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1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质量;无陪护;护理管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QCC activities on nursing quality towards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Methods The establishment of double QCC group, by determining the theme task ,the defects of nursing quality, target valu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of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QCC,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Results Carry out before or after,the basic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critically-ill patient nursing eligible rate, the health education eligible rate, the nursing document writing eligible rate and the specific nursing rate were on the rise. Conclusion The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quality of nursing, as well as nurses diathesis in the wards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Nursing quality; Without family or paid caregive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无陪护护理是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一切护理服务均由院内护理人员实施开展。该模式采取分级配备护理人员,改善科室硬件设施,使用新收费政策,落实分级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措施,实现患者住院期间无传统的护工和家属陪护[1]。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创立,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的多人团体。通过团体成员的全体合作,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或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2]。从上世纪60年代起,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中,被证实是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3]。近年来,品管圈活动被逐渐引入医院护理管理,我科室于2013年全年在无陪护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现汇报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康复外科现有病床50张,护理人员20人,包括护士长1人,护士长助理1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5人,护士10人;在编护理人员9人,招聘护理人员11人。科室依据无陪护护理人员用工性质、学历和从业资格,将护理人员划分为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配备。治疗护士从事临床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辅助护士开展各项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上述护理人员统一由护士长管理,配备护士长助理一名,重点协助护士长开展辅助护士的管理。

1.2方法

1.2.1成立双品管圈小组 依据科室治疗护士和辅助护士两级护理团队,组成两个品管圈小组,治疗护士9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能量圈,寓意给患者以正能量,早日战胜疾病,摆脱病痛;辅助护士11人组成品管圈名称为关爱圈,寓意给予更多爱心和关怀,给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各圈推选圈长一名,护士长和护士长助理担任双圈的辅导员。

1.2.2分解品管圈护理质量主题任务 护理质量指标主要由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和专科护理等5项合格率指标组成。科室基础护理由辅助护士实施,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以基础护理为品管圈活动主题;科室治疗护士开展除基础护理外其它4项护理工作,由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以这4项护理工作为品管圈活动主题,每季度轮换1项。

1.2.3分析护理质量缺陷 双品管圈各自组织圈会,围绕当期主题分析存在的护理质量缺陷,方法主要采用鱼骨图法等进行归因分析。圈员使用头脑风暴法、民主投票或讨论决议等方法选定1项护理质量缺陷为限定时间段(一般3个月)能完成的改进目标。圈长和辅导员组织圈员进一步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和修正,确保要与当期主题一致。

1.2.4品管圈目标值设定 在确定当期改进目标基础上,依据现状的合格率指标,结合圈能力和改进能力,由圈会民主决议设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即完成此项改进目标后能达到的新的合格率指标。经圈员群策群力,此次目标值定为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患者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等质量指标,各提高两个百分率。将此项目标值报护理部备案。

1.2.5提出改进对策 全体圈员对照改进目标、目标值和现状合格率等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挖掘改进措施。这一阶段使用工作流程梳理法,在流程上优化改进措施。聘请专家参与圈内讨论,共同设计改进方法。与患者有关的改进措施可现场征询相关患者。在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由圈员分工整理形成详细方案,与目标值一起报护理部审批备案。

1.2.6改进对策的实施及监督 对策方案审批通过后,由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出现重大困难及时反馈圈长,并及时分析修改对策方案。圈长和圈辅导员负责监督对策方案的执行,指定数据责任人,负责收集执行改进对策后的合格率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2.7改进对策的效果分析 在改进对策实施3个月后,将实施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圈会讨论决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接近目标值的,均说明改进情况不够理想,可进一步修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未达到目标值的改进对策可决定取消。

1.2.8 PDCA循环和双品管圈交互 遵循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则,每3个月完成一次品管圈活动后,治疗护士组成的能量圈更换主题,辅助护士组成的关爱圈仍旧以基础护理为主题,双品管圈继续开展下一轮品管圈PDCA循环。新一轮开始前,双圈圈长、辅导员开展交互,汇报前期成果,汲取经验教训,共同促进工作。

1.2.9评价方法 评价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活动后(2013年)的我科室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危重与一级病人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和专科护理合格率)。严格依据医院护理部制定的质量标准来评定,以护理部每月护理质量检查的全年数据计算合格率,以全年住院人次为总例数。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

3 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对科室护理工作的作用

3.1.1能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依据表1提供的各项数据表明,我科室实施品管圈活动一年来,入院患者(总例数)有所增加,但基础护理、危重与一级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件书写等4项护理质量指标,经合格例数χ2检验,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项P

3.1.2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科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质量管理;参加品管圈活动的培训,使参与者逐步掌握品管方法;头脑风暴法使圈员锻炼了创造力和观察力,圈会的自由交流探讨提升了圈员的沟通协调能力;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使圈员熟悉χ2检验等数据处理方法,获得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4]。

3.2注意事项及建议

3.2.1无陪护护理科室适宜成立双品管圈 品管圈的组成人员要求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无陪护护理科室分两级配备护理人员,两级人员工作性质有较大差异,经过探索实践,各自建立品管圈较为合适。同时双圈活动利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3.2.2重视品管圈知识培训和监督指导 医院护理部要成立品管圈活动督导小组,组织开展对科室品管圈知识培训,促进护理人员对品管方法、沟通技能和护理质量考核的熟悉;对科室品管圈活动加强指导,协调医疗、医技和辅助人员对护理品管圈活动给予支持,以求获得最大成效。

总之,经过我科室的研究与探索,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最有效的激发基层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措施的关注度,形式活泼,效果明显,直接或间接促进医院各项护理工作。由于实行时间较短,后续工作将进一步建立对应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品管圈活动的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杨贵云,郑超,等.科室无陪护护理模式及成效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4):1260.

