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学艺术效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1
关键词:幽默艺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平时的教研交流中,许多语文老师大发感慨:“现在的语文课越来越难教,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没有预期效果……”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教学达不到效果,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我们教师:因为一些老师在课堂活动中过于呆板、生搬硬套,学生觉得乏味,当然不会积极参与。对此,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适时采用幽默艺术,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就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体验与同仁们分享。
一、幽默艺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悦,使教师的学识、教学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慧。魏书生曾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学习应用文,对初中学生来说,应该算是头痛的了。那么怎样让学生能学会最基本的应用文,甚至喜欢上应用文呢?老师可以选择应用文中最有意思的广告入手。课前,并不介绍这节课的内容,而是在黑板上画一幅漫画。其内容:左边是一个飘着香味的牛肉罐头,右边是一头没了后半截身子、眯着眼睛在闻牛肉罐头香味的牛。学生看完漫画,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于是老师乘机说:“你们看这头牛面对着罐头多么的享受啊,虽然它的后半身被做成了牛肉罐头,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效应吗?”学生齐答说:“广告。”于是通过这幅幽默的漫画,师生就在活跃的气氛中进入课堂,当然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就来了,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学习内容。可见,幽默艺术的教学效果比强塞硬逼好得多。
二、幽默艺术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平等
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幽默艺术在人类社会中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它可以冰释误会、缓解气氛和淡化矛盾。教学幽默可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就应注重语言表达,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我曾经中途接手过一个班级――八年级三班。那时作为这个班级的新语文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是以后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在第一节课时,我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先和学生交流。我在自我介绍时说:“同学们要盯着我,发现有什么问题吗?”然后故意停顿了一下,见学生没有反应,就接着说:“其实很简单,就是老师个儿瘦小,但这恰恰印证了一句话‘浓缩的都是精华’,你们愿意让我这‘精华’带领你们畅游语文世界吗?”这短短的自我介绍就消除了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老师。当然以后的语文教学进行就十分的顺利。
三、幽默艺术可以激活课堂思维,增强学生记忆
教学幽默常富有启发性,从心理学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启迪性就是指教学的语言幽默,寓庄于谐,寓教于乐,使学生在笑中得到启发,获取教益。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状态趋于沉睡时能“幽默”一下,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会随之加强。正如德国著名学者海因・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在教学文言文时,对着一大堆的实词、虚词学生就叫苦。有一次教学《口技》时,讲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学生随口把它翻译为“(吓得)屁滚尿流,几乎全部走了。”我就故作惊讶:“怎么吓得两个屁股发抖,还在慢慢地走不成?”学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他们也觉得不妥,赶紧查字典,才发现原来“股”是“大腿”,“走”是“跑”。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学生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学习兴趣也大增,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勤思考多记忆的习惯。
四、幽默艺术可以顺势利导,消除课堂中尴尬
初中生刚好处在对爱情的朦胧期,也许是受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教师在学生面前对“爱情”两字很难启齿,即使在课文中出现这样的主题,也只不过是避重就轻的谈谈。其实初中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你越躲避他就会越追问,甚至导致教师没台阶可下。事实上,与其封闭堵塞,还不如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导,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给女儿的信》一课时,就从少数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导入,把课文内容设计成对话的方式进行,整堂课气氛热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爱情的真谛,又故意设计了一道课外活动题,即“如果把文中女儿问父亲‘爸爸,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向你们的父母提出,试试看父母会怎么回答?”有少数学生提出不做,有一位学生回答说:“父母的回答很可能是给你一个耳光。”于是全班哄堂大笑。在这时,作为教师不应该生气,因为学生的回答毕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但他的答案却跟预设的情景不一致,如处理不好就有可能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面对尴尬,老师不失幽默地说:“这也是回答,但如果你早恋了,这是父母的最好回答。”于是学生又笑。这一幽默,既解除了自己的尴尬,又使学生体会到早恋的后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五、幽默艺术可以展示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情操
