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1

    论文摘要:电视频道运营是电视业整体改革发展的基础,是电视机构整体运营、人才整合、资金流动、节目经营的基础。本文结合中国电视频道运营的现状,论述了构建电视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电视频道绩效管理的概念、目标、战略战术和电视频道绩效管理的激励机制,旨在为中国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和为中国电视业和电视机构的运营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视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我国共有2100家电视台3600多个频道,其中通过上星对全国播出的频道超过50个。电视台管理的理念也从过去单纯要求电视台做“”,到现在同时强调电视台的经济属性,即“两个效益”的协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大量同质化的频道和形式雷同的节目迫使各个电视台从频道资源的量的扩张逐步向分众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而作为产业集团中相对独立的电视频道如何去经营管理,更需要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管理机制来进行评估和认定。所以,本文从电视频道运营入手,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绩效管理机制在频道运营中是如何发挥它应有作用的。

1 电视频道运营的现状

所谓“电视频道运营”,就是把电视频道作为一个基本的经营单位和核算单位,相对独立地进行经营管理。具体来说,就是电视媒介经营单位根据电视的内在规律和电视受众的特定需求,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受众群体的需要。

中国电视频道运营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1995年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四套加密卫星电视频道,分别以播出电影、文艺、体育和少儿、农业、科技、军事等专门节目为主,这标志着我国频道运营的大幕正式拉开。接下来,随着1999年中办82号文件的出台以及2001 年年中广电总局关于“无线、有线合并”通知的下达,我国的频道改革制不断深入,频道制运营成为了我国电视业的主流。我国电视频道在电视台(产业集团)中扮演角色也从最初的节目展播平台演变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这主要表现在,最初只有电视台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单位,电视台内部实行中心制,如总编室、新闻节目中心、文艺节目中心等,这些中心与台之间不能以独立的形式存在。频道出现后,成为节目的亮相舞台:“节目─台─观众”变为“节目─频道─观众”,这就要求频道成为节目制作和市场运营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由于频道既独立于台,又高于栏目,体现鲜明的电视品牌特征,这就使得频道走上完全独立的道路,成为最为重要的电视经营资源。

2 建立电视频道绩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视频道运营还只是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由于我国广播影视长期以来实行计划事业型为主的体制,我国的电视媒体的管理上往往表现出粗放式随机性的特点。表现在频道经营管理上就是,频道的整体定位还比较模糊,缺乏对今后发展的长期规划;不计运作的投入与产出,不认真体察与研究观众的收视期待,更不会细致评估传播或者宣传的实际效果,简言之,就是管理缺乏系统性、经营缺乏计划性、决策缺乏科学性、生产缺乏合理性。要改变目前的状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要期待相关的法规与政策的调整与跟进。从微观角度讲,特别是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的电视频道的内部运作来说,就有必要以一种精细化的管理代替先行的粗放性管理。绩效管理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控制手段,它将已发生的结果或者行为和预先确定的目标进行对比,来判断现状的好坏,供管理者采取下一步管理活动提供分析决策信息。可以说,进行绩效管理与评估是电视频道在寻求精细化运营管理的最佳选择。

当前,整个广电行业正在进行“制播分离,转企改制,三网融合”等一系列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变革,这种变革命不仅包括内容和技术层面的调整创新,还包括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上的变革转型。据悉,继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制播分离方案获得批准之后,湖南广电集团,山西广电总台也递交了各自的体制改革方案。实际上,管理是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流程优化和成本核算,对于广电行业时下的发展尤为重要。作为基础管理的一部分,绩效管理与上述各个环节都有很强的关联度。因此,本文下面从绩效管理这一话题入手,管窥广电业管理水平领先者之秘诀。

3 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助推电视频道快速发展

当前,80%的电视台经营得不好的根源在于缺乏健全的绩效管理机制。通过研究发现,从国内排名靠前的媒体集团到地市级媒体平台,很多媒体都有过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做“外脑”的经验,但是管理变革能达到什么效果和程度,则不尽相同。就绩效管理而言,笔者觉得,“一定要先从战略管理入手,然后做组织架构,最后才是绩效管理。战略是方向,组织架构决定了在怎样的组织基础上运作,最后才是把组织目标分解,分级进行考核” 。现代管理理念也认为,明确目标与责任是提升执行力的首要条件。只有目标层层分解,考核层层落实,才能最终形成全员绩效管理。

