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1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量化考评;科学主义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87-03

管理活动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凡是一个由两人以上组成的、有一定活动目的的集体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艺术性与科学性不是一种吞并另一种的同一性,一种消灭另一种的消融性,而是差异性中的互补性、互补性中的差异性。然而,管理的量化更多的是科学性而缺乏艺术性。

泰罗于1911年问世的《科学管理原理》是量化管理时代的起点。该书率先明确而正式地勾勒了量化管理思想的种种预设,这些预设包括:即使效率并非人类劳动和思想的唯一目标,它至少是劳动和思想的首要目标;技术方面的精打细算总是胜过人的主观评判,在一切方面都是如此;实际上,人的评判并非稳妥可靠,因为它受到粗疏大意、晦涩不清和节外生枝的困扰;主观性是清晰思维的障碍;不能计量的东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没有价值;公民的事务最好是由专家来指导或管理等。当然这些预设并非全部出自泰罗的脑袋,19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就主张,凡是不能看见和计量的东西都是非真实的。无疑,这个主张为后世把人当做客体的观念奠定了基础。泰罗的管理体系,起初只用于工业生产,他的初衷是科学地研究工厂,不仅为了增加利润,而且是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他的体系包括“时间和动作研究”,用法律、规章、工作原理的“科学”取代对工人个体的评判。因此,“科学管理之父”非泰罗莫属。

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是量化管理系统化实践的起点。他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认为,“为了控制自己的绩效,管理者单单了解自己的目标还不够,还必须有针对目标,衡量自己的绩效和成果。所有公司都应该针对每个关键领域向管理者提供清楚统一的绩效评估方式。绩效评估方式不一定都是严谨精确的量化指标,但是却必须清楚、简单而合理,而且必须和目标相关,能够将员工的注意力和努力引导到正确的言论自由上,同时还必须很好衡量,至少大家知道误差范围有多大。”[1]因此在德鲁克看来,“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完全可以被称为一种管理哲学,目标管理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因此,“目标管理之父”也就非德鲁克莫属。中国从1978年开始,伴随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一些大企业中首先开始试行这种管理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采用科学计量方法用来衡量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绩效和能力,它对扭转当时科研的低效状态、增长论文数量,使论文与国际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人类需要科学并发展了科学,是为了更深入系统地认识它所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和宇宙。没有科学和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对宇宙、世界、自然的系统、深刻、甚至准确的理解和认识,这是其他任何非科学所无法达到的。然而“科学所发现的真理是科学真理,人们感兴趣的还有其他种类的真理。把科学真理提升到绝对真理就是科学主义。”[2]

就科学作为一种关于物理世界的理论话语体系而言,它的根本目的是力图以世界自身的存在方式理解和解释实在世界。为了达到科学认识客观的物理实在的目的,为了描绘科学的世界图像,现代科学逐渐形成了“去感性化、理性化、数学化和实验化的科学方法。”[3]即把握关键的事实,抽象的概念和关系,数学化的表达,理论有效性的经验证明,没有这样一套方法,作为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自然科学,就不可能获得今天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尽可能要求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这样的标准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对于它的主题必须极其严格地加以限制:他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的最简单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完备性来重现一切比较复杂的事件,这是人类智力所不能及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必然要以完整性为代价。”[4]爱因斯坦这里所说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是自然科学理论所具有的必然特征,这些标准也只有运用数学语言才能表达出来。然而,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它以物理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而不关心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表现的客观内容。数学越是发展,抽象程度越高,就越使它远离它所起源的外部世界。“19世纪是科学快速增长的开始,那时的科学被称为自然研究。随着许多科学的真实成果而来的乐观主义促进了科学主义的出现。科学主义的观念就是,科学不仅是通向所有有效推理的道路,而且它将为所有合理的提问提供答案。”[5]正是自然科学的方法,以及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取得的科学理论所具有的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才让人们如此地信服、信仰甚至崇拜自然科学的方法、知识和理论,以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知识、真理,才是唯一可靠、可信的方法、知识和真理。

科学有着自身的界限,科学只能理解和解释在它的范围内它能够理解和解释的东西,只能描述它有目的地要描绘的世界图像,只能表达它能够表达的真理。我们人类除了需要认识和理解外在的客观世界的自然科学之外,我们仍然需要能够理解和解释我们的社会世界、人文世界和内心世界的其他非自然科学的东西。科学主义把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真理凌驾于所有其他方法、理论和真理之上,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唯一正确和可靠的东西,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而且必须被广泛地运用于其他领域,这种贬低、取消、否定非自然科学话语体系的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是一种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科学主义话语霸权。作为自然科学观察的是自然的时间过程,它力图把握的是这些过程展开的没有时间的规律;人文科学面对的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不是要把时间固定下来,相反,它们深入到一个时间会自动停止下来的领域,并力图使这个领域恢复活力。在人类智慧的生命中,人文科学就是一种对人类文化的记忆的官能,人文科学想要求得自身的生存,就必须关心价值,这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最明显的区别。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并不否定某些科学方法的运用,也不否定需要合情合理的客观性,伽达默尔在谈到人文科学的时候写道:“这根本不妨碍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领域中的运用。不断增长的社会合理化与操纵这种合理化的科学技术,比起现代科学所产生的巨大进步,可能更能够显示我们时代的特征。”[6]但人文科学的研究不能忽视它的主观性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而要求保持某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平衡。

