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1

一、新媒体技术演变形成传播“落差”

纵观互联网媒体占领商业广告致高点的手段和方式,其所形成的显著传播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无差别推广。无论是从最初的电脑PC端门户网开始,还是手机移动端信息流的推送,以“内容为王”的无差别推广模式一直是互联网媒体创造信息优势的重头。由于网站平台软件开发的日臻完善,其碎片化推广方式让信息的编辑、上传、审核到露出,传播空间、效率变得更加高速。网站海量的内容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有限的空间;手机移动端网媒自媒体、视频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让信息传播无差别化更为明显。内容为王,强调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而不是转载甚至抄袭的内容,其同样要从质量和数量上来看待原创内容,尽管法律规定的“避风港条款”给网站内容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宽容,但不实新闻、“水军”、旧信息以及质量低劣的信息充斥其中,虽然赚取了眼球,但仍是网络媒体的短板之一。2.“一网打尽”式销售。网络实现了让网媒与受众随时直接“沟通”的可能,商业营运和推广成为网媒生存和发展基础。比如,腾讯、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分区域深入各省、市地方,采取直营、合作和方式设立分站,利用覆盖优势,开展新媒体宣传和营运。随后,专业网站异军突起,如汽车网运用百度、阿拉丁等搜索引擎收集购车意向人群数据信息,为各汽车4S店建立门店,首页设置汽车门户信息推送,通过综合+专业门店的服务模式,实现线上客户与销售店的直接对接,快速掌握购买信息,达到宣传与销售的融合。如今,专业网站已覆盖房产、商超、装饰等诸多领域,新型软件的开发也层出不穷。3.落地数据的对比与运用。传统媒体在传播商业广告信息的过程中,媒介载体的作用仅以买方电话单方沟通为主要方式,相关购买信息以语言表达来传递。在以卖方市场为主的销售环境下,传统媒体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传播力,但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环境中,商家更看中的是销售直观效果和客户信息的有效掌握,才能在竞争中占领更大的份额。当前,网络媒体无差别推广手段已日益成熟,在市场竞争和淘汰中,运用“线上+线下”运营提升浏览、阅读数据和数字已被大众普遍接受,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宣传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抢夺受众眼球停留时间成为网络媒体之间竞争的主要方向,如抖音、一直播等视频软件的成功运用成为了大众新宠。

二、辩证看待新媒体变化克服盲目观

报纸媒体的经营特别是商业广告在经历新媒体瞬息变化中也深刻感受到了冲击和阵痛。对待媒体形势的变化,传统媒体经营者大致存在四种心理和态度:1.区分对待。大多数人起初认为传统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广告经营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根基,新媒体的传播在网络不太发达的现实情况下不会形成气候,两者是不同的媒体传播方式和手段,等到大众阅读习惯已发生变化时,才感觉到商业广告的传统传播方式已固步自封;2.客户群迷失感。传统媒体分明细专业开发广告市场,如房地产、汽车、金融、商业等类别,用专业的媒介传播手段进行商业性推广,对于形象宣传和快速传播容易形成“集中轰炸”效应,很多商家很看重的也是这一优势特点。而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端平台已形成了人群随时阅读便利,信息的无缝推送,使得专业性差别更为集中、对比效应突出,虽无“轰炸”效应的优势,但与客户购买落地链接,却能潜移默化地形成长期、持久的广告效应,客户易形成依赖性购买习惯,商家直观获得市场数据和交易,这就使得传统媒体间接媒介作用出现断层,使报媒人感觉报纸商业广告的客户群需求不再专业明细和持久,出现迷失感。3.本领恐慌。网络媒体具有很高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含量,伴随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网络综合技术发展而产生,传统媒体在未深入了解和熟悉新媒体时,很容易产生本领恐慌,甚至有“狼来了”的畏惧之感。等到诸多新媒体形式百花齐放进入市场时,传统媒体要做到与新媒体齐头赛跑,在商业广告宣传领域同样体味到无力之感;4.盲目应对。上新媒体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有时刚刚上马调试运行没几年又被新的形式所替代,广告推广才有起色又出现新的技术手段而落伍。在没有掌握新媒体发展趋势和规律,以及弄明白互联网核心技术运用之前,盲目地应对和迷信往往造成被动而得不偿失。

三、依托报媒内在源动力做好“四融合”

报纸经营是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报社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其中报纸广告经营是重中之重,在融媒体新形势下,更应探索新的商业广告全媒体融合形式,让报纸广告依托全媒体做到优势互补,使报纸与服务对象之间媒介宣传关系的有效融合,能够形成较为持久的商业广告市场影响力。针对以上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分析,结合报媒工作实践,管中窥豹,谈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认识:1.做到政治意识融。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就要求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党报的政治性、权威性是媒体宣传最大的优势所在,近几年,地方报媒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打造了多种形式新媒体产品,努力建立融合传播矩阵,加快融合步伐,在新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积极的成效,也为报纸经营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报纸经营工作者首先要做到心融、脑融,将政治意识放在首位,服从报社新闻工作的统一安排,加强学习提升新闻写作文字功底,为报社发展提供未来决策的参考和可持续保障。其次,要树立法律意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做好广告宣传工作,严格把关不出差错,提升报纸媒体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同时,报纸经营内部尽量减少区分意识,如果把报纸和新媒体人为地隔裂开,出现内部激烈竞争,会导致专业市场广告经营断层。2.做到全媒体手段融。近几年,较多商业广告客户改变了宣传战略,报纸投放前期形象,后期投放网媒带网销,这样会出现报纸广告昙花一现、报社新媒体后期商业推广跟不上的局面,导致商业广告出现瓶颈难以为续。从形式上看,新媒体商业广告主要靠线上销售信息的与收集占领市场,由于可操作性强、同质媒体相互竞争强导致信息重复、可转化率低,成为网络推广的制肘。因此,报纸媒体尤其是党报的政治占位与内容可信度,仍是网络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随着传统媒体在实践中已较为熟悉并掌握了网络媒体的操作规律,但有效的广告形式并不明朗。而网络媒体“媒介+销售”模式的深入推广,在很多商业领域逐渐出现同质饱和,重复、繁琐、非有效转化信息大幅提高了商家的人力、财力等经营成本,在没有有效舆论导向的状况下,纯商业推广容易使商家产生区域商品畅销假象,导致恶意竞争、不公平竞争或欺诈客户等情况出现。所以,我以为,报纸经营针对专业商业市场广告可逐步探索运用全媒体的手段融合,尝试引进合作、专业市场网媒的区域经营权,同时与报社全媒体联动,既可取长补短,发挥专业人力优势,也能够提高商业广告的推广能力,让报纸商业市场经营人员拥有更有力的用武之地。3.团队联动融。全媒体商业市场广告经营工作人员所联系和维护的对象在区域内相对固定,报社集团内部降低区分程度,充分利用报社商业专业市场仍有大量客户联络资源和基础,做到团队联动融合,整体对外策划,新媒体技术和宣传共享,借助专业市场“媒介+销售”一体推广平台,边掌握操作技术边加强宣传推广,从报纸走向“线上+线下”,整合全媒体融合型商业市场经营团队,让报纸商业广告焕发新的生机。4.活动推动融。无论在政务宣传还是商业市场领域,每年都会组织特色活动、专场展会等,过去选择纸媒宣传造势,现在更多选择网络媒体线上、线下合作进行全流程推广,报纸商业广告只占较少比例。如果报媒在前期联络信息时,能够提前介入,将活动与全媒体宣传组合,将活动流程准备、媒体宣传和展会布置分开策划,也是一条探索商业推广联动建立持久客户群关系的有效方式。比如,2018年笔者在与保利地产宜昌项目公司宣传联络时,对方提出联合举办一场公益性兵器科普展览,限于场地和时间较紧,而且也没有承接过类似活动,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将前期文案策划、人员招募等都纳入活动宣传中,将宣传与展会布置分开剥离核算,借助报社全媒体优势进行活动的推广,10万元的活动合作费用全部融合于全媒体宣传及活动组织策划中,既避免了活动中繁琐的布设环节,又发挥了报媒的群体宣传力量。

