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负债筹资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 筹资方式 对策
近年来,中小企业已出现超常发展态势,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经济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速的因素。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可流动资金少等的特点,资金问题是各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筹资难,同时制约着我国民营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中小企业选择筹资方式考虑的因素
筹资方式是企业筹资决策的重要部分,外部的筹资环境和企业的筹资能力共同决定了筹资方式。在筹资活动中须考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因素是成本和风险。每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都是不同的,还有企业的资金结构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水平。
1.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作为一种耗费,最终要通过收益来补偿,体现了一种利益分配关系。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存在一定的资金成本。不同的筹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差别较大,同时不同筹资方式的税负轻重程度也存在差异,所以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筹资方式,它是选择筹资方式、进行资金结构决策的依据。从三个方面看,首先个别资金成本是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依据,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应选择资金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其次,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时衡量资金结构合理性的依据,衡量资金结构是否最佳的标准主要是资金成本最小化;最后,边际资金成本是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
1.2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筹资原因引起的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不是企业本身固有的,当企业全部资金均为自有资金时, 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为零。因此,财务风险是企业能够加以控制的。财务风险是一柄“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运用不当,则会造成损失。财务风险的大小与各种具体资金来源的比重密切相关,调控财务风险就是要调节各种具体资金来源的比重。(1)财务风险的最显著优点是在总资产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所带来的股权资金收益率的加速上升。股权资金收益率的提高,即意味着每股收益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企业价值增大。另一优点是通过负债筹资可以保证控制权不被削弱。这一特点对股本比较小的企业尤为突出。(2)财务风险的缺点有二:一是给企业带来偿债压力,如果企业负债过大,在资金使用不当时,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失败。负债所带来的财务失败的可能性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其低资金成本所带来的好处。二是,一旦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低于负债成本率,负债的存在将会导致企业的股权资金收益率低于资产收益率,因为此时企业必须用股权资金赚取到的收益去支付负债利息,更有甚者,当企业总资产赚取的收益还不足以偿还利息时,企业就会出现亏损,从而导致股权资金收益率为负,使企业负债筹资完全得不偿失。
1.3企业规模和筹资规模
“企业的规模大小和筹资规模大小也是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主要判断因素,也就是说只有资产规模和发行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产生企业债券筹资的规模成本效应,从而倾向于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筹资方式;而中小企业因为债券市场高昂的发行成本而不得不寻求银行贷款等成本较小的筹资方式。”
1.4筹资结构
“在多种筹资方式中选取合适的比例就是所谓的筹资结构。其合理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短期与长期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长期或者短期筹资结构的调配主要取决于所抽资金的用途。若要求资金能够保持较快的运转速度,金额比较小,且周期短易于变现,比如用于流动资产,就应选用短期筹资方式。如果用于需求资金数额较大,占用时间比较长的投资,比如长期的投资,无形资产亦或购买固定资产,比较适合选用长期筹资方式。
(2)股权与负债筹资所构成的合理比例。如果负债筹资比重增加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的灵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下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若是股权筹资增加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筹资风险会降低,且举债能力会增强。但是若负债比例过高会使企业的所承担风险增加,所以一定选取一个合适的负债比例,这个比例的选取应充分考虑降低风险,并且最大程度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等多方面因素。据长期经验,中小企业负债比例适于控制在40%-60%。”
2.中小企业筹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2.1综合资金成本和风险结合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对风险的考虑,企业不可能只从某种资金成本较低的来源筹资,而必须从多种来源获取资金,这样就产生了各种来源的资金组合问题。因为每种筹资方式都有不同的优缺点,既要综合资金成本低,又要财务风险小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在控制筹资风险与谋求最大投资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即:公司可以对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组合得出多种筹资方案,对不同的方案分别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然后选择加权成本较低几种方案,再根据公司财务现状、项目预算以及证券市场的未来趋势等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2.2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及发展状况选择
由于企业规模和自身发展情况不同,所以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规模而言而对于小型企业由于其资金的需要量相对较少,应选择机动灵活的筹资方式,其筹资顺序可以是:银行借款、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而除了考虑企业自身规模还应更多的考虑公司近几年的经营发展状况,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来选择相对适合的筹资方式。
2.3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融资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企业融资代表的证皇谐≌贾鞯嫉匚坏谋3志嗬胄腿谧誓J剑欢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关系型融资模式。我国企业应根据所在地金融服务产业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融资方式,大胆尝试,勇于突破。”
2.4关注信息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一个企业要想很好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作为一个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走势和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了解有关信息,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来筹集资金,发展企业。
参考文献: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2
2、直接筹资模式与间接筹资模式分析
