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1
一、考核目的
通过对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的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奖勤罚懒,不断调动协管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协管员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我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考核对象
各村(居)民委员会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三、考核内容
(一)监督工作
1.建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动态情况登记台帐,开展日常巡查、做好相关记录。协助配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各类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和案件查处工作。
2.督促辖区内所有单位和相关人员办理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及健康证,发现辖区内各类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及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上报,协助受理群众食品药品安全举报投诉工作。
3.按照规定做好农村集体聚餐登记备案和现场指导工作,建立相关档案,严格落实留样制度。
4.协助做好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两会”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流动摊贩登记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地毯式检查、“地沟油”专项整治、敬老院及宗教场所等各类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夏季汛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秋季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三小”专项整治、猪肉市场专项检查、农村过期食品药品专项治理、“中秋”“国庆”期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专项整治工作。
(二)信息工作
收集、听取、传递社会各界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辖区内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上报。
(三)宣传培训工作
积极参加镇及各有关部门组织的会议和业务培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遇事要请假。认真学习和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尤其是《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三小”条例》及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
(四)综合性工作
全面完成镇食药安办及相关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考核方式
根据考核细则,由镇食药安办公室对各村(社区)食药安全协管员工作采取平时抽查和年终评定的方式确定考核分值。
五、考核结果运用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2
关键词: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圃;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the material basis of ornamental plant species increased, improved varieties, the creation of new varieties. Previously on plant germplasm nursery design only from its most basic functionality departure, while ignoring the modern "human" interaction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e Guangzhou City Ornament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Garden,this paper tries to design garden which scientific research, recreational,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in one garden.
Key words: ornamental plants; germplasm nursery; landscape design; Plants
引言
观赏植物(花卉)种质资源(Germplasm Resources of Ornamental Plants)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种质资源保存是国家一项重要基础研究工作,保存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生物学研究深度和广度,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中国是一个观赏植物(花卉)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蕴藏宝贵的观赏植物资源。广东由于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及地貌复杂,分布着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是我国植物种类丰富的省份之一。
1.概况与现状
广州市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圃位于白云区大源路以西的大茅婆地块,呈西南至东北走向的狭长地形,长约2千米,最宽处230米,最窄处仅为95米,总设计面积约13万平方米。
项目基址的土壤为山地红壤,母质主要为酸性岩浆岩(花岗岩为主)和沉积岩(以沙页为主)。土壤质地差异大,表层普遍沙化,养分含量一般较低,有机质平均含量在2%左右,pH值为5~6,十分适合改造为适应本气候带的珍稀树种的活体的保存之地。
项目基址的植被类型主要为人工种植桉树林和部分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低矮类型。造林树种和速生树种中,马占相思、大叶相思较多,另外还有尾叶桉、海南红豆、木油桐、灰莉、珍珠相思、簕仔树等等。野生树种主要有土蜜树、朴树、银柴、荷木、潺槁树、山乌桕、降真香、竹节树、黄牛木、红背山麻杆、酸藤果、白花酸藤果、了哥王等等。
项目基址周边交通便利,主要呈南北方向贯通,南通市区北通萝岗从化。项目基址西邻广州大道北,东接大源南路,其东侧约600米处另有一条华南快速路,使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2.设计定位与目标
定位—集采集、保存、引种、利用国内外新优观赏植物和乡土观赏植物资源与娱乐休憩、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圃。
目标—开展观赏植物生长繁殖及其生态需求的研究,合理地选择甚至创造适宜的生境,更有效的实现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创新和开发利用。把最新的观赏植物资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
通过研究植物生长的客观自然规律,展示植物进化系统、分类系统,通过有效的育种技术,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观赏植物新品种,向人们普及植物科学知识;
结合生态习性的要求,园林艺术的效果,因地制宜地形成优美的场地环境,服务广州花城特色的新型生态城市建设,供人们游览观光,同时促进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景观空间布局
早在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中就提出“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指通过空间要素来判断空间属性。空间属性是由线条、形体、质感、声音、气味、色彩等许多空间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
我们根据项目基址基础情况、景观功能需求及项目特性主要设计分为六大园区:引种试验园、科普教育园、木兰杜鹃园、珍稀树木园、观花树木园、乡土树木园(图1)。
图1 景观布局分区示意图
3.1 引种试验园
占地约18亩,为资源圃区内主要的科研试验场地,进行野生观花植物和外来观花植物的繁殖、培育和露地栽培驯化等试验(图2),设计中将在该地块内建设引种试验温室大棚、引种试验田及灌溉蓄水池。灌溉蓄水池将以结合塑石溪涧的形式形成自然景观。
图2 引种试验园效果示意图
3.2 科普教育园
占地面积约5亩,设计建设玻璃温室,并将局部改造成室内科普展览园,具有资源圃的室内观赏植物科普教育功能,展示高档观赏植物,收集、研究观花植物标本和数据资料(图3)。
