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学习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高学习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高学习计划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1

【关键词】化学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所以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知识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谈闻名世界的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其次,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来简化记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烧的条件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片、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缺点,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或口头表达练习,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实验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选归纳、补充的能力。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2

心理学明确指出:“兴趣是人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对于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一旦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就会学得生动、活泼、有趣。由于初中化学分化点多,培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时时把握学生心理特征,注重诱导、激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较好的效果。

一、认真上好绪言课,培养兴趣指向性

青少年充满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往往可以转化成为对事物的兴趣。要使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教师就必须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努力把学生的兴趣指向化学,努力使他们对化学具有新鲜感,对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充满新奇,觉得化学领域吸引人。因此,对绪言的教学,我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有趣问题。在学生盼解释时,我有意识地只解释其中个别简单的问题,给学生造成悬念,然后强调指出:要科学地解释以上问题,就要学习一门新学科――化学。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化学。紧接着,我特意安排了一节实验分析讨论课。师生共同做好了两个演示实验。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再联系实际、强化巩固,留待学生课后讨论、分析、思考。

启发教学知识要活,突出兴趣集中性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后,重要的问题就是使学生保持、巩固和稳定这种兴趣。因此,设计好、讲授好每堂课,突出学生兴趣的集中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成为教学的关键。回顾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采用“引导自学、启发讨论、课堂训练、归纳小结、练习提高”五结合的方法,实行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内容,面向大多数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而中肯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面向学生的实际智力水平,从他们所感兴趣的问题或他们的特长出发,组织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

对所教知识及时进行小结,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叙述概念的准确性。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问题,要言简意赅地解释,切中要害,使学生心悦诚服。

二、精心组织实验,培养兴趣探求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探索化学知识的规律,巩固和验证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因此,对每一个演示实验要做好充分准备,实验中把握学生兴趣的分寸,因势利导,提出实验中的有关问题,让学生讨论,从而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每次都能根据学生智力、能力的差异,合理地编组。做实验前,就实验目的和要求、仪器、药品、操作步骤、现象、实验原理、结论、解释等几个方面刻印好表格,发给学生,组织各实验小组对实验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实验中边观测实验现象、边记录、边填写,教师巡回指导,循循善诱,把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转化为对知识的探求。纵观历年来教学实践,学生在实验现象的诱导下,经过分析、推理、对比、类比、归纳和演绎,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深刻地理解了书本知识,激发了求知欲,增强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耐心诱导学困生,建立兴趣稳定性

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解决另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困生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片面追求升学率,智力低下,方法不得当,思想包袱沉重等。因此,我们一要亲近他们,不歧视,消除学困生在心理上自卑感,树立信心。二要因材施教,层层引进,步步深入,使他们乐意接近老师,做到不懂就问。三要耐心辅导,把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学困生的可接受性结合起来,设计辅导方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使之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之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四要使学困生在学习中常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他们才会对以后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四、精心设计试题,提高兴趣自觉性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而考试成绩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因此,考试的试题应有一定的区分度,注意关注学生容易忽略、混淆的问题,做到及格容易高分难。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和总结,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这样,学生既感到化学学习不难,又感到化学考试容易失分,主动地认识到化学学习非要扎实钻进去才行。事实告诉我们,只要认真设计好每一次考试试题,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3

高职高专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以要不断的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以便培养出来人才能够更加迎合企业的需求。所以,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会计信息化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进行的推进,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职高专院校做为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所担当的责任非常重大。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模式展开非常系统的探究,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使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所以,本文所述高职高专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高职高专教师一直深入探究的课题。

一、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算轻管理

在高职高专的日常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帮助学生考取会计证,过多的重视会计的基础知识,对于相关的管理、分析财务报表等相关课程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实训课程当中,过于重视手工进行记账,针对信息化的相关学习,只是通过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课程进行[1]。在大多数的会计相关课程当中,也都开设了非常系统的实训软件课程,但会计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不能迎合信息化进行发展的脚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方案上,存在事后算账以及单纯进行核算的问题,很少对事前进行预测,具体决策的功能没有为企业进行研发等,对于财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不能嵌入整个业务当中,没有价格层面或者服务层面的优势。

