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1
“医工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从理念和研究模式看,它倡导学科间打破壁垒,交叉融合,围绕医学实际需求进行协同创新,取得“1+1>2”的研究效果;(2)从价值观看,强调其研究的最终价值在于“保障健康,救死扶伤,敬畏生命”;(3) 从外延看,“医工结合”中的“医”,涵盖了生命科学与大健康领域的各种学科分支, “工”则泛指医学以外的理工科等广泛学科范畴,“结合”不仅强调了“医”“工”之间的广泛交叉,也包括“医工”与产业界的融合(促进成果转化)。
2 医工结合相关的热点领域
2,1 智慧医疗与电子医疗保健 (e-health)
IBM公司于2008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并逐渐上升为各国政府的国家战略。在此概念的引领下,人们提出了将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相结合的“智慧医疗”概念,以此类推,还衍生出“智慧急诊”、“智慧救援”等更细分的子概念。“智慧医疗”试图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使医疗服务走向智能化,如靶向识别和切除癌细胞的智能手术刀,具有“记忆”功能的智能医用材料,适于残障人群的智能假肢、智能轮椅、智能哑语翻译手套、智能助听器、智能眼镜,可自动采集生理信号的智能衬衫、智能心脏起搏器、智能肠镜等。在急诊医学领域,人们已经研发了数字化智能救护车、实时虚拟重症监护、适于家庭急救或区域急救的各种远程急救系统等。在灾难救援领域,研发人员也开始研发适于不同灾害的信息实时监测和应急指挥系统,显示了物联网等技术对医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智慧医疗类似,e-health也强调信息和通讯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包括了家庭保健、传感器、远程医疗、远程手术、电子信息、电子挂号、数据库、地区及国家的网络。
2,2 灾难医学
我国是灾害多发国家,汶川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暴露出我国灾难救援的诸多问题,如各种灾害信息的采集、传送、建库、、共享等信息建设尚不规范,大量适合于灾害救援的先进仪器及通讯、电力、能源设备亟待研发;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环境污染与防灾减灾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等。这些都需要灾难医学和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研究。
2,3 转化医学 (translational medicine)
转化医学倡导建立“从实验室到病房 (bench to bedside)” 和“从病房到实验室 (bedside to bench)”的双向研究通道,将基础研究获得的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应用、人群预警方案、药物研发和健康保障等。医工结合和转化医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突出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学科协作和科技创新;两者都以系统论的观点,认为学科交叉、协调发展所产生的整体效应远大于单学科效应的简单相加,甚至产生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两者也都注重科学研究的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为临床服务。
3 我国医工结合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已从学校乃至政府的层面,开始组织推动医工结合,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然而,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国内医工结合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1)在教育方面,相关理念远未普及,从大学高层领导到理工科及医学教师、学生、医生,对医工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未深入了解,医工结合的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小范围探索阶段;(2)在组织管理方面,多数大学的体制壁垒远未打破,尚未建立有效的医工结合平台;(3)在学术研究方面,存在信息屏障,理工科研人员不了解医学临床需求,而医学科研人员不熟悉理工科技术进展;(4)在科研成果形成及转化方面,有原创性、实用性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较少,部分成果处于半成品状态,离市场应用还很远,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
4 发展我国医工结合的建议
医工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政府、大学、医院、产业界、学术组织、媒体等多方面力量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4,1 理念普及
学科发展,理念先行。对医工结合理念与价值的高度认同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医工结合理念普及的对象主要有:(1)政府和大学的行政与科研管理层,只有管理层重视,才有可能为医工结合发展配置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自上而下地消除制度屏障;(2)从事医学与理工科教学科研的教师;(3)医学与理工科本科生与研究生;(4)从事药械生产销售及其他健康服务的企业家。理念普及途径包括政府、大学、企业、学术团体建立相关的网站、博客、教材、期刊、报纸,宣传手册,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媒体工作者亦应积极参与普及。其中,大学是理念传播的主要平台和主导力量。
4,2 制度建设
科学健全的制度与灵活务实的机制是医工结合发展的基本保障。(1)专门的管理机构:少数大学已建立了以学校或医院高层领导牵头的管理部门对医工结合进行领导与监督工作,值得借鉴。(2)战略规划:政府、大学应结合国家战略、国情、校情制定医工结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文件,明确医工结合的发展方向与策略等。(3)协调机制:医工结合涉及行政与科研管理部门、医学与理工科多个学科分支的关系,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4)项目和基金申请制度:应建立医工结合专项基金,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定项目申请标准,遴选和扶持优秀项目。(5)其他,如人才培育、成果转化、资金管理制度等。
4,3 人才培育
医工结合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科研人才、教育人才、商业人才。大学应在医工结合的教育模式上进行改革,包括:(1)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在医学院与理工学院设硕士点、博士点,联合招收医工结合方向的研究生;(2)课程改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医工结合的产物,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4,4 研究中心
有条件的大学、医院、企业、产业园,可尝试建立层次不同、侧重点有别的医工协同研究中心,作为学术交流地与成果孵化器。其中,综合性大学具有建立研究中心的天然优势。
4,5 学术组织
条件成熟时,可依托实力雄厚的大学或医院建立专业学会,通过学会的组织和活动,推动医工结合发展。这种学术组织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其中各种由医工界教授自发组织的学术沙龙,学术气氛浓厚、创新思维活跃,是值得重视的非政府力量。
4,6 信息建设
医工结合存在鸿沟的原因之一就是理工科对临床需求不熟悉,而医生虽有很多临床需求和创新灵感,却不了解理工科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因此,有必要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为医工结合服务的综合信息平台,包括临床问题资源库、基础医学资源库、中医药学信息库、理工科信息资源库、生物制药市场需求信息库、医疗器械需求信息库、专利信息库等,为医学、理工科、产业界相互沟通提供信息支持。
4,7 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
应为科技人员提供专利知识培训,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研究资料显示,从1901—2000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172 位科学家中,有76 位(44,2%)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由此可见,医工结合、跨学科研究是推动现代医学创新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医工结合”之路刚刚起步,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前不久在南京医科大学成功召开了以“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敬畏生命”为主题的“钟山医工结合沙龙”。我们期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宏伟的系统工程中来,共同促进中国医工结合的快速发展。
