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1
【关键词】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
On the Preserv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ecorded
in Three Palac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XU Hu-po, SUN Yan-jun, HUANG Xiao-tan, MI Jin-hui
(Department of Sports,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In a time when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are progressing rapidly, the preserv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wushu of the Three Palac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s is calle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is receiving a great impact. It is of great urgency for us to protect that. This thesis, employing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aking the preser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the background, cultivates the resource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carried by the three Palac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to preserve, protect and develop them.
【Keywords】Center of the World, Three Palaces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culture preservation
前言
2011年11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召开的“中国首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大会”指出: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行动,对促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8处11项历史建筑: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少林寺建筑群三处:塔林、初祖庵、常住院,会善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和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绵延不绝。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8处11项历史建筑是当今社会最具代表性,最具科学、技术、艺术、历史价值的古代建筑。东汉三阙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石阙,阙身的画象和镌刻文字反映了很多当时的民族传统体育。现东汉三阙的阙体受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全球化和现代化不断加剧,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对“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不容忽视。
1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形成
登封历史建筑群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基础。
(一)独特的地理优势。嵩山地处中原,是秦岭东部的余脉,因此在五岳之中被称为“中岳”。太室山和少室山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海拔在300—1512米之间。嵩山北临黄河,西靠低山丘陵和开阔的伊洛河盆地,东临黄淮平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优越的自然条件。据地质学家的探测和研究,嵩山最早形成于36亿年前,是欧亚大陆最早被冲出海平面的第一块陆地,具有“万山之祖”的美誉。嵩山地区地势错落起伏,地貌复杂多样,天然水系发达。再加上光热、水分、土壤等条件的差异性,使其混杂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原嵩山地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中原地区具有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典型特征的丰富文化遗存。这里不仅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夯土城遗址——郑州西山古城。在嵩山地区先后发现的新密古城寨、登封王城岗、巩义花地嘴等龙山文化聚落和城址,更加证明这里是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
这些共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既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登封嵩山地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其在历代王朝更迭与战火中避免大规模破坏提供了很好的屏障。
2东汉三阙所承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岳嵩山的三处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石阙。阙是我国古代设置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的建筑物,是我国古代一种礼制建筑。阙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这是说的城门前面的阙。还有把阙称为“绖皇”、“象魏”或“观”的。宋《营造法式》中“周官太宰以正月示治法於象魏”,也就是说,阙是公布政令法规的地方。阙也称门观,《说文》中说,“阙,门观也”。阙还有一些别的名称,例如阙与大门相连,称作罘罳。阙的类型分多种,如建在城门外的叫城阙,建在官门外的阙,是宫阙,另外还有陵阙(墓阙)、和庙阙等。古代的宫阙、城阙多为建在高台上的楼观,以木结构为主,而建在山区郊野的阙多以石头为主。
汉代由于封建帝国的高度集中和统一,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这种发展,在现实生活与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由于楚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在艺术反映现实生活时,表现出夸张与浪漫,使人的思绪扬起自由飞翔的翅膀。也反映汉代统治阶级、豪门贵族在生活上极力追求奢侈享乐的场面。车马出行、礼仪拜谒、宴饮百戏,是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少室阙上有蹴鞠画象,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少室阙上刻着一个头挽高髻的女子,细腰,穿长袖舞衣,舞袖轻盈地向后飘扬,双足跳起,正在踢球。其两边各刻一人,一人穿长衫坐在凳上手拿鼓桴击鼓,一人跪坐着伴奏。从这幅画象所表现的内容看,汉代也把踢球配上音乐,作为舞蹈来表演。太室阙有一幅车骑出行的画象,前面刻有一匹马拉着招车,华盖下的主人,穿着斜襟长衣,拱手而坐。驭手坐于车前拉着疆绳,后面一人骑马跟随,应是主人的侍从。后面还刻有一辆同样的车子。这充分反映了汉代贵族驾车游玩的悠闲生活。
少室阙上的斗鸡图,是刻两只雄鸡翘尾引颈,怒目相斗。在斗鸡图后面又雕一只白额猛虎。斗鸡是古代有闲阶级的一种娱乐,这种风气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汉代桓宽《盐铁论》写到:“富贵之家……踢鞠斗鸡。”曹植在他的《名都赋》里也记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少室阙有一幅狩猎图,画面上雕刻两个人,前面一人乘着飞奔的快马,回首张弓射箭,后面一人在马上弯弓追逐一中箭惊逃的梅花鹿。汉代艺术家用那熟练的铁笔,在不大的石块上刻两个骑者围猎一梅花鹿的生动画面,至今仍栩栩如生。另外,猎犬逐兔的画面,也刻得简练生动,野兔逃生的狂奔,猎狗急追的紧张场面,有着高度的表达能力。
杂技和幻术在汉代统称为百戏。汉代的杂技表演,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从文献记述和大量的汉画雕刻中均可得到证明。在启母阙南面第一层中格上有一人头戴平帻,方面大耳,身着长衣正襟跪坐,双手拱于胸前,手中捧有一圆形物,其旁边有一人手臂向前平举,做半蹲姿势,好像是在表演杂技。启母阙上有一幅幻术画象,刻一人袒胸,双手抱一长颈瓶,仰面向上喷火,这可能是由西域传入内地的口中喷火幻术。少室阙上刻有一幅马戏画象,雕两匹四蹄腾空奔驰的骏马,前一匹马鞍上有一挽双丫髻的少女,穿紧身衣裤作弓形倒立。后面一匹马上有一女子舒展长袖随风向后飘扬。长袖的飘动和人体的自然后倾,刻画出马跑的飞快速度,同时也使我们感到汉代马戏的惊险和技艺的高超。
