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1

【关键词】;实践;社会;人的本质

哲学的革命性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运用科学的实践观点,唯物主义地解释人类社会,揭示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哲学认为,人是以实践为本质的存在,人在实践中造就了自己,在实践中创造了社会。实践既是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基础,也是社会从自然中分化出来的基础。

到底应该如何全面理解哲学实践与人的本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呢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实践就是“人的感性活动”或“感性的人的活动”。这就是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第一,实践是人的各种活动中的一种活动,而不是人的一切活动;第二,实践是感性的活动,即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是现实的、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不能算是实践活动。人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一类是实践活动,即感性的物质活动。说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重点在于说明认识活动或思想活动不是实践活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黑格尔的“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的否定性辩证法思想。

二、实践是人的有目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目的性把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目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实践运行的初始环节,而且是实践运行的内控因素,它贯穿于整个实践过程之中,并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之中。人们提出实践目的,说明对自身需要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也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

可以说,确立实践目的的过程,就是在观念中预先规定实践活动的结果,形成关于理想存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两种观念,一是理论观念,一是实践观念。理论观念是指认识客观世界形成的知识理论体系;实践观念则是介于理论观念和实践活动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连接理论观念与实践活动的桥梁。目的就属于实践观念,是实践观念的重要内容。实践观念和理论观念虽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观念掌握,但二者有明显的不同。

实践观念不仅追求真实准确地再现对象客体,而且追求在观念上创造出在现实中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而然形成的、具有符合人的需要的形式和规定性的客体。理论观念属于“实然观念”,它追求对象“本来如此”;实践观念则属于的“应然观念”,它追求对象“应当如此”。理论观念的目标是认识真理,实践观念的目标是直接指导实践。因此,实践观念比理论观念更丰富,它既把理论观念融汇于自身,又包括反映人们需要的目的、愿望等。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目的、愿望、情感、意志等理想的成分。实践观念既是客观的东西向主观的东西运动的最高点,又是主观的东西向客观的东西运动的起始点,超过这一最高点和起始点,实践观念便进入实践活动的过程,开始了人对客观对象的实践改造,并由此创造出新的客体对象。实践观念超出理论观念的第二个优点,就是它高于对客体对象的普遍性的认识,为这一认识增添了直接现实性的趋向,即可以促使这种认识直接向现实转化。这就是说,仅仅停留在理论观念阶段,还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只有从理论观念进到实践观念才能直接指导实践,主观才能见之于客观。

三、人本身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

人和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基础。因此,实践的观点,即把实践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客观的外化、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环节与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的观点,是马克思建立自己的新哲学的理论基础。人的生成是具体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所以,人的发展不过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一个物质的、现实的过程。人的生成不仅表现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而且更主要地表现在人类诞生以后人的本质在劳动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的事实中。

首先,由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不断劳动锻炼的结果,使人们先天的生理素质在不断地进化着,虽然这个过程的进展是非常缓慢的。然而人的整个肌体都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遗传和变异而日益完善的。

其次,人的知识和才能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全部科学史 已经证明,社会实践是知识和才能的来源,而知识不过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才能不过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最后,人的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的发展不断产生着新的物质需要,物质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也不断生产着新的精神需要,如发挥创造性的需要、艺术活动的需要等等。同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便产生了不同的思想意识,而具有某些共同的生活经历的人们便产生了某些共同的思想意识。

可以说,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被改造着,包括他们的生理机体、感觉、知识、才能、需要、思想、情感和意志等等人性的各方面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着,人性是人自身劳动实践的结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又明确指出:“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2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3实践及其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践的概念,即实践概念的两层含义。

理解:比较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它们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运用:依据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

使学生养成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1)通过实践观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的科学实践观。

(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3)联系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活动。这是实践的第二个特征,它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要引起客观世界的改变,创造出客观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什么东西绝不会具有的,只有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所以说,实践的第二个特征是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分析好这个特征,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实践的含义。

教学难点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强调客观性、物质性,第二个特征强调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性,学生学习中容易形成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相结合法。

教具准备

投影材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排

[复习提问]

师:1.什么是理想?

