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1
【关键词】科学 指导 有效
一、提升科学素养,梳理科教思路
应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需要,我园对教师的科学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科学素养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园所领导组织课题组教师通过学习与幼儿科学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再读《纲要》、《幼儿园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等理论丛书,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科学素养,认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深远意义,明确自己肩上的重任。
(一)结合《纲要》,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其首要目标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的创造的快乐。
(三)在科学活动中形成幼儿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关注周围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
二、了解科教现状,制定可行目标
(一)问卷调查。
探究初期,设计发放机厂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此问卷分为家长问卷和教师问卷。比较详细的调查了解现阶段本园幼儿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家长和教师的视角和思路。通过问卷汇总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年龄段主要指导策略。
(二)分析困惑。
活动目标是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化。教师的指导困惑即现阶段本园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教育难点是: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幼儿行为和教师语言之间的互动,幼儿记录表的有效运用等。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学会观察。
科学方法的实质在于探究问题。掌握科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要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即知道如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让幼儿获得科学方法实质上是帮助幼儿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把方法作为知识点传授给幼儿。
(二)语言的有效性。
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4. 强化程序能力——培养学习方法。5.适当提出挑战——激发探索动机。6.设计统合活动——拓展探索深度。教师对幼儿的提问通常采取的策略可分为如下8类:直接给出答案、启发暗示、鼓励、反问、类比、肢体动作、提出建议、忽略幼儿的问题。根据观察我们发现,只要运用恰当,无论哪种策略都能很好地解决幼儿当时的问题。
(三)学习记录。
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依照自己的方式通过自身的活动作用于客体来构建科学知识。因此,他们经常通过动作、语言、简单图示等形象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发现和疑问。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我们预设了不同层次的能力发展目标。
(四)优化环境,丰富材料。
遵循“创设幼儿探索式科学教育环境”的原则,我园逐步完善了园区环境。园区内外凸显了“56311”特色,即5区、6室、3廊、1顶、1角。5个区,主要是指我园外部自然环境区域:郁郁葱葱的种植区、五彩斑斓的海洋攀爬区、潺潺流水的嬉水区、绿意浓浓的人造草坪区、富有童趣的大型玩具区;而6室中突出小科学家探索馆,占地200多平方米,分为奇妙的声音、有趣的颜色、好玩的水等10个领域,共有200余种操作材料,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基础;并辅助以3个长廊:科学家长廊、标本长廊、触觉视觉长廊;1顶:环游世界屋顶。在这些环境中既有购买的高结构比较精密的科学试验材料,也有低结构的半成品材料,还有家长与幼儿自制的操作材料,这些丰富的材料为孩子们自主探索发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库。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2
一、分层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分”的序曲。
抓住每个老师的特点,给她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们开展了中青年教师“魅力show”系列活动,内容围绕教师的特色与专长,为所有教师树立自信,奏响了“风采”序曲。户外活动与课间活动的组织经常会被教师忽视,要让教师始终保持和扮演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就必须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并投入活动中。为此,我们通过教师毛遂自荐,自主性开放活动展示自我,起到了研训一体的作用,促进了教师理念的提升、行为的升华。
2.“合”的奏鸣曲。
在奏响“风采”序曲的同时,我们将以此作为培训的内容,如教学反思能力。在我们的队伍中,教师在反思能力上各有千秋,年轻的老师由于经验不足,在反思上没有很好地去思考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年长的教师虽然有意识去反思,但是由于观念上较落后,反思的点达不到。为此,我们将请我们园内的骨干教师进行展示,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剖析反思的要点,从活动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教学机智、幼儿创新、再教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另外,我们还开展了教师自制玩教具比赛、课间活动评比等活动,充盈和贯穿整首奏鸣曲,逐步谱写“和谐”乐章。
二、专题聚焦,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我园以课题为切入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围绕“多媒体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教师进行了赏、评、论三步曲。
赏:对骨干教师精彩课例点评进行赏析。
在教研课结束后,课例点评我们经常会你一言我一语评说的,但是要在正规场合进行系统的点评,教师就缺少系统性、规范性。为此,我们开展骨干教师课例点评,以此促进教师系统、规范的点评,让点评不零散、有框架,评起来更系统、有目的性,特别是围绕精彩课堂关键词,更有针对性、更有说服力。
评:对教学活动进行课例评析