展示型玻璃温室以图文、实物和多媒体等复合形式,系统地向市民展示国内外的珍稀树木花卉的栽培历史、花文化、插花艺术、花卉饮食保健等科学文化内容。其同时也将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和国内外园林艺术藏品的重要基地。
图3 科普教育园效果示意图
3.3 木兰杜鹃园
选址现场已有大片木荷林,在利用原有木兰科植物的基础上,以木兰科和杜鹃花科植物为主题,收集保育木兰科植物100种,杜鹃花科植物100种,占地面积约20亩。
木兰园主要种植的品种有香港木兰,长叶木兰、马关木莲、毛梗木莲、多花含笑、厚果含笑、粗枝木莲、毛果含笑、凹叶厚朴、海南木莲等。
杜鹃园主要种植的品种有毛棉杜鹃、白花杜鹃、南昆山杜鹃、岭上杜鹃、锦绣杜鹃、凤凰杜鹃、水边杜鹃、溪畔杜鹃、岩谷杜鹃、映山红、蜡黄杜鹃、短柄杜鹃、涧上杜鹃、大埔杜鹃、鼎湖杜鹃、变色杜鹃、增城杜鹃、六角杜鹃等。
此块区域位于整个资源圃最高的山头,景观视线较好,在最高点设置一个景观亭,以便观景休憩之用。在景观亭周围设计了几个回转游径及岩石平台,通过游径、岩石与观花植物的结合,形成一个步移景异的花石景观,并表现出了自然的、立体的花海景观(图4)。
图4 木兰杜鹃园效果示意图
3.4 珍稀树木园
结合林分分期改造,逐步分批种植适合本地气候的珍稀植物,如半枫荷、浙江润楠、花榈木、大果石笔木、伯乐树、峨眉含笑、格木、合果木等珍稀植物100种以上,共计约600株,占地面积约32亩。在不破坏树木植被的基础上,设计以科普栈道的形式穿梭于林木中,向公众展示丰富的珍稀植物资源特色,进行植物科普教育(图5)。
图5 珍稀树木园效果示意图
3.5 观花树木园
此区设在主入口区,其是整个资源圃的一个重要节点,占地面积约55亩。建设有百花大道,生产配套用房及停车场,结合溪流设计水生植物园,通过游径、休憩长廊、石与花树相结合,一步一景,打造春色炫丽、花开烂漫的景观,同时石刻文字,展示观花植物的科普知识。
种植精选的观花乔灌木300种,约1000株以上。春季观花树木有木棉、中国无忧树、红花紫荆、樱花、黄花风铃木等;夏季观花树木,如凤凰木、单色鱼木、鸡蛋花、大叶紫薇、小叶紫薇等;秋季观花树木,如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木芙蓉、黄槐等;冬季观花植物,如梅花、山茶科植物、山指甲等。
3.6 乡土树木园
主要结合树木特性及需求设置园路及游径,占地面积约70亩。通过林分的分期改造,逐步清除非乡土植物。选择优良的本地乡土植物作精心的配置和布局,主要收集野牡丹科乡土种类30种以上、桃金娘科植物100种以上,加上其他乡土植物共计不少于200种,向公众和同行展示本地植物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示范推广本地乡土植物,营造健康、美观及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植物群落;结合绿化设计设置科普宣传牌,让游人游憩之余可了解广州本土的优良乡土植物。
4.温室设计
主要建设4个各480平方米的试验温室,其以有机玻璃作采光材料,属于温室大棚的一种。采用钢架结构,其开间为4米,胯度为8米。主要设备有:风机水帘降温系统、电动天窗及侧窗、电动开合黑色圆丝针织遮阳网、电动齿轮齿条内保温膜、电动齿轮齿条内保温棉、内循环系统、加温系统、喷雾系统并设有植床。
5.植物配置设计
我们主要以本地树种与引进树种、景观树种与野生树种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来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植物选择时,先在分析基址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的生物特性、生态习性、观赏特征、考虑景观需求、功能要求和表达的设计理念,从而充分发挥其最大综合效益。
主要景观树种及野生树种选择详下表:
主要景观树种(乔木)一览表
6.结论
通过开展该项目,将更加丰富广州市的植物种类多样性,保障将资源优势成为绿色产业的物质基础、以发展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植物生产品种,培育地域特色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广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以有效应对城市生物多样性减退,城市绿地覆盖率低的城市发展问题。切实贯彻《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决定》,打造花城、绿城、水城,突出花城特色,营造四季有花可赏的缤纷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代色平,朱纯,叶振华,何仲坚,贺漫媚,陈妙贤.浅谈广东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圃建立的必要性.园林科技,2006,(3).
[2]余树勋.植物园规划与设计.2000.
[3]俞昌斌.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2012.
作者简介:王娟(1986—),女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山地公园;规划设计;植物配置;山东青岛;太平山公园
中图分类号 TU98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99-02
1 规划区概况
1.1 区位条件
青岛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东扩的发展建设,太平山生态公园已处于新老城区两翼围合的中心地带,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文化与空间脉络发展的核心。太平山生态公园成为“城市绿肺工程”的重中之重,在1997年编制的《青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太平山公园已被规划为核心,与团岛公园、鲁迅公园、小鱼山公园、汇泉广场、汇泉角、太平角、信号山公园、贮水山公园等公共绿地构成城市中心区完善的园林绿地系统。
1.2 气候与自然环境
青岛地处植物南北过渡地带,是温暖带之始,亚热带之终,属于受海洋环境影响的季风显著的海洋性气候,气候四季变化平缓。冬暖夏凉春温秋爽,太平山公园海拔在30.0~148.5 m之间,园内有高峻的山地、低洼的湖塘,地形起伏、地貌复杂,依山临海,风光秀丽。山地多有岩石,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土壤砂质,瘠薄、微酸性。年平均气温12.2 ℃,年平均降雨量775.6 mm,其中夏季占57%,冬季占7%,平均降雨强度最大月(8月)为13.6 mm/d,最小月(2月)为2.5 mm/d。全年有雾53 d,雾日多集中在4―7月。主要灾害天气是大风、暴雨和雷击,但发生频率较小。冻土深度40~50 cm。
1.3 历史遗迹及建筑资源
园区内分布着自古至今的多处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数量不多但历史年代延续性相对完好,堪称青岛历史的缩影。近代战争历史遗迹主要分布于东西两侧山头;人文文化以及宗教区域亦分别毗邻战争遗迹分别坐落在西、东两侧遥相呼应,各时期遗迹相对分散,部分业已荒废或难为人知;多幢造型迥异的西式别墅建筑保存完好、管理得当,但未能作为旅游景观资源发挥作用。
2 现状分析
2.1 植被群落单一,缺少季相变化与群落层次
受小气候环境影响,沟谷地带植被长势良好。植被群落较为单一,缺乏层次。山林顶部区域顶部与山脊线位置多为岩石的丘陵地貌,只有薄层自然野生地被植物零星覆盖。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但植被群落相对单一。植被以黑松、刺槐人工林为主,景观林相相对单调。
2.2 缺少统一总体规划
太平山公园主景区总面积约183 hm2,主要的山林区域分布有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分别属于市南、市北2个行政区管辖,4处单位分别属于不同的管护机构。原有的规划多从各自单位管辖区域考虑,难于有机组合,从而影响了太平山整体景观保护与发展,也不利于管护工作的开展。
3 规划思路
3.1 规划定位
基于公园百年历史,秉承与发展并重,遵循以人为本、生态环保节能的原则,按照“承百年历史文脉,秉中西合璧精粹,塑东园花海璀璨,建太平盛世和谐”的思路,把太平山公园定位为集生态绿肺、植物科普、休闲健身、历史文化、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山地生态公园。
3.2 规划原则
城市生态山地公园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利用自然过程来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山林系统的自我平衡能力。因此,太平山公园的规划原则是优先考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运行和自然山林的保护。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工程规划、设计编制工作[1-2]。
4 规划方案
4.1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思路,依照设计原则,提出“一轴一带五区” 的规划结构。一轴,即公园传统文化主题轴;一带,即城市登高观景带;五区,即植物文化区、生态山林区、文化休闲区、动物游乐区、历史人文区。
4.2 具体方案
4.2.1 一轴:公园传统文化主题轴。公园传统的南北景观轴线,原中山公园、动物园中心游览轴线。轴线区域分布着许多植物资源,如大量的古树名木,从而维系着公园乃至城市的历史感,在保留现有道路、植物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延续为主题,讲述公园的发展史,展示公园特色的植物文化。
4.2.2 一带:城市登高观景带。太平山公园作为青岛市西部最高的山地公园,登山眺望俯览汇泉湾,打造绝佳的城市观景点;山地公园利用独特的山体地理优势,借景周边青岛十景(汇泉踏浪、飞阁回澜、琴屿飘灯、太平天音、鱼山海月、秀掩重关、湛山景舍等),挖掘最佳的城市观景点,将其有机串联,打造特色的“太平揽胜”。