2.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怎样才能转化为现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引出新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是现实的发展方向。理想是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目标。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明天的现实。要把社会理想或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特别需要艰苦奋斗。需要人们创造性的劳动。

[导入新课]

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师: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八课。

[讲授新课]

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一下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仪或幻灯出示第八课知识框架结构)

(放投影)

这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一节 实践及其作用(板书)

一、实践的特征(板书)

引言中河北农大的师生们为什么要开展走“太行山道路”的活动,这个活动从哲学的角度说叫什么活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知识分子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这个活动从哲学角度说叫实践。(紧接着提问并板书)

1.什么是实践?(板书)

师:对实践的观点历史上唯物主义与哲学有什么不同?

(1)历史上唯物主义者关于实践含义的观点(板书)

(放投影)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荀子•儒效》)

师:如何理解?(学生回答)历史上许多唯物主义者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还指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履等。但始终没有对实践作出解释。

(放投影)课件展示若干命题,进行判断分析:

①实践是人们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

②实践是应付环境的本能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实践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实践。

⑤实践就是履行诺言的行为。

⑥实践就是经商赚钱的活动。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

⑧实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释题:

①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有的是实践活动,有的就不是实践活动。例如,植树种花与观赏花木,都是人的感官与客观世界接触的活动。然而,前者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而后者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

②把实践看成是动物的本能活动,混淆了两者的本质区别。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④把实践与认识混为一谈,划上等号,显然是错误的。

⑤履行诺言的行为,有的是实践,有的不是实践活动。

⑥经商活动只是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⑦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包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

⑧把实践看做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缩小了实践概念的外延,连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都未包括在内。

师生交流,共同导出什么是实践?并说明为什么?教师必须紧扣实践含义的两个方面来说明。

(2)哲学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板书)(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具体内容如下: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改造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修行、辩论等——不是实践。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③“活动”——实践的性质(板书)

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以“盖房子”为例,作为一种实践,盖房子不能等同于房子本身(当然也不等同于设计方案),它是把设计方案变为“房子”的过程。可见,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教师补充分析)掌握实践概念必须注意:

不能扩大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社会的活动。”

不能缩小其外延。如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板书)

人类产生以后,整个世界就分为两大领域:物质世界(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主观世界)。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但人脑怎样反映物质、物质如何“进入”到人脑中形成意识,则离不开沟通这两大领域的“桥梁”——实践。

正因为实践所处的这一特殊地位,使它具备了以下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板书)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阅读教材)(联系自己的实践活动、理解主体、对象、手段)。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实在的,人总是处于客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智力和体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

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生产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其中既有自然物,又有人工制成品。改造社会活动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可见,实践的对象就是自然界和社会,它们都是客观的物质性的东西。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万事万物中,究竟哪些事物能够成为人们当时、当地的实践对象?归根到底不是由人们意识所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其他客观条件决定的。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的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本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板书)

师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虽然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因为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动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改造社会的实践,就是要不断地创造新的社会关系。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就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的本质特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们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投影或多媒体展示文字)

A.“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蜡建筑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B.“劳动终结时取得的成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

可见,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被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教师总结)以上两个基本特征是统一和相互渗透的。由于实践所处的特殊地位——是联系客观事物同主观认识的“桥梁”,因此它同时兼有客观性和能动性两个特征。其中“客观性”使其区别于纯粹的意识活动,“能动性”使其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如果就实践的自身性质而言,它还具有第三个特征。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板书)

旧唯物主义哲学中,有的哲学家把实践看做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哲学认为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

“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中进行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才能进行的活动,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实践的历史性”是指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范围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投影展示)

A.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刀耕火种——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农具(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化;

B.通信工具和手段的变化:古代的烽火传信和驿书——传统的邮递马车——现代的电话、电报——当代的互联网;

C.建筑方法的变化:中国古代堆土砌塔——现代重型建筑机械。

时代的发展变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入新的内容。过去自力更生搞建设,在当今时代已远远不够。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各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我国同样不能例外。这同样体现了实践的历史性。

附:重难点分析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学习的重点。

从全框的内容看,一个是讲了实践的含义,一个是讲了实践的特征。课本中仅对实践的含义略作解释,只有进一步理解实践的几个特征,特别是这个根本特征,才能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

从三个特征与实践的相关性来说,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不是实践单独具有,自然界、人类社会、规律、运动等都具有这一特征。当然,实践这一特征的具体内容,即构成实践的要素则是“特别”的,因而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同样,第三个特征,实践的社会性、历史性也不是实践所独有。因而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只能是第二个特征: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因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受意识能动性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最终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创造出世界原来没有的物质形态、物质关系。这就是实践最重要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的关系]是难点。