在赏析的基础上,教师对课例评析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为了巩固与提高所学,我们围绕“多媒体在科学活动中的有效运用”,开展了现场教学观摩与课例评析相结合的活动,从而让每位教师都有机会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论:对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园的课题是《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我们曾经把重点放在科学领域中大家进行讨论,教师总结了各自在科学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和实效。每位老师的角度各不相同,但是都发现多媒体在科学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反响。从她们的阐述中,教师对多媒体的真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自主管理,凸显特色小组亮点
我们依照一贯自主原则,成立了各教研小组并由各教研组长及各坊主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成员进行特色小组活动。
1.年级组活动。
每月大中小班年级组分别组织孩子进行家长助教活动,如“理发师妈妈进课堂”、“牙医妈妈进课堂”、“警察爸爸进课堂”等活动,从小萌发了孩子热爱爸爸妈妈的美好情感。另外,我们还组织幼儿走向社区,与社区爷爷奶奶庆祝重阳节,到社区宣传消防知识等等,充分体现了家、园、社会的联动性,实现了园本特色化。
2.环境组活动。
环境小组是我们的绿色之窗,我们透过绿色之窗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活动中,倡导绿色生活。如:我们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感恩城市美容师活动”、“亲子环保时装秀活动”等等。另外,我们还发动师生共同走出幼儿园宣传环保理念,将生活中节水、节电、节能金点子进行宣扬,发挥了“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作用。
四、家园合力,彰显新幼园本特色
1.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养成教育实效。
我园以“养成教育生活化”为办园特色,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突显其实效性。如结合主题活动,我们大中小班分别开展了“叠被子”、“穿衣服”、“喂小动物”比赛活动,让幼儿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从小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在活动中,孩子们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启示、得到了发展。
2.拓展社会资源,完善养成教育生活化网络。
社会资源是丰富的,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挖掘、用心去策划。我们结合消防日,开展了“消防月”系列活动,通过活动,不仅仅让孩子看到了消防员的生活和工作,知道了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同时,消防员也给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防火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3
关键词:低碳预制策略 住区规划设计 徐宿地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028-02
1 低碳预制策略
1.1 策略简介
低碳预制策略是符合当今建筑设计的低碳化、可持续化的流行趋势,也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发越严重的有力举措。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简单满足于设计前期的视觉审美要求和结构要求,而是在设计前期即对建筑基地,环境布局做出符合低碳化的设计,建筑实体的布局也相应做出同时具备感性和理性的思考。
1.2 应用领域
低碳预制策略根据规划设计对象的不同,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建筑领域。笔者将低碳预制策略应用于徐宿地区的一个具体住宅案例规划设计之中。
针对住宅规划设计领域,低碳预制策略包含四个环节:(1)设计与可视化(Design and Visualization);(2)参数化模拟(Energy Model);(3)机制设计(Mechanical Design);(4)经济性模拟(Financial Model)。其中针对Energy Model环节,目前广泛流行的是借助Ecotect软件作分析。
1.3 发展前景
低碳预制策略针对不同群体,发挥着不同的优势。对于建筑师,可以很好体现其在设计之初,既融入生态设计理念,可以提高建筑设计优势的竞争力,加强方案的技术含量;对于甲方,可以在全生命周期节约大量资金,利于制定领先的市场战略;对于政府,不仅可以提高建设部门整体的设计水平,而且可以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因此,低碳预制策略的应用与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案例设计
2.1 方案简介
本地块位于徐州九里区玉潭湖西侧,基地内地势较为平坦,西临三环路,北临九里山西路,规划设计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7.12公顷。北边为大孤山,东边正对玉潭湖公园,基地背山抱水,视野开阔。为了充分利用基地本身拥有玉潭湖水资源这一地理优势,我们在社区初步规划中嵌入水网系统,水由玉潭湖而来,化湖水为细涓涓细流融入整体社区景观中,同时也是设计主题的另一理解方向。
设计方案内容以住宅为主,兼顾商业。基地总体布局分成北边商业“动”为主,南边住宅以“静”为主,整体走势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向,也符合景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线的要求,不会对整片区域内观景的视线造成阻碍。社区内主要车行交通由环路承担,将机动车行驶范围控制在居住组团之外,尽可能地实现人车分流以保证人行安全性,同时也为营造一个更为自然健康的社区活动场所提供了可能。由路网和景观轴体系将社区自然地划分为三个组团,分别为西侧的塔式高层住宅区、北侧的院落式围合高层住宅区和东南侧的板楼行列式住宅区。其中,由于东南侧的自然采光、通风和观景条件均为最佳,处在主要环路之外,避免了过多的交通噪音污染。同时,其组团内以中高层住宅为主,居住舒适度较高,考虑到以上优势和不同人群的消费能力,笔者将其设定为老年居住组团。
2.2 低碳预制策略与住宅组团
住宅组团属于住宅规划设计中的核心。基于设计之初的老年居住组团的定位,笔者经过调研,总结出了徐宿地区六种常见的居住组团形式,并且抽象总结成六个基本型进行分析与对比。
形式一为最普遍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矩形,并且有相当可观的次要公共空间。主要空间利用率约为26%。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全年能够满足要求。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且土地利用率较高,形式也具备一定的普适性;
形式二为较普遍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圆形,四角有可观的次要公共空间。主要空间利用率为21%。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全年能够满足要求。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但土地利用率一般,错落感形式具备一定灵活性。
