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1
手机电视是一种服务导向的新媒体
肖 您是如何理解手机电视这个概念的?
丁 手机电视这个词有两个概念。“手机”和“电视”。手机原来是种通讯工具后来在手机上能看video也就是视频了。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视频这个词不好理解因此我们就叫它手机电视说白了仍是视频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电视。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需要受到政府监,管因此它的驱动力首先是宣,传在这个基础上才发展起娱乐:而手机本身并不主要用于宣传,用户其实是享受种服务,通信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沟通的需求。这是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音乐视频放在手机上都是种服务人们看视频不是为了被宣传,视频是有它的价值的,传统媒体的主导是宣传,它并不考虑手机的这些功能价值的主体是不一样的。
所以相对于传统电视来讲,功能导向不一样手机媒体在服务的选择上就更强了。手机媒体服务其实就是一种销售方式让用户与提供服务方成为一种买卖关系传统媒体的用户一般很难固定而手机电视的终端与用户是――匹配的,用户终端的数据很清晰,什么样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都能经过一定的分析具体适配好。
融合与共建:手机电视的运营架构
一您本人是风网的创始人之一,而风网是基于有线与无线互联的视频社区,后来您又从事手机电视的运营,请您谈谈风网与国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丁 国视是风网和CRl的合资公司,风网是国视的一大股东,这是在资本层面上的合作。但更重要的还是业务层面的合作,风网目前是国视的家内容提供商,同其他CP一样风网给国视提供内容按照国视的门户设计,经国际台审核后进人平台,国视从运营商获得部分收益然后国视和这些内容提供商根据他们的产品点击情况收入分成。
另外,风网作为内容提供商也有很强的独立性既可以把这些内容提供给国视,到移动联通的运营商平台上面: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内容,国视只是风网产品的渠道之一。
肖 互联网与手机电视的融合与共建,是不是您所看好的种运营架构?
丁 国视通过对业务消费数据的监测显示,目前最受欢迎的内容形态是手机剧,包括专门为手机屏幕定制的短剧短视频电视剧和些草根原创作品,而这些内容主要是风网提供的,风网直专注于手机视频的制作,CRI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必须有与之配合的新内容产品,而风网在移动内容领域的尝试是被国视所著好的。
肖 您认为目前手机电视产业中,哪个环节是最为关键的7是内容还是渠道?
丁 刚才谈到,手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服务所以手机电视的运营更像是手机服务产品的销售,各种销售都具备相同的规律,没什么特别,好的标准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都不全面好的内容和好的渠道其实是两条腿,在一些产业起步阶段渠道和销售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内容就可以成为王,两者是种辩证关系。
我们和运营商及内容提供商是合作关系。这三方的资源不同主导性和话语权也不同,目前的市场状况决定了运营商大干我们我们大于内容提供商但是这个市场大到一定程度后也许内容方的话语权就会变大,也就是所谓的内容为王。
肖 针对您谈到的这些环节国视目前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丁 目前拿到手机电视全国运营牌照的共有央视,cR和上海文广三家。他们都具有平台运营的资格负责对内容产品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规定进行审核,但更重要的是,还要负责手机电视平台和门户的设计。对内容产品来说我们并不负责设计具体的产品形式(包括产品形态产品内容)。但是国视可以通过对消费数据的监测和对市场的判断给内容提供商些建议,告诉他们手机电视的产品形态应该是怎么样的。
应该说,国视只做手机电视,致力于成为手机电视领域的领导者,与其他一些机构相比,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国视在手机领域具有专业性的优势。而且这种专业性不仅仅体现在经营领域上,还有经营中所关注的重点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媒体其实分很多种有的媒体主要是做影响力,而有的媒体则主要是做用户服务,并从提供的服务中获得定的商业回报。国视就是希望在商业上比竞争者做得更好所以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个商业机构独立运营专注于销售了多少东西,卖了多少钱,在特别的环境中做特别的事情。
现有商业模式的是与非
肖 您怎么看手机电视目前的商业模式,今后会如何发展?
