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1

【关键词】 商业信用;融资;绩效研究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直接信用关系。商业信用始于赊销赊购现象,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而广泛发展。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商业信用赊购商品,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或预收客户货款,延期交货的方式,形成了自然性短期负债,能够暂时弥补自身的现金流短缺,实现了短期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由于其使用成本低,而且使用灵活方便,已经为众多企业所采用,在批发零售业企业的应用尤为广泛,逐渐成为其融资的重要手段。

所以本文选择以我国的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其商业信用融资的利用情况,并对其商业信用的融资绩效进行了分析。

一、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研究现状

虽然商业信用历史悠久,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短期融资形式,但是经济学领域对商业信用的研究和探索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进入比较全面的阶段。纵观目前国内外对商业信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商业信用融资动因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商业信用(作为企业一种融资手段)的存在动因进行了研究。

Petersen和Rajan(1997)认为,商业信用相对于银行信用具有融资比较优势,商业信用成本相对较低。Summers和Wilson(1999)通过对英国655家企业的经验研究对上述结论予以了证明。

另有研究认为,银行信贷配给的不均衡使得商业信用有继续存在的基础,即使相对昂贵却仍为许多企业所使用。Stiglitz和Weiss(1981)通过对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深入分析,认为很多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缺乏大量可供担保和抵押的资产,因而得不到银行信用而选择商业信用作为替代资金来源。同样,Danielson和Scott(2002)在研究中使用了测量信用约束水平的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发现银行信用约束水平与商业信用的使用数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证实了国外的上述研究结果。谭小平(2007)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使用商业信用的基本动因是节约债务融资成本。谭伟强(2006)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数据对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外部融资方式的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企业规模、财务杠杆、销售增长率以及国有股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短期银行借款比例和毛利润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二)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方面,Petersen和Rajan(1994) 利用NSSBF模型对美国大企业和小企业商业信用利用情况分析后得出,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明显较多地利用了商业信用,说明企业规模对商业信用有明显影响。

而国内学者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企业规模对商业信用影响实证研究中得出了两种结论。一是谭儒勇(2004)、张捷和王霄(2002),以及谭伟强(2006)研究发现,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特别是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二是叶栋梁(2008)利用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47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财务数据进行T检验后认为,企业规模并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

(三)商业信用融资的作用研究

1.商业信用的采用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Fisman(2001)通过对五个非洲国家企业数据的分析得出,使用较多商业信用的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Fisman(2002)还利用44个国家3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体系较差的国家,使用较多应付款行业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Messmacher(2001)从投资的角度研究发现,1998―2000年墨西哥商业信用的使用与此阶段其经济中的固定投资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2.商业信用的采用会对公司治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杨勇、黄曼丽、宋敏(2009)利用1995―2000年间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商业信用融资与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表明商业信用融资在CEO更换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3.商业信用的采用会对企业业务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王鲁平,毛伟平(2009)运用我国3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999―2005年的平行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与投资支出负相关,且高成长公司相对于低成长公司其负相关程度更强。张良(2007)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使用商业信用能够促进企业的业务增长。

二、商业信用存在的理论分析

商业信用的微观基础理论主要是经营性动机理论和融资性动机理论。经营性动机理论从商业信用提供者的角度,认为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经济机理是为了降低成本、扩大销售或平抑市场波动,以实现近期利润最大化目标乃至远期的经营目标。融资性动机理论则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角度,认为商业信用存在的经济机理是满足融资需求。融资性动机理论又分为信贷配给和融资比较优势两种观点。信贷配给观认为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客观存在,导致很多小企业无法获得银行信用,只能选择商业信用作为替代融资方式。融资比较优势观认为商业信用具有比较优势,不能被银行信用所完全替代,一是信息获取优势,信用提供者对获得者所处的行业的风险以及前景有深入了解,并可通过业务往来及时发现客户经营状况及信用变化情况,商业信用提供者相比银行,获得信息的成本更低,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更高;二是对客户的控制力优势,供应商可以利用威胁停止供货的手段迫使客户遵守合约,避免遭受客户潜在的违约损失;三是财产挽回优势,因供应商对客户所处行业的熟悉程度,在客户经营失败无法还款时,可以索回供应的原材料或产品,并利用已有的销售网络再次出售。以上三点优势使得商业信用的使用成本往往低于银行信用,具有融资比较优势。

本文主要依据商业信用的融资性动机理论,探讨商业信用融资的绩效问题,即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通过商业信用筹集的短期资金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的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持续经营活动中,由于结算程序的原因自然形成的那部分短期负债,即企业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不包括企业逾期尚未归还或恶意侵占供应商的资金。

三、数据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两市93家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2007

―2009的财务报表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数据全部来自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的CSMAR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数据库和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库。

(二)描述统计分析

1.账龄分析

通过样本企业的报表附注数据,对披露商业信用(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账龄信息的34家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进行了账龄分析,分别计算了其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期末余额占总额的比例,并计算行业平均数,得到如下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期末比例都在90%左右,故认为企业在使用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融资时,能很好地遵守商业信用,而并非通过恶意侵占供应商和客户的资金来进行生产经营。对于报表附注未披露的应付票据,由于其期限在六个月之内,且可较方便地转化为银行信用,所以也不存在长期恶意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现象。

2.财务指标分析

由于短期负债通常是指一年或者在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的资金,所以为避免企业逾期尚未归还资金或恶意侵占资金因素的影响,根据账龄分析结果对93家样本公司的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期末余额进行了调整,选择账龄在一年内的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作为研究对象,剔除了账龄在一年以上的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进而计算了商业信用总和,即商业信用=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一年以内的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并考察了其在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中的平均占比情况(见表2)。