形式三为较普遍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矩形,并且有相当可观的次要公共空间。主要空间利用率为25%。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不是太理想,受Ⅰ、Ⅴ遮挡影响较大。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但土地利用率较低,通透性不够,但具备一定的私密性。
形式四为错落式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平行四边形,次要空间呈现三角形。主要空间利用率为25%。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全年能够满足光照要求。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土地利用率高,且错落的布局形式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形式五为错落式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人字形,次要公共空间面积相对较小。主要空间利用率为25%。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全年能够满足光照要求。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土地利用率一般,且错落的布局形式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形式六为曲线状的居住组团布局形式公共交往空间呈现弯曲的矩形,并且有相当可观的次要公共空间。主要空间利用率为27%。经过Ecotect软件分析,最不利住宅楼Ⅵ底层遮挡情况相对较为理想,全年能够满足光照要求;公共空间全年日均辐射情况较为均衡,土地利用率较高,且曲线的布局形式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经过对抽象而成的六种住宅布局形式的对比和全年日均辐射分析研究,我们在设计初期得出形式一、四和六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性,是居住区设计可以参考的方案。案例设计也择取形式一、四和六为基本布局方式。
设计方案经历了一个和更新的过程。旧方案以较为普遍的形式一、二为样本作排布,经过低碳预制策略,对旧方案中不太合理的地方作出调整,再通过对调整部分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检验方案调整的合理性,最终得出合适的方案。
2.3 低碳预制策略与公建选址
住宅规划设计内的公建项目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公建项目选址不仅关系到项目作用的发挥,而且对于完善住区功能,提高住区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预制策略可以帮助在设计之初确定公建项目的选址。通过全年日均辐射分析,可以考虑在辐射较大的两片区域布置有社区中心和幼儿园。一方面,可以为居住区人群公共活动的区域提供良好充足的光照,为小朋友们提供温暖舒适的场地娱乐环境;另一方面,对于降低公共建筑全年的能耗,提高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同时,对于方案本身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都有提升。
关于社区内活动中心的布置,我们将其设置在整个场地的中心,以联合维系三个居住组团,同时也作为主入口景观轴的重要节点呈现。考虑到幼儿园对日照要求的高标准,我们在对整个场地进行模拟分析之后,选取了一块采光相对较好的区域布置幼儿园,即车行入口附近,这样同时也顾虑到了幼儿园对外开放的可能性及其交通的便捷性。
2.4 低碳预制策略与景观布局
景观环境不只是人们欣赏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能较好地满足居住者的生态需求和文化需求;传统的“越接近繁华商业区越好,越靠近交通主干线越佳”的住宅选址理念正日益受到挑战;景观环境理想的住宅小区应环境幽静、建筑协调、内适外和、温馨有情,整个小区富有向心力;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水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营造更多更好的人居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设计之初,笔者根据低碳预制策略,对场地进行了日均辐射量的软件模拟,结合其模型分析结果,根据日均辐射量对场地进行初步划分。对于场地中辐射相对较大的部分,可以种植常绿阔叶乔木,在各个季节都可以提供遮阳作用;而在辐射相对较小的地方,选择种植落叶乔木,这样既可以在夏季提供阴凉,同时在冬季也不会对日照产生影响。由此,景观布局所具有的就不仅仅是表面的绿化作用这样简单了,它还包含成熟具体的思维过程,即结合现有场地的日均辐射模拟结果进行具体细致的划分和植物选择等工作,同时使之拥有了完备的逻辑思维过程和合理依据。
3 低碳预制策略意义
3.1 可推广性
低碳预制策略引导下的住宅组团形式、公建选址方法、景观布局方法可以在徐宿地区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设计之初借助Ecotect等辅助软件得出相对准确的方案,简单易行,方便操作。
3.2 经济性
低碳预制策略指导下的住宅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共建筑的能耗,促进小区居民的娱乐活动的进行,便于小区居民的生活。对于进一步吸引开放商的投资,推广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帮助。
3.3 可持续性
无论社会经济发展或快或慢,居住需求的变化总比住宅规划设计的变化快。一个能不断适应新需求的住宅,应既是经济的也是环保的住宅,低碳预制策略下的住宅规划设计是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相一致的。
低碳预制策略一方面可以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部分人群在同一住宅中居住较长时间的居住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开放商住宅销售的灵活性,以使住宅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结合,提高居住品质,使住宅建设更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孙颖,董.住宅适应性设计-理念及其对北京集合住宅设计的启示[J].建筑技术及设计,2007(4).
[2] 杨靖,马进.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实践[J].建筑学报,2007(11).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4
1月4日,社区组织开展《 "4050"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正式发放》的通知和物价宣传单的发放,此次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
2月3日,社区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在清华小区内悬挂宣传条幅。大力弘扬法制教育,提倡依法办事。
2月4日,"交通安全社会实践"班队会在文化社区活动室开展。孩子们共调查走访了11名交警,形成了大量文字材料,并精心组织编排了生动的情景剧、相声、三句半、歌曲等10余个节目。孩子们用这样一种形式,向一中团委、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交通安全"社会实践汇报,得到了一中团委、交警、社区领导的好评,更得到了孩子们的肯定,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2月15日,社区组织开展打击传销活动,在社区门口、辖区各小区内张贴宣传画10余张。大力倡导邻里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3月4日,社区组织积极参加我县的《纪念向雷锋学习47周年》宣传活动。组织自谋职业者一起走上街头,为民义务服务一天。