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与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是一致的。这两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第二个特征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实践的要素应该是“活”的,而不是“死”的,只有能动地使用它、改造它,才能真正成为实践的要素。我们不能用第一个特征去否定第二个特征,夸大第一个特征而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显然会导致唯心主义。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并不矛盾,两者相互渗透,统一于、根源于世界的物质性,不能用一个特征去否定另一个特征。

[课堂小结]

本课作为全书的总结,又是全书的根本落脚点。学习本课应把握一个根本观点——实践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强调一个结合——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结合;贯彻一个思想教育中心——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第一课时,重点把握实践及其特征,学生重在理解。本课时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其密切联系。这是学习全课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学习。(放投影)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3实践及其作用教案的人还看:

1.高二政治必修3意识的作用教案

2.高二政治必修3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3.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与社会教案

4.高二政治必修3在奋斗中实现理想教案

5.高二政治必修3在认识的根本任务教案

6.高二政治必修3价值与价值观教案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3

关键词:生态危机;实践;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001—02

生态危机凸显以来,劳动实践作为人类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受到西方绿色理论,尤其是深生态学的批判;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生态虽然一定程度上将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作为理论基石,拓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但并没有从内在关联上说明人类实践与生态问题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实践理论的生态学内涵,来说明劳动实践并不是生态问题的成因,而是人在其根本存在方式的维度上,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关系上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载体。

一、劳动实践中的人与自然

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控制、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日渐凸显,已发展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存续发展的时代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西方绿色理论将人类实践同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认为实践理论中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过分强调,无限的发展生产力以及专注于改造自然、忽略自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是生态问题的根本成因。那么,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呢?

首先,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根本方式,不存在人的实践关系之外的自然界,也不存在脱离了任何具体生态环境的人类实践。第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有机体的一部分,这不仅表现在人作为与其他一切自然生物一样的生物体特性,也表现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必须依赖自然而存在。第二,实践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存在、并创造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实践,形成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信息交换,“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57。第三,在现实的历史层面上,人类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是实践的统一体。这一方面表现为具体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类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文明形式,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生产和文明形式对环境的改造作用。

其次,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主体际关系。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实践一直是被作为人类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来理解的,这造成了深生态学对马克思控制自然思想的狭隘理解。自然在历史和社会文明,尤其是物质中,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伙伴”,和人一样具有“自主性”和“目的性”,表现在自然具有不依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和发展规律,它不以人的单独的类的发展作为主旨,而是以全面的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人与自然的主体际关系具体地表现在实践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征之中。第一,实践的客观现实性不仅体现在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还表现在实践必须依靠客观现实的物质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具体的生产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开展,它的成果也必须以相应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实践的自觉能动性也不仅体现了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创造性活动,也表现在人的生产实践必须符合外部世界的尺度,必须正确地认识客观规律,正确认识自身的需要;第三,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无法超越现存的社会史,也表现在社会生产必须基于一定的自然史。

最后,人与自然的统一根本地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之中。人与自然紧密相关的主体性具体表现在人的实践创造的人类史和自然史的高度统一当中,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并没有过多地关注生产方式转型中生态变迁的作用,但后继的生态学者认为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中内在地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涵。自然的生产力是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自然的生产关系,是受着自然条件制约着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协作方式,是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和它们生活于其中的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自然的生产力决定着人类劳动中的生产资料、再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自然的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人必须遵循和保持自然系统内部的各种依存的联系。自然以内在于人类实践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方式发挥着其主体性,它与人类的实践互动方式,产生了文化、社会、劳动和自然的整体。人作为既是自然物又是属人的特殊物种是这一互动过程的集中体现。

二、劳动实践与生态危机

既然劳动实践在理论上并不具有导致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那么现实中劳动实践又是怎样与生态危机紧密相连的呢?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4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5

关键词:虚拟;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A811;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4 ― 0023 ― 05

21世纪以来,由于实践这一概念在哲学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受到现代哲学普遍诉求的影响,实践问题逐步上升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同时也引起了不少的争鸣,实践的基本形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拟以现今《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的虚拟实践及其虚拟实践课堂问题,来探讨虚拟实践的这一新形式。

一、虚拟及虚拟实践

(一)虚拟(Virtual)