(1)直接筹资模式。在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的英美等国,由于有相对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股份制的盛行、证券市场的充分发育等因素,确立了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模式。英美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有:
首先,筹资结构中,直接筹资比例较大,间接筹资比例较小。以美英为例,在l990年美国企业的融资存量中,直接融资占有绝对优势,间接融资只起补充的作用(参见表1)。英国也大体类似。
其次,资本市场非常发达。英美筹资模式的基础是资本市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英美两国都形成了发达而成熟的资本市场。美国有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资本市场,英国则拥有欧洲最大、全球最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两国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众多,交易规模巨大,交易种类繁多,交易工具齐全。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健全且富有效率。各种完备的证券法律法规维护着资本市场良好的运转秩序。
再次,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处于非主导地位,银行与企业保持松散型关系。由于英美两国银行的历史传统,总体上来说,两国企业的中短期资金主要由银行供应,大规模的长期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因此,商业银行在企业中处于非主导的地位;同时,美国的商业银行受法律限制不能持有工商企业的股份,从内部银企之间就形成一种松散型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不会产生信贷依赖关系。
英美模式的优缺点:以资本市场为基础的英美模式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能力,强化优胜劣汰机制,使筹资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其缺点在于,企业的最终决策者——股东经常变动,股东缺乏对企业长期投资的意愿,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性。
(2)间接筹资模式。日本、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两国经济条件落后,政府实行干预经济的政策以及银行企业关系密切等因素,使奉行国家主导型资本主义的日本、德国等国确定了以银行为核心的基本筹资制度,形成了典型的以间接筹资为主的日德模式。日德筹资模式的主要特征:
首先,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以间接筹资为主,直接筹资起补充作用。在日本、德国等国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贷款为主体的间接筹资占绝对优势地位。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外部筹资总量中银行贷款等间接筹资占80%以上,股票、公司债券等直接筹资仅占10%稍多一点。即使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金融改革之后,日本企业间接筹资仍占外部资金来源的70%左右。德国也大致类似。
其次,银行体制独特,在企业筹资中起主导作用,银企关系密切。日本实行主办银行制度,德国实行全能银行制度。这两种制度下,银行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短期信贷支持,也可为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并可以持有企业相对较多的股份。这样,日德两国的银行与企业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在企业筹资中银行起主导作用。
日德模式的优缺点:日德这种带有强烈政府干预色彩的筹资模式,对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推动经济快速、多边发展的策略。日德模式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政府的意图,利用政府的力量,集中调度金融资源,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从而实现经济的跳跃式增长。同时,银企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推动企业在相对稳定的资金环境和竞争关系中快速发展。但是,日德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内在缺陷: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资本市场的成长,造成市场经济下直接筹资方式无法得到应有发展;银企关系过于密切,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问题,不利于银行及企业的正常发展;大量的间接筹资导致企业高负债率,阻碍了企业形成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结构,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我国现阶段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间接筹资方式是在我国渐进式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监控社会资金活动的要求,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做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其自身的缺点。
第一,在间接筹资方式下,不论企业进行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其资本金都主要依靠银行性筹资。由于财政拨款的大幅减少,而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在自身筹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向银行大规模筹资,这样就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的改变,从无负债经营变成了负债经营。企业适度负债经营,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提高其自有资本的利润率,取得较大利润。但在现阶段企业过分依赖银行筹资,使企业过度负债经营,加重了企业的还债负担,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高负债率,会加大企业随资产利润率的变化而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难度,从而给企业财务带来风险。同时,企业的高负债率易受银根松紧的影响:当银根紧缩时,利率上升会直接影响借入资金的财务杠杆作用,此时筹集信贷资金也变得困难,这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稳定。
第二,企业与银行的密切关系容易造成类似亚洲金融危机时日本金融界发生的诸多问题。比如,银行贷款呆账、坏账过多,一旦企业出现还贷危机,银行就会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甚至破产的问题;同时,银企的密切关系使筹资交易缺乏透明度,容易滋生腐败,易产生大量的呆账和坏账;企业大规模筹集银行性资金也阻碍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隐患。
第三,从信用评级角度来看,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容易被认为是市经营管理不善的企业,不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筹资形象,对企业以后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都会有不良影响。因此,单一的间接筹资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型的筹资方式来满足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深、沪两个股市的建立,直接筹资快速兴起,为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的直接筹资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上市公司质量低下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包装上市时存在着弄虚作假、资产剥离重组不实等情况;上市后,经济业绩不佳,经济效益呈滑坡态势,发展前景不高,从而限制了这些企业业绩的提高,影响了整个资本市场的成长。同时,资本市场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证监会的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券商与上市公司的投机炒作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直接筹资的发展。直接筹资发展的不完善将不利于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