2、课程与实际岗位脱节

会计专业一直应用的授课体系以及具体的实训课程,在实际实训当中存在岗位分工凌乱、互相协作性比较差、效率有些低、没有与实际授课的内容进行良好的衔接。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对会计岗位相关知识有深刻的领会,不能很好的适应岗位,迎合岗位的需求。当前,在一些院校当中,针对实际岗位实训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设置有些不合理、实训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岗位分工不合理,没有将不同的岗位联系起来,不重视核算流程当中的连续性和操作当中的复杂行为。每科课程当中,对于内容的具体划分与岗位所具体的要求存在差距,目前所应用的教材,并不能迎合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定位,以便课程与实际岗位的工作任务能够有所对应。

二、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1、构建课程单元实训平台

该项平台的构建是将理论相关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的巩固,意在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每一学科当中对一个单元进行讲述之后,甚至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述完成之后,在教师要在制定的教学计划当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对实训课程进行的分配比例[2]。会计专业当中设置的会计基础能力、理论基础、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以及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皆需要在理论的教学当中加设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当前,在大多数的财务软件当中,都设计了实训功能,有些原始的凭证、填写账表等工作可以及时让学生得到训练。例如:在会计电算化的日常授课当中,其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教学非常重要,在相关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之后,马上进行实践课程培养,不但有益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进行授课,在授课中包含了教学、学习、实践,在教学的内容上展现出了过程系统化的观念,借助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实现工学相结合的目的。借助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会计相关业务的处理,学生对企业的真是运作流程更有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清晰具体业务核算内容,可以自行处理一些会计的基本工作。

2、构建分岗位综合模拟实训

这一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依照企业提出的真实岗位要求,对学生的实际岗位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加强学生专业会计技能的提升。在具体的模拟实训当中,要帮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使其更快的进入到职业人的角色当中,这一实训的内容一定要将岗位的设计进行突出,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3]。同时,要以职业的角度对学生实施全面的评价,以便将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行为进行提升。这样学生可以在虚拟搭建的企业当中,认识比较真实的社会环境,进行分岗位的系统练习,完成手工信息规划的真实仿真模拟实训,这样的实训会将会计知识与实际的岗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当中,学生可以更好的练习资金的收付以及核算财务的能力,提升对日记账进行处理的能力,以及记账凭证、成本资金核算、账簿、编制报表的能力。对于会计主管层面需要掌握的相关审核能力,要结合工作任务的具体完成分情况,合理的组织并且开展授课的内容,把岗位的任务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样学生不但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又增强了动手的技能,还能更加迎合了现代企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总之,对高职高专基础会计的信息化实践授课模式研究,可以更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培养,明确会计信息化的关键技术能力,借助构建各项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不但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永红.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24-26.

[2]姜旭宏,苏毓慧,宋小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2+1”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68-169.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4

一、剪纸动手强化绘画练习——观察精微

美术课要使学生能够体验学习的快乐,更要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在大课教学设计《门的装饰》这课教学时,笔者把课题改为《门的市场》。给学生带来精彩的国内外有关“门”介绍的视频录像。通过教学,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的门。有大有小,让学生回忆和想象门上的颜色,涂上美丽的色彩,添上精美的纹样。在学生都完成作业之后,笔者让学生用剪刀将门剪下。笔者给学生们准备了一个门的市场的展板,学生们都很兴奋地把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展示,都希望自己有一席之地,连平常比较内向的学生都争着要去表现自己的作品,真正的门的市场诞生了。这样的效果和规模,让笔者和学生都得到了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随后,笔者对这一课进行了第二次的小课设计。让学生对事物作观察上的练习。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门的基本外形、色彩都有一定的了解。笔者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用眼睛精致细微的去观察。观察是学美术的第一步,它不是一般的观察,要看到物体的基本特征,更要能发现它美的地方。笔者出示上一节课学生看过的一幅门的图案。先让学生好好地看,让他们看到什么说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这幅图片,知道门所具有的基本元素,由门扇、门框、门枕石等组成,这些基本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对整体的把握和表现有一定好处。这节课,关键是指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让他们能仔细观察各部分的细节特征。

