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土地经济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市功能土地经营若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城市土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发挥和经济活动的基础。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使具备一定规划条件的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稀缺。为此,城市政府在促进土地资源转变为土地资本的过程中,必须以经营理念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范式来配置稀缺的城市土地。这正在和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城市政府的共识。然而,城市土地经营不是“炒地皮”,而是为产业集聚提供空间载体;在“优地优用”的土地资源配置中使土地收益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土地经营过程中,把土地资源转变成为土地资本,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配套和协同。
一、城市功能的优化是城市土地经营的前提
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与城市功能的优劣呈正相关:城市功能越是优化,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越大;反之则反。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直接取决于城市功能的经营,而城市综合竞争力集中体现在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城区功能集中优化的结果。都市经济的核心是城区经济。城区集聚程度(包括人口、资本、消费、基础设施)高,社会分工发达,科学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捷,其活动具有明显的聚集性、扩散性、商品性、高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城区是创造力的中心,财富的中心,也是企业竞争的中心。[1]因此,培养整个城区的综合竞争力,培育城区经济增长级,增加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关键在于优化城区功能。城市要加快发展,须围绕中心城、卫星城、小城镇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以合理的功能分工,实现城乡经济的交融。按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和优化城区分工。比如,将城区内的某些区位发展成为中心城区内主要的工业区;某些区位为科学文化区,重点发展科研、教育、文化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功能;某些区位为以风景旅游和居住功能为主的片区,重点完善休闲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某些区位为对外交通、仓储及商贸功能为主等等。同时,以扩大城市中心区辐射为依托,扩张城区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范围,调整区域分工格局,优化城区功能,构筑更大范围的经济协作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巩固城区在城市经济中的中心和枢纽地位。所以,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要在优化城市功能上下功夫。
首先,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要适当疏散中心城区密度。针对城市各级机关团体绝大多数拥挤在城区核心范围的情况,着手规划疏散中心城区密度。要积极建设和完善高新区,坚持城市向非耕地和耕地利用率不高区域发展的原则,建设城市副中心。中心城区的建筑容积率不能过高,这也是这次SARS在一些地区流行给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的新课题。
其次,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对各区(市)县的辐射能力。按辐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卫星城建设和发展。城市“环状加放射”的地面网络已基本形成。着重抓好地铁项目,母城中心区走地下,向外辐射走地上,既方便市区交通,又带动卫星城建设和发展。搞好城市管网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在城市周边形成一批二、三产业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使城市的城市功能分区更加合理。除保留中央商务区、中心金融区等几个中心功能区外,大量的都可外迁、疏散。同时,要增强各区(市)县承接辐射的能力,主动要靠近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努力形成特大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三,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要根据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和枢纽的功能定位,聚集城市科技、金融、商贸、交通、通讯等功能,力争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城区在特大城市经济中的吸引和辐射力,巩固和发展城区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促进城市更加繁荣。与此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县域城区功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特大中心城市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城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来自区(市)县经济。这说明区县经济不仅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也是城市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搞好县域城区建设,培育县域城区主导功能,造就经济增长带头区域,带动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将其建设成为实力较强的县域经济中心。努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扩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重点抓好体制创新、工业强县和特色经济,促进区县经济快速发展。以强市富民、农民增收为目标,冲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行城乡一盘棋,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城镇化,加快城市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完善城镇管理体制,保障人、财、物、信息的合理流动,增强城镇的聚集功能,树立城镇品牌,提升城镇形象,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城市土地经营的解析与新思考
二、城市规划和功能的优化是提升城市土地经营效率的基础
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城市土地价格受其区位的直接影响:“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还是区位”。这里所指的“区位”不是简单的城市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而是经济地理位置。因此,区位的内涵包括了城市规划、功能、品牌、产业、市场、商机、人气等在内的精髓。根据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笔者以为,城市规划和功能的优化,是城市级差地租和级差地价形成的条件,从而是提升城市土地经营效率的基础。
笔者以为,城市规划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提升,注重的是城市内涵型发展,而不是外延型扩张。城市建设不是单纯的建广场、辟街或扩地开道,做简单的“加减法”和“摊大饼”式地向地带和城郊延伸。千城一面、单纯追求“量变”的建设已经违背了城市建设作为一门科学的特性。如在不少城市的新城区的入口处,大都会有一个大的圆形雕塑广场,在新盖的城市政府大楼前都有一块巨大的草坪地,靠河的地段都会开辟一条景观路,旧房扒掉后都一式盖相同层楼、格调相似的新房。在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驱使下,一些城市内部工业、商业、住宅等各项功能区分不尽合理。在建筑风格上,许多地方没有任何特点,临街建筑以及“火柴盒式”的“钢筋加水泥”的“灰色森林”,成了许多地方城市的建筑模式。诚然,建设新城区不是不要广场、草坪,但是必须是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要实用。城市街道两边的房屋并不是整齐、同一式样就气派。
论文城市土地经营的解析与新思考来自
目前,我们不仅要关注产业同构性问题,而且要防止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中的同构性问题。城市功能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可以说是经营城市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它的产业经济特色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筑风格的同构性只会使其显得呆板死沉。即使在一个城市的街道两旁,其建筑物也应风格各异,其建筑物可以有进有退,有高有低,色调有冷有暖,突出层次和色调的和谐。另外,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味地求新求大,只会浪费财力资源、土地资源,更浪费了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意大利、希腊、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许多城市的迷人魅力,不是它的高楼大厦,而是它历史赋予的浓厚的文化底蕴。另外,有的城市在建设和改造中缺乏整体长远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扩地建路、盖房造屋后,却将城市应该必备的配套设备,如给排水、供电等设施给淡化了。刚修好的路,不久又被挖开;建好的绿化带又推倒重来;有的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因缺少排水系统,要么蓄在一地形成水洼,要么直接排入河流,与饮水源混杂,以致造成居民生活质量的下降。笔者以为,在城市建设中除了量的变化外,最重要的是质的变化。也就是说,要让城市的居民享受到城市生活的文明进步,如城市化的供水、供电、供气以及其它内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等。
