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1

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实践的工作开展过程之中问题较多,其体现在多个不同的层次之上。所以在今后还应当对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主要问题和核心的难点等进行系统性的整改,以更好地实现建设和改革的目标,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从企业角度看,其对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不重视,往往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制定的用工管理办法不合理,某些条款甚至与国家法规相违背。不少劳动合同在签订时公平性不足,这也是导致后期劳动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从劳动者方面看,部分劳动者缺乏法律常识,频繁跳槽、违约的情况常有发生。加上有些务工人员本就抱着临时就业的想法,不愿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无疑会增加劳动用工管理的难度。故应当重点地对当前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更好地实现项目的创新与改革。

二、建议及对策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广大企业实施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重大价值以及在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集中性地分析,可以明确今后工作的主要改革方向。下文将针对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改革重点以及实践工作之中需要不断加强的项目等进行集中性地研究,旨在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创新,为今后企业不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1.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中法律意识的增强

首先,在实践工作之中应当加强对双方法律意识的增强,这一点是完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质量的关键点。在工作之中应当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以及媒体的宣传,不断增强双方的法律意识和观念,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劳动者可以充分掌握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规定,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义务,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健全的、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的建设水准。其次,还应当充分发挥出当前社会上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违反的情况应当坚决地进行曝光和处理,并且加强相关部门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现象和问题的处理,严格按照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之中的相关规定,合理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出可行的方案实现对传统项目的改进。引导双方合作关系的改进,并且以此为基础树立起健全的法律意识观念,为今后劳动用工组织管理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中执法力度的增强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2

关键词:实践;分化;统一;内在矛盾性;运行机制;世界观意义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37-04

实践是“为天地立心”的活动,即在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重建世界。之所以把天然统一的世界分化又统一,原因就在于,那个原本统一的天然世界是一个纯粹自在的自然界,它走的是自己的路,从来不会主动的理睬人或满足人的需要。人所需要的一切虽然最终来自于自然界,但又不是自然界直接赐予的,反过来说,自然提供的大量资料却大多数不是人所直接需要的。这是人和自然界之间最深刻的矛盾。正是这个内在矛盾性促使人去从事分化和统一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肯定实践是分化世界和统一世界相结合的活动是哲学实践观的核心。

一、实践是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的统一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至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2]。”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统一的,但这种统一并不是动物式地对外在自然的单纯适应,而是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界交互作用的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3]。”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中,人类既在创造自身的历史,同时也在塑造自然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既是社会与自然不断交互作用的途径,同时又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这种特殊的物质形态是人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

实践本质就是主体能动的改造客体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这个定义包涵两点:(1)实践是人特有的主体性活动。也可以说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它由主体发动,并且是为了主体的活动。实践的主体性表明了自主性和创造性,统称自觉能动性。(2)实践是在主体之外进行的对象性活动。任何实践都有其指向对象,这个对象叫做客体。客体具有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为使其成为“唯我”之物,主体只能运用自然力。借助物质力量对物质对象施加物质影响,这种对象性决定了它是感性的物质活动。

综上所述,实践是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的统一,这个统一表明实践是集主体性和客体性于一身,这是实践中人和物各自二重化造成的自然物质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动态表现。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是两种相反的特性,主体和客体是实践的两极结构。实践的功效就在于,它能使两种相反的特性相成。也就是说,实践能使主观客观化、主体客体化。不再是单纯的主观性,而是能与客体抗衡,有现实能量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实在性也不是自然物质的单纯客观性,而是有主体目的、主体利益能量的现实存在性。这种使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实在性相融合是实践直接现实性的优良品格。它表明实践的一极直接与主体的主观性相通,并把它引出主观世界,使其客观化,可以说,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活动。实践的另一极与客体的客观实在性相通,并使客体主体化,客观主观化。

对人来说,世界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实践分化与统一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4]”的过程,是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即创造世界的过程。天然自然只是人类世界的自然前提,而不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人类世界不是建立在天然自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物质实践所引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个基础上,天然自然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人化自然,成为人类世界内在要素对人类世界发生作用;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人类世界的基本内容,人类世界所发生的事物和现象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并且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