结语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2

摘 要 要不断提高通信行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就必须全面正确处理好公共关系,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才能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外显于企业风貌、内显于员工心灵中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良好催化剂,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通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才能逐步实现目标。下面笔者以宁津联通为例浅抒有关提升企业文化的拙见。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存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正如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所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企业文化是向社会彰显企业内部风貌与核心竞争力、向员工体现企业蓬勃生命力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强大的内在驱动力量。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人文精神的再造与创新,是以人为本的诠释与体现,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生存发展的目的又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人。企业文化建设要着眼于塑造人、培养人、提高人,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约束。“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这里的“人”对内是公司员工,对外包括消费者、社会公众。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正确处理公共关系、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使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员工队伍建设之中,让社会公众与用户了解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在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二、宁津联通公司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正确处理公共关系,包括与客户的关系和与党政机关的关系。处理公共关系要立足于“诚信”和“责任”。

1.“诚信”是做人之本,立业之基。尤其作为通信服务行业,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这种无形产品,更体现“诚信是金”的重要性,要以“一切为了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坚持“诚信”原则,切实维护客户的利益,用行动诠释“诚信服务,放心消费”的真正内涵。

2.宁津联通作为老牌的国有企业,承担着宁津县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重要部门的通信保障工作,这是党和宁津人民赋予宁津联通的“责任”。宁津联通员工要用实际行动肩负起为全县人民提供通信服务、保证通信畅通的“责任”。

二是做好服务工作。通信行业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做好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在于处理好“服务”与“价值”的关系。

1.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客户对公司产品、服务的认可,就是我们向客户提供的通信服务、产品实现了“价值”转换。同样,我们也要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我们特色的通信服务,为宁津县境内的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畅通宁津县人民群众信息沟通渠道。这正是“服务”与“价值”在我们企业中实现了最有效的结合。

2.宁津联通作为宁津县最大的基础通信运营商,通信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我们公司的价值、产品价值的有效转换的有效途径,目的是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从而得到客户对我们公司服务的认可,也就是对我们公司“价值”的认可。

三是做好生产经营工作。“创新”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永恒的课题。

1.“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产品的创新、服务理念的创新是关键。作为综合通信服务运营商和多媒体服务提供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才能带来高效益,才能保证宁津联通在通信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宁津联通致力于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通过员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等形式,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增强员工的创新观念,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创新”是宁津联通公司在竞争保持昂扬发展态势的法宝。

2.追求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做好管理工作,包括生产管理、制度管理等众多方面。“和谐”与“发展”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是企业管理者的研究课题。在激烈的通信市场竞争中,宁津联通公司能够平稳快速发展,实现了和谐发展与企业效益的有效结合。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昆明地铁;商业物业;运营管理

昆明,四季如春的旅游城市,在建设美丽昆明、幸福昆明的发展要求下,昆明城市基础交通建设日益快速。昆明轨道交通是服务于云南省昆明市及其周边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全国轨道交通种类比较齐全的系统之一。系统包括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并即将运营的昆明地铁系统,昆明铁路局开行的城市米轨列车以及于2013年开通的环滇池列车。2012年6月28日,昆明地铁6号线(机场线)正式通车,标志着昆明成为自苏州后第二个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同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省会。作为安全、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地铁,昆明地铁的运营,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标志着昆明正迈向现代化城市的行列。

随着地铁的开通运行作为辅助配套的地铁商业经济应运而生,通勤和消费是乘坐地铁的两大主要目的,地铁已由始建之初简单的交通概念范畴,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城市商业概念;从当初单一的“一站式消费”发展到如今的“商圈式消费”,地铁商业经济通过借助地铁自身的核心枢纽功能及优势,联合周边商业形成商业辐射区,由点及面,快速全面催生城市商业经济。

地铁商业经济是依托地铁整合沿线站点的土地资源、商铺资源、广告资源、通讯及视讯资源、房地产资源等形成的多元化商业模式,以对地铁附属资源开发获得的收益弥补运营亏损,是地铁行业普遍采用的模式。对昆明地铁而言,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当地商业特点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利用好自身优势,紧跟当地商业发展步伐踏踏实实走好以下三步:

一、商业项目业态设计

昆明地铁总设计线路六条,以“核心-网络”发展模式作为市域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总体框架,线路总长近两百公里,首期地铁商业物业预留面积几万平方米,此类项目市场潜力巨大,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对地铁商业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做好市场、客户、品牌定位,以此作为各项基础工作的指导。

准确定位。由于昆明地质条件限制,给地铁现有物业设计与规划带来一定难度,极易导致功能设计模糊、设置不合理、规模差异大、配套欠缺等问题,商业物业经营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作较大调整,必须在后期业态的定位上花功夫。

在这方面,昆明可以借鉴南京的成功经验,依托特色街区,通过地铁站口与特色街区相连接,以地铁带来的巨大人流量来推动街区经济发展,带动地铁周边商业发展,最终形成具有各站点特色的商圈互动经济模式。