虚拟(Virtual)一词在《美国传统词典》的解释是:“Existing or resulting in essence or effect though not in actual fact ,form, or name”,意思是说“虽然不是真实的事实、形态、或名义,但在事实上或者效果上存在或发生的”,即“名不符实”或“实不符名”。牛津辞典(1989)等将其解释为:“某事物如此逼真,以致在多数情况下可视为真的。并且,某事物具有所述事物的对应的所有相关的作用和结果,却还没有被明确地认作为该事物”或者说“虽然不是正式或实际存在的,但在实本质上或等价的效果上就是这样;就效果或影响来说,却应该用这样的名称来形容它”。国内研究者普遍指出虚拟一词最初由邓斯・司各脱从唯名论角度加以界定,其指的是脱离现实内容的形式性的事物概念。

在汉语词典中,“虚拟”一词可以拆分为“虚”和“拟”二字。“虚”一般与“实”相对,例如,虚假、虚构、虚幻、虚名、虚言等词组中的“虚”字都含有“不真实”的意思;而“拟”字在比拟、拟物、模拟、拟制等词组中,一般表示效法、模仿、揣度等意思。因此,“虚拟”是相对于“真实”而言的,而“真实”一词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和歧义,“虚拟”一词的含义自然也就不确定了。

陈志良教授和张世英教授在国内学界对虚拟有着较为权威的哲学认识,他们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范畴对虚拟作了明确的界定,从狭义上来说,虚拟是指对数字化的表达及其构成方式的一个总称;从广义上来说,虚拟是指包含各式各样的规则的合成、再选择及其进一步的演化在内的人类所有的规则和文明。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虚拟化的规则将会不断的涌现出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我们可以建构出能够区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其丰富了也变革了传统的人类认识赖以发生的中介系统。他们还指出虚拟不同于模拟或虚构,模拟没有超出现实的哲学层面,本质上仍是对现实事物进行一种反映或重现的方式,是对现有事物的“改造”而不是全新的“创造”性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虚构则只出现在主观的思维世界中,是一种“想象的现实”,虽然可以借助语言将其表达出来,但缺乏将其还原到现实中的基础与手段。相比之下,虚拟已经达到一种“真的假”而非“假的真”的程度,通过语言符号乃至数字化虚拟的手段就能构造出可以使人获得“亲近感”与“沉浸感”的现实空间。进而他们认为,依照虚拟程度的不同,虚拟由低到高依次可分为三个程度:现实性的虚拟(类似于模拟,是尚未完全脱离现实层面的简单虚拟)、可能性的虚拟(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现实,但不足以以假乱真)、对不可能性的虚拟(真正意义上的虚拟,其实现了对现实中不可能之物的符号化或数字化建构,足以以假乱真)。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虚拟并不是随着当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才出现的,而是在人类文明一开始出现了,贯穿于一切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只不过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的催化下,虚拟一方面表现的更为深刻和广泛,另一方面主要与现代的数字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相联系。

(二)虚拟实践(Virtual Practice)

虚拟实践的诞生及其萌发是同人类不断进行的虚拟化的实践活动同步的。虚拟实践的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哲学与科学的实践基础和对象性前提,从而成为当代哲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将会大大发掘虚拟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并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实践观。

《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本科教材从2007年版到现在的2015年版,对于实践的基本形式也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2007-2010年概括为“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这样的三种基本形式;2013年版则把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划分为“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由此把践的基本形式调整成“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这样的三种基本形式。2015年修订版在保留2013年版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但教材同时指出“虚拟实践是社会物质实践的派生形式,只具有相对独立性”。

由石云霞教授主编的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材《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从狭义的角度看,实践的基本形式就是物质生产实践、社会交往实践、科学实验。从广义的角度看,我们又可以把实践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实在实践、虚拟实践、模拟实践。”并指出“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虚拟现实(VR)等信息技术在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一种客观活动”。

在学术界,虽有学者认为虚拟实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践,真正意义上实践只能是物质生产实践,虚拟实践只是一种描述的过程,能证明或者能证伪一些命题。但大多数学者将虚拟实践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对虚拟实践进行深入的阐释和研究。清华大学曾国屏教授指出虚拟实践是将“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的创造性实践,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扬弃”;周甄武博士从虚拟实践与其它实践区别的角度,将虚拟实践界定为主体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中介手段进行的实践。杨富斌教授认为虚拟实践“是指人们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或电脑网络空间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一切能动地改造和探索虚拟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国社科院的张明仓教授指出“虚拟实践是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在虚拟空间使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是人类实践方式的一次飞跃”, 他认为“虚拟实践使人的实践对象第一次突破了纯粹形式的外部物质世界的界限,它将数字化符号上升为实践中介手段,把人类社会活动的信息经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合成转换,使主体置身于一个新的关系实在的虚拟实境中”。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彼此相互联结、相互作用,两者将共同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个观点,在学界有较高的认可度。可见大多数学者还是倾向于把虚拟实践划为独立的实践形式。

