和快捷性,这样才能引导大部分人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系统。同时还要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把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2.3建立和健全公共参与机制
建立和健全公共参与机制是解决当前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保证。同时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和完善:
(一)引入学者代表,积极听取意见,制定有效的对策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规划,提倡公众参与听证会,完善和改进方案的过程。主要是在城市道路发展规划的制定阶段,首先政府部门应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并制定城市发展的草案。然后把规划初期的方案发送到每户家庭,主要是以报纸后面增页的方式,或者通过邮寄到住址,让民众了解规划的草案,再进行意见的收集,并根据采纳的意见对规划的方案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规划部门才会把修改好的方案向市人大上报。
(二)多种手段结合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交通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十字交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改进,安装智能化设备,通过设备带有的测算系统改变传统信号灯不能及时变更的局面。在城市道路的管理中安装多个电子眼和监控设备等,有效降低城市交通管理的运营成本,努力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路网的整体交通疏解能力。通过对未来需求量的估计建立合理长效的科学管理体系,从技术手段方面有效解决理论和实践需要相联系的问题。就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来说,城市交通管理者应该加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税费加以调整,进一步规划和调整交通流量。同时对购买私家车的居民增加汽车的购买税,并且把丰富税费的种类和提高相应的税费额度,从一定程度上对私家车购买率进行控制。并通过对路段的科学化管理,解决高峰期路段拥堵的问题。
(三)建立适合发展的城市交通管理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合理的运行体制。未来的交通规划必修和该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步调相一致,还必须对目前的现实状况加以考虑。要制定合理的交通管理的规划方案,交通需求是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比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大力提倡绿色出行。还应该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进行“微循环”系统的建立。规划城市密集地区的交通道路建设,合理分配各种公共交通资源,对交通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分流,并在二环路以外建设大型立体停车场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四)借鉴先进经验,解决城市交通管理的突出矛盾
通过学习和总结城市交通管理的先进经验,对目前出现的突出矛盾进行梳理,在清楚的认识到引起城市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城市交通和资源协调发展。还可以借鉴北京对交通拥堵采取的措施,该措施是单双号限行,该项举措较好的在特殊时段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把城市轨道系统和快速公交系统相互联系,对交通运输量有一个大的提升。政府应积极鼓励居民出行时采取私家车共乘方式。对于城市中心区域内难停车的问题,对停车位进行价格调控,以不同价位的收费等方式对停车需求进行控制。
结束语
城市的交通管理是连接各个方面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了三种交通对象人、车和路,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并且城市交通管理也会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作为一名城市交通管理者,应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刻苦钻研,深入探索分析,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在城市管理工作的方法上进一步有所创新。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基础交通设施,改善和提高居民的交通出行环境,大力提升国民的交通意识和整体素质,将会为城市品牌效应提供有效的帮助。
参考文献:
[2]顾民:《城市公共交通在铁路客运枢纽内的布局和衔接研究》,城市道路与防 洪[J], 2012年第9期.
