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1

一、基本情况

我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启动,2009年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已完成了298个行政村(垦殖场)的建设任务。其中,2011-2013年共新建16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目前都运行良好。

二、自查情况

1、配送到位。163个建设点都设置了报刊投递箱,张挂了“农家书屋报刊投递登记表”,配备了农民生产生活急需的文化、科技、少儿、生活、综合等方面的图书及科技知识光盘,都能按时配送,且已编号上架,种类册数基本上与合同书目一致。

2、定点建设。163个建设点都严格按照申报计划和省新闻出版局公示的规划点进行建设,没有发现变更建设点的现象。

3、设施健全。书架、桌椅等基础设施都已配齐,都严格实行“四张三本两证”的管理制度,借阅手续完备,管理严格。

4、培训全面。我县已开办两期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聘请了有关专家对163名农家书屋管理员(其中50名残疾人管理员)进行了包括图书的分类管理、登记制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等全面的上岗培训。

三、特色做法

1、统一组织,分级管理

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层层组建了相应的协调机构,确保了组织机构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形成了各单位、部门通力配合,齐抓共管的局面。新闻出版局负责本县农家书屋工程具体实施;各乡镇文化站明确专人负责本乡镇各村农家书屋的监管工作,各村确定专人具体管理,形成局镇分级管理模式。

2、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地考察当地村级组织阵地、村级学校等场所是否具备选址条件,对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2011年初,在全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安排部署时,我县制定了将剩余的163个行政村分为两年完善的建设规划,下达了建设任务,并提出了“明确工作职责、培训书屋管理员、精心组织出版物和设备的二次配送、履行交接手续、督促开展工作、完善检查验收”的工作安排。为我县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提供了项目和政策保障。

3、统一标准,集中配送

我县将剩余的163个农家书屋建设点集中在今年配送书刊,其中2011年配送82个,2013年配送81个,并已于今年8月上旬配送到位,全县统一标准,由新华书店集中配送,图书、光盘、书橱、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

4、建管并重,规范管理

我县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了《农家书屋图书员管理制度》、《农家书屋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管理。二是加强对全县“农家书屋”工作的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和检查、验收、考核等工作。三是抓好业务培训和现场指导。我县按照“农家书屋所在村应选配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人管理员”的标准,遴选了163位村民作为农家书屋管理员,并聘请了专家对他们进行了全面的上岗培训。

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

1、建设点分布不均衡,边远偏僻地区农家书屋少,书屋的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

2、部分交通不方便地区存在报刊投递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管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漏洞。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2

一、基本情况

安定区辖12个镇、7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38万。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4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元。

安定区文化出版广电局现有干部12人,内设文化市场管理、广电影视、群众文化、办公室等股室。下属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影公司等5个事业单位。全系统共有事业干部职工112人,其中管理人员23人,专业技术人员52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34人),工人37人。

全区现有文化经营单位325家,其中网吧24家,歌舞娱乐场所21家,印刷厂11家,印刷品经营单位58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05家,出版物经营单位58家,书画品经营单位48家,古玩经营户45家,专业剪纸人员28名。

20__年以来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先后在内官镇、团结镇、李家堡镇、凤翔镇、巉口镇、鲁家沟镇、葛家岔镇、青岚乡、杏园乡、宁远镇、香泉镇、西巩镇、符川镇、石峡湾乡、新集乡等乡镇建立了17个“农家书屋”。共配送各类图书17981册,VCD光盘631张,价值达236824元。共配套图书架57个、阅览桌37张、阅览椅115把、电脑、电视机和VCD机,总价值达30多万元。

二、主要工作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在完成每年春节的社火调演等群众性大型文艺活动的同时,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节会活动组织文艺演出,20__年共演出《和谐安定》、《颂歌献给党,廉政为人民》、《共建和谐》等专题文艺晚会和广场文艺演出14场;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队伍深入香泉、鲁家沟、李家堡、谗口、石峡湾等乡镇开展文艺演出6场,赠送书画作品和春联800多幅。

为庆祝建党86周年,10周年等节日纪念日,共举办书画展览4次,参展作者300多人次,共展出书画、剪纸作品450多幅。同时还参加了定西市首届民间民俗艺术展,征集展品160多件,展出12天。凤翔镇农民付忠民的剪纸作品在此次展览期间被外地客商全部收购,成交额达2.8万元。

民营演出单位安定秦腔艺术团自20__年成立以来共演出本戏、折子戏共计392场次,其中免费送戏15场次,全年收入21.95万元,他们的足迹已遍及定西市的各县(区)和天水、陇南的部分乡镇。