4.2.3 部分山地区域规划。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内容。
(1)历史人文区之历史遗址。发掘山林区域历史遗迹,将人流引至遗迹区域并相应设置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展示平台,面向人群主要为青少年与老人,因此需增设休息设施和集散场地,根据山体高差做好保护措施和安全保障。丰富完善登山路径中的植被景观以及服务设施[3-4]。
(2)植物文化区之桃园新区。以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山公园桃园为基础,配植碧桃、杏、榆叶梅、紫叶李、樱花等梅属植物,打造繁花盛开的植物景观;同时梳理谷线、水系,刻画细部景观,阐释“桃”文化,打造桃园新景点,拆除现状临建、温室,打通园区观景视线,设置山林内亭廊坐凳,点缀文化小品,结合建筑基址改造规划山地公园服务建筑。
(3)文化休闲区之滨水休闲。在滨水区域打造文化休闲区,在保护原有滨水植物群落基础上,增植水生植物、亚乔木、灌木、地被,丰富植被立体空间,创造景色宜人的滨水景观。在该水面周边结合亲水平台种植湿生植物千屈菜、花菖蒲、水生鸢尾、旱伞草等,在水面内点缀浮水植物――睡莲。完善滨水步行体系,沿水岸增加木栈道、观景木平台等,供游人驻足观景、探寻山林野趣,展示太平山的神韵。挖掘公园山石景观,营建观山、亲水、赏乐的休闲滨水休闲区。
(4)生态山林区之岩石园。依据现状山体岩石,布置游步道,栽植岩生植物,建设独具特色的岩石园。种植络石、胶东卫矛、青岛百合、荆条、枸杞、铺地柏、石岩杜鹃、朴树等植物,背衬葱郁的自然生态林,营造极富野趣的岩生植物景观。景观区规划:打造多样化的空间设计,增加科普性、参与性来提升游人兴趣,完善植物园岩石园展示功能。具体区域规划:①山石景观区。现状为较大型岩石组团的区段,以观赏山石为主景,采用自然式岩石园形式。②墙园景观区。位于路侧,需设挡土墙护坡加固的区段,结合现状空旷处设计硬质铺装小广场,点缀艺术小品等,采用墙园式岩石园形式。③岩石植物景观区。现状为点状较小型的岩石组团区段,以观赏岩石植物为主景,采用规则式岩石园形式。
5 植物配置
太平山植物种类丰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多个自然群落,在山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中,应参照自然群落的组成规律进行人工群落的设计与配置,让山地公园内的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参照自然群落的完整性,已取得最佳的植物生长环境与生态效益[5-6]。
5.1 设计原则
一是保护性原则;二是借山借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三是打造园林意境美的原则。
5.2 植物规划及配置要点
5.2.1 挖掘山地公园的植物文化,注重公园的植物科普功能。根据公园起伏的地势特点与原有植被,设置岩石植物主题景观区;改造建设植物科普馆,重点介绍植物科普知识以及太平山植物分布与植物造景艺术。
5.2.2 展示“植物百科”的特色文化,建设种植资源库。太平山公园作为传统的植物种植场,具有青岛地区南北交融的气候特点,有着良好的植物种植条件。因而利用公园现有植物资源,建设种质资源库,对城市园林和公园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打造植物主题的景区及道路,如保护、恢复以植物为特色的园路与园区,如玉兰园、市花园、桂花园、植物精品园、樱花路、银杏路、梅花路、紫薇路、木瓜路、海棠路、雪松路。
5.2.3 丰富山地植物色彩设计。打造季相迥异、色彩斑斓的山地公园,丰富山地区域内植物色彩带;扩大园区色彩面积,通过对植物季相、色相的分析,适当调整园区植物配置,实现花开不断的景象。
(1)山脚区域“春之花海”。现状色彩:以黑松、刺槐为主的嫩绿色成为这一季节的主题色,区域内充满生机,点缀以樱花大道两边的粉色带和桃园的粉色区域;扩大“花海”的概念,由于青岛春季时间较长,植物的花期也相应拉长,使得这一季节色彩斑斓,各种不同种类的开花植物应成为春天的主要色彩,主要为樱花、杜鹃、紫荆、紫薇、连翘、迎春等,形成“东园花海”的景观。色彩主要集中在太平山势较缓的山脚地带及主要的谷线附近。
(2)山地区域“层林尽染”。秋色叶植物是构成秋季景观的主要树种,它明显反映了季相特征,充分表现了园林的季相美。依山就势的绿色为山地公园的色叶植物提供了背景色。秋季,园内水库渠道两旁的红枫、鸡爪槭、枫香等植物通过群植和丛植的方式,以表现不同色块的搭配给人的震撼。“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面积成林或成带状的秋色景观很有气势。保护原有生态植被,对现状区域补植乔木及乡土地被植物,延续秋色景观植物为特色的主题景观带。
(3)滨水区域“叶红柳绿”。在公园水边配植秋色叶树种,可形成丰富的水中倒影,如小西湖、湖光山色、天地一家水库等,在常绿树下植以鸡爪槭、红枫,与水岸的垂柳、临水的菖蒲等共同组成了一副自然风景图,寓景于情,情景交融,四季变换的季相美,呈现出流动的太平山光彩画卷。
6 建议
太平山公园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已提出,以山地资源保护为前提,适度建设最基本、简单的公园设施,并追求设施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干扰与分割;在景区分部建设与植物配置时,合理运用中国园林造园技术,充分挖掘山林景区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适度配置符合自然群落特点、适应生境条件的乔灌木、植被,为恢复与提升自然的山体景观提供有效途径。
6.1 重视原有场地条件与植被的勘察与评估
山地公园地形与自然植被资源复杂,在山地公园规划设计之前,应勘察地貌特征、温度、光照、坡度、水源及土壤条件,分析场地条件的优劣势,明确相应的措施与规划配置;摸清已有的自然或人工植物群落,并由植物学方面的专家对植物的种类和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对于健康状况极差的植被才可以考虑不予保留,同时清除外来的入侵物种,保护本地生物的多样性,进而在山地公园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能力的生态系统。
6.2 巧于因借,借山借势,降低建设与养护管理成本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学之著名专著《园冶》提出: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因此,在山林地区建造园林,先天条件最为优越,山地公园在规划建设时应充分借用优越的条件,以自然生态理论为指导借山借势,减少人为兴建大量的亭台楼阁、引种众多的外来植被、改造大规模山势溪流,应当借山借势、随坡就势、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正如《园冶》中所讲:“园林巧于因借”“构园无格,借景有因,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营造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景观并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而且可以降低建设与养护管理成本。
6.3 重视植物配置色彩应用,营造山地公园“色彩斑斓”景观
植物景观中最引人瞩目的要素就是色彩,不同的色相引起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山地公园地势起伏,林地植被多以绿色为主色调,适度引入彩叶树种、岩生花卉、地被,营造“万绿从中一点红”的绚丽景象,吸引“停车坐爱枫林晚”的众多游人,传承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注重植物色彩、体现和渲染园林环境的意境美,能够运用最少的成本,营造山地公园“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观。
7 参考文献
[1]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51-269.
[2] 卢圣.图解园林植物造景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36-55.
[3] 熊运海.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05-109.
[4] 聂影,曹灿景.景观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28-32.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4
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茫无边际的大草原无疑是放逐心灵的天堂,然而,草原的辽阔却给牧民的健康和卫生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解决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造成的卫生服务成本高、可及性差的问题,2011年6月起,卫生厅在呼伦贝尔市的4个牧业旗试点了“家庭小药箱进牧户”工程,截至目前已发放小药箱3000个。
蒙古包里的健康管家
冬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别有一番味道。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旗所在地到乌布尔宝力格苏木萨如拉扎木图嘎查,要走20公里的二级公路、40公里的水泥路和30公里草原路。前一段路途,记者还可以透过车窗欣赏草原美景,但下了水泥路,就再也无心观景赏色了。汽车在凸凹不平的草原路上一路颠簸,一路灰尘,艰难行进了1个多小时,总算来到牧民查日玛拉图的夏营地。
39的岁查日玛拉图正忙着收割牧草。说起小药箱,满脸疲倦的他特别高兴。“小药箱是我们的健康管家,帮我们解决了健康的大问题。”他说,散落在草原的牧户距离卫生院和旗医院都非常远,路也难走。冬季,大雪封路根本出不去,夏秋季忙着转场放牧和打草,有个头疼感冒的小病一般都扛着。2011年6月初,政府给家庭配了小药箱,一些常见病在家里就能解决,非常方便,尤其有了小药箱后,家庭医生会定期上门健康体检、看病和整理药品,他的高血压病在医生的管理下服药,控制得很好。
