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经济危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1
一、经济危机理论
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展开大量的经济研究,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问题也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一)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社会处于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她积极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有效的消除非自愿失业。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文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化大工业迅速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有资本家们控制,工人和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们所掠夺。随着社会化的程度越大,它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激烈,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几个阶段,危机和高涨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进入到21世纪,美国的经济未能及时的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动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促进消费,美联储大胆的进行了各种创新,尤其是在住房按揭贷款上面。2004年开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加速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各种骤然的政策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从而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而此 次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但实际上却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端也有益处。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处于其中的一员,无法躲避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大量的外国投资从中国撤资,致使国内吸收的国外投资减少,各国经济萎靡不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贸易受挫,出口贸易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出口国外受挫,但是国内确是未完全开采的大市场,而且也为国家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危机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力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机会,要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富裕。促进经济增长就要注重自身经济结构合理化,资本有机构成既符合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又立足本国国情,满足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合理规划国内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标。如果为生产而生产,那必定造成供给的过度,出现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把投资放在需求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以需求带动投资,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合理搭配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2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危机;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
[中图分类号]F0-0;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6-0036-03
自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5年了,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世界经济在各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避免了更进一步的萧条,但是经济衰退的雾霾仍然笼罩着全球经济,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举步维艰。全球性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资本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矛盾和困境,这些现象证明了马克思的种种预见。因此,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特点,以及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和信用在经济危机中作用的论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防范金融危机的一把启关的钥匙。
一、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现代工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伴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大工业的发展,经济危机的产生就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马克思指出,“现代工业才会经常地出现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的现象——由于比例失调而带来的经常的动荡和痉挛”[1]。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资本的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因而使生产具有了无限扩大的趋势。在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发展中,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过程的加速进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资本积累增长的同时会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因而造成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赶不上生产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大量的与生产力发展并进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这些相对过剩人口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蓄水池。可见,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生产发展的结果是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得到强化。而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比例,但是,在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条件下,各个部门之间的这种合理比例经常受到破坏,必然导致生产普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出了这样的判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普遍的相对生产过剩。
二、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征