(收稿日期:2013-07-10)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4,01,003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 中医诊断学;中医教育;教学改革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Diagno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edical Practice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也是近些年来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诊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基于该学科教学内容中科研学术进展较快、临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推进“寓研于教”、“寓医于教”,研、医、教有机结合的教学构想,对促进临床教学可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寓研于教
教学与科研是现代院校的基本职能。教学是主体,科研则是学科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保证,二者互为支撑,相互促进。通过科研可以提升教学内容的层次;通过教学又可以把教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培训对象的能力、素质。
1.1 以科研成果来充实教学 近些年,《中医诊断学》中许多内容在科研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部分成果已开始逐渐被临床接受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时引入这些最新的科研成果,一是可以将枯燥的理论教学形象化。如将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图像、视频引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犹如置身临床,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使其对该领域进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如在讲授脏腑辨证时,学生普遍反映内容繁杂、单调、难记,此时若穿插一些证候动物模型的制作进行讲解,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诊断学中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特点,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利于通过丰富的跨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传统中医诊断指标的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的统一标准,因此,通过引进现代测试仪器和手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来改革教学,如指导学生通过脉象模拟手体验常见的脉体形象,并用自动脉象仪进行记录、分析,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动手体验的机会,突出诊断技能的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中医规范化、客观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亦可逐步提高其科研能力。
1.2 以科研的方法来研究教学 中医诊法和证候研究多年来一直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对而言,《中医诊断学》也是中医学中教学内容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同时,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对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在教学实施中同样需要引入必要的科研方法,如通过问卷调查、同行评议、随访测评等科学手段进行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估,对上述方法进行评价和改进。这样才真正做到方法为教学服务的目的,而不是仅仅依靠引进一些新的教学概念和方法来哗众取宠。完善的评价方法可以把评价融入促进师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设计、选择和应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去衡量教育目标,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2 寓医于教
医学本身便带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中医诊断学》作为一门从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更是带有医学实践的特色。传统上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尽管也会安排少量的临床观摩课时,但常常对这些课时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观摩课程缺乏精心设计,示教手段单一,学生的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最终往往是草草了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当前《中医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便是突出课程内容的临床色彩,实现服务临床的教学目的。
2.1 课堂教学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的都是学生今后在临床中必须精通的诊疗技能和常识,单纯的理论讲授有时往往晦涩而难以理解,更使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宜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模拟诊室教学是以模拟教学理论作为指导,在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由学生模仿病人及扮演医生而进行的一种情景教学[1];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教师精心准备的病案,从而提高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2]。上述方法均能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文献,就《中医诊断学》有关学术问题或疑难病案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并借助于实验教学进行验证,提高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临床实践教学 临床见习是实施突出临床能力培养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改革传统的见习方式,如我们尝试编写了《中医诊断学临床见习指导》,增强临床实践教学的指导性、规范性。见习前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讨论,明确训练项目、目的要求、操作规范及程序等;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临床诊室的训练,明确临床见习的内容、目地、要求,特别是技能操作及鉴别诊断;最后,在见习结束后写出见习报告和心得,成绩列入学生考评。临床见习每生至少安排3次以上,每组学生不宜太多,由带教老师首先进行示范,规范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操作方法,同时将四诊与辨证结合,联系病人病情,讲授中医辨证的思维方式,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临床实践教学可以活跃学生思路,增强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通过“寓研于教”、“寓医于教”,研、医、教有机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医诊断学》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为后续的临床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3
医疗器械专业培养的是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要利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为病人和医疗实践服务。因此,具备一定医学知识十分必要。
1.1有利亏后续专业锞学习