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水平与城市土地的地租、地价和土地贡献率呈正相关。坚持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把经营城市的思路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产业与市场运作的全过程,树立城市形象,营造城市特色,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档次,从而使城市土地在价值上不断增值。所以,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功能的优化上,城市政府应该把软硬环境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以人为本,绿化、美化、亮化城市,优化和深化城市功能;以产业、市场和人气的营造为核心,增强城市的内需力;以建设标志性建筑为亮点,增添新的人文景观,把城市形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着力打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机、造人气,带动城市土地增值。
三、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阶段和区位控制制度是经营城市土地的关键
城市土地的供求关系是城市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基础性关系。城市土地的价格高低与城市土地的供地总量密切相关。根据城市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土地的价格由城市土地的供应总量制导:城市土地的供应量愈大,其单位面积的城市地价就愈低;反之则反。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稳健提升的阶段,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不仅是加强用地管理的基础条件,也是经营城市土地和提高城市土地经营效率的关键。那种在城市土地供应总量上不顾市场需求和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敞开口子、相互攀比的做法,不是解放思想的表现,而是不懂经济规律、竭泽而渔的蛮干。
为此,我们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严格执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控制增量建设用地供应量。同时,要根据土地供应总量与地价之间互动机理,来有序安排土地的供应数量、供应时间、供应区位。土地主管部门要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土地供应的重要来源,切实负起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职责。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不能随意改变,每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计划,不得随意突破。有关部门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当地各项建设的实际需要,模拟财政预算管理硬约束制度安排来供应城市土地,充分发挥政府宏观管理在城市土地市场的调节作用,对建设用地总供应量实行严格控制,严禁单位和个人乱占滥用土地,以保证城市土地得到合理和优化的配置。
城市土地经营的解析与新思考
城市土地在供应上不仅要注重控制总量,而且要把握好供地的时间阶段和区位安排。供地的时间阶段和区位安排,要根据用地性质、城市功能、市场需要、资金来源、建设时间、配套条件等等来进行抉择。从而才能确保城市土地经营,运用土地供求和价值规律打好“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而使城市土地经营的成本最低,产生的效率最大。
城市政府要高度垄断和统一建设用地特别是经营性用地的供地渠道,对新增建设用地,要采取统一征用、统一提供的方式。同时,要坚持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实行省市对县区土地管理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禁止开发商与城市郊区的村镇直接签订用地项目,禁止直接租用农地进行非农建设项目的开发。不允许各种各样的“园、区”行使土地管理的政府职能,对以各种各样名目另立“园、区”开发房地产项目和以所谓的“生态项目”实为囤积城市土地、待价而沽的圈地作法,甚至炒卖土地谋利的行为,一定要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和舆论的手段,加以制止和制裁。
四、健全和完善城市土地交易制度是城市土地经营的重要条件
在推进城市土地经营的过程中,城市政府在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城市土地上市节奏、开发程度和质量的同时,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土地交易制度不完善的问题。
首先,城市政府要切实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经营性用地的招标、拍卖或实行挂牌公告方式交易的运作机制。属于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和其他具有竞争性项目用地的交易,应该采用招标、拍卖方式进行;其他类型的用地应挂牌公告,如在规定期限内有多个用地申请者的,亦应采用招标、拍卖方式交易。为了规范城市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行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不断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机制。在进行城市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活动时,事前应制定详细的招标、拍卖文件和投标、竞买规则,并招标、拍卖公告;城市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时,参与竞投或竞买的人员应达到规定的人数,有的地块还应设立最低保护价。未达到规定人数和最低保护价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交易机构重新作出安排;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招标应设立评标小组,评标工作由委托招标人或交易机构主持。除主持人外,其余成员在开标前一天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选定。要明确城市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范围、程序、组织办法,认证一批具有国有土地招标拍卖资格的主持人。在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挂牌交易中,其公示内容应包括报价期限、地块位置、土地级别、土地面积、土地用途、使用年限、规划条件、交易底价、当前报价等。城市土地使用权挂牌交易的报价期限,应根据城市土地市场供求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少于10个工作日。要严格城市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制度,出让土地成交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地价款足额到位。同时,在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的过程中,要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交易费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其次,要积极推行城市土地交易许可制度和城市土地交易申报制度。城市土地使用权有形市场是建立健全城市土地市场秩序的重要平台。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有形市场,促进城市土地使用权依法公开的交易。要积极推行城市土地交易许可制度和土地交易申报制度。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或改变原土地使用条件的交易,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按相应的规则入市交易。对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确认地价评估结果并核定应补交的出让金,明确缴纳办法。出让土地的首次交易,经交易机构对出让合同履行情况初审后,必须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准,达到转让的条件后方可进场交易。涉及集体建设用地的交易,要首先取得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再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依法流转。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进入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禁止通过隐形市场私下交易。同时,要严格执行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以便于政府部门全面、及时掌握地价信息,实施城市土地优先购买权。
再次,要实施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城市土地市场信息的公开程度和交易信息的对称性是衡量城市地产市场是否规范的重要指标。目前,由于地价管理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不少地方的城市土地市场信息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普遍较低。地价以及建设用地信息、土地登记信息等内容仍掌握在一些部门的少数人手里,土地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全面、不完整,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为此,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的披露制度,公开公布供地信息、地价信息,为社会、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土地交易管理的程序要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定期公布和提供土地供求信息,收集、储存、土地交易行情、交易结果,提供有关土地政策法规、城市土地市场管理规则、土地利用投资方向咨询等。要实行土地登记的可查询制度,采取切实措施增加土地登记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土地登记在市场监管和产权保障中的作用。除涉及国家保密要求外,土地登记结果要接受社会公开查询,做到查询资料全面、查证及时、签证准确。
城市土地经营的解析与新思考
