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1

根据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关于组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自查自纠的通知》(苏高企协[2013]1号)精神,按照《无锡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自查自纠实施方案》的部署、安排,做好宜兴高新技企业自查自纠工作,把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自纠实施方案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宜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及时召集各成员单位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学习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自查自纠工作,同时及时布置到各镇、园区、街道科技管理部门,并分别落实到各企业。

一是认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及时召集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召开自查工作动员会,强调高新技术企业检查的重要性、严肃性及其对规范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和意义;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表》等表格,指导、督促企业填写《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表》、《参与企业专项审计中介机构及相关情况表》和《高企税收及优惠情况表》。

二是做好高新技术(后备)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按照《江苏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切实做好拟申报企业摸底筛选工作,提前做好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申报准备,对于符合《江苏省高新技术(后备)企业管理办法》条件的企业做到应报尽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管理,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为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量、质齐升挖潜开源。

三是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复审)工作。熟悉和领会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组织申报2013年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苏高企协办[2013]5号)和《关于做好201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工作的通知》(苏高企协办[2013]6号)文件精神,做好2013年第一批相应辖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复审工作。

截止去年年底,宜兴共有高新技术214家,高企拥有量位列全省县级城市第三。93家企业入围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入库企业,新增火炬计划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141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4.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49%。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价值链;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由于技术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得愈来愈明显。科技革命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竞争的焦点也开始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技术的重要载体,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对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主要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在规模上,同时也在数量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以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行业等最为突出,连带着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产业技术的多层次性,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有实力、有潜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也面临着各方面严峻的挑战,其突出表现就在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较弱。如何培育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术界与实务界已经从多方面展开讨论,本文试图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探讨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 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具有重要竞争意义的经营活动中能够比其竞争对手做到更好的能力,它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不会随着使用递减,这种核心能力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各种技巧、知识和人的能力之中,对企业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价值链是指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的创造价值的一个动态过程。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也可以发现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价值链理论是企业判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基本依据。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身特点的价值链,而且企业也并不是在每个环节都会创造价值,只有特定的价值活动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这些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企业只有抓住了这些特定环节,才能形成企业难以被模仿或复制的资源或能力,才能与竞争对手相比获得竞争优势,而这些优势是通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表现出来的。本文正是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利用价值链理论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战略环节,并围绕战略环节提升企业整体价值。

2 基于价值链理论分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切入点

2.1 技术开发活动重要性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研究、开发以及生产销售高新技术产品或大规模使用高新技术的一类企业,它与一般传统企业的本质区别就是其为社会提品或服务时所使用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由此也体现出知识与技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按照价值链理论,技术开发活动属于支持活动,由此可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将技术开发提升为基本活动,将其确认为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强化这种优势更容易使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2.2 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整合

价值链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两大类,其中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销售、服务;支持活动包括:采购管理、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价值链中基本活动之间、基本活动与支持活动之间以及支持活动之间存在各种联系,选择或构建最佳的联系方式对应提高价值创造和战略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产生也是企业中各个不同部分有效合作的结果,是各种单个资源整合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技术开发仅仅是高新技术企业确立核心竞争力的其中一个关键性活动,价值链中的生产经营、市场销售等基本活动也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性活动,另一方面价值链内各种活动的整合也可以使企业产生协同效应,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3 关注外部价值链体系的推动

企业价值活动的联系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的价值链,还存在于企业与企业的价值链之间。价值链分析应该是系统化分析,应以企业为中心,分析与企业相关的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在内的各项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尽可能优化外部企业价值活动与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衔接,延伸企业价值创造的链条,拓展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价值活动。

3 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3.1 加强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资金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发展,为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保障。首先,政府应加大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并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活动的资金投入,成立不同技术领域的研发与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水平的进步;其次,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应该鼓励广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合作,加快解决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再次,在技术市场方面,政府应采取相应的税收优惠,促进技术市场的繁荣发展;最后,政府还应该协助企业搭建融资平台,丰富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引导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支持和倾斜。