在商业业态设计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聚合化、立体式的产品经营区域或服务业经营区域,把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与有序结合。同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发掘具有丰富商业项目策划经验的专业公司进行项目的概念设计和前期项目研究策划、商业类型细分、市场定位设计与确定,找到最为适合昆明地铁的商业业态是难点之二。在项目品类设计方面,避免项目雷同,业态种类相近,公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凸显卖点则是难点之三。

二、商业项目招商

招商工作事关全局,是整个项目开发的重点工作。项目定位后,在充分做好招商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方可按计划、依步骤有序进行。否则,匆忙上马,效果不佳,岂不头疼。

找寻目标客户。第一步项目定位确定后,接下来就要根据项目功能定位情况进行客户筛选,包括区分潜在客户和显性客户,挑选出可能客户,根据客户的行业类别、属性、规模进行属性归类,最后整理、汇总。从中整理出的客户群中找寻主力客户,建立初期客户档案管理。

理顺招商思路。1、多渠道搭建招商平台。通过平面广告、媒体广告、网络广告等方式,尽可能多的拓宽宣传平台和宣传途径,在此过程中,实时跟踪宣传效果,有效控制、调整宣传力度和效果,确保宣传资金最大化,并从中找出最为有效且经济的广告方式,在下阶段进行持续性推广。2、多方式构建招商模式。选择自行招商、整体外包招商、分段外包招商、合作、中介五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1+1的方式进行项目招商。

控制招商周期。整个招商周期分为筹备期、启动、推进、后期四个时期,为有效开展每一时期的工作推进,需要对每一周期的时间区间进行合理划分,确保每一阶段工作的计划性和有效性。昆明地铁线路运营是分段进行的,其特殊性决定了招商工作周期会较其他项目用时长。在筹备期需要完成市场调研、广告资料准备、广告媒介选择、招商模式确定、招商策略确定、明确招商操作流程、工作进度安排;用时一般控制在60-90天为宜。在启动阶段需要完成筛选客户、客户档案建立、意向客户接触、招商策略调整;用时一般控制在60天左右。在推进阶段需要完成意向客户实质性谈判、合同签订、租金收取;用时一般控制在180-240天。后期主要是一些招商收尾工作,譬如:委托款项支付、配套物业服务等;用时一般控制在30-45天。

招商风险控制。招商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完全取决于以上工作完成的质量好坏,在招商前期,一定做到信息收集准确、资料准备充分、媒体选择适合、对外宣传投放有效;在招商过程中,一定做到客户选择准确(商户业态、经营实力、商户运营和管理能力等作为主要关注指标)、营销措施有力、组织协调高效;唯有如此,招商工作才可达到预期效果和目标。另外,在招商过程中,务必要加强控制宣传、外包、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规避,避免出现外来因素造成的物质和声誉损失。

三、商业项目的运行管理

昆明地铁商业区基本都是密闭式购物区(Mall),招商工作完成后,对商业区域的日常商户管理、维护保养、氛围营造将成为管理工作的重心,也是今后商业顺利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为此需要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设计和规划地铁商业这一特殊业态的规管机制,以制度保障、服务保障、运管保障作为商业项目管理的重点,以确保商业项目的有序运行。

统一商户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的商户管理办法,建立配套管理制度,从而统一和规范商户经营行为,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督促商户经营行为的合规性和有序性,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地铁商业项目的整体商誉,以此形成制度和规则性的保障。

提高维保服务品质。在加强商户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有配套的服务作为品质的保障的有效措施,要树立服务意识,践行服务承诺,提高物业维修、抢修的响应速度,提高物业维修质量,以服务质量满意度促招商和后续商业项目运营工作持续稳健发展。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4

第一阶段:入门前

有朋友问,运营怎么入门,需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怎么才能找到运营的工作。这些朋友大多是学生,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都对互联网运营感兴趣,希望能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种情况,就是处于典型的入门前阶段。

对于这些朋友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互联网行业和运营岗位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行业的什么类型的运营岗位,只是停留在兴趣阶段。所以,从0到1是最难的,这一步不知道该怎么跨出去。

千万不要认为读几本书、看过几篇干货文章、听过几次牛人的分享、花钱参加过培训,就可以入门了。这些只能帮助你了解大概的情况,别人懂和自己体会,在运营这个领域是有天壤之别的。打个比方,即使看过几千部电影,你也不知道怎么做导演,你仍然只是一个影迷。影迷和导演的差别,就像没入行的互联网爱好者和运营从业者的差别,也是用户视角和专业视角的差别。

只有真刀真枪的实战,去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切的学习和感受运营。所以,别再犹豫了,别再找捷径了,别再试图学习书本上的技能了,去找一份运营的工作吧,先干起来!

找工作的时候,先别过于计较公司和职位,选择一个当前看来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如果你个人条件好,能找到BAT或者优秀的创业公司,那当然是最好了;如果暂时没有这个机会,可以先选择一个愿意接收自己的公司,目的是先开始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运营相关的知识,也可以感受自己适合哪方面的运营工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找准方向。而且,只要迈出了这一步,以后再跳槽就会相对容易的很多。

在选择新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朋友希望能考虑周全,得出所谓的最佳答案。但我觉得,在没入职一个公司之前,很难了解真实的情况,就算用再多时间,咨询再多的人,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设置几个决策的条件,只要这个职位可以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考虑选择。

不用担心哪些选择是完全错误的,作为一个新人,去任何一个公司工作,都可以学到很多。况且,这个选择也并非不可逆,真遇到意外情况,还是可以跳槽的。这里不是让大家随意跳槽,而是想说选择新工作时没必要太纠结。

第二阶段:新手期(0-2岁)

在入门之后,运营就开始了从新手到进阶的过程。但我认为,从业经验在两年之内的运营,基本上还处于新手期。因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项目,从决策立项到开发上线,再到后续的运营推广,在大公司至少需要一年。再加上前后沉淀的时间,两年是很正常的。

在这个阶段的运营,大部分时间都在“打杂”,也就是负责项目中非常具体的、执行层面的工作,并且非常琐碎,基本上不具备连续性和策略性。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不免就感到迷茫,开始担心每天做这样的事会导致自己没有成长,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不利。

另外,正因为这样重复和杂乱的工作内容,会让运营从业者看不到未来,担心运营这个岗位是没有价值和前景的。再加上运营的薪水和地位普遍低于团队的其他角色,所以可能会导致士气低落,影响日常工作。

我认为,这些问题确实都存在,但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①不要忽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

