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社会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1
武汉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已有110多年的发展历史。2003年。武汉大学将近期发展目标定位于“中国中西部最好的大学”,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密切了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发展关系。为了积极履行研究型大学对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及输送职能。武汉大学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在湖北省的招生指标约占年度招生计划的50%。从历年研究生报考情况看。武汉大学的研究生考生也主要来自湖北等中部省区。为了积极履行研究型大学对区域发展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武汉大学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通过整合相关科技资源,形成了国家级、省部级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共建、学校设置机构有机结合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武汉大学在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门设置了一批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机构。如2002年设立的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作为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每年完成组织研究,出版年度《湖北发展研究报告》的专项任务。通过构建一批区域发展研究的平台,武汉大学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同时。有效地密切了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发挥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支撑作用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积极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而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科技创新推动体系;以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学研共同体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专业化、网络化和产业化为特点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社会化、市场化和科学化为基础的科技管理体系。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研究型大学主要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同时也积极履行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技中介服务等职能。
近年来。武汉大学积极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发挥研究型大学在区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例如。通过构建以重点研究基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增强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湖北省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中心、武汉大学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提高自己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深圳、宜昌等地建立了产学研基地,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提升自己面向企业的技术转移能力;在武汉、随州等地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和武汉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构建科技创业平台,不断强化自己培育科技创业者、孵化科技企业以及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目前,武汉大学已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与武钢、长江通信等大型企业共建几十个技术研发中心,利用这些多层次、开放式的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许多重要科技成果。
参与区域社会发展事务,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研究型大学是区域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研究型大学发挥着驱动引擎的重要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体现在多方面,既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决策过程中,又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微观管理之中。
为了发挥对区域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武汉大学积极参与区域社会发展事务,履行自己对区域社会发展的责任。武汉大学不仅为区域发展输送一批党政干部,而且通过创新、创造、创业教育,努力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使其具有信息萃取能力、综合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科学鉴赏能力。武汉大学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及特点,立足于区域经济建设的前沿领域开展攻关及配套服务,解决了大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综合性、关键性和复杂性问题,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武汉大学努力探索将学科优势向产业优势延伸,形成独具特色的高科技产业群,取得了明显的综合经济效益:以3S学科为基础,孵化了“武大吉奥”等企业为代表的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群;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孵化了以“武大弘元”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产业群;以工程学科为基础,孵化了以“武大巨成”等企业为代表的工程技术产业群。武汉大学现有控股科技企业30余家,每年为社会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创造产值达几亿元。
武汉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积极履行知识创新中坚以及社会技术源的职能,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如武汉大学在氨基酸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多少年来使我国数百家企业直接受益。这种独特的做法,既体现了社会分工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体现了武汉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积极构建区域“和谐社会”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2
(一)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以知识要素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是一种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最终价值旨归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增强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因素。当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源于教育,教育成为推动国际竞争的“母机”,实现区域经济大发展需要的产业大军要靠继续教育来培养。一方面,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依托高校资源优势,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磁性对接,体现出较强的“接地”色彩;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适应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坚持应用型、职业性的定位,促进人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融合,批判由单纯技术构造的灰色工业文化,重溯人的“价值理性”,从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社会是以成人为主导的社会,因此,成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成人教育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助推高校继续教育转型拓展当代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整体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换、利益格局转化、思维方式转变等成为鲜明的时代动向,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也势在必行。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成人本专科招生243万余人,当年毕业195万余人;参加高等非学历培训注册学生394万余人,当年结业778万余人。这表明,经济的发展对继续教育特别是高校继续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继续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变革与经济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面对“第一次现代化”的“补课”重任及“第二次现代化”的赶超压力,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大学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帮助所在地区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必须研究当地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方面,这些情况既紧迫又不容易察觉,把好脉方能更贴切地为地方服务。”