由表2可见,样本批发零售业企业商业信用平均占流动负债的45.15%,而短期借款只占流动负债的24.67%,且在总负债中占到了41.29%,商业信用已经成为样本企业短期融资的主要渠道,亦是其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从商业信用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来看,商业信用所筹集的短期资金能够满足54.87%的流动资产需求,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金融资方式。

为进一步分析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三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内部构成,特计算编制了表3。

由表3可见,样本批发零售业企业使用最多的商业信用是应付账款,占到了商业信用总和的52.65%;其次是预收账款,占商业信用总和的33.05%,而应付票据的使用较少,只占商业信用总和的14.31%。可以说应付账款是批发零售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的主要方式。

由于标准差衡量的是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由此可见,各样本企业的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在商业信用中的占比量差异显著,波动较大。说明各企业对三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偏好不尽相同。根据最小值和最大值,一些企业只使用了应付账款,而未使用其他两种商业信用。同样,另一些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绝大多数来自于预收账款或应付票据,不过这些企业仍然使用了小量的应付账款。所以说应付账款不仅是批发零售业企业主要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而且还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这也与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经营方式有关,往往通过从供应商处赊购商品,产生应付账款,在获得销售收入后再予以偿还,从而实现资金的流转。

(二)营运周期分析

上述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信用是样本批发零售业企业短期资金融资的主要方式,其中应付账款又是主要方式。可见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先以赊购的方式从供应商处取得商品,通过出售商品实现资金回流,再偿付之前的应付账款。这样就可通过营运周期(营运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来考察商业信用的融资绩效。本文在93个样本企业中选取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相当的企业,计算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和营运周期得到表4的结果。

表4中的三组企业,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的规模相当,但因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差别,导致其营运周期产生显著差别。表4中的比较结果表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越长,企业的营运周期越短。这是因为,应付账款的周转天数越长,企业占用供应商货款的时间就越长,即企业的应付账款平均额越大,应付账款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了营运资金,从而缩短了企业的营运周期。所以在合理的信用期内,增加应付账款融资,可有效缩短企业的营运周期,加速企业运转,这就是商业信用融资带来的绩效之一。

(三)多元回归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商业信用融资性动机的存在,说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是其筹集短期资金的重要方式,企业可利用所筹集的资金来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的需求,并能有效缩短企业的营运周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营成果。为了进一步证实该观点,在此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三种商业信用对企业经营成果的贡献进行具体的度量。

模型中以批发零售业的9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因变量,以一年以内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应付票据为自变量,并选择了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作为参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各变量指标如表5所示。

将数据输入SPSS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

Y= -466 097 674.9+3.961X1+2.208X2+4.293X3+3.985X4+1.181X5

(R-square=0.922Significant F= 1.22026E-46)

由于Significant F= 1.22026E-46<0.025,在95%的置信度下方程显著。

由表6可见,在95%的置信度下,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以及短期借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长期借款与主营业务收入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也符合批发零售业企业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大,流动资产周转快,经营周期较短,主要通过短期筹资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的经营特点。上述结果说明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主营业务的增长。

从贡献程度方面考察,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和短期借款对主营业务收入贡献依次为3.961、2.208、4.293和3.985。其中对主营业务收入贡献最大的是应付票据;其次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这与应付票据相对于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其信用保障更高的事实有关。在应付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和银行汇票已经有了银行信用做保障,而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在企业无力支付时,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银行信用。所以,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看到,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这三者作为商业信用融资方式比短期借款的银行信用融资方式对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贡献更大,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经营成果的增加。

四、结论和建议

由于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经营特点,商业信用已经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了其最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占到了企业短期负债的45.15%,而且在三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中,应付账款不仅使用最为广泛,而且是大部分企业的主要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同时,通过对企业营运周期的计算与比较分析,发现企业在合理信用期限内,更多地使用商业信用能有效缩短其营运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和业务增长。在对商业信用融资对主营业务收入贡献多元线性回归计算结果表明,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票据以及短期借款都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大于银行信用,其中以应付票据的贡献最大。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结果,本文认为,对于批发零售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据交易结算的时间差,利用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票据来进行商业信用的短期融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使用商业信用融资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经营活动所需的短期资金,而且能够大大缩短企业的营运周期,加速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同时,商业信用融资对于银行信用融资不仅成本更低,且能有效促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但是三种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贡献不同,企业在购货时使用应付票据能更好地促进主营业务的增长。应该注意的是,企业使用商业信用融资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商业道德基础上,在合理的商业信用期间内使用,不能一味地由于商业信用的融资绩效而恶意占用供应商或客户的资金,逾期不予归还。如此一来反而会增加企业使用商业信用的隐性成本,造成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用地位下降,阻碍其商业信用的持续获取,影响其资金周转,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Petersen. M. Rajan. R. Trade Credit Theories and Evidence[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7(3):661-691.

[2] Summers B. And Wilson M.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de Credit Use, A Note[J]. Mimeo, Credit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1999.

[3] Stiglitz J. E. And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3):393-410.

[4] Danielson M. G. And Scott. 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Trade Credit by Small Firms, The Role of Trade Credit Discounts[J]. Mimeo, Fox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emple University, 2000.

[5] 谭小平. 中国上市公司短期债务融资偏好动因解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5):38-48.

[6] 谭伟强. 商业信用――基于企业融资动机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 2006(12).

[7] Petersen. M. Rajan. R. The benefits of Lending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small Business data[J]. Journal of finance , 1997(49):3-37.

[8] 谭儒勇. 金融发展的微观动因及效应:理论与证据[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9] 王霄,张捷. 中小企业融资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 世界经济, 2002(9).