记者打开他家的小药箱,发现里面的内容很丰富。除了纱布、消毒水等简单的医疗用品外,还有新农合医疗证、家庭医生承诺书和翻译成蒙古文的健康宣传材料。
小药箱里共放了10种药,除感冒胶囊、氟哌酸等5种常备药和2种蒙药、中药外,还有依那普利片和小剂量阿司匹林2种降压药,每种药都有蒙古文的用药说明。前些日子,家庭医生上门随访,发现他眼睛不舒服,又给补配了眼药水。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卫生院院长刘莲花在一旁介绍,为了方便管理,旗里将小药箱与健康档案使用一个号,现在药箱里放的都是基本药物,送药和续药时,家庭医生会按新农合门诊统筹的30%~40%比例进行现场核销。
由于距离第二个随访牧户较远,告别查日玛拉图一家,记者又跟随医务人员匆匆赶往下一站,夕阳快落山的时候,来到牧民乌日图那顺家的蒙古包前。乌日图那顺家有3口人,夫妻俩和一个刚刚出生4个月小宝宝。他家的蒙古包里收拾得非常整洁,小药箱就放在最贵重的家电——液晶电视的旁边。里面除了药品外,还放了孕产妇和儿童保健两本公共卫生服务券。
记者翻开儿童保健服务券,上面有孩子3个月时体检的记录及家庭医生和户主签字。在医务人员为小宝宝体检的间隙,记者与乌日图那顺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家每年保守收入10万元,经济状况好了,对健康的需求也更高了,有了小药箱和家庭医生帮助管理健康,也放心多了。
小药箱里放的不仅仅是药
新巴尔虎左旗是最早探索实施健康保障小药箱进牧户工程的旗县。当初,旗委、旗政府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付专款在7个苏木镇各选一个牧业嘎查作试点,免费为1000个牧户发放了小药箱。随后,呼伦贝尔市在4个牧业旗县推行试点,目前已发放小药箱3000个。
“小药箱里放的不仅仅是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巴尔虎左旗副旗长乌兰托娅反复向记者强调,小药箱里放的除了看得见的药品、器械和宣传资料外,还有很多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机制。
据介绍,为了让小药箱这一载体能够承载更多的卫生服务内容,新左旗政府和和卫生局着实下了很大工夫,方案几次修改完善,乌兰托亚还多次跑到自治区卫生厅沟通、汇报,最后拿出一个总的实施方案,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券、家庭签约医生两个配套方案,同时,还建立完善了对各苏木卫生院督导考核机制和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机制。
机制体制建立了,能否将服务实实在在落到牧民身上呢?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身边的医务人员给记者拿来一个表格,是今年8月小药箱试点嘎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情况表,上面有清晰的记录。萨如拉扎木图嘎查:牧民557人,建立健康档案508人,建档率91%;重点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有16人,0至6岁儿童42人,孕产妇10人,服务券发放率100%;慢病人群有高血压62人,白内障4人,冠心病2人,糖尿病、肺结核各1人,健康管理率100%。记者又随便翻开一张家庭医生随访表,上面记录着第一次随访牧户通嘎拉家的情况:现备药品充足,能够按规定使用;8月家庭成员患肠炎,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服药治愈。
呼伦贝尔市的另一试点鄂温克自治旗,小药箱管理也很有特色,他们将小药箱与流动医院和马背医生相互服务机制紧密结合,流动医院定期下到苏木开展巡诊,健康体检和随访,马背医生则根据牧民的随时需求开展上门服务。为了将健康理念根植到每个牧户,旗卫生局还将健康素养66条编成好来宝,印成家庭健康手册放入小药箱,供牧民活动聚会时传唱。
新巴尔虎左旗乌布尔宝力格苏木书记白双福告诉记者,小药箱在牧区已成为牧民的“救命箱”,非常受欢迎,没有得到第一批试点的嘎查都在争下一轮试点,通过小药箱的管理,牧民的健康意识也提高了,杀牛宰羊割破了手,会主动到药箱里找药,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小药箱,大作用
记者采访中发现,小药箱虽小,但承载的任务确实很多。基本公共卫生以服务券形式发放,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7个项目纳入其中。此外,通过分片包户的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机制和现代通讯联络,把家庭医生和每个牧户连成一体,基本医疗问题随时可以解决。在发放药物中,对基本药物实行现场核销,将基本药物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也纳入了小药箱管理。
“小药箱既是一个公共卫生产品,也是一个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毕力夫这样为小药箱定位。他认为,在小药箱功能方面还需继续拓展,除继续填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外,还可把一些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囊括到里面,比如叶酸的补服、两癌筛查、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结核病和布病的督导用药等等;在机制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方面,自治区已经确定了基本思路。”毕力夫告诉记者。
据介绍,内蒙古牧区卫生工作有着极特殊性,一方面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相对缺乏,造成了牧民看病仍比较难;另一方面慢性病、传染性疾病、人畜共患病在牧区高发,疾病预防控制任务还比较重。下一步,自治区在编制基层卫生服务网中,将本着建设一个“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和打造“急诊急救”和“信息化”两个通道的思路,将小药箱与车载简易设备的“流动家庭医生工作站”形成最佳“组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上门巡诊的服务机制,让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惠及每个家庭和每个人。
链接
“健康小药箱”获评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医改新举措
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医改新举措”“十大医改新闻人物”和“十大医改新闻事件”近日评出。内蒙古“健康小药箱走进大草原蒙古包”被评为“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医改新举措”。
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地广人稀,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不足,牧区远离城镇,牧民冬季大雪封路得病出不去,夏秋季转场放牧得病不出去。为解决牧区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现实问题,提高群众健康保障水平,使其真正享受到卫生改革的成果,2011年6月起,自治区卫生厅本着“政府支持、居民自愿、科学设置、安全使用”的原则,在呼伦贝尔市试点了“牧区居民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由政府部门牵头,免费为牧户发放家庭小药箱。在具体实施中,围绕深化医改五项重点任务,将小药箱进牧户工程与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结合,建立了牧区家庭医生签约上门服务、苏木卫生院和家庭医生的绩效考核、流动医疗卫生工作站的工作机制。探索出了符合自治区实际的医改路径。截至目前,内蒙古先后在呼伦贝尔市的4个牧业旗进行了试点,共发放小药箱3000余户。“健康保障小药箱进牧户”工程的实施,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落实医改任务中有了重要抓手,也切实让广大牧区群众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小药箱还被当地牧民称为“救命箱”,小药箱进牧户工程也被称为“民心工程。
“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医改新举措”评选由《中国卫生》杂志牵头组织,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生焰明)
·简 讯·
自治区“三下乡”集中活动在固阳县举行
日前,2011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活动在包头市固阳县举行,包头市卫生局组织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市健康教育所3家医疗卫生单位,参加了“义诊宣传”活动。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许宏智和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健现场进行指导。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5