幽默是高雅的艺术,是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创造想象和高尚人格的综合体现。我国学者所做的多项调查证明:“讲课有幽默感”的教师更受学生喜爱。幽默感成为教师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新时代教师形象至关重要。幽默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健全的品质。因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才能经受得起生活的重压,才能在沮丧中振作精神转败为胜,才能真正有“谈笑说尽古今愁”的气魄。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豁达开朗的性格,使他们能用笑容去面对学习压力,乃至生活压力、工作压力,让快节奏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幽默艺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是运用幽默教学并不是说在课堂上随心所欲,胡言乱语,这样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幽默艺术必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必须以不侮辱别人为前提,并且要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家庭背景,要明白怎样的学生应该采用怎样的幽默方式。教学幽默更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2
xx年11月29日,中国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xx-2020)》,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扶贫标准。
什么是贫困?依照人均年收入2300元的标准,一年以365天计,贫困就是那些每天收入不足6.3元的1.28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0%。
6.3元,对于身处繁华都市的城市人群可能是一顿早餐,一杯饮料,但对于贫困人群,却是他们一天辛劳与汗水换来的全部收入。他们在大山深处无法感知城市的喧嚣,我们在高楼丛中也无法了解贫困的味道。城乡需要了解,贫富更要理解。贫困人群需要自立自强,但消除贫困、帮助贫困人群走出贫困更是全社会包括你我他共同的责任。
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腾讯网及相关媒体单位共同发起实施“感受6块3——xx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活动”,倡导全民参与公益事业和消除贫困行动,表达对中国乃至全世界贫困人群的关注与支持,增进城乡之间、贫富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
xx年10月17日即将到来。在此,我们向全社会的朋友们发出倡议:
我们倡议城市号召全体市民,倡议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动员机构干部职工,倡议企业、事业单位动员机构工作人员,倡议各大中小学动员教职工及在校学生,倡议新闻媒体动员编辑记者及所有读者,倡议每一位公众及您的亲朋好友在10月17日0:00-24:00,体验一日三餐只花费6块3。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3
三国时期,不仅有像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有像诸葛亮、庞统这样聪明机智的谋士,还有刘备、曹操这样截然不同的君主。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曹操,我想为曹操正言。因为我觉得他是受了冤枉的。
民间不喜欢曹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说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我特意查了资料,曹操说地原来并不是这句话。他是怀着凄怆的心情,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个“人”特指吕伯奢一家,是“个别人”。当曹操发现自己错杀人之后,也是很伤心的,只好自我安慰。他能够“凄怆”,说明还没有“丧尽天良”。《三国演义》的改动就大了,“凄怆”变成了“理直气壮”。“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变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有什么区别呢?这句话说的,是普天下的人,是“所有人”。虽然都是恶,但恶得程度不同。
不管是将军还是帝王,都会不可避免地伤及无辜。曹操虽然犯了错,但他并不隐藏错误,而是很坦率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果换了一个人,会不会装模作样、虚情假意,反着说,“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坦率,是曹操的优点。
曹操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心胸宽阔,胸怀博大。甚至对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后来陈宫死心塌地地帮吕布打曹操,被俘以后,死也不肯投降。曹操对他说:“公台呀,你死了不要紧,你的老母亲、妻子和孩子怎么办?”陈宫长叹一声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母妻子是死是活,全看明公您了。”说完,头也不回,昂首就刑。曹操流着泪,为他送行。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帮着把他的女儿嫁了。对他们家比当初是朋友时还要好。
我认为,曹操还是勇敢的。六十六岁时,曹操一病不起。他留下了一份写得断断续续的《遗令》。然而,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却出人意外地不谈政治。对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只说了一句话:我在军中执法,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发得小脾气,犯得大错误,不值得效法。余下的内容,就是一些琐事的安排,有些絮絮叨叨,婆婆妈妈。这让后来一些人看不起。苏轼说,“临难不惧,谈笑就死”,才称得上英雄,像曹操这样哭哭啼啼算什么?我却认为,曹操临死前絮絮叨叨安排后事,正是他从容的表现。他能像以前那样,安之若素,平静地面对死亡,说明他很勇敢,不害怕。
但曹操也有很多缺点。他生性狡猾,假装头风发作,试探吉平;他生性多疑,误杀了蔡瑁、张允;他残暴凶狠,徐州屠城……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4
——读《生命流泪的样子》有感
五年3班 梁淑燕
爱,就像一朵绽放的茉莉花。它倾吐的是浓郁的芳香,纯洁而清新,文秘站* 它虽然没有蝴蝶花的绚丽,玫瑰的娇艳,秋菊的坚强,兰花的高雅,但它却有它本身独特的芳香,冰清玉洁。同学之爱;父母之爱;老师之爱……爱的茉莉开遍了整个世界,爱的花香令人沁人心脾!