3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对东汉三阙表现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
3.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整体性存在的表现形式。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含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整、保护、创新、运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工作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要做出合理的安排,一方面,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和运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更多的是为了发展而保护。
3.2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东汉三阙表现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启示
(一)全面性原则。东汉三阙表现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我们要对东汉三阙表现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全面的普查、整理,分清种类,对其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
(二)重点性原则。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东汉三阙表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重点保护那些符合时代精神、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
(三)人本性原则。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依靠本土民族群众来实现。在保护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我们要从民众需要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协调本土民族群众在文化传承、商业利益获得、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关系,适当注重经济效益,合理开发教育资源。
(四)创新性原则。时代精神和社会风俗的变异会影响人们的精神需求,从而使该民族的体育文化产生变革、衰退或消亡。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创造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因素,在保持民俗风格的基础上,适当向着现代人的文化娱乐观念、审美特征和价值取向等方向转化,适当增补体育内容和改变运动形式,以提高竞技和娱乐观赏性。
4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途径
4.1构建“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
“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机制是核心,也是基础。“天地之中”东汉三阙表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历了一千八百多年,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统能够代代相传,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有一套完整的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保护、自我相传、自我发展的机制。这种机制根植于嵩山这块土地上,具有相当合理的成分。现在,东汉三阙民族体育文化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的情况下,保护、传承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机制就显得更加重要。
4.2启动东汉三阙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技术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层次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保护技术相对落后,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手段。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河南大学计算机中心共同研制的“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对东汉三阙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通过各种方式采集文物建筑及其影响因素的各类相关信息,信息采集之后经过预处理转化为数字化的信息存储于计算机数据库中,然后应用各专业知识与技术建立计算机三维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专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还可以找出文物建筑变化的规律,最后将数据处理的结果输出展示,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4.3结合经济和旅游,实现“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和谐发展,必须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发展旅游产业,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保护了“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在突出文化价值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得“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开发和利用。借助自然景观资源优势,选择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例如蹴鞠、马戏等,并使游客参与到传统体育活动中去,让他们在感受到自然山水风光美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这样既发展了旅游产业,又发展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4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发掘和整理传统体育项目
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积极对“天地之中”东汉三阙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调查、汇集和整理,对濒临消失的雕刻,阙铭等加以保存。为将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发和宣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发掘和保护工作,可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提供较好的文化基础。
4.5把民族传统体育与教学相结合
21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传播与渗透,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尤其是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把它贯穿于大学体育的教材中,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让部分东汉三阙表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进高等体育院校。各高等体育院校应集中组织力量编写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系列教材,成立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另一方面,应根据东汉三阙嵩山本土文化优势,开发本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把优选、改造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本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在本地学校中广泛开展教育与活动,开发本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资源,强化学生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婴.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N〕.光明日报,2004.06.21.