2013年以来,全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结合全年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以服务人民健康为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相关工作按序时进度分别通过部省以及泰州市的检查验收,并代表省厅接受国家卫计委检查,代表泰州市局接受省厅检查,全市卫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局党委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委”,局机关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十佳人民满意机关”,市卫生局荣获泰州市局2013年度目标管理优秀奖,卫生系统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行业”,全市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被省卫生厅确认为全省妇幼卫生先进县(市)。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卫生系统在服务层次、保障能力、民生工作、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立足突出重点,服务层次取得了新提升
卫生部门是服务部门,搞好服务是卫生工作的核心和根本。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立足实际,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服务层次取得了新的提升。
提高医政管理水平。加强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全年新增设置医疗机构2家,设置备案率100%。继续实施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持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全市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制定医患纠纷处置工作预案,规范处置各类医患纠纷。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人民医院心内科获泰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区”称号。做好公立医院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县级公立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农村中医创建。积极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氛围,构建服务网络,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集中设置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加强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科,以及泰州市基层中医药示范村卫生室建设。开展中医知识培训,举办中医巡讲、义诊活动。市中医院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面部署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3年7月1日,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全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15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9%;住院3.8万人次,较去年增加29%;药品配送率99.51% , 药品验收率99.79%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住招引、培训关键环节,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13名,副主任医师2名;录用编制内工作人员56人,劳务派遣护理人员68人。2名同志被省卫生厅评为“20__年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4名同志获泰州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二)立足统筹推进,保障能力取得了新突破
2013年卫生工作,紧紧结合行业特点,完善软、硬件配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筑牢思想基础,推动工作提效升级。
公共卫生服务不断普及。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稳步提高,在省卫生厅、财政厅组织的项目工作绩效考评中,我市获得项目资金全额补助。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农村妇女增补叶酸任务完成率188%,规范服用率90%以上。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流程,任务完成率136%。认真落实省“两癌”筛查试点任务,任务完成率为102.02%。
预防保健工作扎实开展。全面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举措,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960例,无死亡病例,总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30.1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100%。建成数字化门诊8家,以及主题公园、步道、 一条街等健康促进场所。市疾控中心通过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以及有效控制肠道线虫病考核评估。规范妇幼保健服务行为,保障母婴安全。2013年,市妇幼保健院通过省卫生厅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实现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全覆盖,推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市卫生监督所被表彰为全省基层卫生监督综合业务先进单位。
卫生应急水平逐步提升。积极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强化疫情监测,注重健康宣传,开展业务培训,实施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落实“早检早治”措施,努力降低“发病率、病死率”。抓好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有效处置1起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制定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组建了卫生系统信息专网和卫生院局域网,建成数据中心机房,集中招标采购终端设备,培训各类业务人员。至9月份,全面建成卫生信息化一期工程,并顺利通过了省厅组织的检查验收。
(三)立足以人为本,民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全市卫生工作按照新医改的政策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大局,联系实际,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落实上下工夫,民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开展城乡卫生创建。健全卫生镇村(单位)创建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春、秋季爱国卫生运动“三进活动”,改善城乡卫生面貌。9月中旬,我市顺利通过省爱卫办“灭鼠、灭蟑、灭蝇”先进城市复查。市人民医院获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沈伦镇安塘村、陶庄镇季平村被评为江苏省卫生村。全市共完成改厕30000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市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工程。目前,项目已立项,正在办理招标前的相关审批手续。积极向省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补助,努力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办医条件。2013年,乡镇卫生院新建或改扩建业务用房6000多平方米,购置设备560万元。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明确各乡镇和监管部门职责及目标任务。开展食品安全生产、流通、餐饮环节专项整治和食品监测、抽样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单位制度上墙和健康证办理工作。在泰州市组织的2013年食品安全考核排序中,我市名列第一。