[2]章飞雪,于燕燕,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2

关键词:服务采购;客户感知价值;吸收能力

文章编号:2095-5960(2014)03-0055-12;中图分类号:F063.1;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①。过去十年,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提品到转为提品/服务再到提供解决方案以增强其竞争地位、保护其边际收益[1]。西方经济开始依靠扩大其市场份额中的产品-服务的价值传递体系来增强其竞争力[2] [3]。这与生产型企业逐步使用产品-服务的要素而非纯产品要素进行生产是一致的[4] [5]。因此,很多生产型企业试图增加其服务的销售额来促进企业的增长[2]。Vandermerwe和Rada[6]把这一过程定义为服务化(Servitization),具体是指组织的战略创新,这种创新通过运用企业的能力和流程从卖产品转向卖产品与服务的集成物从而向客户传递价值。这种转变以客户为中心旨在向客户提供他们所期望的结果。随着服务化的潮流,这一过程使得人们对服务和服务市场有了新的兴趣[6],组织、市场以及整个社会开始关注服务的交换。Vargo 和Lusch[7]提出两种市场导向的逻辑,产品导向(goods-dominant (G-D) logic)和服务主导(service-dominant (S-D) logic),而上述两种导向的区别在于其看待服务的角度不同,前者将服务看做是一种作性资源(静态的、有形的、需要作的),后者认为服务是一种操作性资源(动态、无形、用于操作别的资源的)[8]。

对生产服务的采购已成为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9][10][11]。与此同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已有知识都指向对产品的采购,而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服务采购与产品采购有本质上的区别[12] [13] 。此外,现存有关服务的研究,多是指向消费而非生产[14] [15] 。事实上,从采购与供应链的角度对生产进行细化的研究很少[10]。在服务管理领域,Jackson和Cooper[16] 以及Boyt 和Harvey[17] 认为,对于生产分类的研究远远少于对消费分类的研究。Wynstra等人[10]从客户使用的角度将服务分为四类,要素服务、半生产服务、工具、消费。本文则从服务供应商所依赖资源的不同,将服务分为以作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从而探讨两种不同的服务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协同创造价值作为服务主导市场的典型特征[7],我们认为经历“服务化”战略前(G-D logic)和“服务化”战略中或者后(S-D logic)的生产企业,其所提供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会有不同的影响。此外,我们引入情境因素――吸收能力,Cohen 和Levinthal[18] 将其定义为企业识别新信息,将其消化(吸收)并将其运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本文假设吸收能力在不同类型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B-B环境下,生产供应商所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如何影响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支持价值、技术/核心价值),客户自身的吸收能力如何作用于上述关系。本研究旨在探索服务采购的不同维度及其对客户感知价值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为解答上述问题,本文接下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二部分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明服务采购的定义和维度,探讨其对客户感知价值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的调节机理;第三部分是文本的研究设计、测量与数据;第四部分是对测量有效性的分析及对假设的检验;第五部分是对结果的总结、讨论和局限性。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服务采购及其分类

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分离性以及不可储存性,服务被认为不同于产品[19][20]。服务采购是对服务进行的采购,即组织对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企业需求对象进行获取的过程[21][22]。对服务采购一词,中国《政府采购法》按照国际惯例,没有准确的界定,只是用了排除和归纳法。《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将服务概括为印刷、出版;专业咨询、工程监理,工程设计;信息技术的开发设计;维修;保险;租赁交通工具的维护保障;会议;培训;物业管理和其他服务等十一个大项,所以对它们获取的过程就称之为服务采购。

伴随着服务化这一进程,服务的对象化也在发生变化,产生了两种看待服务的逻辑。第一种将产品作为经济交换的主要核心,服务(通常是复数,services)看做是有一定限制的一种无形的产品(如,输出单元)或者是看做增加价值的附加物。Vargo和Lusch[7]把这种逻辑叫做产品导向的逻辑(goods-dominant (G-D) logic),也有一些研究者称之为生产的逻辑[23]。第二种逻辑认为服务(通常是单数,service)是为其他方做事的过程,仅是服务而不涉及产品。经济交换的核心就是服务,Vargo和Lusch[7]把这种逻辑叫做服务主导的逻辑(service-dominant (S-D) logic)。S-D的提出意味着经济交换逻辑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产品交换形式的变化,经济交换不是简单的从一般产品交换变为高级产品,而是意味着交换方式从基于制造的模式转变为基于服务提供的模式。

G-D 和S-D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看待服务的角度不同,在G-D中,服务被认为是作性资源;相反,在S-D下,服务被认为是对操作性资源的运用[24]。Constantin和Lusch[8]认为作性资源(operand resources)是指对其进行运作或处理以产生影响的资源,通常是静态和有限的;与其相对的是操作性资源 (operant resources),是指用于对作性资源(和其他操作性资源)进行处理的资源,通常是动态和无限的。典型的作性资源如原材料等,而操作性资源则如员工的技术和知识,组织的惯例、文化和能力,对竞争和技术的信息资源及关系资产等[25]。本文从服务供应商所依赖的资源的不同,将服务分为以作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以求探讨两种不同的服务对顾客感知价值的影响。

(二)客户感知价值及其分类

客户价值是由顾客的感知评判的,因此市场人员所传递的价值也许与客户所理解的价值并不一样[26]。正是由于这种差异,营销人员所做出的任何努力都应该是基于他们预判的目标客户对其所传递价值的感知。感知价值是顾客对其所得与所付出的总体上的评价[27],在一组选择中对质量与价格的权衡[28]。Zeithaml[27]认为感知成本应该包括所有的货币和非货币成本(时间、精力等),而收益则包括感知质量及内外收益的总和。基于这种理解,价值事实上是质量和价格之间的权衡[29]。