所以,地方高校必须满足区域各类建设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以提高所在区域劳动者的素质和在职从业人员岗位适应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非学历培训,争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科技创新的驱动力量,这必将有助于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尚显模糊继续教育是在受到正规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各类从事生产、管理、科研、教学、医疗卫生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为进一步更新知识内容体系、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而进行的补充教育。高校历来是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占全国高校数量95%以上的地方高校更是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从发展实践来看,继续教育在各高校发展很不均衡,多数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还处于弱势地位,学校管理层面普遍将继续教育作为普通学历教育的补充,尚未将其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列入现代人才培养体系;很多地方高校将继续教育作为“副业”和“创收工具”,对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缺乏整体定位和专项规划,经费投入较少或没有经费保障,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概言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基本还处于封闭发展、自我循环阶段,在主动适应、融入区域发展方面意识亟待增强。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相对狭窄《21世纪的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提出:“我们重申,应保持、加强和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别是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使命。”现今,继续教育已经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现形式来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途径主要有:培养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级各类实用性人才;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为区域社会成员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拓展能力提高服务,进而为区域整体发展提高竞争力。就现状而言,各地方高校普遍重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开拓滞后,呈现出单向发展态势。《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我国继续教育的规模,到2020年全面提升在职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至50%,当年参与继续教育的规模达到3.5亿人次,这其中绝大部分是非学历教育。地方高校作为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力量,必须充分认清这一形势,把握千载难逢的机遇,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改变“一条腿”走路的现状,实现“协调发展、两翼齐飞”的格局。
(三)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有待提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平稳增长的十项举措,包括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就业环境,社会成员更加注重及时充电与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技能,提升应对和化解危机的能力。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在暨南大学举办“金融海啸冲击宏观经济下的企业突围战略”讲座,旨在指导企业高管如何在金融危机环境下寻求“过冬术”,这场号称广州卖得最贵门票的公开课,竟然吸引了1000多人前来听课。这充分展示了继续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功能。从实践来看,面对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依旧在从事着老一套的低层次学历继续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不能很好对接,社会认可度不高。在非学历教育项目开发、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很少涉足。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社会继续教育需求的高涨,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把握机遇,提升服务内涵,对区域发展的现实问题给予回应。
三、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
新世纪以来,国家对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关注度不断增强。《教育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单列专章进行规划,将其提升到开发国家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强国重要途径的战略高度。十报告把教育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阐述,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由于长期得不到重视,社会服务能力不强,表面看似红红火火,内部实则危机潜藏,如不及时抓住问题要害对症下药,长此下去继续教育的“危机论”、“合并论”、“替代论”、“取消论”将成为归宿。结合当前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必须从明确定位、有效教学、紧扣需求、校地互动等四个方面完善服务路径。
(一)明确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的高校职能认识方式限制了对高校继续教育职能的把握,以往高等继续教育作为大学和社会服务职能的中间环节,在理论和实践范畴内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因此,需要对大学的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再认识。”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自身实际以及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行准确定位。目前,继续教育在各高校地位普遍不高,往往是担当创收的工具或普通教育的补充角色,处于弱势地位。地方高校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层面予以重视,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和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校领导要分管继续教育工作,成立继续教育发展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校性的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近期工作,筹谋远景规划;二是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要主动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给继续教育带来的机遇,摒弃“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思维,在学校的支持下主动革新管理体制,改革办学模式,贴近市场需求,增强服务实效,以贡献争地位,以服务求发展;三是地方高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继续教育的发展给予指导和扶持,不断优化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空间。《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制定和完善继续教育发展政策,推动各级政府成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构。从类型来看,我国的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四大类,国家对继续教育的重视有待加强;从继续教育本身来看,其发展速度与国家战略要求以及社会成员需求相比仍然滞后。作为政府层面要多管齐下,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化建设,加大继续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加强对继续教育办学的质量评估,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有效教学,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适切的人才区域人才培养历来是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主要是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满足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和实践型的人才。从数量来看,2012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达195万余人,占全国高等教育毕业生总量的23%,其中地方高校是最重要的培养主体;从过程和结果来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诟病,国外许多国家已经不再承认中国成人教育学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必须思考的命题。有效教学理论缘起于上世纪中叶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成果颇丰的理论体系。“所谓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学,是指能促进成教学生有效学习、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进一步地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的有效教学,首先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建立跨学科的专业设置,满足社会成员现实性或实践性的学习诉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为特定的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根据成人学习特点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交替,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个性化的学习模式相互融通,适应成人学习者灵活学习的特点;再次,坚持人本理念,尊重成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建立起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推行弹性学分制度,实施自主选课制度,实行多元评价模式,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唯有如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切的人才。