〔2〕张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研究〔J〕.体育世界。2010.3.
〔3〕郝国栋.石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1.2.
〔4〕郭黛垣.“天地之中”的嵩山历史建筑群〔J〕.中国文化遗产.2009.3.
〔5〕汪培梓.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形成和特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7.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2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离不开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会统一。随着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更有甚者濒临灭绝。近年来,社会与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大大提升,这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彩绚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散发着光和热,发挥着它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各民族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已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并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深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力的巨大力量源泉。人类文明的发展无可置疑是多线条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它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各具优点和特色。例如,汉族书面文学很发达,文献典籍很丰富,而一些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与汉族相比,较为发达。哈萨克族的口头文学极其发达,拥有大量的寓言、传说、故事、歌谣和史诗。《阿勒帕米斯》、《库布兰德》及《阿尔卡勒克》等几部颇具代表性的史诗已成为现代学者、作家们剖析、研究哈萨克族文学的代表作。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超过80种。演唱艺术就有几十种,舞蹈艺术有数百种。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的舞蹈,以其鲜明的特点、优美的舞姿,成为我国艺术舞台的常见节目。笛子、二胡、琵琶等最早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至今仍然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常见乐器。雄伟的布达拉宫、美丽神奇的丽江古城成为中华建筑的杰出代表。纳西族创制的东巴文,是世界上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象形文字,与甲骨文并称为我国两大古文字珍品。这些少数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盛开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也是中华各族人民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独特贡献。
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都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每个民族在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同时,要有意识地保护好自己传统的优秀文化。保持传统不是简单的封存,而是以多姿多彩的各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纵观悠悠数千年华夏文明,无论是宽袖长袍还是剃发蓄辫,历史的遗风不曾消逝,至今仍活现于银幕荧屏,给后人创造着难以估量的财富。保持传统也不是兼收并蓄,而是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粹,亦即最有生命力的部分。比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和服饰,它们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还是民族标识和精神象征,保护好这些,民族特色就恒久永远。我们要审慎地剥去陈年旧屑,细致地剔析出精髓,着力加以培育,使之壮大乃至升华,这才是极其需要做的。文化既然产生于生产生活中,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变了,传统文化也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否则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古代辉煌的玛雅文化,令后人叹为观止,却在公元10世纪初神秘地衰落了,史家考证,主要原因是玛雅人的后代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所致。放眼世界民族之林,没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或处在不同时代,传统文化就韵味迥异。一个民族的传统有所更新,才更加鲜活;有所发展,才符合时代节拍;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我国现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发展并不排斥其他民族的发展,也不必然地以其他民族的消亡为前提。相反各民族是可以共同发展的。任何民族都不能自我封闭,自我封闭必然导致民族的衰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这是符合民族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客观上,每一个民族都从其他民族的发展中汲取养分,同时也给其他民族的发展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各民族在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的同时,也使自己民族的文明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每一个民族的文明都是文明的普遍性和其他民族特性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协调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民族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首先,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衣”才是发展之道。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比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全国巡回演出的新疆维吾尔族原生态歌舞《麦西来甫》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其次,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1)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2)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3)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新疆拜城县、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期发放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亡”。
再次,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背离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3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每朝每代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各地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我国拥有独特的令世人惊叹的手工传统技艺:如四大名绣、蜡染、手绘、编织、书法、陶艺、雕刻、绘画等数不胜数。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为服装设计创作提供无限的灵感源泉。寻找体味本民族各种文化差别,用现代的语言来诠释民族艺术特色。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众多的表现形式,很多元素可以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运用,用现代的语言解读以前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多元传统文化将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魂,我国传统多元文化与历史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和创作观。立足本民族,并与国际接轨,创造出多元的中国服饰文化!