第四,要加强和完善城市地价管理制度。城市地价管理是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核心,城市地价确定得合理与否,关系到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地价评估的高与低,关系到土地收益的再分配等问题,从而关系到城市土地经营的效率。基准地价作为地价体系中属控制性地价,是城市政府调控城市土地市场供求关系、制定地价管理政策、指导土地交易、征收土地税费的重要依据,也是地价管理的重要基础。尽管有关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城市基准地价应定期修订和公布,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有部分地方把基准地价作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资料,严格保密,影响了基准地价在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基准地价的修订、公布的程序、方法、内容以及法律效力等也缺乏明确的规定及具体的操作规则。为了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秩序,必须严格执行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和公布制度,严格执行城市土地定级规程和土地估价规程,科学地开展基准地价更新与土地定级的修订工作。要把基准地价以及标定地价的定期修订和公布,作为地价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在基准地价以及标定地价评估、更新完成后,应及时报请城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作为城市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地价,引导市场的依据。要规范基准地价以及标定地价公布的方式、内容、时间等要求,建立地价可查询制度。要实行土地交易价格申报制度和地价定期检查制度,组织力量对各地土地招标拍卖底价和土地收购补偿价格的确定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是否进行了地价的评估、其土地招标拍卖底价和土地收购补偿价格是否是集体决策,以从制度上杜绝暗箱操作而引发的寻租行为。
第五,健全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组织的执业制度。目前,仍有不少土地评估机构以及相关的中介组织,依仗自己过去的政府背景或与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执业行为很不规范。“中介不中”对城市地价的管理,对培育和规范城市土地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政府机构与土地市场中介组织必须彻底脱钩,以推动房地产中介机构真正成为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土地市场中介组织应该围绕完善管理、创新经营的要求,对现有的财务、劳动、人事、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以及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订,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民主监督机制、竞争机制、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竞争上岗机制,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机制和以审计为中心的监控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强土地估价人员的资格管理,加强土地评估机构的资质管理,加强评估技术标准的管理和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对违规机构要加强处罚力度,真正保证城市土地市场中介组织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业。
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土地监察管理体制。当前,城市土地交易和经营中还存在不少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例如:划拨土地转为经营性用地未按法律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出让国有土地已按有关程序确定价格后,有关部门又擅自减免地价;改变城市土地用途,需补交地价而不补交地价款;未达到现行国家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投资开发条件,擅自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将批租土地化整为零,逃避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土地挂牌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假挂牌等虚假行为;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市场运行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等。要进一步整顿城市土地市场秩序,首先必须重点整顿清理城市土地市场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划拨土地使用权使用、转让、出租、抵押管理,规范已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使用、转让、出租、抵押管理,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包括投资、入股、出租、抵押、转让等在内的土地流转管理。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市土地市场监督力度,坚决纠正土地资产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严肃查处土地交易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特别是,要重点防止化整为零批租土地的行为,对同一主体在相邻地块累加批租土地要严加管理。要按照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权力制衡的要求,建立健全集体决策制度,可参考有关城市在出让土地中实行的“四步会审制”(即专业队伍评估、地价办公室初审、地价评议委员会审核、局长办公会集体决策,形成出让招标方案),对涉及建设用地审批、土地资产处置、地价确定等土地资产管理的重大事项,一律经过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实施集体决策。时间内保证地价款足额到位。同时,在城市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的过程中,要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交易费用,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土地市场的发育完善,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能应该实现土地利用管理为主向土地市场管理为主的转化。当前,要根据WTO的游戏规则,进一步强化土地监察执法手段,维护土地市场正常秩序。可以考虑建立土地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体制,以减少来自“块块管理”的约束,并进一步探索土地管理执法机构的人事管理新体制。同时,要加强土地监察执法队伍建设,以确保土地监察执行人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国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分散性等特点,使得土地资源的供求信息不透明,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为政府实施土地监察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有必要将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纳入政府议事日程。通过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公开土地供应计划、需求状况等相关信息,随时对城郊结合部地带的土地进行监测,并可实现土地政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从而增加土地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减少人为因素参与到土地审批过程中去的可能性。因此,建立数字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可以使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得到一定的规范和制衡,从而有利于消除土地行政中的腐败现象。
城市土地经营的解析与新思考
五、构建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经营的蓄水池
为了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经营,必须构建城市土地经营的蓄水池。笔者以为,城市土地经营的蓄水池就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城市土地管理部门或机构集中对土地征购、整理、储备、供应和开发的体制安排,它是城市政府主导和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的基本手段之一。城市土地储备的运行机制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长远目标来运作。在此基础上,对列入土地供应计划的土地,可根据城市建设的具体需要和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等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分区规划的制订,即对用地(包括增量和存量土地)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再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建设方案的设计。
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需统一开展城市建设用地的征用工作,有计划地集中和积累建设用地。其土地来源包括征用农用地、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机制,从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中收回土地使用权等。然后,政府再将进入储备体系的土地进行拆迁、平整、归并、整理,从宏观上进行平衡,进行城市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储备土地成为可供出让和出租的建设用地(熟地)。为此,地方政府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基金,以确保土地收购制度的实施。在建立城市土地储备体系的前提下,政府应将城郊结合的土地纳入城市土地储备体系,在其尚未整理为建设用地时,将这些土地视为同质化的土地储备范围,将来根据城市规划的需要,调控房地产周期的需要(主要是地价水平),通过调节土地的供求量达到宏观调控地产市场的目的。目前,要把市地和农地结合地带作为重点监控区。任何农地转为市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的法定程序,由政府垄断供应土地资源的源头。目前,可以考虑把城郊结合部作为城市城镇发展“特区”,在城市或城镇规划指导下适当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其具体建议是:对近期城市的空间拓展,政府可根据城市规划成片征为国有土地,作为城市土地储备。对中期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有条件的可以先征用,然后租赁给农民在保持原用途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政府需要时随时收回。对中长期规划区内的土地,政府未作征用处理的,也应将之纳入城市土地储备计划,允许集体或农民个人在法律和城市规划许可的范围加以利用,并保护其权益。对于现在已经进入“市地”的农村集体土地、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予以清退,并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对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应补齐有关手续,使之依法转为国有土地。通过把城郊结合的集体农用地纳入城市土地储备体系,可以避免土地供给和用地结构安排的盲目性,从而可以有效地调控进入一级土地市场的土地、供应数量、用途结构及布局的合理性,进而促进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