二、虚拟实践是一种新型实践活动形式

虚拟实践究其本质上来说是人实践活动的一种崭新的感性活动,是互联网社会突现出来的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感性世界,即虚拟实践是一种有别于现实社会传统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的新型实践活动形式。因为虚拟实践主要是发生在虚拟环境之中,而虚拟环境一般都来源于互联网设备的构想和缔造。通过互联网模拟复杂环境为平台和虚拟的多样人物故事为载体,让用户在这种虚拟世界里进行着一种沉醉式、交互式为特点的体验活动。因此,笔者认为虚拟实践和现实社会传统实践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实践活动不同于变革自然的物质生产活动。

虚拟实践仅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实践方式,对物质生产劳动作为实践观的根基没有任何影响。它只是人类的脑力劳动不断发展中的一种新形态。虚拟实践的客体是根据实际的情景要求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最优化的整合而得到的,它是由虚拟技术演绎和创造出来的一类客体对象。虚拟实践不是直接地改变自然客体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直接的物质产品。它改变的仅是自然客体的转化形态中的虚拟客体的那一部分,并不是真实的自然客体。虚拟实践可以让人们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但它不能够真实的改造客体对象本身。因此,不能把虚拟实践活动中对虚拟客体的重塑直接等同于改造自然客体的现实社会实践。

(二)虚拟实践也不同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活动。

我们知道,虚拟实践活动是在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虚拟空间的实现的含有客观实在性的活动,这个虚拟空间一般是以人类社会这一大背景为平台的,因此其会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就其本质来说,和原子所构成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相比较,这种活动就是现实的物质活动的“映射”,更明确的说,是对它们的一种“虚拟”。因此虚拟实践活动不会对现实社会的人或真实的事物造成这样或那样的物理性的伤害或损伤。例如,战士不会受虚拟战争中子弹,刀,导弹等武器的伤害甚至牺牲,虚拟战争中的各种武器毁坏也不会影响现实世界中的任何武器的破坏。虚拟技术用在医院时,可以用来远距离的手术操作,远程时间对医疗器械的控制,智能机器人来实现对病人的各种高难度手术。而那些利用虚拟实践和现实的人或其它现实社会存在物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这就属于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联系和互相作用的情形。所以虽然虚拟世界的生活与现实世界的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虚拟实践不同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活动。

(三)虚拟实践也不同于创造科学知识产品的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在人们从感性认识逐渐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进程中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科学实验的主要目的还不是生产物质产品, 而是精神产品, 更确切的说是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而虚拟实践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精神产品。尽管计算机实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但它只是作为科学实验的辅助形式,而不能把虚拟实践活动完全等同于科学实验。现在常见的虚拟网络购物、虚拟驾驶、虚拟现场教学等等,虽然偶尔也会获得一些的精神副产品,但是这类活动的最直接意图,并非像科学实验那样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产品,即对自然规律的重新认识。

由此可见,虚拟实践是不同于通常所讲的现实社会活动的三种基本实践方式,其有了有创造性的发展。虚拟实践扩大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实践活动的广度。

三、虚拟实践的基本特征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该事物成为其本身并有别于其他事物所固有的内在属性。同样,虚拟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其和其他任何形式实践是不同的,其内在规定性不同于现实社会传统实践的内在规定性,其具体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虚拟实在性。虚拟实践是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接现实性”的,它是具有“虚拟实在性”的一种独立的实践形态。这里的所说的“虚拟”,并不等同于虚无,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真切的存在。“是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或实体”。????它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虚拟技术及其相关的设备为中介,突破了传统观念中由原子组成的物质时空观念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制约,对人们的时空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虚拟性特性主要体现在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虚拟化,尤其是时空虚拟化更是虚拟性最重要的特点。虚拟实践的平台是人为的构建非现实的场景,实践主体在虚拟空间的活动,像社交软件交流、网络事件调查讨论、远程数字控制等,减弱了人们在现实时空中所进行的社会活动那样的外在时空地理位置的实在感、物体形态的触摸感和事情发展的代入感,它只有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和可重复性。