只有经过全面到局部的深入观察了解,学生才会对这些事物有更深的体会。有了新的认识,自然在作业中就有东西可画,也能描绘得更细致。以前的作业很单调,而现在的作业有更多的内容,更精彩的东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学到了一种技法,同时对事物的外形、色彩等的观察和描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对上节课来说有质的飞跃。

“学以致用,触类旁通”,同样的道理,学生也会用这种方法去观察发现其他事物的特征,这就是美术中的观察。让学生从小就有一双“发现美的大眼睛”,一个只关注事实和事件的人是不可能比一个更关注外界形色变化的人更能体会到生活情趣。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不光是手的训练,更要关注眼睛的训练。只有和外界有和谐的视觉关系,才能获得更美的享受。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光也会变得更宽泛、锐利,艺术趣味也会提高。

二、泥塑练习强化线描练习——练习精心

在《中国民间玩具》这课中学生对早期的玩具非常感兴趣。看到早期的玩具有些是用面粉制作的,有些是用竹木制作的,有些是用布料制作的等等。学生也展示了自己所带的玩具,发现现代玩具和民间玩具有极大的不同。民间玩具都是老艺人取材于身边及其常见的材料。由于课前笔者就让学生带上橡皮泥,同时在介绍民间玩具时也重点介绍了面人这一玩具的制作形式,学生急切想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面人玩具。笔者将学生分成8组,每组合作制作一到两个玩具。然后各组集中进行PK。在玩具的制作与创作过程中,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最后发现每组的作品都很精彩。

随后,笔者进行了第二次的小课设计,对学生的线描进行训练。这节课的训练笔者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能静心对待自己作业的过程,使自己的画面更显精彩。有些学生的作品还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和空间,但是缺少耐心和绘画技法,同时又得不到老师的进一步指导,使作品只能停留在初级阶段。培养学生平时精心练习的态度,对作品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即使一份普通作业,只要学生细心、精巧地去完成,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陕西的泥塑——挂虎。它的造型可爱,纹样精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于是笔者就把挂虎再一次展示在学生面前,这一次笔者展示的不是单一的一只挂虎。而是不同纹样、不同形状、不同时期的挂虎。通过对各种挂虎的认识及理解,加深了学生对陕西风俗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认识到我国的泥塑历史等。挂虎身上最有特色的就是纹样,笔者有意引导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克利说:"画画的过程就是牵着线在散步。"可以将挂虎进行形象化和拟人化等创作手法的处理,用线描形式进行绘制。这样,学生在创作时会有更加自由夸张的想象,将绘画内容用点、线、面的形式在自己的作业上呈现。在作业中笔者不断地引导学生运用夸张、变形、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联想,充实自己的画面。由于时间的充裕,想象的丰富,作业的效果学生自己都非常满意。

学生在《中国民间玩具》这一课中不但动手制作了玩具,同时还有不少学生非常享受线描这一过程。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做精致了,本身就是艺术和美的体现。

三、国画练习强化色彩绘画——体验精深

在教学《戏曲人物》这一课时,学生们的注意力被戏曲脸谱和服饰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发现戏曲人物身上的服饰装扮和头饰异常精美,都十分感兴趣。而学生对戏曲人物的一些动作兴趣表现平平。笔者就引导学生观察人物脸谱和服饰。有个学生突然说出了这个人物的装扮真难看,笔者告诉他们:“这是丑角,装扮是特地这样设计的。往往这些丑角在整部戏中,扮演的是小丑或坏人的角色。”在后来的作业中,由于水墨表现较难,学生都有用其他工具继续表现戏曲人物的愿望。