旧有的城市土地供应方式即是一种城市土地使用权通过划拨、出让等方式,由原土地使用人手中直接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供应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城市土地进入市场的速度快,程序简单,政府不必或极少在城市土地上进行开发投资,因而也没有任何投资风险,而且还可以在城市土地的出让中获得一部分级差收益。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最突出的是市场运行不规范,容易因追求短期内的城市土地收益而造成城市土地供应总量上的失控。因此,从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模式优化的角度看,深化改革可以从以下措施切入:
(1)吸收国外土地银行运作模式的优点,通过土地收回、收购、置换、征用与整理等方式,将出让和年租土地完全纳入政府土地供应总量控制的范畴。
(2)改变城市土地从原使用者手中直接进入城市土地市场的作法。通过城市土地储备机制,将纳入储备的城市土地进行开发或再开发,使生地、毛地变为“三通一平”、“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的熟地后,再逐步将其推向城市土地市场。
(3)采用灵活多样的城市土地储备形式,尽可能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根据我国各大中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努力建立和形成一个分层次、多形式的城市土地储备体系。[2]“分层次”,是指在城市政府统一的土地储备总量计划之下,按照目前各大城市“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建立市、区两级,以市为主的城市土地储备网。“多形式”,是指在城市土地的储备形式上可以多样化,包括规划储备、计划储备和通过收购地块后的直接储备。“规划储备”,是指运用规划的手段,对列入城市规划中需改造或需调整结构的地块进行开发时间、开发进度上的控制。“计划储备”,指对“九五”、“十五”期间已批准征用的大批土地,按照其规划状况、市政配套等条件,编制计划,控制其开发进度。“直接的地块储备”,是指市区两级政府,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征用、整理”方式取得的城市土地使用权后的直接储备。通过这一体系,有助于使政府对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状况、进度等实行全方位的有效调控。
筹集购地资金是征购土地的关键所在。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运行通常伴随着资金的运行,要进行大量的土地收购储备活动,并将生地变为熟地,需要巨额资金。因此,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核心是要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基金,并通过专业机构对城市土地储备基金进行运作,从而实现土地“征购、储备、出让”在土地资产和资金上的双向良性循环运动。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运行总是伴随着资金的运动,城市土地储备机制的良性运行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因此,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基金便成为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重要财力保障。建立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基金的可能资金来源主要有:一是政府拨款,目前各个试点城市政府都划拨一定数量的款项作为启动资金。二是政府贷款,城市土地储备机构的运行,必然带来较为可观的运行收入。因而,用于城市土地储备的政府贷款可以说是一种低风险甚至是无风险贷款。在初期启动阶段,城市土地储备与开发公司完全可以用贷款方式建立土地储备基金。三是政府预划拨部分城市土地给城市土地储备与开发公司。这相当于政府以土地资产实物的形式投入到城市土地储备基金之中。四是土地收益。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已实施多年,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引入,已经为政府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土地收益,这些收益一部分已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剩余部分可列入城市土地储备基金。五是城市土地储备收益。城市土地储备制度运作一段时期后,将会产生土地储备收益,这些收益也可列入城市土地储备基金,滚动使用。六是由城市土地储备机构发行土地债券。土地债券通过城市土地储备收益来还本付息。七是其他资金,包括各种按有关规定可以进入土地储备基金的公共基金、社会基金,如各种保险基金、离退休基金、养老基金等等。
另外,还要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基金的运作主体。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城市土地储备与开发公司来实际运作城市土地储备基金。作为城市土地基金运作主体,城市土地储备与开发公司的职能是受城市政府委托,承担土地征用、城市土地使用权转让、租赁和回收以及存量土地的收购;组织城市土地供应、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资产的管理等公共事务工作。运作土地基金,既要接受政府计划指导,又要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高效运作,确保国有土地资产收益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储备基金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土地储备基金架构,必然涉及到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土地供应机制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层面的创新;同时,还直接受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城市土地储备基金与城市土地资产管理、土地收购与储备、土地资本化运营和土地证券化等方面的关系,并着重研究和解决好建立城市土地基金与现行法律法规的适应性问题。城市政府通过征购方式,集中进行城市土地储备和供应,现行法律中有一些依据,但不尽明确和完善。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该法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可见,我国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城市土地所有权,用地单位只拥有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对土地的最高处置权,国家对土地的处置权利应当包括回购土地的权利,但是,现行法律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和第六十五条仅作了如下规定: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或为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的改建,可以依法收回或调整使用的国有土地或集体土地。收回或调整土地的,对原土地使用人给予适当补偿。上述规定为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很不充分,覆盖范围太小。关于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建设,可以借鉴国外赋予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的作法,根据我国土地基本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保障问题。瑞典、荷兰等欧洲国家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支持土地储备机制的运行,如规定政府对土地拥有优先购买权(或征用权)以及对政府拥有的开发条件还不成熟的土地,可以出租给农场主和森林主等等。[3]建立和完善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不仅要在继续完善国家对农地征用权的基础上,赋予城市政府对土地的优先购买权,而且应从法律上明确城市土地储备的范围。根据我国城市用地的复杂性,可以将以下十类土地纳入储备范围:市区范围内的无主地;为政府代征的土地;土地使用期限已满被依法收回的土地;被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的国有土地;依法没收的土地;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或者其它原因调整出的原划拨的国有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而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因实施城市规划和土地整理,市政府指令收购的土地;土地使用人申请市土地储备中心收购的土地;其他需要进行储备的国有土地。另外,还应当从法律上规定对政府拥有的开发条件还不成熟的土地,可以依法实行年租或短租,并将租赁收益纳入城市土地储备基金进行管理。同时,还应当对城市土地储备基金运作主体及相应的监督机制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4]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炳贤.资本运营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2)杨继瑞.中国城市地价探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0).
(3)杨继瑞.城市土地使用者产权的“长约年租制”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1998,(1).
(4)朱寅传等.杭州市土地储备体系及模式[J].中国土地,1999,(8).
(5)LIWen.YANGJirui.ReformoftheUrbanLandSysteminChina[J].SocialSciencesinChina,1992,(2).