[3]孙静:《试析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J] , 2011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字: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一体化;绿色可持续;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对城市内各种交通进行一个全面合理有效的部署,包括制定交通政策、确定交通方式和建立交通管理体系。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传统的交通规划理论已满足不了城市发展需求,造成交通拥堵,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发展特点提出新的规划设计思路。[1]
1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早在周代,我国就有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布局的规划设计,但当时的城市建筑规模和人口密度较小,交通方式也单一,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服从城市布局,对交通自身影响考虑较少,但当时出现了人车分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这种模式一直延续至今。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一书提及了“因天才,就地利”的因地制宜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思想。唐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强调了道路系统的功能划分,出现了御用道路、全市通干道、坊里的城市道路和坊内小路4种不同功能道路,与当今城市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设计思想基本一致。北宋时期,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强调道路规划与城市水系、商业贸易、居民生活的结合,出现了对外交通枢纽。
国外古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防御系统建设,基本思想是使军队能快速集结和快速到达防御点,道路系统通常以方格形、长方形、方形为主,以中心广场为交点向四方辐射。工业革命以后,资本的聚集也带来城市交通拥挤、环境不断恶化的“城市病”,为了克服城市交通发展带来的混乱情况,新的交通规划思想不断被提出,主要交通规划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分散城市人口、调整城市的结构形态、控制城市规模以及规划整个街道,形成了包括邻里单位规划理论、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新城理论、双层城市理论在内的理论。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开始从土地利用、市民出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设计规划,注重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影响因素和其与城市其他系统间的联系,城市交通规划开始从技术手段层面上升到社会――技术层面。另外随着预测模型、规划模型、交通方式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城市交通规划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也得到较大的提高。目前,城市交通规划基本采用“四阶段”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在已有的城市结构布局、用地情况和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制定交通发展战略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2]
2传统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密度不断扩大,人口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资源不断耗竭,这些都给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已不能与城市发展保持良好的一致性,甚至二者是互相干扰。城市交通规划可能破坏了城市的风貌,而城市发展规划也可能压缩交通规划设计空间,尤其盲目开发建设会极大扰通秩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规划设计目标单一,就交通论交通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只是片面追求交通设施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系统功能。设计中依然以城市道路建设作为交通规划设计核心,就是哪里有拥堵哪里就建设,而较少考虑建设后的运输组织和服务规划。道路数量越建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但城市依然拥挤。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忽略交通系统之间的优化管理,交通规划设计与环境、社会、资源、未来脱节,基本陷入了“经济发展交通需求量增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污染能源消耗严重限制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的规划建设周期。[3]
(2)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脱节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城市是否能健康发展。传统的交通规划设计忽略了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往往把城市交通规划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个配套规划,置于从属地位。二者在编制时序、编制理论、管理体制上处于一个相互独立的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对交通规划多从设计构图和平面上研究,缺乏对整体交通系统的定量影响分析,造成交通规划设计脱离实际满足不了需求,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发展。
(3)缺乏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分析和评价
传统交通规划设计缺乏对“资源-环境-交通”三者关系的研究。城市交通其实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城市交通不合理的规划设计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将给城市居民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而这基本没有在交通规划设计中涉及,没有对资源消耗量的分析评价,没有对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控制进行研究,交通规划设计评价只考虑到了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4]
3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新思路要点
(1)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体化”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应当同步进行,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城市交通规划应当上升到法律范畴,与城市规划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外,应当加强对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研究,城市交通规划编制体制和层次也应当与城市规划协调一致,城市交通规划的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城市交通近期规划以及战略规划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战略规划一一对应。基本原则是交通规划设计应当满足与城市结构形貌,城市发展步调一致,城市发展的带来的交通量不能超过交通规划设计的交通容量,城市建设用地不能压缩交通规划的道路用地,保证城市交通必要的发展空间。[5]
(2)基于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转变思想,充分平衡城市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以“车本位”的设计思想转变为“人本位”的设计思想,在考虑交通需求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环境因素。主要的手段是要通过充分的环境评价、资源评价方法,建立起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交通规划指标体系。认清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加强对交通系统自身的合理有效规划和管理,充分发挥现有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追求“资源-环境-交通”和谐可持续发展模式。
(3)加强城市交通规划战略管理
城市交通规划的战略管理应当根据城市的交通发展需求和城市的经济、人口、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准确分析和预测,通常要包括远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近期规划。远期战略规划一般是30~50年的规划,要着重考虑战略性、指导性。中长期规划,应当是5~20年,应当考虑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其规划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公共交通的位置分布和发展用地范围。近期规划一般是1~5年,要加强对现有交通状态的评价,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合理改造,不断完善目前的交通网络。[6]
4总结
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应当实现与城市总体规划“一体化”,使二者和谐一致发展。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交通对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另外应充分做好近期、中期以及长期规划,通过转变思想和加强管理和计划,充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降低交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荣国,杨立波.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2000, (10).