一. 现代服饰继承了民族传统文化
服装是一个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体,体现着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民族风貌和时代精神,浓缩了人类发展史和文明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服装文化的发展决定着服装的技术、服饰审美趋向等发展变化,各个国家的服饰文化与生俱来有着差异,
民族服装品牌发展需要本民族元素文化,民族元素文化是品牌发展的支点。“只有最民族元素的,才会成为最全世界的”,特色服装体系形成和对外交流合作更需要本民族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服装设计在快速地完成了自身建设的初步规划、发展和积累之后,也必将会更加科学地面对教育深化和反思梳理等发展中需要正视的问题,尤其在积极地参与对外交流合作的同时,在服装设计教学方面更应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入!只有这样,中国服装设计教育才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体现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装教育体系,从而使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当今的国际格局中,与各国之间实现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有机共享、良性互动。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区别于其他民族,被其他民族认可的标志。
二.民族艺术对现代服装产生的积极影响
从汉服文化艺术看民族服装的创新,华夏民族由 56个民族共同构成,各民族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华夏民族的服饰是由各民族服饰共同构成的大体系。但是,在56个民族之中,汉族的人数占绝大多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数字来看,汉族在大陆占92%,在台湾占98%,在香港占95%,在澳门占97%;即使是在世界上,汉族也是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
从汉代起袍服被用于朝服,此后唐、宋、明等各朝代,均沿用衣袖宽肥、不使用衣扣的典型汉族服装,宽衣肥袖的服装也成为中原地区汉民族文明的一种象征。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中,无论从质料、色彩、式样、塔配来看,都设计的十分丰富绚丽。
三.民族服饰应用创新型的服装设计方法
综观世界知名服装品牌,从中国元素在时装设计的体现上看,诠释中国文化,发扬民族主体意识,勿模仿与照搬,摒弃了颇多让人羡慕的本民族的丰富资源,盲目的追求国际流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穿着方式的更新,民族元素如何融入现代设计中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就是我们面临着的一个创新发展问题。
如何创新?我们还要从现代的服饰设计着手研究。抓住民族元素的灵魂,让民族元素文化精神真正融入“世界性”服装流行的设计中。
当今服装设计所要探索和追求的就是让民族精神融于世界精神,让古代精神融于未来精神,在不同的哲学与美学观念下所表现出不同的神气与韵味,进行艺术互补的强化和体现。服装设计师马可曾说:设计师要力求去掉中国的形,留住中国的魂。我们切不可忘记,民族元素不是简单的中国文化堆积,不是对民族传统服饰造型、色彩、式样、表面形式上的模仿,而是自然生发于中国民族性之中的,是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审美趣味、习俗风尚等浸润和深入地发掘中,去进行一种中国文化精神、艺术精神的体现、升华与创造,这样我们才能给现代人创造,提供适合其审美需求的美的气度、美的神貌、美的心绪、美的情境的服饰,才能创造出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的新的中国服饰。
世界上有很多民族都很注重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在吸取和应用民族元素的基础上将民族元素加以创新发展。比如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也都注重民族元素的应用与创新发展,大搞时装竞争,设计师们对民族传统服饰中的元素,进行大胆的吸收借鉴并创新,创造设计出了既有本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感的时装,这些时装是能被现代人接受的。
四.中国现代品牌服装设计民族化的重要方向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由于我们的现代设计意识起步较晚,设计师在处理民族元素细节上还有些生硬,有些刻意,形似有余,神似不足。但毕竟这些文化遗产是留给我们的,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设计师在民族文化发扬上将会更加得心应手。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元素,构建我国服装设计新思维。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4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赫哲族的民族语言是赫哲语,但由于没有民族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是通过族人在生活中代代相传。其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赫哲族音乐文化,不仅展现了赫哲族文化独特的魅力,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关键词:
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展望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特的居住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赫哲族人民以渔猎为生,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而通用汉文。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也是人们了解赫哲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既形成了历史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赫哲族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流传至今,淳朴的民歌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口口相传。其内容大多是刻画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赫哲族劳动人民形象、歌颂历史英雄、赞美真挚爱情等。本文旨在分析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展望的同时,也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力量来保护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1赫哲族音乐文化形式