3.1 绩效指标要体现战略战术

管理学上,绩效管理是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在内的一个闭环系统。作为绩效管理流程中的一个环节,绩效目标如何制定是技术,也是艺术。绩效目标的制定源于对未来发展的判断,绩效目标怎么定,看情况,看基数,看增长。我们用电视广告营收目标举例,“每个城市的经济结构不一样,关键要看两个数据:当地消费水平和人均消费量,以及电视媒体在本地的市场份额。”我们制定指标一定要上下沟通,不能强迫,要告诉电视从业人员绩效指标制订的利与弊,权利不到位给权利,资源不到位给资源,激励不到位给激励,给他们支持。指标一旦制定,就不会情易改动。考核指标的确定对电视台是把双刃剑,是广电业绩效管理的难点。比如,频道一般用收视率进行考核,但是广告营收和节目制作是分不开的,联动指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一线(节目制作部门)指责二线(广告经营部门),二线指责一线的情况。笔者所在的天津电视台改革前的情况就是如此,“搞经营的搞经营,做节目的做节目,各管各,内部经营出现扯皮的现象。后来电视台请来了咨询公司指导管理变革,首先对台里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来以功能划分设置的新闻部,文艺部,专题部,广告部等各部门,改成了各专业频道,,节目购销公司,技术中心,广告经营中心。在绩效考核上,对频道内的节目生产部门按照收视率,市场份额和广告承载三项指标进行考核,收视率,市场份额以及广告承载各部分的比例分别是50%,20%,30%。组织架构和考核指标大大提高了经营和节目生产部门目标的一致性和积极性。同其他台一样,天津电视台对频道既有收视率考核和市场份额考核,也有广告承载和互动协作的考核。今年1-10月份,天津电视台自办节目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位居省级以上城市台前十名,天津电视台一直以来倡导的“媒体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和“整体作战”的思路,并有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规范来保证。具体到执行当中,月度考核只考核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季度考核考核的是整体作战,互动协作的情况,会有广告经营支持奖,活动冠名奖等,年度考核则主要考察广告承载,频道在广告经营上面做了多少贡献,包括自办栏目承载了多少广告额,创收了多少利润。采取“加权打分”的方式,把收视指标,经营指标,管理指标等各类指标联动起来。注重收视,就把收视的指标定得高一些,注重利润,就把收视的指标定得高一些;注重利润,就把利润的权重定得高一些。此外,电视媒体毕竟有其特殊性,对于具有政治导向性的新闻节目,就不能简单地用收视率和广告指标进行考核。对此考核制度的总原则就是“导向金不换,收视硬道理”,对所有节目实行“导向一票否决制“。据了解,大部分电视台对于新闻内容都没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大都采取了“一票否决制”的考量方法

3.2 绩效管理要帮助员工完成任务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也不是简单的激励,而是为了帮助员工有效地完成任务。如果只问结果而不管过程,往往会使得下属无所适从。每个员工都要有一本绩效考核手册,到年底竞聘时,考核达到良好才有竞聘的资格,达到优秀的才有竞聘的条件。对部门考核则全是硬指标,完成了指标的120%是优秀,100%-120%是良好,100%是合格,100%以下就是不合格。湖南广电集团采取了一种取巧的办法。完成了广告任务,频道能拿到50%的收入,集团拿到另外的50%;而任务以外的部分,频道可以拿到70%至80%,其余则归集团。至于任务的制定,则要考虑来年的资源情况,当年的完成情况,并给足发展的后劲。除了常规的绩效考核,电视台还可出台名目繁多的管理办法对频道和栏目进行考核。举例来说,天津电视台就出台了《频道考核管理办法》,《节目经费管理办法》《天津电视台创意奖管理办法》和《栏目警告和推出管理办法》。栏目做得好就追加经费,表现差就适当删减经费,减到20%就打住,减经费不是目的,即使栏目触碰到底线,也不会马上拿下,还会有两个月的考察期,目的都是为了鞭策和激励后进,帮助员工完成工作任务。

3.3 薪酬激励是绩效管理的关键

任何一个绩效考核体系都是和薪酬挂钩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的努力获得应有的回报。薪酬激励是绩效管理“计划─实施─检查─激励”管理循环中的最后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薪酬激励的结果决定了新一轮绩效管理循环的效果和质量。在薪酬体系上面,要尽量做到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两个原则。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整体薪酬,为岗位付薪,为绩效付薪”的薪酬管理理念。整体薪酬,就是每月所有职工的薪酬总额与频道当月的总收入挂钩,即每月的薪酬总额是当月收入的一定比例。这样,薪酬总额总是随着总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收入增加,则当月的薪酬总额就增加,总收入下降,则当月的薪酬总额就随之下降。为岗位付薪,是指薪酬分配的依据之一是岗位,分配上不看学历,不看资历,不看职称,只看在什么岗位上,岗位的重要性是决定职工收入高低的重要因素。为绩效付薪,就是要彻底改变“大锅饭”分配模式,频道的薪酬总额由频道的总体绩效来决定,部门,栏目的薪酬总额由部,栏目的绩效决定,个人的薪酬由个人的绩效决定。具体操作起来,每个月初,频道首先根据各栏目在上个月的收视排名和收视率核算出各栏目组的绩效考核系数。具体办法是,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达到或超过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实际收视率/指标收视率(大于1);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只有一个达到或超过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1;若实际排名和实际收视率均没有达到目标,则绩效考核分配系数为实际收视率/指标收视率(小于1)。频道总监可以根据薪酬总额,各部门(栏目)的绩效考核系数以及各部门(栏目)的岗位设置情况,将薪酬总额一分不少地分配到每个栏目,栏目负责人再将员工的考核情况换算成岗位薪酬,分配到每个人员。这种薪酬分配办法使得每个部门和栏目组的负责人和员工不仅关心本栏目的考核结果,更关心本部门或其他频道的考核结果。这是因为,在频道薪酬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个部门或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上月相同,但其他部门和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与上月相比都有增加,那么该部门或栏目的薪酬总额一定会下降。即使所有的部门和栏目的绩效考核结果都增加,增加最少的部门和栏目的薪酬总额也会下降。这样频道上下就形成了“不进则退”和“进步慢也是退步”的意识和理念。采用这种绩效管理的激励性作用,可以体现出来栏目与栏目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职工个人之间你超我赶,一种积极进取的频道文化氛围。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任何组织只有不断新陈代谢,才能发展。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管理体制,让“人才能流得进,庸才能流得出”,保持流动的机制,激励在岗人员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努力工作,电视媒体才能更好地发展和稳定。而对于电视频道经营者来说,只有不断实践并探索全新的绩效管理的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员工工作质量,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整体绩效,使我国电视媒体在世界媒体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2