(三)紧扣需求,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培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也有迫切的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要达到1.8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在职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要在2015年达到29000万人次,在2020年要达到35000万人次。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要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更要依赖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以所在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培训“短平快”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级各类非学历教育活动。首先,为区域发展培训各类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六大类人才队伍建设。要充分抓住这一机遇,根据区域经济机构调整趋势,通过教育培训满足市场迫切需要的现代技术人才,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平稳过渡。其次,针对广大在职从业人员,以知识更新、技能培训、素质提升为主要内容,围绕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有高等学历文凭的高素质人才,而且更加需要处在生产经营第一线的操作熟练劳动者。”该类培训要以区域社会、市场和在职从业人员的个人需求为导向,突出非学历人才培养短期性、实用性、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提高受训者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转岗再就业能力。实践证明,一支数量稳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劳动者队伍,必将在未来区域经济“三、二、一”结构的合理模式中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不断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再次,在开展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善于打造自己的培训品牌。品牌是提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品牌特色将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未来生存和竞争的重要砝码。打造品牌,彰显特色,方能赢得市场。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教育培训的形式拓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空间,彰显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的“区域元素”,将本校的继续教育办出水平、办出亮点、办学特色。
(四)校地互动,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筑资源共同体“所谓成人教育共同体,它是由成人教育机构之间或者成人教育机构与其他相关组织之间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以契约和心灵契约为纽带,合理配置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相互合作,协同进步,追求整体和谐发展的成人教育非正式组织。”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大多起步较晚,办学历史不长,优势资源不足。在资源创造价值的时代,要发挥地缘优势,增强与所在区域的互动融合,全面构筑起“校政企社”资源共同体,切实提高合作与发展水平。首先,推进与政府、事业单位的合作。目前,政府及事业单位已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特别是干部培训也已成为许多高校非学历项目的主体。要主动深化与政府及事业单位的合作深度,采用多种形式为公务人员、党政人员开发培训项目,帮助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公共行政能力,为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效力。另外,政府主导的政策性继续教育培训,如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职工再就业等培训,也应成为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关注的项目。其次,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与企业共同建设继续教育联盟。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大学与企业继续教育联盟。诚然,企业、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经济领域最活跃的单元,在有关领域的发展规划、信息资源等方面具有前瞻优势,既能为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孵化基地,也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市场导向,引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更加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高校继续教育要充分发挥周期短、见效快、适应性强的办学优势,主动对接企业、行业协会,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科技指导、决策咨询等多种途径,自觉服务企业、行业协会科技攻关、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人力资源开发等,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再次,以社区教育为依托,深度融入区域发展。“社区教育,就是一定社会区域的教育工作,是社区范围内一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之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社区教育的范畴。”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体系,几乎涵盖了基础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闲暇教育等各种类型的教育形式,与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呈交叉关系,双方合作的前景广阔。社区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教学设施简陋,高水平师资紧缺,不能有效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地方高校教育资源丰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精良,双方联合举办继续教育活动完全可行。地方高校要积极回馈社会,主动融入社区教育,与社区共享继续教育资源,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因此,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惟有坚持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多元化结合,体现教育资源利用的“协同化”,才能在学校、政府、业界以及社区间形成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3
关键词 城市;经济;规划;发展;转型;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city; economy; planning;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结构、面临的问题、老百姓的需求都将产生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环境等各种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粮食问题与耕地保护、土地退化与土地沙化、气候干旱与洪涝灾害、单位 GDP 资源与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发,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所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一些重大改革.社会经济领域出现的重大转变也必然导致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对城市发展起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城市规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会有相应的转型.每一次社会经济转型无一不在城市规划领域留下深深的烙印.在社会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和发展将会发生很大的改变,而引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城市规划也将面临新的发展趋势。
1、中国城市发展概况
1949-2011 年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从10.6%提高到超过 50%.中国已步入城市化时代.然而城市化地区差异大,中国大陆 31 个省、市自治区中,除京津沪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广东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 20%;最低的是贵州省,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2.5%左右.城市化水平省际差异明显,总体来看,城市化水平已经演化为东、中、西逐级递减的分布特征.
2011 年,全国共有设市城市 657 个,城市空间发展正在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为骨干的大城市,以地级市为主体的中等城市,以县级市为网点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等级结构与空间形态的主要特征.
2、社会经济转型
社会经济转型将加快推进传统城市化社会转向新型城市化社会,从资源主导的经济发展向创新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发展理念与方式转变
(1)从 1992 年提出的《中国 21 世纪议程》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宣言,到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理念已全面更新.