[2] 陆建,王炜. 从城市交通规划发展看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规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3. 20(3):11-15
[3] 许梦英 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规划方法改进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3
[4] 宫远山. 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编制研究[D].长安大学,2004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交通组织;管理;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是指城市规划部门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下,根据城市地区内出现有交通形态和土地使用情况,研究目前交通路线及设施是否合理,是否足够,应如何加以改进,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为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提供合适的交通设施,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在解决我国城市已经出现的交通拥挤、出行难等交通问题时,城市交通规划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对于城市交通规划大致有几个方面我们应该深入了解。
1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
在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工作在绝大多数时间内是有城市规划人员单独完成的,只是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方案既定的情况下,才通知交通管理部门对方案进行“会审”或者“评议”,或者在交通设施建设好后由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路面管理。城市交通工作性质是综合性的,它不但要求各方面,各个部门的协作,还需要密切的注视有情况的变化,不断的收集资料,随时间进行补充,反馈和决策修正,这样才能保持城市交通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城市交通规划概念的界定时,所提到的“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不仅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还应该保证其他部门实质的参与,并且在参与过程中具有提出意见和否决建议的权利。
2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特点
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交通密切相关,而如何把握好城市规划,重要是搞清楚城市规划的内在特点。
现阶段国内外进行城市交通规划通常是按美国规划进行的,即所谓的经典方式——按一定的模型进行规划。国外习惯把这种模型拟为“一种为汽车服务的工具”,而对于我过国内由于我国交通参与者比较复杂,行人和自行车比例大,城市规划不可能单纯的把汽车放在首位,所以所谓的经典方式运用在我国是不太准确的,至少在现阶段上不准确的。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市交通规划中行人和自行车都将是工作要点。由于行人和自行车的大量存在增加了城市交通规划的复杂性,过我国城市规划相对于国外更具有一定的难度。 另外,对于我国道路交通问题的解决,规划部门侧重于面向未来及从宏观层面考虑。可见,宏观上对土地利用和交通互动关系的控制和引导是城市规划部门考虑交通规划问题时,最常见的主导思路。但是由于行业管理的权限及规划人员专业背景知识的限制,在规划部门对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和对交通乃至土地问题利用等问题很少能涉及。
3 道路交通管理的内涵
3.1 交通管理的定义
交通管理是对参与城市道路的交通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协调的活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交通的参与者进行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具有实施影响的活动,使交通达到安全、有序、畅通的目的。涉及到的学科和领域相当广泛,如控制工程、社会科学等。交通运行管制是在现有的道路设施条件下,对车辆运行进行管制,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的有效措施,由于人口和车辆的过快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道路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城市交通的问题不能很快的解决,抑制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进入城市核心区域的车辆运行进行管制是对规划和建设以及其他政策缺陷的弥补。
3.2 交通管理的特点
一般来说道路交通管理是对路面人流、车流实施引导、控制的过程。它着重于从人、车、路、环境等交通要素出发,通过一定相关环节的相互协调来解决交通问题。故其显著的特点是现实管理,即直接面向交通参与者和微观交通要素(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等)的管理。
但是由于我国交通管理长期是以路面执勤、执法为重点,加之交通管理部门人员专业素质偏低,因此,很难对影响本地区交通及其管理的诸宏观要素来进行很好的研究和把握,也不可能通过从交通需求、人口分布、交通构成、路网结构以及道路密度等宏观层面综合考虑。其管理政策和思路的预见性、有效性、综合性以及延续性值得怀疑。这是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的问题。
4 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4.1 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管理的工作目标一致性
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上:城市交通规划起到质的作用;而交通管理则起到了量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对解决交通问题都起着同样重要作用,所以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将两者截然分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车辆的激增,道路交通设施由于发展太慢而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车辆与道路交通设施发展的快慢之间就发生了较大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考虑:一方面从交通设规划出发,提出合理的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方案,从根本上改变道路交通设施现状,使道路交通设施发生质的变化;另一方面从交通管理出发,充分合理的使用已有的道路,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努力,依法科学管理,发挥道路的最大功能,使道路交通服务水平逐渐提高。
4.2 城市交通规划为交通管理工作提供了先天条件
