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教结合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教结合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教结合模式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1

>> “医教结合”背景下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初探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的定位与转向 “医教结合”背景下的聋儿康复教学 职业教育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特殊教育视角下治疗性音乐教学实践 浅析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机制研究 数字环境下职业教育情境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 “工教结合”探析 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的意义及建议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可行性模式探索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 “医教结合”背景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医教结合”背景下视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工学结合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思考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特殊性研究 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研究 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路桥专业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3-20.

[5]Geretsegger M, Holck U, Bieleninik ?S, et al. Feasibility of a Trial on Improvisational Music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 Music Ther, 2016,53(2):93-120.

[6]Spiro N, Himberg T. Analysing change in music therapy interactions of children with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J].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16,371(1693):1-11.

[7]Yang YH. Parents and Young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The Effects of a Home-Based Music Therapy Program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J]. J Music Ther. 2016,53(1):27-54.

[8]顾秋鸿.音乐治疗对智力障碍儿童功能提高方面的作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7):169-170.

[9]吴善亮,王玉兰.特教学校应用音乐治疗的原则和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15(23):12-14.

[10]赵h,杜青青.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领域中的适用性――读《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有感[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3):182-183.

[11]程虹毓,刘燕,朱继孝.奥尔夫音乐疗法应用于重度孤独症儿童的个案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9):1007-1008.

[12]王冰.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务实技术[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14-15.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2

关键词:PBL;传统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33-02

一、传统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

所谓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大多数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各种考试也主要是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因而学生常把记忆知识放在首位,这样他们就能顺利毕业。传统教学模式常采用的形式有:课堂传授教学、多媒体课件讲解、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及单元教学模式等。

传统教学模式在向学生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方面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学科界限过于分明――比如核医学是一门新型的、跨学科课程,它是集核技术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的学科,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这些知识并没有很好地结合,特别是实践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其次是教学内容单一、枯燥――教学内容多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实践操作及技能训练学时偏少,轮转实习内容与授课内容相似,教学内容较陈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思维局限;最后是教学形式机械――无论是实验课程还是理论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要么听教师讲课要么看教师操作,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而当今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多“牵引”而缺少正确“引导”,即虽然教师是以启发的方式提出问题,但缺少学生的主动参与及互动,往往是在教师的牵引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缺少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学实践之后的系统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有什么创造性,学生的创造力也同时被扼杀了,更谈不上生成智慧了,因此当今课堂教学中缺少智慧的生成。而核医学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必须要加强教学改革,才能适应新的核医学发展的需要。

二、PBL教学模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PBL概述。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3]。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核医学中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PBL教学模式的设计及在教学中的应用。①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PBL教学模式是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为解决问题需要查阅课外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改变了“我讲你听,我做你看”、“预习―听课―复习―考试”四段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慢慢“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与教练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科专家、信息的咨询者。②PBL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要提出问题。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核心,如何精心设计问题是运用PBL教学的关键。问题的选择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要有引导性。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派生出来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实践资料等,结合实例提出问题。其次是分析问题。对精心准备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要求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下分组进行讨论。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把学生引入精心设计的问题中去,让学生带着疑惑去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最后是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大部分学生对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可请学生代表进行回答,并组织学生讨论未能解决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作出评论,并由此引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③PBL教学模式的优势。PBL教学模式首先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容易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PBL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其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整合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PBL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前已述及“PBL”中,教师并不以讲坛上演讲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在“PBL”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因此,在这一类学习中,学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以他的个性和特征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结合我国教学实际,PBL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将会使学生有多方面的收获:

1.可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和再学习的能力。原来习惯了的学习方法突然改变了,让同学觉得很新鲜却很不适应。要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只是实际工作中最基本的知识,大量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再学习,PBL教学模式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有效方法。PBL教学模式的训练中,要让同学们初步掌握这种再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进一步熟练应用到实际中,尤其要注意强化和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再学习能力。

2.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查找问题、组织材料进行讲述和辩论的过程中,注意到如何发现问题和如何提出问题;在组织阐述材料时缜密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融汇相关学科知识;在答辩过程中注意论据材料的先后次序、内容所占的轻重程度以及逻辑结构的排列等,经过同学讨论辩论、指导教师引导总结,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良好途径。

3.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同学们在进行讨论和辩论中不断地克服自身弱点,如腼腆、羞涩、口吃、语速快或不敢发言等,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勇气,并在讨论和辩论中提高自己的发言艺术和辩论的才干。

4.可提高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在学生进行报告论文时,要求使用计算机编制的多媒体幻灯片,可提高其使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

总之,PBL教学模式的最大意义在于为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它使实践和研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融为一体,并为一系列重要的学习目标提供了一种融合的机制。在核医学的临床教学中,应结合本单位的师资力量、基础教学设施以及生源水平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PBL教学法的实践探索,充分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因此,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整合模式教学将会更加适应我国的核医学临床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振江,王娇,祁秀玲.PBL教学模式在我国医学教育应用中的现状分析[J].医学信息,2010,23(1):23-25.