[10] 叶栋梁. 企业规模对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影响的实证检验[J]. 生产力研究, 2008(2):38-39.

[11] Fisman R. Trade Credit and Productive Ef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 2001(2):311-321.

[12] Fisman R. Trade Credit, 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Industry Growth[J]. NBER working papers, 2002:8960.

[13] Messmacher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Credit and Investment in Mexico,1998-2000[J]. Mimeo, conference on financial markets in Mexico, 2001.

[14] 杨勇, 黄曼丽, 宋敏. 银行贷款、商业信用融资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J]. 南开管理评论, 2009(5):28-37.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2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 管控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因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向乙方收取应得的款项。应收款项能够放宽企业的信用政策,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应收账款的支付形式出现较早,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现实便利的。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或者规避潜在资本风险,在商业交易中经常使用“赊账”的形式来事后付款,而非事前或者到货再付款,这种付款形式对于缺乏足够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但是,假如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回收,且占用企业的资金份额较多,那么就会导致企业的运营资金不够周转,影响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而且,应收账款也是企业决策和财务评价所依赖的重要数据,对于在应收账款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我们必须加强控制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从而规避潜在风险,确保企业资金能够及时回笼。

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应收账款中产生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市场也早已融入国际之中,资本市场、商业市场等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外行业间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竞争力,站稳脚跟,除了在商品质量、服务上下功夫以外,还可以在资本付款形式方面给予较为宽松的政策,而应付账款则正是企业“赊销”最典型的形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开始大量采用赊销的形式,据悉,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在商业支付行为中大量采用赊销,且这一比例正逐年上升,有些企业的赊销占到企业收入的一半,甚至90%以上。然而,应付账款份额的猛增,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应付账款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商业信用基础上的“预支”付款,企业在商业行为之中大量采用应付赃款的形式,导致企业之间账务互相拖欠,一方运营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这种债务链导致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尤其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之中,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致使企业售后难以跟上。应收账款的累积会增加企业的虚拟资产,导致企业负债率居高不下,企业的账面利润较高,而实际却并无太多的现金流入。同时,由于入库财务资金的不足,导致企业的运营能力相对下降,货物的生产、运输、加工、扩大再销售、售后等行为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且由于长期的赊账,还将产生一笔新的费用,如催帐费用、信息收集费用等,时间越长,越有可能会形成呆账、死账,导致企业信用率下降,破坏企业的经营状况。另外,企业本身所需的成本费用、运营费用等也将出现一定的缺口,进而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影响后续发展决策。

(二)风险产生的原因

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还并不成熟,尤其是中小企业,其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风险的认识也还不到位。因而,应收账款问题也成为了一把确确实实的“双刃剑”,其原因如下:

1、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就会盲目地赊账,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款项。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账目上的利润,为扩大销售份额开始降低自己的信用政策,大量使用赊账的形式来套住客户,但其本身却并未对交易方进行资产信用评估和调查,也未考虑到其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另外,企业也并未考虑到资金被长期拖占,对企业的后续发展和日常运营所带来的风险,导致企业财务被应付账款所套牢。

2、 企业内部管控机制不完善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决策机制,对于企业的财务控制力度不足,并且在进行商业交易时,缺乏对项目交易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在审核阶段,不能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来应对应收账款拖欠的现状以及风险应对替代措施,导致应收账款短时间内难以收回时,企业内部出现混乱的局面。

3、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审核机制不严格

企业的财务管理准则对于应收账款有着明确的规定,各种应收账款必须进行定期清算,并与对方进行核对、催收,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款目,要提取坏账准备金给予冲减,对于已形成坏账的款项要计入坏账损失,而不应将其继续留在账面上。然而,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却并未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去来施行,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对账间隔较长,甚至长期不对账。一些企业对于虚拟账目的核对时间间隔十分不稳定,对应收账目的类型和数量难以及时了解;企业对应收账款清算不及时,增加了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相关催收工作不到位。企业的催收人员对于应收账款催收没有制定一套科学的、灵活的、合法的、有效的制度,导致催收人员方法不到位,态度消极,致使应收账款被长期拖延,难以收回;财务审核机制不严格。企业财务管理审核的不严格,导致在进行赊销行为时对商品、服务的成本、利润以及应付账款的期限、利息、偿还方式等并未进行严格、细致地规定,增加了对方“钻空子”的可能。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控的措施

(一)建立交易信用评价体系,健全财务审核机制。

现代商业交易的基础在于商业信用,而企业要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的管控,那么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在充分了解对方信用状况的基础上实施赊销,以降低坏账的可能性。企业在进行赊销行为时,首先必须要对交易方的信用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评估,在明确客户的信用标准以后,重新构建客户信用评价等级,尽量筛选优质客户,减少延期付款或者发生坏账的可能;其次,建立客户信用额度等级制,对已交易客户应收账款的偿还情况进行建档,制定一个综合性的、涵盖所有交易客户的信用体系,根据体系来确定其应收账款的额度;最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审核机制,对企业的虚拟账户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核,及时处理呆账、坏账,防止虚拟负债持续扩大。

(二)制定有效、合法的收账策略。

针对客户赊账的行为,企业在偿还截止日期之前应该采取催收行为,对于延期或者故意拖延的要采取法律途径。企业在采用赊销策略之前,必须根据客户以及商业交易的具体行为以及不同时期的客户企业运行状况来制定不同的收款策略,对于企业信用良好,但却是出现短暂资金困难的,要本着做长线投资与合作的心态适当放宽催收行为,而对于不配合或者故意拖延的企业则必须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企业财务款项预警系统。

