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实践教学

经济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让学生深入领会和熟练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需求、供给与价格理论、弹性原理;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领会生产、成本理论;理解厂商均衡理论、生产要素的分配理论;理解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掌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货币需求、供给与利率的决定理论;理解IS—LM模型;领会财政、货币政策的种类及其手段。促进学生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1.总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有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了解经济学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解决的问题,熟悉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教学内容。稀缺性与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产品,各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去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如何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2.需求和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含义及规律;理解市场均衡价格原理,掌握价格分析方法;了解弹性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弹性计算。(2)教学内容。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购买能力且愿意购买该商品的数量。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有出售能力且愿意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均衡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

3.偏好与效用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消费者的偏好;知道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厌恶品、中性商品;了解效用的概念;理解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掌握边际效用分析方法;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欲望与效用;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价格效应。

4.厂商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生产函数的概念;了解单一可变生产要素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理解生产的合理区域;掌握两种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教学内容。生产与生产函数;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厂商均衡理论。

5.成本与收益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成本的含义;了解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掌握短期成本的简单计算;了解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区别;理解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2)教学内容。成本的含义;短期成本;长期成本;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6.市场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四种市场结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理解完全垄断厂商的特点;掌握完全垄断市场商品价格的决定以及厂商如何决定其产量。(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7.要素收入理论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理解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了结洛伦斯曲线的含义;掌握基尼系数的计算。(2)教学内容。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工资、利息、地租、利润;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8.市场失灵与政府垄断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和收入再分配政策;掌握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了解收入分配的一般原则。(2)教学内容。市场失灵;解决市场失灵的对策;政府失灵论。

9.总需求与总供给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总需求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LM曲线的含义;了解需求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总供给曲线变动时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2)教学内容。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函数的含义;乘数的含义与计算;IS曲线与LM曲线的含义;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是国民收入与价格的影响。

10.失业与通货膨胀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和类型;了解失业的含义和类型;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了解菲利普斯曲线。(2)教学内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含义和类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

1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了解经济周期的成因。(2)教学内容。经济增长的含义;经济周期的含义和成因;增长核算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

1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了解财政政策目标;了解财政政策的运用;了解货币政策的含义;了解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2)教学内容。经济政策: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平衡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财政思想的演变,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赤字与公债,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货币创造机制,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货币政策其作用的其他途径,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的关系。资本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证券的发行和流通,证券的交易与价格,证券投资收益及风险。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垫头交易,期权交易,双向期权。

13.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

(1)教学要求。熟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组织;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2)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的优点,金本位制的不足之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倾销的含义,倾销的特征,反倾销的措施,倾销的确定。限制进口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关税。

参考文献:

[1][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03.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 企业区位选择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行业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企业分布全球化、产业集聚等现象的大量出现,传统理论对企业区位选择的解释越来越无力,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本文系统梳理了从古典区位理论到“新”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济学最新分支的理论脉络。

二、古典区位理论与新古典区位理论下的区位选择

将地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早可以追溯到经济学初期。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他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关键因素。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在20世纪初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区位理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美国学者Isard 创立的“区域科学”和Alonso 开创的“新城市经济学”为大家所熟知。Isard (1949) 致力于将古典区位理论整合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一个完整的关于经济活动区位问题的分析范式,但其始终未能建立起关于区位的一般均衡模型。随后Alonso (1964) 提出城市土地竞租理论,以完整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居民和企业布局、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揭示了城市内部空间中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新古典区位论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均衡与空间竞争,其在古典区位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静态与最优化角度分析企业区位选址问题。然而,新古典区位论的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沿用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品同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这极大的影响了其理论对于现实中企业区位选择现象的解释力度。

三、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下的区位选择

1991年,克鲁格曼发表了《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一文,提出了“中心―”模型(CP模型),它标志着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在分析中,克鲁格曼将D-S模型(Dixit,Stiglitz,1977)拓展到了两个区域,在两个区域对称分布的初始状态下,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导致流入区域市场规模增加,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吸引企业入驻;企业聚集区域的商品由于包含较少的交通成本而使得价格较低,从而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吸引劳动者流入。这两种效应产生循h累积因果关系形成聚集力。同时,由于农业劳动力不可流动,并且一个区域内企业增加会导致竞争加剧产生“市场竞争效应”,从而产生分散力。聚集力和分散力的权衡形成区域聚集或扩散的格局,其中贸易成本是关键参数。

1999年Fujita等人出版了《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2001年Brakman等人出版了《经济地理导论:贸易、区位与增长》、2003年Baldwin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出版了《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这三部著作的出现标志着新经济地理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并趋于成熟。

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对经济学来说是把空间概念引入经济系统,和采用报酬不变与完全竞争假设的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地理研究不同,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经济、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接近于现实。在C-P模型(1991)的基础之上,大量拓展模型相继出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Martin 和Rogers (1995) 的自由资本(FC) 模型、Ottaviano 等(2002)的OTT 模型、Forslid 和Ottaviano (2003)的自由企业家(FE)模型都是其中重要模型。

四、“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关注产业层面的异质性,然而,现实中相同产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异质性以及企业劳动力的异质性要明显得多。因此,借鉴国际贸易领域“‘新’新贸易理论”的思路,研究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兴起,成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的又一次突破。2006年,Baldwin与Okubo共同发表的《异质性企业、集聚与经济地理: 空间选择与分类》标志着“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开端。

Baldwin 和Okubo(2006)将企业异质性引入了自由资本(FC)模型中,分析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文章有两个主要结论,选择效应:由于高效率企业定位于大市场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能够应对大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因而大市场总是倾向于吸引高效率企业的迁入,并且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迁移至大市场的意愿越强烈。分类效应:随着高效率企业迁移至中心区,中心区市场竞争加剧,中心区低效率的企业将不得不向小市场转移以逃避激烈的竞争,从而形成高效率企业定位于大市场和低效率企业定位于小市场的格局。

五、结论

新经济地理学的一些研究结论与现实经济更为贴切,能够有效地说明社会经济问题,从而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政策建议。中国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可以预见,新经济地理学,尤其是“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将是下步国内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3).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3

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一:对城市经济学意义和作用的分析与感想

摘要:很快这学期的城市经济学课程就结束了。学了城市经济学感觉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非常有用,使我受益匪浅。

如今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城市化,而发达国家也在将城市的建设进行优化,使城市也更发达更现代化。不管是城市化阶段,还是使城市的更发达的阶段,城市的进一步规划都离不开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将从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城市人力资源经济、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城市发展政策等方面通过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从而使我们在规划城市时使我们的建设更合理化,并用最优方法解决与城市或城市经济有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经济、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城市财政 、城市化 ,城市规划。

半年的城市经济学课程转眼就结束了,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城市经济学的知识,感觉对我们非常重要。为了详细说明城市经济学,我们可以先了解他的分类。城市经济学学分为理论城市经济学与应用城市经济学。前者从理论上研究城市的经济活动,了解问题的现象与实质,不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方面的研究,其

主要内容有:城市化理论,城市发展理论,土地利用及地租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城市规模等。它有助于了解城市经济现象和问题,是城市规划前必须的基本研究。后者注重研究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增进居民福利的对策及具体办法,研究内容为城市问题与城市发展政策,如住宅拥挤且质量低劣,交通堵塞、失业、种族歧视、贫民窟等。上述两者皆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面,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对象有:(1)城市经济结构与城市成长,包括城市产生、城市化、郊区化、都会化、城市发展结构、城市特性、城市规模、、新城建设等;(2)城市内部结构,包括土地利用、住宅、交通等;(3)城市公共服务及福利设施,包括城市财政、公共服务设施(如水、电,公园等)的供需状况;(4)城市人力资源经济,包括就业、消费、迁移、贫民、人力资源、投资等;(5)环境与城市生活质景,包括公害预防及处理、防范犯罪、旧城改造等;(6)城市发展政策。