[2]Barrows HS. 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481-486.

[3]Franklyn-Miller AD,Falvey EC.Patient-based not problem-based learning:an oslerian approach to clinical skills,looking back to move forward[J].J Postgrad Med,2009,55(3):198-203.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3

1“艺工结合”教学模式概述

(1)“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源于艺工结合的理念,这种理念源于设计和美术概念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完成方式以及所需技能方面。为了实现设计作品的完美性,设计实际融合了艺术家、工程师、工匠和使用者等,而非艺术家自身个性的体现。设计作品追求的往往是人的审美需求,简易的制造流程以及市场的热烈反响,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将“艺工结合”的理念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每一个工作细节当中,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设计者、生产方以及消费者都青睐的作品[1]。

(2)“艺工结合”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发展。工业设计的概念需要从源头说起,最早可追溯至欧洲工业革命结束后。由于当时机械大工业和手工业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前者拥有产品批量生产的高效率优势,但产品质量的精细程度及质量远远落后于手工业。后来机械工业经过科学技术的改革,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外观与质量,最终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工业设计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在亚洲地区,日本最先开始设计教育,相对于日本,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与湖南大学最先建立工业设计专业并开始招生。无锡轻工学院在工业设计专业设立初期只招收文科类学生,经过4年的探索后开始尝试接收理工类考生,可以说这是“艺工结合”教学体系的首次大胆创新,也是“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良好开端。

2“艺工结合”模式的优势分析

“艺工教学”模式在工业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首先,“艺工结合”教学模式强调艺术设计与工程设计的相互结合,既有利于培养艺术设计理念与思想,又有利于形成工程设计的思维与理念。其次,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出极具艺术设计灵感的发散思维,对严谨有序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养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艺工结合”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工业设计人才对工业生产工艺、工业产品材料的艺术化设计等方面都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提高了设计产品在工艺上的可行性[2]。

3“艺工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建立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知识结构的系统性要求及宽广程度有着较高的要求。设计学科的内容来源大致分为四类,包括由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结合形成的交叉领域,基于传统美术和工艺美术的教学内容,设计发展研究演变的学科以及设计实践中关于专门领域研究而产生的学问。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专业课程结构可分为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及选修类课程。我国高校的办学类型分别为教学型、研究性与教学研究型三类。工业设计“艺工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对艺术与科技的相互融合,对于课程设置来说,不同年级的时间都要科学合理,适当分配,对知识点的掌握也要精确高效。

(3)对交叉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科交叉性较强,课程的整合对于“艺工结合”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有效的创新方法。根据美国学者的理论,课程设计的策略主要有:寻找共同主题,将相关学科整合至统一正式的单元或者学程里进行教学活动;在学科框架内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将两个有关联学科的某类主题整合至同一时间内教学,让学生自主建立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围绕学生的学习环境及日常活动为主题开展学习,适用于跨学科形式,是一种纯粹的整合设计。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设计可以促进学生融合贯通能力的提升,是“艺工结合”教学模式构建的一项重要策略。

(4)转变实践课程的知识。实践课程知识的转变策略可以总结为三点。第一,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建立相应的研发机构;第二,改善实验设备及教学环境,强化设备管理;第三,不断完善学习制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结语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4

关键词:讲学合一 少教多学 教学模式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借鉴东庐中学、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全国名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备课组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共性,提出适合我校实际的“ 讲学合一,少教多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师生借助“讲学稿”为平台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合二为一,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以学促教,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互促进的螺旋上升过程中实现轻负高效学习,使课堂成为基于学生的学习、展示学生的学习、交流学生的学习、深化学生的学习的真正的学堂。每节课设计有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勺盐难以下咽,但把它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受美味佳肴时,就已经将它全部吸收了。情景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与美感。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如实物、图像、实验、活动、新旧知识的关系与矛盾等,创设教学内容的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进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预习――发现问题

建立在先学(预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有其特有的运行动力,它的动力来自学生对课堂的期待,学生通过先学(预习)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带着对课本、对教师的挑战来到课堂,使课堂充满了求知欲(问题意识)和表现欲(展示意识)。