(二)交互性。传统实践必须包括实践的主体、客体和实践工具(中介)这三大要素“在场”才能开展实践活动,然而虚拟实践的主体却摈弃了以前的这一依赖物质实体才能进行实践活动的特性,并非要真实地“在场”;虚拟实践的对象不是单一的外在物质世界,而是那些通过数字信息化构造的全新客体。虚拟实践主体综合利用数字化、符号化中介系统所创造出来的客体不断对主体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同时主体本身接受不断的反馈调整,进而提高主体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虚拟实践的主客体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虚拟实践活动,使其不断的互相交流反馈,共同发展提高。这种交互包括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同步交互是一种实时性的交互,即虚拟实践客体在接收信息的同时进行反馈,虚拟实践的主体可以即时获得这种反馈。例如网站可以通过网络用户的点击频次发现人们对网站的信息关注差异,从而更好地调整信息排列。也可以请一些社会知名人士与网友进行在线聊天,受邀嘉宾可以向网友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随时回答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从而使这种传播变得更为有效。异步交互是指虚拟对象在接收信息后等待一定的时间后再进行相应的反馈,像网络论坛、网络舆情调查等。

(三)自由开放性。在虚拟实践活动中,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任意的可能性进行不断的预演、排演和执行,进而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和目标。它是人类的一种能动的和自由自觉的活动,因而与传统的现实实践活动相比较,其有更大的能动性、自由度、自主性和开放性。由于虚拟环境的建立和虚拟实践的介入,首次打破了在物质实体条件下只能依赖单一途径来选择发展可能的旧模式,使实践的内容发生了质和量的双重变革。在新的智能型实践结构中,以往单一的实践已被系统的实践所替代,直接的实践已让位于间接的实践,稳定简单的实践方式必然逐步变成类型多样的实践范式,才能让主体在与客体的交流互动体验中得到更多的自由度,从而使虚拟实践活动不断突破现有的限制和约束,进而更好的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和对象中,让体验者产生更加形象、丰富、立体的感受。

(四)创造性。虚拟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和其他任何实践活动一样,源自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自主性、计划性、探索性和创造性。认识论指出,实践不但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基本方式,更是人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基本方式。

因而,在网络智能时代,人类不仅可以利用现实的社会实践不停地改变和创造一个更舒适的的客观物质世界,而且在不断的利用虚拟实技术,有意图地创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并和现实世界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虚拟世界。虚拟实践把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能发生和不能发生的以及不存在的事物进行重新的整合重构,建立起了非现实性的合理性、超越性、创新性,进而引导着人们迈向更高级的创造形态并进入新的创造时代。

四、理论与实际结合――《马原》课的虚拟实践教学

根据虚拟实践的以上这些特征,我们将理论与实际恰当的结合起来,在《马原》课上尝试虚拟实践教学。我们主要想从以下几个途径去尝试探索虚拟实践教学:

(一)“仿真性虚拟体验”,主要是要求学生带着实践任务,在选定的虚拟目标空间譬如虚拟宣传橱窗、资源库、虚拟博物馆、纪念馆等等虚拟空间进行参观、体验,身临其境的去经历和感受,并在虚拟空间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构建人际交往关系环境,再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完成实践报告。仿真性虚拟体验相较于普通网络实践,是高度依赖虚拟现实系统的实践活动,属于较为复杂,较为困难的虚拟实践资源开发,所以充分开发、完善、解决虚拟实践教学系统“有”的问题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虚拟实践教学系统资源能否恰当的建立和发展会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兴趣以及最终的实践教学的收获,在情景丰富、立体感强的虚拟实践教学系统中,可以学生产生强烈的角色融入感和环境沉浸感,以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才能乐于追捧,最终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获得对特定事物的特定认识。

(二)“网络调研”,主要是要求学生或是自拟问答题目、或是采用门户网站组织的调查,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焦点事件的来龙去脉,社会各方面的反响和态度等进行网上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应用基本原理进行理论恰当的分析和评价,将调研报告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探究性实践学习,学生可以在理性审视种种网络问题、解疑释惑的过程中提高辨别和分析能力,进而在一定意义上为理论课赢得网络话语权。