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的周期循环运动的特征,而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这四个阶段就是经济周期循环运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周期循环运动中,危机表现为经济周期循环的终点和起点,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爆发特征的物质基础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因为危机的爆发意味着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遭到破坏,而社会再生产的进一步恢复和发展则需要通过大规模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周期更新必然引起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生产重新活跃起来,进而使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重新得到恢复和调整,其作用机制是:作为社会生产的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生产部门通过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必然会引起其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生产资料部门的生产的扩大和发展以及工人就业的增加,由此又会带动社会生产的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生产的相应扩充和发展,这进一步重新激活了整个社会生产,进而达到新的经济繁荣阶段。所以,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摆脱危机和萧条,进而走向新的复苏和繁荣创造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新的经济危机爆发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周期更新,必然带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以及生产组织的改进,使得企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这进一步加剧了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大鱼吃小鱼”现象不可避免,从而使社会正常生产所必需的结构以及各产业间正常比例遭到破坏。当这种破坏作用造成社会总供给结构与社会总需求结构严重失衡,并且社会总供给量远远超过社会总需求量而造成大量的普遍的生产过剩时,新的经济危机便再一次爆发。可见,在固定资本周期更新的物质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循环往复地周期性爆发。
三、普遍的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加速器是信用制度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经济危机往往是在信用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程度的条件下产生的,信用对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起着加速推进的作用,这是由于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得社会各个再生产过程加快了,因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为投机者提供了在一定限度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因而又成为投机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信用关系也不断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信用制度的扩大进一步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因此,“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在这里被强化到了极限”,而“信用制度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2]。在信用的相互链条关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资本循环受阻,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这种混乱和停滞会削弱与生产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支付手段,使信用链条关系遭到破坏,造成信用关系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3]。马克思着重指出资本主义工商业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大都是以金融危机为先导,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其再生产过程中一旦信用关系突然崩溃,必然会发生由信用危机导致的严重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强调指出,正是由于信用制度具有二重性,“使信用的主要宣扬者……都具有一种有趣的混合性质: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4]。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历史实证考察,在理论上充分揭示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强制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得到缓和。因此,这种强制作用在使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必然使其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依靠对生产力本身的暴力破坏不断继续前进的,这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逃脱最后崩溃的历史命运。
五、启示
综上所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阐释,不仅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性,对研究未来社会经济形式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们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同样存在。在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机制越来越充分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别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一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特别加以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当下的经济形势下,我们更有必要深入探索有关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并掌握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出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政策,避免由经济周期的剧烈波动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效应。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物质基础同样是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了避免经济进一步衰退,加强了政府干预,在各种干预措施中固定资本更新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从各国的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来看,在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时,要注重引导投资方向、控制投资规模、保证投资质量,使得固定资本更新在结构上更具有合理性,以避免国民经济比例的进一步失调导致的经济波动幅度的加剧。为此,我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中,要以各种产业政策和建设规划为依据来引导资金的合理投资方向,以保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平衡,避免在固定资本更新中的重复投资扩张而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甚至恶化。
3.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信用制度既是促进再生产的工具,又是助长投机和冒险的武器。投机者借助信用工具造成经济虚假繁荣,会引发金融危机,乃至商业危机和生产危机。所以,如果银行信用极度扩张,信用关系一旦遭到破坏,金融危机就不可避免,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再生产就会瘫痪,从而引起经济危机。因此,我们要加强信用监督管理,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是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我们要以此为鉴,在充分利用信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限制其消极作用的影响。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政府应加强对信用制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管理,加快完善金融政策、健全金融立法及融资体系的步伐,防止信用活动失控而出现信用膨胀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甚至危机,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3