在分析了我国现有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结合西方筹资模式的优缺点,我们更加意识到建立新的、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要求的筹资方式的必要性。我们要广泛吸取、科学地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筹资方式。
三、加快建立我国企业新型筹资方式
1、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使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之间的比重更加合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筹资方式将逐步向市场经济下的新型筹资方式转变。通过对直接筹资、间接筹资基本概念的了解及对西方发达国家筹资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我国新型的筹资方式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两者相辅相成。第二,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主辅问题要由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来决定。第三,新型筹资方式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需要经过较长的发展过程。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并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筹资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以间接筹资为主的筹资方式还会存在一定的时间,但是随着银行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新型的筹资方式将在不久的将来替代现有的筹资方式,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下降,直接筹资的比例将不断上升。直接筹资与间接筹资的比例将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只能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间接管理。要建立新型的筹资方式,就要对间接筹资和直接筹资进行优化和改革。
2、优化间接筹资方式,改革银行信贷体制。间接筹资体系下形成的高负债率对企业的危害极大,企业要优化间接筹资方式,就要尽量降低其过高的负债率,使负债率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做到既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又不会造成财务负担。优化间接筹资方式,还要对现有的银行信贷体制作适当的改革。从银行方面来讲,要与企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过分紧张的关系,提高信贷交易的透明度,改革信贷政策,减少银行呆坏账率,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要有“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思想,要尽可能按时还贷,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尽可能降低筹资风险。
3、扩大直接筹资规模,加强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优化间接筹资的同时,要扩大直接筹资的规模。直接筹资的良好运作需要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等多方面的努力。从证监会方面来讲,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消除对股市的不正当干预,要把重点放在监管上,对资本市场上的资金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加强注册会计师、市场分析师,证券咨询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和业务管理,引导这些行业资格的认定,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审核制,这一改革对于完善证监会的监督职能,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资本市场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证券交易所,要按相关规定合法交易,避免因过度投机行为而损害投资者利益,妨碍资本市场正常发展。上市公司作为筹资者,应真实披露其相关信息,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改进股利分配制度,维护自身良好形象,为筹集更多资金做好准备。
新型筹资方式的建立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努力,尽早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筹资方式,将会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基本情况,笔者利用在银行工作的便利条件,对我国企业筹资方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我国各类型的企业法人,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企业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筹资方式的变化情况,从而找出现行筹资方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3
【关键词】税务筹划 筹资 资本结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成熟,各项法律制度日益完善,我国企业逐步认识到税务筹划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重要性。税务筹划是一种企业筹资的前期策划行为,是指企业纳税人或其机构在国家现行税法的规定范围内,对自身的筹资、投资和营运等生产经营活动预先采取适当的安排和运筹,使企业既依法纳税,又充分享受税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优惠,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筹划活动的总称。
一、企业筹资中的税务筹划
资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企业筹资途径总体来说可分为权益筹资与负债筹资两种,负债筹资包括向金融机构借款、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等方式;权益筹资包括企业内部积累、发行股票等方式。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纳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企业在筹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资金需要量和筹资成本。税法中对于不同来源的资金,其成本列支方式也有着不同的规定,企业如果充分考虑由筹资活动产生的纳税因素,科学地进行税务筹划,选用最优的资本结构,必然会对企业的筹资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企业的筹资活动为对象,在企业筹资中资本结构决策时充分考虑纳税因素,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对筹资活动统筹安排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二、企业资本结构的税务筹划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默顿.米勒于1958年提出了MM理论,即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总价值,负债经营将为公司带来税收节约效应,负债的节税效应反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扣除应税所得额,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但是随着负债比例的上升,节税效应超过风险成本的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将会下降,导致企业最终利益的损失。因此,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规模的大小、资本结构合理与否等不仅对企业资金成本、财务风险、权益收益的大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企业的税收负担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息税前收益大于等于负债成本总额的前提下,负债比率越大,财务杠杆作用越大,其节税效应越明显,对应的财务风险也相应增大。负债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主要体现在有效减少税负并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这可以从下面公式得以看出:
上式中,Q为权益资本净收益率,E为息税前投资收益率,I为负债利息率,B为借入资金总额,S为权益资金总额,T为所得税税率。其中E由企业的经营所决定,T由税法规定,I由资本市场决定。