作者简介:章江龙,浙江电大富阳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0文獻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179

一、引言

现行管理政策、规制与政务微博的实际运营间存在诸多矛盾,即便地方积极进行宏观干预、完善相关文件,但政务微博在运营管理的规范性上仍需进一步提高。政务微博覆盖范围、使用频率、作用效果的增加,均对其运营管理规范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完善相关立法及理论基础,才能确保政务微博监管方式与政务微博自身的发现相适应。本文从行政法角度出发,分析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能够填补有关研究空白,提出的规范化发展路径基于政务微博行政法定义及政务微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文章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工作实践上均具备一定参考价值,可服务于政务微博的规范化发展及运营管理方式创新。

二、政务微博的行政法定义

(一)政务微博的行政法属性

按照政务微博的概念,政务微博行为即利用微博平台以信息的形式完成行政行为,该过程对目标人群无强制性约束,是否做出反应由目标人群自行决定[1]。因此政务微博行为并不对目标人群产生法律作用,即便产生,该作用与政务微博主体的意图也无直接关系。简单来说,政务微博行为不可能等同于行政法行为,但由于政务微博的主体、职责、法律效果、作用方式等均带有行政行为的特征,因此其可被视为行政行为。

对于政务微博作用对象来说,政务微博行为对其并不具备强制性,二者之间也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因此政务微博行为可被进一步定义为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但仍然带有职权属性,可能会导致作用对象的利益受损,需要得到法律的限制和规范。

(二)政务微博的行政法意义

1.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行政信息公开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权时,依照既定方式和流程,主动向社会公众或提出申请的个人、单位公开行政信息。现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将信息公开列为政府法定义务之一,并对其信息公开渠道作详细说明。政府信息公开从最初的召开新闻会,发展至目前的政务微博,其公开方式、渠道不断多样化,政务微博因其范围广、成本低、时效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已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最主要方式之一[2]。

2.保证群众基本权利

宪法中将知情权列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从诸多宪法条款中均可以看出知情权具备的重要法律地位。我国通过行政监督,对行政权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约束,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使行政权的现象。行政监督中最重要的两种监督方式为媒体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状况信息,对其行政行为、服务等进行监督,行政监督也成为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方式。政务微博给群众知情权的维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强化政府及相关部门与普通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促进政务公开的同时,维护居民基本权利。

3.引导社会舆论发展

微博平台运营基于网络环境,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体量大,导致平台中信息良莠不齐。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给不良言论甚至谣言、虚假信息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当涉及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群体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等社会关注度高的事件时,政务部门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平台,向受众解释事件真实的发生过程以及发展状态,通过权威消息的,稳定群众情绪,避免群众受不良信息的诱导而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3]。此时,政务微博即成为政府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风向的重要工具,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持政府形象方面作用突出。

4.拓宽行政服务渠道

政务微博与传统政务服务的有机结合最先体现在公安系统的机动车管理方面,在公安微博平台,可进行机动车违章查询、驾管业务办理等活动。因此政务微博的应用和发展,能够整合多种行政服务资源,在帮助降低政府部门行政服务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行政服务条件,促进政府服务职能发挥,进而推进政府部门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三、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自身定位

政务微博发展初期阶段,不同部门对政务微博有不同的定位,从当时部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微博内容能够发现,政务微微博行为并未被视为行政行为,存在认识不足、态度消极的现象,因此在政务微博的使用上也过于随意。另有部分部门认为,政务微博是行使对公权利的一种方式,将其视为行政行为而进行严格管制和约束,即任何一条微博内容的均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之上,坚决杜绝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出现,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4]。政务微博定位不明,导致不同部门、人员在对待政务微博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务微博的规范化发展。

(二)法律属性

政务微博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要明显滞后于政务微博本身的发展。例如,于2011年《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一经,即受到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指责,有学者提出,该规定在制定主体、法律依据、权力宣示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漏洞,其中对行政相对人责任和义务的规定,已经违背行政法的基本要求。但在当时的背景下,该规定的制定初衷是应对逐渐复杂的网络环境,以对微博的应用进行规范,其目的值得肯定,主要问题出在并未对相关法律矛盾做充分协调、内容设置与当时的网络环境不相符合上,导致该规定在合法性、合理性方面均受到质疑。网络环境利弊共存,其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但也为公民发声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必须要结合网络环境特点,强调对居民基本权利的维护,而不是对居民的言论自由做过多的限制。政务微博行为即行政行为,与之有关的立法也要偏重于规范和控制,以保障居民基本权益为出发点。

(三)政策矛盾

依照政府微博的定义和作用,其应该接受《政府公开条例》的约束和规范,然而法律本身以稳定的形式存在,政务微博基于网络环境,其变化、更新速度要远高于法律的完善,进而引发法律制度与社会发展相分离的问题。