城市经济学的包含的内容主要有:1、城市经济的基本理论,如城市概念,城市化,城市规模、类型、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2、城市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过程、特点,以及在各种生产方式下的表现;城市经济的外部关系,城乡对立运动及其规律;3、城市经济的内部结构、空间结构和经济关系;4、城市中的公共经济、市政建设和城市财政;5、其他城市经济问题,如城市住宅、土地、交通和就业等。

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上,他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一种经济学。

在我看来,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在于:(1)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一些学者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成都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课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2):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 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3):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4):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5):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6):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7):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休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的作用和意义(8):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

总体感想:城市经济学覆盖的方面非常多,包括城市、城市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土地经济、环境经济、城市区域经济以及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学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一定的研究性和较强的应用性,可作为经济学、国民经济、区域经济、人文地理、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城市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深入研究对象。该学科对促进城市发展,加快城市问题解决等有显著作用,是有极大的研究价值的,值得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公民去学习。

在以后的发展中,我相信城市经济学将会受到更多的注重,受到人文科学界科学家青睐,并会迎来更多的爱好者,去继续深入探究城市经济学,并用于城市的打造上,会为我们造更多福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开辟新道路。

参考文献:

[1]:(美)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文蕙,邓卫等.《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郭富.《城市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4]:(英)麦卡恩.《城市与区域经济》.格致出版社,2010

[5]:(日)佐佐木公明,文世一.《城市经济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城市经济论文范文二: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大趋势,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三产业概念以来,第三产业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近年来,青岛市紧跟全国发展建设经济的步伐,在优先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第三产业也悄然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青岛市国民经济总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巨大的。目前,青岛市内四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已经崛起,然而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各区的产业结构的单一、产业间协调性不高和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连接不够等问题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应调整和优化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各个产业的联系与对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青岛市内四区;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 美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数中占70% 左右, 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占50% 上下;除阿尔巴尼亚外, 东欧各国占4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5%左右, 不但比越南、印度低, 而且低于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60%, 而我国只占20%左右。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只有把第三产业全面、迅速地发展起来, 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活起来,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也会广开就业门路。

青岛作为首先开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国际经济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成熟之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初显端倪,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会生活服务。在过去十一五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着重发展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及各种服务业,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四方区和市北区浓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沧区繁荣的旅游和工业生产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青岛产业布局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全市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加强各区之间产业的联系、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青岛市在十二五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青岛在过去的十一五建设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会展、旅游等产业,并将这些产业合理的分配到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第三产业在青岛市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市南区成为青岛政治、文化和贸易的中心,以红瓦绿树、欧陆风情成为著名的海滨游览胜地;市北区发展了成熟的中央商务中心,青岛啤酒街、婚纱摄影街分别被授予中国特色商业街和中国婚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且拥有台东路步行街和中山路步行街两大商业区;四方区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李沧区东部发展为青岛的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中部商业发达,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二、各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成就

1、市南区

市南区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酒店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国际会展、国际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今年来,市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诚信市南的总体目标,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依托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市南区如今已经拥有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分销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九大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绝大部分。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34.2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16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达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2、市北区

市北区自1946年成立后,针对城区经贸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了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一园二街二线三区的全区经贸整体发展布局,着重将第三产业放在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上。一园即市北区工业园,建成后的市北区工业园将成为市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工业生产区;二街即青岛科技街和青岛地下中心商业街,成为市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贸、娱乐、饮食服务、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服务设施;二线即市北区商贸走廊一线和308国道加工仓储一线,建设成为集购物、饮食服务、旅游娱乐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华商业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和市北区加工工业基地;三区即辽宁路科技商业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和敦化路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成为涵盖商业、文化、餐饮、金融和贸易等设施的综合商业区;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等文化产业也在市北区有较好的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3、四方区

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四方区将传统的工业区转变成了富有生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4

经济活动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的前提下,进行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及与之有密切关联的活动。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以较少耗费取得较大效益的问题。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在各种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关系。

经济一词,在西方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家计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中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奴隶制经济的管理,这和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适应的。

在中国古汉语中,“经济”一词是“经邦”和“济民”、“经国”和“济世”,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含有“治国平天下”的意思。内容不仅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而且包括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教育、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包括在“经世济民”内的“经济”一词,很早就从中国传到日本。西方经济学在19世纪传入中、日两国。日本的神田孝平最先把economics译为“经济学”,中国的严复则译为“生计学”。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已逐渐成为各门类经济学科的总称,具有经济科学的含义。

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大量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分析,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发展日益错综复杂,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运用这些新的方法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经济学各门学科依据本身的特点,适当运用现代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新方法和新成果,对于增强经济科学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学发展简史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以前,对当时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形成了某种经济思想,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

在以历史和文明悠久著称的民族和国家中,以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保存的历史文献最为丰富。它们是两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在经济思想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古罗马及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古希腊在经济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中,有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社会分工论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商品交换与货币的学说。

色诺芬的《经济论》论述了奴隶主如何管理家庭农庄,如何使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富得以增加。色诺芬十分重视农业,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的最好职业,这对古罗马的经济思想和以后法国中重农学派都有影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从人性论、国家组织原理以及使用价值的生产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分析与中国古代管仲的“四民分业”论和孟子的农耕与百业、劳心与劳力的“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与《伦理学》两书中指出,每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一是供直接使用,一是供与其他物品相交换,而且说明了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和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

古罗马的经济思想部分见于几位著名思想家如大加图、瓦罗等人的著作中。古罗马对经济思想的贡献,主要是罗马法中关于财产、契约和自然法则的思想。

古罗马早期有十二铜表法,以后在帝国时期有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民事法律—市民法,和适用于帝国境内的各族人的万民法。在这些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契约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买卖、借贷、债务等关系都有明确的解释。万民法所依据的普遍性原则和自然合理性,以后逐渐形成自然法则思想,成为资本主义初期的自然法、自然秩序思想的重要来源。

西欧中世纪虽然经历了千年之久,但封建制度是在十一世纪才真正建立起来。中世纪的学术思想为教会所垄断,形成所谓经院学派。

经院学派主要用哲学形式为宗教的神学作论证,但也包含某些经济思想,用来论证某些经济关系或行为是否合法或是否公平。后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教会不得不回答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贷款利息的正当性问题,一是交换价格的公正性问题。

贷款取息与教义抵触,教会曾一再明令禁止。但后来迫于大量流行的贷款取息的现实,经院学派不得不采取调和态度。

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的是大阿尔伯特,他认为公平价格是和成本相等的价格,市场价格不能长期低于成本。对这两个问题,在中世纪并未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但为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研究的课题。

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自己的特点。与西方古代的经济思想比较,除在重视农业生产、社会分工思想等方面有些共同之处外,也有它自己的特点。这方面主要有“道法自然”的思想、义利思想、富国思想、赋税思想、平价思想、奢俭思想等。

道法自然是道家的经济思想。道家从自然哲学出发,主张经济活动应顺从自然法则运行,主张清静无为和“小国寡民”,反对当时儒家所提倡的礼制和法家所主张的刑政。道家这种经济思想后来传到西欧,对17~18世纪在西欧盛行的自然法和自然秩序思想有一定影响。

义利思想是关于人们求利活动与道德规范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利”主要指物质利益,“义”是指人们行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儒家贵义贱利,成为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僵化教条,妨碍了人们对求利、求富问题的探讨和论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使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富强,提出了各种见解或政策。孔子的学生有若就提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这是儒家早期的富国思想。以后商鞅在秦国变法,提出了富国强兵和“重本抑末”政策。商鞅和以后的韩非,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战士之源,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同时,他们认为工商业是末业,易于牟利,如不加限制,就会使人人避农,危害农业生产,因而主张“禁末”。富国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史上具有独特地位,这与中国长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这一特点有着密切关系。

