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教学改革;案例

1.引言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相关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技术应用,具有分析和解决软件系统规划、分析、实施以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是一个与日俱新的课程,在课程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为,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是一门既有系统化的理论,又需要充分考虑个案的实际背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准确地用于软件流程分析、系统构架设计和开发实施是对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渴求知识、思维活跃的心理,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业的积极性。案例分析既是针对该课程内在实践性要求而开设的必要环节,又是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补充。该课程设有丰富的、典型的、动态更新的案例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3]。在软件开发案例分析的课程改革研究中,主要使用了以下案例。

2.1 网格地图道路交通事故动态跟踪智能系统

此案例使用.net平台开发,主要用于辅助讲解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这两部分的知识,尤其是结构化设计中的知识点,具体包括:作为系统分析师的作用与工作职能有哪些,分析师采用的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模块间的耦合,模块的内聚,模块的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该模拟程序的设计结果如图1所示。

以卷宗为基本管理单位,按照支队提供的业务流程,完成卷宗生命周期各业务的综合管理。通过对卷宗建立、卷宗处理、卷宗审批、卷宗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处理,结合条码管理技术,得到高性能的卷宗审批系统。对卷宗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支队、大队以及个人的办案情况进行可视化显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智能专家系统。

2.2 基于物联网的个性化互动教学虚拟网校平台

该平台主要涉及到系统需求和设计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该平台的设计结果如图2所示。

在远程教学中,基于物联网的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沿性研究十分重要。基于物联网研究的初步成果,建立基于物联网个性化互动教学的平台将有力的加快远程教学的推广及应用。本平台在已经完成的基于Web2.0本平个性化互动教学虚拟网校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教师学生面对面网上授课教室,采用P2P、服务器中转模式,多媒体传输技术,主要解决视频、语音、“黑板”传输质量和同步技术问题。2)网络实验室的建立,采用物联网技术,完成对远端的实验设备的操作。数据的采集、数据传输、实验的模拟呈现是本部分需解决的技术问题。3)网络虚拟校园的构建,采用元组件模式,用户自定义学校元素与属性,以可视的方式建设网络学校,使用Flex技术,元组件模式的搭建是本部分的难点。

个性化的终身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使远程教学从被动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将使学生更加认同远程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远程教学的应用价值。

2.3 石油管道优化防腐设计与远程动态监控系统研发与应用

此案例使用C#语言开发,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ADO(ActiveXData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技术访问数据库。采用MVC是框架,其原理如图3所示。

以管道的材质、土壤的电阻率、PH值等相关变量作为模型输入,综合考虑各种腐蚀防护措施,建立先进人工智能方法的“黑箱”模型,对管道寿命等重要的工业参数进行预测,对防腐费用进行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经济高效的防腐方案。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石化管道线路及防腐保护装置的安放进行辅助设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工程进度管理、管道状态实时监测、数据的动态存储、提出合理解决预案。

3.小结

通过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实软件案例库,建设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成卫,张小川.“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155-157.

[2]彭涛,佟建新.基于案例教学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123(4):86-89.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教学研究;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53- 02

1 前 言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边缘性的新兴交叉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于80年代引入我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原来只是计算机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需要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信息化管理人才。有鉴于此,从1998年起教育部确定“管理信息系统”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类学科的核心课程。我校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目前我校商学院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专业都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方面的能力。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欠缺成为学习这门课程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与自身的专业知识距离太远,难以理解、接受相关的学习内容。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特点,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合理明确教学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课,也是部分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两类受众对象的知识结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上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经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他们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张义刚[1]认为应该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 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1)使学生掌握MIS 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能力;(2)使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作用,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管理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参与意识,使其了解MIS 开发步骤和方法,能够配合MIS的开发工作。系统开发中的3个步骤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涉及到软件工程、程序设计等知识,这些是经管类学生的弱项,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不应要求能够进行系统实施,而只要能够完成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工作就可以了。另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看,系统实施应属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范畴。

3 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科学地规划教学内容。一般来说,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组织中的信息系统,特别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第二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介绍信息系统基本的组成部分及其发展趋势,即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管理和通信网络。第三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第四部分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项目管理,以及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和评价。第五部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如ERP、CRM、电子商务等。