1.量化考评的风险。在管理的量化考评中,“去主观化”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化是必然的。这是因为,数字把握的是人的存在之外的实在,揭示的是人类自身存在之外的世界实在的秘密和规律。然而日益发展的人类科学在认识自然界上的一切里程碑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近似的性质。因此,在管理中如一味地重量化的结果,忽视量化管理的过程,以数字来评判成败和得失,是非常机械和危险的,因为数学化设计的量化世界是一个坚硬、冰冷、无色、无声的死寂世界,人的位置被挤到渺小的位置,似乎是“人在消失”,剩下的只是一些数字以及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在管理中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管理世界中适度的量化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反对唯量化的倾向。在量化考评中要充分关注以下可能的风险:第一,量化指标客观性的风险。有人认为,管理中的量化指标是客观的,排除了主观性的干扰。事实上,“客观性”一词指称既定事物,“客观外在的”、不依赖于任何人意志的东西,或者,用哲学术语来说,是外部世界。这些术语并不总是同义词,内部世界也是一种既定事物。假如主观是客观的补充,那么内部世界就是主观的,它就是我们“直接”经验的事物,或者我们可以自由操纵的事物。然而,对于客观事物或事实,可能存在主观的态度,而主观性可能存在客观的事实,一个事实报告可能是客观的,因为事实使然;同一个事实报告可能是主观的,因为它表达了制作报告的意图。称任何事物为客观的,这可能是客观的,但也可能是主观的,例如,梦是真实的,它们是关于现实的,但它们很少成为现实。因此,客观性存在程度的区分,但不存在彻底的客观性。第二,量化指标的风险。由于管理的本质和特性决定了人们面对的往往是多因素、动态和复杂的大系统,在特定情况下为了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重点发展和提升某些指标是无可厚非的,但不是全部。因此,为什么选择这些项,而不选择哪些项,这里不仅包括选取的目的是否合理,而且涉及到在实施中的手段是否合理。第三,量化指标陈述方式的风险。量化管理的指标往往总是以陈述的方式出现的,不同的陈述方式,其答案可能不尽相同。最著名的是神父是否可以抽烟和祷告同时进行,是以“允许祷告时抽烟吗?”还是以“抽烟时是否允许祷告?”的方式陈述,前者最终的答案是否定的,而后者却是肯定的。第四,抽象概念转换为一个客观事物时的风险。如“贡献”这个词是一个抽象程度较高的词,然而一旦转换为“贡献率”时,我们就会相信,科学方法能够给它定位,并给它进行测量。然而,对于“贡献”人们往往看重最终具体的数字,却容易忽视成本。第五,样本的风险。主观性的东西要转化为客观性的考量,数字是不可缺少的。比如满意度,在测评过程中取什么样的“样本”其答案可能各异。第六,确定权重的风险。权重需要一个标准,以便把各参数安放在一个序列中恰当的位置,然而这一标准是客观的吗?另外,在不同客观条件下用同一标准在进行衡量时,是否还存在“条件权重”指标等。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2

关键词:管理;资源配置;观察;调研;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是有理论可循且能通过学习掌握管理知识。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总结,管理学已成为一门科学,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不含主观价值判断,较为精确,能够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性的理论知识体系。管理者若不掌握科学的知识,就只能靠运气、靠直观、靠经验进行管理。而有了系统化的管理知识,他们就可以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管理是靠人格魅力、灵感与创新。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

二、中小企业现状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迅速、最有活力的一支力量,是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是体制创新的推动力量,是安排社会就业的最大载体。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着诸如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组织制度建设滞后不健全和生产经营粗放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中小企业社会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中小企业创业初期,管理往往更注重艺术性。大多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是家长式的高度集权,企业的一切决策都听老板的,老板像一个音乐指挥家。其决策程序简单,对市场应变迅速,排除外界干扰,命令统一,达到了很高的管理效率。

三、中小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转变

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管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开始急剧增加,如果此时再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就很容易出问题。中小企业的管理必须完成从艺术性到科学性的转变,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虽然不同的中小企业千差万别,但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科学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创业初期一般是人情化管理,得不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果不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就会出现招聘困难、留人困难、员工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这些问题要解决,一定要依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是招聘,我们需要尊重人才。不同岗位,需要的人员才干是不同的,需要什么样的才干是,判别应聘者是否具有这种才干。

其次是培训,努力让新进员工在短期内获得业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成熟的员工在培训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最后是薪酬管理,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入和员工人数的增加,薪酬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薪酬是否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否具有内部公平性、是否具有外部竞争力,这些都需要科学的薪酬管理才能完成。

2.市场营销科学性。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实物还是服务,所以每个公司都会有市场营销。中小企业因为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但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方式,依靠人的主观判断,而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科学管理需要明晰市场情况,准确定位,对经营产品进行分析,优化产品组合、销售渠道和营销策略。

3.财务管理科学性。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在创业初期基本属于核算式管理,职能简单,并没有对经营状况、资本结构、营利能力等进行科学分析,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科学的财务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企业的各项管理都要服从于经营需要,它们之间应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单项管理制度或方法的改变要统筹考虑其对整个管理体系的影响。