丁 按目前的现状来说现在通过运营商的计费系统找用户收费的模式暂时是合理的。但到了明年再看现在的这种模式就不好评判了。对于种媒体来说广告是很重要的,但现在市场不大,目前看手机电视的用户还不足100万人广告价值有限。
媒体商业模式的根基在于内容。手机电视的监管还是很严格的,在梦网只有三家牌照商,三家定都会对自己的内容非常负责。目前已经明确的商业模式,还处于一个不断验证的过程中尚未成熟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影响产业做大的因素应该分两种去看。广电定会主导广播式手机电视但是标准要尽快确定,网络要尽快确定终端要尽快普及,电信主导的点播式手机电视需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终端要尽量适配商业模式要合理资费策略也要进行调整,高资费将会严重影响用户数量的增长。
国视其实是一个很创新的机构,以前风网起家靠的就是在内容产品形态上的不断创新,现在来做手机电视运营,也会比其他机构更能创新出更好的销售模式。
政策、推广、技术:手机电视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肖 您认为目前整个产业还存在哪些发展瓶颈?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2
一、手机媒体处于低级发展阶段
笔者认为,我国手机媒体无论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业务模式上,尚处于探索阶段。
首先,手机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所办的多采取合作的运营模式。目前,手机媒体主要采取如下方式运作。一是传统媒体+SP(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模式所兴办的手机媒体,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在这种运营模式中,传统媒体提供内容、SP提供应用服务、电信运营商提供渠道,相应的收入一般按照内容、SP、电信运营商25%、25%、50%的比例分成,当然,相对强势的内容提供商获得的分成比例会高一点。目前,很多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的手机报总订户在几十万的数量级上,一年的收入在几百万元级别上。二是传统媒体直接和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媒体,如新华社、CMMB(中广移动)等。这种运营模式直接跳过SP运营商,或者传统媒体收购SP运营商,或者电信运营商直接跳过自己的平台进行运作,如中国移动旗下有卓望科技、中国联通旗下有新时刻公司。在这种运作模式下,传统媒体的分成比例略高,但是一般不超过40%。三是3G门户网如空中网等专门化的手机媒体网站,他们致力于打造专门的手机媒体平台,并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来获得收入,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业务。目前,门户网站的手机媒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门户网站自身提供SP业务,通过和电信运营商进行分成,这些业务主要包括铃声、图片、文字传情、新闻、游戏、短信等;另一方面是门户网站设立专门的频道专门提供相关的手机媒体业务。
其次,目前绝大多数传统媒体中手机媒体的定位都是附属业务,而没有把其定位为独立的业务。当然,由于作为从属业务,尤其是传统媒体重点扶持的业务,手机媒体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既有的内容资源,不需要投入大量的采编费用就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因此,目前传统媒体的手机媒体业务多为盈利项目。但是一方面收入规模小,远远不足以成为新的业务增值点,另一方面如果和现有的业务采取交易的方式来获取内容资源,甚至可能出现亏损状态。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新的业务尤其是发展前景巨大的新业务必须作为独立的业务来发展,采取相对分权的组织模式,否则就会受限太多,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导致业务得不到发展,或者出现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的局面。
第三,目前,手机媒体在表现形态上,主要采取的是手机报、WAP网站、手机电视和手机视频等表现形态。如CMMB采取的是手机电视形态,传统媒体多采用手机报形态,3G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门户网站多采取WAP网站产品和手机视频网站形态。
最后,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尚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二、手机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有着巨大的手机用户群且手机具有的自身特性,手机媒体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未来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首先,手机媒体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手机媒体已经有巨大的用户,而且潜在的用户市场更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4738.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56.3部/百人。全国网民数达到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其中手机网民数净增1.2亿人,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因此,有着庞大用户群的手机媒体必将要迎来黄金发展期。