从上述公式中:B/S(负债比例)是影响Q(权益资本净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但是B/S(负债比率)的大小并不是与Q(权益资本净收益率)的大小成正相关的关系,只有在E大于I的前提下,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否则,提高负债比率,不但不能使企业享受到负债的节税效应,反而会因为财务风险的加大导致权益资本净收益率的降低。
因此,企业在利用负债进行筹集资金时,必须考虑负债的比率,将负债融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负债融资带来的利益能够抵消由于负债融资比重的增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及融资风险成本的增加。下面通过一个公司的筹资案例具体分析负债融资的节税作用,通过权益性融资与负债性融资的筹资成本的比较,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选出最优的筹资方案。
案例:南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市场调查,认为某高科技产品的市场销售前景良好,公司决定进行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线建设,整个生产线建设需要资金3000万元。假设该公司的资本结构满足企业既可以通过负债融资也可以通过权益筹资,企业所得税25%,随着负债筹资比例的上升,借款筹资的成本也会上升。三种方案的息税前利润都为300万元。
问题:从税收角度分析确定公司筹资方案。
解决方案: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四种筹资方案:
方案1:全部所需资金3000万元都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每股计划发行价格为3元,共筹集1000万股。
方案2:全部所需资金3000万元通过权益性融资与负债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向社会公开发行800万股,每股计划发行价格3元;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融资600万元,利息成本率6%。
方案3:3000万元仍然通过权益性融资与负债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但二者的筹资比例改变,向社会公开发行500万股,每股计划发行价格为3元;银行借款的方式融资1500万元,利息成本率7%。
方案4:3000万元仍然通过权益性融资与负债性融资相结合的方式筹集,但调节两者的比例,向银行借款2100万元,利息成本率9%,向社会发行300万股,每股计划发行价格为3元。
比较上述四种筹资方案投资利润率,如表1所示。
表1 负债总额方案
方案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负债资本额(万元) 0 600 1500 2100
权益资本额(万元) 3000 2400 1500 900
负债比例(负债资本/总资本) 0 20% 50% 70%
息税前利润(万元) 300 300 300 300
负债成本率 - 6% 7% 9%
负债利息成本(万元) - 36 105 189
税前利润(万元) 300 264 195 111
所得税税额(万元) 75 66 48.75 27.75
税后利润(万元) 225 198 146.25 83.25
税前投资收益率(税前利润/权益资本) 10% 11% 13% 12.33%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4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是企业需要偿还的义务,履行偿债义务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由于负债是一种义务,也就意味着债务到期必须要偿还。正因如此,人们往往片面地将负债看作是企业的压力和负担,过分强调了其需要偿还的性质,有的甚至到了“谈债色变”的地步。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如何正确把握负债在理财中的作用和实质,正确认识负债筹资的积极意义,正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核心。
一、筹资成本的概念及其对筹资效益的影响
筹资成本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向投资人支付的报酬,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由于筹资渠道不同、筹资结构不同,致使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也不同。筹资渠道是筹资者获得资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的资金来源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即吸收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通过举债获得的资金。筹资结构是一个企业资金数额的构成比例,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如发行股票,吸收投资、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致使企业获得这些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也就不同。单就银行贷款而言,由于偿还时间不同,出现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由于二者的偿还时间长短不同,所以到期偿还的利息也就不同。众所周知,长期借款的利息往往要高于短期借款的利息,长期借款的筹资成本也就高于短期投资成本,由此可以推断: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是反比例的关系,即:筹资成本越高,筹资效益越低。
二、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
筹资成本和投资报酬在研究筹资效益中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要分析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首先要分析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
一般来讲,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有两种,一是无风险因素,即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保证投资者按期获得的利息率,如银行存款利息;二是风险价值,即投资者冒风险投资获得的额外报酬,如股本投资分红、股票差价等收益。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投资风险越大,所需得到的补偿越多,筹资成本也就越高。不同的筹资方式,其筹资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投资到股票中的风险要高于投资债券的风险,同理投资到股票中所得的报酬要高于投资到债券的报酬。由此可知,筹资者吸收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越多,其风险成本越高,筹资成本也就相应增加,反之则低。
三、不同筹资方式下筹资成本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筹资者均想以较低的筹资代价获取较高的筹资效益。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想,因为投资者从根本上无法控制投资风险以及资金的供求状况,当然也就无法控制筹资成本。但筹资者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筹资结构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标。在目前条件下,筹资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筹资方式,即筹资风险较小的方式,通过降低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报酬实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如某企业需要筹集资金50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吸收负债筹资和接受投资者投资筹资的数额各有2500万元,筹资比重各占50%;乙方案,负债筹资3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70%,接受投资者投资1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30%。假定资本成本率分别为负债10%、投资15%,则甲种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2.5%(10%×50%+15%×50%);而乙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1.5%(10%×70%+15%×30%),这说明在资金总额和个别资本成本率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者投资额数额而提高负债筹资数额,更确切地说是降低投资者投资比重,提高负债筹资额比重,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益。以上假设事例:若将甲种方案的投资额比重降低20%,则负债筹资额比重必定上升20%,也即分别由原来的50%下降到30%和上升到70%,则可以使企业的总筹资成本率下降1%(12.5%-11.5%)。
四、负债筹资的经济效益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5
关键词:企业;筹资方式;影响因素;选择
一、前言
