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内容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1

一、抓住各种重大节日的契机,让学生设计各类卡片

如,学校倡导书香满校园活动,我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了书签、书卡等,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学习;“六一”儿童节,我让学生一起设计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给最好的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植树节”我带领学生设计制作各类保护树木的标语,挂在校园的植物上,提醒大家爱护树木,热爱校园,从身边做起。“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我教学生制作贺卡和各种纸花献给老师和妈妈等。学生在此类的活动中,有效地巩固和实践了纸编技术,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设计。

二、班级环境布置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抓住班级环境布置,以及每月一次出黑板报的机会,以劳技作品为框架、各科知识为内容进行设计创作。这样的布置既美观,有立体效果、层次感强,又有知识内涵。比如,设计以书签为主题的板块。结合劳技课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各种形态不一的精美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上小诗、好词好句、格言、名人名言、科学小知识和数学智慧题等。整个内部设计好后,再用彩带或皱纹纸做成小花或者其他图形镶嵌在外框上,形成一版书签特刊。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适当教学生剪、折、贴等手工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中队角、学习园地等栏目,把劳技课中纸工、编织、手工等等劳动技能融入设计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励优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一种爱动手的氛围,创造一个交流、展示劳技活动成果的舞台。

三、学校劳技室开辟创新作品展示

学校成立劳技教室,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把学生各类创新作品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作品得到展示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创新,乐于制作。同时也给参观的学生一种学习的机会、创作的灵感。

四、争当“护绿小天使”

通过开展争当“环保护绿小天使”系列活动,让队员在争当小天使的过程中学习劳动种植方面的知识,知道植物对人类的作用及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名称,并认领一棵树,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学生定期做到:

1.认识树木,测量树径、高度,收集资料,填写校园树木调查表。

2.分小组认养树木,每周定期浇水,并随时关心,使树木不遭受人为破坏。

3.观察树木生长情况,记好植物观察日记。

学生在争当“护绿小天使”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林木、花卉的种植知识有效地得到巩固和应用。

五、成立“花山”实践基地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2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3

[关键词]实践能力;特色课程;实践基地;能力培养

农村幼儿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民俗,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进行幼儿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应结合园本特色资源,为幼儿提供各种参与实践的环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为幼儿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以“玩中做,做中学”的生活实践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原有经验基础,注重实践性课程内容的渗透,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

1.开展主题活动《春暖田间——马兰头》。根据季节特征及幼儿的兴趣及需要,主题活动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科学活动《认识马兰头》、语言类活动《儿歌——马兰头》、音乐创作活动《马兰头》、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等一系列活动。其中,社会实践活动《野外寻找马兰头》,旨在通过感知、寻找、比较,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野菜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术活动《制作马兰头》,则侧重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绘画、剪贴等技能。

2.开展主题活动《好吃的蚕豆》。立夏,农村有吃蚕豆的习俗,因此开展了《好吃的蚕豆》这一主题。科学活动《美丽的蚕豆花》和《认识蚕豆》,教师注重以幼儿实地观察为主。通过比一比、说一说、剥一剥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实际操作,认识蚕豆花、蚕豆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美术活动《制作蚕豆玩具》,教师让幼儿借助牙签等辅助材料,将蚕豆组合成各种有趣的造型。活动旨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锻炼手部肌肉,发展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开展主题活动《田园乐》。秋季是农村丰收的季节,为了丰富幼儿对秋天丰收的感受,教师围绕《种菜》和《水稻》两个内容生成了主题活动《田园乐》。根据孩子们喜欢的蔬菜,设计了科学活动《种植萝卜》,让每个孩子参与种植,学习正确地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并初步学会种植、管理萝卜的方法。科学活动《起米》,旨在让幼儿了解米的生产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如积木、瓶子等),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压、碾、滚等)起米,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严谨的科学态度。幼儿在体验到劳动乐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形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珍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二、充分开发与运用农村周边资源,为幼儿实践提供物质条件