其次,手机媒体的自身特性更符合读者阅读趋势的变迁。当前,从读者阅读趋势上看,一方面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将更善于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和娱乐,这些碎片化的时间主要由等待和无聊时间构成,等待的时间包括等车、等人、候机等时间,无聊时间包括乘车、如厕等空隙时间。在这些时间获得信息,需要相应的媒介具有及时、易携带、展示性好等特性。另一方面人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需求和信息需求。在娱乐需求方面,年轻人有着更强的需求,也更为电信运营商和广告主所看重,广告主看重的是年轻人所具备的庞大的潜在消费能力,电信运营商看重的是年轻人所钟爱的手机视频能够带来大规模流量的消费形态;在信息需求方面,这部分人群多为消费能力强的中产阶层,这部分读者需要个性化、量身定做的信息,这部分读者也更为广告主所看重。由于手机媒体具有易携带、及时、迅速、展示性好的特点,这些都完全符合读者阅读趋势变化的要求。
第三,从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手机报、WAP网站都是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将以网络媒体的现有架构为基础来发展。无论是手机报、WAP网站还是CMMB提供的信息依然具有标准化、信息量少等缺陷,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这也注定这些形态只是手机媒体的过渡形态。未来手机媒体必然以巨型的娱乐信息平台为基础,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为驱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分层娱乐信息收费。
第四,手机媒体将采取“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由于手机媒体和网络媒体一样,具有前期投入巨大,而后期成本投入较小的特点,可以在基础业务平台方面利用免费的优势来尽可能地吸引用户,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巨型平台。由于其平台的空间是海量的甚至是无限量的,成本低廉,手机媒体就有能力和意愿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而且由于其存储空间海量,它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具体说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其巨型平台发挥长尾效应,把各种个性化和小众化的用户吸引到巨型平台上来。手机媒体“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可以具体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用,利用免费优势吸引巨量的用户,进而搭建大型平台进行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在具体的盈利模式上,手机媒体将多采取交叉补贴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付费的给不付费的提供补贴,一方面,同质化的信息变得免费,而客户定制化的信息则要变得昂贵;另一方面,第三方给获得免费信息和服务的用户付费。
第五,电信运营商和新技术公司将大力进入手机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更大、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电信运营商拥有渠道优势和巨大的用户群,又急需寻找新的业务增值点来实现转型。从电信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将从通话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流量消费为主。据国外媒体报道,思科首席技术官帕德马锡·沃里奥(Padmasreewamor)日前表示,到2013年,全球互联网流量将达到560亿GB。而这就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这一信息服务业新兴形式,以带动自身流量的大幅度提升,才能保证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电信运营商必将大力发展手机媒体业务,三大运营商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方面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下一步将是人力、物力的大规模投放。另一方面,google、苹果、微软、腾讯、新浪等以技术起家的新媒体公司正在虎视眈眈手机媒体业务,由于手机媒体业务对技术的依赖性很强,这些新技术公司将在未来的手机媒体业务领域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传统媒体发展手机媒体的关键
当前,传统媒体意识到手机媒体的良好前景和潜在的市场规模,纷纷采取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进入手机媒体领域,但是囿于观念、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成效不大。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新媒体,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包括手机媒体的发展思路观念、利益观念以及合作观念。