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的健全、开发、扩展,进行技术研发和改造等方面时,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由此可见,筹资活动是企业财务的起点,是决定企业能否健康并且有规划性发展的第一环节,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没有资金的支持无法正常的进行研发生产活动,就更无法谈投资和分配。企业筹资有着多种的方式,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如: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等。因而在选择企业筹资的渠道和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样才能选择最优的筹资方式。
二、企业筹资的概述
(一)企业筹资的含义
任何企业要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有一定量的资金,获取资金的过程就是筹资。企业筹资是指企业作为筹资主体,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金融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措和集中资本的活动。企业筹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企业进行筹资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要保证自己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而达到更高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筹资的原则
1.低成本原则。筹资方式有多种,但是每一种都会有相应的代价,例如股利、利息、发行费等。成本降低了就说明资金使用的效益成果明显,反之则说明资金使用的效益不理想。2.资金结构原则。企业资金一般分为两部分组成,自由资金和借入资金。企业在筹资时要注意这两部分资金的比例的问题。适当的比例既能够防止债务的风险加大,又能防止负债引发的收益水平降低。3.数量时间原则。要合理确定筹资的时间和数量,筹集资金是为了经营使用,所以在筹资时要考虑到资金的投放以用订筹。不仅不能因为筹资不足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还要防止筹资过度浪费使用的情况。筹资还要按照投资的数量进行,避免引起资金闲置和错过投资时机。
(三)企业筹资的环境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政策,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国家的经济引导下进行的。国家行而有效的经济政策可以使得企业有更好的筹集资金,因此,宽松的经济政策是企业筹资的前提。2.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特定的企业形式所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尤其在税务和金融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健全的法律在宏观上能够维护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在微观上可以维护筹资的正当权益,保护筹资者的利益,法律法规是企业筹资的必要保证。3.金融环境。我国急需建立一个相对发展的金融市场,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企业筹资提供多种的方式,也能够相对及时的提供资金。由此可见,发达的金融市场金融环境是顺利进行企业筹资的外在条件。
三、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一)企业筹资的渠道
1.国家财政资金。在我国能够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企业为数不多,在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中,资金大多数是有国家政拨款而得。还有一些其他的由国家的特殊形式政策所得,如税务的减免,税款项的退回等。这些全部是国家所投入的资金,属于国家,国家对其资金拥有产权保护。2.银行信贷资金。银行的信贷资金一直都是企业的资金重要来源。我国的银行包括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两种。信贷的种类分为基本建设信贷、技术改造信贷、六点资金信贷等。对比欧洲金融发达的国家,银行信贷也达到了股票和债券融资的两倍。银行的资金相对比较充足,方式也多种多样,所以一直乃至未来都将是我国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3.非银行金融结构资金。非银行金融结构资金主要包括租赁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从筹资的渠道来看,基本是利用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和债务的发放,利用租赁公司进行融资租赁业务。伴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加深,非银行金融结构这个渠道的筹资将会比以往增多。4.企业内部资金。企业内部资金主要指有计划的各项公积金、折旧和未分配的留存效益资金。这些资金不需要刻意的筹集,可以直接在企业内部进行转移,这些资金为企业保留了一笔很客观的筹资费用,企业应当予以重视。5.居民个体资金。当代居民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人们手中的资金已经不再简单的存入银行,更多的人选择一些理财产品,这样就出现了一笔客观的游资。经济改革后,在股市发行的普通股票都是吸纳资金的良好方式。我国居民人口数量众多,居民手中的资金无法预估,这些资金也可称为企业筹资的来源渠道。6.其他企业资金。企业生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暂时性闲置的资金,企业可以利用这部分暂时性闲置的资金进行相互的投资和借贷。企业之间相互帮助,进行商业信用也相当于筹资活动。7.外商资金。外商资金指的是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投资者的资金投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数量明显增加,逐渐形成了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状态良好,一定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
(二)企业筹资的方式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现有企业的筹资方式大概有两种类型: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具体分为:直接融资、银行借贷、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及融资租赁。具体分析以下几种方式1.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具体指的是企业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借入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的借款,这种方式是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有限制条件多、筹资数量少和筹资风险高。企业固有的利息和本金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就会被提出诉讼,甚至于企业破产。2.发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指的是企业以资金的筹集为目的地,依照法律向投资者出示的一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条件执行的还本付息的一种有价证券。这种债券筹资的方式是用于大多数的企业,只要是有固定的收益的企业都可以采用。债券筹资的优点有资金成本较低。能够提高企业的治理。缺点在于风险高、限制在条件较多。3.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依据法律程序发行的,用来证明股票持有人对公司有平等权利的书面认证。一直以来,我国企业改革都在稳步的进行当中,随着深入和改革,股份制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基本组成形式。股票的发行和股票的上市有严格的要求和法定的程序,在我国就必须遵守《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章制度。按照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两种,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做基础部分。4.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指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与有关风险和资金报酬实际上完全转移到承租一方的租赁形式。每一种筹资方式都有不同的优缺点,企业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融资租赁的最大优点是筹资速度快、财务风险小。缺点是租赁成本比较高。5.直接吸收资金。直接吸收资金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风险”的原则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外商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投资者的出资方式主要有:现金投资、实物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土地使用权投资等。吸收直接投资与发行股票、留存收益都是属于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是非有限责任公司筹集资金的基本形式。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有:有助于增加企业的信用度、有助于降低财务风险。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的能力。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是:资本成功较高和易分散控制权。