对土地课征赋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产品的主要分配形式,是中国思想家经常论述的问题之一。自西周的“公田”制消亡后,对农业生产改为按所有田亩课征赋税。因此,中国古代的经书、史籍如《尚书》、《周礼》、《国语》等,常有关于田地分级和贡赋分等的论述。

平价思想,即关于稳定物价的思想。战国时代,李悝、范蠡鉴于谷价大起大落对农民和工商业者都不利,提出国家在丰年购进粮食,在歉年出售粮食的“平籴”、“平粜”政策,使粮价只在一定范围内涨落。这一平价思想也被用于国家储备粮食的常平仓制度,和救济贫民的义仓制度中。

古代王公贵族生活的奢侈或节俭,关系到财用的匮乏或富足,税敛的苛繁和薄简,因此,对待消费应提倡“俭”还是“奢”,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经常论述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黜奢崇俭是中国封建时期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

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出现过一些相反的观点。如《管子》一书的《侈靡》篇,就论述过富有者衣食、宫室、墓葬等方面的侈靡性开支,可以使女工、太工、瓦工、农夫有工作可做。即有利于贫民得到就业和生活的门路,也可使商业活跃起来。这在当时确是一个颇不寻常的观点,它从经济活动各方面的相互联系来考察消费问题,提出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卓越见解。

除上述几种主要经济思想外,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有其他的经济观点,如欲求思想、功利思想、理财思想、田制思想、富民思想、人口思想,以及地尽其利、民尽其力的思想等等。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大都是为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也有些思想是为扩大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道路而提出来的。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在西欧各国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

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古典经济学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初的以魁奈和杜尔戈为主要代表的法国重农学派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他们提出自然秩序的概念,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农业来概括资本主义,用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分析资本的流通和再生产。

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他所著《国富论》一书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他批判了重商主义只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源泉的错误观点,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他克服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指出一切物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他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以及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

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在1817年提出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严谨的理论体系。他强调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财富在社会各阶级间分配的规律,认为全部价值都是由劳动生产的,工资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利润是工资以上的余额,地租是工资和利润以上的余额。由此,他阐明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对立。此外,李嘉图还论述了货币流通量的规律、对外贸易的比较成本学说等等。古典经济学到李嘉图时达到了顶峰,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处于上升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古典经济学还能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进行较为客观的探索,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古典经济学员主要的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从而成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一个重要来源,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庸俗因素。

历史学派19世纪上半叶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英法。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以国家主义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分为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阶段。以罗雪尔为创始人的旧历史学派活动于19世纪40~70年代。他们反对19世纪中叶以前的英法传统经济学,以历史归纳法反对抽象演绎法;以历史反对理论,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存在;以国家主义反对世界主义;以生产力的培植反对交换价值的追求;以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

随着19世纪70年代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出现了以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塔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在上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因而被称为“讲坛社会主义者”。

边际效用学派这是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在西欧几个国家的一个庸俗学派,以倡导边际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为共同特点,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支派:一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派,其主要代表为奥地利的门格尔、维塞尔和帕姆·巴维克等;一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或称洛桑学派,其主要代表有英国的杰文斯、法国的瓦尔拉斯和帕雷托。

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是克拉克,他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当代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出现称为“边际主义革命”,即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这个学派运用的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19世纪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密尔之后庸俗经济学观点的第二次大调和、大综合。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制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历史学派变种。它的主要代表有范勃伦、康蒙斯、米切尔等。他们把历史学派的方法具体化为制度演进的研究,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以批判资本主义的姿态出现,提倡改良主义政策。

此外,在北欧出现了以维克塞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提出与马歇尔不同的理论体系,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在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中,占有特殊地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学

这里主要指经过所谓“凯恩斯革命”迄至今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与后凯恩斯主义1929年爆发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

《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抨击“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收益预期、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这些因素交相作用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据此,他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凯恩斯这一理论为根据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而且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新经济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20世纪50~60年代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但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70年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陷于困境,受到各式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的挑战。

各种色彩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具有各自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但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鼓吹恢复和加强自由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是他们的共同立场。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所研究的范围也愈来愈广泛。不同的流派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及其有效运行的共同目的,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别性,既相互交叉地研究同一课题,又各有侧重地研究不同的经济领域。因而,不仅在理论上彼此有争论,而且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经济学科”。

经济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济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开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奠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剩余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把社会总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并把每一部类产品的价值,分解为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所构成。马克思还考察了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以及相应的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

经济学学科分类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容愈来愈复杂、丰富,专业化程度愈来愈细密;同时,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联系,也愈来愈紧密。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也愈来愈扩展。一方面,从带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经济学中,不断分化出带有应用性和独立的部门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等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经济学科内部各个分支相互交叉的学科,以及经济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学科之间彼此联结的边缘学科。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对分析的精确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出现了研究经济数量的分析和计量方法的学科;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系统的历史依据,出现了各种经济史的学科。这样,就在社会科学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门类分支繁多的经济学科体系。

关于现代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门类:

理论经济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它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其中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理论又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独立分支。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价格平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不同市场类型下厂商成本分析与产量、价格决定理论、生产要素收入决定即分配理论等。

经济发展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及其特殊规律的学科。它为总结历史经验和预见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经济思想、学说、政策提供历史背景。

经济史按地域范围划分,有国别经济史(如中国经济史、英国经济史等),地区经济史(如欧洲经济史、拉丁美洲经济史等),世界经济史(以世界为整体,研究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按部门或专业来区分,有农业发展史、工业发展史、银行发展史等;按历史分期,有古代经济史、近代经济史、现代经济史之分。关于世界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实际上属于现代经济史范围。经济史如同理论经济学一样,要受研究者的阶级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

经济思想史或称经济学说史。它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经济观点、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及其产生的经济政治背景、所起的影响、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各个人物、各个学派之间的承袭、更替、对立的关系等方面的学科。

经济数量的分析、计量方法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学科。

经济学家比较注重各种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关系的分析。自19世纪70年代起,就有一些经济学家应用数学推导经济理论,建立数理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理经济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广泛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各种静态的、动态的、微观的宏观的经济模型。与之相联系的一个分支是经济数学,它侧重阐述现代经济分析中运用的各种数学方法,这实际上属于应用数学范围。

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经济学科。应用经济学大体上可分为:

以国民经济个别部门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农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等;

以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而带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计划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政学、货币学、银行学等等;

以地区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区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等;

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及其分支: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等;

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企业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学、市场(销售)学等等;

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教育学相交叉的教育经济学;与法学相交叉的经济法学;与生态学相交叉的生态经济学或环境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等。

这些边缘经济学科主要研究这些非经济领域发展变化的经济含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性。

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断扩展、不断充实的。应用经济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理论和历史的多种学科的总称。经济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经济关系也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因而,除了哲学之外,经济学,特别是作为理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成为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科学,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必先掌握的思想武器。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 成本; 内涵; 结构; 演进

【中图分类号】 F2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002-09

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成为会议热词,而且成为我国推动经济改革的核心政策主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第一次把“降成本”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和实践策略。然而,此成本非彼成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成本”比会计意义上的“成本”概念更为宽泛。宏观经济层面的成本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成本,还包括资本市场的资金成本,社会环境中的环境成本、交易成本、制度成本等,而且特别强调社会环境中的各种非生产经营性成本。但要将“降成本”有效地落地,首先需要厘清不同领域和层面的成本内涵,因此,有必要对成本的内涵、理论演进、成本结构变迁等理论问题作一深入探究。