3.2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做好员工培训,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建立技术监控系统,随时跟踪行业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科学决策,快速行动,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同时做好技术反馈,提取创新基金,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循环。企业可以采取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的方式,全方位的利用各种可能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速度,培育新的市场增长点。其中应重点应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使技术开发这一价值环节的潜能充分发挥并放大,从而形成企业价值链增值的竞争优势。

3.3 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共赢发展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即是有着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合作研究与开发、共享资源和增强竞争能力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互长、风险共担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基于价值链理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清楚地分析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在哪些方面处于劣势,从而确定出企业在价值链的哪个环节上需要合作,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战略联盟。企业的战略联盟对象可以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的同行竞争者,从而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或降低竞争风险,还可以包括企业外部价值链体系上供应商、分销商和购买商等企业,实现相关企业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烨桦,周婷.关于提高浙江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3,12.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3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隐藏的问题也逐浮出水面。如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生命周期短的状况。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是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思考可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是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措施,其中强化企业合同管理措施更是重中之重。

企业合同的合理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企业较一般企业有巨大的优势,依靠其技术先进,产品高端等特性,高新技术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形势。但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而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一个企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中企业合同管理更是起到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条重要意义:

(一)企业合同的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的影响

企业合同是一种法律文件,一旦签署将会产生法律效力,对签约双方都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任何一方违反合同条约都将承担相当的经济损失。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签约时要特别注意,对合同方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对方拥有与己方合作的能力,也要求对方拥有较高的信誉,重视合同商谈、拟定、签约、履行等各环节的控制,降低合同签订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投资、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等重要经营活动时必须要注意谨慎签约,如果对合同的条约内容不十分重视,就可能使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作,甚至使企业上当受骗,给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甚至失败。

(二)企业合同的管理对企业效益和信誉有直接影响

企业的信誉是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而产品的质量更是企业的生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效益。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优质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如果在引进重要的生产设备时,若对合同标的物的品种规格价格等内容的约规定存在漏洞和瑕疵;若在履行合同中,没有合同的事中控制;甚至在引进设备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对方违约,那么在企业生产经营初期,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和到货期限就得不到保证,从而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也会有很大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符合规定质量的产品,就无法向购买本企业产品的另一合同相对方履行合同,必然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同时,在销售环节,如果没有在合同方面规定有利于本企业的诸如付款、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完善条款,没有对合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必然在售后纷争不断,企业往往经济和声誉同时受损。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的管理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的问题。要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职能机构,明确其在合同的商谈、草拟、签署和履行等环节的分工,对相关权利进行合理分配和制约。同时引导各职能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

在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的同时,也要确定一套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一套制度应当包含合同前期审查制度、合同的批准制度、重要印章的使用制度、合同信息管理制度等组成部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善性。通过对合同前期的严格审查能够得到签约方详细的资料,包括其履行合同的能力以及信誉等重要信息。同时,也能对合同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判定,避免签订对公司发展不利的合同。合同的批准和印章的使用制度可以给合同签订的安全性再增加一道防线,对商业欺诈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而合同的信息管理制度要求对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很好地适应了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种类繁多,合同变更较为频繁的特点,避免人为管理时由于合同信息量巨大,内容繁琐等问题出现纰漏,给高新技术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合同管理的这一环节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合同管理不仅可能影响企业的安全、产品质量,更会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和信誉。所以,做好合同管理工作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攻克的难题。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情况下,合同管理仍有可能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但是,工作人员的因素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工作人员态度不够严谨,导致在合同签订前不能很好地调查合同方的具体情况,没有获取有效的信息;在合同签订时又可能出现不认真审阅合同条款的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有可能对高新技术企业造成损失。

所以,必须加强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工作,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其对合同法的了解,从而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避免在合同签订时出现由于员工专业素质不足而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情况。同时,要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实行竞争上岗制度,形成对高新技术企业合同管理员工的有效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并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