解决村医保障问题。全市有1730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自愿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35名乡村医生享受政府财政定额补助。经市政府批准,明确了“曾做过乡村医生,目前没有编制人员,允许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由个人承担,正常缴费”的政策,全市共有249人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建立每周例会工作制度,实施目标管理,及时了解创建进展情况。实行创卫网格化管理包保责任制,提高创卫工作的针对性。强化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责任分解表,跟踪督办,促进创卫工作全面开展。
(四)立足强基固本,管理水平取得了新提高
卫生工作面广量大,纷繁复杂,2013年,全市卫生工作紧紧抓住关键,把握中心,切实加强管理,增强整体实力,促进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管理水平取得了新的提高。
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定卫生系统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指导各单位开展岗位设置。全系统共有3624人参与岗位聘用,合同签订率98%,完成泰州市局下达的95%的目标。
推进干部任用管理。完成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班子年度考评工作,对得分较低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严格执行标准,规范任用程序,调整干部35人,社会反响良好。精心准备,周密实施,圆满完成局机关中层干部轮岗工作。
规范会计集中核算。编制收支计划,确保增收节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统一村卫生室会计核算,实施财务收支统一管理。执行财经纪律,严格控制公用支出。下半年,各单位的公务接待等费用大幅下降。
努力转变行业作风。加大行风巡查力度,实施医德医风电子考评,提升医德医风建设水平。加强医院药品采购使用管理,规范医务人员合理用药,市人民医院率先在泰州市进行“阳光用药”监管平台建设。深化“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主题活动,推动廉洁行医。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相比,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全市卫生事业发展还不平衡,城乡之间、单位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繁重,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体系尚待进一步健全,卫生执法监督能力尚需提高;三是部分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医疗服务、学科建设有待加强;四是医疗卫生人才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实用性人才总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短缺现象比较突出;五是村卫生室债务严重,乡村医生收入偏低,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政策落实不彻底,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运行经费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六是卫生行风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等,上述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是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卫生事业协同推进、巩固提升的发展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要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卫生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服务水平提升为核心,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制度为目标,积极开拓创新,应对各种挑战,统筹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增加卫生工作的满意度,力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保障。
(一)围绕综合管理的要点,大力推求提质增效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坚持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并重,保持三级医疗网络的稳定和完善,在拓展深化服务内容的同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 能。
落实医政管理举措。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意见》,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条件;明确基本诊疗范围,推动建立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规范诊疗科室设置,提高手术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加强特色科室以及病案科(室)建设,规范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和临床路径管理。注重基层医疗机构设备投入,强化医用设备管理。引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血液安全。创建平安医院,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创造条件。
狠抓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掌握项目政策要求、管理规定,提高实施效果。强化项目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增强社会认同感。深化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规范开展乡镇卫生院健康管理团体服务,推动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健全卫生应急体系,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人规范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巩固爱婴医院成果,狠抓产科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履行卫生行政监督管理职能,提升卫生执法能力。
筑牢三级医疗网底。根据省厅制定的标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配备村卫生室基本设备,增加业务用房。加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实施卫生信息三级共享。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力争使所有乡村医生培训两次以上,累计时间不少于2周。强化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主体职能,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尽快实施村卫生室门诊即时结报。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各项政策,制定绩效管理办法,保障乡村医生工资待遇,改变村医报酬“大锅饭”现象。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维护乡村医生合法权益。
加速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单位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排查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将引进各类医药卫生类高层次人才作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开门路,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医疗技术服务层次。继续公开招聘医药卫生类大专及以上毕业生,缓解卫生技术人员不足的矛盾。加快卫技人员梯队建设力度,优化卫技人员结构,提高业务素质。
(二)围绕医药改革的难点,致力推行机制创新
2014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主要由创新机制向巩固完善转化,要抓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有利时机,梳理各项改革措施,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力争取得更大成绩。