从表面上看,城市交通规划好象没有直接涉及交通管理工作,但容易看出交通规划所做的一切对现在、对未来的交通管理、工作都会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而交通管理部门参与交通规划,同样可以为规划部门提供了许多便利,使城市交通规划以很小的代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城市发展;规划;交通问题;对策
如果在城市规划前期没有科学合理的进行交通方面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就很容易为日后的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埋下隐患。比如城市环境污染、交通安全以及交通拥堵、城市用地紧张等交通问题在现在的城市中普遍存在,所以如何在城市的交通规划里遵循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非常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1.城市发展规划里所存在的交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步伐也逐渐的加快,加上城乡一体化的推行,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使城市的规模很快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表现的象征,但由于发展方式或者是体制上的不同步,从而导致的城市的扩张较为盲目,缺乏合理的规划。忽视城市内在的社会功能与环境的质量,导致交通问题越来越凸显。经过分析调查,可以将造成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1.1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较快,而道路容量相对又严重不足。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城市道路的总容量很低,人均道路面积也低于国际标准。虽然各个城市在近几年来逐步的进行城市交通的改革,大力的拓展交通面积,还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扩大到了630平方米左右,但其的增长比率还是不能满足城市交通的增长比率。以湖北省武汉市的交通情况为例:近十几年来,道路的建设面积的年涨幅约为6%,而机动车的年涨幅约为19%,这两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通过武汉的交通数据,能够很明显的推测出我国大城市的交通的基本情况,城市的道路的扩展速度无法同日益增长的车辆数量相匹配,这就逐步的造成城市发展中路与车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1.2部分城市出现功能整体协调的失衡,导致交通需求增加
在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城市依旧还是各类公共资源高度聚集的中心,在有限的城市范围内,教育、服务、医疗等都聚集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再由于城区的区位优势普遍较高,各类资金密集型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在城区集中。这也造成了城市交通的压力。
1.3各个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只有35%。远远低于南美和欧洲等大城市的45%到65%的出行比例。由于城市道路的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公交系统的车速也不得不随着降低。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城市公交车平均速度约为每小时10公里,比自行车的速度还低。另外还存在着站点不足、等候时间间隔长、准点率不足等问题。
1.4停车空间和停车设施严重不足
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规划都进行的比较早。所以导致在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时,缺乏科学合理的预测,对静态交通的发展问题缺乏足够的考虑,在一些大中型的公共设施和建筑上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划分出停车空间,也没有进行设施的落实,或者出于利益以及方便的考虑,将已修建的停车场所改做它用。随着现今的汽车数量的上升,停车场的设施以及管理政策都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应对,从而造成机动车的停车设空间与停车施严重缺乏。
1.5其他原因
在城市里,还存在着一部分市民缺乏应有的交通知识与素质,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及法制观念都很淡薄,使机动车与自行车电动车违章行驶,抢道、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等行为屡见不鲜,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2.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解决方案
大城市交通情况非常复杂,造成大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城市交通规划一直是全社会人民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上众多学者专家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城市运输服务、多样化出行手段等许多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探讨。也提出很多比较先进的理念。如:日本的工程学者提出了在东京市修建地下交通枢纽系统,来改善城市拥堵的交通。这些案例给资源有限,经济水平不高,人员密集的中国在面对交通拥挤情况时,带来了实质性的参考。
2.1构建完善合理的体制,加强上层引导力
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是一个城市的基础,是城市是否繁荣的生命线。城市交通体系有着公共性、服务性、市场化的特征。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公共交通体制比较落后,需要重新构建合理可行先进的经济体系、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通过上层的引导,科学化的管理,合理利用宝贵的城市公共资源。才能解决当下公共交通体制的矛盾和问题。
2.2发展城市公交智能化
发展城市公交的智能化,体现在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调度智能化、能够及时的反馈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优化线路的调整。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采集的数据信息也更加准确,在城市公交管理中多运用GIS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快捷的规划好城市公共交通。
2.3大力发展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
当前特大型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极为严重,这就要求着城市应当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有着准时、快捷、高效等特点比较适合特大型城市。但是轨道交通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造价高昂、建设周期漫长、技术要求高。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城市客流量比较大的路段建造轨道交通系统。在建造城市轨道运输系统是应当循序渐进,切勿盲目大规模兴建,立足长远,做好统筹规划。