从成本理论的研究历程看,经济学角度和会计学角度对成本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成本恰恰是资源耗费的确认与计量,由此,没有成本这个微观工具,就没有宏观经济理论和方法,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大家认可的关于成本本质的理解。第一,成本到底是什么,即成本的本质问题。成本是一种价值?成本是一种资本?成本还是一种资本的耗费?抑或成本是一种支出?成本是交换的付出?成本是一种牺牲?或者成本是一种节制?第二,对成本的理解应该从不同主体出发,不同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成本内涵与数量是不同的,成本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差异性。第三,成本是生产活动的范畴,生产活动是一种投入产出的关系,对成本的理解应该从生产的角度开始,而非其他。成本与生产及其生产条件相联系。第四,成本与价值有关系,但成本不是价值。成本耗费的动因就在于价值的创造,成本是价值的因,同样也是价值的果。第五,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组织和产品日益复杂,成本内涵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不同理论的成本解释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说,人类社会的生存最终都是依靠对自然资源的加工与处理以获得相应的各种满足与效用。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致使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是资源的收益与成本的对比与选择问题,会计是对资源配置的核算与计量工具,并恰当地反映了资源配置。从会计学角度看,会计学理论关于成本的论述其根本来源于经济学的成本理论,会计学对成本的研究无法离开经济学的成本理论。尽管如此,会计理论的成本与经济理论的成本内涵仍然有巨大差异。

(一)经典经济学理论的成本解释

经济学理论中的成本观主要有两方面:成本的资本属性和成本的补偿属性[ 1 ]。成本的资本属性意味着成本的形成首先源自于资本的预付,表现为资本向成本的一系列转化过程,即“资本――成本――资本”的过程。成本的补偿属性意味着在资本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前提是全部垫付资本的足额补偿。实际上,成本的资本属性和补偿属性的实现就是资本的增值过程,是生产活动过程、价值创造过程。成本的资本属性是资本的投资行为,而成本的补偿属性是资本的分配行为。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其经济学理论建立在成本的两种属性基础上,斯密的成本观实际上就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投资及其收回,成本主要是工人的工资、原材料的垫付以及地租等[ 2 ]。斯密的成本将决定产品的自然价格,决定产品价格的因素除了预先支付的工资、地租之外,还要考虑是否可以收回资本家自身的生活费用,而这些预先的支付及其实际费用就是斯密意义上的成本。穆勒同样认为生产的成本应该是各种资本家的垫款[ 3 ],但是对垫款的分析却和斯密有所不同。穆勒将生产中的劳动工资视为成本,包括机器设备等(因为这些也是过去劳动的产物),成本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人的劳役和节约,包括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在现代经济中,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是所有生产环节中的劳役与节约的累积[ 4-5 ]。另外,穆勒在进行价值分析中用很大篇幅阐述了生产费用中的折旧问题,尽管穆勒并没有提到“折旧”的名词。在西尼尔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中,他认为理解生产成本应该借助于“节制”或某一同义词[ 6 ]。在解释“节制”时,西尼尔用一个种植者的例子来说明,由此可见,成本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付出的主观感受的痛苦,是一种主观价值[ 7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人的劳役和节约,它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主观的。显然,将成本视为主观的一种工人的牺牲或者资本家的牺牲则是对生产成本内涵的误解,特别是将人的主观的“节制”包含到生产成本中,是纯粹的谬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透彻地阐述了生产成本的根源、内涵,将生产成本的主观性、庸俗性分析转变为客观的、辩证的生产成本本质的理解,并由此将生产成本作为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都是建立在成本耗费的基础上,将成本视为预付资本的耗费,并将实际耗费划分为生产中全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按照成本的预付资本属性,资本家的预付资本是全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但转移到产品价值中的价值仅仅是固定资本的部分和流动资本的全部,由此构成了产品的成本。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公认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始端,其对生产成本的阐述尽管没有离开古典庸俗经济学的谬误,但在企业成本的分类以及会计的核算与计量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贡献。他说:“生产一种商品一般都需要许多不同种类的劳动,并以各种形式使用资本。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的努力,还有节制使用或储蓄商品中所用资本而需要的等待,所有这些努力和牺牲加在一起,就叫做商品生产的实际成本。”[ 8 ]这里对生产成本的阐述与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论述具有相似之处,由此使得生产成本具有主观性成分。马歇尔的生产成本理论已经有了比较细致的分类与确认,也谈到对精密复式记账法的使用,以及通过会计的方法将企业的总费用在不同部门之间分配等等。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当代西方新古典经济学领域享有盛誉,根据曼昆的理论,企业总成本是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货币量,同时提出了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概念[ 9 ],成本的显性与隐性分析使得成本的理论研究有了进一步拓展,为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等成本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成本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

经济学中不同学者关于成本的理解都是从资本角度来认识的,主要是从资本的预付与补偿来论述成本的确认与度量。实际上成本的本质并非资本及其资本的耗费,客观来讲,成本反映了生产对资源的耗费,但当这种耗费以货币的形式度量时,价值的主观性就体现出来了。所以,成本并非仅仅具有客观性,很多时候存在主观性,因为资源耗费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价值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另外,成本与生产相关联,与生产条件相联系。生产中生产者的损失是生产的成本。真正的成本可以通过投入的劳动来计量,成本是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成本内涵的泛化正好说明了成本本质的特征。价值与成本在量上没有必然联系,但在质上还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生产过程是成本的耗费过程,是对物质效用的破坏以创造新的效用的过程,即价值创造的过程、为了生产一种客观效用而破坏另一种客观效用的过程。

(二)会计学理论有关成本的阐述

会计学理论的发展是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伴随物,如果没有经济学的发展就没有会计学的发展。主流微观经济学理论依然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企业利润最大化及其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所以,会计学的理论自然是建立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以企业股东所有者为利益最终索取权。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是货币的两面,这跟企业利润的确认原则是一致的。根据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①。由此决定了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是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减少为基本依据。显然,会计学的成本并没有反映出成本的资源耗费,而是反映出企业主(即股东)经济利益的减少,这与资源耗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关于成本在会计学理论中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说法。林万祥在《成本会计研究》一书中所罗列的成本定义就有几十种之多[ 10 ],如表1。

经济学理论确定了成本的资源耗费观,而这种理论的落地与操作需要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会计学的成本内涵要比经济学的成本内涵更实际,更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成本的本质以及会计准则的规定却偏离了对成本本质的理解,将成本视为所有者权益减少的表征显然并没有准确地反映出经济学强调的资源耗费。会计中成本确认与计量的缘由在于测算和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目的,其初衷就是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会计学的成本概念主要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是以产品生产与提供服务为对象,成本必须是可以恰当确认的,并以货币准确计量的会计要素,其确认与计量以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为前提。在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生产活动是连续进行的过程,而成本的核算与确认往往是根据一定会计期间进行的,真正的成本支出和会计的成本核算与确认并不在同一个时期内,这就形成了对成本的核算方法与确认基础问题。成本的确认与核算包含时间上的匹配和对象上的匹配,对象化又分为产品或活动的对象化和人的对象化。但是,随着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越来越复杂,间接费用占比越来越高,成本的对象化成为一个会计技术上的难题,其客观性和准确性日益受到诟病与质疑。另外,成本在货币计量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事项无法准确用货币度量,比如知识等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所以,至今成本的确认与计量成为成本与管理会计待突破的重大课题,也是制约管理会计有效应用和发展的屏障。