3月20日,绥中县文化社区、平安保险绥中分公司、绥中县华信物业联合向广大社区居民和业主发出号召,并积极推进"地球一小时"低碳生活周活动。
3月27日,在清华小区门口组织开展以"绿色平安、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广场宣传活动,共同倡导和谐、低碳生活。共同倡导和谐、低碳生活。活动中,共发放了宣传单300余份,提升了"低碳生活周"的宣传效果。广大居民和业主主动在宣传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表示会带动全家参与其中,在晚上8:30--9:30会自觉停电1小时。
三月末,对社区辖区内的越冬垃圾进行了清查。
4月2日,绥中镇文化、西关、和平社区及共建单位城区工商所、个私协会和绥中百货兴隆大家庭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活动中,我们向先烈们敬献了花篮、花圈,并沉痛哀悼3分钟。
4月初,社区组织更新计划生育园地专栏,并组织人员深入辖区开展发放计生药具到户活动。
此次活动共发放药具50余份。
4月20日前,社区积极清理越冬垃圾60余车,配合我镇"卫生月"活动开展,集体突击垃圾点,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4月27日,城区工商所与社区对"三深入、两服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商讨,并达成共识。今年,我们将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将"三深入、两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充分发挥工商职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5月7日,文化社区作为红十字会成员,积极参与县红十字会、卫生局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发放了大量的宣传单、宣传册,还开展义诊和现场捐款活动。
5月12日,社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共书写黑板报4块,张贴宣传画10张及宣传标语24条。活动中,还针对个别存在消防通道安全问题的楼道进行走访和开展教育,提高居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5月14日,文化社区联合绥中县城区工商所,共同开展"献爱心、送温暖 down.kt250.com"帮扶活动,一行六人走访慰问社区残疾人王国然、孟祥印家庭,送去慰问品食品、衣物。日前,文化社区还根据绥中镇结对帮扶精神要求,实现了23个困难户"一对一"帮扶对子。
5月19日,社区组织开展"水安全"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增强了群众对"水安全"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科技"进社区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广大社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5月31日,绥中镇文化社区慰问辖区各幼儿园,充分体现了社区两委组织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亲切关怀。社区组织还为孩子们送去了部分图书和学习用品,希望小朋友们过一个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6月5日,社区组织积极参与我县的纪念第三十九个世界环境日活动。活动中,悬挂大型宣传条幅,摆放了两块环保宣传版,并设立咨询台,发放大量的宣传册、宣传单,以此促进低碳文化生活化。让广大群众了争低碳生活的具体意义和实质,自觉减少各种污染排放,美化周边环境。
6月10日,"低碳你我 生态绥中 环境文化" 文艺晚会在县政协广场拉开序幕。社区组织积极参与其中,大力弘扬低碳生态文明。
6月17日,我县的安全工作宣传,社区组织积极参与,协助发放宣传单,宣传册。
6月21日,文化社区精心组织了一场"我为七一添光彩 革命歌曲大家唱"广场文艺活动。活动持续了近2个多小时,唱响了社区,传递了祝福。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
6月25日,"下岗再就业洽谈会"在我县工商局六楼会议室召开。当场就有5人签订了录用协议,达成用工意向29件。文化社区积极推进"三深入两服务"活动开展,积极推荐人才参与洽谈会。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5
荔湾区委、区政府根据经济社会阶段发展情况,适时制定明确目标,积极导航教育持续发展。“十五”期间,荔湾区重点开展了区域教育的固本强基工作,全面改善办学条件,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十一五”期间,荔湾教育以优质均衡内涵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全力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提升了办学水平,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新的时期,荔湾区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紧抓“三旧”改造机遇,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文化引领教育内涵发展,积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学校特色不断凸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010、2011连续两年高考总上线率位居广州市第一,区域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崇文重教 教育优先
荔湾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把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来建设,把教育作为文化引领的重要力量来实施,把教育作为关系民生的头等大事来落实。从“十一五”的“科教强区”,到“十二五”的“文化引领”发展战略,荔湾区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明确、发展路径清晰。2009年,荔湾区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荔湾区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快荔湾教育现代化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1年,荔湾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再次重申 “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广州市荔湾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荔湾区教育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2020年“教育现代化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在区财政总体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荔湾区始终保持对教育的高投入。近三年的财政预算内支出中,教育专项占预算支出比例平均达到30%。2008年至2010年,荔湾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86963万元、100585万元、122459万元,占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9.27%、30.45%、30.46%;区财政对教育拨款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17%、17.84%、26.02%,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5.18%、17.09%、9.52%。