为了进一步了解客户感知价值的多维度性,Annie H. Liu[30]对11个行业中的管理者及生产采购者进行深度访谈。最初的设计是为了探索客户价值的来源及其与组织采购的关系,然而通过这一研究发现了三类感知价值,它们分别是感知的经济价值、感知的关系及支持价值、感知的技术及核心价值。

感知经济价值是指与其他供应商相比,企业对于某一服务供应商的整体成本与收益的评判,这里的收益指的是服务质量,成本指货币支出。Annie H. Liu[30]指出这里经济价值的概念与Anderson & Narus[31]提出的购买的动机以及Urbany等[32]提出的价值获得相似,均是指企业通过比较来确认自己是否进行了一项可观的交易。

感知关系及支持价值是指与其他供应商相比,企业对于某一服务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收益及有效性的评判。已有的研究表明关系价值是人际关系的某些方面,来源于买卖双方的社会联系[33] [34]。关系及支持价值刻画了组织间工作关系的进程,需要双方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一起做生意。

感知技术及核心价值是指与其他供应商相比,企业从某一服务供应商处所获得的技术及专业绩效。由于服务本身的特质,其很难被标准化。正因为如此,很有必要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来减少偏差。这里技术及核心价值的概念与Sinha 和 DeSarbo[35]提出的服务感知整体绩效的感念相似[30]。

上述三个维度的划分与Anderson & Thomson [36]以及Anderson & Narus[31]的分类相似。Anderson & Thomson[36]定义价值是感知的经济、技术、服务、社会收益与所交付的成本之间的权衡。基于此,本文采用Annie H. Liu[30]的分类方式,并将探索不同的服务类型对这三类感知价值的影响。

(三)服务采购与客户感知价值

市场导向(G-D VS S-D)的变化对于交互过程、市场以及客户的感知都有深远的影响[7]。Gwinner, Gremler & Bitner[37] 指出客户感知价值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其所采购的服务类型。相似的,Barnes[38]指出企业间关系的发展由服务企业所在的行业而定。简单来说,不同类型的服务所带来的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价值、技术价值)是不同的[39]。

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认为,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可以创造价值[40]。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可以给客户带来诸如高质量、低成本等的收益[41]。在产品导向的市场中服务不仅是标准化、有具体的说明,而且买卖双方间的关系也保持相当的距离,供应商很容易被替换[21]。然而,在服务为主导的市场中,交换的是无形资源,企业间保持紧密的联系[7]。服务商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可能是产品和服务的结合),Vargo和Lusch[7]将这一过程定义为专业能力(知识和技术)的运用。此种逻辑表明价值是双方共同创造的,紧密的关系也是必须的,Axelsson & Wynstra[11]称之为关系交易,信任在这一过程中承担重要的角色[42] [43]。这就意味着基于操作性资源的客户化服务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方式而非仅关注标准化和降低成本。

此外,价值创造有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共同创造(co-creation),以服务为主导的逻辑认为价值只能在客户消费的阶段被创造和决定,即使用的价值(value-in-use);另外一个是共同生产(co-production),这就需要客户参与,共同设计或者共同生产相关的产品[7]。因此,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不仅可以为客户带来经济价值、关系和支持价值,还由于这种深入的合作、交流和参与而带来技术和核心价值。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如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客户可以感知到经济价值。

假设1b: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关系/支持价值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假设1c: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假设2a:如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客户可以感知到经济价值。

假设2b:如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客户可以感知到关系/支持价值。

假设2c:如果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客户可以感知到技术/核心价值。

(四)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Cohen 和Levinthal[18] 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识别新信息、新知识,将其消化(吸收)并运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这个定义包含三种能力:(1)通过过去的经验识别知识价值的能力;(2)根据知识和组织的特征,对新知识(信息)消化(吸收)的能力;(3)应用外部相关知识于商业用途的能力。这三种能力被认为是吸收能力的三个要素或者说三个维度。[44] [45] [46]对于吸收能力的测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研发密度(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即研发费用与销售收入的占比来作为吸收能力的近似替代(如,Tsai[47]),另一种是使用多指标测度的方式来衡量吸收能力(如,Chen[48]),本文借鉴第二种方式对吸收能力进行测量。

服务主导的市场强调使用中的价值(value-in-use)[49],这与以往关注的交换中的价值(value-in-exchange)不同。在交换中的价值这一观念下,价值是企业通过一系列活动创造而后在市场中分配的,是货物和现金的交换[50],交换中的价值有严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分。使用中的价值下,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界限模糊,价值是联合创造的,是通过服务供应商与受益者之间的交互行为创造的。这些交互行为涉及资源的整合和能力的应用。可见在这一观念下,顾客本身也参与到价值的创造中[49],正如Vargo和Lusch[7]指出的顾客总是价值的创造者。基于此,我们认为,客户的感知价值一方面取决于其所采购的服务类型,另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是否拥有以及拥有多大的能力来吸收外部知识(信息)从而设计出更富创造性的价值产生方式,进而增加客户的价值[51]。

客户感知价值在不同的服务类型下应该不同,即使采购的是同一种服务,感知价值也会因客户的不同而有差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吸收能力不一样。吸收能力较好的企业可以从其所采购的技术服务中更全面的获得益处[52],拥有较好吸收能力的公司可以降低相关资源成本、增加相关价值[53](Hunt, 2000)。综上,我们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3a:吸收能力越强,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经济价值的关系越强。

假设3b:吸收能力越强,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关系/支持价值之间的关系越强。

(五)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服务采购的不同类型对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影响及吸收能力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本文接下来是对上述关系的实证性检验。