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不仅是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历史发展和成长传承的重要见证。赫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文化也代表了民族人民的情感夙愿。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演唱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伊玛堪,是赫哲族音乐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说唱民歌。其主题大多是歌颂英雄事迹,崇尚纯洁善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演唱形式主要是单人独唱,旋律性强,节奏轻快,深受族人喜爱。二是嫁令阔,是赫哲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歌形式。大多刻画了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故事,也描写了族人的朴素生活。歌词通俗易懂,贴近日常生活,旋律简单易记。三是天鹅歌舞调,是赫哲族音乐中常见的一种舞蹈音乐形式。曲调婉转优雅,节奏舒缓,犹如身临其境地感受着美丽的白天鹅自由翱翔的怡然自得。四是萨满调,是赫哲族的一种宗教音乐演绎形式,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配合其他乐器,共同形成节拍,曲调充满神圣感。
2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现状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方式,传统方式与新方式并存,致力于全面发展本族文化。
2.1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传统方式
由于赫哲族没有民族文字,只有民族语言,其独特的文化习惯只能通过一代代族人言传身教来完成。这种方式以人为主体,更贴近真实生活,文化传承更加真实形象。的确,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无论在哪一种文化的传承中,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主要的传承者。但是,从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来看,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由于赫哲族与汉族交往密切,很多生活习惯和文化方式都已经逐渐汉化,原始的赫哲族本族文化在不断交往和融合中都逐渐淡化,能够保留下来的并不多,从而导致熟练掌握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族人比较少。二是传承者的表述能力有限,一般来说,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者通常是年迈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传承者传递的歌词信息就不能保证字字完整,曲调旋律也不能保证完全准确,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会失去原本的色彩和韵味,成为记忆的碎片。三是接受者的理解能力有限,传承者将文化表述出来,接受者或许能够接收到表面的文化内容,但是其中的深意和精髓只能靠接受者自己去领悟和理解,这就需要接受者能够有能力转化传承的文化内涵,并能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文化特点相结合。
2.2赫哲族音乐文化传承新方式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的审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文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形式的民族音乐文化如果不能紧跟发展潮流,那么就会落后于现代社会,面临衰落和消失的处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赫哲族音乐在传统特色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现代音乐元素,融合了西方的优秀音乐成果精髓。例如,以乌日贡大会为代表的赫哲族文化交流活动,就是新时代下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创新形式,不仅丰富了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内部的联系和交流。乌日贡,在赫哲语中,是“欢乐喜庆”的意思。每年大会召开之际,族人都会身着民族服饰,齐聚一堂,分享收获的喜悦,期间也会举办游戏互动,其乐融融,在欢声笑语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丰富。
3赫哲族音乐文化未来发展展望
当今社会,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潮流,它一方面对民族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冲击。就其独有的音乐形式特点而言,赫哲族文化未来的发展会更加丰富。
3.1保留传统文化独特性
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自身独特性,自编自唱,随性自然,其丰富的演唱形式和乐曲风格具有民族特色。在未来的发展中,保留赫哲族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在各民族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中具有竞争力。
3.2内容形式多样化
赫哲族音乐文化主要是由民歌和小调组成,其内容大多以反映族人生活为主。在未来的发展中,基于其传统音乐文化内涵,逐步实现文化发展的内容形式多样化有利于推动赫哲族文化的进步与创新,丰富国内外音乐文化形式,
3.3具有时代开放性
赫哲族音乐文化未来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变化,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只有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音乐文化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这样才能保持赫哲族文化永久的生命力。此外,赫哲族音乐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要保留独有的民族特色,不能为了盲目地追求利益和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而丢弃了赫哲族民歌的本质精髓。
4结语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其民族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后人去保护、传承和弘扬。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赫哲族族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为了保护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去保护少数濒临衰落的赫哲族文化。同时,应该对旧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让赫哲族文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强大。保护赫哲族音乐文化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和扶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遍中国,走向世界。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音乐人才,并为其提供有益的发展环境,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彰显民族音乐文化自身的独特魅力。在不远的将来,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成为全世界的骄傲。
参考文献:
[1]张萍.赫哲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展望[J].青年文学家,2015(33):142-143.