(2)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根据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以及主体功能区划分.先后提出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攻坚,全面实现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3)在区域层面进行新的改革试验,实现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先后进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成都、重庆、武汉、长株潭等试验,通过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发展.
2.2 发展目标转变
在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从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到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向物质、精神、政治、生态“四个文明”逐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发展与建设目标协同转变.
2.3 从经济到社会的全面转型
转型已成为世界的主流.经济领域正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现代产业转型,全国性产业结构调整正推动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正成为各级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追求;政府职能正在向服务方向转变,民生工程摆在突出地位;各项事业的“以人为本”正成为科学发展的宗旨,城乡、区域、社会经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着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
3、城市规划理念
人类已进入2l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3.1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具有自身个性化的园林城市;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二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遗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照蓟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4
[关键词] 地方院校 科研 区域经济社会 和谐发展
一、引言
大学是促进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科学研究是贯穿其核心的驱动力,成为影响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地方人才的“蓄水池”和地方经济创新研发的“发动机”,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此类院校办学历史短,学校名气不大,多数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一些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来的。经过上个世纪末国家对高等教育格局的调整与合并以来,地方院校所面临的生存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其中,科研力量薄弱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例如,唐山学院所处的唐山是位于河北省北部的一个较大城市。近20多年来,唐山市依靠煤炭、钢铁、陶瓷和矿产等支柱产业,以及港口的发展,已成为全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自2002年唐山学院成立以来,学院以“科研群体要形成规模,研究内容要产生效益,纵向课题要上层次,横向课题要出规模”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对于推动学院的科研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但总体来看,由于受时间、地域、体制、资源等因素制约,学院仍存在科研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系不紧密;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科研资金配置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科研方式封闭,大学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科学理念尚不健全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地方院校如何实现高校的科研优势,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地方院校能否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前提。有鉴于此,笔者对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做一初步研究。
二、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
地方院校的科研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地方院校科研应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并以其研究成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地方院校科研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才会参与院校科研,地方院校才会有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反过来,只有地方参与地方院校科研,地方院校科研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才会更积极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增长需要靠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区域资源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先导,也是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地方院校的科研创新,只有从区域资源出发,努力寻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才符合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才能真正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地方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一旦能感受到地方院校科研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提升,就会从多方面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的飞跃。
1.地方院校科研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地方院校科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主要表现:(1)地方院校科研的价值就是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的,地方院校科研只有与区域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其研究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科研的发展才有持续的驱动力,地方院校才能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后盾和依托。(2)地方院校科研发展也能够提供辐射整个区域的新知识、新型实用技术。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知识,以及新型实用技术,如果单纯依靠外部的引入,无疑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如果恰当地实现与区域发展的协和,将会越来越多地依靠地方院校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持。
2.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院校科研发展提供源动力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地方大学科研提供资源支持主要表现在:(1)能够为地方院校科研提供课题机会和资金支持。区域内企业的发展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这正好为地方院校科研指明方向,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易被市场接受,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拓宽地方院校筹措科研经费的渠道,并为本校科研的再投入做出支撑。(2)能够提高地方院校科研的实践能力。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基础较差的现象,要提高自身的科研实力,在实践中锻炼学习必不可少。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的过程,无疑也是自身学习积累的过程。只有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才能为他们提供资金、试验室,以及科研产业化的基础和发展空间。
三、实现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从当前实际和各自优势出发,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构建互为依托、和谐发展的新平台。
1.准确科研定位,创建区域科技创新系统
地方院校科研应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研究特色,明确定位,解决相关领域的瓶颈问题。地方院校科研的发展,一是要构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体系联盟,实现地方院校与区域创新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立足于与区域企业界的合作,鼓励企业科研机构与院校合并或共建一些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强化技术创新功能。
2.加强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联合,努力寻求共同点