既然是新人,工作内容肯定相对基础,首先要正视和接受这一点。但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小事,并非是没有价值的,而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积累的阶段,就像建大楼之前的打地基。

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涉及,是对自己运营知识体系的填充。因为只有真正做过,才知道怎么能做好、哪里容易出问题、关键环节是什么,这些都是为了以后负责整体项目做准备。所以,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并且分析事情背后的逻辑、寻找可以优化提升的空间、总结规律和技巧,这些都会变成有用的经验。

②别认为运营的地位低

有朋友认为,运营在团队里的地位低,尤其不如“改变世界”的产品经理,这个看法非常片面。刚入行的产品经理每天做的事情是很细节的非重要需求,有时甚至就是填坑。好容易涉及到核心功能,自己也不能拍板,还是要听上级的,没什么存在感。也就是说,无论产品还是运营,在新人阶段都无法避免这样的基础工作,别盲目崇拜产品经理的光环,现实并不是那样。

不过团队中各个角色的话语权确实不同,这和公司或创始人的基因有关,很难改变。选择了公司就相当于选择了相应的环境,努力去接受和适应,尽量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就行。

③即使公司不够好,也不影响个人发展

不用因为公司或项目不好,担心自己没有学习的机会。我认为,参与过一个失败的项目反而是庆幸的,因为你知道一个项目是怎么死掉的,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是非常有价值的。

如果你所在的项目很成功,从一个新人的视角来看,可能每个决策都无比正确,就好像这是“本来就该发生的”,但是决策的过程和老板的视野是你完全感受不到的。当你独立负责项目或创业时,会发现这些成功经验其实没用。因为成功是需要很多前提条件的,而这些前提条件不可能全部复现在你身上。

总之,作为一个从业经历为空白的新人,还不到查漏补缺的时候,所有经验应该照单全收。尽量把精力都专注在自己的工作上,公司的战略或发展方向了解一下就行,不用替老板担忧了。

④不管BAT还是创业公司,适合自己最重要

对新人来说,大公司和创业公司哪个对职业发展更有利,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我曾在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就职,所以各种环境我都有亲身经历。

创业公司的工作状态更鸡血,不强调分工和流程,谁行谁就上,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新人在这个环境里,涉猎的工作范围更广,可以学到更多东西,工作能力更全面,抗压能力强。

BAT这种成熟的大公司,可以学习系统化的工作方法,可以掌控的资源更多,内部培训也很多,身边的同事都是顶尖的人才。在这样的公司做两年,可以迅速达到职业生涯的新高度,公司的品牌也会为你背书,跳槽的时候会更容易。当然也有缺点,适应了大公司的年轻人,出来以后可能会不适应新环境。

大体的情况就是这样,选择哪一类公司,需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喜好。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我建议先去大公司镀金,以后可以视情况再做打算;如果暂时去不了大公司,选择创业公司也没问题,三年之后,你的发展不一定会差,到时可以再去大公司镀金。

第三阶段:困惑期(3-5岁)

处于困惑期的运营从业者,大多状况并不差。他们是团队里的中流砥柱,是上级的重点培养对象,也是新人工作的榜样。

让他们困惑的是,自己似乎没有一技之长,还在一线做执行工作,而且没有开始带团队。虽然自己明显比新人更有经验,地位也更高,但从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来说,差别却不大。就好像在参加马拉松比赛,虽然自己是先起跑的,跑着跑着却发现,和后来者在一个方阵里,并没有拉开距离,所以不免对前景感到迷茫。

其实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只是时间或长或短而已。对处在困惑期的运营从业者,我有以下5点建议:

①提升看问题的视角

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工作中,先要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再多去关注这些事背后的逻辑,试着思考上级要求做这些事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努力提升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大局观,也可以很好的了解项目全局。

比如,你所在的产品是一个UGC平台,用户运营是工作的重点。有一天,上级让你去接洽多家第三方内容提供方,促成资源共享的合作。在接到这个指令之后,首先,要想办法完成这个任务,列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三方机构,然后设计合作方案并推进完成;其次,也要分析为什么上级会有这样的决策,是不是公司认为用户贡献内容不可行,而是希望转型为第三方机构贡献内容。

这就让自己从执行视角,提升到决策视角,更有利于让自己看到事情的全貌。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与上级沟通获得。本来也不是机密,只是如果你自己不追,上级可能不会主动说出来。

②在一个公司至少做2年

项目是有完整周期的,从调研、立项、开发、上线、开始运营,再到后续的迭代优化。虽然互联网是快字当先,但完整的项目周期其实并不算短。当你加入项目时,可能处于某个中间环节,没办法宏观的感受项目全貌,接收到的信息量比较小,直观感受会很片面。

因此,建议在一个公司至少做2年,否则你会发现,经历的项目由于时间太短,缺失的信息太多,导致连一个项目总结都很难写出来。更重要的是,经验这个东西很多时候是感性的,要去亲身感受才有收获。

除此之外,经常跳槽还会让自己陷入困惑。短时间内做了很多不同的事,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和印证,导致不知道哪一件是自己擅长的、喜欢的。

③找到自身价值,培养一技之长

在这个阶段的运营同学,已经入门,并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找到自身价值、培养一技之长就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这里的特长是指在某方面能力突出,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亮点和标签。

对于公司来讲,对一名员工委以重任,需要有足够的理由。互联网公司可不会因为你从业时间长,就给更好的职位和更高的薪水,而是希望用你的特长为公司出力。你可以是特别擅长沟通合作、人脉广泛的商务型人才,也可以是嗅觉敏锐、文字优美的内容型人才,还可以是有很强组织和规划能力的管理型人才。只要有特长,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抛开公司职位来说,这个阶段也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做什么、机会在哪里,再努力去突破。

④增加跨行业交流

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行业很多时候是没有成熟经验去借鉴的,大家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向前跑,比如前两年的O2O。在这个过程中,谁也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唯一合理的,所以需要多和朋友交流、互换思路、碰撞火花。

这里的交流,不应只局限于同行业和同类型产品,建议去做跨行业交流。比如你是做互联网社区的,可以向传统商业的朋友请教。因为做shopping mall和做互联网社区有相通的地方,都是拉新和留存的那些事。这样的朋友与你的知识重合度低,能为你带来更多的思路。

第四阶段:转型期(6-10岁)