所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地恶化,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在美国,住房按揭贷款按照贷款人的信用和其他因素分为优级、中级和次级三个等级。次贷就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一般而言,受自身条件的制约,次级按揭贷款被迫比优级的利率要高,还款方式也更严格。放贷机构为早回笼资金,又把贷款打包发行债券,当然次贷的债券利率更高,进而受到投资银行对冲击等投资机构的追捧。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发的泡沫经济破裂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美国次贷款使投资银行倒闭,加之美国经济的逐步下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起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到的钱进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银行业受到冲击,影响实体经济。
2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金融证券业、劳动就业、外汇储备、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2.1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国出口形成挑战。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就是金融危机对中美双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愈加恶化。
2.2对金融证券机构的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银行等金融、证券机构尚不发达,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这就决定了这次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一方面,在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环境。当前让金融机构更为担心的是因为整体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的联动、汇率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产生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会传递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股价波动及它对投资者投资收益和对证券机构业绩、经营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今后我国仍然会坚持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的发展渠道,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的加强。
2.3劳动就业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慢。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提前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失。此外,民营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失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很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因此,我国即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4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在全球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下滑会造成我国外部需求减弱,也会在今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部分是美元,从短期来看,我国很难通过减持美元资产来规避美元贬值以及美元资产违约率上升的风险,因为这将有可能导致尚未减持美元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的美国国债,而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与国债相比,公司的债券与股票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高。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这样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在境外投资成功的经验。金融危机形成后,全世界金融市场较为动荡,波动性增大,显示出对外投资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2.5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这次危机从源头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国内的房产市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从中央到地方都寄予厚望。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美国金融政策的失误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原因是美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失误和美联储利率调节不恰当,其崩溃又直接引起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心理预期、资金层面和购买角度发生影响。从心理预期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对房地产这方面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害怕金融危机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如果大家都裹足不前,显而易见,市场的萧条景象就会随之来临。从资金层面来看,金融危机使大投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损失惨重。从中国收缩资金是他们的选择之一,高盛、摩根斯坦利都在出售他们在中国原来购买的房产。但另外还有一些在危机中没有受到世纪冲击的私募基金、投资基金,他们在危机过后把眼光聚焦到了中国的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通过设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方式来进行股权投资,签订回购协议,把抄底房地产作为一种机会,因此,影响是复杂的。从购买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可能推迟消费,投资性购买也会相应的推迟,这样就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经历长时间的调整,即使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刺激消费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刺激投资性的需求几乎没有作用,是因为房地产投资是看其未来的升值空间怎样,而不是看房子的成本是多少,而这时前景很模糊,有这部分需求的人就进入了观望阶段。
2.6对旅游业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关连性强这两方面的作用,因而在面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敏感性。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旅游市场前景与全球经济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欧美洲作为主要客源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大,亚太地区虽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仍会保持小幅度增长。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旅游业也受到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和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影响,居民旅游消费预期下降,旅游企业困难加剧。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4
没了赞助商的F1成了折翼的天使
金融危机席卷而来时,以“烧钱”著称的F1率先面临空前危机:早在2008年,先是加拿大站、法国站因亏损严重不得不退出,此后,本田公司也退出F1。在全球汽车生产商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退赛”的多米诺骨牌开始倒下。
本田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福井威夫在宣布退出F1的新闻会上这么解释:“这个困难的决定是根据全球汽车工业面对的迅速恶化的运作环境所作出的。”
在世界赛车历史上,本田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本田每赛季为F1耗费4亿美元,如今宣布退出,不是本田花不起这个钱,而是折射出金融危机下众多跨国企业的选择:收缩财源,攥紧拳头面对风险。
2010年,F1加拿大站比赛重新回到了赛历中。不过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加拿大站比赛却面临没有冠名赞助商的尴尬。