企业要进行赊销,那么就必须考虑到应收账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在发生财务危机之前,及时调整策略。财务预警系统要对应收账款进行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虚拟账务中的潜在风险,在预警系统中设置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将客户动态信息与其信用等级进行对比,实时监控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变化,对潜在风险做到及时调整、提早采取措施,确保企业应收账款及时、足额回笼。

(四)规范债务处理程序,建立相关债务准备金制度。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和程序来处理应收账款,并建立相应的会计账目,充实准备金制度,以应对呆账、坏账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在催收应收账款时,企业要定期向乙方寄送相应的账单,对于已延期的相关单据,经财务审核以后进行入库入档,留作原始材料证据,以备后期之用。

(五)建立灵活的债务转换机制,提高虚拟债务变现能力

企业在发生应收账款时,需按规定收回,若不能收回或者不能按时收回的账款,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合同进行灵活的变现处理。对于虚拟账款难以回收的情况,企业可以将虚拟账款进行转换,或者交予市场进行交易,将虚拟账款转换称谓实际资产或者投资抵押资产,提高其变现的能力,以减低损失。

参考文献: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3

一、监区会计核算工作我监区严格依照《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要求的相关规定开展会计业务工作。

2、我监区依据相关制度、规范所设定的科目设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登记总账和明细账分别登记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相关资料,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凭证,保证会计业务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我监区根据有关规定所设定的比例、标准,计算提取犯人劳动补贴费。严格按照成本核算办法的有关规定,正确归集,合理分配制造费用。严格依据销售发票等有关凭证,正确核算产品成本费用和销售收入,妥协保存会计档案。

4、我监区依据编制报表的要求及财务科的有关规定,以明细准确的总账、明细账为基础,分别编制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并及时送报。同时,在完成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稳妥的完成单位领导及财务科交给的其他各项工作。

二、xx年度监区生产经营工作总结监区经营概况:监区现有干警9人、工人1人、安全监察员1人,平均在押犯86.6人。xx年度共生产成品红砖1096.4435万块,砖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1701.40元。创报利润37889.43元。

2、监区生产概况:监部于xx年1月开始砖厂的修复工作。并于xx年2月12日与福建人魏国兵签订十年合同,随后砖厂生产逐步步入正轨并于xx年2月底正式起火烧砖开始生产。

3、监区往来款项

监区xx年度往来款项如下表所示:

账目 名称 金额(元) 备注

应收账款 魏国兵欠款 463546.84 承诺xx年1月10日前结清

杨继田欠款 4506.20 进一步协商交涉

应付账款 刘绍和 40912.20 我狱所欠砖款

应收账款:

(1)魏国兵欠款 463546.84元,已经向监部承诺xx年1月10日前结清。

(2)杨继田欠款4506.20元,已多次反映但未有结果,正在进一步协商交涉

应付账款:

我狱欠刘绍和用于各监区的红砖砖款,共计40912.20元

我单位在决算前对所有往来款项特别是红砖厂的红砖数目均逐一进行核对,所有款项、数目均由往来款项双方签字认可方能生效。

三、总结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在监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七监区全体干警职工严格执行监狱财务管理制度,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积极克服生产单一等客观不利因素,在维护好监管安全,生产安全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经过近一年来全体干警职工的辛勤努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余万元的成绩,在成绩面前我们深深体会到科学管理和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取得一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们在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今年上半年由于受用砖市场销售情况的制约,导致砖厂未能高效运转,产量过低。

2、甲方资金回收困难导致产品积压。

3、砖厂工作人员中新犯数量较多,犯人操作技能低,降低了砖厂的生产效率。

四、xx年生产经济财务计划

针对在xx年度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制定的xx年的生产经济财务计划全体干警职工需继续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方法和发展的眼光将xx年的财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2、认真贯彻和落实监狱年初下达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详细制定完成各项指标的措施和计划。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4

一、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内容

企业一旦进入破产程序,财会人员就必须结合破产清算的内容、特点进行真实的会计核算。其重点应放在破产财产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等清算内容上。主要内容应包括:

1、接管破产企业移交的全部财产、账册及其他有关资料;

2、实施财产清查、清理,编制财产清查清册,调整会计账务,编制财产清查资产负债表,并过渡为编制清算资产负债表;

3、落实其债权、债务,依法收回企业债权,确认债权人债务;

4、依法界定破产财产的范围和数额;

5、进行财产评估,确定其评估价值,并据以调整会计账务;

6、依法进行清算,编制有关清算资料,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确定破产财产处置原则;

7、依法进行财产变现债权清偿,办理财产移交手续,处理善后工作。

二、破产清算会计科目的设账及账务处理

根据破产清算期间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特点,一般企业应设置以下会计科目:

(一)资产类科目

1、抵押财产。主要核算破产宣告前成立的作为某项债务的抵押物的财产。其明细科目应设: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有价证券、抵押差异。在资产评估后将原账户过账时调整账务,借记本科目,贷记原账户固定资产等有关科目;在变现后,贷记本科目,借记货币资金科目。

2、职工福利设施。主要核算按规定不作为破产财产的职工住房、食堂、幼儿园、卫生室等福利性设施。在资产评估后将原账户过账时调整账务。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等有关科目。

3、坏账损失。主要核算企业债权中确无法收回的呆坏账损失。在制定初次分配方案时调整账务,借记本科目,贷记破产财产──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通过后,再借记变现损益,贷记本科目。

4、破产财产。主要核算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其二级科目应设: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抵押财产差异等。在资产评估后将原账户过账时调整账务,借记本科目,贷记原相对应的有关科目;在变现移交时,贷记本科目,借记货币资金科目。财产变现后账户无余额,若出现余额则转入变现损益账户。