处于转型期的运营从业者,大多是大公司的中层或者小公司的高层,有着不错的薪水,带团队,不再做一线的执行工作。在上级明确方向的基础上,他们可以独立指定目标、规划策略和组建团队,并保证最终效果。这个角色的价值,就是可以将公司的决策推动落地,负责把计划实现。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中高层人群年龄在28-35岁左右,已经脱离主流互联网从业者的年龄,再加上大多已经结婚生子,有了家庭负担,所以晋升的愿望就更强烈。但是中高层管理者再晋升的难度会更大,去往金字塔尖的路上,被淘汰的肯定是大多数人,所以总会有一批从业者会遇到晋升天花板。

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从业者,有两个建议:

①关注传统行业,为转型做准备

如果你只在互联网公司工作过,很可能不了解传统行业。运营好一个实体,比运营互联网产品要复杂的多,对运营者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从目前互联网发展的走势可以看出,以后会更多的和垂直行业深度结合,互联网的角色更像是服务用户的方式或渠道,背后真正有价值的是传统行业的服务提供方,纯线上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以美团和滴滴出行为例,都是用线上产品的形式,整合了传统行业资源。做这类产品的运营,不仅要具备互联网方向的业务能力,还需要了解餐饮或出行领域的行业知识。

在这个模式里,互联网人才依然非常有价值,因为这是传统行业所稀缺的。但更有价值的人才,是能把两个行业更好结合的人,这是转型期的运营从业者最好的发展方向。选择这条路,这意味着不再吃青春饭,突破了以后可能遇到的年龄瓶颈,完全可以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②打造个人品牌

在转型期这个阶段,不仅要看业务能力,个人品牌也很重要。通过个人品牌的影响力,可以带来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更多的话语权,也可以调动和整合更多的资源。所以,可以尝试投入一部分精力在这件事上,积累一段时间之后,收益就会非常明显。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媒体融合 互联网媒体 平台级项目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具体部署。两年来,在《意见》的指引和推动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孕育和产生了大量新媒体产品。《阳光重庆》是重庆广播电视台重庆之声的一档政风行风热线节目。随着新技术的推陈出新,《阳光重庆》以热线节目为切入点,不断转型嬗变,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构建了一个多媒体复合平台。

一、现状:构建多媒体复合平台

《阳光重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创始期(2007~2010年),广播热线节目成为重庆市十大新闻品牌栏目之一,收听率19.3%,同时收听人数最高达到192万人。

发展期(2011~2013年),开通阳光重庆网及其区县子网,并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了群众诉求电子流转系统――阳光重庆民情民意处理系统。全市4000个办事单位和2000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加入到系统中,为群众答疑解惑。同时,开通微博、微信等移动端,开播了电视栏目。

成熟期(2014~2016年),成立阳光重庆民情调查研究中心,对前期收到的近百万条民情数据运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至此,《阳光重庆》构建了在同一个新闻品牌的统领下,同时拥有广播、网站、电视、移动端等多媒体的复合平台,通过4000家联网单位及时办理,共回复诉求2,473,249件,问题办结率99.2%。例如:2012~2015年,在《阳光重庆》节目的推动下,共有2078人因违反相关工作纪律受到相应处分,还利于民4230.8万余元;促进政府公益性投入1.7亿多元用于民生建设,群众满意率为96.1%。通过对群众诉求的整理分析,《阳光重庆》向各级党政部门报送民情民意分析报告共500余期(篇),为党政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涉及教育、卫生、住房、就业、环保等领域中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376个问题得到了源头治理。如通过对《阳光重庆》诉求案件的办理,共废止不合理收费文件或项目70余个,9年来共开展专项治理20多项,较好地推动了群众问题的系统解决。《阳光重庆》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重要平台。

二、思路:利用媒体优势, 实现“两个突破”

《阳光重庆》是重庆之声全天16档自制节目之一,内容体量小。为何选择一个切口这么小、区域这么窄,垂直化、细分化的小栏目向新媒体转型呢?这源于《阳光重庆》对自身资源的梳理和沉淀。《阳光重庆》节目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群众基础和行政资源,拥有紧密联系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独特优势,这一沉淀的稀缺资源一旦被挖掘出来,节目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阳光重庆》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核心业务,整合传统媒体基因中的行政资源,通过发掘“痛点”、连接资源,实现了“两个突破”。

一是传统媒体构建互联网新型媒体机构,在提升主流媒体方面有所突破。近年来,在一片唱衰传统媒体声中我们反思:面对2010年之后微博、微信、客户端等自媒体蓬勃发展带来的冲击,什么才是传统媒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认为是:传统媒体多年沉淀起来的媒体公信力;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带来的行政资源;完善正规的新闻采编播牌照;国家、社会赋予的媒体监督权。特别是在当前背景下,这些天然优势往往是商业网站的短板。

《阳光重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与上线各职能部门建立了信任,有良好的互动,对他们的需求也比较了解。除了宣传,我们调研发现,很多政府部门对采集民情民意有刚性需求,需要一定的数据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在电子政务发达的今天,政府部门也需要改进工作方式,以电子化的手段提升工作的效率。当时,重庆只有市长公开信箱,还没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提供这些服务。因此,《阳光重庆》明确了发展互联网媒体的功能定位――利用传统媒体公信力,做好第三方的数据提供者;一台社情民意的测评仪;一个输出互联网技术服务的服务者。

二是打造平台级项目,在创新技术应用和盈利模式方面有所突破。我们参考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平台级项目发展思路后发现,《阳光重庆》完全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政务B2C(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模式)平台。由此,《阳光重庆》的关联群体可以细分为两类角色:第一类是重庆需要获取各类政务服务的3000万市民;第二类是重庆有责任和义务向群众提供各类政务服务的4000个职能部门、行业单位和2000个基层自治组织。《阳光重庆》搭建了一个第三方的政B2C平台,一头连着各级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群众,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平台中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让老百姓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得到一站式服务。

平台搭建起来了,如何盈利?这个为民办事的服务平台,不能向群众收费,而是以政务服务外包的形式,通过向政府输出技术和资讯服务从而实现盈利。《阳光重庆》探索的这种盈利模式,在重庆广电集团内部开创了政务服务盈利的先河。

三、做法:创新方式,打造新型政务服务平台

根据自身功能定位,《阳光重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搭建起了符合市场需要的新型政务服务平台。

一是成立独立法人机构,突破体制机制桎梏。在学习其他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经验后,我们发现,体制壁垒导致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存在激励机制匮乏、人才引进困难等短板,要建立新的传播格局,必须有市场机制深度渗透。因此,重庆台于2013年将《阳光重庆》划出重庆之声,专门成立独立法人机构――重庆阳光传媒有限公司,负责《阳光重庆》的日常运营工作。新成立的公司是重庆台全资子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极大释放了公司在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引入等方面的实施空间,从而适配于新媒体行业创新周期短、节奏快的发展特点。