笔者对这一课进行了第二次的小课设计,设计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人物造型能力的练习。由于以往对人物造型的训练太少,导致学生画出的人物都是一个动作,个别学生连基本的外形都无法表现出来。在课前,笔者出示了大量精美的戏曲人物照片及各种工笔画的仕女图片,学生看到这些有一种急切想动手画的感觉。由于动态的人物绘制比较难,有些学生说“这些人的动作我不会画”。这时候,教师需要进行的不是一笔一画手把手的教,而是加深学生的体验。“你自己做同样的动作试试看,看看手臂是怎么样的?脚又是怎么样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头的动态又是怎么样的?衣服的形状怎样?等等。教师给学生的信息是让他如何得到启发,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戏曲人物的动态,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他们画出的作品肯定是与众不同的、特别出彩的。

戏曲人物不管是脸上的油彩还是身上服饰的色彩,它们的搭配都非常的强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其中的美。人们对美的感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培养的。自然中的色彩的颜色最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了解美术色彩的不同感受,明亮、高亢、低沉、热烈、温暖、寒冷、寂静、粗糙、光滑、柔软、活泼、跳跃等等,而这些感受由视觉进入学生的内心,都会激起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随着学生的体验加深,就会在平时的创作中进行运用。笔者把复印好的人物白描图片发给几个平时绘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让其上色。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上面开始认真地上色。这时关键是指导学生如何在画面上进行合适的色彩练习,使学生学会更多的配色知识。让学生体验运用同类色、渐变色、对比色进行绘制……最后出来的作业效果也非常理想。

体验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更深的理解、思考、分析、观察,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5

关键词: 职高化学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一些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不良,他们都秉持学一门技术的心态,对化学等基础文化科不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对化学课的兴趣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中职化学教与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环节做起。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广泛而密切联系的学科。职业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照本宣科,讲授空洞的化学理论,学生就会学之乏味。反之,根据化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用途,激发化学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内容时,我们首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很多围墙用的铁杆和家里安装的防盗铁门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腐蚀生锈,而在这些铁制品上涂上油漆却不会腐蚀生锈?在我国出土的古代刀剑为何千年之后依然那么锋利?这是学生在生活中亲眼所见的现象,这样的提问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会非常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一起讨论铁生锈的原因,学生经过讨论懂得了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则不会生锈,干燥的铁制品不会生锈。化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让学生轻松走近化学,喜欢化学。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结合,把课本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大脑思维,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有关“微观粒子运动”的内容时,我们无法让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微观粒子的运动,也无法用手触摸,常常只能借助挂图和模型,再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无法充分展示,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学生一看就能轻松理解和接受,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加深记忆。多媒体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发挥实验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形象生动的演示实验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给予学生充分动手、思考、发问和批判的时间。

有些实验可以边讲边实验,或者由学生演示,教师指导。比如在讨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时,可以充分利用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前钠为什么存放在煤油中,从而得出钠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使学生对氯气的氧化性有直观的认识,通过对生成白烟过程的思考,得到金属钠与氯起化合作用,再用形象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从微观结构到化学反应的具体化、形象化,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化学思维交互的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与职高生及时、反复地沟通、交流。有意识地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如中午到班转转、个别谈话、午餐晚餐一起吃饭、周末相约看电影、逛街等,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诉说在学习中的苦恼与忧愁,友好和善地引导他们不要畏惧化学,只要用心学,就一定会学好。

职高生由于学习成绩差,缺乏自信,迫切需要来自别人的爱、信任和肯定。因此,化学教师在上课时的每一个眼神、手势、语态都能使他们感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和幸福。在一次化学课上,教室里闹哄哄的,我灵机一动,拿出昨天收到的手机广告单,让学生欣赏,此时学生议论纷纷,我故作为难地问:“这些手机都很漂亮,外壳有铝合金、硬塑料、铝钛金。请大家替老师参谋一下,卖那种外壳材质的手机好?”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建议,罗列各种材质的优缺点,拉近了师生距离。