成本的本质与属性随着生产、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其内涵具有历史性。随着产品复杂程度日益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企业的成本结构从直接生产费用到间接生产费用的转变越来越明显,其幅度越来越大。在19世纪的家庭手工业中,产品的生产成本就是耗费的劳动和使用的原材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费用支出。进入20世纪以后,知识经济发展蒸蒸日上,知识在产品的开发、生产、制造与销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企业的成本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同时大量的折旧、摊销与日俱增,而产品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已经成为成本中较少的一部分。随着企业成本结构的巨大变化,对象化成为企业成本确认与核算难题。由于企业的耗费已经从过去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转变到以大量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为主的间接成本,大量的企业交易费用以各种形式出现,比如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的业务越来越频繁,其费用与日俱增,企业很多交易性资产的价值波动产生的利得与利损对企业成本费用的核算带来了麻烦与困难。这一系列的间接费用以及风险损失很难准确地确认到产品成本中,同样也很难将这些成本与相应的收入进行完全匹配。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中人的主观判断因素越来越多,产品成本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以成本的准确计量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服务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如此,成本的本质依然未改变,成本依然是对资源的耗费,至于成本的准确计量与分摊仅仅是会计技术方面的问题。

二、成本的主体与客体

经济学理论厘清了成本理论两大问题:耗费与补偿,而这两个问题都与成本主体和客体紧密联系,成本主体与客体的不同会引致成本内容的差异。成本主体是指成本承担与成本补偿的组织和个人;成本客体是指成本承载的对象与客体,即成本核算与确认对象。成本本质是一种为了获得一定收益而付出的代价或者牺牲。由此,成本主体就是这些付出代价和牺牲的承载者,成本主体是人或组织,而成本客体则是承载成本的有形或无形的载体。成本客体可能是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产品、服务、流程、业务等,成本客体往往由于承载成本主体的行为或活动引起相关成本的耗费与牺牲。成本主体反映了成本的产权属性,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必须将成本补偿主体与收益主体紧密联系起来,成本主体界定了资源谁耗费,谁收益,谁获得补偿,从而便于行为主体的理性计算,并激发进一步行为的动力。正是因为成本主体的产权属性,才可能出现成本外部性的问题。由此可见,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不仅是简单的生产问题,而且也是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探讨和研究成本问题一方面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是激励机制的有效性问题,将二者结合起来可能对成本的理解更为透彻。成本的对象化就是通过成本的确认与计量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和激励问题,达到两个方面的满足方可有效发挥成本的计量与确认作用。产品或活动的成本对象化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人的成本对象化有利于激励人员努力工作与劳动。

(一)成本主体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是在自然界中进行能量交换的主体,任何一个个人或组织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界与社会而生存。这种交换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组织与自然之间。尽管个人和组织与自然之间存在资源与能量的交换,但是自然肯定不是成本主体,只有人和组织耗用一定的资源和能量而转化为成本主体,所以,只有人或者组织存在成本的耗费问题,这也是成本研究的基点。基于此,从宽泛的角度看,成本主体应该是三类:个人、组织与动物。林万祥将成本主体分为以业主为主体、以企业为主体、以个体或集体为主体、以社会为主体以及其他主体[ 11 ]。李定安等将成本主体分为宏观层次的成本与微观层次的成本[ 12 ]。通常成本主体分为三类:个人、组织和社会。

个人往往是交易或非交易活动的价值牺牲、精力耗费、时间损耗、体力支出、金钱支付等方面的成本承载者,所以,个人既可能是成本主体,也可能是成本客体。个人作为成本主体有两种成本牺牲与补偿方式:交易活动与非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成本意指交换所产生的资源或能源耗费,比如货币、实物、精力、时间等,交易性活动是为了获得一定效用或收益而付出的成本。非交易活动是指人的各种活动本身就在耗费着能量、资源、体力、精力、时间等,非交易性活动是因为保持人本身的生命与活力而耗费的能量与资源,正如汽车耗油行驶的同时必须用正在耗用的油来承载以后很可能需要耗用的油。组织可以分为营利性组织(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企业是一种类似于人一样的资源与能量耗费的组织,它的生存就是不断消耗资源与能量以创造另一种可供组织与人耗用的资源与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组织仅仅是一个将自然资源和能量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与欲望的有机体。企业的生产过程是成本的耗费过程,是对物质效用的破坏以创造新的效用过程,也自然是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为了生产一种客观效用而破坏另一种客观效用的过程。另外,企业这种成本主体往往与生产活动中的激励问题联系起来,随着企业间接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成本的个人归属越来越困难,对成本的产品与个人的对象化也就越来越模糊,这些都会导致在企业理论研究中经常出现的“搭便车”现象。如果从是否盈利性来讲,对于非营利组织就不存在成本的分配与调整问题,但是如果从资源和能量耗费的角度看,这些组织同样要耗费资源和能量,它们同样是进行资源和能量交换的有机体,比如学校、慈善机构、政府机构等,同样应该进行成本的核算与计量。对于非营利组织可能会更多的以非货币形式来计量,比如人均面积、人均数量等。对于非营利组织的衡量可能以成本耗费数量的多少比较有价值,所以,对比成本的耗费数量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资源节约手段和方法。

社会成本并非所有个体成本的总和,而是个人或组织的活动外部性导致的由整个社会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实际上是因为成本耗费无法准确对象化到个人、组织或产品服务等方面而导致的不得已而为之。由于分工导致了产品的生产已经无法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而是由成千上万人共同完成,这种协作使得产品的生产很难将其成本的耗费准确地分解到每一个个人成本主体之上。成本的性质就在于可以将成本的耗费与补偿对象化,一旦生产与活动的成本耗费很难准确分摊,或者成本分摊所带来的成本耗费比成本本身更高时,由社会整体作为成本主体承担这些成本耗费成为最经济的方式。如果成本主体与成本补偿主体或者收益主体相分离时,就存在机会主义、搭便车现象,从而影响成本主体的活动或行为的积极性,由此出现了成本的外部性问题。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创造公共品,这方面的理论最早起源于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 13 ]。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这种外部性导致成本的分解难题主要是由于这种分解和确认的成本极其高昂,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或者由于分工的精细化而产生的生产技术不可分性,由此导致企业的产生、公共品的出现,这样,社会成本就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整个社会就成为成本的主体。

(二)成本客体

成本客体是成本的内容、对象,或者成本的承载者,成本客体与经济活动和组织形式有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活动与组织形式越来越复杂,成本客体日益多样化,成本内涵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成本主体不同,成本内涵不同;成本客体不同,成本内涵同样也不同。成本已经远远拓展了过去产品成本的框架,如材料、折旧、摊销等,出现各种各样的成本形式,成本的泛化越来越明显,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如资本成本、环境成本、质量成本、制度成本、交易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心智成本等。有关成本内涵已经有非常多的概念与名词,这里无法穷尽地分别阐述,下面以图1显示现有成本泛化的情况。

成本客体日益呈现两大趋势:间接化和隐形化,表现出成本内涵泛化的趋势。成本的内容与成本主体的关系日益疏远,能够明确归属于成本主体的资源耗费占比越来越低。所谓的间接化意味着可以明确归属于对应成本主体的成本事项越来越少,或者无法分摊到产品、作业活动、个人主体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不在于成本本身,而是分工与协作,很多活动或任务的实现都需要团队共同协作,资源的耗费无法精确到每一个参与者身上,团队的共同成本越来越大。除此之外,生产经营活动两大趋势日渐明显:分工精细化,智能集成化。智能集成化导致成本的分摊更加困难。成本无法对象化的结果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可能会影响经济的其他决策。正如卡普兰等在《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一书中所言,成本核算的错误或扭曲往往导致决策的失误[ 14 ],由此成本的对象化成为管理会计有效应用的瓶颈。另外,成本日益表现为由显性成本向隐性成本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知识、技术、管理、信息等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企业日益演化成为知识型组织。由此,在企业的成本耗费中,由知识形成的信息、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占比越来越高,成本日渐显示出隐性化趋势。除了各种无形资产在成本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外,其他如技术研发成本、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社会交易成本、社会责任成本等各种隐性成本也同样越来越多。这些隐性成本给成本的确认与计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象化,不仅仅是时间序列的对象化,也有产品或员工的对象化,由此,使得成本的确认与计量难度越来越高。成本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在于无法有效的将对象化到企业、产品、服务、个人等对象的成本与期望获得的收益有效匹配,即成本与收入匹配。成本与收入的错配本身就是会计这种制度工具的缺陷,从会计角度看,需要尽可能将成本与其期望获得的收入相匹配,并测算任何一项成本付出所获得的利润,由此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成本结构及其演变