以政务微博主体范围的界定为例。该问题并未在《条例》中予以详细说明,但从相关内容可推测,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涵盖各级政府以及县以上政府部门。在学术研究领域,不少学者尝试定义政务微博,进而对其主体做出详细划定。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认为政务微博的主体应包括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即允许公务人员以个人公职身份注册微博[5]。目前已有多个省市出台政务微博运营管理地方性法规,但有关政务微博主体的界定尚未得到统一。从微博平台也能够看出,不少公务人员以公职身份开通微博账号,用于个人有关工作信息,并培养起庞大的粉丝群,在政务服务提升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公务人员纳入政务微博主体范围受到广泛认可,但若将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渠道,其主体必须具备行政主体的属性,即依照法律规定,可以个人名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履行行政义务、承担行政责任、可担当诉讼当事人的组织,显然公务人员并不具备该属性。

(四)操作缺陷

操作缺陷表现在政务微博的运营管理过程中,与一般微博相类似,政务微博的命名方式、内容选择、语言应用等,均是衡量政务微博运营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1)在微博命名方式上,政务微博命名方式包括地方机构命名、形容词+地方特色命名、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全无关的文艺命名等。不同的命名方式能够展示地方特色,但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混淆视听,使受众无法准确定位到政务微博。(2)在内容选择上,政务微博的内容根据其功能作用和具体业务进行选择,常见内容形式如新闻报道、实践评论、快讯波霸、互动交流等。例如外交部的政务微博,其内容除去政策性外,还涉及基本外交知识、出境信息提醒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与受众生活关联度较高,且信息权威性有所保障,因此得到受众的广泛欢迎。政务微博内容的合理化选择需与其定位相适应,若微博内容过于官方、脱离群众,其对受众的吸引力也将受到显著影响。(3)在语言应用上,单条微博的字数限制为140字,这给政务微博语言应用的把握带来不小难度。受字数限制,政务微博易出现官话占比过高的问题,导致受众失去阅读兴趣,政务微博关注度下降,使其作用效果发挥受阻。而那些在语言应用上能够适应互联网环境下受众阅读特点的政务微博,140字往往能被无限制利用,在准确传递信息点的同时,能够给受众以亲近、自然感,相应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但由于政务微博的特殊性,在语言应用上如何把握官话与幽默性语言的协调至关重要。

四、政务微博规范化的具体路径

(一)合理定位

首先,明确主体范围。政务微博主体界定问题主要是公务员微博是否应被纳入到主体范围之内。公务员微博可分为公务员利用公职身份注册的微博及公务员以个人身份注册的微博。其中,以公职身份开通的微博更容易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为政务微博相混淆,主要是由于归属于组织、部门的微博也均由公务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其具备公职身份,同时也代表着政府形象,可通过政务微博,以政府官方的身份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这也是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将第一类公务员微博纳入到政务微博主体范围内的主要原因。在微博平台,也确有部分公职人员以公职身份注册的微博,用以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资讯传播、群众互动等功能,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行政法的角度出发,政务微博行为等同于行政行为,其主体必须具备行政主体的属性,因此本文认为可不必将第一类公务员微博纳入到主体范围,避免出现主体混淆的问题。同时为继续延续公务员微博在强化政务服务职能方面的优势,可对第一类公务员微博的运营管理规范做进一步明确,在提高政务微博整体规范性的同时,有效解决主体界定矛盾。

(二)明确职能

政务微博的职能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进而决定政务微博的内容,为避免各部门间政务微博职能重叠、微博内容重复的问题,还需结合各政府部門原本的职能,对其政务微博的职能做详细划分[6]。例如,梳理各政府部门的职能,使对应政务微博的职能覆盖到意见反馈、投诉举报、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等模块,以保证政务微博能够兼顾政务服务的各个方面,受众可根据自身需求准确选择相应的政务微博,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合理分工,降低各部门政务微博的运营管理难度。

政务微博职能划分应重点突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能够通过政务微博,广泛采集民生民意信息,将政务微博发展为政府与群众间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例如,定期对受众的微博留言、私信等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挖掘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结合政府工作规划,确定是否需要采纳群众意见。无论最终意见采纳与否,政务微博均可在平台内进行结果反馈,以保证政务微博与受众之间形成双向互动关系,强化政务微博的公信力,维护政府部门社会形象。

(三)立法完善

稳定性、滞后性是法律法规的先天属性,其无法随新事物的发展而及时作出调整。而领导指示的灵活性恰恰能够与新事物的发展特点相适应,对其发展普及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但领导指示同时又具备较高的人为性和随意性,其对新事物发展的作用利弊共存。在研究政务微博的立法完善时,需要结合目前的发展阶段,积极制定具备普适性的法律法规,以促使政务微博稳定、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否认领导指示在推动政务微博规范化方面的作用,但同时需要加快政务微博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以立法完善为主要手段,推动政务微博的规范化。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模块,政务微博目前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其特点、形式等均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当中,人们对政务微博的认知也不断深入。此时想要出台宏观性、普适全国的法律还无法实现,另外,为每一项新兴事物制定新的法律条款也不现实。

现行有关政务微博的法律法规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刑侦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政务微博行为作为一类行政行为,有必要将其纳入到行政复议范围体系当中,即赋予政务微博可诉讼属性,对政务微博行为引发群众利益严重受损的现象,应依法予以赔偿。该做法能够对政务微博下的群众利益提供有效保护,同时避免政务微博滥用行政权的问题。

相较于全国普适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更具灵活性,因此建议地方相关部门加紧对政务微博的行政法研究,结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地方发展需求,制定政务微博的地方性管理法规,对政务微博的建设及运营管理做严格规范。