加强对合同签约的跟踪管理

合同的商谈、拟定、签订和履行等各个环节都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过程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同的质量,致使高新技术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往往缺乏对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的跟踪管理,导致合同签订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纰漏。要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就要给予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相当的重视。在合同签订前,需要详细调查合同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其经营能力、信誉评价、履行合同的能力等,做到在签约前对合同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防止上当受骗。在合同的商谈和审核期间,要对商谈过程进行充分准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为公司争取利益。同时,也要对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专业的鉴定,确保其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合同质量,避免出现法律纠纷。在合同签订之后,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合同方的监督,确保其能够认真履行合同内容,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对合同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并进行相关记录,以供日后调用查阅。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无论是知识的创新、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还是产业升级的促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都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所以,高新技术企业更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需要核算为取得和使用人力资源所发生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需要核算为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即增加人力资本所发生的投资,还要核算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和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怎样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管理,努力做到以较少的投入,换回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为特征、以研究开发为手段、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并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综合效益的新型企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高度的创新性、高度的增值性、高度的渗透性及高度的风险性等特征。人才是高科技企业的灵魂,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的选择、开发和管理对其发展有特殊的意义。它具有一是可以降低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二是为决策者提供人力资源成本信息;三是有利于企业正确反映其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四是有利于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提高对企业的责任感。

    (二)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从另一角度看,人力资源成本直接反映了企业对劳动者的全部投入,是职工经济效益之所在,其数额的增减对职工的积极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他涉及到下岗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投入,是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工资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正在逐步进行改革,工资奖金制度正朝着工效挂钩(即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经营者年薪制、职工持股等方向进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正逐步建立,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的形成机制中,开始引入了市场机制,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现代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科学地配置劳动力,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之间、劳动力各结构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避免人浮于事等劳动力资源的浪费现象;二是要求按照先进合理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标准,对人力资源成本实行标准化管理;三是要求实行全员效率管理。

    3.加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是促进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二、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既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如此重要,那么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势在必行,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管理研究起步较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最终决定于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整合的结果。许多国有企业没有或不完全形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人的管理仍停留在耍“大棒”的水平,强调通过“控制”和“服从”来实现人与事相适应,而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略了人的积极参与;忽视了人的进一步学习、提高的需求;把人看做是成本而不是可供开发的资源,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节约成本上,忽视员工培训开发等。

    2.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下

    由于存在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使得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管理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了人不能尽其才、不能尽其潜能的局面,使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直接导致人员严重流失。

    3.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对象不够明确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和智力密集型的企业,对人才对知识具有极大的依赖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激励机制的主要对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的主要对象不够明确。有的企业的人才激励所针对的对象往往只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4.机构、职能重复设置,导致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过高

    目前有很多高新企业虽然引入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应是精简高效。然而,由于受模式化的误导,企业不从实际出发,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管理方法及管理思想的一成不变导致企业机构的重复设置,大量管理层冗员的存在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中的使用成本和保障成本居高不下,也造成政令不畅或消极怠工。

    5.分配层次不明显,导致人心涣散,人力资源培训成本、离职成本和取得成本的增加

    某些高新技术企业现行的工资制度相对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仍存在弊端,薪酬体制不完善,薪酬构成单一。不少企业忽视了岗位对员工的要求和员工胜任岗位的能力要求,而在企业里讲资历,导致有能力不如有资历,真正有能力可以搞开发搞研究的人员却没能得到与其对企业的贡献相对应的报酬。这必然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流失和各层次员工凝聚力的减弱,劳动积极性的降低。还有的是虽付出相当的劳动,但在外企、私企和国企之间的员工工资收入,特别是高管的收入相差几倍或几十倍,也导致了国企人员流向外企、私企。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一方面导致了企业离职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企业为弥补人才离职所造成的空缺不得不重新招贤纳士,进行培训,从而增加了人员的取得成本和使用成本。

    三、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策略

    人力资源成本是高新技术企业成本、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在产品市场的竞争力。鉴于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中存在各种问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笔者针对劳动力资源“招—养—育—留”等诸环节尝试提出了几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策略:

    1.关于取得成本的控制策略

    企业应该开多高的价格来招聘人才,才能做到既吸引优秀人才又不至于使企业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呢?根据价值规律,在一个正常、成熟的人才市场中,人力资源的价格应由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人力资源的价值指人力资源为企业组织提供的有效的能力。一个人的经济价值由形成其目前的身体状况和知识、技能水平所投入的各种生活资料的价格、健康保健投资、教育培训以及放弃其他工作的机会成本等决定。明确人力资源的价值后,企业应建立起由人力资源价值决定其工资的机制,即员工的基本工资收入即招聘成本应由构成其价值各项目分别按一定的回收期进行简单折算后综合来决定。应从招聘的需求、选用适当的招聘方式、规范招聘流程等各环节入手,力争用有效的资金招聘到和企业相匹配的员工。

    2.关于开发成本的控制策略

    招聘过来的员工,在工作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巧,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就是培训需求。在培训时,首先要做培训需求分析。其次进行培训成本的核算。培训成本核算的原则是:并不是最贵的方案才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方案才是最好的。第三要注意培训效果的优化。在培训工作完成后,要保证员工能够学以致用。

    3.关于使用成本的控制策略

    在使用人才时,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规划,而绝对不能仅仅为了图谋眼前利益,要有梯队规划,而且在工作时要有适当的授权。一个公司最大的不幸就在于:有才不知,知而不任,任而不用。所以,用人的最高境界是:授权给优秀的人才,让他充分施展出自己的才华,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任。使以牺牲成本为代价得到的人力资本真正运作起来。

    要避免授权后出现失误,就需要对授权进行预防性管理,可以把授权的程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在授权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根据被授权的对象选择相适应的授权程度。

    4.关于离职成本的控制策略

    就管理效率来看,企业内适度的人员流动可以促进员工间的竞争,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对增强企业活力有较大好处。但过于频繁的、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却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消极影响,导致企业经济上的损失,因此要尽量避免企业内的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那么,该如何降低企业内的离职流动率呢?要采取以下方式: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财物要素;企业研发;预算控制

一、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企业。它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另外,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可执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税率降低10个点,税额减少40%。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科技转型、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市场价值、提高企业资本价值。

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

172号)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规定, “企业应对包括直接研究开发活动和可计入的间接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应针对研发费用下设专项专帐,并且要将研发费用列出名细帐,台帐并列入财务帐套中,做到报表,帐本与凭证的一致性。同时,《国税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中也明文规定,对于企业没有研发费用单列,没有设立研发帐户,或是企业的研发机构与生产经营部分不分离的,研发费用完全是从生产费用剥离出来的企业,不能对研发费用准确、合理、分科目的核算与安排的,划分应用科目不清楚的,不能认定,若以认定通过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并取消资格。

从高新认定与审查的相关文件与政策可以看出,国家是重视研发法投入,同时也在积极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并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要求企业的研发费用核算更加的合法、合理、精细化、规范化,能科学的归集与整理研发费用,并绝对要与生产费用相分离。当然,同时也要符合会计准则、高新认定办法、财政文件、加计扣除等的不同要求。

综上阐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研发费用归集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完整、合法的核算出研发费用并能及时有效的监控与管理?对高新认定企业或是复审企业都致关重要。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三年,三年后仍要复审,这期间财政、国地税等部门还要联合审查,抽查高新技术的各个要素的完成情况,研发费用的专帐实施情况,要做到有证可依,有帐可查,帐则清楚,科目精细,一目了然。