2.4 国家出台政策引导小型汽车的发展
当前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政策,这也就决定了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支柱产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当下特大型城市交通情况不容乐观,城市中一些大排量的汽车不仅带了更多的污染废气而且也占用了更多的行驶路面。出台一些政策,限制大排量汽车,推动小排量的小型汽车的发展,才能缓解当前大型汽车造成路面拥堵,停车场拥挤的现象。
2.5大力发展微循环道路运输系统
从西方国家道路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城市的主干道建立支干道等微循环道路系统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主干道并不是非常宽敞,但是支路比较多,交通四通八达,城市微循环系统很发达。反观我国城市主干道非常宽敞,但是道路设计不符合规范,城市支干道不够发达,使得城市的主要车辆都集中在城市的主干道上,这就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拥堵。要想改善这一状况,应当完善城市的微循环道路系统,加大公路密度,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
2.6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市民低碳出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汽车已经逐步的走进千家万户,市民出行通常使用私家车代步,造成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严重,车辆运行速度缓慢。这就要求这政府机构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市民低碳出行,近距离可以步行,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交通压力。远距离可以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一些特大型的城市可以在城市非常拥堵的路段采用单双号限行的政策,缓解交通压力。
3.结语
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市政规划部门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师一定要高瞻远瞩,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要经得起考验,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城市交通建设部门在建设城市道路时要细心谨慎,将最先进的技术投入道路建设中,并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打造出高效、快捷、安全的城市交通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国家赋予的职责,造福百姓。■
【参考文献】
[1]郭亮,贺慧,杨超.基于行为需求的城市交通规划目标与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2012(01):17-18.
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现代化都市;发展
城市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各种交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和根本治理,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大城市交通管理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1.1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到2008年底,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已发展到118个,城镇人口已超过6亿人。再加上数目膨大的流动人口,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强度增加,使城市内部客货运交通承受沉重的压力。
1.2大城市作为区域交通的枢纽作用日益明显
大城市交通运输量在全国交通中占了很大比重。大城市负担着大量的客货运输、换乘、换装、中转、集散任务,突出表现为出入通和过境车辆的增加,严重地冲击着城市内部交通运输。
实践告诉我们,城市交通特别是大城市交通,必须要有一个适应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那么怎样才能整治我国的城市交通紧张、逐步实现城市的交通现代化呢?我们首先必须弄清问题――特别是我国特有的问题――的生成原因;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目标;然后,采取现实的瞻前顾后的有效对策。
2、山东青岛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及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
几年前,青岛的第一条快速路建成,解决了东西交通的问题。但目前,其问题多多,卡脖子路段存在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建设一个项目,首选应该充分评估其带来的效果,同时应该评估其风险。显然,第一条快速路的诟病,是建设之初始料未及的,至少也是估计不足的。第二条快速路的建成,又是一个缓解交通压力的重大举措,然而,它对于杭州路立交桥周边的交通状况,并未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目前充其量也就是解决了快速连接胶州湾高速公路的问题。 任何一个大交通项目的成功,都是一个综合性的成功,把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完全寄托于某条道路的建设,或者某项措施的出台,都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当前,市民出行的交通方式是:乘公交车、出租车或自驾车。
青岛的另外一个现状,就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问题。城市核心功能区过度集中在香港路、山东路周边,是造成目前交通压力的又一个直接原因。青岛市区三面环海,只有北面是出口,这本身就很容易导致交通压力过度集中。城市功能规划的片面性,又加剧了这种局面。因此,尽快落实政府提出的黄岛、红岛、青岛三点布。
2.1道路交通压力越来越大
近两年青岛市年均新增各类机动车8万余辆,其中私有小汽车每年增加近4万辆,使城市交通压力骤增,连锁产生停车难和部分道路高峰时段出现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青岛市旧城改造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压力和难度。市内交通的压力逐年增大的原因,有下列几个:
①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②城市车辆,特别是私家车的快速增长;③城市地面交通设施的陈旧;④城市空间布局过于局促;⑤交通管理水平赶不上交通状况的发展。