在以上教学内容中,如何针对经管类学生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淡化末节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张义刚[1]认为,为了使管理类专业学生以后在管理工作的岗位上, 能够更好地参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改进,应该把数据流程的分析和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更多的管理问题作为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顾继光[2]认为,教学内容往往受到所选用教材的制约,教材出版时出于通用性的考虑肯定会使其缺乏对特定对象的针对性, 所以在授课时应“基于教材并高于教材”,注意把一些教材上没有深入和没有出现的内容引入课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课程教学中不侧重于讲解信息技术本身,而是重点讲清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关系、管理的革新与信息技术改造的关系、管理的需求与信息系统实现的关系。重庆工商大学在本课程教学中强化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需求分析的讲解和分析,淡化了其他具体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内容,从而突出了管理类专业的特色。

我校经管类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是参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或使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化观念,认识信息化大潮的背景及其对社会、企业的影响,通过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作用的认识;其次,强调数据和数据管理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如何运用管理模型解决管理问题;第三,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系统的思维考虑管理问题,如怎样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进行业务流程改进和再造,如何画数据流程图等;第四,在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需求分析能力,相对淡化其他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具体内容;最后,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并了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评价工作。

4 不断改善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内容涉及企业管理的很多方面。对于从未走出校门,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大学生而言,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只重视理论教学,学生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影响学习积极性。因此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加强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方法[3-6],如引入案例教学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等。下面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讨论如何改善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

理论讲授是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本课程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理论讲授中,应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考、提问等交流,使得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逐步了解和认识。

案例教学较好地弥补了学生企业管理经验的欠缺,通过实际的案例,学生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通过对各种业务流程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内涵,进而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感性的认识。

案例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案例,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去, 促使学生将以前所学的内容应用于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可以把课堂上要用的案例提前给学生,并把案例的思考题一起给学生, 这样能够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案例中,避免了将“案例学习”变成“听故事”,锻炼了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案例教学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某个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讲解其内部原理和功能,加强学生对现代应用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到企业实地调研,使学生切身感受信息化对组织变革和管理效率提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4.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实验等帮助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但是在过去的教学中,认为该课程实验只是局限在课程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系统,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之外还安排了实验教学。如重庆工商大学将实验教学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分为4个层次:认知性实验帮助学生感性认知“MIS是什么”,案例分析实验让学生了解MIS是如何开发的,模拟性实验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系统开发中的难点与关键,最后设计性实验(即课程设计)让学生学习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前3个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地加深对MIS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的课程设计锻炼学生达到能够自己开发的程度。这样的实验安排对我们很有启发。

对于我校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认知实验可以采用课堂演示一个系统,也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了解ERP 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采购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企业相应的业务流程,企业的管理功能如何利用信息系统加以实现等内容。案例分析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完成该实验。模拟性实验围绕系统开发中的难点及关键点,例如针对系统分析阶段中的“需求分析”,任课教师提供若干中小企事业组织的信息化需求背景,包括“超市销售系统需求”、“学校教务管理系统需求”、“中小贸易公司进销存系统需求”等,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帮助学生领悟所学的相关知识。课程设计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难度偏大,可以不进行系统实施这个步骤,只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另外,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设计。在小组分工时由经管类专业学生承担系统分析的任务,根据用户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可由双方合作完成,共同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的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承担。在开发过程中,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如何进行沟通合作,协调彼此的工作,同时控制好项目进度,这些也是很大的挑战。这种合作与今后实际工作中的项目开发非常类似,将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项目合作能力和开发能力。

5 合理设置考核机制

课程的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起着督促和引导的作用。李竹宁[3]认为,一般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只能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考核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应该尝试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我院的MIS课程分别开设了理论课和课程设计,按两门课程进行考核。理论课的考核方法目前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以后可以通过安排1~2次案例分析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平时成绩,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讨论。

课程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最后每组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并派代表用PPT汇报演示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在汇报中教师进行提问,根据陈述和答辩的情况给予答辩成绩,教师还将根据报告质量给出报告成绩。另外为了防止“搭车”情况,每位同学都需写课程设计总结,说明自己负责的课程设计内容以及工作情况,教师据此给予平时成绩。最终每位同学的成绩由以上3部分成绩构成,这样既考虑到了小组的整体合作情况和成果,又兼顾了每个同学的工作表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6 结 语

本文研究了上海电机学院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进问题,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一些院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一般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有借鉴意义,希望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刚.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6):122-124.