四、影响企业筹资方式的因素
(一)筹资的额数
一个企业需要集中的资金多少被称为企业筹集资金数额,数额的多少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筹集的资金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则增加了筹资费用,过少就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作。大型企业一般情况下就会需要大量的生产资金,主要用于扩大规模和发展,研发新的技术和改造等方面,在选择的过程中就要选择能够长期大量提供资金的筹资方式,如股票、债券等。跟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就有吸进周转速度快的优势,短期的借款方式更加符合其需要,以避免风险。因此,在筹资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筹资的数额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算,减小风险,既要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也要在节约成本费用。
(二)筹资的风险
有筹资就一定会存在风险,不同的筹资方式风险都会有所不同。财务风险不是企业自身能够决定的,不确定性较强,当企业资金全部转变为有固有资金时,财务风险为零。只要加以控制,规避风险,就能稳定收益。总的来说,筹资的风险来自企业自身和市场财务,企业本身的风险有经营上的价格变化、杠杆经济等。市场财务的风险多是由负债导致的。
财务风险最明显的优点是在总资金收益大于负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取得财务杠杆效应带来的股权资金收益上升。股权资金收益率的提高代表着每股收益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价值会大大增加。另外,通过负债筹资可以保证控制权不被减少。这样的特点对于股本小的企业尤为明显。筹资财务风险缺点有两方面,一是会给企业带来偿债的压力,如果企业负债过多,在资金使用不定的强狂下,非常容易出现企业财务失败,负债所导致的财务失败会很大程度上抵消其低资金带来的益处。二是一旦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低于负债成本率,负债的存在就会是企业的股权资金收益率低于资产收益率,此时企业必须使用股权资金赚的收益去支付负债利息,更严重的,当企业总资产赚取的收益不足以偿还利息时,企业就会出现大量的亏损,从而导致股权资金收益率变为负数,这样下去企业负债筹资完全是得不偿失的状态。
(三)筹资的成本
衡量一个筹资方案是否成功,筹资成本的多与少和投资回报率是两大标准。资金成本的最后会通过收益补偿体现出来,是一种利益的分配关系。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无论是长期性的还是短期性的,都存在着一更的资金成本,不同的筹资方式筹集资金的差异都有存在,所以资金成本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筹资方式。
只有想方设法降低筹资成本并且增加投资的回报率,才能实现筹资成本的最优收益,这样企业才会资金循环发展。据此,企业在进行筹资时可多做几种方案,选择有收益成本又低的方式。
(四)筹资的机会和环境
机会是影响筹资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日常生活中寻求机遇是一样的,好的机会可以对企业的筹资起到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良好的筹资环境同样对企业筹资有很大的帮助,企业自身的管理环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好的筹资环境势必会对筹资有不好的影响。
(五)筹资的收益
如果一个筹资的方案不能得到相对应的筹资收益,那么这个方案就是无效的,不能被采用,换句话说,违反了企业收益原则的方案一定就是失败的。企业不会用筹资收益来冒险,筹资的目的就是保障和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收益的增加才是企业所需要的。后期的收益情况要大于前期的投入,这是基本条件,在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再说收益的增加。
(六)筹资的结构
筹资的基本结构是筹资的核心问题所在,这种资本的结构是企业多种资金的构成和比例,简单来说,资本机构就是负债资金情况的比例。企业在做基本结构安排时,就要考虑到各种影响企业的因素,企业的发展速度、收益能力、借款的储备能力、管理人员的整体责任度、J款人的信用评级都是影响筹资结构的因素。因此,企业要明确最佳的资本结构,综合考虑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五、企业如何选择筹资方式
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是每一位企业决策者都会十分头痛的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各种因素,每一个企业只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筹资方式。企业的筹资方式选择与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还不能够达到发行股票的条件,最常见的筹资方式就是吸取直接投资、利用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折旧恒大程度上限制了筹资的规模和企业的循环发展。就算是在这种相对比较小的范围内选择筹资的方式也要多方面考虑,权衡利弊得失。作为财务筹资人员,最先要清楚的就是筹资方式的分类以及特点,然后在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来选择筹资方式。
(一)根据企业规模
由于筹资的企业规模不同,各种企业需要的的资金数额也不同,筹集方式能提供的资金也不同,所以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筹资方式和顺序上截然不同。大型的企业需要大量的长期的生产和研发资金,其筹资的方式比较可如下:发行股票、发现债券、融资租赁、银行借款。对比大型企业,小型企业要选择灵活性强的筹资方式,参考顺序如下:银行借贷、商业信用、融资租赁。
(二)根据资信情况
信用等级机构根据企业资信的不同程度,对企业的资信情况作了等级评选评定。资信的程度不同,那么筹集到了资金数量就会有所不同,这样的结果也决定了在选择筹资方式时的顺序。资信信用好,评定级别高的企业,其收益好,常常选择期限时间长、成本较低的筹资方式。可选择顺序是: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而资信差,评定级别低的企业,在还款上不能够保障,就导致了面临的选择少,基本上是不能够发行股票和债券的。筹资的方式顺序应是: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
(三)根据市场状况
筹资方式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到市场的状态,如果市场交易投资消极冷淡,就算是筹资方案合理,比例情况正常,但是市场的认购率不高,就有可能以失败告终。市场趋于冷淡时,上市的企业应该尽可能的多发行有利于企业的公司债券过着可进行转换的债券。同理可得,在选择债券投资时,要多考虑公司的发展情况和近期的经营状况。如果在项目的建设期间内,要查看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以支付每年的项目资金利息,避免导致一下不必要的企业悲剧发生。
(四)借鉴其他经验
目前,西方国家的金融业市场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和规范。欧美国家中英国和美国的企业在筹资方式的选择上基本遵循以下顺序:企业筹资遵守内源筹资、债务筹资、股权筹资。在外部筹资的过程中,一般企业优先选择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资金不足时再进行股票筹资。
六、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应最大化的利用有利的筹资条件,综合考虑筹资的结构、成本、风险和资本市场状况等,才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优的筹资方式,企业和市场的健康绿色发展。近几年来,企业的筹资方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所以我国企业必须打破局限,努力与时俱进,将筹资活动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曹悦.企业筹资渠道及筹资方式的选择策略[J].财会月刊,2004(12):9-10.
[2]李立.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组合策略[J].时代金融, 2014(7X):111-111.
[3]胡冬军.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财经界, 2016(30).
[4]吴剑蓉.浅析企业筹资战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2(11):39-39.