二是加强人才储备,组建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引进了专业的互联网人才,没有用传统媒体的“老人”来干“新事”,尊重新媒体的业务规律,让懂行的人来做这个新事业。目前,《阳光重庆》组建了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作团队。其中,编辑和主持人均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主持人主持的多档节目获得相关评比奖项;记者均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均有两年以上记者工作经历,作品曾获多项省市新闻奖项;数据分析从业人员均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网络舆情分析师》资格认证;技术人员均是大学本科及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2/3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在大中型网站有三年以上研发或管理工作经验。

三是建立了完善的民意民诉公开受理、反馈及评价体系。《阳光重庆》把各个渠道收集到的诉求,全部纳入民情民意处理系统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办公软件系统搭建了群众诉求的智能化处理和分转系统,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对群众诉求的公开受理和反馈。为了保证平台顺利运行,保障群众诉求的办理质量和效率,按照“公开受理、转办、调查整改、结果反馈、群众评议、二次督办、评价排名”的工作流程,《阳光重庆》建立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流转快捷的群众诉求办理网络体系。

四是健全民意民诉的科学监测和分析机制。《阳光重庆》开发的民情民意分析处理系统建立了民意民诉指挥监控中心,对各地区、各部门群众诉求和办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指挥,及时预警并推动整改。同时,依托数据库定期对热点问题、普遍性问题、倾向性问题、苗头性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民情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民生项目提供决策参考,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预警信息。

五是运用大数据开展民生宣传和服务。《阳光重庆》开办至今,收到民情数据近百万条,汇集成了民生大数据中心。该中心就像一个“水池”一样,集纳了群众的“问政”和“民生服务”需求。如果仅仅是建“水池”,那么这水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而且有可能成为一潭死水,可靠信息会冷却直至最后失效。因此,我们对采集到的每一件群众诉求都进行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精准“定位”,通过“定位”,民生大数据中心的“水”被释放到不同的“沟渠”里,从而形成及时准确的民情预警。比如在开展民生宣传时,面对共性的需求,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面对个性化需求,则通过网站、微博、微信进行点对点地答复,或者提供相关搜索满足老百姓所需。民生宣传更为科学化、精准化。

四、成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丰收”

部长刘奇葆曾撰文指出,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要以浴火重生的识、你行我更行的气度,勇于挑起担子、把责任扛在肩上,解难题、啃骨头、往前走。”对《阳光重庆》来说,在传统广播热线节目遇到新媒体挑战时,迎难而上,正是有了“浴火重生”的胆识,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理念,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进行了积极探索,才有了今天《阳光重庆》所取得的成效。

《阳光重庆》开办9年来,努力搭建好这个政务平台。在社会效益方面,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收到群众来信、来电表扬23,282件,寄来锦旗30多面。各政府部门也将《阳光重庆》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方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纷纷作出重要批示。

在经济效益方面,《阳光重庆》通过打造区县分平台建设维护、第三方调查资讯服务、民生资金监管系统等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承接政府服务外包业务,提供资讯、技术输出服务。目前,由政务服务外包带来的新收入已占频率总体营收的1/2。

新媒体运营工作的特点范文6

您能否回顾离开校园后的工作轨迹?尤其是您近年来从事会展行业的主要工作经历?

许润禾:谢谢!我要感谢《创意设计源》杂志提供这样的机会,尤其在世博会闭幕将近一年之际,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畅谈曾经走过的世博之路。上海世博会已落下帷幕,但我依然存在某种难以割舍的感情,虽然亲身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但现在,我们将以冷静的思维、轻松的心态重新回顾审视世博会主题馆的工作,再次展现主题馆筹办过程中的魅力,以此与大家分享。

我是在1990年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虽然之后也有诸多学习的经历,但在工美的四年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起点,除了基础美术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我性格的培养,敢想敢干的处事作风始终渗透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

走出校园后,我进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系统所属的展览展示机构专业从事会展行业工作;2007年,我调入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工作,任主题馆部副部长,主要负责主题馆展示内容策划、展示设计、布展施工、184天的展期运营以及撤展等方面的工作。直至今年上半年结束后续工作,重新回到贸促会系统,开始组建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创意设计源》:请谈谈您参与上海世博会以及承担展示管理工作的情况好吗?

许润禾:说到与上海世博会的不解之缘,在未进世博局工作之前,我就开始参与上海世博会多项推广宣传活动。记得在2007年8月,一天我正准备出发去时,突然接到上海世博局局领导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到上海世博局负责组织方展馆展示工程的管理工作,当时我的确很犹豫。到后对我而言是一段纠结和挣扎的旅程。当时持两种意见:第一是认为世博局的工作繁重,一旦选择进世博局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上,人生就此形成转折;另一种观点认为世博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锻炼机会,一定要参与。这两种意见始终在我的心里拉锯,而当时最让我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我虽然具备展览会和展示工程的经验,但并未接触过任何世博会的展示工程,毕竟中国是第一次举办世博会。也许高原给予我无限伸展的想象,终于我对自己说:“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于是我从山南折返拉萨,与旅伴们分手后独自飞回上海。返沪之后,我就紧锣密鼓地和世博局的领导会面商谈,随后通过组织程序借调至上海世博局展馆展示部工作。

展馆展示部主要负责组织方建设的中国国家馆和主题馆。当时中国国家馆还停留在建筑设计阶段,主题馆已进入展示概念设计阶段。2007年底,我向局领导提出侧重管理主题馆工作的建议,在获得同意后,至此开始开展主题馆的一系列工作,也开始了我历时近四年的世博工作。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建设,既参考了前几届世博会成功举办的经验,同时,又结合自身的特色,使之成为一届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主题馆是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场馆之一,是最典型、最集中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的场馆,可以说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灵魂;主要侧重体现国际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以发生在国际范围的事例、国际流行语言作为展示元素,反映组织者对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全方位的诠释和表达;它超越了国别的束缚,具备世界性和普遍性,使得世博会不仅仅停留在丰富多彩的展览会层面,更上升到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引导我们共同讨论“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就需要同时回答“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什么样的生活观念和实践经验让城市更美好”、“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模式让地球家园更美好”这三个问题;要明确: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人、城市、环境必须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史上,这三个系统一直在互动,过去的历史,形成了人类文明的足迹;未来,在人类梦想的持续推动下,三个系统的互动还将不断提升和发展。

主题馆共设有五个场馆:在浦东“一轴四馆”的主题馆内设置有城市人馆、城市生命馆以及城市地球馆,浦西两处由老厂房改建的建筑内设置了城市未来馆和城市足迹馆。五个场馆的展示总面积达到7.3万平方米。

《创意设计源》:作为第一届由第三世界国家举办的世博会,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您作为世博会的一名建设者,能否综合谈谈主题馆建设过程中的工作特点与难点?