企业生来是生产的有机体,是用一种效用创造另一种效用、一种价值创造另一种价值的有机体,企业通过一系列的生产活动将自然资源转换为人类所用的各种效用和价值。分工和交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分工促进了频繁与快捷的交换,交换促进了分工的深化与精细。随着分工的精细化,协调成为重要的机制。交换是一种协调的机制,企业也是一种协调机制,但是企业比市场多一层价值创造功能,企业不仅仅具有交换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价值转换功能。这种转换体现为人的劳动耗费过程,而实物资源仅仅是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从一种效用转换为另一种效用。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是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耗费过程,既表现为生产经营活动中资源的耗费,也表现为管理协调过程中的资源耗费。由此,企业的成本是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综合,企业的演变史就是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结构性变换的历史。企业成本的结构表现为三个方面:生产成本与非生产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生产的复杂程度、科学技术的进步、组织形式的变化、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等很多因素都影响了成本结构的变化,企业组织演化史也是成本结构的演化史。

(一)家庭手工作坊的成本结构

家庭手工作坊主要是:(1)劳动工艺简单;(2)存在较少的物物交换;(3)免费获得自然资源;(4)没有协调与管理成本;(5)简单的劳动工具;(6)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手工作坊与农业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作坊的生产活动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来安排调整[ 15 ],作坊主一般都拥有土地,用来种植粮食和饲料等以作为劳动对象。从资源耗费来讲,家庭手工作坊以免费获得的自然资源和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但这些都没有体现为成本的范畴。家庭手工作坊的成本主要包括一两名雇工的工资和一些简单工具的购置成本,另外,还包括土地租金和一些税收。随着市场交换的日益频繁,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简单的交换改变了家庭手工业的成本结构,家庭手工作坊的瓦解与分料到户制有非常大的关系[ 16 ]。这种分料到户制的生产方式直到现在仍然存在,能够维持这种分料到户制生产方式的原因可能在于固定资本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17 ]。这种生产形式使得家庭手工作坊的成本性质发生了变化,其劳动成为主要的成本耗费,即人力资源的耗费以及通过中间商供应的自然资源的耗费,因此,自然资源逐渐因为外部购置而体现在成本中。

(二)工场手工业的成本结构

相对于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主要是:(1)以交换为生产目的;(2)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劳动工具和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3)劳动者的集中和工场内的劳动分工;(4)监工成为最早的管理者雏形,并逐渐显现管理成本的耗费。1806年,特里发明了切割木制时钟的齿轮和切割小齿轮的簧片等机器,并建立了一座20平方英尺的工场。从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工场手工业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 18 ]。其主要生产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为将手工业者组织在一个工场,实行简单的分工协作;另一种方式是将许多从事同一类工作或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集中在一个工场,对劳动进行简单的分工,也就是有了工序的概念,开始顺序地进行协作劳动以最后完成产品。劳动分工使每一道工序的生产者熟练程度增加,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初步的规模化引起了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随着工场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场的创建需要一笔可观的初始投资,这些初始投资一般会转化为工场的各种固定资产,这为以后工厂的出现创造了条件。随着市场销售活动的发生,工场手工业的成本中开始出现了市场营销费用,尽管比率并不高,比如运输费用、销售费用等。另外,在工场内部,由于出现了许多工人的共同劳动,劳动的管理与协作,特别是对劳动的监督开始专业化,很多工场需要雇佣一定数量的监工来监督手工劳动者,并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优势,这类似于现代企业的管理人员。所以,和家庭手工业作坊相比,企业的成本范围逐渐扩大,既有生产成本,即资源的耗费与劳动的耗费,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管理费用和市场销售费用。从成本结构来看,直接的生产费用仍然是主体,但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等有所增加,然后监工等管理人员的劳动工资支出便出现了。

(三)工厂制企业的成本

工厂制企业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生产机器化的普及,由此,固定资产方面的耗费占比增加,企业主利用固定资本进行经营活动,并建立了与此相关的资本会计制。固定资产规模的增大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的经营风险,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要以首先补偿企业主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前提,所以,会计的核算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尽管在18世纪末会计方法已经在企业中广泛使用,对主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有了比较清楚的核算与记录,但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等资产费用化处理依然没有一个有效的会计技术,使得对产品的成本核算非常模糊。在工厂制企业中,企业的成本依然以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形式出现,但这些成本费用之间的结构关系进一步分化,生产成本尽管占有较大比重,但是其增加趋势日益下降;而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费用、产品的开发与创造等费用开始快速增加,即间接费用增长迅速,而且负债筹资开始出现,这种资本结构的改变产生了资本成本并引入到企业成本中。另外,在工厂制企业中,由于机器化大生产以及大规模生产,企业内部的协调与管理成为首要问题,耗费在企业内部协调与管理方面的资源越来越多,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日益增长。由此,工厂制企业的成本越来越复杂,成本的核算也日益困难,其基本趋势是直接成本下降,间接成本上升,生产费用下降,交易费用上升。

(四)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成本结构

劳动分工使拥有管理知识的管理者阶层逐渐走向了企业管理的前台,从事管理工作的支薪经理及其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愈来愈多,这种趋势的出现也是企业发展到规模庞大且越来越复杂时,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两权分离便自然而然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权力日益扩大,股东的地位开始减弱。铁路与电报提供了迅速、定期及可靠的运输与通讯方式,成为大量生产与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也成为现代大工厂和营销企业的标志。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参与公司生产活动的机构与个人的类型增加,即公司制企业的内外部关系日益复杂,内外部关系协调成本逐渐提高,并越来越占有比较高的份额。这种协调成本比如董事会的组建及其日常运行、独立董事的选用和各种参与活动、频繁的审计师事务所和法律事务所的活动,以及有关公司治理管理与制度的构建等。除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外,公司制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有非常大的变化。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生产活动已经是非常复杂的流程式生产,其需要大量复杂的机器设备,即劳动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大量的直接成本逐渐被间接成本所替代,完全是成本结构方面的此消彼长关系。劳动工具的大型化、流程化、细分化使得劳动者的工序化劳动已经无法离开任何一个其他人的劳动,即分工的精细化导致了协作的紧密性,这种状况在现代化的生产型公司中表现为劳动者日益分化,一部分劳动者从事更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另一部分劳动者从事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劳动的分化促使人力资源的耗费日益表现出体力劳动的规模性和脑力劳动的复杂性,成本耗费越来越倾向于脑力劳动方面,其成本结构所占比重日益提高。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成本已经不仅仅体现为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有大量的成本耗费于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其通过自制或者购买获得科学技术的欲望日益增强。从大规模制造型企业的成本结构来看,生产成本已经是整个企业成本中比较少的一部分了,不能仅仅从已经对象化于产品中的成本耗费来判断企业的成本耗费程度了。成本已经大量地分布于生产、研发、管理、经营、销售以及协调过程中,企业组织的运行与过去企业的初期形式相比已经成为天方夜谭了,无论是生产流程、劳动工具,还是管理形式等。现代公司制企业的成本表现为这样几个特点:间接成本奇高不下,直接成本比重较小;生产成本比重日益下降,交易成本比重日益上升;自然资源耗费品种日益丰富,人力资源耗费深度日益加强。