医学基础课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如专业课人体机能替代装置中,涉及的人工心肺机、血液透析机、呼吸机、麻醉机等,替代了人体心肺功能、肾脏功能、神经系统等,学生在掌握人体循环、呼吸、泌尿、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后,能加深和促进对这些医疗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的理解和学习,激发专业兴趣。所以,医学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的桥梁课程。
1.2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
学生具备医学知识,并拥有以医学基础理论理解和联系医学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就能不断发现医疗需求、不断拓宽思路,对先进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全功能开发与使用,使医疗设备在医学研究中发挥最大作用。如CT、Mill、内窥镜等设备在临床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均依赖于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
2医学基础课程开设情况
对于非医学专业设置医学基础课,目前尚无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我校开设的医学基础课有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涉及专业有临床医学工程、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康复工程技术、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医用治疗设备应用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与维护、放射治疗技术及设备等。选用的教材是专供医学类专科使用的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大纲也与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各专业人体解剖学均为48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2学时),生理学40学时(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教学方式采取理论课以PPT教学为主,各专业教授章节一致,实验课以观看人体解剖标本、模型为主,生理学则是动物实验和观看视频。学生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占70%)和平时成绩(占30%)来评定。
3存在问题
3.1锞程设置不合理
人体解剖和人体生理课对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门基础课,医学类各专业一般每门课都需要100多学时方可完成。我校虽培养的不是医学生,但作为未来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十分必要。目前,课时安排仅几十学时,教学内容过多,导致理论课时间紧张,不能讲深、讲透;实验课也只能走马观花,不能充分辨认标本及模型,很难对实验结果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3.2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还没有公开出版适用于医疗器械专业的医学课程统编教材。我校选用供医学院校使用的教材,系统性强,相对医疗器械专业学生来说,内容偏多、偏深,缺乏专业特色,给专业课程学习带来负面影响。
3.3评价标准存在片面性
我们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往往根据考试,即便是实验也通过书面考试做出评判,这种评价标准存在片面性,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标准化”考试成绩等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等,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4学生学习共趣不高
首先,人体解剖学作为形态科学,名词术语多、概念多131,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而我校工科类学生,不善于记忆性知识的学习。人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功能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抽象性,由于部分学生高中缺乏生物知识积累,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过程中易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课,不清楚医学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认为对今后工作无多大帮助,因而重视程度较低;再者,考核方式使学生产生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也能通过的思想,以至于学习兴趣不高。
4改革措施
4.1以专业需求为导向,重构锞程新体系
通过走访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分析专业需求,我们将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门课程整合为一门人体形态与机能课程,将教学内容分为运动、内脏、脉管、感觉器官和神经5个模块,再根据职业工作任务(如以假肢、矫形器等康复器械和内窥镜等医疗设备)为切人点,设置若干教学项目。教学时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遵循专科教育“必须、够用”的原则,选择模块进行组合。如康复工程技术专业重点是运动与神经模块,内脏模块中侧重呼吸与循环系统,其他系统相关知识点只做一般了解。这样既突出专业特色,又可缓解内容多、学时不足的情况。
4.2以学生为一体,创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职业行为能力,我们实施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对实验室进行改建,将教室与实验室进行一体化配置,理论与实验学时调整为1:1,教师讲授与学生操作同步进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理论。改变了以往理论课教师“填鸭式”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4.3编写适应专业需要的教材
亟待组织教师和医疗器械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编写出具有医工结合特色、专业适应性强的《人体结构与功能》教材。我们期待教材具有如下特色:打破医学教材系统性强、理论深、内容广的特点,选取与后续专业课、与学生从事医疗器械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将教材中每一单元学习任务设计为紧密联系医疗仪器、设备的医工结合项目。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4
临床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理论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医学生今后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1]。由于诊断学授课学时有限,涉及的医学概念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是每一位诊断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医学影像学和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在诊疗疾病时更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忽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就导致师资力量的基本功薄弱,也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强化师资的培养,提高医(教)师的素质以及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如急性左心衰肺部体征,常常先出现干性罗音或哮鸣音,随后出现湿性罗音,就用“先刮风后下雨”来描述疾病过程的特征。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如表述角弓反张、跨阈步态、蹒跚步态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均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