三、 研究设计与数据测量

(一)设计

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5亿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73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2%,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9%以上)近两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加到了2005年的40.5%。2006至2010年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 ①①《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07)》 。尽管,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整体水平仍然亟待提高。制约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①。在国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业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比重小,仅占28%左右②②见中国统计信息网《“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可见,要提高我国的生产业比重,由此,对于生产业本身问题的探讨就很有裨益。

当今,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之一。中国国家经贸委在“十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中指出: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化肥、农药和精细化工为重点”。化肥和农药直接与粮食生产有关,所以精细化工和粮食生产一样重要,只能立足于国内,不能依赖于国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部门。2009年,中国精细化工业年产值已达到170亿美元,约占全球精细化工业务的17%,并正以4%~5%/年速度增长。中国精细化工品2010年的销售额相当于整个欧洲精细化工业规模。中国目前约有5000家精细化工生产厂,其中约1500家规模较大。在1500家中有59家已具备世界级领先技术水平,已成为该领域主角。据分析人士指出,尽管中国众多的精细化工公司正是以其低生产成本优势获得订单,但随着市场导向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从仅提供化工产品向提品/服务,甚至有些企业转型到仅提供服务。此外,通过深入访谈,我们也了解到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服务化过程。

(二)测量

本研究中所有构念的测量均基于现有的文献以及对管理者的访谈,采用五刻度量表,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5代表非常同意。在问卷发放之前,我们向有关专家进行了咨询,对问卷中的有些条目做了修正。同时,我们也在一些企业中对问卷进行了预测,并对这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访谈。根据预测试中所获得的专家建议,我们修订了部分有歧义和不合理的题项。通过上述步骤,最终形成了文本所使用的测量体系。对于服务采购维度的测量,我们主要参考Constantin & Lusch[8] 以及Hunt[25]的研究。对于客户感知价值的测度主要参考Annie H. Liu[30]所使用的量表,而对于吸收能力的测度则是借鉴Chen[48]和David[54] 的研究(构念的具体测量条目见表2)。

(三)数据

本研究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在2011年2月到2011年5月进行,主要面向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客户企业。为了保证问卷能够反映供需企业间关系的真实状况,我们还对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门的访谈。共发放问卷325份,回收281份,回收率86.5%,其中31份问卷的部分内容填写不完整或明显有误,作无效问卷处理,最终所得有效问卷2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7%。所调查的企业中大部分为服务型企业(均是买方、客户方),占总量的66.8%,其次为零售经营型企业,占总量的18.8%,批发分销和生产制造型企业共占9.2%,生产制造与分销占5.2%。表1通过业务性质、经营年限、合作时间、员工人数、年销售额、总资产等变量描述了问卷发放的基本情况。此外,为了检验问卷的无回应偏差,我们对比不同回收期的问卷,也就是假设晚回应者与无回应者具有相似的特征[55]。因此,我们基于企业年限、员工人数、销售收入、总资产等变量对早期回收的问卷与晚期回收的问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后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说明该数据库中不存在无响应误差。

(二)同源误差的检验

因为本研究中同一个信息提供者要评价所有的构念,因此同源误差会影响到结果的有效性[61]。为了检验同源误差,我们进行哈曼单因素检验。传统方法是对所有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我们发现正交旋转后得到6个因子,并且第一个因子只占到了总体方差的13.330%,说明在测量变量中并不存在单独的一个因子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确定性因子更专业[62] [63],即比较单因子模型和多因子模型卡方的差异度。本研究中,单因子模型的卡方值是2469.863,自由度是230。这个模型的拟合度明显比我们假设的多因子模型要差(Δχ2 (15) = 1977.18, p

(三)假设检验

为了检验本文的假设,我们使用最小二乘的回归。为了识别及分析调节作用,我们使用Sharma, Durand 和Gur-Arie [64] 介绍的四步检验法。图2是模型验证的示意图,表4和图3分别是回归的结果和调节作用图。

本文分别检验了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对客户感知价值(经济价值、关系/支持价值、技术/核心价值)的影响,同时也探索了吸收能力、服务类型和客户感知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文本的研究结论及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下:

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生产分为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和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尽管Wynstra等人[10]从客户使用的角度将服务分为四类,要素服务、半生产服务、工具、消费,这对于了解买卖双方的互动过程的确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时很难判断企业到底采购的是上述四种服务中的哪一种,可能是要素服务,也可能是要素与生产的结合等等。文本基于资源的特质并结合市场导向(G-D―S-D)转变这一事实,对服务采购进行分类。我们认为这一分类对现有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有一定的补充[15] 。此外,这一分类对正在和打算实施“服务化”战略的企业来说,可以很清晰地评估自己现在所依赖的资源。以及为了达成目标所需要投入的资源,当然,企业也可以同时提供上述两种服务。

其次,两种类型的服务均能带来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区别点在于关系价值,即只有当服务供应商提供的是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客户才可以感知到关系/支持价值。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关系价值的概念和测量条目均借鉴于市场营销领域,未来的研究应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关系价值本身进行探索。此外,跟原有理论假设不同的是,实证结果表明基于作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也能带来技术(核心)价值。这对于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是某种程度上的肯定,毕竟这种服务状态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基于操作性资源所提供的服务能够带来更多的价值,不仅是经济收益、技术服务,还能增强彼此的信心,建立很好的伙伴关系。这对生产企业来说是一种暗示,它告诉企业提供何种服务以及对方会感知到怎样的价值,从而依据对方需要,提供适配的服务。