[5]郭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研究[J].星星月刊, 2007(6).
[6]陆晓冬.科技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筹资风险控制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 2012.
[7]路欢欢.中小企业筹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5(2):14-15.
[8]雷箐青.企业筹资方式和渠道的比较与选择[J].江苏商论, 2013(11):106-107.
负债筹资方式范文6
一. 我国的融资环境
企业是在一定环境下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有机集合体。企业运营只有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和力量的总称,它是企业选择筹资方式的基础。
企业制定筹资战略必须立足于一定的宏观环境之下,制定时要考虑:1.政治法律环境。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日益活跃,我国的产业政策、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等的日益完善,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保证,使我国企业的筹资区域进一步扩大,筹资数额逐年增加,方式也更加多样。2.经济环境。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高速的发展势头,物价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切表明,我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机会,同时也为国内外大量的游资找到了出路。3.技术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发展的动向等的总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科技开发力度的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有计划培养,都将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企业微观环境是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条件和能力的因素,包括行业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商状况及其他公众的状况,这是确定企业筹资方式的前提。一个良好的销售网络、及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等微观环境,将十分有利于企业筹资的顺利实现。此外,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条件也应该属于企业筹资的微观环境。企业的内部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政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研究开况等。就筹资而言,企业内部条件达到一定的标准,才会吸引资金、技术进入企业,因此企业要得到实现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应扎扎实实的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赢得债权人和投资者的信任,他们才会将资金、技术交由企业使用和管理。
二. 企业的筹资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总的来说有两种:一是内源融资,即将本企业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是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下面对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分别加以介绍:
(一).内源融资方式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使得内源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在这里,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表外筹资也属于内源融资。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以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可以调整资金结构,开辟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的作用等。比如,企业与客户签订一项产品的筹资协议,先将产品售给客户,然后再赊购回来,该项产品并未离开企业,但企业却通过这一协议得到了借款。因此,表外筹资可以创造较为宽松的财务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鉴于表外筹资在我国应用还不是太普遍,而其应用的前景又十分广泛,所以,笔者将在这里对表外融资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表外融资可分为直接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直接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特殊借款形式直接筹资。由于资产所有权未转入筹资企业表内,而其使用权却已转入,所以这种筹资方式既能满足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缓解资金不足之需,又不改变企业原有表内资金结构。最为常见的筹资方式有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大多数租赁形式属于表外筹资,只有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经营租赁是出资方以自己经营的设备租给承租房使用,出租方收取租金,承租访由于租入设备扩大了自身生产能力,这种生产能力并没有反映在承租方的资产负债表中,承租方只为取得这种生产能力支付了一定的租金。当企业预计设备的额租赁期短于租入设备的经济寿命时,经营租赁可以节约企业开支,避免设备经济寿命在企业的空耗。此外,维修租赁、杠杆租赁和返回租赁也属于企业的表外筹资。
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本企业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最常见的间接表外筹资方式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母公司将自己经营的元件、配件拨给一个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子公司和附属公司将生产出的元件、配件销售给母公司。附属公司和子公司实行负债经营,这里附属公司和子公司的负债实际上是母公司的负债。本应有母公司负债经营的部分由于母公司负债限度的制约,而转给了附属公司,使得各方的负债都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例如:某公司自有资本1000万元,借款1000万元,该公司欲追加借款,但目前表内借款比例已达到最高限度,再以公司名义借款已不可能,于是该公司以500万元投资于新公司,新公司又以新公司的名义借款500万元,新公司实质上是母公司的一个配件车间。这样,该公司总体上实际的资产负债比率不再是50%,而是60%,两个公司实际资产总额为2500万元,有500万元是母公司投给子公司的,故两个公司公司共向外界借入1500万元,其中在母公司会计报表内只反映1000万元的负债,另外的500万元反映在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内,但这500万元却仍为母公司服务。现在,许多国家为了防止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转移,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的半数以上,应当编制合并报表。为此,许多公司为了逃避合并报表的曝光,采取更加迂回的投资方法,使得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控股关系更加隐蔽。
除了上述的两种表外筹资外,还可以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帐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化为表外筹资。
(二).外源融资方式
企业的外源融资由于受不同筹资环境的影响,其选用的筹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分为两种:直接筹资方式和间接筹资方式,如下图(略):
企业外源融资究竟是以直接融资为主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从国际上看,英美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企业历来主要依靠市场的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外部资金,70年代以前,通过企业债券和股票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源融资总额的55%-60%;日本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相反,企业主要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取外部资金,1995年以前,日本企业的间接融资占外源融资的比重约为80%-85%。70年代以后,情况缓慢的发生了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的比重,日本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由此可见,如何搞清各种不同的外源融资方式的不同特点,从而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式,是企业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下面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逐一加以详细的介绍:
1.直接融资方式
我国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获取所需要的资金,直接融资将成为企业获取所需要的长期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1).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不断弱和困难的财政状况,国有企业的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2).由于银行对信贷资金缺乏有效的约束手段,使银行不良债务急剧增加,银行自由资金比率太低,这预示着我国经济生活中潜伏着可能的信用危机和通货膨胀的危机;(3).企业本身高负债,留利甚微,自注资金的能力较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资金的使用者不通过银行这一中介机构而从货币所有者手中直接融资,已成为一种通常的做法,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较低,同时也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明显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比重大幅度上升,遇此相对应,金融资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个人持有金融资产的增加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趋强,对资本的保值、增值的要求增大,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债和股票等许多新的投资渠道。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股份制改造无疑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应该看到,由于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无须还本付息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必然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就要求企业必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