许润禾:“百年世博、一朝圆梦”,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建设者,我深感自豪,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和骄傲。为了实现上海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我们亲身经历了许多的艰辛,但现在,当我们回顾上海世博会时,我想说的是,上海世博会不仅给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世博遗产,更给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工作者带来了内心的满足。

回忆起来,如此大规模的主题馆建设工程真的是困难重重。当时遭遇的主要难题有四方面:一是时间非常紧。从2007年7月开始最初的概念设计方案遴选,到基本确定展示设计方案,经过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概念优化和深化设计,也就是说,从2009年7月才展开场外预制作,进场布展施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至2010年3月底,我们用了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完成场馆的各项布展工作。4月进入运营准备,5月1日,迎来世博会的正式开幕。可以说,我们是在被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再次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二是施工难度大。无论是对老旧厂房进行的改建,还是在新建的主题馆内建设“馆中馆”,施工中都充斥着大量的非标结构。经统计,主题五馆的展示基础钢材就达6500吨,我想这也创造了单项展示施工之最了。另外,有关影片的拍摄工作、装饰装修工程、展品展项的布置以及多媒体的联调等方面也曾遇到了诸多困难。三是全球化程度高。主题馆是体现国际普遍认同价值观的场馆,在方案设计上选取的事例以发生在全球各城市的事例为主。为了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人们进入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了解城市人的真实生活,经过设计,我们在全球六大洲六个城市选择了六个真实的家庭作为拍摄对象,通过跟踪采集这些家庭的影像,借此讲述了城市中“人的故事”。在城市生命馆,我们选择了全球范围内的五个城市,拍摄了五个“寻找”的故事,从精神层面体现城市如同生命活体,需要全人类共同呵护的思想。四是项目管理难度高。本届世博会主题馆展示工程的建设,涵盖了很多专业和学科,在结构基础方面,包括了:结构、机电、暖通、综合布线、安防消防系统等;在展品展项方面,包括了:实物展示、图文、影片拍摄等;在技术设备方面,包括了:音视灯光设备的选型、多媒体集成、联动调试等。三个方面需在不同的工作阶段得到有机、有序的协调,而这些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单个团队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整个主题馆的建设就由来自荷兰、德国、西班牙以及国内各省市的团队分工配合,共同完成。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协调外方设计团队与中方施工团队之间的文化差异,协调总承包施工单位和分包单位之间关系的问题,这些都给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虽然参与管理、建设的人员大多不具备世博经验,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始终坚持“全力以赴、办好世博、不辱使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依靠着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创意设计源》:您在此次世博会主题馆的设计建造和施工过程中接触过许多中外设计师,您觉得从这次世博会的项目来看,中外设计师有哪些差异或存在多大的差距?对我们的院校又有怎样的建议?

许润禾:谈及这个话题,我感触良多。2008年4月,我赴欧洲考察,拜访了多家曾参与过历届世博会的机构,通过交流,我观察到,每个设计管理团队大都由五方面的专业人才所组成,一是建筑设计,二是内容策划,三是商务代表,四是空间设计,五是技术管理。首先是内容策划,其次是设计(包括建筑和展示),须经过概念设计、扩初设计、深化设计三个阶段。其中深化设计涵盖很多专业学科,这些专项设计都需要在设计工作过程中得到有机、有序的协调,这是极为复杂的管理工作。遗憾的是,我们常见国内的一些设计人员,往往身兼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商务等为一身,这显然是非常不科学、不专业的。

所以说,如何统筹管理设计工作,是展示工程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我们应客观地看到,由于国内的展示设计管理起步较晚,存在差距和距离也是正常的。在我和各中外团队接触的过程中,总体感觉外方团队的设计思路相对清晰,工作步骤合理,在设计前期较为注重内容策划方面,具体设计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国内的团队往往是对内容挖掘和演绎体现不够深刻,这正是中外设计师重要的差异性所在。

以城市未来馆为例,对于“未来城市”这样的命题是非常难以表现的,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无法具体描述。城市未来馆是以“梦想引领城市的未来”为核心思想,西班牙设计团队针对这个核心思想提出“畅想未来城市基于当今的挑战”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观点,城市未来馆的第一展区“昨日之梦”,讲述了过去的人们对未来城市的梦想;第二展区“梦想与实践”,体现了过去人们对未来展望的案例和形成的果实;而在后面是针对未来提出 “多种可能性”畅想的展区,以未来之窗、交流塔、控制塔、全球化塔等展项所组成,其中未来之窗演绎了一部动画电影,呈现“生态之城”、“智慧之城”、“水之城”、“太空之城”、“能源之城”五个梦幻般的未来城市街景,表达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人类的城市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以此引导参观者的想象。

设计团队站在如此清晰的内容发展思想基础上,最终在实施具体设计时表现就较为扎实,从而真正实现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我想在这里表达的是:“内容是设计的基石”这样的观点,避免发生“重形式、轻内容”的情况;另外,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还需把握“四方面”的关系:第一是展示空间与内容的关系;第二是空间与展品展项的关系;第三是空间与媒体的关系;第四是参观者与展示内容之间理解的关系。这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和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因此,我们从中能够看到,院校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但在内容策划、设计管理以及技术落地性方面表现相对薄弱。数据表明,世博会后,会展将成为城市最为快速发展的行业之一,正是基于这样得天独厚的良好发展环境,我强烈呼吁,院校应加大对展示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在设计管理、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媒体技术等方面。力求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培养会展业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更好地为将来中国的会展行业输入优质的人才,使我们的展示设计走出国门,为竞争国际的展示项目而努力。

《创意设计源》:城市生命馆的核心展项-城市广场的五段影片给许多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当时是如何选择这些影片的吗?