二是帮助企业加强风险控制,通过财务数据的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为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等提供科学严密的可行性分析和成本效益测算。

三是加强成本管理,不断对现时的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增加主营业务利润,避免短期行为,保证和提高利润质量。

四、科学性与艺术的结合

中小企业管理的从艺术性到科学性的转变是企业的必经之路,但对于如何实现管理的艺术性到科学性的转变,再到两者在管理中相结合,从而相辅相成提升管理效用,还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培训落地。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管理者应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加一些主题培训,并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实践。作为高层管理者,如果一味闭门造车,那势必跟不上环境的变化。

2.经验制度化。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积累很多优秀经验,这些经验如果不及时整理,要么随着企业员工的流失而流失了,要么随着时间变迁被淡忘了,这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损失。把优秀经验形成制度,运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把属于个人的艺术转变为公司的科学,这将会服务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中小企业只有实现了管理科学性,才有可能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毫无疑问,在从管理艺术性转向管理科学性的过程中,势必遇到很多的阻力,甚至一段时间还会导致企业的倒退,但是长远来看,管理科学性是一种趋势。同时,强调从管理的艺术性转向管理的科学性,并不是强调纯科学,而是从纯艺术转向两者的结合。没有科学,就没有标准,没有艺术,就没有弹性。

参考文献:

[1]牛建国.论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J].经济师,2004(9).

[2]朱印岗,李晓红,马跃月,主编.企业管理基础[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3.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3

摘 要 鉴于目前管理学迅速发展的趋势,各种不同管理知识相互交融,同时又相互区别,故而本文希望通过对管理学的简单梳理,对其发展性质能有个清晰地认识,对其脉络体系及影响因素能有个基本的思考。

关键词 管理学 文化 科学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入推动着管理思想发展,大量的、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经过整理,形成了能够知道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人类在管理理论的指导喜爱,又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推动着管理升级和管理再造活动的展开。

一、管理与管理学定义及理解

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过的程。关于这个概念的定义是经过前人广泛的定义之后给定的一个综合的贯穿管理理论与实践始终的整体意义的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很深奥的知识,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工作的支持,而且任何管理工作都是在某一特定组织进行并为该组织服务的。

二、对管理学一些性质的认识

1.“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的认识

谈到这里,难免不提及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一观点上来。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反映到实际工作中应该是与理论和实践相对应的。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借用许多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它是一套管理理论体系,它为指导管理实践提供了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管理源自实践但又高于实践,它是很多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大师的经验总结,从而使我们后人能够尽快的学会前人栽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这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省去了很多时间。

管理的艺术性,正是这门科学的魅力所在之处。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充分体现一个管理者的决策组织领导能力。这种能力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担任管理者,无论他是基层领导,还是高层领导。因为同样的管理理论在不同的管理者手中能起到完全不同的管理效果。这就意味着两个管理者在拥有相同的资源的时候,在达到或者实现组织的目标上的程度不同。

管理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生产力的进步既推动着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把握,但它又让人们发现管理越来越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时代的变迁往往是由重大技术的突破为其动力支撑的,从人类开始改进耕地种田、制造武器及改进纺织机械开始,技术一直是在不断发展的。从蒸汽机的出现、电的发明、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网络社会的形成,都在不断地促进人们对管理科学性的认识,一方面技术进步的成果作为人们认识管理科学性的工具,使得原本力所不能及的管理问题得到了深刻把握;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又使得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合程度不断提高,人类对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从怀有“征服自然”的野心开始,后来演变为改造自然,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与自然界共生(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归宿。

3.管理研究的对象不能局限在对特定组织内的管理职能性的研究视野,应当充分考虑与组织外部环境的关系

虽然普遍承认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但很长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却往往把管理研究的视野置身于组织这个“黑匣子”,甚至有学者把组织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界定为“经营”而非“管理”的研究范围。罗纳德•科斯在其经典之作《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仅仅意味着对价格变化作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安排生产要素。

三、深化管理学内容体系时可以重点研究的课题

1.就研究的基本单位而言,管理学与经济学是不是完全表现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向。许多学者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小单位是“组织”,研究方向是探讨组织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关系,而管理学的研究的最大单位是“组织”,其研究方向是探索组织内部的高效运营。一般地说,经济学更关注市场价格,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管理学更关注组织内部的人,重点研究如何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2.全球化背景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这一方面,国内管理学者比国外管理学者研究显得更为狭窄,包括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管理学教材也并没有以较大篇幅来进行论述,而象斯蒂芬P•罗宾斯、詹姆斯•斯通纳、加雷思•琼斯等学者的最新管理学著作中都特别重视研究全球化对传统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的深刻影响。21世纪的管理者必须把自己定位于世界公民的位置,而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国界去考虑如何造就竞争优势。

3.信息化时代对管理产生的影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时空概念正在发生改变,“地球村”成为一种趋势。虽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但他们都发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为有效的管理提供了必备的信息。信息时代的到来,业务流程的再造(BPR)、电子商务(EC)已经成为一种被社会广泛采用的管理创新模式,而且,我们还发现,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计划模式、组织结构设计、领导方法、控制手段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4.文化因素对管理范式的影响。相对于信息技术所产生的“硬性”管理而言,一种“软性”管理因素越来越受到管理学界的注意。组织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某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行为范式。这种组织文化可以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被传授给未来的组织成员,从而成为人们感觉、思考、理解相应问题的模式。沿着组织文化这一线索展开的管理学研究热点包括:文化多元化、管理伦理等。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奇.管理学(第9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3.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4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元管理学;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9-0052-07