2 提高教学质量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见习课时,以医生的角色站在病床旁,怀着一种十分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渴望学好诊断学,渴望当好一名医生,又意识到肩负重任,听课很认真,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对初学诊断学具有新鲜感的良好势头,因势利导,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把疾病发生机理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理解相关的症状、体征,牢记概念;并用相似的病例再让学生们问诊,重新分析、理解、使用概念,举一反三,使其概念明确。学生们适应了诊断学边教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问诊是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诊断资料的最初来源。问诊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需要仔细、认真、全面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学生应牢记问诊要点;老师应选择病情较轻、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意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实习对象。授课时教师首先示范正确的问诊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践;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反复严格地训练,逐渐掌握好问诊的要点和技巧,把病史问全。体格检查方面,学生要先熟记各种体表骨性标志和人为画线,查体时能准确地应用;统一手法、规范动作;让学生互查互练,反复切磋,对每一动作、手法、心音都进行认真训练,掌握和规范每一种正确手法;查体要系统、全面、仔细检查,逐渐养成分段检查、系统记录的体检程序,减少反复翻动病人。检查学生查体的手法、顺序、具体内容等,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又能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遗漏[4]。
2.3 扩大学员知识面
查体发现体征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员了解体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在讲述症状、体征的同时引入临床实例,使学员加深记忆。在临床见习中,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疾病相联系,结合基础课知识进行病例讨论,分析病因是什么?目前诊断是什么?以及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等,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广泛的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
2.4 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要从学生了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入手,让学生总结病史特点,讨论、分析临床表现,找出支持诊断要点,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通过理解性学习,逐渐学会把不同疾病联系起来分析。诊断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要想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实践和训练。另外还经求学生意见,教研室对提出的不足进行整改并反馈给各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汉建,田 虹
【关键词】 诊断学;教学;医学生
临床诊断学是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是医学生从理论步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医学生今后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1]。由于诊断学授课学时有限,涉及的医学概念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是每一位诊断学教师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1 提高教学能力
随着医学影像学和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师在诊疗疾病时更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而忽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这就导致师资力量的基本功薄弱,也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强化师资的培养,提高医(教)师的素质以及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如急性左心衰肺部体征,常常先出现干性罗音或哮鸣音,随后出现湿性罗音,就用“先刮风后下雨”来描述疾病过程的特征。还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感染和引导学生。如表述角弓反张、跨阈步态、蹒跚步态等,在课堂上给学生现场演示,均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
2 提高教学质量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们见习课时,以医生的角色站在病床旁,怀着一种十分兴奋和好奇的心情,渴望学好诊断学,渴望当好一名医生,又意识到肩负重任,听课很认真,教师应把握好学生对初学诊断学具有新鲜感的良好势头,因势利导,结合具体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把疾病发生机理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和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理解相关的症状、体征,牢记概念;并用相似的病例再让学生们问诊,重新分析、理解、使用概念,举一反三,使其概念明确。学生们适应了诊断学边教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
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问诊是诊断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诊断资料的最初来源。问诊具有很强的技艺性,需要仔细、认真、全面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学生应牢记问诊要点;老师应选择病情较轻、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乐意接受检查的患者作为实习对象。授课时教师首先示范正确的问诊方法,再让学生分组实践;然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反复严格地训练,逐渐掌握好问诊的要点和技巧,把病史问全。体格检查方面,学生要先熟记各种体表骨性标志和人为画线,查体时能准确地应用;统一手法、规范动作;让学生互查互练,反复切磋,对每一动作、手法、心音都进行认真训练,掌握和规范每一种正确手法;查体要系统、全面、仔细检查,逐渐养成分段检查、系统记录的体检程序,减少反复翻动病人。检查学生查体的手法、顺序、具体内容等,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又能及时地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遗漏[4]。
2.3 扩大学员知识面
查体发现体征后,更为重要的是让学员了解体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在讲述症状、体征的同时引入临床实例,使学员加深记忆。在临床见习中,将患者的症状、体征与疾病相联系,结合基础课知识进行病例讨论,分析病因是什么?目前诊断是什么?以及还需要进行哪些检查才能明确诊断等,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广泛的联系,扩大学生知识面。
2.4 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要从学生了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入手,让学生总结病史特点,讨论、分析临床表现,找出支持诊断要点,从而得出正确的诊断。通过理解性学习,逐渐学会把不同疾病联系起来分析。诊断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要想使得学员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实践和训练。另外还经求学生意见,教研室对提出的不足进行整改并反馈给各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使他们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保证了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汉建,田 虹,汤美安,等.典型体征病例档案建立及其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82-84.