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的拓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发达国家企业债券所占的比重远远大于股票投资,突出显示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如美国的股份公司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普遍停止了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而是大量回购自己的股票,以至于从1995年起,股票市场连续两年成为负的融资来源,其原因有二:
从投资者角度看,任何债券能否发行成功,首先取决于是否能吸引投资者的资金。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关键。然而,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取得必要的信息越来越困难,在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客观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问题。这种不对称现象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股票融资来看,股权合约使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建立了委托关系,就有可能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为避免这一问题,就必须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监督,但这样做的成本很高,相比之下,债券合约是一种规定借款人必须定期向贷款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契约性合约,不需要经常监督公司,从而监审成本很低的债务合约比股权合约更有吸引力。
从筹资者的角度看,债券筹资的发行成本要比股票筹资低,债券利息可从税前利润扣除,而股息则从税后利润支付,存在公司法人和股份持有人双重课税的问题,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每股税后盈余。债券融资不影响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债券投资者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权力,没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分配红利的权力,对于想控制股权,维持原有管理机构不变的企业管理者来说,发行债券比发行股票更有吸引力。
目前,国债市场已得到很大的改进,国债的市场化发行,使得政府不必通过限制发行企业债券来保证国债的发行任务完成,客观上为企业的债券发行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国债利率成为市场的基准利率,这为确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提供了依据。由于现在的投资者更加理性,债券投资风险小,投资收益较稳定,吸引了大批注意安全性以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大批企业规模日益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如长虹公司、海尔公司、春兰公司等,销售额都在百亿元以上,且这些企业信用等级高,偿债能力强,可以大量发行债券,可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角,为企业债券发行提供了必要条件。
2.间接融资方式
我国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从无到有,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社会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来看,银行存款较之股票和债券仍占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大部分企业的资金来源也仍旧以银行为主,尤其是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由于上市指标主要用于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基本上与上市无缘,就使得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在间接融资方式中,值得注意的是随之近几年来大量的企业兼并、重组,从而导致我们可以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方式。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的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通过杠杆收购方式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为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益朝着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规模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条件之一。对企业而言,采用杠杆收购这种先进的融资策略,不仅能迅速的筹措到资金,而且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来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杠杆收购融资较之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而言,具有不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筹资企业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以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以用于收购目标企业,即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十分适合资金不足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二是以杠杆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是迅速淘汰经营不良、效益低下的企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能壮大自身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有拟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因而其贷款的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银行乐意提供这种贷款;四是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来源于所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因为在收购活动中,为使交易成功,被收购企业资产的出售价格一般都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五是杠杆收购由于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参股,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杠杆收购融资,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可以设计不同的财务模式。常见的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即筹资企业采用普通的杠杆收购方式,主要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已达到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筹资企业一般期望通过几年的投资,获得较高的年投资报酬率。
(2) 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既由筹资企业评价自己的资本价值,分析负债能力,再采用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以购回部分本公司股份的一种财务模式。
(3) 杠杆收购控股模式。即企业不是把自己当作杠杆收购的对象来考虑,而是以拥有多种资本构成的杠杆收购公司的身份出现。具体的做法为:先对公司有关部门和其子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负债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以杠杆收购方式筹资,所筹资金由母公司用于购回股份,收购企业和投资等,母公司仍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企业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完成收购活动后,需要按规模经济原则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以便尽快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尽量做到用所收购企业创造的收益偿还银行的杠杆贷款,偿还方式与偿还办法按贷款合同执行,同时还要做到有一定的盈利。
三. 我国现状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及融资方式的选择。
由于国有企业的改革相对滞后等各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的亏损日益严重,从而导致了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的坏帐和呆帐的增加,银行的资产质量下降了,但是,银行却对公众承担着硬性的债务负担,这种债权和债务的明显不对称,一方面使得的银行为此承担了极大的利息成本,另一方面,也酝酿着极大的银行信用风险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为了改革这种局面,许多文献主张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可以有效的降低银行系统的风险,减少政府承担的责任。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股票市场的发展的确能分散风险,但这只是从经济个体的风险偏好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与我国融资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个体风险的含义,而后者要考虑的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股票市场的的系统性风险尤为显著,这一点可以由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得到证明。在这种情况下,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和银行体系的风险,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股份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即股份制经济使得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分散了企业的风险;同时,也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变得格外重要了。所谓企业的治理结构,指得是能够使得未能在初始的企业合同中明确的一些经营管理决策,能够被作出的一种机制。
现代股份制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采用以下形式:一是股东通过选举的董事会来监督经理;二是通过大股东来监督经理的行为;三是对经理形成的约束可能来自于公司经营效率低下时,股票市场的收购和接管。在实际中,上述的几种形式是混合在一起,同时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