一、“管理学学科属性”的世纪争论

(一)问题的缘起

2007年《管理学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试问管理学――管理学在中国侧议》,文中提出了“有没有普适的管理学?”的疑问,考证了一些长期以来模糊不清的名词如“管理学与管理科学”、“管理学与一般管理学”、“指导性与实践性”、“管理文化与管理组织”、“管理哲学与管理学”,结果发现这些关乎管理学学科结构的基础性概念几乎都没有定论。在文章的结语部分,作者指出,这些疑惑对于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管理学,其学科结构会有什么特点?管理学的学科结构与“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是怎样的关系?在“创建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的历史进程中,学科结构值得研究吗?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2009)对于管理学理论的基本架构也提出了19个具有普遍性问题,包括:“为什么要对管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基本概念做一番正本清源的探讨”、“什么是管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管理学是什么关系”、“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活动什么是管理工作什么是管理者”等。

事实上,关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科学属性,有的学派强调管理学的人文艺术属性。泰勒认为,管理学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泰勒由此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较早明确提出对“管理科学”持不同意见的是利昂・普拉特・奥尔福德(1877~1942)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奥尔福德和丘奇(1912)认为,泰勒方法的缺点是“以精心设计的机制或制度”取代了领导艺术,他们认为泰勒的所谓“科学管理”过于机械,他们对“科学管理”一词表示遗憾,因为它意味着“一种科学,而不是管理的艺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他指出“我们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振奋……正在朝着创造活力的管理科学和基于科学的艺术迈进”。

不仅如此,有关管理学学科属性之争的另一个主要议题是:管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管理学是否具有普适性?丹宁布灵(Dannenbring)(1981)等认为,管理学需要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尽管管理科学可能不如物理学那样精确,但这并不构成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本质性区别,管理学应追求其普适性,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是学科成熟的标志。管理学知识体系目前缺乏统一性,这只表明管理学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每一学科的初始阶段都会表现出这种特征。惠特利(Whitely)(1984)则认为,管理学与自然科学有本质上的不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导向的社会科学,社会实在不同于自然现象,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包含着更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管理学应重视文化、价值观和习俗的作用,应走出过分数学化的误区。林羲(2006)认为,自然科学注重的是发现研究客体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预测性与普遍适用性;而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社会科学不仅很难在严格意义上重复进行,更使其结论的普遍适用性受到挑战。彭贺(2009)和郭毅(2010)认为,管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其必然包括普适性知识体系与地方性知识体系,显然这一论断也是基于管理学的社会科学属性的。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存在地方性知识。

自泰勒1881年开始著名的“工时研究”创立现代管理学,有关管理学学科属性的定义与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管理学学科属性问题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难题。

(二)对“管理学学科属性”研究的传统路径――从“管理现象”到“管理学”

考察以上争论,我们可以发现,在上述“管理学”学科属性之争中,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对于管理活动的本质也不存在太大的疑义。美国管理协会对管理活动的定义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这一简明扼要的定义给出了管理活动的本质,或者说给出了“管理活动”区别于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特点。谭力文(2009)认为,管理活动产生的原因主要应归结为人类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凶险的内外势力,为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群聚”现象,并指出人类协作而产生的“群”就是管理理论中的“组织”。在组织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谭力文继而援引马克思的话,“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谭力文认为,这种协调活动的本质就是管理。上述对管理活动的本质的认识不仅得到主流管理学派的认同,在复旦大学水教授所创立“东方管理”、黄如金教授所创立的“和合管理”、南开大学齐善鸿所创立的“道本管理”中均有类似的描述。例如,东方管理学认为,“管理就是组织人力与物力以实现正式组织的目标与过程”;齐善鸿(2009)的“道本管理”认为,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解决组织中人群冲突和建构目标效率秩序。就对“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而言,韩巍(2009)认为,组织管理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已经被泰勒、法约尔、韦伯、巴纳德,包括德鲁克等西方学者确立起来了,这些基本问题(即对管理活动的界定)已经轮不到无论是哪一国的当代学者置喙了。由此可见,尽管学术界对于管理或管理活动的定义存在表述上的区别,但其核心与本质“组织”、“协调”、“目标”等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别,对“管理活动”的看法基本上是统一的。

然而,大量的争论从何而来,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一争论来自于从“管理活动”到“管理学”这“惊人一跳”。或者说,“管理活动”并不能必定推导出“管理学”应如何进行研究,在这“惊人一跳”过程中,绝大多数观点持一种“应然”的判断。我国著名管理学者席酉民(2010)持论应属公允。席酉民认为,管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和寻找相对确定、有效地实现管理的目标方法、技术和思维方式等。旧然而,即使从这一持论相对公允的判断来看,其中亦包括“应然成分”。例如,为何将“管理学”限定在“相对确定”的范围内?这种限定一定会将某种出于直觉的管理艺术性思维排除在管理学研究的范围之外。此外,如何把握“相对”的“度”?从对席酉民教授上述定义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无论“度”在何处,总会将一些“相对不确定的、然而却是真实”的管理思想排除在外。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限定对于席酉民教授创立的和谐管理理论没有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管理学的某一具体学科,这种限定甚至是必须的。然而,对于以“管理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管理学,这种限定就是主观和有害的了。