许润禾:确定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生命馆的核心展项经过了一段颇为曲折的过程,我们试图通过拍摄五个城市的故事,来体现城市独特的精神。起初设想选择九个城市,由于预算的原因,影片取景的城市最后减少到5个。这5个城市不一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城市,然而影片中发生的故事却能以小见大。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肯尼亚内罗毕的自由广场、印度孟买站前广场、加拿大埃德蒙顿广场还有中国四川的汉旺广场,分别讲述了五个有关“寻找”的故事。

作为中国唯一入选的城市,汉旺广场短片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但是在策划之初对于是否选择汉旺曾出现过争议。多位专家提出:世博会应带给观众更多欢乐喜悦的体验,不必要那么沉重;另外,汉旺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只能算是城镇,不符合世博会的“城市”主题定位。但是我们认为,以汶川地震为故事背景,就是为了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讲述一个男孩在废墟中找到中国象棋盘,到他父亲的墓前摆上棋盘,在想象中与父亲下棋的故事。生与死的对话,用独特的方式来悼念自己的亲人,展示灾区人民凭着勇敢与乐观,在灾后重建生活、憧憬美好未来的精神风貌。在拍摄中,我们弱化了灾难性的一面,力求从精神层面体现城市如同生命活体,需要全人类共同呵护的思想。通过这段影片结尾,盏盏孔明灯冉冉升上天空的画面,人们能充分地感受到国人凝聚力的爆发,我想这也是让现场观众内心产生共鸣和感动的原因之一吧。

《创意设计源》:我们看到,城市人馆的展示理念和展示形态都让我们耳目一新,这样独特的演绎方法您是如何看待的?

许润禾:城市人馆的核心思想是:城市化过程要以人为本,尊重并顺应人的各种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了反映全球城市人多元化生活的面貌,荷兰设计团队采用写实纪实的手法,来讲述来自世界不同城市6个家庭的真实故事,这种展示方式拉近了与观众的亲近之感,视觉体验新颖独特,展示基调符合世博会的参观方式。展厅里面所有的饰面装饰材料均采用城市里经常看见的物品和物件,例如:脚手架、油漆罐、窗帘、牛奶盒、周转箱等,观众都感到非常惊讶,这些材料在城市中如此普遍,却成为了反映城市生活面貌的一种载体。我们将6个家庭所拍摄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健康的影像,贯穿于整个场馆展示空间的多元化城市之中,所以展现方式显得非常独特,在世博会期间,该馆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大多数场馆均采用多媒体技术来打造核心展项,因此许多观众感叹影片泛滥,您对此如何评价?

许润禾:从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到2005年的爱知世博会,再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多媒体影像技术成为表达展示内容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最易于在单一载体中综合性地反映主题内容,因此也成为展览展示的主流形式。

除此以外,观众对影像的吸引力也是非常追捧的,在世博会期间,排队最长的沙特馆、石油馆都是在多媒体上做文章,人们为什么排5、6小时以上的队也要进去参观?就是因为对其多媒体表现方式感兴趣,觉得有意思、好看。

我个人比较欣赏阿联酋馆,它以“珍珠的故事”作为主线,设置3个展区,从不同层面来讲述阿联酋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都采用不同的影像方式来表现,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第三展区全息投影的联动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还有,世博会期间广受好评的中国国家馆的“清明上河图”展项,纯粹把原图陈列在展厅里面,并不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而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绎,图中的人物动起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宋代城市的市井场面,就非常夺人眼球。

所以说当前多媒体已成为展示表现的主流手段,它的广泛使用是符合我们观众的审美情趣的,是合情合理的。当然,在世博会期间还有些馆并没有使用多媒体,例如英国馆,同样获得了非常好的评价。除此之外,世博会的场馆,需要集成的内容很多(经济、文化、政治等),但在场馆面积和参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多媒体影片是更能够集成、承载众多内容的载体。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除了组织方的场馆外,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类型的场馆,在这些场馆中有哪些您认为是精彩的?

许润禾:事实上,在主题馆的建设、运营期间,由于工作繁忙,我没有更多关注其他场馆。但作为从事会展行业的专业人士,世博会是学习、借鉴的最佳机会。因此从2011年8月起,随着运营工作逐渐走向正轨,我开始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参观,并且尝试去记录、去研究。现在我正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合作做一个课题,通过照片、文字、影像将世博会的一些优秀场馆记录下来,特别是与各国的设计师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内容策划、主题演绎以及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考。

我个人非常喜欢英国馆,它的建筑与展示达到了高度统一,建筑本身就是传达展示内容的重要表现载体。很多场馆的不足是由于它们的建筑与展示是由两位设计师或两种管理模式来打造的,这样建筑与展示很难高度融合。英国馆在这个方面无疑做得非常成功,并且更胜一筹;它的建筑、展示以及周边空间三位一体,完美结合,这是很多其他场馆忽略的地方。英国馆在展项上以小见大,将“种子”安插在建筑上,并贯穿展示空间之中,内外相辅相成,讲述了一个让观众反思的宏观问题“人类如何来保护地球植物的多样性”,这个理念所体现的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吻合。

还有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城市发展中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多元化的实践成果,也非常有借鉴学习的意义,在这里,我们应更多去关注展示的内涵,这些具体的案例能引发我们对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创意设计源》:上海世博会结束已近一年,世博会必定对上海会展行业有所推动。您个人在此方面有哪些举措?

许润禾:首先,我想说能够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建设工作,对我个人来说是幸运的,在整个过程中,虽然有很多酸甜苦辣,碰到诸多困难,但今天回想起来,这同时也是一种“享受”,当我看到主题馆从图纸变为现实,看到主题馆从空旷漆黑到缤纷炫彩,看到我的团队成员从工作的满脸疲惫到开馆那天的灿烂笑容,看到世博会从开园第一个观众走进主题馆到落幕那天最后一个观众不肯离去的背影,这一切,都使我感受颇多。我会铭记这日夜奋战的日子所发生的事情, 她充满了艰辛却又饱含着兴奋,是刻骨铭心的。总体来说,四年世博建设,是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它丰富和拓展了我的视野,特别对于主题性、文化类型场馆的建设管理经验,学到了境外先进的设计管理理念等,这些就是参与世博会得到的最大体会,我想,主题馆是回应和演绎“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是主题馆的建设者,同样,我们也在回应和演绎我们人生,我们的人生随着世博会也将变得更加精彩难忘。

虽然上海世博会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体验是短暂的,但她所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无限的,对于每一位建设者所带来的回忆是美好的。同样,我坚信她对于中国以及上海这个城市的会展行业的影响也具有深远意义。作为参与者和继续从事会展行业的我,必定利用世博会所积累的管理经验,努力拓展展示市场。基于这样的想法,在上海市贸促会领导支持下组建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这个新的平台将集思考、设计、管理三位一体,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以展示形式为载体,以内容策划、空间设计以及工程管理为手段,致力于推动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够有所作为,也希望将上海世博会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许润禾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题馆部副部长、上海贸促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