OntheProblemsoftheUrbanLandOperation
YANGJirui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图书馆管理;节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随着人们对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需要层次的逐渐提高,对信息服务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信息化、知识化不仅是高校图书馆的主题事业,而且还支撑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新时期下的图书馆人,改变过去那种图书只是简单地阅读服务和外借读物的传统观念,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引进全新的管理理念,以此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的担负起新时期科研与教育的重要使命。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本质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排放、低能耗为基本经济特征,以高效的利用与能源的清洁开发为基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大幅度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范围的研发温室气体等的减排技术,建设一个低碳型社会,从而维护生态平衡。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其实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其次,低碳经济是以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消费以及低碳技术为核心,它是继工业革命、农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全球经济形态下所涌现出的新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显然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经过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的主要特征,甚至会成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发展未来社会经济的主流模式。所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国家权益、价值观念以及人类命运的世界性革命,而且还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经济模式过渡到低碳能源经济模式的一个必然选择。
二.低碳经济和图书馆管理的结合
要想有效的对图书馆进行低碳管理,就需要从基础上结合实际,把低碳经济模式的核心价值融入到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当中。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图书馆管理,就是在建设与管理运行图书馆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减少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等废弃废物的排放,通过缩减管理成本来提高管理效率,努力建设一个节约、绿色、高效、健康的工作氛围和阅读环境。可以通过贯彻低碳意识,建立一个低碳化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减少排放和降低能耗。
三.构建低碳图书馆的意义及其必要性
构建低碳图书馆实质上是建设节约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实践与创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对低碳经济理论模式的实践是一种双重探索,一方面探索了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另一方面破解了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资源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主要载体,还是确保能源安全,转变发展方式,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途径。而图书馆在当今社会中对传播信息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更应当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及时的传达和学习最新国家政策,要在结合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的同时,更要认真地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并将其真正地应用到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和建设实践当中。
构建低碳图书馆是适应时展潮流趋势的体现,实现图书馆多元化节能性和高能多效性管理的低碳经济模式图书馆是一定阶段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产物。低碳图书馆属于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其社会职能和工作内容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且需要跑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社会环境的协调性与平衡性相保持,才会使得图书馆自身不断的健康发展。因而提供高效的创新型服务,并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下对图书馆进行节能性管理,就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对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把图书馆的各要素跟自然的生态环境进行协调和平衡,从而使图书馆彻底融入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
四.图书馆的低碳发展模式
低碳图书馆建设是以低排放、低耗能、高效率、高效能、高效益的能源体系为核心,改变图书馆馆理员以及读者的管理服务工作方式,将低碳化的理念全面融入到图书馆日常的信息管理服务工作当中,形成节约、健康、低碳的管理服务模式,为实现图书馆的低碳化逐步迈进。其次,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场所,每天都会接待大批的读者。因此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使用各种硬件设备都会产生大量的含碳化合物气体,包括电梯、空调、电脑等。通过结合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来完成或实现图书馆的节能管理服务,传统的服务模式和工作方式需要进行有效的转变。
(一)图书馆员的低碳工作方式
首先,作为图书馆员,在工作当中应该做到尽量无纸化办公。平时在浏览资料和学习时,可以通过电脑上的电子版来进行阅读,如果是需要要携带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电子扫描到移动存储设备中,尽可能地少使用或不使用纸张。如果实在需要纸质资料的时候,可以将纸张的两面都进行复印或打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低碳消耗。其次,关于办公室的饮水机,在闲置不用时应该断开电源开关,并且避免反复加热;关于办公电脑,可通过适当调低电脑屏幕的亮度来减少电能消耗,同样关掉不用的电脑程序从而减少硬盘的工作量,平时不用电脑时应该将其设置为睡眠状态或关闭,这样维护电脑也省电既省电;在办公室尽量避免使用像空调这样的大功率电器,或者使用的时候温度应该调整到低能耗的水平,以此来缓轻电能损耗。
(二)图书馆的低碳管理服务
1.传统的纸质阅读已经渐渐跟不上数字时展的脚步,因此倡导低碳阅读主要的体现方式为电子阅读。一般情况下纸质资料都较为厚重而且还不方便较多数量的携带,所以我们应当宣传并普及电子阅读的使用效率,关于一些比较喜欢“宅”在家里的读者,我们可以向其免费提供电子书等的网上借阅服务,使读者只需在图书馆的相关网站上登陆就可下载获得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报刊或数据资源。与此同时,有条件的话图书馆还可以积极的引进一些其他各类数字资源,也就是除了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外,适当的添加多媒体学习、VOD点播系统等设备,以此来满足广大读者不同的需求。
2.针对一些可以淘汰掉的书刊教材等,可以考虑将其进行循环利用,例如举办“图书漂流”、“图书公益特卖”等趣味活动,使得图书的资源价值和使用价值得到充分地利用,用实际行动来倡导绿色节约意识,既能更好地提高全民阅读意识,又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3.应当大力扩展文献传递和图书馆之间互借管理服务。将其当为一种重要文献信息的有效手段与保障机制,着重知识与信息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共享。这种管理服务模式不仅使得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物理存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减小,而且还分担了人力与资源成本,因此有利于节约成本;与此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从而提高了文献的使用率,更好的使广大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在传递文献的方式上,选择电子邮件等方式也体现着低碳理念。
五.图书馆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
(一)个体读者的宣传
针对公众或者读者,图书馆可通过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有奖征文、征图等趣味活动,用文字、绘画及摄影作品的进行电子版形式征集,并将整理排版后的公众作品公布在图书馆网站上让公众自己去投票和点评。这不仅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与热情,而且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让读者认识和了解“低碳”的理念。或者图书馆还可以举办其他相应的主题讲座以及放映宣传片等宣传工作,大力普及低碳意识,树立读者的低碳生活理念,努力积极倡导低消耗、低能量、低代价、低开支的工作方式和低碳生活。
(二)组织读者的宣传
对于企业和单位,图书馆可以通过无偿提供相关低碳技术等书刊资源,实现知识资源共享。当今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时期,并且重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设施不会被停止,与此同时对能源上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应当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进行战略性投资,尽可能的采用减少排放等技术。对于如何在生产工作或者施工的过程中控制废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以使员工在阅读相关刊物书籍时获取相关信息,逐渐提升员工们的低碳环保意识,加大对低碳技术学习的力度。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而产生的环境与能源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因此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建设低碳经济模式的图书馆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图书馆不仅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图书馆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的人文理念的价值意义。为此,我们应当积极主动去实践图书馆的低碳经济运营管理服务模式。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尽力减少能量的损耗,并尽可能的去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共同构建一个节约资源、低碳排放、可持续发展、健康和谐的低碳经济模式图书馆体系,携手推动低碳经济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余来文。谭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J].中国石化,2009(12):14一16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3
