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1

拓宽教学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道德行为从根本上讲,带有很强的实践性。主体需要在学习中实践,才可能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教师为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性,将思想品德的课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首先要借鉴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激发正确的道德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学了《承担家务劳动》一课以后,可安排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按照课本上提供的方法和步骤学做馒头和炒白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野炊活动,以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督促学生的自觉行为,可为学生布置一些家务活,如收拾房间、洗衣服、拖地等。这类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利用家校合力帮助、督促学生。可以采用给每一位学生发放“我是家庭小帮手”记录卡,要求家长帮助做好记录,月末评选“好帮手”,进行表彰鼓励,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家务负担,也使孩子们在劳动中学到了生活的本领,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主动承担家务活的好习惯。学生的实践活动可安排在授课之后,也可以安排在授课之前,如教学《参加公益劳动》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为老人打扫院落、房间、擦玻璃等。在课堂上先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公益劳动?参加公益劳动后你有什么体会?然后学习教材内容,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认识什么是公益劳动以及公益劳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产生热爱公益劳动的感情。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同学们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公益劳动,并感受到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不仅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益处,也能使自己的身心获得愉悦。

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把思想品德课展示道德结论的过程变为学生探究真理的过程,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整个探究的过程都需要学生自己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活忽略过程去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探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体验、感悟,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动情、明理和导行。例如上《团结协作》一课,教师采用分组制作食物拼盘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出自主性、创造性,以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种种体会,比如做得好的愉悦、成功感;做得不好的焦急、羡慕感等。与此同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组做得好,有的组做不好呢?老师马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通过思考讨论认识到:在集体中,完成好任务需要团结协作,如果不注意合作,事情就难以办好。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时间体会,对比得失,从中领悟团结协作的含义,总结出:与人合作完成某件事时,既要发挥个人特长,有分工,又要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完成好任务。以上结论的得出,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体验感悟,探究发现得出的,容易形成稳固的道德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2

关键词:机械CAD课程;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机械CAD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技术性较强,要求也较高。CAD课程学习后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求职者敲开用人单位的一把金钥匙,也是用人单位对招聘以及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此职业资格证书是对拥有此证书人员技术的肯定。

一、学生存在的现状

现在从事机械加工这方面的人员,基本知识掌握的一般都非常到位,并且对绘图等这些基本的方法和技能掌握得也比较熟练,总体的工作态度也很严谨。但有一点是美中不足的,就是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从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盲点,有了盲点,个人劳动效率和总体劳动效率就提高不了。

二、中专信息技术老师存在的现状

随着中专校园专业结构的发展和变化的需求,原有的专业教师结构已不能满足专业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在软件的安装和操作、机房教学媒体的使用上,存在着绝对的优势。但机械CAD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老师和学生必须掌握很好的机械制图基础,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这同时也是信息技术老师所欠缺的。这就造成部分教师不能够深入机械CAD课程教学领域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候只能沿用老一套的计算机课的结构、操作和方法,没有结合专业内容及时做出更新,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掌握内容不全面。

三、解决方法

若想改变学生及老师目前的现状,提高个人劳动效率和总体劳动效率,就要扫除机械加工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盲区,以及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实践上的指导。但老师培训应就其主要方面进行指导和讲解,进行直观的培训内容及方便易懂的培训方法,使学生快速吸收这些方法,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学生的劳动效率。同时,教师在进行三维知识的讲解上,应让学生首先把握重点,即在UCS这方面。因为在UCS这方面时,会涉及很多复杂的平面,平面的内容又比三维思维易于分析讲解,所以,应在这方面上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快速成长。

1.教师应有过硬的专业文化基础

教师教导学生的前提,自身应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给学生授课。举个例子来说明:制订工艺路线要有一定的出发点,应该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有效的保证。从而可以考虑采用普通机床以及部分高效的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多用通用刀具、万能量具。部分采用专用刀具和专一量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益,以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2.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程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课程的一大前提,就是应做好备课工作。对于教材,教师自身应做到研究教材,摸透教材的整体教学纲领及目的,对于教材中存在的疑问,应重视起来,同其他教师或者学生共同探讨教材中所存在的疑问。另外,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教授,必要时要一对一实行教授,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学生在接触不同课程时,在专业上有不同的差异所在,所以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机械CAD这门课程时,都存在各自的利弊,所以教师在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授课时,应依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按照不同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同的长处。教师应在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教师应用直观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必要时候进行实际操作。从而有效地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实践基地,充分吸收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社会人才市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日益扩大,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对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的技术标准也逐渐过硬,机械CAD也成为现今社会人才市场稀缺的人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过硬的文化基础,只有精心并且合理地设计课程,采用有效并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才能顺畅且游刃有余地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实践培训的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难题,只有迎难而上,不断去总结难题、探索难题,才能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

参考文献:

[1]祁金华.小议《机械制图》课的成功教学[J].成才之路,2008(35).