《生命流泪的样子》里的主角盛欣怡,她是一个性格软弱,心底善良的小女孩。以前,她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家庭。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盛欣怡的妈妈得了不治之症,这一场飞来的横祸,使十二岁的盛欣怡体会到了命的残酷,爱的深刻含义。她明白母爱和父爱是无私的,她懂得了爱是生命的绽放。在她妈妈生病的时候,她二十四小时照顾这妈妈,妈妈一叫:“欣怡”盛欣怡就来到了她妈妈身边听命令。就在这每次的呼唤中,盛欣怡体会到了生命的残酷……读到了这里,我很佩服盛欣怡,因为她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妈妈在危机关头的时候帮助了妈妈,让妈妈以为自己还有第二次生命。
有一次,盛欣怡正在学校的教室里面上课,突然,盛欣怡的班主任老师来到了教室叫盛欣怡收拾好书包她走,来到了教室外面,看见她的姑妈和姑丈在外面等着。来到了姑妈的面前,姑妈对欣怡说:“欣怡呀,你妈妈刚才去世了。”欣怡一听到了自己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一句话,马上说:“不可能的,我妈妈昨天还是很有精神的这么会去世了,一定是你们在开玩笑,快告诉我真实的情况。”盛欣怡一边说一边流眼泪。最后,她还是和姑妈一起去看她妈妈最后一面。就在这个时候,盛欣怡已经成长了,在悲痛中成长。她明白,妈妈的心愿,在苦难中成长才是真正的成长。盛欣怡在妈妈去世后变得坚强,她要让妈妈在天堂看见她成长的快乐。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5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因此,研究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从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尚未对民间文学艺术做出一个科学统一的定义,在其评价标准和内容的制定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当前较为流行且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无明确作者且未曾公开发表和出版过的特殊的作品”;二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由某一社会群体集体创作的,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文学艺术形式的总和”,这一观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名族性色彩;三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由长期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国民或某一社会群体所创作出来的,代代相传的一切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总和”综合上述三种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即创作主体的不明确性,即“民间”这一特征,这是与正统流行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区别的最明显特征。但以上三种定义均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对象,即其外延作出科学统一的定义。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外延进行划定时,一定要注意其精确性和严谨性,不可过大或过小。
本文在充分考虑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外延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了科学统一的划分,一般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三种常见的存在方式,即以音乐、绘画、舞蹈以及说唱等为代表的小品,以神话、传说、故事、传奇等文字记载为主的作品,以立体艺术以及装饰艺术为主要代表的物质精神相融合的作品。
另外,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定义时,还要注意其定义的严谨性和易操作性,避免出现法律保护上的含混不清和矛盾冲突。与此同时,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定义时,还要注意其定义内容和法律保护内容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以有效地提高法律保护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民间文艺作品是否一定要以未出版为要件。笔者以为,既然是民间的,就应推定为未出版的,因为出版这一行为或多或少都有官方的介入,而一旦有了官方行为的介入,就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民间”的了。到此,因为下文讨论的需要,笔者想暂时给民间文艺下这样一个定义:民间文艺是没有明确作者但可以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我们就必须明确其定义标准,将其与“一般作品”区分开来,以提高其法律保护的针对性和效率。总体来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一般作品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是著作权的主体不同。一般作品的著作权通常由明确的创作者或者依法享有其著作权的法人或组织享有。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则是不确定的,由于其创作主体的模糊性,就造成了其主体身份不明确。二是作品权利归属存在差异。一般作品的著作权主要归属于其著作权人,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归属于一国或某一特定团体机构。三是作品客体存在差异。一般作品只有无形表达这一方式,即其作品内容和载体是彼此分离的,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既包括有形表达方式又包括无形表达方式。四是作品保护期限长短不同。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以及其死后50年,50年后即过期,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则是永久的,不存在过期问题。
3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及问题所在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保护方法和思路,有效地解决了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享有问题、作品保护周期问题、作品独创性和发展传承问题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力度,改善当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现状。在我国,对民间文艺作品保护的规定仅是现行《著作权法》第八条以及相应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目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于民间文艺作品的保护,而文艺作品的纠纷仅仅主要依据《著作权法》中有关美术作品的条例来解决。有些国家已经有本国的民间文艺作品保护条例,国内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仍未出台。由此得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虽已步入法制轨道,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仍处于初始化阶段,各方面建设仍有待完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效果不理想。由于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和大众的普遍维权意识,民间艺术市场上假冒抄袭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使民间艺术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民间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创新热情与能力。以至于民间艺术的市场化之路举步维艰。因此,如果我们在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民间文化在法律上的保护工作,要到国外去看中国的民间文化仍旧是有可能的。”