深化公立医院后续改革。在巩固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看病就医问题。一是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专科建设,注重骨干人才培养,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组织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上下联动、分工有序的合作机制,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协作机制。三是改革运行机制。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以公益性质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注重收入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深化中医先进单位创建。巩固中医创建成果,继续深入开展全国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强化中医药人员培训,推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继续加强中医药科室建设,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基本中医药设施。依托卫生科普、中医专刊、健康宣传栏,利用有线电视、宣传栏、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充分发挥中医学会优势,开展学术、义诊活动,提高群众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实施中医药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推进二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提升中医临床科室服务能力。
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灵活的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合理设置岗位,完善岗位聘用制度,规范岗位聘用程序,真正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工资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卫技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努力推动民生改善
2014年,全市卫生工作将契合深化医改的大好时机,认真应对各种挑战,抓住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明确思路,克难求进,狠抓落实,为民生改善作出新贡献。
建设卫生信息平台。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适时启动卫生信息二期工程,构建全市卫生信息化“11351”总体框架。即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一个卫生信息专网(覆盖市、乡镇、村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三级高速专网),三个信息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信息数据库、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基础数据库),健全完善五大业务体系应用,实现各重点业务领域信息系统在不同层级上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加快推进农村改厕进程,继续实施30000座农村改厕任务。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体要求,加大城中村、城郊村改厕力度,彻底清除村内露天旱厕。努力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改善镇村卫生面貌。结合三城同创,开展卫生保洁和除“四害”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持续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实施疾控中心整体搬迁,尽早启动项目土建工程。推动城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的落实,做好市中医院扩建工程征地、勘察、规划设计等动工前的相关工作。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意见》精神,启动实施新一轮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改造基础设施,更新基本设备,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条件。对房屋建筑面积低于20__平方米的建制镇卫生院,给予重点扶持,分步实施危旧房屋改造,力争到201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达到省定建成率95%以上的标准。
(四)围绕卫生工作的重点,全力推进服务提升
四年医改,我们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要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健全工 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破解工作难题,逐步解决困扰工作的深层次矛盾,推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持续推进创卫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切实发挥卫生部门在创卫工作中的参谋和协调作用,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整治,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促进健康教育工作重心下移,覆盖各行各业、社区居民和乡村。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做好医疗废弃物、医源性污染水处置工作。严格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对五小行业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断提高科学除“四害”水平。
秋季健康科普知识范文6
关键词: 阳光体育 校本化 意义 理念 实践
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秋季体育节和校园艺术节,都获得良好的成效。其中,体育教研组主导开展的“阳光体育、快乐体育”主题活动就是我校探索“阳光体育”校本化、推进体育特色课堂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响应教育部提倡“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际行动。
一、“阳光体育”校本化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推进体育教育教学,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
开展“阳光体育”校本化是推进和优化体育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是开发和建设校本体育课程的必经途径。教师围绕初中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积极从所在学校的体育场地、师资配备、运动器材等客观条件出发,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或本校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尤其是善于将本地的丰富资源与体现时代性的运动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将极大地促进建设起既具科学性又不乏趣味性的特色校本课程,为学生搭建起“阳光体育”的好课堂,从而实现校本体育开发和建设的目标。
2.有利于构建特色体育课堂,丰富学生校园体育生活。
在初中“阳光体育”校本化进程中,教师积极联系校情、班情和学情,结合日常体育教学实际,精选富有地方特色、生活趣味的校本体育素材,合理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弹性、自主选择性的校本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特色体育课堂,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带领他们共同亲近、体验、享受“阳光体育、快乐体育”,进而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生活。
3.有利于引导学生享受体育,促进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
开展“阳光体育”校本化的探索和实践,不仅可以通过利用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活动(如排舞、健身操、花样跳绳、趣味游戏竞赛等),指引学生参与其中,在保障必要的体育锻炼时间的同时,将极大促进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的发展,提高运动控制协调能力,激活运动中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的游戏、竞赛等体育活动中增进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自觉树立集体主义精神,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
二、“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实践理念