当今,知识更新和科技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地方院校科研与其所处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是一种发展趋势;谁能把握好这种趋势,谁就能更好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地方院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就在于谋求共同的利益。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必须从区域特有资源出发,研究开发地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科学文化遗产和特有资源,挖掘区域特色,培育独特的科研方向,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建立科技服务支撑体系
地方院校科研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走“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以人才为基础,以技术改革和创新为纽带,建立一个立体交叉的科技服务体系。第一,信息咨询层。成立科技服务咨询中心,提供政策、管理、业务、技术等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地方院校智力资源优势,力争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其次,产学研合作层。政府应帮助企业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本着因地而异、因企业而异、因项目而异的原则,开展从低层面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到高层次的联合科研、共建研发基地或创建联营实体等多种形式。第三,科技成果转化层。地方政府应积极牵线搭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举办大学与企业合作洽谈会,鼓励大学对地方企业实行技术转让、入股、合作,或联合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地方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向企业征集技术开发课题,组织科技人员走出校园,深入一线,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平台。
4.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统筹规划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协调、政策支持的功能,促进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地方院校科研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导航。此外,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应进一步转变观念,重视和发挥地方院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设优美环境,支持地方院校科研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本地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区域社会品位。
地方院校科研积极探索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的渠道、增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院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台阶。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既能发挥地方院校的科研优势,也利于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促进地方院校科研特色的培育。惟有如此,地方院校才能立足于本市,面向区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使自己的科研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慧陶发祥郭华俊:区域大学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10):33~40
[2] 常运琼,地方院校科研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共生发展[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131~134
[3]高江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思考与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6(9):11~13
[4]朱长风杨再明:构建高校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06(11):100~102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劳动的地域进一步加深,使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距离大为缩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和资金流在大城市集群地域内空间移动的数量与频率大大提高,极大地扩张了大城市集群内城际之间的物质交换量,提高了居民移动系数。因此,大城市集群区域内的空间流动将成为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流态的重要活动形式,由此也必然引发对区域城际快速交通的需求。
一、城际铁路概述
1.城际铁路的概念
城际铁路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以及一些具有相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中小城市)之间的开行密度较大、运行有规律、旅行速度较快、购票简便、舒适度好、等级较高的客运专线铁路。城际铁路的市场基础是区域内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联系,是中心城市对外部需求以及向外辐射和扩散所引致的公众在城市之间大量而频繁的空间位移。
2.城际铁路的特点
(1)运输能力大、运行正点率高。城际铁路是单一的客运轨道交通,运行正点率能得到保证;实行大容量、高密度的公交化开行方式,输送能力大,旅客乘车便捷。
(2)速度快。旅行速度和旅行时间成为影响城际铁路吸引客流量的重要因素。城际列车的技术速度根据运行需要可以实现准高速或高速运行。
(3)舒适度高、安全性好。城际列车采用国内最先进的CRH动车组,增加旅客在车厢内的活动空间,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等有效手段,使列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能源消耗少。城际列车采用电力驱动,效率高,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极为短缺而煤炭和水资源丰富。
(5)环境污染小。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分析,城际铁路采用的电力动车组基本没有废气污染。
(6)土地占用省。一条复线铁路与一条16车道的公路具有相同的运输能力,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建设城际铁路将有助于减少土地占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要。
二、城际铁路的发展现状
1.国际发展现状
(1)法国。法国境内的高速铁路网(TGV)总长为1530km,拥有357列高速列车车底,运行速度达300km/h,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投入运营以来的客运总量达到5亿多人次,旅客周转量约为2000亿人,占法国铁路干线旅客总运量的55%以上。从直接经济效益来看,TGV东南线20世纪80年代全线通车,当年即开始有了盈利。到1994年,TGV东南线的运量已比通车时增长了90%,达到1900万人次,毛利润为18.24亿法郎,毛利润率达到38%;纯利润15.01亿法郎,纯利润率31%,营业收入47.12亿法郎。TGV列车平均满员率为80%。其投资在投入运营后10年即全部收回。
(2)英国。享誉世界的英国城市间铁路已经成为提供城市间旅客快捷运送服务的代名词。英国国营铁路设立了五个经营部:货物、包裹、城市间铁路(IC)、地方旅客运输、首都圈旅客运输。各经营部长对所辖部门的经营计划、运价、时刻表、市场及投资等做出战略性决策。分公司则按照与经营部签订的协议,在经营部制定的预算范围内,担负诸如运行、轨道及车辆养护与人员管理等日常业务。IC部门,经营科又划分成若干个路线组,各个路线组设立相应负责人,他们要对所管路线的财务成绩与服务质量负责。五个经营部中,货物、包裹及IC部被称作“营业铁路”,它们的经营目的是要做到“商业性自立”。其余两个部门则称作“社会性铁路”,因为它们是按与政府达成的协议提供运输服务的,亏损部分由政府补贴。
(3)日本。新干线以其速度高、运量大、安全性好、正点率高的特点牢牢地抓住了客流。自1964年首条东海道新干线建成投产至今,日本已有6条主要干线,形成了以东京、大阪、博多、盛冈为中心、线路半径在500公里左右的高速铁路输送网。500公里范围内的列车运行时间一般在2.5小时以内。列车运行最高时速达到了300km/h,列车运行正点率始终保持很高的水平。以东海道干线过去十年的记录为例,实际到达时间与运行图相比,平均误差在1分钟之内,2003年的列车误点达到了平均6秒的高水平。新干线还具有世界一流的列车运行图组织方式:依据日期、时段的不同客流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列车运行图,基本图分为平日图(星期一至星期五)、周末图。新干线的上座率可达到88%以上。
2.国内发展现状
(1)京津城际列车。1998年9月,北京铁路局对京津塘短途客运市场进行了调查,从回收的9110份问卷中发现,75.37%的旅客将铁路作为首选的交通方式,17.25%的旅客将公路作为首选的交通方式。这说明铁路比较符合人们的出行习惯和收入水平,市场潜力巨大。在高节奏的大城市旅客要求城市间的短途运输,必须适应这种节奏,灵活、方便、快速成为首选。根据调查结果,北京铁路局做出反映,在北京-天津间开行了高密度、小编组、快速度的城际列车,北京-天津平均每小时1趟城际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05分钟压缩到74分钟,为方便旅客乘降还开辟了绿色通道;此外,由铁道部、北京市、天津市和中海油集团共同出资修建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线,并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投入了运营,其最小发车间隔仅为3分钟,单程运行时间仅30分钟,两端车站均能与城市公共轨道交通有效衔接,构筑京津两地间“半小时经济圈”。