首先.要加深对新媒体本质的认识。一些新闻人还只是把网络当成一个既有内容分发的工具和渠道,这种思维的缺点在于:首先,没有认识到传媒业巨型信息终端的趋势,未来任何媒体的内容只能是巨型信息终端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信息终端必须符合互联网理念并以互联网为平台。其次,没有认识到读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阅读趋势的变化,原创的内容无论其渠道怎么变化都依然是统一、标准化的信息提供,和读者的要求相差悬殊。第三,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对媒体业的改变:一是网络媒体可以通过提供平台使自媒体成为可能,这就大大拓展了信息源,也使得媒体从业人员的专利转变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权利;二是可以利用技术提供及时、深度的信息分析,例如,和讯、东方财富网等可以通过相关分析软件为你及时提供各只股票的各种技术分析;三是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技术手段来分析读者的信息阅读偏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四是网络技术也可以解决信息的筛选,解决互联网现实存在的泥沙俱下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利用众包理论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对信息的求证中;另一方面可以设计评价机制,一旦信息者假新闻就把他的等级大大降低,这就能保证信息者为了自身的声誉而自身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媒体要想真正发展手机媒体,就必须按照互联网的要求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这就要求首先意识到网络媒体平台化的趋势,并结合自身的内容优势充分利用巨型信息平台对内容进行优化和分类,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找到需要自身内容的个性化读者,并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个性化信息。因此,在未来,信息服务和内容服务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会更快发展,传统媒体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变自身对内容的认识,从“传统媒体的内容认知”快速转变为“互联网基础上的内容认知”。
其次,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对手机媒体进行倾斜和扶持。任何一次改革都是利益的变革和调整,尤其对于手机媒体战略这样的重大变革,改革中利益格局的重新划分以及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决定着手机媒体战略的成败。在传统媒体中,向来占据利益最为重要部分的是传统业务的采编部门,但是要想成功实施手机媒体战略,就必须把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而当手机媒体业务尚未成为企业的主要增值点或者规模很小时,这必将会影响传统业务人员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的高层要充分体现实施手机媒体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一方面下定决心矢志不渝地把利益和资源向手机媒体业务倾斜;另一方面要做好传统业务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识到传媒业的发展趋势,以达到能够平稳过渡的目的。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3
15日下午3时许,正处于内测期的QQ公众平台主页出现限量公测字样,并且公测时间是16日14:00-18:00,确切地说这并不属于公测,暂且称为第二批测试(首次是内测)(详见钛媒体此前报道《QQ“抄袭”微信,也推公众号平台》),因为仅仅只开放短暂的4个小时。这在所有注册类的网络平台中尚属首次,引发了不少自媒体人以及欲借QQ公众平台掘一把金子的屌丝宅男蠢蠢欲动。
QQ公众平台缘何限量公测而非一次性敞开大门,原因何在?
前车之鉴:避免微信公众平台生态的杂乱现状
纵观微信公众平台现状,各类账号良莠不齐,媒体生态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蜂拥而上变为先进的平稳渐进,渐趋稳定和成熟。目前的状况是新进的赶上第一波红利的媒体账号已经实现用户的沉淀和流量变现,而后进入的账户和无规律运营的账户明显遭遇遗弃,越来越被边缘化,成为微信商业生态的残留糟粕,必将会对微信公众平台的整体生态形成干扰,且造成微信公众平台的臃肿。
另一方面,自微信公众平台允许出现重名后,部分企业出于利益目的,大量抢先注册许多企业和品牌的名称,给这类的企业造成困扰。微信方面为了鼓励认证使出了这一招,但是这毕竟还是微信以及明天将上线的QQ公众号为人诟病的地方。
QQ公众平台汲取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训,经过两个多月的内测期,开放一批限量测试,无非就是为了打消某些打酱油的和把公众平台当成营销工具的运营者的试试看的念头,限量公测必然有一定的门槛和审核机制,以避QQ公众平台重蹈微信公众平台之覆辙。那么QQ公众平台依然允许重名,在我看来,这是不公正的,尤其对无法实现认证的个人账号来说更是阻碍。