[2] 张超英,张岁龙.如何解决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72-76.
[3] 刘安民,许 冰,王 捷,等.诊断学实习教学的实践与经验[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6):394-396.
[4] 曾 俊,任 佳,赖 雁,等.浅谈物理诊断学的教学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6(5):333-334.
,汤美安,等.典型体征病例档案建立及其检体诊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82-84.
[2] 张超英,张岁龙.如何解决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2):72-76.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医诊断学课程;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学管理实施、教学质量评价、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制订课程考核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是执行教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的纲领性文件[1]。应构建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的课程标准,保障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2]。中医诊断学是论述中医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技能的学科。根据中医诊断学的课程特点,要求在培养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职业、岗位基本技能,教学方法上应重视理论教学,也要突出实践教学,并制定与其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的中医诊断学课程标准[3]。
一、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掌握诊法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临床意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他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临床意义;熟悉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原则,诊法的概念、注意事项,辨证的概念。(二)职业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诊断学知识诊断常见疾病及指导临床实践,能够灵活地将中医诊断学知识运用于本专业的临床实践之中。(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敬业精神和职业、岗位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于思考的职业素养,培养探索、创新、创优意识。
二、课程设计
中医诊断学的课程设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秉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教学理念,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相对接,采取项目化、模块化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要突出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通过实施院(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采取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的方式,实现理论教学符合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强化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5]。
三、课程内容
中医诊断学课程内容涵盖了中医诊断学发展史,主要内容及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其中以诊法、辨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重点。中医诊断学课程设置在授课学期的第二学期,总学时为48学时,授课方式采取理论讲授结合实训教学,其中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是“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及典型病案分析讨论。
四、课程实施
(一)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医诊断学课程讲授要结合临床实例,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及理论讲授环节应多结合临床实例;实训教学环节应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临床实际岗位多实践、多操作,强化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学生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6]。(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工具,其类别、内容必须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要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方向,坚持以“必需、够用”为原则[7],制定符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与专业相衔接的高职中医诊断学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分析现行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重新制订教材编写大纲并拟定教材编写内容、体例等。在教材编写上应突出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操作及病案分析等内容,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的教育理念。2.开展网络教学及课程资源局域网建设建立院(校)局域网,可在网上查阅万方数据库内与中医诊断学课程相关的全部医学期刊及书籍;设置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影像资料等课程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三)课程教学评价建立院(校)内、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实习单位、社会等多要素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采用理论教学评价与实践教学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一是院(校)内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8]。系(部)二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资料、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同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学生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实训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等。二是按职业资格(执业技师)考核标准评价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岗位技能、素质水平。三是实习单位、社会等多方面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及时完善、改进。(四)课程考核中医诊断学课程考核应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标准可设置为过程考核和终极考核,采取动态化、多样化的方式,即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实训技能考核。平时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考核内容包括学生课前研讨、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习态度、考勤情况等;理论考核(笔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核内容为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含“四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典型病案(情景模拟)分析讨论等。
参考文献:
[1]楼美云,刘鲁平,张雁平.高职教育课程标准开发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9-20.
[2]王联晓.理性构建高职教育中的课程标准[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105-107.
[3]徐雅娜,闰丹.基于动态性原则建立高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1-43.
[4]闫志.浅谈医学影像专业临床基地建设与实习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7(9):801-802.
[5]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7):110-111.
[6]刘玉娟.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8.
[7]丁立明.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65-66.
医教结合的概念范文6
报告摘要: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当今社会建设的影响力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正是在应对现今众多的实际挑战中,曾经作为历史概念的社会建设,又焕发了时代的青春,成为一个生气勃勃、与十三亿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现实概念
加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
十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
关于重大作用,报告言简意赅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关于根本目的,报告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接着,报告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等四个组成部分,说得十分明确。
上述有新意和深意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重大作用、根本目标和基本途径的分析,究竟昭示着什么?从社会学的视角,在笔者看来,它们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即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调整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推进公平正义。
首先,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从上述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因此,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正如笔者从社会学视角所多次论证的,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这就是说,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