加拿大吉尔斯·维伦纽夫赛车场没有找到冠名赞助商,对此,赛道新任推广商弗朗索瓦·杜门迪尔表示,“没错,我们没有找到赞助商,不过在选择赞助商的过程中,你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所以我们正在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赞助商,而不仅仅是2010年的赞助商。”
寒冬中,体育界只能自救。国际汽联主席莫斯利多次强调F1必须大幅削减经费,以避免更多车队承受不了资金压力而退出赛事。
据体育经济学家计算,一支顶级F1车队每年的开支要在4亿欧元以上。虽然F1联盟每年从比赛和电视转播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分给车队,但实际上每支车队至多能够分得几千万欧元,与4亿欧元相比,这点收入只能是杯水车薪。现在,由于来自汽车业和银行业的赞助大量减少,许多F1车队都不得不靠举债度日。F1赛车属于高科技产品, F1大赛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体育赛事,一个新的汽车引擎至少100万美元,有的高达400万美元,日本的丰田车队近5年来已经在车队上烧了将近8亿英镑,但是依然与冠军宝座相差甚远。
收入减少,开支增大,F1车队陷入了负债经营的噩梦之中。据估计,F1大赛的负债总额已经高达16.5亿欧元,巨额债务可能导致更多的车队考虑退出F1。F1某车队负责人认为:“如果F1再失去两支车队的话,这项赛事估计就会消失了,因为只有8支车队参赛的F1是肯定留不住观众的。”
市场化职业足球成了最大受害者
在高度市场化运作下,职业体育演绎了无数财富神话。不过,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职业体育所受到的冲击无疑也颇为显著,比如足球。
从2008年起,就一直流传着意大利前总理、AC米兰俱乐部老板贝卢斯科尼有意转让俱乐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危机。2008赛季,AC米兰仅球员工资支出就超过1.2亿欧元,全年总亏损高达3198万欧元。作为世界上最著名俱乐部之一的老板,贝卢斯科尼几乎每个赛季都自己掏腰包购买顶级球员,以满足球迷的胃口和提高球队成绩。虽然贝卢斯科尼富可敌国,但金融危机不得不让他考虑,放弃这个暂时还很难扭亏为盈的无底洞。
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职业足球无疑受害最深。根据欧洲足球经济学家估计,欧洲五大联赛俱乐部负债总额约70亿欧元,其中英超俱乐部外债超过38.5亿欧元,意甲俱乐部的外债也有20多亿欧元。一些小俱乐部更是面临破产。紧缩开支以及提高票价是这些俱乐部采取的主要手段,但这又会导致球员降薪甚至失业,观众数量也会减少,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只能是暂时性的。
职业网球受冲击前途未卜
当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止是职业足球。面对如洪水般的金融危机,曾经看上去风光无限的职业网球,终于也显出了焦虑窘迫的一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网球可谓不愠不火,天王费德勒和在他身后不停追赶的一群少年天才们虽然没有挣个盆满钵满,不过也不愁会断炊。相较起来,倒是女子网球界的莎拉波娃财路大开,在富豪榜上飞速上升。谁料想,金融危机袭来,职业网球也跟着遭殃。
2008年夏季,金融危机甫发之时,国际网坛人士对于职业网球界的前景仍然持乐观态度,各专家大腕普遍认为在过去几年并未出现经济泡沫的职业网球界或许不会受到太大或者直接的影响。没过多久,赞助美国网球协会达10年之久的美国国际集团(AIG)突然宣布,他们与美国网球协会的赞助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约。
施里弗是一家电视台的网球评论员,同时还是某支美国职棒大联盟球队的小股东。她承认,她每年负责主办的慈善网球PNC经典大赛的赞助费,现在就少了许多,现在“我们必须依靠门票收入来维持生计。这项比赛已经进行了23届,但是能否办下去现在还说不准”。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有实力赞助职业网球比赛的公司也摆起了架子。由于某些精明的公司正在等待网球大赛赞助费降价,以印第安纳波利斯网球大赛为首的不少网球大赛在寻找新赞助商时就碰足了钉子,而且像墨西哥的罗斯卡布斯网球比赛、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网球大赛等新兴赛事都遇到了赞助不足的问题,因此行家们预测,在不远的将来,职业网球赛事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虽然职业网球赛事已经举步维艰,但是顶级网球运动员的收入却不会马上减少。不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收入肯定难以维持现在的水平。明星“减薪”之所以没有实行,是因为比赛方不愿意因为降低出场费用而“气走”大牌球星,不过大牌明星也都明白,收入缩水肯定是迟早的事情。
橄榄球联盟老板开会商议抱团取暖
NBA是美国全球化推广最广的联盟,但是NFL(国家橄榄球联盟)才是美国职业体育联盟的老大。在过去四十几年里,橄榄球是美国最受人喜爱的体育运动。《华盛顿邮报》这样评价超级碗,“美国最盛大的四个节日分别是:感恩节、圣诞节、新年和超级碗。超级碗是惟一一个可以把商业广告放到1亿观众面前的地方。”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5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变得非常严峻。由于这种严峻的金融环境,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很大影响。我国有的企业在投资中出现了很大的损失,尤其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很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而销售不出去,最终导致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问题。企业获得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甚至有一些企业生产出一件产品到销售完成会出现亏损的情况。美国作为世界经济、金融中心其影响力及影响范围显而易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金融危机的发生会导致世界的经济市场产生疲软现象,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不断降低,企业盈利逐渐减少,企业发展陷入危机。一些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缩减规模甚至申请破产。企业的发展及其经营业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企业在没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条件下,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将会更大。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上的流动资金非常缺乏,企业不能实现融资的目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甚至一些企业因为资金供应链断裂而倒闭。金融危机在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危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有的企业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并且金融危机过后很多企业也得到了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最终使得这些企业朝着更为有力的方向发展。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必须针对金融危机这种特殊的环境,通过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更多的产品。但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存在,造成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出现萧条。消费者在购买一件商品时的价格会远远超过其价值。这就意味着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投资较少的资金换回较高价值的商品。这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企业遇到发展危机尤其是全球范围性的金融危机时,政府绝对不会放任企业发展,任其自生自灭。相反,政府会采取诸多措施以保障企业度过危险期。
二、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特点
在金融危机没有来到时,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带来价值。但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通过只有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或者通过技术的创新等措施才能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企业在竞争上处于上风,从而可以不断谋求发展。但是在金融危机这种大环境下,企业不可能一味的去创造产品。因为在危机下,一件商品的价值将会远远低于其价格,那就意味者每销售出去一件商品企业都会有经济效益的损失。在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就不是单纯的追求效益了,而是要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如何平稳渡过谋求以后的发展、壮大。只要企业存在就有其社会价值,比如降低就业率,稳定社会秩序等。
三、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