迅速建立商业生态,赶超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虽然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做大了,但是腾讯依然感觉不够快,学起了小米,玩起了期货营销,这样发展势头会更快,微信相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人们的好奇心会激发他们迅速进入到这个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来,但是QQ确是一个旧事物,发展十年有余,在微信公众平台迅速变现的现实中方窥见公众平台这样一种变现的商业生态模式,借鉴了微信公众平台的思维模式,对于想要借助公众平台寻找商机的创富者来说,进入QQ公众平台是自然而然,但是对于不加关注商业的普通互联网用户来说,觉得QQ公众平台并没有多大的价值,进入就更加困难。
QQ公众平台玩起了饥饿营销,必然会引起更多的用户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腾讯借机营销和审时度势对QQ公众平台的整体运营才能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和遇见,和微信公众平台不一样的玩法也肯定会玩出不一样的商业生态。QQ公众平台若是重走微信公众平台的路,必然在运营和后期的商业变现等方面都会遥遥不及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微信公众平台的商业模式来得迅速,生态也定会因为失误而丧失价值,QQ公众平台要边走边看,需要运筹帷幄方能赶上或是超越微信公众平台所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
提高门槛,保持QQ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
小米的期货营销是针对那些脑残死忠粉而私人定制,而QQ公众平台是为想要暴富的媒体或者自媒体人而私人定制。限量开放QQ公众平台为真正想要从事媒体或者自媒体的人提供了一定的筛选条件,并对运营账号实行一定的审核制度,审核时间长达7-10个工作日,比微信公众平台审核时间要长,并且测试分批进行,无形中加强了对自媒体人的管理和整个QQ公众平台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使得整个平台比微信公众平台更加有秩序,微信公众平台是亡羊补牢而QQ公众平台却是谨慎打造坚实的羊圈。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4
近年来,媒体与电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的参与者,从而新媒体运营活动应运而生,并成为一种职业。新媒体运营具有传播方式双向化、接收方式移动化,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速度实时化,传播内容多元化等诸多优点,利用媒介融合平台,将互联网移入,并进行大数据的接近,开启电商的模式。
新媒体时代下运营的新宠――媒体电商
媒体电商化的模式。虽然媒体电商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每个主体都明确表示自己是“媒体电商”。
广告直销,从本质上说,只能算是一些商业公司委托报社做的展销会,活动主办及提供资源对活动进行宣传均由报社承担,公司以报社品牌公信力给其广告费及销售佣金,但报社卖的只是广告,并没有参与产品渠道、质量、价格,从长远利益来看,这种模式对报社品牌公信力不利,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
代销分成和二维码分成。代销分成是媒体和房地产合作的分成,这两种均是报社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按照特定的比例获取分成,报社只不过由收取广告费变成了收取效果费,不能为报社转型带来任何转机。
垂直电商,它主要由专业媒体承办,旗下商品为同一类型的商品,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汽车媒体网站汽车之家。
社交电商,是指在电商交易过程中,利用互动,讨论、沟通、关注、分享等社交元素进行即时通讯应用,体现在购买商品前对商品的共享,购买商品后对商品的评价,例如《中国新闻周刊》利用微博卖茶叶,实现了电子商务的真正突破。
水平电商,聚集各种类型的产品,提供各行业的网上经营,提供的商品服务具有产品线宽,可比性强的特点,顾客在网上享受到优质服务,满足顾客“顾客为上帝”的心理要求,例如《成都商报》、《都市快报》、《海峡导报》,这些平台大都是自建的,利用媒体版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线上线下活动的立体交流。
媒体电商化的实战。随着一些支持电子商务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各地政府采取了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的创业和运营成本,再加上电商模式的不断扩大,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电商零售商携手O2O谋转型,当今时代,O2O受各大企业青睐,王府井百建立网上购物官网、服务APP、在门店开设WIFI,银泰百货入驻微信平台,以及双11期间,天猫超市的促销活动,这些都实现了苏宁云的双线融合,同价销售的理念。
电商开创物流新布局,马云成立“菜鸟网络”,京东提供“极速达”的3小时配送的优质服务,开创了60个物流基地和12个自动化仓库的全国布局,飞速发展的快递企业利用电商的平台,积极地加入了电商市场,例如申通公司的“爱买网超”,圆通公司的“圆通新农网”,宅急送的E购网上平台。