(二)负债类科目

1、抵押债务。主要核算与抵押财产相应的有效抵押债务。在资产评估和对抵押财产清算确认后将原账户过账时调整其账务,借记原账户中的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科目,贷记本科目──短期借款(将长期借款并入短期借款中核算);在清偿后,借记本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不能清偿的余额转入投资人净权益科目。

2、破产债务。主要设置以下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1)应付工资。主要核算已确认的欠发职工工资性款项。具体包括:所欠职工工资、集资本息、医疗费、差旅费以及职工住院的未付费用等款项,破产期间从有关部门筹借的职工生活费、自谋职业职工安置费等垫支款项,以及所欠的劳动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等。在财产清查后调整账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企业在破产前结账时应将应付工资原核算的内容调整为欠发职工工资性款项,这样与破产清算的内容相适应,账务处理就节省一步。

(2)应付职工安置费。下设正式职工安置费、离退休职工医疗费、职工遗属抚恤金和下放职工生活补助费四个明细科目。应付职工安置费一般在财产变现之前可暂不入账,但在制定分配方案时从清偿财产中预留,待财产变现后进行账务处理时再入账,借记投资人净权益,贷记本科目;兑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

(3)应缴税金。下设国家税款和地方税款两个明细科目,核算所欠的各种税款。在财产清查后调整账务时,借记应缴税金科目,贷记待摊费用或有关科目;在对原账户过账时,借记应缴税金科目,贷记破产债务──应缴税金科目,清偿后本账户无余额,不能清偿的余额转入投资人净权益科目。

(4)短期借款。主要核算未办理抵押和确认抵押无效的银行借款,它属于一般债权按比例清偿的性质。在对原账户过账时,借记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贷记破产债务──应付账款。

(5)应付账款。主要核算一般债权人的债权。该科目通过债权申报来归集确认其债权数额,并且要划清申报与未申报的户数和数额。在对原账户过账时,借记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破产债务——应付账款。

对债权申报确认的差异,申报确认数大于原账面数的差额,借记清算损益,贷记本科目;反之,借贷科目相反。清偿后本账户无余额,不能清偿的余额转入投资人净权益科目。

(三)权益类科目

1、投资人净权益。主要核算企业的原所有者权益与财产清查调整的损益两部分之和。在财产清查后调整账务时,将财产清查的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待摊费用、待处理资产损益、应付福利费、预提费用等内容或账户的余额一并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在对原账户过账时,将原账户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一并转入本科目,本科目的数额一般不再调整,一直保留到清算的最后。这样归集醒目,有利于分清破产责任。

2、清算费用。主要核算破产清算过程中发生的职工生活费、劳动保险费、案件受理费、资产评估费、财产维护费、职工医疗费、清欠差旅费、汽车燃修费、财产变现费、清算办公费(电费、水费、邮电费、打印费、会议费、办公用品费)、其他费用等。清算费用发生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货币资金科目。对已发生尚欠的清算费用,应在制定分配方案时以预算的形式从清偿财产中优先预留,待财产变现后优先偿还,本科目偿还后无余额。

3、清算损益。主要核算企业破产清算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务成果,借方登记提前兑付的自谋职业职工安置费、统计的账外欠发职工工资性款项、债权申报的账外欠款等潜在的损失,贷方登记其收益性的款项。在债权清偿后调整账务时,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投资人净权益科目。

4、变现损益。主要核算企业财产变现过程中的盈余或损失。主要包括应收款项的坏账损失和挂账费用、评估增减值、财产变现损益等内容。借方登记损失,贷方登记收益。在债权清偿后调整账务时,将本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投资人净权益科目。

5、实收资本。主要核算确认的不列入破产财产的职工福利性设施。本科目应随着职工福利设施的去向登记入账。在职工福利设施移交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职工福利设施。接收单位接收后再按相反的会计分录入账。

三、破产清算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一)财产清查过程中的账务处理

1、债权债务的账务处理。一是将应收款项的贷方余额调入应付款项,应付款项的借方余额调入应收款项。二是将应收款项中的挂账费用和已取得证据的坏账损失予以调整账务。三是结合实物资产的盘点,将未估价入账的财产估价入账,同时挂入往来账户。四是将账外的债权债务进行统计入账。五是企业的债务最终通过债权人的申报与企业账目的核对予以确认,调整会计账务,等等。

2、实物资产的账务处理。一是对盘盈的要估价入账,盘亏的要查明原因,借出、租出的要依法追回。二是注意查清未估价入账的财产,不能作为盘盈处理,应挂入往来账户。三是将原挂账的待处理财产损益、应计未计、应摊未摊的费用等资产性损益,一并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中核算,预提费用、应付福利费余额也转入利润分配账户中核算,等等。

3、其他财产。行政、食堂、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组建投入到三产部门的财产,通过财产清查,并入企业财务账户,低值易耗品应估价入账。工会财产单独盘点造册,妥善保管。

(二)破产清算过程中主要的账务处理

1、原会计核算与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的过渡程序。

(1)财产清查后,通过调整会计账务,在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财产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

(2)根据财产清查后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查明细资料,确定评估资产,由清算组到国资部门立项,同时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结果确认后,财务部门应据以调整会计账务,评估的增减值记入权益科目下的“变现损益”明细科目,账务调整后,编制资产评估后的资产负债表。

(3)编制资产评估情况衔接表并对抵押财产进行确认,编制抵押财产确认情况表。

(4)根据上述清算资料和设置的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科目,编制有关过账会计分录进行账务处理,然后结账编制破产清算适用的清算资产负债表。

2、财产变现后的账务处理。债权人会议通过的破产财产初次分配方案和财产处置原则,要真正实现债权清偿,就要对破产财产进行依法变现。从理论上讲,破产财产应全部变现用于清偿,财产全部变现后,其账务处理后所反映的结果为:

(1)资产类中的有关实物资产类将转化成为货币资金;应收款项中已收回的资金在收回时也已记入了货币资金账户,对确无法回收的呆坏账损失应依据人民法院的裁定全部转入变现损益账户。这时的资产类基本上变为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职工福利设施三大类。

(2)负债类的欠款和债权因尚未清偿,所以负债类的账户基本没有变化,仍有优先清偿的“抵押债务”;第一顺序清偿的“应付工资和各项劳动保险费”以及“应付职工安置费”;第二顺序清偿的“应缴税金”;第三顺序按比例清偿的“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

(3)权益类有“原投资人净权益”、“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和“变现损益”以及未用于清偿的职工福利设施资产所形成的“实收资本”五大账户。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5

往来账是两个具有资金往来关系单位之间的会计账目,表示两个单位之间债权债务的大小,一般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和其它应付款等。正因为涉及到两个单位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大小,所以,往来账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往来账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领导不重视

有些单位的领导尤其是财务领导对往来账的管理不够重视,财务部门既没有往来账的工作程序,又没有往来账的岗位职责,更没有往来账的奖惩制度。由于领导不重视,该决策的时候不决策,该审批的时候不审批,该检查的时候不检查,从而影响了往来账的正常核算工作。在他们看来,往来账很普遍,哪个单位都不少,对账不对账都无关紧要,反正一时半会结不清。经办人员及会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结果导致账龄越来越长,谁欠谁的说不清楚,最终成为呆账,给单位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二)会计不负责

有些单位的财务分工是出纳制单,主管会计审核,记账员登记往来账,结果导致往来账归谁负责不清楚,相互扯皮,造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记账员认为记账凭证是出纳做的,设什么科目、记多少数据是由主管会计审核的,记账员只管登记账簿就行了,至于谁欠谁的记账员说不清楚,也没有权利去管;而主管会计则认为审核制单是主管会计的事,但账是怎么算的,付谁多少钱,收谁多少账,往来账上有登记,应该归记账员管,二者的想法似乎都有些道理。但往来账到底该归谁负责,还是没有一个定论。纠其原因,是会计分工主次不明,领导的协调工作做得不好,出纳、主管会计、记账员都不称职,没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也没有及时沟通的团队精神,相互推卸责任,结果造成往来账管理不规范,在与对方对账时显得很被动。

(三)核对不及时

往来账要管理好,就得及时进行核对,每个单位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应按月份、季度、半年度、年度定期进行对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沟通,查找原因,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单位平时不对账,或者很少对账,有的到年底才对一次账,更有甚者到年底因为单据不齐、急于结账而草草了事,往来账的余额为逐年滚动而成,越滚越对不清,结果等查账的时候因对不上账而不能取得函证,延迟了查账的进度,给单位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口径不一致

往来账要核对清楚,双方记账时间口径和记账业务口径必须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对账工作中发现,有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不顾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作上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应付款方因财大气粗,或者上级单位因权高一等而欺负相对应的往来账的另一方,因而在对账时表现出单方面作账、不提供单据、不给对账时间、有意提前或推后结账时间甚至以权压人、拒不配合的现象,致使双方记账的时间口径和业务口径不一致,再高明的会计也难以对清账目,给对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五)方法不合理

往来账在核对时,要将涉及到一个往来客户的所有科目放在一起,经过相互抵销和对冲以后的余额,确定为最终应付或应收对应客户的金额。但在实际对账时,因受会计工作水平和工作习惯的影响,有的会计对同一个往来客户,既设有应收、预收账户,还设有应付、预付账户,甚至还有借款等多个账户,可在对账时,往往只给对方提供应收类账户的数据,对应付及借款类账户的数据很少甚至从不提及,从而导致双方在对账时经常“捉迷藏”,加大了对账的难度。而且,经过若干年后,这些账户还未对冲,使每个账户都有余额,结果到查账的时候每个账户都要求提供函证,这才感觉不便,可是为时已晚。

二、应对往来账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从思想上要重视往来账的核对

往来账涉及到一个单位债权债务关系的大小,往来账管理得好,该收的钱就能收回来,该付的钱也能延迟支付,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资金,减少坏账,保证财产物资不受损失。1.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该决策的时候要准确决策,该审批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审批,保证往来账的及时、顺利核算;2.相关的会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准确核算,及时对账,发扬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做一名合格的往来账会计;3.领导干部、尤其是财务领导要经常督促检查往来账管理的各个环节,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将不利于往来账核算的一切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只要会计负责,领导尽职,思想统一,核算往来账时才会没有后顾之忧,核对起来也才会易如反掌。

(二)从制度上要完善往来账的管理

往来账的产生涉及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因此影响往来账核算的因素比较多,往来账的核算难度也比较大。1.要选择认真负责、爱岗敬业、业务熟练、善于协调并能执行财务制度的会计人员,以保证往来账核算和核对工作的顺利进行;2.要制定往来账的工作程序,明确往来账责任人,设定制单、审核、记账、对账各环节的方法,规定定期对账时间,检查对账结果;3.要明确往来账的岗位职责,往来账会计要负责审核往来账的原始单据和会计科目,准确登记账簿,及时核对账目,协调财务、采购、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上的账务关系,保证往来账的及时、准确、顺利核算;4.要制定往来账的奖惩制度,检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对表现好的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出现问题、甚至违反财务制度的要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有了合格的会计、完善的工作程序、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往来账的管理才会高效顺利地进行。