荔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区、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广东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普及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校舍建设一级区、广东省信息化试点单位、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等。全区有158个社区被评为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近年来荔湾区还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广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区。2008年荔湾区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2011年4月通过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荔湾区教育工作在区域现代化建设大潮中稳步前进。
文化引领 分层落实
(一)文化引领
荔湾区积极推进以凸显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三大文化实践活动,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专题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在本土文化实践中,渗透西关的粤剧粤曲、西关大屋和骑楼、西关风俗和饮食等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在校本文化实践中,突出校庆、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等系列活动。为增强学校参与校园文化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将2007年确定为“荔湾区校园文化年”,2008年为“荔湾区学校体育年”,2009年为“荔湾区教育科学年”。先后举办了“大益杯”茶韵飘香、“三元杯”少儿粤曲大赛等系列活动,开展了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系统评比活动,组织了“荔湾教育十大文化活动”、“荔湾教育十大文化人物”以及“我心中的荔湾30元素”评选活动。
各学校各尽所能开展教育寻根活动,通过更名、复名等形式,挖掘学校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发展品牌。区属的百年老校,如真光中学、南海中学、西关培英中学、西关培正小学、文昌小学、芳村小学等,依托自身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不断提升和彰显学校品牌。荔湾的名人学校,如康有为纪念小学、詹天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陈嘉庚纪念中学等,凭借名人雕像和纪念馆,传颂着名人的故事,传承着名人的精神和品质。荔湾的学校文化,如一中镌刻着“勤诚勇毅”四字校训的黄蜡石、美华中学以“仁义礼智信美健”命名的七幢大楼、耀华小学“玉石文化”玉石园、乐贤坊小学“崇文乐贤”壁画、环市西小学“竹文化”竹园、康有为纪念小学茶文化、金兰苑小学棋文化等等,无不在浓浓的书卷墨香和人文气息中引领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特色推进
教育的“三品”工程:2006年荔湾区开始全面启动教育“三品”工程,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创造性地将文化提升到决定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探寻教育科学发展之根”“构筑星级书香校园之魂”“深拓教学质量提升之源”,努力营造适宜教师创业、学生发展的教育大环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实施教育“三品”工程,文件上有工作方案、实施意见和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有计划、有总结、有评估、有表彰、有展示,保障上有专项经费作支撑、有科研课题作引领,实施中学校有方向、学科有凝聚力、教师有目标,学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学科教学资源得到整合,教师专业技能得到发展,区域教育的软环境得到极大优化。
专项冠名活动:专项冠名活动是通过对学校某项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予以专项冠名。被冠名单位利用已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负责全区范围内该专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并承担相应的集体文化活动。经过评选认定,目前已有22所学校21个项目获得专项冠名,如香凝杯书画大赛、嘉庚杯社团活动、张道真杯英语竞赛等。活动内容涉及到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家庭等多个方面,为荔湾区广大中小学生展示特色、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动学校特色的不断形成和凸显。
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依托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荔湾区基础教育领域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试点》,立足区域已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建设,拨专款推进特色建设,努力实现区域教育在内涵发展水平上的均衡。2012年,荔湾区按照每校20万元的经费额度,将投入1000多万元,全力推进区域特色建设,力求以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的个性成长,全面提速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三)改革深化
建立名师工作站。荔湾区通过建立名师工作站,以品牌延伸的思路,用培养的方式,均衡现有的品牌教师资源。在一定时期内,名师工作站定点联系一到两间学校,负责完成联系学校对口学科一定数量的品牌教师培养工作。荔湾区品牌教师工作站包含教师工作站、班主任工作站和校长工作站。名师工作站的建设,已经成为荔湾区推进教师成长、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推进小班教学试验。开展小班教学试验,提升和均衡学校发展水平。如在相对薄弱的花地中学、二十三中学、二十四中学,荔湾区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教学模式,全力推进小班教学试验,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学生喜爱、教师认可、家长支持、社会认同,是荔湾区小班教学试验呈现的初步效果。