最后,已有关于商业服务的研究鲜有探讨情境因素的,本研究则基于权变理论,提出客户自身的吸收能力在不同类型的商业服务与客户感知价值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客户自身吸收能力无论是在以作性资源还是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的关系中均起调节作用,这就意味着如果客户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好,则其感受的技术/核心价值则越高。本研究的这一结论与Rothaermel 和Alexandre[52] ――吸收能力较好的企业可以从其所采购的技术服务中更全面地获得益处,以及Hunt[53]――拥有较好吸收能力的公司可以降低相关资源成本、增加相关价值的研究一致。本文的研究结论与我们的理论假设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吸收能力在以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技术/核心价值间起调节作用,反而在以操作性资源为基础的服务与客户感知经济价值和关系/支持价值间没有调节作用(假设3a和3b)。对这一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无论采购何种类型的服务,一旦涉及对这些服务的应用、转化等,都需要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而这其中吸收能力就是很重要的一种,当企业拥有的这种能力越强,其与服务供应商协同创造的价值(技术/核心价值)也就越多。

服务采购量即使没有占到一半的比例,对企业来说,它仍然是难以定义、难以捉摸、难以标准化的,因此难以控制。即便如此,企业仍然需要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否则,可能错过节省大笔服务采购费用的机会。因此,本文研究的问题对学者来说是重要的,它在于尝试回答客户对于服务价值的感知是如何影响服务提供商的行为,即选择提供何种服务的行为。当然,这一问题对于管理者来说也是关键的,原因在于管理者需要知道和理解服务的不同类型、客户感知价值和吸收能力的关系,明了价值一方面取决于买方所采购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受买方自身吸收能力的影响。

尽管本文在对服务采购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与客户感知价值、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索,但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1)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收集的样本量不够大,若能获得更多的数据,特别是不同行业的数据,本文的结论将更加可信。(2)研究基于横截面调查,缺乏有限的纵向数据支撑,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追踪研究探索这一话题是如何影响长期合作和短期合作关系。(3)尽管本文已经对测量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但仍然不能避免调查者对服务采购行为的主观判断,未来的研究希望能用三角测量的方式从多角度去验证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Sawhney,Mohanbir. Going Beyond the Product: Defining, Designing andDelivering Customer Solutions, in The Service-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 Dialog, Debate, and Directions[M].Robert F. Lusch and Stephen L. Vargo eds. Armonk, NY: M.E. Sharpe, 2006, 365-380.

[2]Wise, R. and Baumgartner, P. Go downstream: the new pro?t imperative in manufacturing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9, 77(5):133-41.

[3]Neely, A. Exploring the ?nan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J].Journal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 2008, 1(2):103-18.

[4]Mont, O. Introducing and Developing a PSS in Sweden[M]. Lund University, Lund, IIIEE Reports, 2001.

[5]Manzini, E. and Vezzoli, C. A strategic design approach to develop sustainable product service systems: examples taken from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innovation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 11(8): 851-7.

[6]Vandermerwe, S. and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88, 6(4), 314-324.

[7]Vargo SL, Lusch RF.Evolving to a new dominant logic for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 68(1): 1-17.

[8]Constantin, James A. and Robert F. Lusch. Understanding Resource Management[M]. Oxford, OH: The Planning Forum, 1994.

[9]Van Weele, A. J. Purchasing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alysis,strategy, planning and practice[M]. London: Thomson Learning, 2005.

[10]Finn Wynstra, Bjrn Axelsson, Wendy van der Valk.. An applica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to understand buyer-supplier interaction in business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6, 17(5):474-496

[11]董大海, 金玉芳.作为竞争优势重要前因的顾客价值:一个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4,7(5):84-90.

[12]Stock, J.R., P.H. Zinszer. The industrial purchase decision for professiona serv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87, 15(1):1-16.

[13]郭跃进. 论制造业的服务化经营趋势[J]. 中国工业经济, 1999(3).

[14]Parasuraman, A.Customer service in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s: an agenda for research[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1998, 13 (4/5): 309-21.

[15]何哲,孙林岩,贺竹磬,李刚. 服务型制造的兴起及其与传统供应链体系的差异[J]. 软科学, 2008(4).

[16]Jackson, R.W. and Cooper, P.D. Unique aspects of marketing industrial servic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88, 17(2):111-118.

[17]Boyt, T. and Harvey, M. Classi cation of industrial servic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7, 26(4): 291-300.

[18]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 128-52.

[19]Lovelock, C. H. Classifying services to gain strategic marketing insigh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3,47(3):9-20.

[20]Grnroos, C. Marketing services: The case of a missing product[J].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1998, 13(4/5), 322-328.

[21]Nina Lindberg, Fredrik Nordi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 and back again: Towards a new service procurement logic[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8, 37(3):292-300.

[22]Wendy van der Valk. Service procurement i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Results of three embedded case studies[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8, 37(3):301-315.

[23]Normann, Richar. Reframing Business:When theMap Changes theLandscape[M]. Wiley: Chichester, New Sussex,2001.

[24]Robert F. Lusch , Stephen L. Vargo , Matthew O’Brien. Competing through service: Insights from service-dominant logic[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7, 83(1):5-18.

[25]Hunt, S. D. .On the service-centered dominant logic of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4, 68(1), 21-22.

[26]De Rose, Louis L.How Industrial Markets Buy Value Selling: A 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Changes[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 1992, 7(1):65-69.

[27]Zeithaml, V.A.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 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88, 52(3):2-22.

[28]白长虹,廖伟.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顾客满意研究[J].南开学报,2001(6):14-20.

[29]Wathne, K.H., Biong, H. and Heide, J.B. Choice of supplier in embedded markets: relationship and marketing program effect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 65(2):54-66.

[30]Annie H. Liu. Customer value and switching costs in business services: developing exit barriers through strategic value management[J]. Journal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2006, 21 (1):30-37.