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立足本地,从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挖掘与开发社会资源,让幼儿园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为此,幼儿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利用园内自身条件、社区、农村周边资源,有目的地选择和建立了“实践基地”,为幼儿的实践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1.开辟园内种植基地,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幼儿年龄小,活动范围窄,能直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因此,在园内创设一个自然教育的环境,对幼儿进行实践的生态教育极为重要。在幼儿园内开辟了“种植园地”,从而为幼儿主动探究与实践服务。

孩子们通过亲自播种、亲眼观察记录、亲身体验收获,初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特点,养成了爱劳动、与同伴合作等良好品质,激发了幼儿对大自然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体系第一次初具轮廓的表述,马克思在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展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它是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最初尝试,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这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一)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本文由收集整理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二)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或者说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那么生产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生产也就是劳动,这应当是无疑义的。劳动的现实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这一形式就是(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此,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劳动的人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就前一方面而言,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就后一方面而言,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由此可知,如果说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那么生产、劳动和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局限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也假定人有固定的本质,承认一个理想化的“人的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并由此出发用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和异化去说明社会历史。尽管当时马克思提出问题的着眼点是具体的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的人,但是作为他的理论出发点的异化主体,却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它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马克思虽然把劳动当作人的本质,但被当作人的本质的劳动并不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具体的现实的劳动,而是抽象地理解劳动,是劳动本身。

其次,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说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人,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更不是指奴隶和农奴,而是指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因而最终获得了一种理想社会关系的人。

最后,马克思还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的异化的扬弃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社会历史理解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过程,即社会历史沿着“人—非人—人”的轨迹而演进的过程,马克思的这个描述显然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类本质论述的理论价值

以往人们过分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把它看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内容,而忽视关于人的类本质理论,甚至把关于类本质的理论当作不成熟的思想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对立起来而加以否定。其实,关于人的类本质的理论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内容,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立足于生产劳动去揭示人的类本质及其特点,体现了一种把握人的本性的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诞生。欧洲哲学史上,历来有人道主义的传统,在许多哲学家那里都表现出了对人的问题的关注。黑格尔把人归结为“自我意识”,实际上就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把人看作抽象的精神性存在。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紧紧抓住自然界和人,力图把人看作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看作是类存在,但是他却把人的类本质看作是友谊、爱情、意志和心。在自然性上是具体的,在社会性上仍然是抽象的。尽管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不同,但如果从哲学思维方式上来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倒是一致的:都是思维与存在二元立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是用劳动来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改造的。他认为,劳动生活是人的类生活、类特征,正是由于劳动,人成为现实的存在物,成为自由的、普遍的、社会的和实践的类存在物。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发现了人的历史本质的运动和现实社会历史的运动。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5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程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堂教学中传授的知识,能否内化为学生觉悟、外化为学生行为,关键是让学生深入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去比较、去检验。我们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的原理、观点及其他社会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内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们较多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信念。

结合教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践锻炼,学生可能懂得许多“大道理”,如为什么要讲奉献,为什么要热爱劳动,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但却不一定有良好的奉献精神、自觉的劳动习惯和节俭行为,甚至出现“高分低德”的现象。我们根据教材行为要求,结合“规范”教育,开展以社会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双学”奉献活动,以社会公益劳动、学农等专业生产劳动为主的操作锻炼,既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行为。

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的社会实践,其效果就是指由实施这一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觉悟水平等发展变化的社会效应。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社会实践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以下几对关系:(1)主体和主导的关系:社会实践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如何,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关系。教师是主导,如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活动中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巩固提高,均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则是主体,是社会实践的具体参与者,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更不能颠倒关系。(2)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手段、是途径、是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目的处处体现着手段的作用。切忌为社会实践而实践的形式主义,以杜绝负效应。

劳动实践的内容范文6

【关键词】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环节。而目前社会上普遍反映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明显的学历虚高而能力有限、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象,社会较为普遍的质疑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因此,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如何针对现有培养状况进行调整、完善优化培养体系已成为函待解决的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目的就在于培育专业的社会保障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而在现实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本研究对我校社会保障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地方高校在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概述

研究生社会实践指高校根据培养目标利用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深入社会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从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假期社会实践、研究生挂职锻炼、与企业、政府公共部门联合建立基地、导师课题或项目引发的社会实践等。研究生实践形式多样,需要发挥高校、用人单位、研究生、政府的整体功能,“四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构建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