实施教育组团发展。教育组团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以优质教育资源带动一批地域相近或办学特色相似的中小学、幼儿园组建成一个团体,共同进步,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特色共享、研究互动,共同发展、延伸和扩大现有教育品牌。获得成功的范例之一是西关外国语教育组团。教育组团发展的另一途径,是利用新建配套学校资源,建设现有品牌学校分校,实行集团化组团发展。如真光中学、广雅小学、协和幼儿园进驻岭南湾畔小区,沙面小学进驻柏悦湾小区,西关实验小学进驻芳村花园,四中进驻岭南新世界小区。
对口帮扶,共同发展。通过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全面提高区域学校的发展能力。如真光中学和东中学、市一中和双桥学校、乐贤坊小学与西小学、西关培正小学与坑口小学、环市西小学与龙溪小学结对子,定期召开学校领导联席会议,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了两校师生共同成长。
(四)项目落实
教育信息化建设:荔湾区坚持基础建设与推广应用两手齐抓,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荔湾区投入过亿的资金对信息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不断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应用推进,完成了教育宽带专用网的建设,所有学校光纤接入教育专网。教育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和教育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等三大应用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基于三大平台开展了资源库、教研网等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教育信息化已跃上了办公网络化、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在线管理、远程学习的新台阶。同时,荔湾区还以科研推动信息化建设,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课题研究和参与实验学校创建工作,努力提高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荔湾区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区,区内有3 所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有10所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实验学校,1所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18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近三年,在中小学多媒体软件制作活动和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中,荔湾区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136项、市级奖项328项,累计8次获得省市优秀组织奖。
规范化学校建设: 荔湾作为旧城区,老学校多。部分学校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校舍改造任务重、资源配置难度大。为了突破难关,荔湾区委、区政府以极大的魄力狠抓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建设,将其作为实现“执政为民”的民生工程,连续三年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全力促进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所有学校都制定“一校一案”,硬件、软件同时抓,扎扎实实地一所一所地建设,一所一所地验收。经过四年的艰苦创建,荔湾区规范化学校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1年4月,顺利通过广州市规范化学校终期督导验收。到2012年2月,全区规范化学校覆盖率为90.32%。
教育民生实事:荔湾区委、区政府始终认为,教育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更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发展,解决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荔湾区委、区政府将教育纳入民生实事之中,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仅2011年,荔湾区委、区政府就以大手笔,力促7所学校(幼儿园)同时高水平开学,2所公办幼儿园年内具备开学条件,以实际行动、高标准兑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出的“新增义务教育用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新增3600个义务教育优质学位和3所公立幼儿园”的庄严承诺。
英才辈出 特色彰显
在长期的传承和积淀中,荔湾教育确立了个性鲜明的区域教育特色。
生态德育特色:荔湾区以“培养有文化而非仅仅有知识的学生”作为行动策略,通过实施教育“三品”工程等文化教育活动,实践生态型德育,培养新型人才。一是文化引领,书香飘逸,构筑人才成长的和谐生态环境。二是文化实践,道德内化,创新思想道德建设新模式。荔湾区的生态型德育实践不仅在人才培育方面硕果累累,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2008年10月广东省创新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荔湾区召开;2010年荔湾区《生态型德育探索与创新》获得广东省中小学德育创新一等奖;2011年荔湾区《文化引领育新人,生态德育促成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科教结合特色:荔湾区以詹天佑少年科学院为中心,对全区中小学生实施科普教育,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竞赛以及各类“小院士”和“小博士”的评选等。詹天佑少年科学院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广州市第四中学被评为全国科学教育基地。近年来,荔湾区学生先后获得科技方面的国际大奖8项、国家级奖项118个、省级奖项143个。在广东省20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市占12人,其中8人来自荔湾区。