通过企业组织形式的变迁史可以看到成本内涵的变化及其演化,分工和技术是导致成本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分工与技术的双重力量下,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产品和服务日益多样化,功能和技术日益复杂化,由此导致成本结构的演化与变革。(1)归属于产品、服务、流程等可以对象化的直接成本占比越来越少,而无法归集与分摊的间接成本比重越来越高;(2)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品种越来越丰富,但在成本总量中占比越来越小,反而与管理和交易有关的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越来越大,越是当下现代化的跨国公司,这种趋势越明显;(3)成本耗费无非就是两个方面:自然资源耗费和人力资源耗费,但随着企业或其他组织越来越复杂,自然资源耗费相对于人力资源耗费呈现比重越来越少的趋势;(4)在人力资源耗费中,体力资源的耗费日渐减少,而与知识和能力有关的脑力劳动或资源日渐重要和关键。但是,无论成本结构如何改变,如何演化,成本的本质内涵仍然没有变,即资源耗费观,只是资源的形式千变万化了。

四、总结

2016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11个部门印发《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通过降低成本、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和质量管理方法等,实现管理增效和创新增效,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竞争力。文件提出了十种主要路径,概括起来无非与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资源成本、社会责任成本、环境成本、质量成本、交易成本等各种各样的成本有关。基于此,(1)企业成本体现在两种属性方面:生产属性和分配属性。生产属性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属性,而分配属性是企业收益分配的属性。传统的成本管控强调生产活动中资源的耗费,而没有关注于分配环节的成本耗费问题。从企业本质属性来看,企业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19 ],在当下的企业成本管控中更应该在交易成本方面。(2)成本结构的演化告诉我们,当代企业的成本更多地体现在非生产成本方面,这些成本往往难以对象化到具体的产品、服务、流程和业务中。随着间接费用在企业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直接成本计算法来确认产品或业务成本以进行战略性决策往往导致成本扭曲,决策失误。(3)知识型企业成为当下和未来的主流和趋势,有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已远远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知识和技术成为企业或其他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无形资源投资产生的成本确认与计量直接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和战略性资源配置。(4)成本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成本结构的演变使得成本与经营绩效有密切关系,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实施中,一定要厘清成本与价值的关系,避免一味地降成本导致企业或经济绩效的下滑,不能单纯地通过降工资、降材料、降费用等直接成本来获得企业的短期利润最大化,而是需要更多地关注于隐性成本带来的经营绩效下降,比如制度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等。(5)正确处理好成本结构中不同成本类型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成本及其引致的成本关系,降成本一定要关注不同成本之间的这些关系,否则顾此失彼,往往适得其反。(6)成本的对象化成为当代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面临的巨大瓶颈,准确的确认和计量成本不仅仅与成本降低和节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激励和绩效有关,如果不能恰当地确认与计量成本,会导致成本错配,直接影响到成本主体(人或组织)的绩效动力和改革决心。

【参考文献】

[1] 林万祥.成本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 亚当・斯密.国富论[M].谢祖钧,孟晋,盛之,译.中南大学出版社,1776.

[3]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M].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译.商务印书馆,1848.

[4] SIMON N P. Cost and utility[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893(3):17-36.

[5] COX C E. What is cost?[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30,5(4):288-297.

[6] 西尼尔.政治经济学大纲[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850.

[7] GIDDINGS F H. The concepts of utility, value and cost[J].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1891,6(1/2):41-43.

[8]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 廉运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890.

[9] 曼昆.经济学基础[M].梁小民,译.三联书店,2001.

[10] 林万祥.成本会计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1] 林万祥.现代成本管理会计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2] 李安定,孟祥霞.成本会计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3] COASE R 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14] 罗伯特・卡普兰,托马斯・约翰逊.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金马工作室,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 李宏图,沐涛,王春来,等.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重武,译.商务印书馆,1977.

[17] 马科斯・韦伯.世界经济史纲[M].胡长明,译.人民日报出版社,1923.

微观经济学地租的概念范文6

一对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

众所周知,马克思在《资本论》德文第一版序言中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规定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1]争论由此产生。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生产方式”的解释:一是“生产关系说”,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说”,三是“生产的技术方式说”。对此,许多同志指出,如果按前两种意见来认识“生产方式”,那么,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规定就存在着逻辑上的毛病,而马克思是通晓逻辑的。如果按第三种意见来理解“生产方式”,那么,《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生产的技术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样一来,上述规定虽然不存在逻辑上的问题,但它却同马克思的下述论断发生了矛盾。马克思讲:“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财富的特殊社会形式,或者不如说是财富生产的特殊社会形式。”[2]生产的技术方式是一个生产力的范畴,不属于生产的社会形态,因而不能列入《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最近,吴易风教授在他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吴教授认为这一原理是“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关键”。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生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特殊方式,也就是雇佣劳动和资本相结合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特殊方式”[3]。吴教授将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拓展为“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的确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认识。并且,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释为“生产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形式”,这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解释,即“即”与“也就是”后面的内容,仍然使人感觉到它与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规定之间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否可理解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殊方式”是否可理解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相结合,从而资本家雇佣劳动者呢?如果这样,那么,生产方式等于生产关系。如果这样,这岂不是也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狭窄化了吗?

因此,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作何理解。

我们认为,尽管马克思在整个《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是从多种含义上使用的。但是,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角度使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范畴,其含义是确定的,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或者说,社会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采取资本经济的方式。因此,《资本论》所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1章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含义作了明确的论述。马克思讲:“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却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独特历史规定性的生产方式;它和任何其他一定的生产方式一样,把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形式的一定阶段作为自己的历史条件,而这个条件又是一个先行过程的历史结果和产物,并且是新的生产方式由以产生的现成基础;同这种独特的、历史规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人们在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在他们的社会生活的生产中所处的各种关系,——具有独特的、历史的和暂时的性质”[4]。这个居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呢?紧接着,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5]“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特征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7]很显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在价值的自行增殖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就是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不仅如此,马克思在论述资本经济方式与生产力的关系时指出:“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像较为详细的说明所已经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8],在论述资本经济方式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条件下(即在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的条件下),资本经济会把这种所有制再生产出来,并且不断地再生产出由这种所有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马克思讲:“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生产条件的这种一定的社会形式为前提,那末,它会不断地把这种形式再生产出来。它不仅生产出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地再生产出产品在其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断地再生产出相应的分配关系。”[9]很显然,我们决不能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由其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得以运动和实现的物质载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之间只能是一种“相适应”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更明确地说,对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作进一步的考察。

马克思讲,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10]。这是抓住了与所有其他财富形式或(社会)生产发展方式相区别的资本的特征的一种抽象[11]。这就是说,首先,资本是一定量的价值,它以商品经济的存在为前提,在理论上,价值概念先于资本概念[12],在历史上,“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13]。因此,资本具有历史性。“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14]

其次,价值并不必然就是资本,只有当商品流通同时成为以增大自身为目的的价值流通时,才会有资本的存在。历史地看,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种资本形式。“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15]