【关键词】土地开发 经济增长 土地集约利用
一、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基本特点
(一)城市区域发展给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积蓄了动力
作为社会经济在一个特定范围之内的经济综合体,尤其自身的综合体,同时对应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等多个综合要素的作用下而形成、发展,成为了一个特定的演化机制。区域化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了经济城区经济的区域化演变规律。在这个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自然就产生了城市。城市是多种资源集聚而形成的一个空间整体,是当地区域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以及金融等的结合点。城市在整个区域当中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而发展成为了一个区域的中心,反过来又通过城市经济的持续运行和高效发展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当地的格局布置与发展综合成为一个土地集约结合体。通过城市的土地节约利用必须研究土地发展方式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城市土地节约发展的发展规律与方式。
(二)城市发展的区位性特征
从当地的区域发展宏观角度来看,不同城市可以根据当地不同的资源优势而采用不同的土地节约形式。城市发展的区域特征注重的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内部布置,多种不同区域的土地包括有多个不同特点的土地节约利用方式。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把握城市土地节约利用的分布规律。
城市土地的节约利用在区域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在各个地域空间之上的节约利用程度差别,城市区域和边缘区域节约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土地节约方式的采用。城区的高地价以及城市建筑的高密度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城市周边郊区自然环境要求的提升以及郊区的低地价造成城市土地的最佳节约方式是中心城区必然高于城市边缘。且不同的城市空间内部形态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形态与分布都存在着些许差别,因此土地节约利用过程中必然关注区位问题。
(三)潜力的无限性特征
城市土地的利用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问题,且整个系统属于一个目标驱动系统。利用目标是整个系统的驱动力,因此该系统应该围绕着土地的利用目标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使得所有相关关系都是以利益目标的追求而进行的。对于土地利用目标相同的城市,还可以利用目标实现途径、利用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多种差别。同时土地的利用还具有开放性、动态性、自适应性、意识性以及责任性等多种特点,是多种因素相互演进的结果,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力。
二、经济增长与节约土地之间的关系
(一)节约土地利用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
节约用地作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策略,土地的节约利用能够真正的实现单位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和严格控制将在客观上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发生对应的改变。土地的节约利用中需要用到的刚性指标,诸如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工业项目的投资额度等,都对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起到了对应的保障性作用。例如,一旦城市用地面积受到限制,企业的可用地面积将限制企业通过规模扩大来发展的模式,使得企业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方式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有效的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
部分专家认为,土地的节约利用过程同时也是对水资源、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资源等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所以,在促进城市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加以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最终的目标。这样就要求能够合理的处理好土地节约以及其他非土地资源之间关系的合理处理。
同时,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进程,当城市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使得经济发展因子以及发展节点也会不同。在经济高度发展时,城市资本不再是稀缺资源,这时的技术将会代替土地。一旦土地因素完全实现市场配置,这个目标将会实现。
(二)土地节约利用推动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土地配置方式发展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应该对当前的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革,并积极的推进市场作为土地的整体配置基础。在分析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土地的拥有者通常不会将土地成本计入到生产成本当中,导致土地缺乏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率,市场的发展缺乏推动力。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土地的拥有者(企业)也不会愿意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存在着对应的体制问题而使得大部分的土地拥有者,诸如国有企业等在管理方式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技术的落后直接导致他们没有意识、能力来通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来提高企业的土地利用效率。再次,土地划拨的无限期利用使得土地拥有者将土地作为了自身的"私有财产",而这些现象对那些能够仅仅维持生存的企业显得相当严重。所以,大量存在的划拨土地是导致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推行全面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才能根本的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
(三)土地节约利用与规划需要准确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
由于对当前土地的利用数据,诸如耕地的多少、建设用地的面积以及两者的变化量多少等都存在着数据不准确的问题。但是,做好对应的土地节约利用需要一个准确而丰富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因此,在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的准确程度来提高土地节约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效果。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覆盖面积的增加,建立一个能够实时获取、及时定位等信息获取、存储以及分析数据网络是土地节约利用的基础条件。这样,才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一个精确的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4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对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问题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规模大,细节繁杂,国家对其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并不成熟,在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当今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土地整治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好的几点工作,并从构建项目监管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等方面对其经营模式的改善提出了要求。
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的几点包括:
(一)涉农土地协调整治过程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对于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不仅仅土地面积非常大,还会涉及到多个村、镇上等村民的用地。对村民的土地经济补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村民普遍素质较低,又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一旦处理得不好常会发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纠纷。
(二)不可预见的项目建设因素。由于管理技术水平的局限以及建设项目设备的不足,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见的项目施工因素。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做好的工作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做的是做好土地施工整治项目管理的前期工作,其中包括对图例管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设计,规划人员和施工设计人员在进行土地整治项目前期工作中必须要做到对所整治土地进行地形进行仔细地勘测、并经过多次讨论后,方可确定具体规划方案和施工计划。
(二)加快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进度
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土地整治项目会因为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工期的延后或规划方案的调整,一旦出现了这些情况,要相应地重新调整项目人力、物力、财力这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为了降低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土地整治项目施工的进度一定要跟上,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从而加快建设项目进度。
(三)规范工程监督
保证土地整治项目的顺利完成与其工程监督工作是否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监工人员缺乏责任心对施工要求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差,施工效率低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做好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工程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加强监督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改善土地整治项目经营模式构建措施
(一)构建项目监管体系