[2]梁平.有关《机械制图》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16).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3

1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课程资源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要以《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农村儿童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爱好、特点灵活地开发实施学生资源包,拓展、调整课程实施内容。

农村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着独特活动方式和业余生活。他们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民间的游戏或活动,如滚铁环、跳方格、扳手腕、跳绳、踢毽子、爬竿、乒乓球等,每一种活动都拥有不少的爱好者。教学活动如果能吸收其精华,发展其优势,那对于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交往能力等都将非常有益。

学校每年都举办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在实施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能否吸纳小学生组织运动会、创新体育节目呢?学校大胆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整个运动会的组织,让体育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加以指导,由学生自觉宣传保健知识、调查锻炼状况、自主确定项目、参与制定规则、安排比赛日程、制定应急措施、活动消息、组织竞赛开展,这样“我们的体育运动会”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在井然有序的实施中。

通过调查、分析各年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增设了滚铁环、丢沙包、玩陀螺等民间比赛项目,收集整理了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资料,利用广播、手抄报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介绍相关知识。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比赛规则,安排比赛程序,活动信息。学生制定的比赛规则虽然不是很科学,但充满童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换位思考。许多学生全程参与组织,与体育教师一起划跑道线、分发号码、准备器材,担任小裁判、小记分员等,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并提出对运动会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

2 捕捉本土资源,优化课程资源内容

农村教育资源是丰富的、取之不尽的,农村小学虽然在一些硬件设施方面落后,但它有着特有的课程优势。

2.1 走向田间,走向社会

社会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辽阔的田野也为学生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劳动资源和物质资源,如新鲜多样的农作物,孕育万物的土壤,各具特色的飞虫野花、池鱼家禽等,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比学校更详尽、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让课堂教学走向社会,走进田间,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生活知识,理应成为农村综合实践教学的主导。

学校有一块专供学生劳动实践的蔬菜基地,春种秋收农村学生并不陌生。春季,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下种、育苗、除虫、松土、除草、施肥等田间管理;秋季,蕃薯、玉米成为家乡的特产,许多家庭把蕃薯制成粉丝、薯片、薯条、蕃薯酒等出售,这更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广泛的素材。因此,笔者以蕃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求学生以不同形式参加劳动实践,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亲身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同时了解蕃薯的营养价值、由来、常见食用方法及蕃薯的种植、种类、收益、从种到收的过程等,利用蕃薯制作淀粉、粉丝、薯条、薯片及酿酒的方法与过程。课堂上学生纷纷发表自己劳动实践的感受,体验到了劳动果实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探索、体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访谈、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2.2 了解家乡、了解传统习俗

学校地处大山腹地的古麇之都、木瓜之乡,附近有被喻为“郧县圆明园”的清朝中期古建筑“花房子”,宋代古战场金花寨,神踪仙迹的武当行宫,鬼斧神工的青龙洞,云雾缭绕、古木参天的公母山,微波荡漾、泛舟垂钓的人工湖,晨钟暮鼓、香火袅袅的石佛寺……这里民风淳朴,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风俗:每逢春节、元宵,玩龙灯、唱大戏、踩高跷等;每到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踏青、祭祖、扫墓、包艾饺;等等。

为了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在综合实践课堂上,笔者首先教唱《谁不说咱家乡好》,激发学生去主动了解自己的家乡,重点是对家乡人文地貌、传统习俗的探访。将家乡优美景色、名胜古迹、杰出人物、名优特产、民情风俗搬进课堂,让学生把家乡与别人的家乡进行对比,真正体会到自己的家乡并不差,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家乡在变化,越变越美,从而增强“谁不说咱家乡好”的自豪感,激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感激之情。然后以“未来的家乡”为题,让学生畅谈对家乡的向往以及如何建设自己的家乡,再动手画一画。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深化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农村生活经验开发课程资源,结合当地农村生活和学生实际,有选择地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切实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联系起来。

针对家乡每年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的特点,设计了给各景点写写广告词、给家乡当当小导游的活动,从而深化内容,挖掘教材。这样把农村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资源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整合起来,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获得亲身体验的实践情境。