初中“阳光体育”校本化坚持的实践理念可概括为几点:其一,坚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阳光体育”校本化就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发展,通过有效开发、利用和建设,为学生搭建起形式多样的活动的平台,力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提高兴趣、满足需求、发展能力。其二,坚持因地制宜是“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基本原则。坚持联系地方实际、身边生活和现实社会开展动态化开发、设计、实施、完善“阳光体育”,这是校本化实施和管理的重要要求。只有建立立足本校校情、突出地方特色、完善多样校本的初中“阳光体育”校本课程,才可能获得真实的校本教育效益。其三,坚持以服务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为活动宗旨。学校通过完善体育软硬件,优化特色体育课堂教学,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激扬青春个性、发展体育特长奠定基础,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实践策略
1.营造阳光氛围,激趣飞扬个性。
学生兴趣是“阳光体育”校本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是校本化活动中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开展“阳光体育”校本化实践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身处其中并处处欣赏着身边那些融入“阳光体育”中的人和景,让他们时时感受着“阳光体育”中的情趣和快乐。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
一方面,宣传报道、激发兴趣。为促进初中“阳光体育”校本化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研组积极利用各种形式做好校园宣传和活动报道,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了解和感受“阳光体育”校本化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开展活动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增强学生对“阳光体育”有更贴切的体认,从而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互动交流、沟通分享,共享“阳光体育”。如,通过校园网“阳光体育”专栏体育赛事活动和“阳光体育”科普知识,让师生、家长和公众了解更多学校体育动态;还可以借助学校的展示橱窗和户外电子显示屏,广泛宣传“阳光体育”主题活动,适时开展“阳光体育”系列图片展览活动,报道校园体育节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
另一方面,激励学生、飞扬个性。学生是“阳光体育”的活动主体。教师应激励学生自觉融入“阳光体育”各项活动,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和自主创新精神,利用各种丰富多样的途径,营造良好的阳光校园氛围。如,发动校学生会体育社团自主创办“体育手抄报”、在各个班级中开展“阳光体育剪报”评选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踊跃收集素材、动手设计、自主编排,积极把体育与健康、体育小知识、阳光体育感悟等内容版块整合其中,每月定期制作成作品,分发给各个班级,或在校园宣传栏中张贴,使学生一起共享“阳光体育”的快乐氛围。这些活动不仅为校园增添了爱运动、乐运动的“阳光十足”的动感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张扬了青春个性。
2.整合有益资源,构建特色课堂。
构建特色课堂是“阳光体育”校本化实践的主体和重点。在校本化实践过程中,我校积极通过完善体育软硬件配备、优化师资力量、强化教研交流、整合校本资源、课例经验总结、教师轮训学习等有效途径,创建起富有生气、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课堂,尤其在整合和利用有益资源、构建特色课堂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主要如:(1)集思广益,创建“阳光体育智库”。积极收集师生对“阳光体育”校本化活动的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和方案、可参考的建议和意见、可借鉴的经验和成果,特别鼓励师生紧密结合本地生活实际,踊跃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勇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思想加以优化改造,变成适合于我校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好项目。(2)创新利用器材设施,丰富课堂资源。一是一材多用。教师巧妙利用跨栏架、跳绳、实心球等常规体育器材,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其多功能作用,作为校本趣味体育项目中游戏活动的有效载体,深受学生喜爱;二是自制自创。在学校体育器材设施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动手开展自制自创器材活动,例如把自己孩童时代经常玩的“滚铁圈”游戏引进课堂中,自主购买铁线、动手制作,把看似简易的器具转化成学生得心应手的趣味运动器材。自制器材既方便又实在,既锻炼学生运动思维,又丰富特色阳光课堂的趣味性。(3)广开公开课,探讨交流显特色。通过实际课堂展示、深入探讨交流是探索构建体育特色课堂的有效途径。如在2015年春节学期教学开放周时,我校体育组教师就利用自编自创的初中生有氧健身操,给各位听课教师展示一堂别开生面的体育课,展现“阳光体育”的一大亮点,也体现出教师精心设计、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品质。此外,体育组教师总结归纳出许多适合我校的特色阳光体育项目,如校园排舞、游戏教学、趣味竞赛、第二课堂等多样化校本形式就是集体合作创作的有益成果,都凝聚了我们辛勤探索的汗水。
3.创新体育竞赛,提升教学实效。
体育竞赛是体育运动的活动载体和表现形式,对检验体育教育教学成果起到重要作用。在开展“阳光体育”校本化实践中,我校适时结合校园特定的主题性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创新开展趣味体育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学校“阳光体育”校本化实践活动。如在体育节活动中,体育组教师会精心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运动形式,许多项目已经成为我校特色的精彩运动项目。又如在七八年级中广泛开展的跳大绳、三足赛跑等集体合作项目,在全校各个年级中普遍设置的拔河项目,此外有花式毽球、投掷沙包、钓鱼跑、托球跑等个人项目。在“阳光十足”的趣味化、游戏化运动中,学生体验到参与的快乐,培养他们乐观、合作、竞争的良好能力和素质。还有,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学校把校园排舞比赛、花样跳绳小组赛作为艺术节的重头戏,并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参与活动,让他们亲临现场,感受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更亲密地领会和理解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在此,创新体育竞赛活动,指引学生参与运动,使他们既享受运动的激情和快乐,又展现竞赛运动中美的风采,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实效。
4.拓展第二课堂,丰富阳光体育。
第二课堂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阳光体育”的积极延伸。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跑操、指导组建学生体育社团、组建校健身操队等。例如,每周二、五的下午最后一节活动课是全校学生集体跑操活动,这是有效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重要活动。各位体育教师对跑操队列、要领、纪律等做好明确要求,并深入学生,积极带领他们一起跑,与他们共同体验有氧运动的快乐。此外,有效引导下的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校“阳光体育”增光添彩,如体育社团中经常开展的武术、街舞、滑板等兴趣小组活动,不仅极大地锻炼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培养了爱好和兴趣,陶冶了良好性情,展现了热爱运动、展示个性的品格,而且指引他们走出教室、走向操场,在阳光下享受运动的乐趣。
四、结语
通过“阳光体育”校本化的探索和实践,真正建立起富有本校特色、学生喜闻乐见、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校本体育教育模式,才是校本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探索还在继续,实践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在新教育环境下不断前行,探寻更有效的方法和路径,让体育教学更阳光、快乐。
参考文献:
[1]夏春波.初中体育课堂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