对于如何有效改善土地整治项目的经营模式,可以先从构建一个完整的项目监管体系为前提,对土地整治项目涉及到的整个流程进行统一监管,将其涉及到的管理责任落实到各建设刑侦部门以及有关单位,使整个项目的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系统化。
(二)建立整治项目监管奖惩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其监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落实好项目监管体系,将项目建设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人身上的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监督不利,出现严重问题的项目负责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惩治,依法追求其法律责任。对于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的负责人进行适当的鼓励措施。
(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之前传统的管理运营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于当今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中,运用得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全野外数字化测量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利用先进的软件技术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监管的数字化,同时能够显著加快土地整治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工程质量。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5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工程中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企业的场地、设备、技术和人员优势,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情况,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1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经过8年的专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一学生专业认知实训、大二学生校外认识企业实训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大三学生校内综合技能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已建成由南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南通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南通天地华宇物流公司等几家大型物流集中型企业组成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络,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地、岗位、设备、技术、校外指导老师等资源,承担大一、大二学生认识企业实训和大三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任务,另外,校外实训基地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场所。校外实训基地的这种双重功能在培养学生职业实际操作技能和获取实践知识方面成效显着,经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众多用人单位好评。同时,这种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也满足了企业生产用工需要,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延伸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
(1)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欠缺
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所构建的校外实训基地网络是学校为了学生实训和就业而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主动联系企业而达成的单项式合作意向,企业由于利益追求与学校不同,未能合理统筹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视指导培训学生为企业负担,缺乏积极与学校进行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教育意识。校外实训基地在接受和安排学生实习时,临时按照学校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岗位供学生实习,企业没能积极参与校外实训计划的制定、校外实训指导书的编写、校外实训指导老师的统筹以及学生校外实训的考核评价,使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成为难题。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
高等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有几种:其一,企业负责提供实训场所、设备,安排岗位和指导人员,管理学生日常实习等,是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建设模式;其二,企业将部门经营性业务交由学校管理学生实训工作,企业只负责监督实训基地的日常运营情况,是以学校管理为主企业参与为辅的建设模式;其三,政府投资建设并管理公共实训基地,供多家学校和企业实训实验使用,是以政府建设管理为主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前采用以企业建设管理为主学校参与为辅的模式,它在物流管理专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单一建设模式也存在着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实训基地管理不到位等缺点,需要有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相互拾遗补漏。
(3)校外实训基地功能有待完善
校外实训基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着多重功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操作能力;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机构;为学校教师锻炼双师素质提供场所;学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平台等。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实际中主要发挥了学生职业技能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功能,但尚不具备物流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功能,学生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主要在学校实训室完成,缺少企业实践作业操作考核,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结果不全面。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一方面学校没有主动与企业商谈如何利用自身的知识、技术等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科技、管理以及培训服务,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处理和技术开发一般由企业自行研究,尚未形成与学校立项合作研究、共同解决的意识。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和产学研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分析
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建设中呈现出的种种问题,影响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从多个视角探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为实践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1)搭平台,建机制,促合作
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过程中,由于双方缺乏校企合作平台以及没有建立利益互惠机制,致使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性不高。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和制度,由政府和行业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牵头选拔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与学校面对面商谈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合作事项,并委托物流行业组织负责校企合作的监督、计划、实施和考核,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搭建政策平台。同时,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学校应共同研究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益互惠机制,由政府动员、行业组织牵头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如图1所示),设定董事成员标准条件,明确双方责权利;董事会定期吸纳企业、学校会员,通过媒体宣传,使会员企业和企业家感到成为董事会成员、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并具有培训资格是衡量企业实力和水平的标志,也是至高荣誉的象征,促使企业统筹眼前经济利益和长远社会利益,主动履行董事会企业会员的相关职责,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定期为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和管理培训服务等,还可以支付给企业一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维护费用,为企业营造更多利益平衡点,切实增强企业参与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热情。