(四)创新管理

1.规范命名方式

政务微博的名称决定了群众对政务微博的最初感受,考虑到政务微博的特殊性,其在命名方式上也应保持较高的权威性,能够易于受众辨别,避免与其他类型的微博相混淆。因此建议以地方为单位,对区域范围内同一系统内部的政务微博名称进行统一,以便于公众识别、查找。例如,广东省公安系统将“平安”字样作为本系统的特殊符号,各市县公安系统的政务微博均以“平安”冠名,形式为“平安XX”。在政务微博名称中体现区域文化的做法与命名方式的规范并不冲突,无论选择文艺命名或机构+特色的命名方式,注意形式统一、便于识别即可。而对于公务人员以公务身份注册的微博,不对命名方式做严格要求,但需要在认证信息中加以标注。

2.规范内容选择

政务微博服务于社会公众,在内容选择上也要从公众角度出发,保证微博内容能够被公众所需要,适当删减官方刻板信息。为提高政务微博对受众的吸引力,应注意图文搭配,适当增加视频信息,提高政务信息传播效果。

3.规范语言应用

与命名方式相类似,政务微博语言的应用也要保证一定的严谨和规范性,同时兼顾互联网环境受众信息获取的偏好,保证语言应用庄重不失幽默,严肃与轻松并存。语言风格的把握给相关公务人员的语言能力提出严格要求,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勤于摸索,适当借鉴其他政务微博的优秀语言方式。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运营维护,质量控制,科学化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strengthen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perspective, based on curre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promote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quality control,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在有序加快,作为城市经济社会运行载体的市政设施,其投资主体已从单一由政府包揽逐渐转变为政府投资、企业投资或其他社会渠道筹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自控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行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不同步,致使现代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缺乏科学性。

1、市政工程管理业内存在问题

1、1市政工程设计粗放不利于项目管理科学化。 由于市政工程专业类型多、结构物多,地下各专业管线纵横交错,设计时需考虑因素多,此种情况下须设计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多方案比对,最后拿出满足城市综合性规划且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施工图。但是,在市场竞争机制的驱使下,设计者会受到急功近利思想左右,实地调查不足,形而上学,闭门造车,所做设计成果粗放,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造成诸多负面效应,不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市政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中存在问题:1)市场规范化管理存在缺陷。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者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出于 自身职权影响,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四制”执行不到位,有的工程开工多日尚未签订正式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时常出现“三边工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不经济或设计施工质量缺陷,造成市政工程内在质量的降低,增加运营维护成本。2)工程施工单位质量和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当下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不能做到有效及时到位。有的施工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实际上只是项目部向施工企业交纳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控制,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人员不到位,造成质量失控,极易导致工程质量的低劣;有的单位不具备相应资格,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的技术指导和工序交底,造成一线工人返工、窝工现象。还有由原来分包队伍成长起来的新兴总包企业往往在承包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把关上不尽人意,增加监督与监理人员的质量管控难度,另外使得正常的隐蔽工程变为不正常的隐患工程。3)监理机构人员综合能力不强,监理效果差。 市政工程项目中监理机构一线监理人员有的是经临时招聘而来,监理经验不足,存有临时观念,应付思想,加之监理器械不配套,针对施工单位的个别不规范行为缺乏综合监管能力,达不到预期监理效果。4)工程项目实施与运营维护管理脱节。 现有管理体制是部门分置、职能分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缺乏互动,缺乏监督,前后机械分割,难免效能不佳,推诿扯皮。具体到我们市政工程管理领域就是市政工程项目实施执行单位就不了解运营管理部门关注的质量隐患增大运营成本问题,同样,运营管理部门也不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参与监督。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时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质量管控不力,人为降低了内在工程质量,增大运营维护费用。另外,由于管理不规范,技术资料与实体工程不同步 ,后补材料有时虚假与实际不符,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设施的有效管理。

2、强化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建议

2、1切实提高市政工程设计水平。 首先,设计责任者要熟练掌握和准确运用科学的设计理论,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自觉深入工程实地调查研究,结合城市多层面规划,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其次,从工程设计层面精细化操作,尽量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工程环境破坏,运营维护成本增加,确保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2加强市政工程项目实施管理:1)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制。 要求各责任主体参与市政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人员都必须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不断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做到质量安全警钟长鸣。积极落实质量责任制,对工程涉及的每个环节,各责任主体明确分工,责任到人,针对具体质量问题,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有关责任。2)加强诚信建设,促进社会监督。 加大市场信誉度对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力,建立市政工程设施运营单位对在建市政工程项目工程质量的监督与信息反馈机制,严格执地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监理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以及勘察、设计文件和工程实体不符合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情况记录在案,并提请有关部门将不合格的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清除出建筑市场,促进建筑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工程质量。3)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①完善质保体系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②倡导市政工程及附属物工程精细化施工,打造市政精品工程。③强化市政工程检测手段,施工企业要重视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现场监理机构要按有关法规要求进行巡检和平行检验。4)强化监理机构的监理职能。首先,作为监理机构须有稳定的实力雄厚的市政工程监理团队,并对他们进行特殊培训,使其一人多能,胜任本职工作,积极做到对所监理工程的有效监控。其次,监理机构要配备适应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先进检测仪器和设备,使优秀的监理人才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组合后,实现检测手段的现代化,从而增强监理机构的监理职能。