[2]顾继光.管理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1):96-97.

[3]李竹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刍议[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02,vol.2:23-26.

[4]刘智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理 工 高 教 研 究,2008,27(4):119-121.

[5]李锐,郝庆升.面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9):12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 石油化工;软件外包;项目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TE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40-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油田投产,海上平台建设,大型炼油厂的建设,因此,对企业信息化的各项需求也越来越多,石油行业内的软件队伍因为自身规模的限制,因此也不断加快软件项目外包的步伐。

软件项目外包的目的是高效的质量和效率,节省资源,但是外包所引起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的:外包后甲方参与和关注度下降,项目的进度失控,建设周期长,质量达不到要求,项目各方之间的“扯皮”现象严重等。由此可见,IT外包是一把“双刃剑”,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1软件项目外包案例分析

某大型石油物流企业,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开发一套大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希望该套信息系统能够将企业各项业务整合在一起,实现订单一体化,运输、仓储、船货代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业务标准流程,整合目前不够规范,零散的各项业务。

某软件公司接到该项业务后,通过对物流公司的初步调研后,认为这个系统规模较大,而且要求比较专业,为了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决定将该项目进行外包,经过周密的调查,选取了国内一家著名的物流软件公司来进行合作,共同建设该物流系统。

经过近一年半的需求调研,设计,开发,实施工作,双方项目人员基本按各项要求完成了系统功能,并顺利部署投入使用,但物流公司在之后的应用中,反映该系统使用率不是很高,有部分用户认为不够好用,因此,系统的应用情况没有达到最优目标。

通过分析,总结出这次软件项目外包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如下:

1)该软件公司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筛选,主要从行业排名、规模、产品功能和技术队伍等方面进行选择,最终选定的物流软件商属于行业内领先的优秀企业,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该软件商的产品没有做详细的调研和分析,特别是产品的技术架构。该外包商的产品的功能模块是建立在统一技术平台之上的,其技术架构采取了统一模式,因此很难做更多灵活的调整和设计。产品最终功能虽然符合客户的要求,但在操作细节和功能细节上很难做到精致化和定制化。因此,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感觉部分操作不便;

2)客户的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不够规范,导致了信息系统应用不够;

3)对客户需求调研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以外包产品的业务思路来对客户进行需求调研,因此产品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产生了差距;

4)客户内部已经进行了ERP的部署,相当一部分数据已经进入ERP系统,该物流业务系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和ERP系统进行相连,不能做到数据共享,因此给客户带来了数据重复录入数据的工作量,也让多数操作人员认为不够方便。

2 软件项目外包风险原因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石油内部软件队伍进行外包管理,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软件外包风险。

2.1 项目管理薄弱

石油行业内的软件公司的发展历史普遍较短,项目经验缺乏,项目管理人才不足,对项目的成本,项目各阶段工作的跟踪把握能力较差,特别是在项目中出现突况,例如需求变更,人员不足等情况无法从容应对。

2.2 技术能力不足

优秀的软件企业需要经验,人才,技术的沉淀,石油行业内的软件企业还缺乏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沉淀过程,特别是缺乏对各种更高层次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因此遇到大型软件需求,或者行业特定软件的时候,不得不采取项目外包。在外包过程中,无法主导软件技术的应用,过于依赖软件外包商,造成极大的风险。

2.3 对外包商及产品调研不充分

在进行项目外包前,应该对该软件项目对口产品和软件厂商进行详细调研,研究其产品是否符合外包项目的各项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石油行业软件企业做的很不充分,调研范围较窄,项目外包匆匆上马,甚至有时候,没有经过调研,就将项目外包给熟悉认识的软件厂商。

3 对策概述

软件项目外包借助拐杖走路,目的是获得多赢,石油企业能够得到满意的产品,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石油行业软件队伍在整个外包过程中不断学习各项技术,获得项目管理的合作经验,公司得到成长,外包商的产品进行了推广,并获得了经济效益。因此,软件项目的外包管理必须建立在三方多赢的基础上进行。