在《论管理学的普适性及其构建》一文中,谭力文教授(2009)在对管理活动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之后,得出管理学“可以得到具有普适性的管理理论”。这一表述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可以”二字,管理学可以得出普适性的结论,不等于说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是普适的,作为一个总体,管理学究竟是不是普适的,的确是一个问题。谭力文教授在该文末尾所认为的,“管理学的普适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可以达成基本的共识”似乎过于乐观。我们前面所列举的关于管理学学科属性的种种争论,它们大多也属于“应然”的判断。例如,泰罗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是一种应然判断;奥尔福德和丘奇认为管理学“应该”包括艺术的成分,丹宁布灵等认为,管理学应该需要应用自然科学方法对管理者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惠特利则认为,管理学应重视文化、价值观和习俗的作用,走出过分数学化的误区等。

事实上,学术界大多还是注意到管理活动中存在的社会的、人文的、直觉的、艺术的成分,这些成分无法包含在“管理科学”或“普适性的管理学”之中。例如,在国内学术界引用较多的林曦的《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一文中,林曦(2006)认为,管理活动及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关注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管理活动所涉及的对象、场合、时间和地点是具体的,或者不具备更强的一般性,因此似乎将管理学完全定位于“普适性的科学”并不合理。因此,对于大多数管理学者而言,不得不承认“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技术和艺术”或者“管理学既有人文的属性,又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对于“应然”这一路径而言,“管理学是科学和艺术”或者“管理学既具有人文的特质,又具有科学的特质”是一个终极判断。这一判断实际上早就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甚至更早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丘奇所提出,丘奇提出的这一观点的时间几乎与泰勒创立管理学这一门学科的时间一样久远。然而,这一终极判断并未结束这一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争论,《甚理学报》特约评论员就敏锐地指出,“对于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的管理学,其学科结构会有什么特点吗?”换言之,管理学知识中的“科学与人文”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这对于“管理学属性”的传统研究进路而言,是一个真正的难题。

二、元管理学: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上述目前没有定论的争论使我们可以宣称存在“元管理学”这样一个研究领域。韵江(2007)、罗珉(2005)、杨栋(2009)都曾提到过“管理学的元研究”。韵江在《管理学合法性的反思――基于跨学科的视角》一文中提出了管理学“元研究”的必要性。罗珉认为管理学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具有元管理学的性质。杨栋认为,管理学科学属性是管理学元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吕力(2009)认为,元管理学是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反思和研究的学科。认为,元管理学将重新定义管理的本质以及明确各类管理学知识的应用范围。

(一)种种“元理论”及其学科性质

“元”的西文为“meta-”,意即“在”“之后”或“超越”。“元”在与某学科名相连所构成的名词中的含义是:这种更高一级的形式,将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和其他种种表现。“meta”起源于“metaphysics”一词,后人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将其《物理学》之后的著作称为拉丁文的“metaphysiea”,直译为“物理学之后”,它探讨的是世界本体的原理,其含义与我国古代关于“道”的学问相近。《易・系辞》有“形而上者谓之道”的说法,于是“metaphysics”就被译为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等问题,代表了一种整体性反思。

在“metaphysics”之后,很多具有整体性反思性质的学科都被冠以前缀“meta”。例如,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D.)提出的元数学概念就是希望用有穷的方法来证明无穷的数学系统的协调性,它把整个数学理论完全形式化为无内容的符号体系,其中包括作为符号的基本概念、作为符号系列的公理以及作为符号系列变形规则的基本推理规则;然后把这种符号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用另一套理论来研究它的协调性。这种用于研究数学理论的理论便是数学的元理论。

元逻辑学是在希尔伯特的元数学概念和形式化思想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元逻辑学是指对逻辑理论整体性质的研究,而对某个具体的逻辑法则并不感兴趣;广义的元逻辑学是指对于一般形式系统的研究。换言之,元理论意味着用一种理论――元理论――来审视另一种理论,这是元理论独立性的一种体现。

1951年,沃尔什(Walsh.W.)率先提出了“分析的历史哲学”一词,㈣实际上就是历史学的元理论。

1925年,波兰社会学家兹纳涅兹基(znaniecki.F.)首先创造了具有元科学性质的“科学学”一词,它不仅将全部科学知识作为研究对象,而且还涉及了科学家的学术活动、科学的社会作用等知识与社会交叉的问题,从而使科学的自我反思从科学自身扩展到了与社会的关系上。在科学元理论的启示下,1970年,古尔德纳(Gouldner.A.)将元社会学定义为“社会学的社会学”,即把社会学看成一种社会活动加以研究。

从数学到哲学、科学、乃至不少具体学科,各种以元理论为标题的研究逐渐诞生并发展起来,这些不同的元理论构成了一个元理论家族,从中可以看出元理论体现了整个学术领域“自我意识”的萌动。当某一学科尝试建立元理论时,它就是在对本学科进行反思、探索,而其中隐藏着变革。