二、实践的内在矛盾性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即是实践分化和统一。世界的二重化首先体现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实践同样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自在世界一是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世界;二是指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世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一)实践对世界的分化

在人类产生与人类实践的作用之前,物质世界仅仅是自然界,是一个没有被人类影响和改造过的世界,是纯粹的自在世界或天然世界。自在世界中的一切变化都是纯粹自发进行的,都遵循纯粹的自然规律。这时没有所谓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区分。

在人类产生和人类实践作用以后,作为自在世界的自然界分化,产生了人类世界。所谓人类世界,又叫属人世界,是指被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影响、改造了的世界。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由人们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社会;二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所影响和改造了的自然界,也就是被打上人类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或“人类学的自然界”。“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在实际上把自己划分为二,而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5]。”

此外,实践不仅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区分的基础,而且也是联系的桥梁与中介。通过实践而相互联系的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具有统一性。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通过实践活动创造了以前所没有的人类世界。但人类世界不是人凭空创造的,而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的,以自在世界为物质前提。从根本上说,人类世界既是人的劳动创造的,也是整个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地转化为人类世界,使越来越多的“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人类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展。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的桥梁和中介。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不仅人类文明和文化越来越广泛深入地影响自在世界,改变着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形式以及规律作用的条件,甚至造成大自然的生态失衡的危机;另一方面,自在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不断进入人类世界后,就成为人类世界的自然基础,制约着人类世界的发展变化。

实践的内在矛盾性是实践分化统一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人和自然界的之间的深刻的矛盾,才导致了分化世界的活动。这种分化得以实现的真正动力是劳动实践,同时劳动实践又使分化的世界在不断的交互作用中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实践的运行机制

实践的运行机制是实践内在矛盾性的重要方面,作为实践的运行机制解决的是这样的问题:分化的世界怎样统一起来的,又是怎么在同一实践基础上得到统一的。它的主要内容是实践活动两极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和“双向对流”。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主客体二重化决定实践活动是动态过程,而且是双向对流的互动过程。即二重化的矛盾不能用单向解决。

具体的讲,实践以主体和客体为两极结构,以工具为中介,以目的提出为起点,以目的实现及结果为终点。

目的就是实践活动开始前,在人头脑中以观念形式存在、对实践活动结果的一种超前反映。人的观念活动是实践的世界观意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践上看人的观念活动,坚持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现实性”是揭示实践作用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概念固有的本性或原有涵义说,离开实践的主体不但没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分,而且就连现实与可能的区分也毫无意义。只有在人的实践中才需要把握现存世界中那些潜在着的、尚未成为现实的多种可能性,并通过自己的活动使其转化为现实。这种现实性,并不能从认识活动所具有的普遍性中引申出来,而只能从实践中引申出来。实践所创造的现实,是人们的现实性观念存在的源泉。工具是硬件工具系统,工具贯通两极的作用就是工具在实践中的中介性作用,主观目的单纯主观性是在工具中介之下物化的,并且表现为一定客观效果。理解工具要理解工具和目的的关联性。工具与目的既对立又统一。工具所以是包含主观因素的力量,也是因为目的。实践结果指在客观对象上实现了主观目的,即结果就是主观目的的感性显现。

其中,主体实践中的能动因素,主观目的的提出、贯彻、实现是这种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客体是实践活动的对象,又是实践活动的制约性因素,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转移是这样制约性的直接表现。客体的价值属性是主体及其需要所赋予的,是价值主体运用价值尺度对象化的结果,是主体属性在客体上的对象化凝结。工具是把主观、客观结合起来,使二者得以实现的中介因素,这样,目的、工具、结果就是构成了主客体之间相互对流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就是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的实质是把实践活动造成世界二重化重新一体化,把客观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矛盾重新统一起来,这一运行机制的结果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这个结果是主、客体间对立的解决。