2、3依托体制创新改进市政工程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城市地下设施科学管理,将地下设施全部纳入数字化管理。其次,建立施工企业诚信评价信息交流平台,让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质量行为信息置于公众的透明监督之下;第三,借鉴成功经验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在决策、执行、监督三分体制下,拓展市政工程监督渠道,增设市政设施运营管理单位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监督单位,让其组建综合素质较高的精干专业团队实施关口前移、技术把关,对可能产生运营风险的工程节点严格实施质量控制,不让“隐蔽”变“隐患”。第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的市政设施养护体系。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正确评价各项市政工程设施(道路、桥梁、地下排水设施等)质量状况。如推广和应有路面桥梁评价系统、地下排水设施的节点渗漏监测机制,实行病害科学处治,提高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使用功能。

3、结束语

市政工程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量大面广,而且每个部分的建设及运营总时间跨度也很长,要做到科学地管理好每座城市的市政工程须依靠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创新机制,提高效能,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科学化管理新路。

参考文献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4

关键词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铁道运营管理;高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20-02

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是铁道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中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最紧密、在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上最关键的课程。该课程以铁路运输日常生产作业过程为主线,全面介绍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办法和各种运作过程,系统阐述运输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主要包括车站工作组织、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铁路通过能力计算、列车调度等内容,知识点丰富。通过教学,希望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备车站调车、接发列车、运行图编制、列车调度指挥等技能。然而就教学效果来看,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究其原因,可能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单一等多个环节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在参照其他教学同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2-5],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对以下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实践,旨在增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教学的首要问题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即高职铁道运营管理专业行车方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类院校人才培养及定位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的理论型、学科型人才,也不同于中职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备一定理论知识,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铁道运营管理专业行车方向主要是培养未来能胜任铁路车务段一线岗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改革教学教材及教学内容

教材和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料,传统的资料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组织,为此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精选教材 在教材的选取上,高职教学课本应该打破传统学科性、系统化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尽可能选取以工作任务单或者以情境展开教学的课本。笔者在选择本门课程教材时,参照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行车组织的教程,并且综合同行业兄弟院校使用的自编讲义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取以理论够用、以能力培养为原则的项目化教材,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有些需要拓展、深化和更新的内容,以印发讲义的形式进行补充,力保教学内容的精与新。

精选教学内容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铁路行车组织教学课程教学学时,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加大车站调车、接发列车作业及运行图编制等内容的理论时数及实训力度,削减与学生直接就业岗位内容关系不大的内容,如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调度指挥内容的理论学习课时应酌情减少;减掉重复的内容,如车站及列车等内容已在车站线路与站场、铁路机车车辆等专业基础课程中学习,避免重复讲学。

3 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合,从笔者入职之初,学校就一贯强调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对于高职学生教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实施。为了教好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多形式组织教学 由于铁路行车工作的特殊性,不可能组织学生现场顶岗学习,为此,在日常教学中积极采用多媒体、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先进的形式展开教学。具体来讲,在接发列车作业程序学习时,通过提供近似逼真的教学环境,按照TB1500.1、TB1500.3及TB1500.6作业标准,让学生模拟铁路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助理值班员等岗位完成列车接发程序训练;熟练后,通过教师机设置故障,训练学生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应变能力。在车站调车作业学习时,通过提供教学视频、制作调车动画、举办调车手信号大赛、开展知识问答活动、PPT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调车作业技能以及如何进行调车作业人身安全防护,这些活动使得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比赛 2014年10月,由铁道行职委举办的全国铁道类职业院校接发列车大赛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竞赛要求每个学校选派一支代表队、两支参赛组参加比赛,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大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涉及国家规定的相应工种国家职业标准、《铁路行业车站值班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级)要求的必知必会内容,占总成绩30%。实际操作分为单线半自动闭塞、双线自动闭塞两组,办理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下的接发列车作业,占总成绩70%。大赛对学生理论知识、精神状态、作业程序、反应能力、动作细节、配合程度等多个环节进行考核。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17个代表队参加,经过激烈角逐,学院最终取得双线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经过此次比赛,更加清楚地看到本专业教学与同类院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也更加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基本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组建技能练功队,开展校内比赛 为了让学生加强日常技能,学校组织接发列车技能练功队及调车作业技能练功队,旨在将技能训练常态化,定期举办校内接发列车大赛及调车相关技能大赛。此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铁路信号员、助理值班员、连接员、车站值班员等岗位的认证考试,督促学生争取双证毕业。

4 壮大师资队伍

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队伍的强大。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如下方面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

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学校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从五个方面抓起:一是新进教师入职时由校内优秀教师进行培训,并且在工作第一年内为每位新进教师安排指导教师,对该教师的业务进行指导;二是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下基层企业进行锻炼,跟现场师傅学习技能;三是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内相关培训(比如铁总第一版《技规》学习),组织教师观摩全路接发列车技能大赛,组织教师去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技能培养;四是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全国微课比赛、教学改革设计大赛、说课比赛等活动,多方面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五是积极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来校做报告,让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学习。

积极挖掘企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为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学校每年从企业高薪聘请高管来校担任企业带头人或是校外兼课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重。如聘请铁路局职教科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校讲解铁路行车规章课程,收到很好的效果。

5 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铁路行车组织实训教学,学院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近两年来,学校积极筹建TDCS列车调度指挥实训室及接发列车仿真演练实训室,用以进行学生开展接发列车岗位的训练。此外,积极与新丰镇特等编组站、渭南火车站、渭南北站、兰州铁路局等多家铁路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生产安排,组织学生去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活动,为学生进行校外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6 考试内容改革

传统的考核以期末考试为主,且多为理论性考核。鉴于此,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经过改革,过程考核大概占到50%,考核内容包括日常任务单的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情况、阶段PPT汇报等。

2)增加技能考核。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锻炼学生的技能,通过汇演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学生随机抽取表演题目,模拟车站值班员、信号员及助理值班员进行列车接发作业演练学习和调车员白天及夜间手信号的演习。

3)考核评价多样化。传统考试评价以教师打分为主,改革后考核评价采取组间打分+教师打分+组内打分的形式,三者综合得出学生最后的成绩。考试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高职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考试改革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改革的效果。目前本课程教改尚处于初级阶段,今后应该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皓明.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德职教现状对比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0(6).