(二)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元管理学对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因此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管理现象或管理实践,而是现有的全部管理学认识,元管理学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论。借鉴刘人怀院士(2009)的说法,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与管理实践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是―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元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个知识体系。

管理知识里既包含科学的成分,也包含人文的、艺术的成分,甚至包括只能体验得到、不可言传的技能(或者说所谓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Ige)――元管理学既然是对管理学自身的研究,就应全面涵盖上述不同类型的知识。在研究对象方面的模糊不清,必然导致研究结论的根本性错误。例如,认为“管理学是一门普适性科学”的观点,大多忽略了管理知识中人文的、艺术的、直觉的成分;而认为“中国管理学应建立全新体系”的观点又忽略了管理知识中科学的、普适的成分,这两种观点之所以经不起反驳,其错误的源头均在于片面地界定了研究对象。

管理学知识中既存在明确的、普适的科学性知识,也存在不明确的、地方性的、体验性的、感性的、直觉的知识,在“明确”与“不明确”之间存在大量“相对明确”,同时也“相对不明确”的管

理学知识。如何确定“相对明确”的“度”?在本文看来,不如事先搁置这一争议,而就全部管理学知识做一番考察,不论它是明确的还是几乎完全不明确的。

在管理活动领域,存在着大量的“普适性”之外的管理知识,这些知识同样对于人类的管理活动非常重要。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人敢于宣称,只要掌握了现今主流管理学教材中的理论就完全能胜任实际的管理工作――这是因为还存在着大量的实用的、不可言传的直觉性知识,还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管理实践的艺术。管理学的一门常规分支,可以宣称只研究其中的一部分,但以管理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元管理学”就不能不以全部的管理学知识为研究对象。

究其源头,求知的最终目的是求得人类更好的生存。既然直觉的、不明确的、艺术性的知识在管理领域中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管理学就不应将研究视角总是固定在可以重复、可以验证、可以明确表达的知识上,作为对管理学自身进行反思的“元管理学”更应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全部的管理学知识领域,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反思,才有可能在反思的基础上发展管理学自身。

(三)元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如前所述,认为“管理学是研究管理实践中普适规律”的观点实际上是对管理学研究的一种“应然”规定,它限制了管理学知识的来源,同时决定了对管理学知识真实性的检验手段――这种检验手段就是基于大样本的所谓实证主义方法。这样一种观点显然不为管理学界大部分学者所接受,管理学的全部知识域中无疑包含着人文、艺术的成分,那么这部分知识的来源是哪里?它产生的机制如何?这部分知识和所谓普适性规律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上述问题正是元管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它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元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的机制,以及对管理学知识的可靠性和客观有效性进行检验。

哲学上传统认识论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关于认识的性质、前提和基础等问题,近代哲学对这类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具有本体论哲学的特点;二是认识的来源、过程和机制即认识的发生学方面的问题;三是认识的可靠性、真理性、确证性和客观有效性等知识论问题。

具有本体论哲学特点的认识论以洛克的经验论、休谟的怀疑论以及康德哲学为代表。洛克的经验论以承认对象的客观实在为前提,而休谟则质疑对象的实在性,他认为,“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就是知觉……除了知觉之外,既然从来没有其他存在物呈现于心中,因此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存在的结论”。阎康德认为,一个具有先天认知能力和形式的先验主体是认识的中心,康德以此来解决认识的本性和来源问题,从主体的认知能力来划定认识的范围和可靠性,认识就是主体运用先验的感性直观形式和知性范畴对感性材料、表象进行综合整理而得来的。

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看来,由于传统认识论中的命题不能被经验所证实或证伪,因此这一研究思路逐渐被淡忘,关于认识的来源、机制等认识发生学问题被逐渐经验科学化。20世纪重视认识论研究的哲学家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使认识论问题经验科学化的倾向。现代西方哲学大多把科学发现和认识发生问题看做经验心理学问题。当代认知心理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神经生理学等新兴学科也都体现了认识发生问题的经验科学化倾向。

与此同时,哲学认识论发展的另一条进路是科学哲学,即将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科学发现和发展的方法和逻辑、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知识的检验及其标准、科学知识的演进和模型方面的内容,把认识论转向对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基于以上考察,本文将以上认识论研究的两种思路应用于管理学,将对以管理学全部知识为对象的元管理学研究划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1)从管理学认识的心理学发生机制上研究管理学知识的性质、来源和产生机制。现代的认知神经科学已经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部分揭示认识的来源、过程、机制与结构问题。认知神经科学是在脑神经科学(Neuroscienee)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在认知神经科学产生之后,一些社会科学家试图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手段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12月,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讨会(Princeton workshop on NeuralEconomic)首次使用了神经经济学(Neural Economic)名称,并在以后的时间内逐步被广泛认可。与神经经济学相对应,中国学者马庆国提出了神经管理学的概念。

显然,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既然可以研究被管理者的神经心理因素,也就毫无疑问地可以研究管理者的认识来源、产生机制和结构,后一研究就是元管理学所关注的。因此,借助于认知神经科学,我们就可能回答管理学知识中的直觉、意会性知识的来源,及其在管理实践中被应用的情况。这就是从管理学心理学发生机制上研究管理学科的性质、来源和产生机制。