此环节分为两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课前完成讲学稿上的预习内容,预习内容如同学生家中的老师,通过“讲学稿”上一系列拾级而上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解决那些不需要老师教自己能学会的浅层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课堂自主学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或检查巩固预习成果或进一步研读文本,在关键地方分析思考,使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困难“”出来,做到了这一点也就为“后教”找到了着力点。教师在学生阅读思考时,走到学生中间“收集”学生不会的问题,准确把握学情。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老师把展示任务分给小组,由小组中推选组员或讲解或板书或补充,讲解是要用自己的话语复述、整理、提炼知识要点,重点要侧重思路、方法,在思想的交锋中提高思维的含金量。讲解时要求学生语言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板书要工整、大方等。其他学生认真听,看能不能发现错误,发现错误后可以直接起立质疑、补充、纠正和评价。老师要鼓励各种层次的学生去讲解,自己懂了不算懂,讲给别人懂了才算真正懂了。老师要尽量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话语权,尤其是给后进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特点,从而进行有机高效的组合。采用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的原则,实现各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又有利于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和评价。比如一个小组内要有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来组织,要有见解独到、思维敏捷、逻辑性强的同学能够及时对大家的讨论升华,也要有能够容忍等待别人发言的同学等。

对于通过合作学习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是老师教的价值所在,老师的教不是包办,不是直白的告知,而是精当的点拨、启发、引导。老师要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富有智慧和艺术的教会使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同时,开放知识、质疑知识、批判知识、探究知识、反思知识、创新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智慧的力量,抑或达到润泽生命和灵魂的高度。

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

每节课必须保证学生有15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用于当堂训练。学生的这15分钟,是进行紧张的、高效的思维时间,这既有助于基本知识的巩固,又有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因为,技能必须通过学生练习、实践形成。在此环节中仍然要发挥小组协作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兵强兵,互帮互助互查,共同提高。

五、盘点收获――总结反思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5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在课堂上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内容,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感到学有所得,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创设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机械制图》的理论性和动手应用性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启迪性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解决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2.教师可以采用教具等进行直观教学

在《机械制图》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创设情境。直观的教具可以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直观教学,除了实物直观教学外,还有模象直观(如模型、多媒体等)以及语言直观。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或模象直观引进概念,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给学生带来感性知识形成的想象空间以及表象的直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机械制图》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机械制图》课,如果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直观形象的形成,是无法完成的。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完成对《机械制图》从抽象到形象的认知。

《机械制图》涉及实际应用以及生产实践方面的问题,独立性以及操作性都很强,但有些枯燥的内容仅凭教师口述,学生很难激发起学习热情。另外,仅凭板面、挂面、模型等静物,也无法让学生完成对机械制图的整体认知。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从尺规作图的教学转变为对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虽然计算机绘图还不能完全取代尺规作图,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大势所趋。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新鲜,学生易学、易感。同时,教师可以带动学生用橡皮泥等同步模型制作,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将抽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简单而言,就是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当中,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产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机械制图》传统的教学法,只重视课堂的理论教学,需要学生记忆繁琐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值计算以及理论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教学缺乏兴趣。另外,《机械制图》是一门技术基础课,不仅乏味、不易记忆,而且还有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其他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机械制图的使用不是很熟练,使很多学生即使完成了机械制图的学时,还是不能进行专业的机械制图,这种教学效果自然使学生无法胜任中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抽象性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讲授《机械制图》时,可以将《机械制图》抽象性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比喻表达出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课堂讲解之后,教师要带学生到实验室或工厂去上课,让学生一边回忆理论,一边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先回忆机械制图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对实际制作完成的图进行研讨,找到独立完成机械制图的触发点。长此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不足,会逐渐在一体化教学中得到弥补。在实践阶段,教师要认真研讨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学生评教表、作业考核表等。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职业人要求的越来越高,《机械制图》教学也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在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训车间环境中,教师可以在演练操作的过程中讲解技巧。同时,教师及时实践,也使知识点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消化、理解和掌控。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一体化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彻底改变了教学分离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增强了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职高学生的工作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和考核,也使职校学生毕业后更容易就业。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衔接,教师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根据《机械制图》的培养目标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逐步体现学生的能力本位的特点,花大力气教会学生制图,以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向实验室以及实训车间为中心要效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指的就是一种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一体化,教材要一体化,教室也可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的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也可以由一个教师来担任;《机械制图》的理论课教材也要和实训课的教材构成一体,而理论课的教室和实训课的教室也构成了一体。这样,真正使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形成了统一,社会使用和学校的教学形成了统一,实践能力以及理论的知识形成了统一。

四、工学结合模式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机械制图》的课程是基于职教学校和高技生的学习特点,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可以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操作,遇到疑难问题及时提问,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的完美统一,在“教、学、做”的教学氛围中,较好地掌握机械制图的规律,具备较强的手工制图以及电脑制图的能力。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具,提出《机械制图》所要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带着相关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最后,在不断地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情况下,完成相关实训,使《机械制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

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既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在实训场地保持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训场地得到有效验证。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初步操作的能力,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