[31]Anderson, J.C. and Narus, J.A.Business marketing: understand what customers valu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76(6): 53-65.

[32]Urbany, J.E., Bearden, W.O., Kaicker, A. and Smith-De Borrero, M.Transaction utility effects when quality is uncertain[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7, 2(1):45-55.

[33]Ulaga, W. Capturing value crea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a customer perspective[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3, 32(8):677-93.

[34]Wilson, D.T., Soni, P.K. and O’Keeffe, M. Modeling customer retention as a relationship problem, report #13-1995[R].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Business Markets, University Park, PA,1995.

[35]Sinha, I. and DeSarbo, W.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 the spatial modeling of perceived customer val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8, 35(2):236-49.

[36]Anderson, J.C. and Thomson, bining value and price to make purchase decisions in business models[R]. Report # 3-1997,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Business Markets, University Park, PA,1997.

[37]Gwinner, K. P., Gremler, D. D., & Bitner, M. K.Relational benefits in services industries: The customer’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8, 26(2), 101-114.

[38]Barnes, J. G. Closeness, strength, and satisfaction: Examining the nature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viders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ir retail customers[J]. Psychology & Marketing, 1997, 14(8):765-79.

[39]Lovelock, C.H., Patterson, P.G., and Walker, R.H.Services Marketing. An Asia-Pacific and Australian perspective[M]. 4thEd, NSW, Pearson Education Australia,2007.

[40]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99-120.

[41]宋华,陈金亮. 服务供应链中战略互动以及协同价值实现对伙伴关系合法性的影响[J]. 管理科学,2009(11).

[42]hlstrm, P., & Nordin, F.Problems of establishing service supply relationships: Evidence from a high-tech manufacturing company[J].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 2006, 12(2):75-89.

[43]Ellram, L. M., Tate, W. L., & Billington, C.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2004, 40(4), 17-32.

[44]Lane, P. J., Salk, J. E., and Lyles, M. A. Absorptive Capacity,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12):1139-1161.

[45]Zahra, S. A. and George, G.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2): 185-203.

[46]Lane, P. J. and Lubatkin, M. Rela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5) : 461-477.

[47]Wenpin Tsai.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 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44(5): 996-1004.

[48]Chung-Jen Chen.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ttribute, alli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J]. R&D Management, 2004,34(3): 311-321.

[49]Michel, S., Brown, S.W. and Gallan, A.S. Service-Logic Innovations: How to innovate customers, not product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8, 50 (3):49-65.

[50]Vargo, S. L.,Maglio, P.P., & Akaka, M. A. On value and value co-creation: A service systems and service logic perspectiv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26(3):145-152.

[51]Christensen, C.M., Johnson, M.W. and Rigby, D.K.Foundations for growth. How to identify and build disruptive new businesse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2, 43(3):22-31.

[52]Rothaermel, F. T., & Alexandre, M. T. Ambidexterity in technology sourcing: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4):759-780.

[53]Hunt, Shelby D. A General Theory of Competition: Resources, Competences, Productivity, Economic Growth[M].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2000.

[54]Campbell, David petitive absorptive capacity: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M].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2007.

[55]Fornell, Claes & David F. Larcker.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1, 18(1):39-50.

[56]Steenkamp, Jan-Benedict E.M. and Hans C.M. Van Trijp. The Use of LISREL in Validating Marketing Constru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991, 8 (4):283-299.

[57]Bollen, K.A. Structual Equations with Latent Variables [M]. New York Wiley,1989.

[58]Chin, W. W. Issues and opinions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MIS Quarterly, 1998, 22(1):7-16.

[59]Armstrong, J. S. & Overton, T. S. Estimating nonresponse bias in mail survey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77,16 (August), 396-402.

[60]Schumacker, R.E. and Lomax, R.G.. A Beginner’s Guide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London, 2004.

[61]Podsakoff, P.M., Mackenzie, S.B., Podsakoff, N.P., Lee, J.-Y.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879-903.

[62]Homburg, C., Klarmann, M. & Schmitt, J.Brand awareness in business markets: When is it related to firm perform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10, 27(3):201-212.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3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美托洛尔;稳心颗粒;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31-01

近几年,伴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病发生率提高,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的现象逐渐增加,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健康恢复与生命安全[1]。现阶段,临床上主要使用稳心颗粒和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文简析了将稳心颗粒和琥珀酸美托洛尔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对患者不良反应影响情况,详解如下:

1.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6例,依照治疗方式差别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各组患者33例,单治组患者单纯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其中,单治组中有20例是男性患者,有13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跨度在55-78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672.95)岁。联合组组中有19例是男性患者,有14例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跨度在57-81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682.14)岁。两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在比较以后,差异不够明显,P>0.05,可接着进行下文的比较。

1.2治疗的方法

单治组患者单纯使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稳心颗粒生产于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其国药准字为Z10950026,用以温水冲服,一盒9袋,每袋5g,每日三次,1袋/次,一个疗程为4周。

联合组则在单治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生产于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其国药准字为J20100098,剂量为47.5mg,每日一次,于早上服用,每次半片,剂量为23.75mg。其后依照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剂量的增减,且最大的剂量为47.5mg/次,4周为一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一个疗程是四个星期。

1.3观察的指标

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患者气促与胸闷等症状有显著改善,同时心功能也基本恢复为显效;治疗后两组患者气促与胸闷等症状有所改善,并且心功能也渐渐恢复为有效;治疗后与治疗改善不够明显为无效。同时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含恶心呕吐与丙氨酸转氨情况。