3 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拓展课程资源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各门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样可为综合实践课所用。在农村课程资源相对缺少的情况下,做好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沟通和整合,更是开辟教学资源的另一途径。如在教学了解本地“花房子”的变迁主题活动时,联系到圆明园的毁灭;在“变废为宝”的主题活动上,联系品德与生活中“只有一个地球”,美术教材中的折纸花瓶、奖杯、布贴画、工艺娃娃等。综合实践课教学不仅要整合其他学科的课程资源,还应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如在教学“我们身边的污染”时,联系“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伤心的地球母亲”“在自然灾害面前”等,借鉴统计方法让学生进行调查,用观察、实验方法研究家乡水域的污染状况,从而体验“白色污染”的可怕,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展开“如何保护环境”的大讨论。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4

特色教育长效机制

为此,学校制定了前期、中期、远期教学目标。前期目标:编撰《珍珠文化》校本教材,开辟珍珠养殖基地,布置珍珠实践馆,开辟网页专栏,课题立项,使珍珠文化特色教育深入全体师生心中。

中期目标:做实、做细、做强珍珠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形成勤学多思、活泼向上的学风,让这种行为逐渐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品质,让珍珠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远期目标:使学校成为学习的乐园,快乐成长的家园,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做心灵圣洁、气质高雅的珍珠人,让珍珠文化特色教育成为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开展综合教学实践

学校校本课程《珍珠文化》读本安排在五年级的劳技课、美术课、科学课、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课程中。安排6位课题组成员上课,每人每月上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每人一学期4次课。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目标,选择4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与自然、我与社会、我与自己及我与文化。

规范操作流程,系统实施课程教学。学期初制定珍珠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每月根据学校提供的教学方向确定一个大的主题或项目。每月的活动:第一周,确定活动的具体主题或活动的项目,商量、确定活动的方案,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第二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周,在珍珠实践教室,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课题组成员参加;第四周,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进行活动的评价,整理和收集活动的资料和成果。学期末进行学生的总体评价和活动的总结。

学制珍珠工艺品,练兵场上拜师学艺。结合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特点和教学安排,学生分批定期体验生活,向工人师傅拜师学艺,以熟悉、掌握串珠、制作工艺品的技能。亲手制作活动,使学生掌握制作程序和技巧,体会一件件珍珠工艺品凝聚工人的汗水,懂得尊重他人、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通过擂台赛,学生可以把制作工艺品的本领学到家,在综合实践展示课上举行珍珠饰品制作擂台赛,成果在珍珠实践馆内展出,并评选出“珍珠小能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多渠道考察珍珠。借助学校珍珠养殖基地考察珍珠的养育过程,每班组成一个“育珠考察小组”,定期观察,进行调研和实验,对珍珠养殖与水质、珍珠与环保进行研究,并写小论文;了解育珠过程,懂得生产劳动与珍珠、珍珠与社会(家庭)经济的密切关系,体会家长育珠的艰辛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产生责任感和“珍惜今天,回报明天”的信念。考察珍珠的发展史,通过采访,考察珍珠的养殖史,感受珍珠创业的历程,进一步体会“珍珠”与人们生活、珍珠与促进家乡经济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以珍珠为支点,建设家乡的热情。

学习珍珠品质,赞美珍珠的优秀品质。珍珠有丰富的教育内涵。以珍珠的本质属性延伸,“珍珠”具有一定象征性内容,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体会珍珠的本质,服务他人的特征,从苦难中脱颖而出的品质,造福人类,给人类带来美德。各班可利用每月第三周的综合实践展示课,开展“我爱小珍珠”“学习珍珠好品质”“我自豪,因为我是珠乡人”“沙粒变珍珠”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会珍珠的奉献精神。学习珍珠服务他人。开展“我是一颗小珍珠”的社会服务活动,如组织“变废为宝”活动,把蚌壳制成形状各异的工艺品,而不让它污染环境,并在贝壳上镶嵌上各色的珍珠。在制作过程中,养成爱美、创造美、朴实善良、默默奉献的良好品质。

在课题研究中提升文化品位

近年来,学校通过对珍珠文化的解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0年11月已经结束区级“十一五”课题《珍珠文化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探究》。“十二五”期间,学校申报省级课题《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市级课题《挖掘珍珠文化优势,推进学校德育建设的研究》、区级课题《借助珍珠文化,提高少先队工作的实效性》均在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教育劳动意识分层教育

缘起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安心读书,所有劳动应由父辈、祖辈包办,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于是出现了种种怪异现象。现撷取如下几个镜头:

镜头之一:上学书包家长背。每天早晨,不少家长肩背各式各样的书包上学来了,书包的小主人则亦步亦趋跟在大人身后,空着双手。家长说现在的书包太沉重了,孩子稚嫩的肩膀压不得,所以把书包直送到校门口,甚至送到教室里。

镜头之二:卫生值日家长做。每天下午放学后,很多的教室里活跃着男女家长的身影,他们有的搬桌椅、有的提水,有的扫地,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却晃来荡去,悠闲自在。

镜头之三:学习文具家长买。书包、文具、学习资料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个人物品,这本应该由孩子自己选择购买。可是好多家长为了不耽搁孩子的学习时间,只要孩子有要求,家长一切代劳,跑书店、上商场,把文具送到孩子眼前。孩子稍不中意,家长多跑几趟也不在乎。

镜头之四:家中杂务家长包。回到家中,孩子们更是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六年级的孩子还得妈妈姥姥喂饭,说这样是为了让孩子多吃一点。其他家务活更是不让孩子插手干,孩子的小房间、小书桌都是细心的妈妈早早整理好了,甚至连铅笔都给削好。

反思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能让孩子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从心底里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父辈祖辈这些包办劳动虽充满了爱心,殊不知包办了劳动后,带来了诸多的弊端一包办行为,剥夺了孩子的劳动权利,让孩子失去了劳动过程的体验,带走了孩子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幸福,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劳动技能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扼杀了孩子们的劳动创造能力。学校该如何对各个年龄段学生实施劳动教育呢?

对策

儿童心理专家指出;“少年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会发生持续不断地变化,呈现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运动,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针对这个特点,我们提出了劳动分层教育。

所谓劳动分层教育,就是根据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事物不同认知和行为能力不同,采用分层次、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劳动分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分层进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助于目标的逐步落实,直至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1.年龄阶段:低年段。

劳动要求:能完成简单自理项目,如自己穿衣、整理自己的书包、床铺

主要活动内容: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

对于一二年段的学生来说,劳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做好身边的小事,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这就是劳动。辅导员对队员提出明确要求,自己能干的事自己干,能完成简单的生活自理项目,并组织开展这些项目的竞赛,要收集爱劳动的典型事例,给队员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开展各种活动激发队员的劳动兴趣。

2.年龄阶段:中年段。

劳动要求:能完成简单家务活

主要活动内容:家务活学着千

儿童一两岁年龄差距产生的心理和能力表现截然不同,按照年龄和年段进行劳动分层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此,选择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以适应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生理接受力,让他们感受到“步步攀升”的教育过程。辅导员要积极引导队员在家完成简单家务活,在校完成卫生值日等各项劳动任务,还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队员到社区去参加劳动。在劳动实践中,队员们亲身体验到劳动能创造美,劳动能服务别人、快乐自己,深刻认识到劳动的社会价值。

3.年龄阶段:高年段。

劳动要求:能独立完成家务劳动,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劳动

主要活动内容:家务活抢着干、田(车)间学着干

劳动实践内容过程体会范文6

关键词: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07-01

素质教育提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六个学会”教育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经历的教育。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大背景下,劳技教师必需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和积极情感的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来优化劳技教学,进一步去贴近现实生活。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而反思我们的劳技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者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劳动技术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因为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劳动技术知识。

二、教学导入生活化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劳动技术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劳动技术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劳动技术材料生活化,生活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劳动技术知识,到处存在着劳动技术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创设良好的劳技课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如《米饭的焖与炒》,我选择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两款花色饭:咸肉菜饭与蛋炒饭作为教学内容,这两种花色饭几乎每个同学都吃过,而且几乎是人人爱吃,但说到谁自己动手制作过,寥寥无几。因此当我说我们要亲手制作时同学们很兴奋,都跃跃欲试。因为平时他们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原因有好多,主要是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家务都包揽了,舍不得让孩子动手,他们的要求就是要他们的孩子认真学习,争取好成绩,将来能出人头地。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陶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生活的特征,从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可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劳技学习,离不开劳技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受、有所悟。

这节课在操作前我先进行安全教育,然后进行必要的操作演示,把制作菜饭和蛋炒饭的要点说清楚,并要求学生几人为一组,分工协作,最后集体完成作品,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学会了洗菜、切菜、炒菜、炒饭、焖饭等多种技能,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许多同学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会做饭了!”我对他们说“:以后如果爸妈很忙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但是老师提醒你们要注意安全。”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我建议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拓展学习,创作出新款的花色饭。

这里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整合起来,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技术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劳动技术课的趣味性、实用性,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了教学内容,体验了生活实践。改变以往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