艺教结合特色:荔湾区成立了何香凝少年艺术中心,积极推进艺教结合工作,成果斐然。荔湾区的粤剧小红豆们在第八届至第十五届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蝉联金奖。荔湾文化艺术中心、三元坊小学、西关培正小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的首批粤剧推广基地。荔湾区三元坊小学和广州市第四中学的民族管弦乐团在广东省历届艺术展演器乐类比赛中屡获一等奖。在广东省第三届学校艺术展演中,荔湾区荣获9个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体教结合特色:荔湾区成立了奥林匹克少年学院,充分挖掘西关体育的资源优势,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实施体教结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荔湾区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其中广州市第一中学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游泳传统项目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在排球传统项目上获得省运会的“五连冠”;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所。荔湾区连续八届荣获全国“游泳之乡”的称号(1984年至今),连续五年荣获省“体育突出贡献奖”。荔湾区还先后培养出陈伟强(举重)、梁丽珍(乒乓球)、庾耀东(羽毛球)、缪经纬(蹼泳)等一批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
幼儿园低碳环保总结范文6
一、工作目标
坚持科学的质量观,层层落实质量责任,细化分解任务目标,通过持续加大宣传教育、政策扶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力度,“诚信、创新、品牌”质量精神深入人心,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发展、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五大质量”水平大幅提升,全市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争创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完成新产品开发230项,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50项。
(二)产品质量: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90万亩,全市主要农产品基地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6%。重点食品、制造业产品市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1%。力争培育省名牌产品3件、市名牌产品7件;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50件以上,总数达到200件以上;新增注册商标150件,新认定著名商标10件、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
(三)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100%,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防治,质量投诉进一步降低,工程质量继续保持市前列。争创“泰山杯”2项、“泉城杯”6项、省级“优质结构工程”2项、市级“优质结构工程”10项。
(四)服务质量:重要服务行业和关键服务领域的标准化覆盖率有较大提高。生产业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生活业顾客满意度达到75%以上。
(五)环境质量: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逐步提高,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均完成市下达的下降指标。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到85%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1、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质监部门牵头,其他质量主管单位配合,按照《市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试行)》,制定完善任职培训、工作职责、激励措施等相关制度,在30家企业率先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适时组织经验交流,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逐步向全市企业推广普及。
2、落实企业质量关键岗位责任制。质监、经信、住建等部门负责,督促企业建立并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考核等相关制度,对质量安全管理机构、质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关键岗位实行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按规程操作。年内帮助100家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3、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质量主管部门负责,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和落实质量承诺、自我声明、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等主体责任,在食品、特种设备领域率先推行企业法人履责报告制度,并逐步扩大履责范围。推动企业落实产品“三包”责任,履行“缺陷产品召回”法定义务。指导行业龙头企业及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二)加强质量基础工作。
1、推进标准化生产。农业局负责,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数达到14个以上。经信、科技等部门负责,组织优势企业采标和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引导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修订活动,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商务、旅游等部门负责,编制重点培育服务业企业名录,制定培育规划,在重要服务行业和关键服务领域强力推行服务标准化。年内对旅游景点、宾馆酒店、场馆会所、广场街道等重要公共场所的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进行全面规范。质监部门负责,年内新建液体定量灌装机、酸度计、分光光度计、电导率仪、焦度计、验光机检定装置等6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并投入运行。
2、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经信、科技等部门负责,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建设一批创新载体,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储备一批人才队伍,开展工业专家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引导优势企业超前研究、主动探索转方式调结构的新途径。积极组织推荐优秀专利项目参加国家、省和市级各类奖项评选。启动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优化专利结构,努力培育中国专利明星企业。