(三)从基础工作上规范往来账的核算

在实际工作中,往来账的种类比较多,既有与采购有关的应付类往来账,也有与销售有关的应收类往来账,还有与采购及销售无关的代收、暂付、暂借类往来账,不管是哪类往来账,基础工作都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1.单据要齐全。对于应收类款项,要有货物出库单、货物签收单、发票、发票签收单、合同、销售文件、结算单等单据;对于应付类款项,要有货物入库单、发票、合同、采购计划等单据;对于暂收、(下转第44页)(上接第42页)暂付、借款类款项,要有相应的发票、收据、审批文件等。单据齐全了,入账时才会有可靠的单据,对账时才会有充足的依据。

2.手续要完备。往来账入账时,发票上要有经手人、验收人、部门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单位负责人的签字;入库单上要有交货人、收货人、库管的签字;出库单上要有发货人、领货人、库管的签字;销售结算单上要有销售员、销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签字;采购计划单上要有采购员、采购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签字。如此手续完备了,对账时如果出现问题,才便于查找相关责任人。

3.核算方法要准确。设置科目时,对于因采购而产生的往来账,设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对于因销售而产生的往来账,设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对于代收暂收类的往来账,设置其他应付款,对于代付暂付暂借类的往来账,设置其他应收款。这样科目设置准确了,对账就会有规律可循。核算数据时,对于销售类的款项,要严格按照销售价格、销售合同、销售文件去核算。如果遇到打折或处理等特殊情况时,一定要有销售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审批手续;对于采购类的款项,要严格按照采购计划、采购价格、采购合同去核算。如果遇到价格调整等特殊情况时,一定要有采购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审批手续;对于代收代付、暂收暂付及暂借类款项,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和审批手续核算。如此核算准确了,对账时,如果遇到双方记账金额不一致的情况,就可以拿相关文件及手续进行协调。

(四)从方法上要讲求往来账的对账技巧

1.选择适宜的对账时间。往来账要定期核对,才能保证双方账目余额一致。往来账双方定期对账的周期因业务量的大小而不同。业务量少的往来账可以按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确定定期对账周期;业务量多的往来账可以按月份、季度、半年度确定定期对账周期。不管对账周期选择的长还是短,每次对完账以后,都要填写对账单,并经双方确认签字后,交各方相关财务负责人保管,以便将来备查。

2.确定方便的对账方式。往来账核对的方式比较多,根据现有的条件可以选择比较方便的对账方式。账务少而简单时,可以通过电话核对,双方距离相隔比较远时可以采用信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核对;账目比较多而复杂时可以约定当面核对。灵活方便的对账方式能节约对账时间。

3.讲求巧妙的对账方法。往来账双方人员在对账前,要确定好双方记账的时间口径和业务口径,然后一笔一笔地对。每笔都登账了,而且余额一致,表明账已经对上了。如果余额不一致,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核对过程中,如果发现应付款方少记账了,应收款方要主动配合提供相关单据,经应付款方核实后补登账簿;如果发现应收款方少记账了,应付款方也要主动提供单据;如果单据不够充足,要与本方有关人员核实,取得单据,及时入账;如果双方都登账了,只是数据不一致,可能有价格上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核实,完善手续,及时入账,直到双方的账都补登齐了,而且余额也一致了,对账才算结束。讲求巧妙的对账方法,能提高对账的效率和质量。

应付账款的财务制度范文6

医院的会计报表包括医院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金情况变动表和两个附表(医疗收支明细表和药品收支明细表)。通过对这五个报表的分析,可以了解医院的资金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并衡量医院的财务风险。

一、医院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1.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的分析

医院资产负债表展示了医院的财务状况。医院负债多少和实际偿债能力集中反映了财务风险的大小。医院负债中的流动负债集中反映了当期医院财务风险,长期负债则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医院存在的财务风险。

(1)流动负债,医院流动负债项目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分别是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和预收医疗款。短期借款期末数反映了医院目前的贷款或借款数额,如果短期借款数额大,投资项目短期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且收支结余不足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医院将发生财务危机;应付账款主要包括应付药品款和卫生材料款等,这种赊购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在医院正常运行时,供应商会接受延期付款,但是当医院发生财务危机或经营危机时,应付账款在短期内将成为医院沉重的债务负担;预收医疗款反映的是医院收取在院病人的押金,这部分负债为医院滚动负债,其数额的高低与在院病人的数量和医院收取押金数额直接相关,报表上的预收医疗款项目反映的是未办理出院结算的在院病人押金部分,但由于预收医疗款随着出院结算其中大部分转化为医疗和药品收入,因此在本文中不做过多阐述。

(2)流动资产,医院流动资产包括医院的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库存物资和短期投资等。因为医院库存物资的变现能力较差,医院对流动负债的清偿主要依赖于速动资产,包括医院的货币资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和可收回的应收医疗款部分。本文中的应收医疗款强调的是可收回的应收医疗款部分,因为医院应收医疗款是历年累积形成,对医疗欠费损失的核销,医院需要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一方面手续繁琐,另一方面医院负责人对核减资产有所顾虑,所以医院报表中的应收医疗款账面数额远远大于实际可收回金额,医院实际偿债能力因此降低。

衡量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考虑到流动资产中的应收款项、存货的账面数与实际可变现金额出入较大,如果以医院流动资产的账面数为基础,计算流动负债比率,得出的结论会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因此,在本文中医院流动负债的偿债能力指标以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衡量。速动比率计算公式如下: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可收回的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医疗款、其他应收款)

一般来说,医院速动比率在1左右时较为合理,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医院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反之,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业务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其中,年业务现金净流量指一定时期内,医院业务活动(医疗、培训等)所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差额。医院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2.长期负债与总资产的分析