在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围绕“整顿规范、优化创新、引导培育、协调服务”的工作思路,把治标与治本、防范与引导,打击与扶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整顿规范为突破口,以日常监管为保障,突出热点、难点问题治理,严厉打击文化市场各类非法经营行为,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全年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245家,查收非法光盘376张,非法书籍250册,取缔非法经营网点8家。

20__年,省文化厅安排我区新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站国家资助20万元过程中要求地方每站配套4万元,并解决建设用地,目前正在筹建准备之中。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文化站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短缺。由于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困难,区、乡(镇)用于文化站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国家专项投入又少,导致全区19个农村乡镇只有巉口、内官、鲁家沟等少数乡镇有文化站站址外,其余文化站都是有站无址,有名无实,所谓的文化站只不过是乡镇院内(楼内)的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块牌子。文化站平时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乡镇中心工作刷写宣传标语,最大的活动就是春节组织社火调演,活动经费只能是花多少在乡镇报销多少,根本没有预算内的活动经费,更没有财力添置文化活动器材。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二是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不畅。区委办(20__)10号文件《关于乡镇重新分类定编的通知》核定19个乡镇的文化广播站编制48人,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理(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调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管理考核,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

三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部分乡镇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在各项中心工作的压力下,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见效慢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既不愿花钱投入,又不愿花精力组织开展活动。按文化站编制分配的专业人员缺乏文化工作的积极性,没有时间和精力此事 文化工作.四是村文化室依托基层组织建设,全区各村都有兼容党员教育、科技培训、广播宣传等文化功能的场所,但设立专门文化室的村仅有30多个,仅占全区总村数的十分之一。文化室的配备,除“农家书屋”工程配发的图书外,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器材,管理人员大都由村干部兼任,农民农闲时间的文化活动以各家各户的看电视为主,文化室的作用发挥不大。

五、已建成的书屋,图书的借阅流转和效益的发挥很不平衡,其中13个书屋设在村部,有的锁门保管,不得与读者见面,有的怕丢失束之高阁;有的借给乡镇干部长期不还;有的只装潢门面,借阅工作没有开展。管理服务的滞后,影响了图书作用的发挥。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需要内容健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适合广大农民群众口味的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不仅能使群众得到高尚的精神享受,同时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农村文化建设,阵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活动是载体。各乡镇要在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结合乡镇建设规划,通过改建、扩建、新建等途径,加快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步伐。

二是创新机制,培育新型文化队伍。要通过择优选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乡镇文化干部队伍中。乡镇文化站长实行乡镇推荐、文化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考察任命制度,将乡镇文化专干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的管理和考核。配齐配好乡镇专职文化站长和村文化室管理员,同时村级文化室管理员的配备,要由乡镇审批,文化部门备案。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

三是创新体制,整合农村文化资源。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整合各种文化资源,要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成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文艺活动、宣传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室),按覆盖、服务人口数量确定编制、配备专干。

四是创新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深深根植于民间大众,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各乡镇都要积极挖掘、扶持,认真组织引导,以春节秧歌社火为代表的我区民间节俗文化活动应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载体。其次,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各类文化下乡活动,是促进农村文化活动的新鲜血液和催化剂,应做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应实行文化单位对口支援活动,重点培养培训农村文艺骨干,变送文化下乡为留文化在乡,以促进农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积极扶持农民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室,鼓励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己组织,举办农民书社、个体放映队和业余剧团,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五是各乡镇要把“农家书屋”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的的总体规划。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等8部委印发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和省委宣传部等5厅局印发的《甘肃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甘新出联[20__]4号)精神,今后我区“农家书屋”的建设由区财政负责书架、桌椅设施的配套,乡镇负责管理人员的报酬,由村社解决书屋的场地房屋。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3

一、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主流舆论,塑造南赛良好对外形象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推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专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迅速形成声势,掀起学习热潮。深入开展“神头旅游示范片区”建设宣传。围绕加快“生态之乡、旅游之乡、特色农业之乡”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持续推出重大主题宣传。做好民主法制、党的建设等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宣传效果。

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1、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先进人物的进取精神。大力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孝行、德育万家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推荐2014年度“好人”、“感动”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好人”、“文明市民”、“文明驾驶员”、“文明商户”评选等活动。

2、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评选推荐活动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教育活动,在全乡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好妯娌”等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和宣讲活动。广泛吸引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风尚。

3、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列入各村党支部学习内容。推进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扩大国防教育的覆盖面,推动国防教育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伸。充分利用“八一”、全民国防教育日等时机,通过广场演出、图片展览等形式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4