(2)广深铁路。广深铁路连接广州、东莞、深圳,全长147公里,主营业务是典型的城市圈内城际短途旅客运输。据广东省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东莞、珠海、顺德、广州、佛山、中山和惠州等8个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己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客流以工作商务、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客流为主,且呈增长态势。香港旅客、高中层管理人员、商务人员构成了广深线客流的主体。这一消费群体对列车运行时间、购票、候车、乘降、换乘市内交通工具的等待时间要求较高。广深铁路对传统的铁路运营管理从设备、技术到运输组织、服务、经营理念等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创新,形成了“高速度、高密度、高效率、小编组”的鲜明特色。
三、城际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我国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一类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城市私有汽车的保有量年年攀升,市区交通堵塞日益严重,极大地破坏了城市环境;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向郊区的外迁,将产生一大批客流;大城市与周边小城市、大城市与大城市的联系日益密切,需要比现在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服务周到、安全准时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规划和建设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城际快速铁路,发展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并维持他们的繁荣,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2.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
从我国近几年来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可以看出,铁路客货运输量及周转量占我国交通运输总运输量及周转量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公路的相关指标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从长远来看,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且中心城市人口密集的国家来说,发展公路运输不是解决我国交通运输供需矛盾的最佳方式,在都市圈、城市带、城市群的发展中,区域客流会成为我国客流的主力军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区域城际快速铁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交通运输的供需矛盾,还可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3.发展城际铁路有利于促进科技、信息的流动
城市作为区域的人力资源培育中心,集中了区域各种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为区域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区域发展输送了各种人力资源;城市也是创新的中心和各种最新信息聚集与扩散地,加之其富有活力的特殊社会氛围,就成了区域的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新人才的诞生之所,并对区域起到了示范作用,引起区域在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效仿,从而推动区域的进步。城际交通的发展,无疑将大大促进这些科技和信息的流动。
区域社会经济范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教育规划项目:“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00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0日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素质为目标,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而且能够通过改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产业自主创新紧缺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附加值,创造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有利于发挥群体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一体化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融合实现,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人才之本和科技之基。
一、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高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特别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以及高新技术向各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传统农业也要走“三高一优”等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工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技术密集型,由体力型为主转向智力型为主,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向为对中高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这些高技能人力资源主要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的。高职院校能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多规格、多层次、高质量、广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从而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拥有一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具有一批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大量图书资料,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其一,高职院校可以将自身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向企业转移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和科研方向,从而增强了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二,高职院校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人才和科技优势,承担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或者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其三,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可进行双项流动,教师可以把自身最新科技成果带到企业,或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科技攻关、职工培训等活动,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区域经济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办学经费支持。目前,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还比较落后,地方高职院校以公立为主,其办学经费也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地方财政收入越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就可能越大,亦即经济较发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也比较发达。此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产业梯度较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较高,对技术的需求更迫切。这样,企业会主动“攀高亲”,积极寻求与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的合作与联姻。高职院校就可以通过向企业转让科技成果、接受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式,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增强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了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客观上存在服务与被服务、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根据克拉克定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就业人口将发生梯度转移,即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依次流动,结果是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逐步增加。而第二、第三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素质要求更高,亦即吸收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主要是第二、第三产业。由此不难看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和高度化,相应扩大了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和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进而相应扩大了高职院校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增加了对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需求量,促进了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实践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短缺显现出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扩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日益迫切,企业员工从业的国际标准化日益明确,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正在加快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步伐。