[2]祁海燕.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态势[J].北方音乐,2013(12):151.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5
(一)渔猎文化景观
包括赫哲族椴木图腾柱、工具和钓鱼和打猎钓鱼和打猎的文化活动,鱼皮革,即使有各种各样的花草的布绣花长袍,赫哲族紧身裤和床上用品的特点,有着各种各样的美丽的生活模式。不一样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也包含在里面。不管赫哲族、鄂伦春族、钓鱼和狩猎文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然是空白的,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
在黑龙江西部广阔的草原,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不但有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而且还有国宝丹顶鹤动物等。一些蒙古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饮食文化的特点,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
分布在该地区的朝鲜,满族,达斡尔族,等等,他们喜欢汉族农业社会,但与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弯曲康”满族历史悠久,韩民族服装,等等,有一定的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空。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在日常参与服装、民族首饰、种族和宗教文化。允许游客体验中原不一样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有很多的促进文化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提升为目标,一步一步,促进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的良好的民族文化和传播在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政府政策帮助各种各样的少数民族在中国,执行非常到位,此外,政府高度重视传统的文化也在不断上升。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依赖于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旅游业和丰富。中国的黑龙江地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此,不仅在黑龙江省的固有优势的荣耀和祖先的遗产也是利用好政府的政策发展旅游业。建立人文气氛和依赖的特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自然观、民族文化,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扩大开放。不仅当前地区环境需要加强,而且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帮助。如,朝鲜、满族、达斡尔族民族风情,如村庄、可以依靠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区域发展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中国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三、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
汉族民族传统文化范文6
一、民族向心力的形成与发展
无论考察一个个体民族的历史,还是研读中华民族的整体历史,我们都会有这样一个认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成为我国各民族凝聚的中心。在这里,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融,增强了各民族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的相互依存、互补互融的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特征也日益明显。这种特征首先表现在文化上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就以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演变、发展的历史而言,在文化方面总是与马家窑系统的文化密切相关,今天的某一个民族的文化现象,多多少少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或渊源关系。源流交错,很难断定经纬,这正是各民族向心力形成的历史根由。例如,曾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过的吐蕃王朝,仰慕那时中原的文化,派使臣伦噶尔入朝请婚的史实,就反映了中原发达的经济、文化成为边疆各民族向往的一个典型的历史佐证。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但带去了“各色绫罗二万匹”,①而且带去了大批的汉族各类工匠和农作物种子、茶叶等。同时,中原的舞蹈、音乐等文化艺术也在那里得到了传播和交融。事实上,藏族的古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同青藏高原东部的氐羌系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相融合,也与华夏文化发生了亲缘关系。②青海省湟中县李家山乡卡约村古文化遗存的发掘,说明了在青铜器时代,古代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古老民族之一的羌人,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活动于斯的民族,他们早在战国初期与中原接触、联系,吸收了大量的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现今,藏族所使用的“十二地支属相配合五行纪年法”是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并以前字为阳,后字为阴,配到六十年为一周年,藏语称‘饶迥’”③的方法。相传,就是文成公主所传授。而汉民族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也始终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和优秀传统,汉文化既具有渗透力、辐射力,也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例如:汉朝乐府就吸收了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鼓吹乐曲,匈奴的“胡茄十八拍”对中原音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形成了儒、佛、道的相容纳、相结合的态势,随着历史脚步的延伸,儒、佛、道之间的相互冲突、相互激荡、相互磨合的结果,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长期以来支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加增强了各民族的向心力。
佛教本来是外来的一种信仰文化,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佛教的许多义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有别于印度佛教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等。这是佛教学者在思想上吸收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髓的结果。特别是在唐代,由于统治者执行的是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重,不以某一宗教为尊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三教和谐相融,相互吸收的并行不悖的大好局面的形成,出现了“三教”共荣,各自都得到丰富和发展的态势。“三教”和合的局面,孕育了和合的思想,并广泛地渗入到我国各民族和社会各基层的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