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审计的问题

(一)研发费用的核算与安排与实际的研发项目不相符。研发活动也就是研发项目的设立,应是早于研发费用的核算的,因为只有项目的设立后,才会有研发活动而产生的研发费用,而大多数的企业基于各自的原因,或是重视不够,或是项目安排的冲突等问题,为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设立了研发活动,往往是一种形式,企业的财务与企业的研发中心不能有效的结合与统一,研发中心依技术与市场需要而设定的研发项目,而财务却是以当年可能或是已经产生的销售额结合本身的专利技术为基础来预算或是划分研发费用,从而设定研发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实际研发活动发生的过程不统一。企业的研发费用按新会计准则要求列入管理费用,所以一般企业应在管理费用下设研发费用,设置二级科目“技术开发费”。这样的分类年底再来回顾这个项目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年发生的总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发生的费用是多少,各个项目下的材料 、人工、动力、检测等费用的具体发生额等情况,可以合理的计算出项目的成果转化程度与投资收益的多少。但是很多企业不能区分研发过程中费用支出与成本支生,而是采用一篮子的方法,导致研发费用核算不明确,科目核算不精准。

(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数额与企业发生的研发费用不相同。高新技术认定通过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而研发费用的认定依据依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部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而定的。当企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认定时,依据的是国家税务总局《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虽然两者的认定与划分研发费用的依据前提是相同的,可是适用的情况又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二者研发费用的认定口径不一致,但是最终的原则并不冲突。

(四)研发费用的预算与控制制度不完善。研发费用的产生是研发活动的过程中,但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也会在每个项目设立前,针对研发费用做出预算。预算出材料、人工、设备、检测等费用,但是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却没有一个预算方案、监控制度来管理与完善费用的支出,这样就会导致企业项目在立项时的备案书,与企业结题后的验收书,在财务预算与实际支出方面相差过大。

参考文献:

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性范文6

1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保障

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也在于通过获得技术优势或用技术优势换取成本优势,进而获得市场优势。但这些优势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是否享有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因为在市场经济中,高新技术商品(产品或服务)的交易主要是知识产权的交易,而知识产权的交易归根结底体现为经济利益的交换与分配,离开了利益关系,就无所谓知识产权关系。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是通过授予知识产权主体一定范围的私权,允许其以书面形式向社会公众充分公开其技术或其他形态的知识为代价,换取国家法律保护下一定期限的龙断权。知识产权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从西方发达国家创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来看,知识产权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生产科技化、科技成果商品化、知识商品产权化和权利制度体系化”这一历史特征。知识产权是在法律上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确认,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财产,在高新技术企业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促进高新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已被世界各国所认同,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意识到用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1)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方向的引导作用。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而高新技术表现的“高”、“新”特点,使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进而导致企业对创新产品和技术路线选择上的盲目性。而知识产权由于是以公开技术内容为代价的私权,会使企业及时获知自己从事的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状态和技术的法律保护状态。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由此在企业对比分析以后,便可以已公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产品开发方向,确定技术开发路线,既可避免重复研究,又可保证技术创新难题在可能的技术领域和可行的商业领域中解决。

(2)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传播作用。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下,一方面可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引导其它企业对这种高收益的追求进而进行技术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持续创新。对国家而言,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通过持续创新,技术得到传播、扩散,形成新的产业群。授予主体以知识产权是将专有权和促进技术信息公开统一起来,其公开的技术内容为传播提供了前提,为知识的传播、技术的转移提供了极大便利,促进企业生产要素根据市场原则合理流动。

(3)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保障作用。知识产权对高新技术企业利益的保障作用还体现在:如果企业的知识产权被侵害,就会产生基于这种对知识产权支配权而形成的一系列的请求权和抗辩权,以保障企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如果对技术创新成果没有给予法律上的保障,技术创新的成果就会白白地“流失”,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总销售额的5%的研发投入就会付之东流,30%的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劳动成了徒劳。

(4)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规范作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竞争的存在使得不正当竞争成为可能,因为侵权仿冒的成本要比企业进行“高投入”的研发成本低得多,“寻租”行为成为可能。由技术创新形成的高新技术,因其易流动和无形性,使得技术秘密被侵权经常发生而认定侵权十分困难,知识产权制度追求权利人的技术垄断与公众利益的平衡,这种立法的“二元”价值目标决定了知识产权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同时又要遵守公平竞争原则。其次,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使其存在着被滥用的可能,由此在知识产权制度中确立的合理使用、在先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就是对权利主体垄断权的限制。再次,知识产权制度确立了发明人、专利权人和单位对技术创新收益的分配机制。