如果说实践的五个内在矛盾性的具体规定即:人为世界和天然世界的矛盾、人类世界(人的世界、现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矛盾、人和物与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主体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矛盾、自然物质始源性和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矛盾是强调分化,则运行机制是回答二重化的世界是如何在同一个实践中被一体化,统一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活动既是在物质世界的客观舞台上现实的塑造出属人世界的现实依据,又是把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既是客服客观的片面性和主观的片面性的基本途径,又是把人和物的东西统一起来的必由之路。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社会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统一结果,实践结果的重大理论价值在于回答了在社会发生学上,社会是怎么来的。实践观的世界观首先在于社会历史观。

旧唯物主义者的缺陷就在于,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6]所以,劳动实践是正确理解实践结果和社会存在的关键,也是正确理解生产方式由来的关键。正是由于劳动,原来作为自然条件的地理环境,经过劳动之火的锻造被一分为二了。一部分为劳动对象,另一部分介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生产资料。原来的人口变为主体及劳动者,这样由原来物与物的关系转化为人和物的关系,即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构成全部社会存在的三个实体性物质要素。它们支撑着全部社会物质生活,由此看来,作为实践结果的社会存在并不是地理、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三者相加之和。而是地理和人口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整合。这个整合的结果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说是社会发生学上讲的实践的结果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生产。

实践结果、社会存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创立哲学中的三个具有决定意义逻辑性的环节,其中,实践结果既是人类社会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起点,又是唯物史观产生的逻辑起点。社会存在是对实践结果的理论概括,唯物史观是对社会存在的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正是在实践结果上实现了唯物史观同实践观的对接。

社会是实践的结果,“社会是劳动的产物”。其中的物质性不是单纯客观性,而是包含主观因素。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生活领域里的物质性概括。社会存在概念形成,标志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整个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解决,在于解决社会生活的物质性。由此,得出结论,若没有唯物史观,则没有整个物质统一性。没有实践观就不会有唯物史观。这里,集中体现了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世界观是人对于世界同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寻求世界的统一性,一般的说,不把世界观看作是人们站在世界之外对世界的静观和直观,而是置身于造成实践二重化的世界,及二重化造成的关系之中的对世界的反观和反思。马克思创造性的建立了一种以自然界的先在性为前提,以人的革命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为基石,以人的对象化和世界的人化、物的外在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的辩证统一,现实的人和现实世界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崭新的哲学世界观,始终充满着永不停息的生命活力。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7]。”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马克思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之处,即它们都不懂实践。在研究人类生活时,马克思选择了“劳动”作为切入点。虽然自有人类存在就有劳动,但正如人们千百次地接触商品却未必能认识商品一样,尽管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在从事劳动和实践,却并未真正懂得它们的本质和意义。马克思则通过对实践的哲学分析,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揭开了人类生活世界的奥秘,从而使这个被以往哲学家普遍忽视的世俗问题成为哲学变革的“阿基米德支点”。

哲学的实践观就是世界观,至于寻求世界的统一性,在一个无人天然世界中,不存在不统一的事情,即天然是统一的,哲学所寻求的世界统一性只能是经实践分化的二重世界的统一性,即哲学所寻求的是不统一世界的统一性,有分化才有统一的必要。

实践的上述世界观意义就是哲学世界观的真实含义。它表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是一个死寂的世界,而是一个矛盾的世界,是人和自然相互抗争的世界,在这一个世界中,不仅有自然物质始然性作用,而且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实践分化和统一世界相结合活动,实质是自然活动始然性和人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见,世界观不是静态概念,而是动态过程。没有二重化世界的分化,世界观就无法形成。人的真实世界就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二重化世界。

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这个直面于人的现实世界,并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整个哲学的基本核心和灵魂,不但揭示了这个现实世界的“奥秘”和本性,而且既克服了唯心主义哲学的片面性,又超越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建立了一种立足于用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把握现实世界的新哲学,即以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新形态的唯物主义哲学,从而在哲学性质上也实现了一场划时代的哲学变革。