3.1 明确外包范围

在决定将项目外包的时候,应该划清可以外包项目范围,通过外包范围的界定,在一方面借助外力的同时,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队伍培养和建设。对于软件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功能,如果内部软件队伍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和积累来完成,则不能进行外包,由内部进行建设,对于一般功能的大量代码工作、或者非常专业的软件项目,则可以需求第三方外包。

3.2 对外包商进行综合评估

对软件外包商的选择和评估是决定外包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应了解、考核外包商的领导层结构、员工素质、客户数量、社会评价、项目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成本控制能力、人员流动状况、财务状况、对行业了解程度、相关行业经验及客户评价等。从中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信誉保证,具有相关的行业实施、运维、管理服务外包经验,能够引领或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拥有良好的经营状况、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外包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对于外包商的产品也同样要进行详尽的调研和考核,并在外包之前,就能够了解产品的各项功能、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等信息。

3.3 加强自身技术水平

石油内部软件队伍必须加速发展自身的软件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项目外包管理能力。随着石油内部软件队伍的能力提升,就能有效减少软件项目外包风险,也能获得更加广阔的成长。

参考文献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现代项目管理;公安IT项目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公安工作进入信息化时代,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科技强警的浪潮。“金盾工程”一期建设的顺利完成,有力地支撑了公安中心工作,为全面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04年以来,公安部科技部相继开展了第一、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将公安科技工作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是各行各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知识内容,但相关内容的应用与研究在公安科技项目管理中尚属起步阶段。为适应公安科技快速发展形势的需要,开展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公安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并将项目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公安IT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1简述现代项目管理基础理论

1.1项目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使项目能够实现或超过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和期望。即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项目管理可以归纳为“做正确的项目,把项目做正确”两件大事。

1.2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领域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 PMI)把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划分为九大知识领域。这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

1.3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项目生命周期描述了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一般包括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和项目收尾等,其中控制阶段超越项目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图1)。项目生命周期中有两个与时间相关的重要概念:检查点、里程碑。其中检查点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里程碑是指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要进行评价,这些工作非常重要,决定项目是否继续。

2通过案例分析公安IT项目管理问题

通过对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近年公安部门在众多IT项目建设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以某市公安局牵头建设的“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派出所系统”)这一IT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以项目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为主线,对该系统建设中的各个过程进行分析,希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2003年,为实现基层派出所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某市公安局启动了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基于当时基层派出所信息警务的现状,确定派出所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派出所综合录入应用平台,使派出所民警一次登录即可办理所涉及的全部业务,实现“一点录入,多点应用”的信息应用模式,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1启动阶段

系统从启动之初,专门组织相关业务处室人员赴外地某市公安局考察派出所系统建设应用情况,并决定以该派出所系统为基础启动某局派出所系统的建设。而治安部门作为主管派出所业务管理和工作指导的部门,也是本项目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却没有直接派人参与此项工作,从而给以后系统需求调研的充分性和确定性带来了缺陷。日后的事实证明,领导重视固然重要,但没有直接业务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没有明晰的系统需求,想要项目取得成功,完成既定的目标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技术只是系统的表现力,而业务才是系统的生命力。

2.2计划阶段

原项目计划书中存在一些缺陷,考虑因素不全面,单纯以为将原派出所系统进行简要的修改后直接在某局使用即可,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公安派出所工作与大城市派出所工作的实际差异,致使项目进度安排不大合理;同时,由于业务需求的变化和不清晰,使得计划书一改再改。

2.3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由于一些原先无法预见到的外部因素,如原采集的数据需要转换到新系统数据库,需原开发方提供原系统的数据结构信息,还需考虑与省级应用系统的融合性。