2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

发达国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定了名目繁多、卓有成效的商标战略、专利战略等知识产权战略,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如美国最早将保护发明人的专利制度作为市场竞争的武器。日本在日美专利战中受到挫折后,以美国为师,加强了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施。为了更好地占领加入WTO后的中国市场,各国跨国公司把对华知识产权活动的重点放在了高新技术领域。截至1999年12月31日,在我国专利申请中,国外知名的石化跨国公司申请的专利数就占到本领域的80%。在核技术、医药化学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90%以上是外国企业;在航天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国外比国内高出30倍,相比之下,知识产权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远未发挥其应有的制度保障作用,表现为:

(1)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意识缺乏。具体为:①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习惯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成果管理模式,往往凭着经验或传统观念进行市场经营,缺乏专利意识和品牌意识,或对品牌的保护和防范意识,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无形财产,没有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在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甚至被别人挤掉。②相当部分企业不是重复研究与开发,就是没有对技术创新的成果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反被他人以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有的则干脆仿冒别人的技术创新成果,严重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和信誉,更重要的是长期的仿冒行为会使企业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队伍,永远无法摆脱对别人的技术依赖。

(2)技术创新中尚未确定明确而稳定的知识产权战略。首先,研发项目的选择上缺少知识产权战略谋划。在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决策阶段,虽然有像海尔等极少数企业开始主动利用专利文献来为决策服务,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立项上都有一定的盲目性,或只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确定开发目标,没有想到或不会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全面分析技术、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不善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储备;其次,在新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不善于利用专利等知识产权文献来提高研究开发工作的起点和效率。往往是在专利文献上已经公开的技术内容,本来可以用来直接参考或不必再去开发的内容,有的企业却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自己从头做起,重复开发,做无用功。最后,研究成果的专利申请阶段,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中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些企业研制出新产品、新工艺后,由于没有申请专利,被别人仿制失去了市场,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被外国企业拿走或廉价买去,申请了外国专利,使该技术的出口反而受到限制。

(3)技术创新文化中缺少知识产权的价值内核。对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价值内核进行考察时,我们不得不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传统文化环境进行分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人治主义传统、德治主义传统、泛刑主义传统和无讼诉主义传统等传统法律文化。这些传统法律文化缺少知识产权制度和技术创新所要求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讲对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发展都具有消极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倡导追求产权的价值观和鼓励竞争的价值观,而儒家的“中庸之道”则与上述价值观格格不入,由此企业总是不能够主动、积极地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而是依赖于“家长”,即行政部门的指挥棒,以行政手段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3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

所谓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理解为:高新技术企业长远的发展和全局的利益角度出发,为了抢占或维持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确立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战略保障,这是因为:①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企业重视知识产权这一无形财产权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权明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是企业“法人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总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②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充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和控制企业的无形资产流失。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树立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和保护创新成果的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造成了知识产权大量流失。知识产权战略的确立,有利于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全面地、长期地和及时有效地保护。③企业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确保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④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企业制造国际名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应当从认清知识产权本质和研究知识产权战略入手,及时制定和实施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一般可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和商业秘密战略等。从对知识产权的运作角度又可分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企业知识产权利用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战略、企业知识产权投资战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等。

4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法律保障

首先要完善和制定法律法规,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以保证高新技术企业既定的知识产权战略按照预期目标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是依托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以其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保证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实施保障。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律环境是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对知识产权的利用、管理、保护都受到法律的规范,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每一步都必须以法律规范为行为规则;法律规范特别是知识产权法律规范,对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又具有可靠保障作用。可以说,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是有效的知识产权法律和知识产权战略性运用的共同结果。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必须遵循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