四、结语

马克思的哲学与西方其他学派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确立人的哲学地位和否定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这样,这就不仅仅是提高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找到了返回现实世界,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把人加以具体化的现实基础和道路;不仅仅是摒弃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且确立了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真正实现了哲学的根本性转变,创立新的世界观。这就是马克思的哲学优越于其他现代哲学的根本所在。

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核心地位和内容。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创立,就意味着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意味着哲学理论被转移到一个全新的基础之上,意味着哲学的主题、性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当代社会,学习实践观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马克思实践思想不只是描述性、解释性的,它更是革命的、批判的。为了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哲学界主要形成了三种思路,即通过“回到马克思”或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文本,把握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精神实质;通过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等的“对话”,揭示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真实意义;通过“面向当代实践”推进马克思实践思想的研究、运用和发展。科学世界观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在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而形成的。如果脱离当代实践,马克思实践思想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就必然枯竭。

其次,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8]。”当代人类只有确立科学的实践理念、健全的实践价值取向和合理的实践模式,关注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的改变之间的和谐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化自然自身的和谐、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

再次,哲学是一种对待多重世界的思维方式理论。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世界多重化、多义化,使它充满了多重复杂的矛盾关系。哲学要为人们提供的不是那个人产生以前、与人无关的非人世界的图画,也不是人虽产生却仍然像动物一样顺从自然支配的那种自然一统的世界图画,而正是这个业已充满着人的矛盾的多义世界的情景。哲学的作用应在于,通过揭示这一世界的上述基本矛盾关系,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世、地位、处境、价值、义务和责任,以便自觉地采取适于自身性质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它们的关系。从这一意义说,哲学就是一种对待多重世界关系的思维方式理论。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9.

〔2〕〔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1,289, 458.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1.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3

把建立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作为基本保障。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抓、抓系统,这是由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决定,也是由德育工作的规律决定。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德育工作专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地各校基本实现了工作部门专门化、队伍配备序列化、课程设置专业化,但 “教书”与“育人”渐成两个领域,相互间的整合渗透越来越少,协同不足矛盾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立德树人丰富的内涵。这些薄弱环节的存在,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立德树人工作的整体谋划,综合协调,系统推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协同、五个统筹”:一是要推进各学段协同,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和研究生五个学段,使各学段的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有机衔接,对不同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出不同要求;二是要推进各学科协同,统筹品德、语文、历史、艺术和体育五个学科,使各学科相辅相成,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多学科支撑;三是要推进各环节协同,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和考试五个环节,使各环节有效配合,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充分体现“学校的全部生活,学生参与的全部活动与交往都有德育价值”,从而为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供全方位服务;四是要推进各类教育力量的协同,统筹教育专家、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士五支力量,形成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整体育人合力,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提供更加科学的智力支持;五是要推进校内外的协同,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和社会五个阵地,形成互动互促、相互渗透的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为一体,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德”的科学内涵,确立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根据和价值标准,同时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路径方向。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当前,要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用梦想支撑信念,坚定人生目标。要认真实施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立足实际,制定中小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科教学指导纲要,渗透到各类文化课和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劳动习惯”坚定爱国信念。要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为切入点,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紧密相连。认真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实施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启动名师名家示范课工程。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义礼智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无不传递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格修养、行为规范和家国情怀,是今天道德教育的重要源头活水。要注重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区别对待,做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各有特色、各有重点。要开展好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高校做好《中国文化概论》的推广使用,在中小学校要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把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以文化人,育之于心、体之于身。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团文化,以及校歌、校训等当中来,在校园环境上加强传统文化的育人氛围。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体育、艺术、娱乐等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寓教育于文体活动的功效。要挖掘本校发展历史中具有德育价值的传统文化因素,使学校的发展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4

关键词:复合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能力本位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建设的背景