2.4控制阶段

为了解决与省厅打防控主干应用系统的融合和适应公安新业务的变化,系统在2005年3月恢复启动,此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改变系统的技术架构,从原来的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方式,改为浏览器/服务器方式(Browser/Server,B/S)来适应省厅打防控主干应用系统。对系统研发人员来说,改动工作量很大,代码编写工作几乎是从头再来。项目变动如此之大,造成原定的项目进度计划基本失效,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2005年初,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总算实现了与省厅打防控系统的融合,达到了省厅无缝衔接的要求。虽然将系统从C/S模式改为B/S确实方便了系统推广使用,但是由于时间紧迫,系统升级后没有经过全面测试,就仓促推广试用,基层民警普遍反映升级后的系统不如原来的好用,并提出了一大堆的修改意见。

2.5收尾阶段

到了收尾阶段,系统仍然会不可避免的涉及到需求方面的变更,业务流程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需求变更是各方面的,且不可避免的。影响需求变更的主导因素是时间,次要因素是人员的更迭,包括用户方和开发方两方面的人员变化。由于该系统无法取得终端用户即治安部门和基层派出所最终用户的完全认可,该项目的最终验收也就无从谈起了。

3改进公安IT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公安IT项目管理作为公安科技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既存在某些共性,又体现出全新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巨大投入对管理效益层面带来的压力,对管理效果的要求更高;对各级管理者和全体民警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活动受到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更为明显,特别是其科学性必定经受严峻考验。所以,掌握工作规律,提高应用水平,开创公安IT项目管理的新局面,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认真研究、慎重对待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温州市公安局实际工作,借鉴上海、南京等公安部门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开展公安IT项目管理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

3.1实行立项审核和专家论证制度

启动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项目是否支持主要业务目标是决定该项目获得财政支持的关键因素,启动IT项目时必须了解项目与组织目前和未来需求的关系,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针对本案例派出所系统,应该在启动伊始,由业务归口单位治安部门向科技处提出立项申请,提交包括项目背景、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初步需求文件和进度计划等的立项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最好提供与系统相配套的应用机制。然后,由科技处负责先期进行审核,审核要依据部省市公安科技强警发展规划、金盾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等要求,以“资源共享、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为原则,用协同的理念考虑信息资源的开发。一般应做到同一信息只录入一次,这就要求在系统规划上立意要高,不能站在部门、警种的角度,避免IT项目建设中的短视和短期行为,而是要站在整个公安工作的角度思考。项目审核通过后,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通过评估项目的规模、范围和风险等,以决定这些项目是否支持明确的公安业务目标,为领导的最终决策提供一个科学依据。

3.2引入项目跟踪与监理机制

就IT项目而言,建议对于投资规模较大、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可实行项目监理制,聘请专业的IT项目监理公司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监督,以确保预定的业务目标得以实现。监理不仅是项目完成时验收的保障,也是控制阶段的保障。除此之外,还要落实项目跟踪机制,要求项目建设单位每月向科技部门递交项目开发进度报告,科技处要指定人员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听取项目建设单位的汇报,及时发现、纠正和协调解决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按时完成开发任务,因为任何一项信息系统不可能在规划和实施阶段就十全十美,又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定期地进行跟踪与监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和业务需求。通过项目跟踪与监理,保证信息化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处于可控之中,以规避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在本案例派出所项目监理公司的聘请上,笔者建议可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一家具有信息系统监理资格的有公安IT项目管理经验的第三方IT监理公司,对派出所系统建设周期的全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理。

3.3加强项目沟通管理

信息化建设需要花费大量的钱,但不是花钱就可以办成信息化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软件开发涉及到大量复杂的利益协调工作,这是一项最为困难的工作。与IT项目成功有关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用户参与、主管层的支持和需求的清晰表述,所有这些因素都依赖于拥有良好的沟通技能。但在系统研发中一些主管人员却没有真正意识到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难度,所以很多公安信息化建设项目其实只是交给技术部门在推动。这反映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一个技术问题、设备问题,只要资金落实,交给技术人员办就可以了。其实在项目管理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能力是沟通技能,失败的沟通是导致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案例在建设中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也是在于沟通的失败。作为系统开发牵头单位与派出所业务归口单位之间的沟通,用户与开发商之间的沟通,需求调研人员与具体编程人员之间的沟通都有问题。当然让沟通技能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完善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加强项目沟通管理。比如,在启动时建立派出所系统建设团队,由分管治安业务的局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可由治安、信通和开发商组成,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例会,同共研讨、解决系统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3.4制定项目风险计划