2.2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广大交通参与者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机动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诸如酒后驾驶、闯红灯、车辆超员超载、不礼让“斑马线”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仍较为突出,由此导致的重大交通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3管理手段不适应形势需要
管理手段单一,现代科技管理手段应用率还比较低,路面管理仍以执勤交警纠违疏导为主,警务效率和管控力度受到了制约。
2.4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从停车场看,大城市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2.5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落实,城市交通疲于应付,导致了公共交通的萎缩。
3、针对青岛交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3.1采取三个措施加强公路安全管理
(1)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施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指标考核,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安全生产专业技术资格培训。(3)加强应急预案建设,加大设施和装备投入,完善应急机制。
3.2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加强交通管理
(1)扎实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建设,不断提升畅通工程水平。(2)抓基层、打基础,进一步加强正规化建设,全面提升执法水平。(3)加强交通科学组织与管理。(4)强化交警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战斗力。
3.3采取十个办法整治道路交通秩序
(1)深化文明交通“三让”活动、推进“五进”工作,巩固创城成果,进一步增强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倡导“六不”,有效地改善城市交通软环境。
(2)树立严管理念,持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不间断地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公路以治理客货运车辆超载为重点,整治超速、客货混装、农用车载客等违法行为,做好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城区加强违法停车治理,整治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等交通违法,规范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行为。坚持严厉查处酒后驾驶、无牌无证驾驶,打击盗抢机动车等违法行为。
(3)提高交通事故防范能力。科学分析全市交通事故成因及特点,确定一批交通事故黑点,从警力投入、设施完善等方面进行整改。
(4)加强恶劣天气和重点时段高速公路的管理,全市公路确定多发事故段,实行承包责任制,确保重大事故指标零增长。
(5)通过设立举报奖励机制等办法,有效提高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严厉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犯罪。
(6)进一步完善路路路联勤网格化管理的公路管理模式,科学部署公路警力,扩大公路管理覆盖面,提高“见警率”和处置突发事件、交通拥堵的快速反应能力。
(7)运用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提高非现场执法比率,进一步规范道路行车秩序。
(8)围绕城市交通发展需求,加快《青岛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立法进程,落实《青岛市主城区停车专项规划》和《车辆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修订。争取资金,加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规范道路临时停车泊位审批,推广应用停车诱导系统。
(9)要积极争取智能化交通建设资金,加快工程项目建设,重点增加路口视频监控设备、交通诱导显示屏、交通流量监测设备等,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
(10)要做好交通违法处理系统、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利用,本着实用、方便、高效的原则,提高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效能。
4、建议与展望
建议交通主管部门按照规划中市区近期交通组织管理规划的内容,加强和完善道路交通管理,改进存在问题的路段和交叉通组织形式;在停车、公共交通、智能交通系统、道路交通设施、监控系统和法规政策等领域中逐步落实规划方案。为了实现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议尽快开展世纪大道、重要干线道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交通控制问题及综合交通管理方案的交通设计工作,提高交通服务质量,最终实现达到模范管理水平的目标。
总体来讲,青岛市道路交通在城市布局、道路网及车辆拥有等方面具有较扎实的基础条件,加上青岛市日趋成熟的现代交通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一切均表明,青岛市已具备了向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迈进的条件。可以相信,随着《青岛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制订与实施,青岛市的道路交通管理与规划必将走上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一个好的交通状况是市民所需,也是城市发展的必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还依赖于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是科学,是硬道理,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高效的世纪,我们要真正的本着科学的态度,认真再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交通管理经验,尽快提升管理水平。朝着建设大城市现代化的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这个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海岩.中国交通发展与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1.
[2]高晗.城市道路单向交通管理模式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2):22-23
[3]马俊来.单向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 (4): 103-107
[4]王丰元.青岛市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研究[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6 (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