社会保障是与西方国家社会救助事业和福利国家建设密不可分的。从1601年旧济贫法到1834年新济贫法,从德国各种社会保险法规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从贝弗里奇报告到福利国家建设和改革,社会救助理念从过去的特殊人群向全体公民拓展、从传统的救助体系向新型救助体系发展,社会福利不断扩张和完善。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开始的。首先,为了发展市场经济,为了释放政府沉重的负担,为了激活企业的积极性、能动性,国有企业实行了减员增效的改革,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被迫下岗失业。如何妥善地处理下岗失业人员,这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这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提出了巨大的现实问题。其次,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松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很多农民工的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农民工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险,农民工子女教育遭受忽视和排斥。如何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重要课题。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不断出现。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面临生存危机,虽然地方政府以现金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性的补偿,但是失地农民却因为失去土地而缺乏其他技能,难以在城市里谋生。如何系统地解决失地农民生存问题,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配套措施、政策是地方政府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着双轨制的改革、发展企业年金、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任务。这些现实问题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挑战,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时代要求。地方实务部门、基层政府、企业等需要大量的实务性、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目前,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法律法规的人才、面向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

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却面临着如下基本问题:(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无基准。(2)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成果在课程体系中的反映滞后。(3)学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很多学校面临因人设课和无人而不设课状况。(4)本科和硕士两个层次课程界限模糊,知识点的衔接混乱甚至重复。(5)各个高校之间开设的课程大同小异,高校之间同质性恶性竞争非常严重,许多高校专业建设没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6)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基本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或实习机会,最终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陷入就业状况不佳的尴尬境地。

二、四川理工学院深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探索

四川理工学院地处四川西南地区,是一所地区性高校。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基层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社会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技术人才。[1]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大学生必须涉猎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在教育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实践性课程设置及实习基地的建设上加大建设力度,要重点突出并与实践紧密结合。大部分高校或专业往往将学生实习环节放在最后一个学期,但由于学生忙于找工作、职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实习形同虚设,效果可想而知,必须加强实习环节设置的研讨,使得实习环节设计合理化、科学化、实效化,防止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四川理工学院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与改革,形成了建设复合应用型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本位为取向的办学理念。

第一,构建复合型课程体系。法学院具有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法学四个专业。基于自身的资源与条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以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为基础进行建设。培养方案在经过几年的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在法学院内部融合四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确定了社会保障概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劳动经济学8门核心课程。培养方案将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也纳入其中,实行学生自由选课。学生只有具备了法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同客户或群众处理好关系,依法开展工作,依法行政。

第二,以市鲂枨笪导向。课程设计紧紧围绕着市场需求,不断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加社会所急需的课程,删除过时的无用课程,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逐步形成,非营利组织也在迅速发展,公益性部门的就业市场将会逐步扩大,根据该领域的就业市场,相应地开设了社区管理、 劳动关系和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作为选修课。随着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的深入,国家需要大量的懂得法律知识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将经济法学、合同法学、民法等课程作为选修课,而保险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作为必修课。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管理人才。这些劳动管理人才专门负责企业的劳资关系,处理劳资纠纷。培养方案增加了劳动经济学、劳动社会学、劳动关系学、劳动争议处理等课程,特别是开设了《劳动协调员》等实践课程。

第三,以“能力本位”为取向。“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包括一定的理论课程,更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最终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环节的优化设计是打造本科生能力的关键。实践活动是根据实践制度设计来进行展开和实施的,如果实践制度不合理、不科学,那么本科生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会受到极大的阻碍,受影响的学生不是少数几个而是大多数甚至所有人。学院根据历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学生意见建议的反馈等,进行了如下探索和改革。1.在学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实践课的比例,压缩理论课的比例。2.将实践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这有利于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使得理论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大一新生的专业课,任课教师就要践行好这个理念,让新生熟悉和适应这个制度。3.将实践环节分配到大学四年的全过程中,这防止了将实践压缩在大四最后一年集中实施,实践归于虚无。实践分为认知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等。在大二,安排学生到人社局、民政

局、保险公司等单位去认知实习。在大三,安排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专业实习。在大四,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方式,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根据学院与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的交流,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有学生能长期到它们那里进行实习锻炼,希望有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学生能成为它们的“固定”的人力资源,并且希望学生能经过一两年的实习锻炼最终留在单位内。即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希望尽量缩减学生的“打杂”期,缩减用人成本。