(2)设计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单一是目前物流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学校应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基础上设计和借鉴其它建设模式,形成多元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具体如下:订单培养,联合建设模式。该模式是指学校按照大型企业集团的用工需求,以企业名义定向招生,学生与企业签订毕业用工合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共同提供师资完成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任务并对学生进行考核。校外实训基地一种情况是由订单合作企业建设和管理,负责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任务的安排和考核等工作,另一种情况是校企联合投资建设,同时供企业生产经营和学生实训使用,双方设立校外实训结构共同管理。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正筹备与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中国邮政南通分公司订单合作办学,成立物流管理“罗莱班”和“交运班”和“邮政班”,学生的实训、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等任务都将在相应的公司进行,使学生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订单班运营成功后,将推广至学校,以学校名义与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中国邮政南通分公司合作成立罗莱学院、交运学院和邮政学院,为全校多数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校外实践场所。校校共建共享型建设模式。目前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处于独自投入独自使用状态,未充分利用区域内同类院校或专业的实训基地资源共建共享。2003年,由五所高职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共建的常州高职院是校校共建共享型建设模式的成功典范,为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物流管理专业应加强与南通地区的职大、航院、农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开放型、共享型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共同经营和管理,追求校外实训基地资源有效整合效应。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在中心城市或高等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创建一批起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该地区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担负该地区相应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师培养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由于资金有限,也需政府投资兴建公共校外实训基地,供社会企业和学校实训使用。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公共实训基地已投入运营和使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目前南通尚未建立类似的公共实训基地,因此南通高等院校应积极联络政府,促使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丰富高等院校校外实训基地资源。
(3)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功能,促进协调发展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要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产学研合作相结合,在所有实训基地中挑选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学生职业技能资格鉴定中心及课程培训和考核场所,在校外完成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以及职业技能资格的认定,提升学生学习考评效果。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应积极与南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南通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交运集团等大型企业商谈成立校外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校企共同开展学生技能考评鉴定工作。
另外,校外实训基地还应具有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功能,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应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以抽调骨干教师组成顾问小组,一方面定期深入企业校外实训基地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培训、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主动为企业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和顾客服务水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教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另一方面,顾问小组要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组成课题项目小组,共同探讨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管理提升等领域的问题,使企业不断从产学研合作当中受益,这样也能激发企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总之,南通纺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在发挥校现有学生实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和校企产学研合作功能,促进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发展。
土地经济管理范文6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应力释放孔;静压;挤土
近年来随着建筑物越来越高、施工速度越来越快,对桩基施工速度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具有施工速度快、环境无污染、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的预应力管桩,在浙江地区得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沿海地区大部分属软弱土质,这种地质采用静压法施工经常出现桩上浮、桩偏位大、道路地面开裂等质量安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挤土效应大加上进入持力层深度小引起,为解决上述管桩静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我公司通过大量工程研究实践,总结出防挤沟、应力释放孔等适合软土地质的一系列防挤土施工措施,经不断改进形成适合于软土地区的“软土地质预应力管桩静压防挤土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防挤土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多项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就讲过我们的施工经验与大家一块探讨一下。
1 施工准备
1.1 对整个工程桩范围的施工现场进行场地清理,并将规划定点轴线复测作好引出桩工作,建立测量控制网。
1.2 施工前场地内做好场内“三通一平”工作,即场内道路,施工用水、用电,对回填场地的大石块应清除,场地平整,机械压实,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桩机行走、管桩运输、堆放的地基刚度要求。
1.3 做好人工、材料、机械的各项准备工作。桩机必须按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进场组装。压桩机的配重应平衡配置于平台上,并根据压桩力的大小进行合理配置。一般整机重量和所加配重重量的总和应大于压桩力的1.2倍。
2 开挖防挤沟
当压桩场地距周边建筑物较近,或距道路及地下管线较近时,在桩基施工区域与管线之间开挖防挤沟,保护周围建筑、市政管线及道路。防挤沟:沟深一般为2.0m左右,且不宜浅于地下市政管线底标高,沟宽上口2000mm,下口1000mm。距离工程桩2000mm以上,且有条件下宜尽量靠近市政管线及道路一侧设置,但距离周围管线及建筑物不得少于3000mm。
3 应力释放孔施工
3.1 应力释放孔的平面布置要求。应力释放孔一般设置一排,设在防挤沟位置,直径600mm,间距2000mm,当布桩率超过2%时或周边管线建筑特别重要的宜设二排,梅花布置,见下图。群体工程当布桩率较大时,幢与幢之间也应布置一排应力释放孔。
3.2 应力释放孔内毛竹笼设置要求。应力释放孔内应设置毛竹笼,毛竹笼外包纤维网布(密目遮阳网),防止泥土挤入。
3.3 应力释放孔深度要求。沿海软土地质应力释放孔深度一般为18~25米,具体深度根据工程实际,宜至淤泥层底且不少于桩长的三分之一。
3.4 应力释放孔的施工。由于软土地区地质极差,应力释放孔施工宜采用正循环回转成孔工艺,用锥形耙式合金刮刀钻头成孔,利用钻头在土层中钻进时的泥浆,及向孔内灌注护壁泥浆进行造孔,成孔后安放毛竹笼,并当即用松散的中粗砂回填,凭借其自重下沉,毋须振捣。中粗砂回填到孔口标高,再将钻孔桩机移至下一位置。中粗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继续缓慢下沉,并及时填补中粗砂。
在土质稍好的粘土或粉土中应力释放孔的施工也可采用旋挖成孔,成孔后应立即放毛竹笼,并回填中粗砂。
4 桩位复核、桩机就位
桩机就位后进行调整使桩架垂直,按照吊点位置用压桩机吊臂将桩喂入压桩机内,通过启动桩机将桩瞄准桩位,然后将桩放下使桩尖对准桩位。夹桩器夹住桩后,用线锤通过桩机在桩底盘调整相邻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并通过预先所作的控制标记复核桩位。开动压力缸将桩压入土中1m左右停止压桩,再调正和校准桩在各个方向的垂直度。第一节桩的垂直度尤为重要。
5 沉桩
利用压桩机将桩夹紧后施压,按压桩油缸的垂直行程调试,一段一段的向下压,压一段为一个行程,一般为1m以上。然后松开抱桩器,开动油泵使之上移,再抱桩固定压入,如此循环作业。当操作台上压力表计数到达预定规定值时,或者达到预定深度时,便可停止压桩。
6 接桩
接桩采用钢端板焊接法,接桩时桩段顶端宜高出地面0.5~1m。接桩前先将下段桩顶用钢丝刷刷清接点间两钢板圈铁锈、杂渣。加上定位板,然后将上段桩吊放在下段桩端板上,依靠定位板将上下段接直。上下两节桩之间因施工误差而出现的间隙应用厚薄适当的楔形铁片填实焊牢。由三人或四人采取对称焊接,桩连续焊接饱满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的饱满程度(满足二级焊缝)。接桩时上下段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宜大于2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焊接宜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7 送桩及截桩
7.1 截桩。如果桩头高出地面一段距离,而压桩荷载已达到规定压桩值时则要截桩。由于压桩机行走方面的要求,所有高出地面的桩头都必须截断掉。截桩的方法是不应采用人工凿桩或电焊切割钢筋的方法,而应采用混凝土切割器、液压紧箍式切断机、液压千斤顶式截桩器、钢锯或锯桩器,确保质量。严禁用大锤横向敲打、冲撞,严禁利用压桩机行走推力强行将桩扳断。
7.2 送桩。如果桩头接近地面,而压桩力尚未达到规定值,估计送桩深度不会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可以送桩。在静力压桩施工中,不允许用“桩对桩”进行送桩作业,应采用专用送桩器。
8 打桩顺序安排
8.1 为尽量减少挤土效应,适当增加工期,改变常规的打桩流程,增加移机次数,按照距周围民房、市政管线近距离先施工,远距离后施工的原则安排。
8.2 多桩承台采取跳打的方式施工。三桩承台最多允许施工2根工程桩,多桩承台及核心筒位置采取隔桩跳打方式。剩余未施工工程桩待第二遍回返施工。这样能有效的缓和桩位密集处的应力释放。跳打桩间隔时间尽量控制在24h以上。
8.3 根据桩的入土深度,宜先长后短、先高后低的原则安排施工顺序;
8.4 若桩布桩率大于2%,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8.5 若桩布桩率大于2%,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8.6 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压;
8.7 承台边缘的桩,待承台内其他桩压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压;
8.8 有围护结构的深基坑中的静压管桩,宜先压桩后再做基坑的围护结构。
9 打桩速率控制
在软弱土地基中,沉桩施工速度过快,不但显著增加超静水压力,还使邻近土体因剪切而破坏,增加地基土体变位值而且扩大了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地基变位的范围,因此严格控制打桩速率,每天每台机不宜超过15支。
10 施工监测
当有地下室时采用送桩至桩顶标高,留10%监测桩出自然地面。加强桩的位移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监测工作派专人负责,每天一次进行监测分析,同时将数据结果提供监理和业主。
10.1 在成桩桩位上布设监测点,监测各点水平与竖向位移增量与累计值,并绘制时间、位移曲线。
10.2 监测方法与数据整理:
利用经纬仪、卷尺、水准仪等设备对桩顶的水平与竖向位移观察,一天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交给监理、甲方,水平位移日变化超1cm时,或总变化超过3cm时;竖向位移一次变化超1cm时,或总变化超过3cm时,应暂停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