(三)虚拟讨论。通过构建相应课堂主题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和教师在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虚拟环境中进行相应知识或课题的深入交流讨论学习。如“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众筹做微公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网络直播平台互动间的关系”。需注意的是,讨论内容要符合“三贴近”原则,即讨论内容需贴近学生认识水平,贴近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思想实际,也就是说,讨论主题必须符合学生群体的思维特性、情感体验、生活实际并结合个人成长需求,寻找当代大学生独特思考角度和虚拟实践教学的最适结合点,既可以增强虚拟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亲和性,又可以增强讨论主题的针对性,最终提升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虚拟考场和个性化的作业。提供虚拟考场,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借助主控网络适时试题,收到试题的学生(全体或部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一定时间内多次网络申请参与并提交试卷进行统一考试。系统根据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别设立相应的评卷程序,将考试结果回复各位考生,并给出评语。作为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也不再是纸质化的作业,而是依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作业。如视频短片、裸眼3D重现等形式。

由上可知,虚拟实践的客体是根据实际的情景要求运用数字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最优化的整合而得到的,它是由虚拟技术演绎和创造出来的一类客体对象。这种数字化的虚拟活动具有安全、实惠、高效等优点。

因此,同学们通过虚拟实践可以更好的使用网络资源,无论是“虚拟现实体验”、 “网络问卷调研”还是“虚拟时空建构”都不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保障,这首先解决了我们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其次,虚拟世界突破了原子意义上的物质时空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约束和限制,对于像“马原”这种大班公共课,虚拟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开拓实践新空间、充分有效地发挥方便快捷的特点。

再次,大家知道,“马原”课由原来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门课合并而成,内容增加很多,教学任务重,但课时没有增加,包括实践课仍然是48学时。虚拟实践以其自身优势和独有特点有效地弥补了我们马原课社会实践教学不足的状况。网络虚拟实践可以紧紧围绕“马原”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现实进行有针对性设计,指导学生有目的的到网络中搜集各种资料展开自我学习和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现实课堂教学时间。虚拟实践教学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及时交互。所以虚拟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弥补传统实践教学方式的不足,它借助日益普及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空间,广泛的延伸了学生的现实实践活动范围和广度,使有限的现实实践活动走向无限的网络实践活动中。

总之,虚拟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应用于实践,并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诚然,在虚拟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价值目标,引领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网络现象,辩证地看待网络热点问题,尽量避免“买椟还珠,体用倒置”偏颇现象的发生。因为“育人、立德”是永远的教学目标,“育能”是为更好“育人”服务的,是一种载体和手段。

〔参 考 文 献〕

〔1〕〔3〕胡小安.虚拟技术若干哲学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90.

〔2〕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03):1-8.

〔4〕基本原理概论〔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2.

〔5〕石云霞.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55.

〔6〕石云霞.基本原理专题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0.

〔7〕闵清,计毅波.哲学视域下虚拟实践的研究述评〔J〕.科学创新导报,2014,(29):102.

〔8〕曾国屏.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71.

〔9〕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的新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2):40-46.

〔10〕杨富斌.虚拟实践的涵义、特征与功能〔J〕.社会纵横,2004:2.

劳动实践的活动目的范文6

1.实践基础的内涵分析

马克思认识中实践基础,其理论前提是现实的人是认识的主体,而现实的人同样是“感性”的人,即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能呼吸、吃喝拉撒、有血有肉、能思想的现实的人,所以,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同样人的认识也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

在马克思看来,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能动的反应,这样一种能动的反应表明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一方面,认识是客观的,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复写、摄影与反应,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然而,这种客观性存在原因还远不止于此,认识还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认识与意识相互联系,基本上可以这样说,意识包含认识,认识相对于意识来说,是人类一种相对成熟与系统化的意识,所以,相对于物质世界来说,在一定层面上,二者是可以等同的。人的意识或者说认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同样它也是人的确立的标志之一,是人的意识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相对应,与一切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相对应,也与一切物体所具有的反应特性相对应,而人的意识则呈现出最高级、最复杂的特性。同时人的意识还需要借助于一种独特的物质,即人脑,离开了人脑这种物质,意识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人的认识又是主观的,这是因为,人的意识又是一种能动的反应,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从而可以在现实客观原型的影响之下,创造出客观现实中没有的主观影像。