互联网金融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电商们布局互联网金融打开企业融资渠道,其中包括:网络支付、网络融资、网销基金、P2P网贷,众筹、虚拟货币,传统互联网用户惯用的服务方式,其中包括购物支付、看电影、订票、订餐、订酒店等,这些交互方式正在被智能移动设备所改变,打通上上下下的营销战已经成为主要手段。传统互联网习惯的日益移动化是移动电商崛起的必然原因。
媒体电商的根本――用户体验。对于媒体而言,光有引流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用户体验是根本,电商要以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不能是单纯的导购关系,要让现有的流量和用户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新媒体时代下运营的新突破――纸媒
纸媒电商之路的可行性。纸媒电商业务最常用的是二维码,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催化作用,移动互联网使用越来越广泛,纸媒作为线下移动电商业务的主要入口,是以二维码技术加上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力帮助,纸媒通过与新媒体的无缝衔接,不断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不断加强自己的作用。
纸媒的优点。权威性与影响力大,由于纸媒多由各级党委或机关报所办,信息传播渠道广、权威性高,纸媒利用原有品牌的影响,节省其他电商的宣传资金,又可以利用版面进行大力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的可信赖产品的入驻,又能被读者接受。
受众群稳定,一方面纸媒利用原有内容,再加上商品二维码信息,不会增加任何成本,属于低成本运行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助力广告客户的电商业务,操作方便,运行高效。这样一来,实现了媒体与电商的互动,拥有了稳定的受众群。
新媒体时代下运营新思路的启示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5
2016年5月14日,CCTV新闻频道播出了一条自媒体的广告。广告主是微信公众号――“有车之后”。这是央视有史以来播的第一个自媒体广告。
此番之前,罗辑思维带着papi酱搞了新媒体历史上第一次广告拍卖,打的旗号就是要颠覆央视的广告竞拍,背后透露出讯号:新媒体的广告价值将超越传统媒体。
自媒体发酵
从2014年开始,自媒体野蛮生长,相继多家自媒体平台拿到风投,开始了与传统媒体抗衡的自我运营模式。
这一年,自媒体几乎榨干了传统报媒最后一滴血,掌心阅读彻底取代报刊,随之而来的,是微信公众号一窝蜂似的抢占传媒市场,这其中不乏包括众多企业豪门追随者。
2015年,以微信公众号为首的自媒体平台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可以察觉,能将之做得风生水起的公众号,无疑于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传统媒体人的媒体属性不变;二是除了前两名能活得游刃有余,其余的即使生存,也只不过的是走马观花,继续烧钱而已。当然,这里不乏那些决心拿自媒体平台当饭碗的人。
追根溯源,“自媒体”(we media)概念的鼻祖是美国科技作家、评论员Dan Gillmor。他在2004年7月出版的著作《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中正式阐释了自媒体概念,认为“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其“草根”的特质,即“we”。
比起报纸、广播、电视乃至网站等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自媒体的特征是去中心化和组织化,往往1~2人的内容制作就能引起大规模传播。这个模式也从最初的博客、微博开始发端,在微信时代得到爆发式的增长。
微信公众号的兴起更加剧了自媒体人用低成本发酵规模式传播。据腾讯财报显示,仅2014年,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亿,比2015年同期增长41%,这个用户数字远远超过了国内许多传统媒体的读者的总和。
资本青睐简单粗暴?
河南一家自媒体在资本领域有幸“中了个大奖”。专注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经验分享的公众号“餐饮老板内参”获得了深圳微玺投资的200万元人民币天使风投,后又获得吴晓波等基金支持,被估值一个亿。创始人秦朝、谭野均有传统媒体背景。随之而来,2015年获得自媒体投资大佬吴晓波2000万投资,成为自媒体获得千万级投资的少见案例。而今天,有投资人还在加码此号,创始人谭野透露,融资规模5000万。
依赖微信公众号简单而粗暴的方法,让许多以营销目的为主的微信公众号得以野蛮生长。瞄准主流受众的阅读喜好,许多自媒体另辟蹊径,得到企业广告主的青睐。
广告只是自媒体进行商业化的最初级阶段。自媒体的商业模式有三大发展方向可考虑:第一个是获取流量,赢得账户价值;其次考虑在自媒体做专属产品,增加收入;最关键的在于线上与线下密切融合,实现O2O的商业模式。
很显然,真正吸引资本的,是自媒体所在垂直领域的可扩展价值。
自媒体的内容只是吸引用户的第一步,这也是下一步多样化的商业模式的基础。多数自媒体的运营者不乏许多原传统媒体人,他们本来就擅长内容生产,也精通传播之道。有专家表示,真正意义上的所谓自媒体必须有强烈的个人特征和风格。没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自媒体”,其实只是一个媒体而已,谈不上“自媒体”。
丰富的媒体经历能够很快让自媒体人获得资本方的信任,内容做得好的自媒体人非常多,但是同时具备内容和管理能力的自媒体人却乏善可陈。鉴闻创始人沈锐说,“从传统媒体人转型过来的自媒体,归根结底还是有内容情怀吧。”
但媒体人强烈的个人品牌追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投资人担忧。真正需要获取投资,个人品牌或许只是一种工具。
商业路径何处寻?