(2)从对管理学知识的检验与确证方面来研究全部管理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在知识问题上,当代哲学思潮的特点是“不考虑心灵怎样或是否可以真正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是一开始就预先假定,我们已经以各种方式获得了知识,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能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问题就变成了这种知识的发现和证明的逻辑的问题。

这一观念影响到各种元理论,具体到元管理学,它的基本问题就不是我们能否获得管理学知识,而是预先假设我们能够认识管理实践,管理学知识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而无论它们以什么知识形式存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描述这种既包含普适性规律又包括特殊的人文艺术因素的知识,是如何在实践中被检验、确证与应用的,从而探查这些不同类型的管理学知识是怎样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被逻辑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管理学知识体系的。

众所周知,当前的主流实证管理学早就确定了知识的“检验标准”,这就是形成假设、获取数据、检验假设的一致性等一系列规范的步骤,毫无疑问,如果遵循如此严谨的操作,得到的将是“真知识”。然而,这一套操作可能是获得“真知识”的充分条件,但不一定是“真知识”的必要条件。在管理知识领域,相当多的意会性知识也是“真”的,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一定的范围内是“真”的,但是这些“真知识”很难通过如此一套标准。例如,意会性知识在这套操作的起始阶段,即“形成假设阶段”就会有很大的麻烦,意会性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形成表述清晰、逻辑严明的假设。主流西方管理学因为这些意会性知识的麻烦,断然将其排除在主流管理学研究范围之外。主流管理学尽管“主流”,但也只属于管理学研究的一个流派,这样做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定要坚持“主流帝国主义”,将其作为一种通行标准强加到其他研究范式上,则欠妥当。元管理学既然以全部管理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就还需要考虑普适性之外的地方性、本土性、个性化的管理知识,根据其在管理实践中被应用的情况,为各类管理学知识确定“真”的标准。

三、元管理学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意义

如果管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就不会存在本土管理学――本土管理学之所以存在,正在于它是普适与特殊、科学与人文艺术的混合体。假如丹宁布灵(Dannenbring)的观点正确,管理学研究

的目标如果是追求单一的普适性的理论体系,则本土管理学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因此,本土管理学所以存在、如何存在及其研究方法论正与管理学的学科属性、学科结构等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元管理学的研究主题。

在2009年第二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论坛上,北京大学巩见刚(2009)提出,管理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管理学研究中发现的规律很难保证有普适性和重复性。华南理工大学张树旺(2009)在《普适性与民族性的真正对话的开始――“管理学在中国”论争的方法论意蕴》中认为,科学主义管理是以实证研究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点是严格的科学性、普适性和逻辑性;人本主义管理学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研究底色,其研究特点是艺术性、民族性和有效性。此双方近20年来(实际上为100多年来――本文注)互为诟病,难以对话,这一学术对立源于“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或者“管理学的普适性与非普适性”的经典命题。

情境化是著名管理学者徐淑英教授(2008)所首倡的一个概念,徐教授对情境化的定义非常简明: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指将研究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徐淑英认为,情境化在管理研究中越来越重要,它是在中国进行本土研究的关键要素。徐淑英教授指出了情境化的4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决定研究什么,即研究者不仅应该关注已有的(西方化)主题,而且要问一些中国的公司,管理者和员工所特有的或重要的正确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理论的情境化,即将西方理论和假设进行适当的修改使之适用于中国的环境。第三种方法是测量工具的情境化,使在西方环境下开发的构念在中国情境下仍然是有意义的。第四种是方法论的情境化,就是在中国情境下使用新的方法论来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5

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依靠企业行政组织、按照企业行政渠道管理企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行政管理的手段,通常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奖惩条件等。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权威性。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上级权力与权威性基础之上的。上级行政机构没有相应的权力和权威,就不能下达命令、指示或规定等。但是,还要指出的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上级权力是否运用得当和下级是否服从等诸因素。

———及时性。由于企业行政管理是用命令、指示等来调整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故其手段和方式直接具体,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又配以对违抗管理的惩罚措施,因而能迅速发挥作用。而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达到管理目的时,则必须有执行反馈调整执行的操作过程,因而常发生滞后。因此,在企业大量日常性经营管理及人事管理中,或企业遇到突发事件及企业环境不稳定时,行政管理的及时性就能发挥重大作用。

———纵向性。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行政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自上而下的纵向指挥和协调的,往往是企业上级行政机构直接对下级的指令性要求,因此主要是纵向性的。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和内容

企业以经理或厂长为首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行政手段,把企业各环节、各部门联结成一个健康运行的有机整体,并通过各种行政管理手段及时有效地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企业行政管理是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的:一是计划工作。即确定管理内容的目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必须具有计划性,这是企业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保证行政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二是组织工作。企业的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的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三是指挥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中采取的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包括建立激励机制、监督系统和制定奖惩条件并认真执行。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内容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和行政管理自身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要求的行政管理主要侧重于正常组织经济活动,包括财务和销售管理、信息、沟通以及公关和劳资关系等。实际上,这种要求一般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纯粹的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本身则要求:

1、实行和完善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行政首长(厂长或经理)负责制,建立以其为首的指挥系统,是科学行政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首先必须明确行政首脑的职责和权限,保证其有足够的行政权力和必要的权威;其次,必须保证行政首脑的管理措施有可靠的行政实施渠道;再次,行政首脑必须有一个高水平的咨询机构,保证其管理措施不致因考虑欠周或个人判断失误而产生负面影响。

2、合理选择和设计行政组织机构。企业行政管理是依赖行政机构渠道进行的,所以,选择和设计符合企业内外特点的组织机构是保证行政命令、指示等迅速流动贯彻的重要前提,是达到行政管理目标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最忌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渠道间沟通不畅、环节繁多,从而造成公文旅行和效率低下等弊病。因此,合理设计与选择行政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科学化密不可分。

3、选拨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现代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要有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一般素质包括:良好的个性和心理特征、优秀的政治素质、强烈的创新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能力结构包括以信息处理能力、组织咨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择优决断能力为内容的决策制定能力和以善于选择实施办法、用人知人善任、协调统筹全局、应变临阵不乱为内容的决策实施能力。知识结构则包括一般知识、管理知识和技术知识三大方面。可以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致胜的法宝。

4、确立正确引导、准确评价与适当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企业行政管理的最佳化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管理者的积极有效的配合和实施。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而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有效实施对人的管理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以恰当的目标来引导正确的反应行为,以准确的绩效评价作为奖励的科学依据,以不同客体的针对性奖励措施完成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引导、评价、奖励三者的有效结合,激励机制才会在企业行政管理中达到预期效果。

5、讲究行政管理的艺术性。行政管理中还有许多艺术性问题,如什么时候下达命令或指标、怎样下达、辞语如何表达等,都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就要求行政领导有高超的行政管理艺术,注重管理对象的心理因素,讲究说话艺术,善于把行政命令转化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三、企业行政管理改革的思路

与世界现代先进的企业行政管理相比,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后遗症在我国企业行政管理中还远未消除,因此中国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工作艰巨而迫切。这其中,除为适应市场经济而转机建制和提高管理水平外,还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按规范化要求,适当调整企业行政机构。目前,虽然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经过多次调整,但仍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如企业行政机构臃肿、人员配置紊乱、管理渠道冗余复杂等。对这些问题,应从行政机构的体制和结构两方面加以解决。要明确各级行政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按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去合理建立行政机构系统。

第二,健全企业行政管理的领导体制。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包括三方面内容: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咨询机构为补充,建立有相应的行政监督部门。我国现行的企业领导体制基本上是党政合一甚至以党代政,未能给行政首长以真正有效的有行政管理权。有的企业领导体制不健全,以行政首长的个人意志代替行政管理的系统工作,或缺乏相应的辅助人员,或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和手段。这些都要逐步改进,以加强和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

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范文6

关键词:素质 能力 护理管理 护士长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38-01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其中管理者是活动的主体,护士长即为科室和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是摆在当前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中应注意的技巧探讨如下。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1.1 适应护士长角色。护士长角色主要有:医院、科室、护理部要求护士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满足患者的需要;树立良好的护理专业价值观;满足护士群体利益的需要,加强与科室、人员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等。管理学者Mintzberg认为护士长承担着10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

1.2 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利影响力又称自然影响力,与权利影响力不同,它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它是以个人的品德、才能、知识、感情等因素为基础形成的。按现代管理理论,可以认为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范型,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树立职业忠诚度,培养创新能力,锻造执行力,强化学习能力,塑造人格魅力。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理上信服、尊敬、顺从和依赖,并改变她们的不良行为。

1.3 出色的管理艺术。护理管理是一种技巧,是一门艺术。一位富有管理艺术的护士长,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不同护士的各种不同的心理,即使批评对方也能让对方接受,达到预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护士长应该学会充分运用各种管理艺术包括决策艺术、指挥艺术、交谈艺术、激励艺术、协调艺术等,才能成为合格的护士长。

1.4 学科带头人。护士长要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等。应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成为学科带头人;要有精湛的操作技术,在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方面要做出表率,赢得护士对护士长的佩服。护士长要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积极开展护理科学研究。

1.5 护患代言人。“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作为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主动为下属排忧解难,让下属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护士长还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和陪人的要求,与相关科室人员联系和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2 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2.1 强化培训,增强管理能力。护理管理具有独立性、综合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可分为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三部分。实践证明,单凭经验管理是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发展的。学习是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护士长应以学习护理管理知识及护理专业知识为重点。我们医院先后举办了护士长管理知识培训班和新上任科室领导培训班,邀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护士长讲学,进行现身说法,解决护士长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对新任和年轻护士长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长期或短期、自学或脱产等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次培训,或派出去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进修等。尤其是对新任护士长,应进行岗前培训,让有经验的护士长对新任护士长进行一对一的帮带。上岗后应继续参加护士长系统的管理学习和教育。

2.2 实行护士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护士长在任职期间要根据医院、护理部的工作总目标,结合科室工作、护理人员结构、素质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对护土长的任职进行考核,了解护士长履行职责、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情况,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采取年度护士长述职,综合科室工作质量达标等管理项目和个人德、能、勤、绩的实际考核,进行科室内民主测评,医院考核组进行综合分析,对照考核标准逐个做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结论,提交院领导审议,从而促使护士长在竞争中提高自我,增强护士长团队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绪君.管理学基础.北京:中央广大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