对IT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项目技术风险,如采用的技术与现有软硬件的适应关系等;(2)项目启动阶段的需求过程风险,如充分的调研以及准确的需求等;(3)项目实施开发阶段的风险,如开发过程是否会因为某些潜在的因素而反复、是否符合标准等;(4)收尾维护阶段的风险,如开发公司的人员流动频繁等。派出所系统由于涉及多警种、多部门,重新研发必须考虑可能的风险,并制定项目风险计划,列举通常的系统风险因素以使风险识别更加明晰。

我们认为可从三个方面来评估项目风险:(1)考虑新旧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旧版系统采集了约180万条基础业务数据,这些业务信息不能因为系统升级而丢弃,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将这些数据导入到新系统中。(2)与省厅统一推广应用的打防控系统、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等已建系统的融合问题。派出所系统必须考虑与这些已建系统数据之间的衔接问题,达到系统之间灵活调用数据的目标。(3)必须考虑其他公安局已建的派出所系统对系统建设可能的冲击。作为地市级公安机关应用的很多系统都是公安部、省厅组织研发并统一推广使用的,对派出所系统来说这个风险也确确实实存在,上级部门一旦推广,对系统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3.5强化项目验收与效益评估

近年来,公安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金损失和浪费的现象。按现行科技项目管理方法,科技项目只要通过专家的立项评审,都能得到财政资助,不论完成的科技成果质量高低,基本上都能通过验收。所以,为确保项目质量,(1)要严把验收关,落实验收工作的各项规定。在组织专家验收前,首先要做好系统功能与性能的验收测试,测试必须由具有相应知识的测试人员根据需求说明书,依据实际运行环境,来设计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测试通过后的项目,由科技处负责邀请专家成立验收专家组,采取召开验收会的形式对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对建设项目的资料、设备、功能及各类指标进行核验。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要限期整改,整改完毕后组织复验。(2)要强化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开展项目效益评估工作,出台相应的项目评估指标,对项目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项目的投资效益、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评估,为后续项目建设和其它相关项目建设奠定基础。目前,社会上对科技建设的绩效评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只是公安系统对此还比较陌生,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安系统完全可以借鉴和引进。

参考文献:

[1] 罗德•科兹纳. 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和控制的系统方法[M]. 7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凯西•施瓦尔贝. IT项目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Hilip Metzger, John Boddie.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控制与人员管理[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 尼尔•怀特. 管理软件开发项目:通向成功的最佳实践[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杰克•吉多. 成功的项目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胡克瑾. IT审计[M]. 2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7] 周苏.系统集成与项目管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5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培养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重要目标。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九大核心课程之一,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知识体系、工具和方法一直在变化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高校推进质量工程、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管理信息系统教学问题

1.教学内容抽象,难度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理论抽象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2],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是经管类专业中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功底和一定的社会或企业实践经验。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偏向技术性,以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为核心,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多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主,这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多数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到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3],使得课程教学和实验设计均以理论和方法为主,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而且,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多为文科基础,对数据、建模、编程等相关理论有本能的“畏难”情绪,对课程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普遍不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也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目前大多数教材仍以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为主线,对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介绍得不多。而学生在实验和实习阶段所用的系统开发软件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为主,这造成理论知识滞后于实践应用。许多学生在接触到真实的信息系统以后,发现与课本知识差异很大,从而对课程产生困惑甚至误解。

3.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比较抽象,系统开发实例相对复杂,需要分课时逐步讲解,因此教学形式普遍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听练结合”的模式。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手段,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4.实验教学设计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开发派”和“管理派”两类。“开发派”强调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导致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计算机编程工作上,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管理派”则强调在企业中运用、操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对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不做要求。二者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学生不了解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做实验时往往闭门造车,即使跟着实验指导书完成了实验操作,仍然缺乏对知识整体、清晰的认识。