前《金融时报》记者汤姆・福斯基提出,“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一时间,自媒体被国外新闻业视为洪水猛兽。在国内,几年前自媒体还是学界讨论的范畴。不过,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更多的企业如今开始主动尝试绕开传统媒体,自己生产宣传内容,直接面向消费者。
但企业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时候都是把领导讲话,或是一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放上去充数,很多用户取消了关注,即便没取消的,也成了鲜有回应的“僵尸粉”。
的确,现实很骨感。有媒体此前通过对全国数千家企业自媒体研究发现,很多企业虽然开通了自媒体,但运营基本处在“不重视、投入少、缺人手”的状态,很多企业负责人甚至不知道对此怎么评价和考核。
相继采访河南自媒体投实、鉴闻、内参、旅行故事等后,我们总结发现,其中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囿于传统观念,对企业自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负责人仍然把它当作“内刊”,并没有深刻领悟到它和营销的关系。二是缺乏相关人才。自媒体运营门槛低、上手快,但是要真正建立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自媒体,还需要专业人士和成熟的运营理念。三是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不了解。如今已经是追求个性化的讲故事营销的时代,曾经的求转发、求点赞、求打赏等形式已经很难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也归到两点上,一是人才,二是策划。
当下,自媒体调性与商业需求水土不服已成了众多行家的共识。“我们现在做营销推广,感觉用户和自媒体就如同满天繁星一样极度分散,难以切中要害。”某规模企业负责人表示。
新媒体商业运营模式范文6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和融合是发展的趋势,通过互动、融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比如:原来只为传统媒体服务的记者同样可以为新媒体服务。在这样的协同效应之下,同一新闻产品经过修改两次,本身就是价值增值的过程。如今,新闻网站不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已经塑造起自己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与所在传统媒体进行广告等经营业务的捆绑运作。对于传统媒体来讲,向互联网延伸,可以更好地推介、延伸服务和社会价值。同时,网络媒体也可以有效地利用传统媒体的丰富资源。
加强自身“造血”
“学习学派”是当代管理学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彼得・圣杰在其畅销书《追求卓越》中提到,学习是一个组织提升自己和创造价值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延伸,拓展业务平台,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重塑、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新闻网站的价值所在。
传统媒体建立的新闻网站,在其创建之初主要是作为对传统媒体的延伸和推介,是在网络时代对环境和技术变化背景下的一种应对之策。因此,许多新闻网站并不像商业门户网站那样有其既定、明晰的商业模式、成熟规范的广告运营和界定清楚的价值链。但有一点却是确定的:无论是市场化运作的媒体还是事业型媒体,抑或是公益媒体,都面临着经营和管理的问题。即使不需要盈利,任何一个组织也都必须面对在动态环境中的生存挑战。这就意味着任何一种性质的媒体都需要有支撑其生存、发展的收入来源,没有一家新闻网站可以在经营的真空中获得前进。对于有政府背景或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新闻网站来说,它们也需要尽量减少对政府扶持和社会资源的依赖,必须培养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
很多新闻网站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在为如何营利、如何去真正建立价值链模式而彷徨。既然新闻网站首先提供的是新闻内容,那么如何让内容本身也能获取价值?这些都是需要以创新思路来寻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这里,有三点内容策略可供参考:
第一,专业化。新闻网站要提供其他渠道所无法获取的新闻内容,吸引受众注意力。当专业化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带来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华尔街日报》就是提供专业化内容服务的成功典范,其网站付费阅读的模式在全球也是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