1.在教学中实施项目验收制度

教学要想拥有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训课之前,合理地改革教材,设计好每一个实训课的教学案例项目。教师要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开展相应的教学;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训课的安排,打乱教材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原有的《机械制图》教材作为教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基础,将理论和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在教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手工和电脑制图。这样,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又可以让学生获得动手操作的能力,既节省了时间,又有效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操作的能力。

在时间上,教师要保证每一个课题都能做到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保持连贯性。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介绍课堂实例的应用环境等预备知识后,给出机械制图事例的解决思路,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操作、归纳、总结,最后得出适合实训的机械制图案例,成功实现该实例,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教”中学习制图,在“学”中进行制图,在制图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为模块式教学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机械制图的主动积极性。

另外,在实训课中,也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对于学生完成的制图成品,要实施项目验收制度。只有完备的验收制度,才会让学生谨慎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份制图,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保驾护航”。

2.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探索工学一体化的分组分层次教学

分组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机械制图》的教学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

医教结合模式范文6

[摘要]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最提倡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与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相去甚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寻求有效的改革。本文将就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行改革进行探究。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课程;工学结合;不足之处;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2-0193-02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通过工学结合模式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课程的认识;也可以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关键的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与工学结合模式的要求相去甚远,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寻求有效的改革。

1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学内容局限,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目前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为系统管理、总账和报表三个模块,有的学校在此基础上会再加上工资管理和固定资产系统。但是对应收应付系统、购销存系统、财务分析系统都只字未提,而且报表的编制也讲的比较简单,通常就是按模板生成一下,这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的。

(2)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照着练,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以工业企业为例,而实际走上工作岗位后,学生面临的企业类型就是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学生有充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将课堂教学中所教授的知识灵活运用。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是输入的机器,他们只会把老师讲的那一套照着模拟一遍,根本不懂得思考,遇到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都举手请求老师帮助,从来没有尝试自己去思考,去解决。笔者认为,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提高对财务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但是目前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

(3)教材编写与实际工作情况有较大差距,不能实现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无缝连接。现在的教材一般就分设账套主管、会计和出纳三个岗位,使得学生对会计电算化岗位的划分缺少基本的认知;而且在实际教学中都是一个学生身兼所有职位,完成所有工作,不利于学生树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理念。

(4)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达不到工学结合的要求。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高职教师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虽然各个学校也极力提倡教师下企业顶岗学习,但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相关考核和奖惩机制也不完善,使得教师去企业顶岗学习只能沦为一句空话。

2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1)在课程安排上,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主,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通用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力上。可采用市面上较为通用的用友财务软件或金蝶财务软件为模板,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加强学生对财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认知,为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奠定基础。另外,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后期,需要学生对所学的软件模块进行综合运用,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模式。 在分组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点和需要,自由组合,5~6人一组,教师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指定项目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统筹安排其组员的分工,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实行轮岗制,项目小组成员在完成项目后,重新轮岗,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全面接触项目中的每项工作。

(2)盯紧就业岗位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就业岗位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根据不同的工作赋予不同的会计工作内容。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可将电算化会计岗位划分为会计主管、总账会计、出纳、会计核算各岗(工资核算岗、往来核算岗、固定资产核算岗)、系统管理人员。具体如下图:

(3)以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课程分任务进行情景教学,充分模拟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实现无缝对接。基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的分析,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设计为系统维护与管理、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报表系统管理、财务分析六大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又可分为若干任务。以情境“系统初始化”为例,可做如下划分:

(4)课程教学与考核和认证考试相结合。教学内容要与财政部的《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相衔接,为学生顺利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提供保障。考核上要摒弃传统的单一考核方法,更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考核,同时考虑到职业教育“双证制”的需要,将是否获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也纳入考核范畴。根据以上教学特点,我们可采用“3+2+3+2”的全新考核模式,即平时成绩×30%+综合运用成绩×20%+期末成绩×30%+20分的考证。最后20分是从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的需要出发,只要是获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的学生即可获得,反之则不能。

(5)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如:会计职称系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等,对获取证书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二是建立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联系与交流机制,鼓励教师主动参加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的各种论坛与会议。及时了解会计行业发展的动向和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

三是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在校外实际工作部门兼职、顶岗挂职的经历。鼓励教师经常到实践中去。以增加阅历和实践知识,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帮助兼职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并把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

(6)根据课程改革的思路,采用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分设的方法编写适合的教材。

一是理论教材要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量采用图示、表格、文字等多元表达形式,切忌长篇大论、文字的冗长繁杂。

二是实践教材要结合实践岗位,基本采用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编写的方法进行。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实训教材可以有案例型教材、岗位训练教材、按活动项目编排的教材、企业岗位培训教材等表现形式。

3结论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专业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会计电算化探索,解决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课程的两个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7(30).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第16号文件).

[3]白燕,等会计实践教学的目标探析[J].会计之友,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