金融危机环境下,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时,一般都会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随着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影响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因素也会不断增加,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和正常经营的能力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会发展不稳定,比如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现象,那就意味着对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容会发生变化。
(一)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
在任何金融环境下,资金对企业的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旦企业没有资金的支持,企业很难生存下去,何谈发展壮大。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企业由于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不断减小其规模。甚至一些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停止生产、裁员甚至申请破产等措施。因此,在金融危机下,评价企业经营业绩时候合格要看企业是否具有融合资金的能力。
(二)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
由于金融危机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也有一定的机遇。因此,企业如果可以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就很有可能在为企业赢得丰厚的经济效益,进而就能使企业平稳地度过金融危机时期。然而,如果企业不能抓住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企业将很难承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甚至出现破产的严重后果。
(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如果一直走老路,不思创新、改革,最终都会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最终被淘汰。企业要想在金融危机下平稳发展就必须增强其创新能力。当然,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还有很多内容,比如企业储备人才的能力、企业管理者应变能等都是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危机范文6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地快速发展,其内部经济所隐藏的矛盾也会不定期地凸显出来,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便是金融危机的不定期爆发,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规律。因此,由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影响将会是长期而又重大的。笔者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运用经济法学的原理来为规避和减小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经济法学原理;回应经济危机;规避经济风险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大革命的生产时代,整个人类的物质文明就进入了一个更新且更高的阶段,人类在这场历史性的革命中创造了众多财富与价值,为整个世界的现代化的到来提供了稳定且强大的物质基础。然而,事物发展到一定的鼎盛阶段便一定会产生变化,无可避免的变化与革新随时都提醒着人类,眼前的繁华并不是永恒的。对于此,我们更需要重新重视和发展经济理论,并配合以优秀的法律制度作为发展的后盾,那么,人类的持续发展之梦也许终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全球经济危机总是会不定期地爆发,悲哀的是,人类无论如何智慧,却无力打破这样的一种怪圈,唯一可做的便是通过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于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弱经济危机所打给人类的沉重打击,从而为人类的未来经济发展寻求一条光明之路。
一、人类宿命———不可避免的经济危机
(一)世界本身有着其运行的法则,同理,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运行法则,当然,宿命的制约规律也是无法避免的。就如同经济危机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的过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经济的共荣与共损也始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发生了经济危机,便都会产生“蝴蝶效应”,波及与之有着经济联系的各个国家,从而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1]。而且,这样的经济危机的发生总是不可预测,不可不避免地,这样的现象不禁会让人类对于多种经济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思考。
(二)经济危机的产生似乎会让整个世界都笼罩着层层阴云,生产与消费在此段时间之中都变得十分乏力,并且该种程度的低迷总是会持续非常漫长的时间,人类身处此种境地里,所有关于经济繁华的美梦都会被眼前的现实所浇熄。然而,人类终究是“万物之灵长”,总会通过不断地努力,运用自身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所处的困境。让人欣慰地是,这样的关于人类拯救自身的美好故事在各个时代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二、经济法学对金融危机的责任回应
(一)发展社会经济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或许会让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更为稳重,而不会是想空中楼阁一样,不知道何时会被刮来的疾风所摧毁。然而,即便是这样让人类有所依靠的经济模式也会产生让人人类恐慌的问题。因为,经济危机一旦产生,便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式都无法逃避的厄运。因此,经济法学对于实体经济所面对的困境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制定一些更完善的立法,以此来来保护实体经济,当然,同时也要适度地调控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对于限制于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作为调控的主体,就必须起到调控的巨大作用,这样才能为发展稳定的实体经济提供重要的法律制度的保障。
(二)如果说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抱有一种不锋利但却很绵长的希望,那么此前乃至现在仍然大热的虚拟经济则带给人类的是无限的经济发展的繁华景象,人类内心原始的冒险和欲望都在热衷于发展虚拟经济的竞争中体现出来。的确,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经济带给了人类无限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美好的梦想,然而,每有实体支撑的空中楼阁在面对强风时,或许会处于一种更危险的境地。因此,利用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为未来虚拟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长久的大道,是当前研究经济法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发展和完善经济法学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
(三)金融危机的产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的既定规律,人类无法躲避的宿命,同时也会由一些无良金融家操控经济导致。那么,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恶化便是可以追溯到经济危机的诱导者的责任。这时,经济法学的地位和作用便要在此刻体现出来,对于经济责任进行合理的法律认定,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度的把握,以及最终责任认定以及问责的具体实施,都是需要仔细衡量并进行不断地完善的[2]。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有着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的,同时也是人类发展文明的历程中所无法逃避的问题之一。因此,面对经常性爆发的金融危机时,人类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警惕。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学原理的利用,以及具体的经济法学条款的完善也许会为未来人类的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型道路。
参考文献:
[1][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J].郑秉文译.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