第二,地区化。相对来说,地方新闻网站的数目更多,其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具有地域特色、当地特色和产业特色的新闻,因而也更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第三,建立数据库。世界上很多新闻网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通过过往新闻产生价值,而不是靠即时新闻。就像长尾理论所阐述的,“也许每一个分众的兴趣非常小,但是当这条尾巴足够长的时候,把这条尾巴所有的价值加起来,就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同样,也许一个网民要获取的新闻只是一条,但是中国3亿多的网民群体就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这条尾巴是无限长的。如果新闻网站建立起结合了专业化和地区化特色的数据库,就可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寻找内容经营的空间。
找准利基
与物质产品相比,新闻产品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商业产品也是精神产品,既有商业价值又有社会价值。新闻网站在考虑商业模式和商业价值的时候,衡量的标准不仅是经济价值和经济利益,还有社会价值与社会利益。如果把新闻网站作为传统媒体的延伸,对传统媒体提供增值服务,也需要结合各个层次新闻网站的特点。增值服务既可以是经济利益的增值服务,也可以是社会利益的增值服务。对传媒产品二重性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构思与传媒组织目的相一致的增值服务内容。
近年来,在媒介经济学界提出了“注意力经济学”的概念。在社会节奏加快,人们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各类媒体竞争的是受众注意力。比如商业门户网站,它们也重视通过提供即时新闻来吸引流览者,但是实际上,仅仅通过提供新闻业务来实现盈利的情形却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通过广告、游戏等其它业务。在这样的背景和趋势下,新闻网站要生存和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在新闻以外的增值业务上去动脑筋、想办法。
新闻网站通过经营,可以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资源,然后产生自己的造血能力。越是大众化的服务,面临的竞争越激烈。新闻网站有很多自身的优势,如何在一个产业竞争当中胜出?找准“利基”是拓展经营之路的一个重要前提。
利基是指针对企业的优势细分出来的市场,这个市场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服务,所以,产品推进这样的市场会存在盈利的空间。利基理论强调,必须在这样的市场当中找准定位,开拓市场中最适合自己的利基。应该说,利基理论是非常适合新闻网站的经营发展规律。虽然利基不大,但是没有人可以取代。新闻网站没有必要去跟传统媒体和商业网站比拼,相反应该利用优势做好自己的利基市场,在此基础上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增值服务,把根深深地植入到利基点中。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普适的商业模式,只有不断创新,寻找属于自己独有的利基,才能在竞争和开拓中占有优势和先机。
对新闻网站来说,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能够帮助自己胜出的商业模式首先一定是体现出自身特色的,无论是中央新闻网站还是地方新闻网站,很难找到一个适合大众的通用商业模式。所以对于商业网站成功的经营模式,可以参考,但是不能完全照搬。
第二,还是要基于自身的资源,以资源为基础。商业模式就是一种战略,最好的战略是以资源为基础。比如有的新闻网站依托传统媒体,具有原创新闻资源,有的新闻网站依托政府,具有较好的行政资源,可以根据不同的资源,开发不同的、具有优势的经营模式。北欧的网站也是分成中央、地区等几个层级,地区性的网站会根据所在地区的受众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什么样的优势来进行运营,比如网站在提供分类广告上做的很好,就凸现分类广告的服务;比如所在地区的宗教、人文的定心力和聚合力很强,网站上就会提供家庭观念的信息。
第三,在观念上和传统媒体的管理要体现出差异,要有更多的灵活性,体现对市场的灵敏度和分众的需求。作为新媒体,互联网有自身的特点,过往的观念和管理显然不再适合,在主打内容、探索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观念的更新和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