第三,资本的存在并不必然使资本支配社会生产。要使资本支配社会生产,从而成为社会生产的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独特生产方式,还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其中关键性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二者的分离反映了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对生产者与劳动者分离的客观要求,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其人成为生产者,劳动力的所有者成为劳动者。能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所有制不仅仅是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者所有也能使、也必须使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从而使联合劳动者成为生产者,劳动者个人成为直接劳动者。在二者分离的前提下,要实现他们的结合以生产物质产品,劳动者的劳动力既可以采取商品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比如计划配置下的劳动力)。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权存在的前提下,劳动力只能采取商品的形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充分条件,但绝不是充要条件。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情况下,生产者要进行生产,只有到市场上去购买劳动力并将其并入生产过程才有可能实现,“G-A发展到什么程度,G-Pm也发展到什么程度”[16]。从而,资本也在什么程度上支配社会生产,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取代以直接或间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的社会生产。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产业资本产生、从而社会生产的资本经济方式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资本是一种财富的存在形式或一种(社会)生产的发展方式。历史上出现过的物质财富的存在形式,有自然形式、商品和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等的特殊性。”[17]与财富的存在形式相适应,人类社会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资本经济等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方式。自然经济以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从而交换价值为社会生产的目的,资本经济则以价值的不断增殖为社会生产的目的。资本经济以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但是,它的以追求价值增殖为目的的运动会加速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商品经济成为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使资本经济成为商品经济的内在灵魂和本质。资本生产方式的趋势是:“尽可能使一切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它实现这种趋势的主要手段,正是把一切生产卷入它的流通过程;而发达的商品生产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18]

第五,资本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但它并不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资本不是物”。它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发展方式,的确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但是,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进而资本的所有制不同,资本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资本只追求在价值的运动中增殖,并不要求价值为什么会增殖,或价值增殖的源泉是什么。要探寻价值增殖的源泉,必然涉及到与此有关的社会经济关系。在任何社会,价值增殖的源泉只能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但是,不同的剩余劳动的生产和占有关系却能够使资本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很显然,资本究竟体现哪一种经济关系,这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决定了雇佣工人生产、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生产资料的联合劳动者所有决定了劳动者个人生产、联合劳动者整体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

最后,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将资本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同资本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完全视做同一的东西,这在认识上还有其他根源。当生产资料普遍地以资本的形式存在,并且归于它的私人所有者资本家,由此,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取得了一种历史的存在形式。资本的所有者天然不是资本家,但资本家天然是资本的所有者。正是由于资本家天然是资本的所有者,人们在观念上自然也就会把资本的所有者等同于资本家,从而将资本等同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进而将资本要体现一定的经济关系等同于资本必然体现某一经济关系,即雇佣工人生产,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的关系。

二对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初步分析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古典革命”,使资产阶级有了第一个系统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古典经济学。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法国的魁奈及布阿吉尔贝尔等。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这样一种特征:他们把经济制度下阶级关系的研究同既定制度下的资源配置过程,诸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加以结合,把经济制度本质的分析与既定制度下经济运行过程数量的分析结合起来[19]。亚当·斯密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一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发现了工资和利润、利润和地租的对立,论述了资本主义财富增长的原因、条件、途径;另一方面也初步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规律,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这种研究。但是,萨伊、马尔萨斯、詹姆斯·穆勒、麦克库勒赫等人则在“通俗化”的形式下,将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制度本身的分析与对既定制度下资源配置过程及其变量的分析割裂开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于既定制度下资源配置过程及其变量的研究。最具代表意义的是约翰·穆勒于1848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本教科书,在该书中,穆勒一方面尽量维护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另一方面主张国家调节收入分配,改善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称之为“没有生气的混合主义”。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帕累托、马歇尔等人为代表的边际学派,完全抛弃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身及其运行机制的古典经济学传统,使经济学成了一门以论证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有效率配置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他们从消费者行为出发来研究价值问题,认为价值决定于个人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他们用数理方法建立了关于消费者在谋取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刺激下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国生产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他们相信市场力量能有效地调节经济活动,从而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起均衡的力量。其中的杰出代表是1890年出版的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规定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他在1932年发表的题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文中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具有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罗宾斯的这一定义既代表了自边际革命以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对经济研究对象的认识,也符合当时西方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研究的实际。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这一规定发表以来,先后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批判。但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其所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基本上接受了这一规定。比如说,最近出版的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第14版)和斯蒂格利茨所著的《经济学》都延袭了罗宾斯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规定。

萨缪尔森讲:“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20]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研究的是: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是如何进行选择的,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社会资源如何被利用。稀缺是经济学的一个显著的现象:因为资源稀缺所以选择是必要的。”[21]尽管二人在遣词造句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他们二人在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包含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稀缺资源的配置问题,或者说是社会用稀缺资源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第二,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或者说社会用什么样的技术方式和社会制度(体制、运行机制)来配置稀缺资源,以解决这个社会经济的基本问题。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或者说体制)对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其方式不同,效率也不一样。“不同的社会面临着通过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而发生变化的需求,同时,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可以用于配置稀缺资源的不同机制。”[22]

如果我们把资源配置问题看做是社会生产问题,那么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萨缪尔森等人面对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而资本主义经济天生就是市场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主要靠市场经济这种体制方式来解决。因此,他们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市场经济的研究上,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尽管萨缪尔森列举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等可供选择的资源配置的体制方式,但它要论述和证明的却是市场机制对于资源的有效率配置。他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管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不外乎在于论证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的。当然,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和其他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样,只是在市场经济、在经济体制层面上研究资源配置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并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制度层面上探讨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他们把资本主义所有制当做既定的前提存而不论。许多同志探讨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据此而认为,西方经济学把生产方式逐出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时时处处都囿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

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和对立性

我国学者在比较、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时,一般都揭示二者的对立性,很少分析二者的共同性。其实,只有在弄清二者共同性的基础上,才能说明他们的对立性。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西方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表面看来,二者毫无共同之处。前面的分析告诉我们,马克思所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社会生产在价值自行增殖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或者说就是资本经济方式,或者说社会生产的市场经济方式。

那么,资本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知道,资本经济是社会财富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它以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前提,以价值的不断自行增殖为目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它追求价值增殖的运动又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等市场体系的形成。市场经济就是“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节社会资源配置和人的利益的经济,简言之,在市场调节下运行的经济。”[23]“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方式,这种经济运行形式通常叫做市场经济。”[24]“市场经济是一种私人和私有企业制定关于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决策的经济。价格、市场、盈利和亏损、刺激和奖励的一套制度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25]“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源私有,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个制度是通过内在联系的市场网络和价格协调的。”[26]“今天,市场的概念包括如何进行交易的场合,尽管这些交易未必完全符合村镇市场。……,所有这些交易过程都包括在市场经济这个概念里。”[27]由此可见,一方面,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另一方面,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

可见,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更确切地讲,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他们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研究资本经济,都把资本经济看做是人类社会生产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换言之,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因其生产目的有别而可区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资本经济、计划经济(或者叫做别的什么经济)等,资本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在这里,之所以列出了资本经济,而不讲市场经济,是因为资本经济在生产目的上有别于其他生产方式,而市场经济并不能表明其生产方式的目的何在。卫兴华教授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差别性所引出的理论思考》一文中指出:至于说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表面上看很对称,很清晰,但经不起推敲。试问:市场经济难道不与自然经济相对立吗?难道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不相关的两回事吗?如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立,商品经济为什么就不与计划经济相对立呢?卫教授是对的。因为,尽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等范畴都是对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概括,但这种概括的理论层面是不一样的。要使我们对不同生产方式的划分清楚明确,必须坚持标准的同一性,而最常用的标准就是社会生产的目的。马克思就是这样做的。

但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严格的对立性,具体地讲:

第一,马克思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研究与此相适应的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暂时性的同时,揭示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所有制的历史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西方经济学并不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反却把它作为研究市场经济的既定前提。他们虽然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体制方式,但却试图证明它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由于他们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同市场经济看做是不可分的,因而,试图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永恒性,调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产生的各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