3、推广先进管理模式。质监、经信等部门负责,在行业龙头企业中逐步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认真落实省质监局《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实施方案》,对全市12家重点企业实施专项技术帮扶,创建省和市能源计量标杆企业各1家;食药局负责,在药品领域广泛推行GMP、GSP认证;环保局负责,加快实施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减排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项重点工程,削减增量,压缩存量,改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住建委负责,强化建筑节能监督,重点加强外墙保温施工工程的监督。民营办牵头,发挥锻压铸造协会作用,指导行业内企业分批完成窑炉改造。
4、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住建委负责,根据各级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做好质量失信“黑名单”、工程建设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的建立制工作。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药、环保等部门负责,逐步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以物品编码系统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年内创建省级诚信计量示范单位1家、市诚信计量示范单位2家,组织评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50家、消费者满意单位50家、文明诚信企业100家,打造10条餐饮安全示范街、200家示范店。
(三)保障重点领域质量安全。
1、加强重点工程、设备监理监管。住建委负责,深化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落实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严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关、工程招标关、建筑市场准入关,对基础、主体等涉及结构安全部位实施多层面监督,对防水、节能等关键环节强化过程控制。质监局负责,对学校、幼儿园、车站、商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区域以及居民住宅的在用电梯、锅炉等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2、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农业、食药、工商、卫生等部门负责,把好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等关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加大执法力度,防止违禁投入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全面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重点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抓住农贸市场内和农贸市场外两个重点区域,规范食品流通领域市场秩序。着力做好餐饮领域和各类食堂的管理,做好食品摊贩、前店后厂(坊)和学生“小饭桌”的监管。
3、加强产品、环境监测。各有关部门负责,及时收集、统计、分析与产品相关的伤害信息,评估产品安全的潜在风险,及时产品伤害预警。环保局负责,对具备条件的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完善运行重点监管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河流断面、城市环境空气、重点区域视频五大监控系统。
(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
1、全面启动市长质量奖评审工作。质监局牵头,依据《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制定完善评审细则、实施指南、工作程序等相关配套文件,编制年度市长质量奖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培育企业名单,奖励一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深入开展质量强市创建,继续组织开展争创“全省质量强市示范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
2、深入开展商标战略。工商局负责,围绕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业,在三次产业领域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创建一批品牌产品、品牌工程和品牌企业。积极开展商标战略示范市创建活动,加大驰名、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行社创建国家级、省级旅游单位。
3、努力培育区域品牌。依托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积极开展争创“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活动,大力推进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推荐园区、企事业单位申报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着力做好绣源河、朱家峪、龙山文化遗址公园等景区建设,围绕重点城市建设和旅游项目,加大招商力度,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旅游品牌。指导符合创建要求的镇街开展省级旅游强镇创建工作。加快“全聚德大葱”直供基地建设,努力提升大葱、龙山小米等基地、园区建设水平,整体融入我市3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框架。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督导考核。各镇街、部门要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时限和要求,逐级落实责任。质量强市领导小组要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继续开展“构建质量诚信”、“生产线上讲文明”等主题活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质量强市战略进行广泛宣传,树立一批质量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日”、“专利周”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执法监管。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工程、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市场质量执法,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侵犯知识产权、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质量违法行为,重点质量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要充分发挥“83312345”、“12365”、“12315”、“12330”等平台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有效调解和处理质量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