5.考核体系单一。笔者对桂林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就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展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对学习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起到了消极影响。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橐云谀际晕?核心的传统考核体系容易造成“平时不努力,考前背习题”的应试学习现象,忽略综合技术、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偏离课程考核的本质目标。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全面分析职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4],注重学生的主动“学”,而非教师的单向“灌输”,强调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按能力结构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应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不同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定位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组合教学模块,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2.建立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以“项目”为驱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按职业定位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能力结构组织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具体工作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把课程划分成MIS概述、MIS的技术基础、MIS的关键系统应用、MIS的开发和管理等能力单元,然后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课程案例、习题、实验任务等教学资源,到慕课平台上,供学生学习知识、完成练习。课堂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交流形式,教师组织课堂展示、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充分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创新性思维。

3.基于能力分解的实验设计。基于能力分解,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分为应用能力、方法能力、开发能力、社会能力等训练模块。应用能力包括典型MIS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也可以基于常用ERP软件,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进销存业务处理任务;方法能力包括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企业流程重组等基本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开发能力包括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应用程序的编写和系统测试;社会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绩效评价。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调整实验项目的内容和难度。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强调应用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可适当降低开发类实验的要求,而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则要加强对开发能力的训练。

4.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改革。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的考核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达到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全程化、连续性、客观公正的评价。基于这一理念,将课程考核体系划分为五个模块:学习表现(包括考勤、课堂发言、辩论、演讲等)、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在慕课平台上完成并提交课前、课后练习)、案例分析汇报(让学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并做PPT在课堂上宣讲,考核学生运用MIS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和期末综合报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项目,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五个模块评分的加权和,就是学生的综合成绩。形成性考核能促使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范文6

警察组织行为学00859 治安管理030407 安全防范技术应用01593 刑事证据学00370 公共安全管理09265 公安行政诉讼00860 工商企业管理(汽车方向)020202B 企业创新管理学11575

丰田生产方式(TPS)专题研究05850 企业文化03297

汽车市场营销学01458

项目管理学05059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04005 创造学原理01459

质量管理与控制01464

管理信息系统(一)

01076 物流管理学07799

生产与运作管理08281 企业现场管理020289 汽车装配技术01463

企业实用英语03722 汽车市场营销学01458

物流工程07298 质量管理与控制01464

创造学原理01459 财务成本管理04390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01461

企业应用文写作01457 汽车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081722 汽车经营管理学05856

汽车售后服务工程05867

汽车销售管理与技巧05863 商务沟通与谈判05857

汽车金融信贷与保险理赔05864

汽车市场调查与分析05862 汽车营销价值链05865

汽车性能与使用05858 汽车构造02576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05860 工业工程(汽车精益管理方向)082205 汽车精益物流技术12549 全面品质管理(TOM)

12551 全面生产管维修(TPM)12552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07103 汽车制造与装调技术080345 企业实用英语03722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09209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09206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09210

焊接结构09216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09207

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09211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09212 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05860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与原理09208

焊接方法及设备09214 汽车机械制造技术080349 企业实用英语03722

工业传感器与接口技术11827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二)11830

变频器与现场总线技术11826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11813

数控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11817

汽车冷冲压技术11834 汽车CAD技术及应用09202

典型PLC应用技术(S7-300/400 PLC)11819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案例分析11820

汽车模具数控加工技术11833

典型工业机器人(KUKA/ABB)案例分析11829

汽车模具装调与维修11836 工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本)11823

机械加工质量检测与控制11815

模具材料与表面处理技术11831

机电传动技术与控制11824

现代机床夹具设计11814

汽车机器人焊接工程09217

数控设备维修实训11822

汽车塑料成型技术11835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09204

电气系统测绘与设计11825

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及设备11816

汽车模具技术基础11832

机电设备维修实训11828

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11821

焊接方法及设备09214 专科及基础科段(3个专业) 企业现场管理020164 企业实用英语03722 工作图表与设计03725

工效学(含安全评价)03730 经济应用数学06956

成本核算与控制03738 机械工程学(含CAD)

03727 汽车制造与装调技术080344 机械制图(一)02183

工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09199 数学与物理基础09196

汽车CAD技术应用09202

汽车电器设备09201 汽车文化与构造09197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09198

汽车生产质量管理09205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01461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01952

汽车制造工艺基础09204 汽车机械制造技术080348 机械制图(一)02183

工业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09199 数学与物理基础09196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设计(一)11799 汽车文化与构造09197

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09198

汽车液压与气压传动09207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