[2]宋素萍.《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11).

[3]李鸿芳.“施工组织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6).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5

为指导全区水务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改善城乡水务基础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相关规划精神,现就全区2010年度水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水务基础设施综合保障能力,促进人水和谐、社会和谐。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改善民生。以改善农村水利基础为抓手,实施饮水安全、灌区改造、村庄河塘整治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农村水利现代化示范县)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城乡水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坚持城乡统筹。协调解决城市与乡村对水务建设的不同需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安排城市和农村水务建设项目,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规划引导。切实发挥规划在项目布局、资金安排方面的指导作用,根据规划定工程,依据规划搞建设,进一步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严肃性。

(四)坚持建管并重。按照公平负担、权责一致的要求,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坚持建管并重,加大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力度,在县乡河道、村庄河塘长效管护机制上求得突破。

三、建设任务

全区2010年度水务建设与管理任务主要包括15个方面,重点建设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2.28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补助1.67亿元,市级0.15亿元,区级配套0.42亿元,群众自筹0.03亿元。全年计划完成土方480万方,兴建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616座。

(一)农村水利方面。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过新建地下水厂和管网延伸,解决耿车、中扬、郑楼3个乡镇4.9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投资2430万元。

2.村庄河塘整治工程。疏浚整治庄河34条、汪塘131面,总土方52.8万方,涉及9个乡镇17个村133个村民小组,计划投资216.8万元。

3.灌区续建改造工程。完成船行灌区续建改造2008年度工程:干、支渠生态防渗17.1公里;拆建七、八支渠分水闸;拆建干支渠生产桥9座;新建西三支沟渡槽、西四支补水站;灌区管理设施及水管理信息系统、电气线路更新,完成投资3600万元。实施船行灌区续建改造2009年度工程,完成三支渠及分支渠生态防渗10.5公里、拆建渠系配套建筑物34座,计划投资3000万元。实施运南灌区2010年度工程,扩建洋北张圩渠首、新开干渠13公里,拆建渠系配套建筑物28座,计划投资4000万元。

4.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本年度工程位于中扬、郑楼、南蔡3个乡镇境内,护砌渠道22.7公里,配套建筑物72座,疏浚河道54.4公里,改造小型泵站16座,计划投资1897.7万元。争取第二年度项目立项,实施陈集、罗圩、龙河、埠子4个乡镇。

5.洪泽湖周边防汛除涝工程。拆建泵站、维修涵闸、泵站20座,实施通湖河道清障维护,计划投资650万元。

6.防汛岁修维护工程。投资220万元,实施防汛急办、度汛应急、水毁修复工程;投资80万元,实施流域性河道、中型涵闸维护工程。

(二)城市水务方面。

1.城市防洪工程。完成古黄河蓄水坝及为民河涵洞建设,计划投资1740万元。

2.实施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重点实施古黄河、西民便河整治工程,完成投资2400万元。

(三)南水北调中运河影响工程。拆改建泵站6座、涵洞4座及堤防加固、护坡工程,计划投资2600万元。

四、管理任务

(一)加强农村水环境维护与管理。对农村水环境实行属地管理,各乡镇为水环境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建立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管护机制,落实工作措施,努力抓出成效。要确保管护经费的投入,农村水环境管护经费应纳入乡镇预算,各乡镇每年安排农村水环境维护经费不少于10万元。

(二)加强重点河道的统一管理与维护。对古山河、西民便河等通洪泽湖河道开展清障与维护试点,采取专管与群管相结合,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清障与维护工作,保持河道畅通、水面清洁。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要求,古黄河、西民便河、中运河由区统一管理,国土、财政、人事、水务等部门及有关乡镇要密切配合,认真开展河道确权划界,明确管理范围,建立管理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和经费。要大力开发利用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土资源,用于河道维护管理工作。

(三)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成立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全区行业管理工作,制定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办法;根据工程投资渠道和工程规模不同,明确各个工程运营管理主体;组建国家投资项目运行管理企业,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为进一步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环境管理,确保南水北调基金征收到位。水务、财政等部门要加强水资源费的征收与管理工作,做到依法收费,逐步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促进水利良性循环。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取水许可管理、计量管理,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计量、检测能力,促进水资源费应收尽收,2010年征收水资源费不少于200万元。

(五)进一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在2005年底基本完成水管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科学设置水管机构,通过重组、合并等方式,提高区内水管单位管理能力;进一步落实管理经费,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水利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六)重视水利人才队伍培养。加强水利系统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积极寻求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平台,为全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政推动。各乡镇要充分发挥组织推动作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冬春水利建设领导机构,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强组织协调,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共建合力。对农村河塘疏浚、水务重点工程等工作要细化分解,纳入全年目标考核。要继续推行观摩评比、重点督查等行之有效的推进办法,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深入宣传发动。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鼓舞斗志,增强活力,营造氛围。特别是河道疏浚,清障任务较重,更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真正理解并主动支持项目建设。