二、和合、宽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和合”思想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不但表现在汉文化中,而且在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有充分的表现。如前所述,自古以来,各民族都是在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而发展起来的,无庸讳言,其间有过争斗、摩擦,但和合、亲善,则是历史的主流,是导向的力量。在这种社会主流思想的引导下,渗透在各民族文化中的“和合”和“宽容”的思想始终是凝聚中华各民族的精神力量,具体表现在文化上的宽容和亲善,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容、共进的和合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我们不必赘述远古,就以元蒙时期为例,那时的统治民族是蒙古族,在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各民族杂居共处,其文化必然会对汉族和其他民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也同样会给蒙古族文化以影响。例如:世祖忽必烈非常赏识汉儒赵璧在文化思想传播方面的卓越贡献。赵璧用蒙古语翻译儒学著作《大学衍义》等经典,并“以国语(指蒙古语――笔者)译《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诸书而教授焉,然后贵近之从公学者,始知圣贤修己治人之方矣。”④当时尤以汉族学习蒙古语之风十分兴盛,《元史》中的“河南、福建行中书省臣请诏用汉语,有旨以蒙古语谕河南,汉语谕福建”⑤的记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仅如此,蒙古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往来和相互学习的事例也是不胜枚举的。早在元朝之前,成吉思汗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字书国言”,出现了书写蒙古语的蒙古畏兀字,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又请吐蕃僧人八思巴创制以梵、藏文字母为参照的蒙古新字,即我们所说的“八思巴字”。其实,那时在通行文字方面不仅仅是汉文、八思巴文,还有梵文、藏文、西夏文等,敦煌莫高窟里镌刻的“六字真言”,就是元代各民族文字并存不悖的历史见证,也是各民族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为核心的宗教文化相吸收、相渗透,而形成的和合思想的历史见证。
儒、道、佛三教的宽容、和合的精神是在既相互争斗,又相互吸收的整个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贯穿于发展的始终,渗透于中华各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集中地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上。不论是历代的统治者的治国方略,还是普通老百姓的教子家训,都在强调重生重德,谋求生活的安静,强调正确对待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要把自己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求生存、求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自己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这种文化特质培养了中华各民族注重德性的人生价值观念。所谓“德性”是指一个人的修养达到了“仁”、“智”、“勇”的境界,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⑥。这种思想不但体现在中国历代典籍之中,而且存在于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家庭教育的话语中。例如:“有朋友的人,像草原一样宽广,无朋友的人,像手掌一样渺小”、“小伙子来了加力气,老人来了增骨气”、“好人抬头了变成羊,坏人抬头了变成狼”、“无能者靠拳头,无智者发酒凶”、“懦夫爱哭啼,驽马爱摇尾”等谚语都是蒙古族人民日常教育自己的后代要具有“仁”、“智”、“勇”思想内涵的家训箴言。再以回族为例,他们那种仁、智、勇的精神,具体地表现在回族群众的合作相亲、紧密团结的精神上。不言而喻,这种精神是在其《古兰经》宗教文化的熏陶中形成的,但也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影子。例如,《古兰经》谆谆告诫:“你们应当全体紧抓住的准绳,你们不要分裂。”“谁为主道战斗而牺牲,或获胜,我将赐以优厚的重赏。”⑦这种精神,虽然蕴含着宗教情感的因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回族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其间也学习和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的成分,特别是深受儒文化的影响(有的回族学者就是儒学家),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坚不可摧的理念,那就是回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他们同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为祖国的强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在文学、哲学、科学,以及儒家的“经学”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民族间的和合、宽容也成为回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和精神力量。
撒拉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对后代的教育主要依靠世世代代的口传祖训。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格言,以及家规、家训等,都是撒拉族人民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继承、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的教科书。不言而喻,撒拉族所具有的“和合”、“宽容”的品德也是在这样的教育和熏陶中形成的。例如在撒拉族地区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科哇那个地方居住着撒拉族、藏族。两个民族虽然和生活习惯不同,但世世代代和睦相处,礼尚往来,亲如兄弟。在“莽斯汗尔”(撒拉语:“九头妖魔”的意思),危害当地人民生命安全的时候,撒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紧密团结,互帮互助,战胜了恶魔,生动地描述了藏族青年扎西和撒拉族青年保考舍己救人的故事。为了永远纪念他们,教育后代,把从潭中飞出来的一对老鹰当作扎西和保考的灵魂而世代崇拜,成为撒拉族、藏族人民共同追求和合,共建家园的社会理想的象征(见《拉布藏的传说》)。
各民族的和合思想也表现在对于“义”和“利”的认识上的一致性。孔子说过:“君子以义为上”,要做到“见得思义”;把“喻于利”的人称作“小人”,把“喻于义”的人称作“君子”。这种“义利观”深深地渗入在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不论哪个民族都把“见利忘义”的人视作“小人”“而予以谴责。这一传统思想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压抑人的物质欲望、扭曲人性的弊端,但是它也在历史上起到了凝聚各民族精神的纽带作用,是维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延续的精神力量,塑造了中华各民族“以义为上”的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至今,在各民族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依然可见其魔力。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扬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之成为具有新时代精神的科学的“义利观”。