一、“民生工程”涉残项目扎实推进,残疾人优惠措施落到实处。

我们深入基层,掌握残疾人的需求,与相关单位密切协作,把党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目前,全年项目基本落实完成:为729名精神病患者办理了免费服药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区残联专职委员计算机培训班”,培训专职委员43名;各村(社区)根据各自的特点,残疾类别和程度等情况,进一步细化了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完善康复档案1500份;安排公益性岗位已落实;开展了一期农村残疾人技能培训班,邀请了农业局的专家现场指导、教学,培训残疾人50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50名残疾人农家书屋管理员开展了二期免费岗前培训,即将上岗就业。

二、整合政策性资源。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

大力整合政策性资产,努力争取优惠政策,包装一批社区服务项目,实现社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残疾人托养中心项目落户我区,我们依托社区资源、民办公助,9月份托养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22名重度残疾人入住。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省里争取学前教育项目,力争落户我区。

三、多项并举为残疾人谋取实惠

一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在我们的大力争取下又在我区实施。我们要求各乡镇残联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各乡镇残联干部深入村委会,入户了解核实贫困残疾人的居住状况。现已顺利完成了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困房需求的调查摸底工作,项目实施将有24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受惠。

二是争取到“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家庭托养服务项目45户指标,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资助资金共22500元。

四、深入调查残疾人就业状况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5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农家书屋情况汇报范文6

一、摸透村街情况,为帮扶工作提供依据

农业局工作组进驻该村后,在第一时间通过走访群众、入户调查等方式对村街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根据摸底情况,该村现有居民83户,366人,拥有耕地983亩,属区委组织部确定的四星级以下村街。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其次是外出务工,2011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000元,远远低于区8768元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村集体不但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目前还负债12万元。该村现有党员21名,村街“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由王生启同志一人兼任。村街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街道为宽4米的水泥路,个别路段已有断裂,街道中心装有路灯,由于线路老化和灯具破损等原因已不能正常使用。居民饮用水主要依靠深水机井,装有简单净水设施,实行中午12点定时供水,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村民需自备存水设备。村委会由原村小学改建而成,办公设施简陋,政务、财务公开栏不够完善,各项制度不够健全,没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标牌。村街缺少健身场所,没有健身设备。虽然有农家书屋但设置在村委会,没有单独用房,书屋图书存量较少,其中涉及农业技术和农业政策的书籍更少。手机信号、互联网可以实现全村覆盖,电力设施齐备,全村供电能够得到保障。村里有1个合格的卫生室,有2名大夫,一些小病可以在村就医。村内有机井、变压器等重点保护目标4处。该村农业机井灌溉设施陈旧老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一些机井不能发挥作用,严重影响村民生产活动。2011年该村没有治安刑事案件发生,村内现有2名刑满释放人员,无外来暂住人口,没有从事“”等组织活动人员。

二、立足村情,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

在对村街情况全面掌握后,区农业局工作组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并与村街“两委”进行充分沟通,制订了帮扶工作计划,并对帮扶内容予以承诺,接受上级组织部门和被帮扶村街的监督。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计划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该村进行重点帮扶:一是帮助村街抓好维稳工作;二是协调有关部门为该村打2眼灌溉机井;三是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四是帮助村街加强班子建设。

三、全力以赴,扎实践行各项帮扶承诺

1、切实将维稳当作第一要务抓紧抓好。今年是党的十召开之年,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将维稳工作当作驻村第一要务来抓,在人员安排上,工作组组长坚持每周一次深入村街走访了解情况,其他两名成员长期驻村工作,同时,我们每天安排2名职工协助长期驻村人员开展工作;在后勤保障上,我们安排专门车辆对驻村人员进行接送,安排经费对驻村人员的生活予以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经过驻村工作人员和随组人员的共同努力,该村不稳定因素和苗头患问题得到全面排查,矛盾被消除在了萌芽状态,目前村街总体上和谐稳定,未发生一起非正常上访、聚众闹事等不稳定事件。

2、积极协调为该村打井用于灌溉。为了解决该村灌溉机井设备年久失修问题,经过我们与区水务局等部门协调,确定了为该村新打2眼灌溉机井,计划于7月份开始打井施工,新打机井投入使用后,将对环节村民灌溉困难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

3、积极帮助村街申报农村饮水工程财政奖补项目。今年,做为“一事一议”工作的主管部门,经过研究,我们在申报奖补项目上对该村予以倾斜,对该村饮水工程改造进行奖补,拟申请奖补资金4.3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申报手续。

4、帮助村街加强班子建设。今年恰逢村街“两委”班子换届,驻村工作期间,我们严格按照有关组织程序,一方面做好换届期间的群众工作,一方面对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换届公开、公平、公正,目前,该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已顺利完成。同时,我们还协助村党支部考察吸收年轻干部,将真正能干事、干成事、能够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年轻人才培养成党员,进一步考察后吸纳进党支部,增强班子的生机与活力。目前,我们已经协助村街确定了2名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年轻群众进行考察,考察通过后将确定为入党发展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