1.4所得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应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通过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如果对应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并且具备统计意义,用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治疗后,单治组中无效患者8例(24.24%),有效患者13例(39.38%),显效患者12例(36.36%),治疗总有效率为75.76%,联合组组中无效患者1例(3.03%),有效患者15例(45.45%),显效患者17例(51.52%),治疗总有效率96.97%,联合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单治组患者相比,明显高于单治组,P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治疗后,联合组有4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2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上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18%;单治组有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1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上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06%;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单治组相比,明显高于单治组,组间对比有显著的差异,P

3.讨论

糖尿病、年龄以及吸烟史等都容易引起冠心病心律失常,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含稳心颗粒与琥珀酸美托洛尔[2]。其中稳心颗粒中主要包含了甘松、党参、三七与黄精,这些药物有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控制、血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控制等作用,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而琥珀酸美托洛尔属于常见β受体的阻滞剂,可以对室颤进行降低与预防,继而提高患者存活率,提高患者心电肌稳定性,降低和预防心律失常发生率。通过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可以充分发挥药物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出院[3]。本次研究中表明,联合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单治组患者相比,明显高于单治组,P

综上,将稳心颗粒和琥珀酸美托洛尔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联合应用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还需要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曲娜,才江平.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6(4):109-110.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4

关键词:CT室;护理质量;素质

随着计算机体层扫描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CT已成为医院最常规的检查手段,其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等特点。但是,在CT检查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差、护理热情低,操作失误造成医患纠纷,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患者,对CT检查了解较少,接受能力较差,对于CT检查的目的、流程、方法不甚了解,易产生焦虑、紧张、不理解及甚至不配合的情况[1]。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我院对多年来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 熟知CT检查的各项注意事项

1.1CT检查前做好告知和基础护理工作 在检查前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特别是有无禁忌病,还有检查部位、血管情况等,根据具体的检查部位和要求,做好告知工作,例如:盆腔泌尿系统检查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腹部检查前3d不能行钡餐造影检查,检查前一晚需禁食。如病情许可,在检查前0.5h尽量喝水1000ml。行冠脉CT检查的患者还需用药控制心率,最好保持心率在60~70次/min,并嘱咐患者按要求吸气p憋气、呼气;对增强扫描的患者,要特别询问其药物和食物有无过敏史和高危因素。包括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哮喘、碘过敏、甲亢等情况[2]。在检查全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检查应按先后顺序进行,但是对于年老体弱和危重患者可酌情优先检查。在护理中尽可能照顾患者的感受,让其感受到安心、舒适,例如:协助行动不便的患者上检查床并摆好;在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惧时尽可能用语言进行安抚,消除负面情绪,让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检查;维持检查区域的秩序,保持CT检查候诊区的整洁、安静。在检查过程中,应始终面带微笑,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感受。

1.2增强CT需行碘过敏试验 为防止检查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检查前需行碘过敏试验,仔细观察15~20 min,如果发现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心慌、气急、手足麻木、荨麻疹、口舌水肿等阳性反应,则不可进行增强CT检查。若15min后没有不良反应,则为阴性,此时可用大剂量碘造影剂。由于小剂量的试验用剂亦可能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性命,因此在做过敏试验时仍应当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3造影前地塞米松的应用 为防止过敏反应发生,必要时应当在造影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3]。冬天检查时将造影剂加温至36℃以降低粘度,可有效增加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程度。在注射时严格把握注射的速度和准确度,严格保持速度在1.5~2ml/kg并控制用量。CT增强扫描完毕后患者仍需呆在护理室15~20min才能离开,以防延迟性反应发生[4]。

1.4婴幼儿检查 对于不能合作的婴幼儿,为确保检查效果,以防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躁动,应当在检查前适当给予镇静。

2 做好各项抢救工作准备,准备好急救物品

随时准备好抢救的各项物品和器械,必备常规药物如地塞米松、氨茶碱、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苯海拉明、升压药呼吸兴奋药、异丙嗪、葡萄糖和生理盐水等。常规物品如氧气瓶、听诊器、简易人工呼吸器、血压计、吸痰器等。

抢救措施主要针对碘过敏反应,其反应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恶心、呕吐、头晕、红斑、疼痛感等为常见的轻度反应,若反应不强烈,可采取降低注射速度或者暂停注射措施,根据情况可给与吸氧,检查结束后,嘱咐患者大量饮水,尽快消除和减轻其不适感;面部水肿、荨麻疹、窒息感、呼吸急促、痉挛、声音嘶哑、血压升降明显为中度反应,此时应当立刻停止注射造影剂,并且通过面罩给氧,根据患者情况给药,如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或盐酸苯海拉明,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等;如果出现如呼吸困难、脉搏微弱、喉头水肿、中枢性抽搐,甚至休克等重度反应,则需要就地进行抢救。包括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用药物进行抗过敏处理,保持患者呼吸畅通,必要时可进行心脏按摩、气管切开等,同时立刻通知急诊科等科室进行配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转移到相关科室继续治疗。

3 善于学习,不断加强专业知识

CT检查的患者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科室,因此对护理人员的知识要求更为全面,不仅仅需要掌握影像学知识和护理相关知识,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更要主动学习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满足现代护理管理的需要。

4 态度良好,具有较好的交流共同技巧

由于年龄、性格、阶层等导致的患者多样性对CT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还需要对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伦理学等有一定了解,凭借良好的语言能力更好的与患者沟通,在交谈中安慰、鼓励患者,减少患者心理压力,使其能正确面对检查结果,主动配合治疗。

在交谈过程中,谨记保持耐心的态度,对患者提问予以细心准确的回答,交谈过程中尽量使用通俗易懂言语,保证向患者传达正确表意。扫描时,因为胸、腹部检查要求屏气,因此在扫描前可先介绍检查的过程,提前训练患者正确操作方法,必要时可进行示范,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对于某些恐惧CT检查的患者,要耐心细致的为其讲解CT机的相关知识和X线的作用,介绍CT检查的科学依据,减少其心理恐慌感。同时,检查结果出来后,应辩证性向患者做分析,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团荣.增强扫描时CT室护士应掌握的几点注意事项及抢救要点[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12,5(3):105.