三、“和合”思想,不是磨灭民族个性的说教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和合”思想,始终是我国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自主发展,保持民族个性的基础上的同舟共济、和合凝聚、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进步的一种主导力量。今天的56个民族,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如同大家所说的“56个民族56朵花”一样,各放异彩、斑斓纷呈、千姿百态,都在一个大家庭里奉献智慧,创造辉煌,加快了中华民族飞速前进的步伐。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不正是这种和合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吗?没有个性,没有各自的独特风采,没有不同的见解和创造,就不会有共性和共性的内聚力。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⑧客观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即使是同一类事物也会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人与人之间都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但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思想、爱好和情感,永远不会是一个模式。因此,所谓“君子”,就应该审时度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和意见,求得和谐、共赢,而不是强求完全一致和违反客观规律的统一。也就是说不能搞“对立”哲学,而是要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相互依存的普遍规律,建立相互依存的和合思想和观念,没有“下”,哪里还有“上”呢?没有“你”,哪里还有“我”呢?“我”因“你”而存在,“你”因“我”而自立。如果用“阶级斗争时时有,处处有”的那个时代的观点来看问题,“破旧立新”,只能使社会停滞不前,动乱不宁,哪有人民群众的和谐生活呢?要知道“新”是从“旧”中孕育出来的,“新”中必然包含着“旧”的合理成分,“新”与“旧”是一种传承、依存的关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从古代民族创造的文化中继承、发展出来的,今天的“先进文化”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在传统文化的“腹腔”中孕育出来的,在先进文化的“体内”依然流淌着带有传统文化的“DNA”基因。
在我国历史上,不论是那个民族都出现过“和合”思想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他们所开创的“和合”理论、观点,是我们今天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的重要理论资源。比如:道家主张自然现象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儒家则侧重人与人之间、社会各要素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而佛教是“从人的主观世界入手,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基础,以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为基本框架,涵盖了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各个生活领域。”⑨其理论的深邃、丰富,是值得我们认真发掘和研究的。
如何实现“和合”呢?佛教提出的“超人间境界信仰”,提倡建立人与人的相互亲近、相互尊重、彼此帮助、彼此依赖的关系。要建立这种“和合”关系,就必须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准则。荀子说过:“故君子之度己以绳,接人则用,故能宽容,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矣。故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会是之谓兼术。”⑩荀子说的“绳”,就是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标准”。他说君子要用最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对待别人则要用“”的方法,即引导的方法,容纳有德、有才之人,也能容纳浅薄、愚昧、有缺点毛病的人,甚至品行不纯的人。这样,他会被天下人所效法,而依靠天下大众统一天下。当然,他所说的“道德”观念,不完全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道德”观念,但也包含着其中的合理成分。任何民族、任何群体、任何个人,不论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论其地位的高低,都必须在国家大法,在“最高的道德”原则之下,各显其能,充分而自由地显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凸现自己的优势,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实现自己特殊需要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风俗习惯、、礼仪道德,其中也不乏与时代进步不相容的消极、落后的成分,即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悖的东西。但是,不能因为它落后,就采取“斗争”的办法来消灭它,而是要用“”的办法,引导它,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它,使之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适应,达到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现的“”、“”,不但严重地摧毁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也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导致我国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境地,多少普通老百姓饿死在“红彤彤的大地上”。这个教训是不可忘记的。在我国,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甚至在一个民族内部因地域环境、条件的不同,其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爱好兴趣等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不可强求一致,更不能以“我”划线,要兼容并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正如墨子在他的《兼爱》中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又说:“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这个基本精神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只有“兼相爱”、“交相利”,才能做到“和而不同”的“和合”社会。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也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艰苦奋斗,共同建设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社会基础。
注释:
①桑博渣.《藏王迎娶文成公主记》.
②刘鹏.《藏汉民族文化上密不可分》.载《光明日报》1996,8,2.
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编写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0:179.
④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2,《中书平章政事赵璧谥议》.
⑤《元史》卷17,《世祖纪》十四.
⑥《论语・子罕》.
⑦《古兰经》第三章103节、第四章74节.
⑧《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