在明确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国相关政府和部门就要对症下药,在明确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以保证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保护质量。
4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制度的基本构想及其合理性探究
文学艺术效果范文6
【关键词】视觉艺术;文学艺术;意象;差异
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都源于艺术家的心灵意象,他们的起点是相同的。但是从以上视觉艺术形象和文学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及欣赏方式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首先,在形成过程中采用的是不同的媒介。视觉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视觉元素,利用颜色、形体等因素的组合创造有悖于原始自然状态的具体视觉造型来传达;而文学艺术形象是通过文字这种抽象性的语言符号,经过阅读而在脑海里形成的,本身更具有思维成分的参与。
其次,在欣赏过程中,由于视觉艺术形象的传达过程的具象性,导致其欣赏过程是在直接的视觉感受过程中完成,有明显的直接感受的特性,是直接的观看过程;而文学艺术形象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以各自的想象力去领会,其魅力来源于在头脑中形成的潜象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它相对于直接的观看多了一个理解和想像的程序。
在这种差异中,我们更有必要区分的是在欣赏视觉艺术形象和欣赏文学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因为生活中长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使我们比较习惯性地用文字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周围的事物,在认知过程中,基本以接受到讯息然后在脑中进行一个思维和认知的过程这种方式来形成理解。而在视觉艺术形象欣赏中,更注重的是直接的视觉感官的感受,此时是否有良好的直接视觉感受力更加重要,而一般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可以影响但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艺术欣赏和批评来看,艺术家是将心象外化为艺术形式,而读者历经的心理过程则相反,是从作品一路而上直溯艺术家的内心情感,并按照自身的经验理解描述出深层含义。但文学欣赏在读者头脑中催生形成的潜象不具可视性,而视觉艺术欣赏则需要读者用眼睛感受、读取图像的图形和色彩形式,是充分可视、直观的。文字语言方便传达,结构组合弹性自如、可繁可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形式;图像语言关照视觉感官,具有直观性和具象性特征,但对概念和逻辑的传达有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传达方式和途径的不同,两种方式各有传递过程的信息缺失现象,二者也因此具有不可替代的互补性。
文学家在描述一件视觉艺术作品时,也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但是文字阅读产生的效果,依然无法在视觉欣赏中获得,而视觉欣赏产生的感受也同样无法在文字阅读中感受,这就是文学和艺术不能互通的部分。因此某些艺术品为了完整表达而使用了书画结合的方式来互为补充。“……其中某些规律更多地统辖着画,而另一些规律却更多地统辖着诗;在后一种情况之下,诗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画,而在前一种情况之下,画也可以提供事例来说明诗。”此处对比的是诗和画这两种艺术形象,诗属于文学艺术形象,画属于视觉艺术形象。可见两者存在的互补性早已被认识。此种互补性也很早就被中国人运用在了中国画的艺术表现上。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流行于文人士大夫阶层,诗与画共同成为体现中国式哲学的典型表现形式。中国画的艺术表达建立在中国文人墨客对于生存哲学的理解基础上,此哲学谓之“道”。因此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一直以客观现实为基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 张b),将画面的表现重点放在画家自身对事物的认识和修养上,由内观外。中国画从一开始就没有严肃追究所描绘物像的形体精准,而是“道法自然”,追求画面对“境界”的表达。由于研究画的阶层均为上层的文人士大夫,于是书画在中国画中是不分家的,文字作为款识与画同时出现在一幅作品中,起着互相补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中国画中,款识都起到了对画面的补充作用,人们在欣赏国画时,同时通过对款识的解读,进一步理解画者的画中之意以及画外之意,包括作者的心境、观点等等的认识。而在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很多能写擅画的文人,有名的诸如唐代的王维,他的诗家喻户晓,而从他对于诗和画这两种形式的表达上来说,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
如《王维诗意图》,取的就是他诗中“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两句诗。画面事实上表现了深山中、泉水边、老松下的清幽生活场景,而这两句诗将画面之外的含义点出,提示观者画面中更深的一层意味,体现出画家向往一种隐居生活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郑板桥的《竹石图》中,描绘的是生长在岩石旁的几棵瘦竹,画面上比较特别的是,在石头上题了款识,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在这幅画作里,文字不仅补充说明了画家本人的个性,让人了解这幅画的深层精神内涵,也对于画面的构图起到了填补改善的作用,让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
从国画例子中可看出,中国人追求的画面效果并非完全写实的风景人物,而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视觉体现。这种追求体现在视觉造型艺术形象上,是抽象而又具体的。文字和图像都属于宣扬自己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且这两种表达方式既有各自的差异又能互相补充。由这种“图文并茂”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中国人其实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和图画的差异,并且加以利用了。
【参考文献】
[1] 《中国画论辑要》周积寅 编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2] 《齐白石谈艺录》王振德 李天庥 编著 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3] 《美学是什么》周宪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4]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教研室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