五、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产生学习兴趣

职高学习计划范文6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 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是指进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时,把教学理念、学校培养目标、课堂教学、实训及就业融合为一体,实现学校、学生、教师、市场及国家全面互动的教学改革过程。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改革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在稳步前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机械制造方面,其要求主要在于机械制造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而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因此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能极大的促进整个高职教育的的教学发展。

其次,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技术娴熟的专业性人才,而不是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缺少实战经验,光会纸上谈兵的人。因此,对传统的机械制造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再次,推进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 核心竞争力。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机械操作人员、机械技术人员以及机械管理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技术人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却也越来越明显。矛盾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推进高职机械制造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职机械制造教学现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高校教师在机械制造的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按照引导进入新课程,教授新知识,练习学到的新知识,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巩固,最后再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继续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单纯的记忆知识简单练习,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因而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机械制造领域,注重的是知行合一,需要把理论用于实际,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理论素养高技术含量的人才。有的高校虽配备实践基地,但设施不完善,可供操作的机械资源少,通常情况下是学生围着老师看老师如何操作,再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操作,并且可供实践的时间短,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一一操作,从而真正锻炼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进行过实际的操作。

三、高职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一)建立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以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和基本单位来划分专业的模块,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实际的技能训练当中,从而形成一体化的课题模块,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再按照课题模块的需求组成课程模块由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以期实现理论和实际的一体化。具体可分为划分机械制造专业模块,建立课题模块,建立模块课程这三个步骤。

(二)建立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好的实训基地是开展进行机械制造模块课程的有效载体,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出优质的具有专业职业能力的学生,需要根据机械制造专业模块来建立实训基地,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的机械制造技能训练需求。学校需要根据制定的模块课程的内容时间和学生的数量来确定实训基地的数量,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足的实训和锻炼。每个班级和老师都要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表来严格的执行,学生在完成了各个模块课程的实训学习后,等于同时完成了所有的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了知行合一。

(四)培养一体化教师

教师是一个灵魂角色,是整个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的执行者和引导者。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一体化教师在需要具备很高的理论素养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进行模块课程实训基地技能操作的教学能力,目前这样既有很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又有着丰富的机械制造生产经验的教师是十分缺乏的。因此,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或引进或培养一体化教师,从而进行学院一体化教师的建立。首先,可以建立一个一体化教师团队。此团队由一个可以完成模块课程教学的实训老师和一个专业机械制造理论教师及几个年轻教师组合而成。通过团队合作和彼此间的分工配合来课程任务,这样可以暂时缓解一体化教师缺乏的问题。在团队合作中,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无形中也促进了年轻教师的成长,使其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师。其次,把专业的理论教师安排到企业中进行技术实践。这样使得专业的理论教师在熟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生产技术工艺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和机械制造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想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学习,使得理论战线的专业教师在生产第一线得到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安排实训基地的老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训教师虽然具备了很强的实际技能操作能力,但其专业理论水平却是有限的。选择这样技术水平高而理论水平有限的教师到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习,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获得很大的成效。最后,对教师进行短期的培训和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学习。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国家师资培训机构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多安排教师在高水准院校进行交流与学习,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建立一支高水准好素养的一体化教师队伍,从而更好的培养机械制造专业人才。

(五)建立全新的符合时展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考核评价体系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在新的教学教学体系下,要根据模块课程教学的新特点来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如当学生每完成一个级别模块课题的学习就需要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没完成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就可以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若考核通过。则可以进行下一个模块课程的学习,若没有通过,就需要继续留在本模块进行重新学习和考核直至通过为止。

四、结语

一体化化教学,寓理论于实际,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穿插到了生动直观的实训当中。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划分不同的模块,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到实训当中,从而提高了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的操作完美结合,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又切实的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教学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如何更好的操作实际技能。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尤其是“世界制造中心”这一地位的确立,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必须深入解读行业发展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伟标.关于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职业,2010(2):29.

[2]周俊华.机械制造一体化教学改革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5):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