医院的长期负债包括长期应付款和长期借款,医院资产总额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和无形资产。在此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医院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和变现能力与企业相比有不同之处。首先,医院固定资产价值始终以购买时的原始价值为记账基础,固定资产的账面数额反映的是原值而非净值;其次,专业设备在医院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大,其更新速度快、专业性强,而流动性差;再次,医院资产属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交易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变现能力差。这实际上虚增了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高估了医院的实际偿债能力。另外,由于多数医院资产中没有计入无形资产价值,对外投资因受到严格限制发生较少,在本文中这两项不予考虑。

衡量医院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这三个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在企业中资产负债率的值在50%—60%之间较为适当,但考虑到医院资产中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大(一般在60%以上),又以原始购买价为基础计量,且变现受到严格限制,其价值被高估,所以医院资产负债率的值在60%以上较为适当。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

医院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专项补助结余、待分配结余。

以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的计算以资产、净资产的账面数为基础,考虑到医院资产存在变现能力的局限性,以这两个指标进行医院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会与实际出入较大,本文以“已获利息倍数”、“每百元固定资产收益率”这两项指标来衡量医院长期偿债能力。

(3)每百元固定资产收益率=收支结余/(固定资产总额/100)*100%

每百元固定资产收益率的值越大,说明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高,产生收益越高。

(4)已获利息倍数在企业中是指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但在公立医院不涉及所得税问题,利息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中,每月按人员比例分摊,其计算公式演变为:

已获利息倍数=(收支结余+利息支出)/利息支出=1+收支结余/利息支出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医院一定时期付息前收益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医院的收益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一般,已获利息倍数为3时较为适当,即医院收支结余是利息支出的2倍;从长期看,要维持正常的偿债能力,已获利息倍数应大于2,即医院收支结余至少应保证利息支出。

二、医院收入支出总表及其附表的分析

医院收入包括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由于各所医院补助收入、支出情况的不同,医院的长期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医院的业务收益能力,包括医疗收益、药品收益和其他收益。自实行医疗改革以来,医院长期存在“以药养医”的局面,即医院收益以药品收益为主,医疗收益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药品行业治理工作地深入,医院的药品收入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医疗收入渐居主导地位。因此,医院的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最终依赖于医疗业务的竞争力,如果医院财务报表反映医疗收支结余减少或出现负数,说明医院的主导竞争力下降;医院收支结余减少或为负数说明医院收益能力下降,这时医院过度负债将导致财务危机的发生。

另外,业务收入质量是保证医院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医院垫付给医保病人的医药费逐年增多,但是财政部门历年累积返还额常常远低于医院垫付数额,这样造成医院应收款项逐年增加,降低了医院的偿债能力,此时考察医院的经营指数和经营收现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与业务收入比例)可以分析出医院业务收入的质量。医院经营指数和经营收现比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经营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收支节余

经营收现比=经营现金净流量/业务收入

(其中:经营现金净流量=医疗收支现金净流量+药品收支现金净流量+其他收支现金净流量;

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

当以上比例持续下降时,说明医院收入中现金收入所占比例下降,而应收款项占收入比例上升,医院收入质量在不断下降,医院实际偿债能力同时在降低。

三、基金变动情况表分析

医院基金变动情况表中的基金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事业基金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和医院对外投资形成的基金,当事业基金出现期末借方余额时,反映事业基金出现赤字,医院收不抵支将出现财务危机。专用基金用以核算拨入专项资金或医院内部有专门用途的资金,当专用基金出现期末借方余额时,反映拨入资金或提取的专用基金不足以弥补支出数。近年来,随着医院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医疗环境的改善以及物价水平的提高,医院提取的修购资金往往不足以弥补新购设备和新建房屋的开支,专用基金出现赤字,此时为了弥补投资的资金缺口,医院需要利用借款购建设备和房屋,负债经营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医院会计报表和财务指标的分析,医院财务人员和管理者可以发现医院潜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控制风险。

1.当医院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不断增加时,要对短期偿债能力和医院借款的用途进行分析。反映流动负债偿债能力的两个指标:速动比例小于1或现金流动负债比值较小时,应尽可能减少库存物资以加速资金流转并缩小投资规模以保证医院的货币资金能够及时偿还到期债务;另外,医院固定资产投资收益分析指标——每百元固定资产收益率较低时,应分析固定资产收益率较低的原因,如果医院大型投资项目在短期内不能获得收益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此时医院应根据现有偿债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警慎地选择投资项目以减少财务风险。

2.当医院库存物资、应收账款占医院业务收入的比例不断加大时,反映医院库存物资和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超出了医院收入的增长。此时医院要加强库存物资的管理,杜绝超额库存现象;另外,医院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出院病人欠费现象的发生,加强应收账款和医保病人欠费的回收工作。

3.当医院经营现金流量与业务收入比例不断下降时,反映医院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落后于医院收入的增长,而应收款项增长大于医院收入的增长。随着医院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平均收账期的延长不但使医院现金流入减少,而且降低了医院收入质量,增加了医院财务风险。因此,医院要将应收款与收入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收入质量。此外,还可以采用欠费责任制和款项回收责任制以加强欠费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4.当医院已获利息倍数这一指标不断下降,比值小于2时,反映医院的结余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支出,医院已经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而在医院收入质量不高,存在大量应收账款时,尽管已获利息倍数的值大于2,但却因为收支节余中包含大量应收款项,由此造成医院的实际偿债能力降低。这时一方面要积极开拓市场提高医院收入,另一方面又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开支并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这样,医院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将成本费用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既提高了收入质量又减少了财务风险。

以上分析说明,随着医院的发展,在医院投资增加、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研究风险防范措施,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是医院持续经营的保障;随着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完善,医院财务数据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伍大春.谈建立医院财务风险监测预警管理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