人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成为一种对应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这二者同样都具有辩证性质。即客观世界存在着广泛的、多样的联系,是不断发展的,而人的认识也是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而把客观世界同人的认识联系起来,使主观同客观相符合,从而使人类不断发现真理,运用真理的手段和动力正是实践。同样,只有人才能充当实践的主体,因为实践正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桥梁和实现。在现实实践的过程中,人既可以是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也可以充当的实践与认识的客体,这就是人对于人的认识与改造。当然能够充当认识与实践主体的,只有人类自身。主体与客体的实践关系与认识关系,事实上正反应了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实质,而这一活动的源出正是人的感性存在,即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现实的结合,个体的人所进行的具体的、历史的、具有现实丰富性的一切活动。

实践既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手段,同时,实践也是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所以,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服务于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所以,“物质从自身中发展出了能思维的人脑,这对机械论来说,是纯粹偶然的事件,虽然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是一步步的必然的决定了的,但是事实上,进一步发展出能思维的生物,是物质的本性,因而这是在具备了条件(这些条件并非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必然是一样的)的任何情况下都必然要发生的。”(1)

人的认识与实践过程,事实上也体现了人的本质的实现和确立的过程,人的生存在人的本质实现过程中,具有最为根本的意义。人的认识使人得以在思维中超越自然界,从而站在了自然界的对面,人一方面属于自然界,必须适应自然界,遵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但另一方面,人又不断超越了自然界,甚至走到了自然界的对立面,从而不断强化了作为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性。

人的认识过程,作为一种辩证的运动,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为了服务于实践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认识之所以是能动的反映,这是因为,人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不断实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人类首先需要能够不断逃避其他动物和自然灾害对人的伤害,继而实现战胜这些动物和自然灾害,发展到今天则是整个自然界彻底置于人类的统治之下。这就需要人类不断实现认识水平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与发展。所以人类的活动集中体现在人类通过认识和改造使客体能够不断满足人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主要体现在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方面。而实现这种需要对应的实践形式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丰富自身的需求与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再这样一个过程中,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而是对物质的一种改变。这种改变本身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

2.生产劳动实践与人的确立

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内容: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在现实意义上,人的本质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掌握了语言,使得人类与其他动物相区别;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技能和属性,人的意识可以使人对象化的思考这个世界,而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劳动在人类由古代类人猿转变到人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那么,在上述概念中,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科学又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在其中又扮演什么角色呢?

对于人的产生与确立,马克思、恩格斯最为强调的是劳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别论述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劳动是指人类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劳动首先是一种动态的活动,体现为一种创造和改变,同时劳动还体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和科学技术相关联,而对于人的产生和确立,则是改变和能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从人或者古代类人猿的现实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来论述劳动。

劳动首先满足了人类的生存,其次是锻炼了人,发展了人。劳动首先需要使用工具,这一点使得人的劳动与其他动物有了不同,其他动物不会使用工具,更不可能制造工具,而人则可以制造工具并且使用工具,当然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在利用工具方面则经历了从利用天然工具到制造工具的转变,从利用和保存天然火到人工取火的转变,这就体现了人的能力的增长。因此,在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者中,劳动工具是潜含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因素,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高低。所以,人不仅依靠劳动实现了生存,还在劳动工程中使人的生存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表现在劳动上就是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劳动工具不断改进和提高,更加有利于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当然的最重要的是劳动锻炼和提升了劳动者的水平与能力。

在劳动过程中,古代类人猿需要互相之间进行协作,这就需要互相交流,逐渐语言就产生了,语言产生,人与人逐渐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就促使了人类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和人脑的形成,这就是人的思维意识逐渐形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意识的产生也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即从地球产生之初,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的发展,再从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的发展,最后才从高等生物所具有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

3.实践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毋庸置疑,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方向、动力,实践也为认识提供了条件,实践也作为人类认识检验的唯一标准。

从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人类的认识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它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同步,与人类自身的实现与确立同步,与此同时我们以可以看到,认识能力与人类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强化和互相证明的过程,这表明了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脑髓和为它服务的器官、愈来愈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对劳动和语言起作用,为二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愈来愈新的推动力。由于随着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现而产生了新的因素――社会,这种发展一方面获得了有力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又获得了更确定的方向。”[2]

因此,我们可以对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践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不断沟通了人类与现实世界,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使现实世界不断发生着为人类的目的而变化。实践也能动地改造着自身的实践能力,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变化。认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或者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现实世界中,实践即作为一种手段,也作为一种目的而存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离开了实践,认识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认识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把主体与客体较好的结合了起来。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实践论就成为一种本体论,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实践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