根据学院的办学理念,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坚持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删除了以往的学年论文,加重实习实践的比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注重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人才,开设社会调查实验、社会统计学实验、五险一金实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会计学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为了贯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院在毕业论文选题方面进行规定和引导,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改变过去学生撰写理论性学术论文出现的种种问题(学生抓不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术前沿,理基础薄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学生的锻炼作用有限等)。这有利于学生去切切实实地进行社会调查,从而真正地得到一次磨练,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应用,对自己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核。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5

关键词 实践创新 土木工程 培养 3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九江学院属于地方性本科院校,而土木学院是九江学院下设的一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二级学院,是九江学院重点建设发展的骨干工科院系之一,也是九江地区乃至赣北唯一的一个专门培养土木工程和城市建设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基地。2002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的本科生。近年来,随着我院的迅猛发展,该专业的发展也很迅速,在实践创新方面有一定的成绩。

0 引言

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首次提出:“今后5到10年,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抓紧完成并不断深化各项重大教育改革,加速教育事业的发展,把人力资源作为国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千方百计缩小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历史性贡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同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上,国内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也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机制,对实践型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相关研究。

国外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很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比如,培养目标上重视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校企结合非常紧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注重因人而异,实践环节细致灵活;在课程体系中,理论基础教学和宽口径专业知识的安排合理;鼓励“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发展;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训练设备和经费充足,学生实践和评价体系完整等。总之,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

1 构建实践创新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创新体系是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补充,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实践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1 高校和教师的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为重中之重,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核心任务,明确了着力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在高校方面,要注意高校实践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要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和考试方法,激发创新思维,要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方面,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创新素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完善奖惩制度,完善各种活动机制,完善经费保障制度,提供充足的研究条件,引导创新思维,搭建实践创新平台。

1.2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因素。所以,要考虑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要加强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增强学生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实践的勇气和信心。

另外,也要通过宣传、完善信息传播路径、增加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数量等,加强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了解。

1.3 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明确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政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加强监管,制定可行的执行措施,把相关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同时,注意校企合作,设立创新基金,建立校企长期合作机制,达到双赢。另外,也需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动力。

2 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创新体系

在“3T”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创新体系(Try)是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环节,包括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科技创新活动等。

土木学院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创新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创新活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组织开展好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为丰富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根据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要求,我们所构建的“3T”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创新体系如下。

2.1 实验教学

土木学院实验中心是目前江西省最为完善的土木工程试验中心之一。现拥有实验用房6900平方米,室外辅助试验场2000余平方米,固定投资额达3000万元。下设工程结构与力学、工程材料与土工、工程测量与检测、工程设计与园林四个分中心。实验中心确立以“加强动手、突出应用、注重素质、立足创新”为指导思想,积极提升教科研水平,力争把本实验中心建设为在江西省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土木工程实验研究教学基地。

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设施得到了学校经费的大力支持,全面加强了教学的软、硬件实验设备建设,极大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专业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目前,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上机实习、课外科技活动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实验任务、教学改革、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2.2 实习、设计

校内实践基地已建成有工程结构与力学、工程材料与地质、工程软件与图形、工程测量、工程质量检测五个二级中心实验室,包括工程结构、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土工、地质、模型与构造、工程软件、专业机房、专业画室、工程测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装饰工程质量检测等16个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生产实习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目前已经建立了9个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与九江市建设监理公司、九江市宏信检测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将自己融入到实际的施工生产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生产实习的预期效果,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实习基地已成为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基地,为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劳动训练

劳动训练包括公益劳动、双学位辅修和岗位资格培训。公益劳动是直接服务于公益事业,不取报酬的劳动,是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一项内容。通过安排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其良好的素质。双学位辅修是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跨学科门类学习另一专业的学位课程。通过选修其他专业,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结构。