(三)落实配套资金。各乡镇要认真落实市、区有关水务工程建设配套资金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规范引导群众筹资筹劳,为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新媒体运营管理办法范文6

区别禁报,信报穿上黄马褂

此次“禁报”可谓将诸多报纸逐出“关外”,但《北京娱乐信报》却穿上黄马褂得以留存,有关方给出的理由是“可以在保证不影响地铁安全秩序的情况下免费发放”,有关部门形成的《轨道交通站内报刊发售问题会商会会议纪要》的说法是:“《北京娱乐信报》作为北京市批准的北京唯一的地铁报是服务宣传的重要阵地,可以在保证不影响地铁安全秩序的情况下免费发放,但信报的发放地点及位置需选在空间大、便于客流疏散的地铁站指定位置,不得进入站台。”一时间此令遭到北京市民反对,多家报社接到投诉电话,更遭到一些专家与网友的质疑。尽管北京地铁公司和《北京娱乐信报》面对疑问表示“不知情”或否认该举措背后存有利益链条,但是看来批评之声不会止消。

中国政法大学竞争法专家时建中教授称,只让一家报刊在地铁中发放,已经间接违背了消费者选择权。“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的阅读爱好和需求,单一报刊的发放对消费者吸取知识的来源有较大限制。”单一指定信报作为地铁独家发放方,主管部门在处理此事上不妥当。“报纸进入地铁站应该存在竞争机制,不应行政性指定。”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他报刊的发售存在安全隐患,那么主管部门的举动值得质疑。

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表示,地铁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媒介信息的传播上显得尤为重要。现今指定发放一种报刊,信息来源渠道将变得单一化,此种现象对信报自身的发展并没好处,“多家媒体的发售肯定更有利于传播”。胡正荣还认为,单一报刊的发行属行业垄断,除信报外其他报刊的广告客户会因此事发生些许变动,有的广告是给工薪阶层看的,而地铁中工薪阶层占有较大比例。不能在地铁中发售报刊,各家报社的广告投放也会受到影响。

避免拥挤,为除安全隐患?

由于北京地铁客流的大幅度增加,给高峰时段站台层带来考验,未经批准的地铁站台售报行为成为安全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决定在地铁站台内停止一切报刊销售,此决定适用于包括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法制晚报在内的所有报刊。“冬运以来,本市9条地铁线路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客流,平均日客流量均处于500万以上,高峰时段1、2号线客流压力尤为巨大。因此,为保证乘客安全,地铁方面依据相关法令,暂时停止在站台层销售的全部60余种报刊,并非仅仅针对某份报纸。”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表示,并称这一决定符合最新修订的《北京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

既然是保护市民“安全”的决策,本该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然而,北京的地铁“禁报令”,似乎并未收获多少欢迎。“一报独存”的局面引来的却是质疑和批评。

根据网络投票调查,在1020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63.04%的参与者有在地铁读报的习惯。对于有关部门在“禁报令”中提出的安全因素,超八成(81.08%)受调查者称从未遇到因买报纸发生过拥挤等危险状况。

对于地铁站内卖报的管理,仅8.43%的受访者认为应“直接取缔,一刀切”,78.33%的受访者建议“设固定书报亭,统一管理”,40.88%的受访者认为应“对售报人员进行培训”,27.35%的受访者认为可以考虑“设自动售报机”。

也许你可以认为这些媒体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自卫”,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京籍各报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情民意。因此,比“禁报令”出台的初衷更令人疑惑的是,在出台突如其来的“禁报令”之前,有关部门难道完全没有做过民意调查?为什么就不能通过听证会等渠道听听民意?

事实上,在北京地铁里,人们并未看到过因售卖报纸而发生危险的先例;事实上,无论上海、广州,还是伦敦、巴黎,也没有出现过这种一刀切的“禁报令”。即便需要防患于未然,简单的“禁报令”恐怕也并非最佳之举。

1月13日,律师张韬针对“地铁禁报令”规定,一纸举报信交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认为禁售规定违反了《反垄断法》,必将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工商总局已接收了该举报信。

张韬认为,意见函涉嫌违法和违规,该条款属授权性条款,这说明在地铁站内经过批准可以设点销售报纸。按照《反垄断法》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禁售报纸的行为有违此规定,但诉诸法律,主体只能是受害方。

的确,有很多乘客购买报纸后才进入地铁。一名乘客称,地铁站内禁止卖报改变了其多年的出行习惯,现在要在地铁站口的报亭处买报,需绕行百米路程,为正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引发不满,终未视而不见

关于此事,本刊记者致电《精品购物指南》副社长乔福刚。他表示,虽然几乎所有的报纸在地铁内被禁售,但是对这些报刊没有过多的影响,消费者还是会去购买自己的喜欢的报刊,报刊销售情况还是取决于报刊的质量。

《新京报》的发行负责人孙先生称,该报在地铁站的销量占早高峰的一小半,因此地铁站禁止售报对于报纸的销量有颠覆性的影响。虽然广告短期不会有明显影响,但长期缺失地铁这块市场,广告政策会有些调整。孙先生认为,从报刊的发行上来看,公共市场竞争的开展有赖于监管者的公平公正,用双重标准来限定除信报以外的所有报纸的销售,是不公平的。从长远看,侵犯了合法经营的其他媒体的权利,同时剥夺了读者在公共渠道获取有效价值信息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