在这一过程中,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因此,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和不足显现出来。抓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产业能级、抓社会和谐,这是一种超越教育本身的认识,但并未完全落实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有效成果,但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发展战略明确但政策支持尚有缺位,规模扩张迅猛但内涵发展尚不平衡,办学理念确立但面上运作难度不小,优秀学校个案突出但社会总体认可不高,在这一发展阶段,做强高等职业教育,使之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良性循环互动尤为重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教育发展内部结构优化的匹配。一方面当教育与科技一起被视为促进国家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的双引擎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给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就是必须为更多的人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深造机会。因此,高等教育领域内必须实现结构性的变革。社会的人才呈金字塔形,与之相匹配,教育类型也应呈金字塔形,高等职业教育是基础教育、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键链接点,起着启下承上的作用,必须有一定的适度规模,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要求。任何高等教育机构,给予学生的必然有两条出路:分流就业与回流深造,高等职业教育就是教育立交桥的不可或缺而又十分重要的中间站;另一方面当区域发展战略日益凸显其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作用时,教育的区域布局意义也凸显出来:高等教育面向中心城市而后走向农村,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调整与开发,区域高层次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的招生制度改革与就业制度的导向,区域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引导。在这一布局发展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
(一)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各级政府携手成立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服务外包学院、北仑人力资源基地与大学生创业园。成立阳明学院,探索中高职衔接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承办商务部援外项目,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以“开放程度高,资源整合能力强,特色鲜明,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国内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目标,践行“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在实践中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的办学模式。
(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坚持“课堂小企业,理实交融;企业大课堂,德技兼修”的教育理念,创新并实践“校企融合、项目带动、双轮职训”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五、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动的思考
(一)政府重视。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高级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发展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一种手段,采取多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措施,支持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让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抓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促进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生产力,抓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促进生产力快速提高的观念,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从各方面做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二)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大高职院校的数量和招生规模,拓宽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领域,培养区域经济所需要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地区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充足的人才资源动力。事实上,扩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数量和招生人数远比普通高校要难得多。第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愿意读高职,使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困难,生源不足;第二,政府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还不够,比如高校的扩招,“使得普通高中规模迅速增加,不少地方高中阶段教育的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比例几年内从5.5∶4.5迅速增加到7∶3,这让本来就生源不足的高职院校情况更糟。我们必须认识到开拓高等职业教育市场,扩大办学规模是区域发展经济所要求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国家、地区政府可以做好以下方面:中职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整合中职和高职资源,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有质量地增加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技能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高职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又要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即具备“双师型”素质。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水平,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下有两点建议:(1)加强培训。通过加强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和建立高职教师定期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和新进校的“双门型”青年教师,到基地和对口企业进行专业训练、挂职锻炼、新技术培训、现场考察或技术开发,让他们更多地贴近现场、接触生产实践,在干中学、学中干,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并给予学生更高质量的实践指导;(2)外部引进。面对教师不足,水平不高的现状,高职院校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外聘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或以兼职方式,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四)以产学结合为机制,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产学合作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潮流,也是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一种产学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在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与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在这种双向参与合作模式中,企业直接介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等过程环节,并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其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实现“共赢”。对学校来说,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紧密结合。学校根据订单单位的需要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对企业来说,学校直接为他们培养急需的人才和后备员工,毕业生能做到直接上岗,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节省了大量的员工上岗培养费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产学结合为机制,大力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桂言.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