岗位资格培训通过各个工种的系统训练,让学生在掌握自有知识的同时,和具体岗位更好地衔接起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除获本科学历证书外,还取得了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造价员和安全员等一项或多项岗位资格证书。由于我院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工程实践背景,就业率一直都在90%以上,并且处于上升态势,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全校前列。

2.4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包括学科竞赛、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三方面。学科竞赛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能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教育与产业之间联系。目前,我们在探索拓展多种方式开展学科竞赛的同时也在主动探索每一类型竞赛自身形式的多元化。近年来,我院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不间断地开展学科竞赛,如“结构模型大赛”、“测量大赛”、“图形技能大赛”、“数学建模大赛”、“配音大赛”、“PPT大赛”等。

社会调查作为培养学生社会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我院一直以来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沙龙访谈”,通过对热点话题的调查和分析,通过邀请相关老师、领导和其他人员,深入讨论和探讨该内容,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克服了学生进入社会的心理恐惧感。目前“沙龙访谈”已办了75期。

社会服务是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来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活动。通过暑期的志愿活动和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2.5 科技训练

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院每年都积极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大赛,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应的科研活动,比如论文,模型等。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这是对教学实践的有益补充,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提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同时,也丰富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九江学院土木学院多年来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在加大实践创新活动力度、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宣传等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构建实践创新体系对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朝晖.国外一流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N].教育,2011.23.

[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王洁.中原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郑州大学,2012.

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范文6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虽然业绩没有很好的表现,但工作并没有偷懒,甚至是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因此也无可厚非。如果是在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句话尤其容易博得同情。

不过,一件事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往往能发现让人深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倒过来看――有苦劳,却没有功劳,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为什么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干下来,却还是不能取得好的业绩?

抓住这个问题去深究那些“有苦劳,没功劳”的销售工作,基本上可以发现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是割裂的,为铺货而铺货,为促销而促销,为销售而销售,却没有策略性地考虑销售工作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如何能够相互承接、相互促进,销售工作变成了“蚂蚁啃骨头”式的苦战;另一类情况是,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是机械的,也许不乏销售的方法和策略指导,但是执行中行为与策略脱节或僵化,销售人员为了眼前销量倾向于短期的、“速效”的行为,或者不能因时因地施策,不会去分析、总结更有效的工作策略,造成工作中“只动手脚,不动大脑”,这仍是对销售工作缺少策略性思考的表现。

销售是一种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但是很多销售人员做的是没头脑的销售,缺乏策略思考的销售行为必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那么销售的头脑体现在哪里?――在工作思路上,就是要让销售带上市场的头脑;在工作行为上,就是要策略性销售。

企业之间市场争夺的强度和深度日益加强,越是在这种环境下,销售在某一个要素、某一个环节上所能取得的优势就越有限,销售业绩的达成就越依赖于营销各要素和环节间的组合与协同。而只有策略性销售――带着市场的头脑来看待销售的问题,找到哪些工作对销售增长是真正有价值的,怎样工作才是最有效率的,从而对销售做出策略性的组织、设计和实施,才能使各项工作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联系,使销售人员的每一个行为指向可预期的成果,在销售伊始就奠定胜利的基础。同时,把策略性销售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思想,就能推动我们不断发现、提炼出新的销售方法和模式,进而持续提升销售队伍的战斗力。

2005年中,《销售与市场》把“回归销售”作为贯穿全年一条主线,重新思考销售――这个企业所有营销努力的根本目的所在。“回归”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销售问题。在这个主旨下,我们开始了对策略性销售的探究:

做对销量持续增长有贡献的事

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营销模式:从一线来,到一线去

通路促销:“促销”死,“促通”活

掘金核心销售日

利润“脱贫”:再造供应商盈利能力

该做的都做了,销量还是上不去?

……

策略性销售的“策略”,一定是来源于实践的,它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难度,因此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去发现的。策略性销售的实现基于两个条件:一是意识,销售人员要带着思考的头脑和发现的眼光去分析、执行销售工作;二是组织,管理者要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更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模式,让“策略性”成为整个团队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