[2]沈霞.CT室对常见碘过敏反应的护理预防与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7(6):473-473.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5

关键词:动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5-01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左右,现在由于神经影像的发展,新一代溶栓药物的研制,通过脑血管的介入性再通技术极大地缩短了脑缺血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保护并恢复脑组织的正常功能。现将我科50例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静脉选择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50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34例,女16例。颈内动脉(ICA)闭塞15例,大脑中动脉(MCA)闭塞20例,椎基底动脉(VA-BA)系统闭塞5例,造影阳性(N)10例。溶栓药物系用尿激酶25万单位/支。50例患者均在发病6小时内急诊行介入动脉溶栓治疗。

1.2 治疗方法:术前行NZHSS神经功能评分、血常规、凝机能、血糖、心电图及头颅CT检查与确诊。首先,经A插管完成脑血管造影(CDSA),及结合临床表现行血管定位。根据阻塞血管程度来应用尿激酶剂量。所有患者术后立即检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术后24小时长队复查头颅CT。术后给予扩容、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快速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完成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

在做术前准备同时给予患者相应心理支持,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中配合:协助病人摆平卧位,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暴露穿刺部位并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备齐术中物品及药品。

配合医生手术术毕,送病人回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

2.3 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四肢肌力及感觉等变化。注意观察有无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给予脱水降颅压药物,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勿激动、保持大便通畅等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本例无严重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预防穿刺点出血: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留置股动脉鞘管4~6小时,因此应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侧肢应伸直制动。拔出留置鞘管后应加压包扎穿刺点6~8小时,肢体制动6-8小时,本组病例有2例穿刺点皮肤瘀斑4×6cm,4-5天,瘀斑吸收,余无皮下血肿发生。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观察足背A搏动、皮肤颜色与温度、肌力、感觉是否异常,按摩制动肢体,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本组病例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介入溶栓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出血,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血尿、黑便等。

加强功能锻炼,本组病例70%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在Ⅱ-Ⅴ级,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告知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锻炼,功能锻炼应在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始,与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包括肢体的被动及主动训练、语言能力及记忆力的恢复,使病人早日康复。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由于发病突然,出现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焦虑心理,影响病人康复,我们随时了解病人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等,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对以后疾病康复充满信心。

3 体会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现在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我科对收治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方位的精心护理,避免及减少脑出血、脑水肿、皮下血肿、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缩短了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得到了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影像科护理相关知识范文6

1.1对象

北京市某肿瘤专科医院护士110人。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内科、外科、门诊、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放疗科、介入科和影像科室)4个临床科室作为抽样单位,以当日上班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入组标准为:从事护理工作满1年;自愿参加;充分知情。

1.2.2调查方法

采用根据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①调查对象一般情况;②辐射基础和防护知识,共20道题,每部分10题,1题计5分,满分为100分。据既往评分标准,以80分及以上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③辐射防护培训经历和培训意愿。

1.2.3质量控制

采取现场调查,当场回收的方式,避免了问卷填写过程中护士之间的沟通,同时对问卷中未填写项目及时询问调查对象并予以填补。数据的采用双人同步评分及录入的方式。

1.2.4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2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7%。调查对象的工作年限为1~33年,平均(1037±679)年;均为女性,其中内科26人(255%),外科22人(216%),放射治疗与诊断相关科室36人(353%),门诊18人(176%)。

2.2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对象对辐射的危害性、放射性的认识,辐射防护的目的、意义以及对于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态度等问题的知晓率较高,但对具体的防护措施、原则等知晓程度较低(表2)。

2.3不同特征调查对象辐射防护知识合格情况

调查对象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691±1072)分,而分数在80分以上的仅6人(588%),60~79分的有39人(3824%),不及格人数57人(5588%)。及格45人,及格率为441%。经检验不同年龄、职务、职称、文化程度、科别和是否参加过培训,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辐射防护培训现况与培训需求

调查对象参加过辐射防护培训的仅有19人,占1860%。接受培训的主要途径是学校学习和院内培训。其余83人从未参与过任何形式的相关培训。而对于参加培训的需求,有超过9600%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相关学习,其中表示非常需要的有59人。

3.讨论

3.1肿瘤医院护士对于辐射防护相关知识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调查中,研究对象辐射知识的得分的平均分为(5691±1072)分,总体水平偏低。其他相关文献显示,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医务人员对于辐射防护的认知水平均较差,包括放射学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科室[3-6]。这与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一致。调查可见,护士群体对于电离辐射的危害和防护的意义,以及对于防护的态度等原则问题有较好的认知,但是对于具体操作和核心知识的掌握较差。原因可能为:①护士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接触放射性操作;②各阶段的护士教育中,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护士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太少。

3.2肿瘤医院护士辐射防护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护士中有186%参加过相关培训,参与过培训的护士知晓程度要优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护士。相关文献报道:针对性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辐射防护能力的有效途径[7]。不同科别之间的结果也存在差异。放射学诊断和治疗相关科室,及格率要优于内科和外科及门诊。这与研究对象在临床工作中是否接触过有放射性的操作有关。结论与张小萍等[8]报道结论基本一致。30~39年龄段,职称为主管护师及以上,文化程度在本科及以上的护士的及格率较高,可能与这部分护士多数是岗位中坚力量,经验丰富且学习机会较多有关。护士长的及格程度也优于护士。职称和学历越高,及格率越高。因此建议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3.3辐射防护知识相关培训的需求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