二、社会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研究对象为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的研究生。AX大学于1999年依托劳动经济学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成为获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全国第一批8个院校之一。2000年建立硕士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其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有扎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工具及样本情况

1.研究工具。本文的研究工具主要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对专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高校培养实践能力的方式满意度、获取社会实践能力机会、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以及硕士研究生针对高校培养其实践能力的现状提出的建议5个方面。2.样本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90份,回收问卷78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其中调查研一学生28人,研二学生22人,研三学生24人;男性14人,女性70人。采用spass和excel统计工具进行数据统计、图表分析。AX学校社会保障专业经数年发展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北京市重点学科,因此选取其作为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的被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三)社会实践状况测算结果

1.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时,认为重视和非常重视的占20%;28%的研究生表示一般,而不重视和非常不重视的各占55%和3%,共占58%。按1-5分进行打分,该专业研究生的重视程度的平均得分为2.84分,这说明大多数研究生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不能理解参加社会实践的重大意义,于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看成完成任务、走过场,社会实践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满意度。通过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保障研究生对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式较不满意,占到总人数的85%。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或项目不多。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一个导师通常带二到十几个学生,在项目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分摊到每个学生的机会均减少,并且学生大多从事的是一些辅的工作。第二,AX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实操性软件或者专业教育基地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后不能进一步领会,无法快速适应市场需求。3.获取社会实践机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此专业学生获取社会实践机会比较多,这是因为AX学校地处北京的优势,各种社会资源十分丰富,参加社会实践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选择去一些企业做人力资源实习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根据AX学校的培养方案,学制3年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为一年半,也就是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综合素养,增长才干,了解社会,增加社会使命感。4.社会实践和专业相关性调查。当被问及“您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吗?”,75%的学生认为不相关,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集中于企业实习、社团活动、校外兼职三种方式。从社会保障的培养目标来看社会实践应有较强的专业相关性。而在企业实习中,大多数研究生从事的是人力资源实习,而社会保障专业与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习内容重合,这样社会保障学生在人力资源实习中并不占优势,对今后职业发展不利。

三、相关对策探讨

(一)加大宣传力度,加深认知程度

大力宣传社会实践,鼓励研究生全身心积极地投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实践在自我发展成才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寻找实践的机会,同时避免社会实践“走过场”、“流于形式”,要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长期顺利开展,导师作为学生研究生的引领者,可以给予适当支持与引导。

(二)加大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保证社会实践长期稳定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场所,鉴于社会保障实践基地平台在AX高校还属于空缺状态,大学可根据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状况,联合企业或政府公共部门投入资金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稳定的专业发展平台。具体可以模拟社保部门的工作程序和场景,学生通过操作社会保障软件,更深入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增强实操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持续增加经费投入保障

实践活动的长期顺利进行依赖于充足的经费,可以通过学校财政拨款、拉取企业赞助等方式筹集专项资金,为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筹集的资金用于基地建设、专业人才聘请、活动经费,此外,要设置奖学金加大对实际操作能力强学生的奖励力度,鼓励学生创新,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解决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指导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一批专业的管理人员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领导、组织、协调活动,并能够及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践教学的安排评估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科研、教学结合,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最后学院对该专业的总体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归纳,汇总形成评估报告。

(五)实践内容应注重与社会保障专业紧密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是一个“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综合事业,因此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实践技能的综合性专业人才。目前行政事业、企业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潜在需求大,而高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专业社会保障人才的重任,必须改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就业竞争能力,有效弥补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不足,解决人才需求和供给脱节现象,这也是高校的责任所在。

四、结论

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三个方面,而操作能力、科研能力又依赖于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实践能力成为高校制定培养方案时关注的重点。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之上,高校必须完善培养机制,加大投入,加强组织管理,探索实践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同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利用社会优质资源,共同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最终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斌,苏同营,贾强,等.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64-65.

[2]陈闻,杨丽媛.论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101-104.

[3]谭彦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10):85-86.

[4]安华,张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开发,2007(7).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教究,2005(12):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