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1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种不良倾向
1、有的是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缺少有质量的阅读。
2、语文味丧失,非语文的东西喧宾夺主。
3、语文训练直奔主题,缺少过程与方法。
面对以上几种不良倾向,我们如何来改变呢?这些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让我的语文教学进入“严谨求实与洒脱随意相结合”的境界,这种境界也是我慢慢树立起来的语文教学观,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做不懈的努力。那么如何做到让语文教学既严谨求实又洒脱随意呢?下面就这个理念,阐述一下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二、语文教学的基本境界——要做到严谨求实、回归本位
语文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去努力规范学生的用字用词用句以及行文,正确地传播祖国的语言文字,即语文教学要做到严谨求实。
1、通过语文基础知识训练,来规范学生的用字用词用句。这里所说的基础知识训练,主要指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多义字的音和形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成语、俗语、惯用语、俚语的正确使用,以及病句辨析等练习形式。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在字词句的使用方面,会越来越准确规范。
2、正确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工具性,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语文也具有人文性,而人文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要求教师通过文本教学去渗透到学生的精神中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语言文字才能同人的思维、思想乃至精神和谐统一。
3、在习作和口语交际中,时时注意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作文训练中,不少老师单单把注意力放在对篇章结构等“写作技法”的教学指导方面,对字词应用这个基础环节往往忽视了。
这种现象的集中表现是,不纠正习作中的错别字及运用不恰当的词语,导致学生积重难返,甚至有些学生到了初三都不知道自己曾经写了那么多错别字。这种现象实在令人堪忧,也让我在纠错中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感觉力不从心,但我从不松懈。我不但在学生的习作和口语交际练习方面严格把关,更注重自己在日常写作和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的准确性、规范性,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给学生做个表率。
三、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更要做到洒脱随意、超越升华
我认为,语文要想成为吸引人的一门课程,首先你这个老师要成为有独特性格和魅力的人,还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和诙谐的谈吐,如此,你这个人和你驾驭的课堂才会变得洒脱随意,学生才会跟随你动起来,课堂才会活起来。
1、做个博学多才的语文老师。我每天都要抽时间阅读中外名著,了解鲁迅与祥林嫂,了解巴尔扎克与葛朗台,以便能在课堂上纵横驰骋。无论是古代的李清照与辛弃疾还是现代的冰心与朱自清,无论是英国的莎士比亚还是法国的雨果,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一些经典散文,我都能如数家珍,让学生在惊异的同时,也被那些优秀的文化典籍深深地吸引。有了丰厚的语言积累,我在课堂上就能灵活运用饱含诗意的导语、过渡语,学生往往情不自禁地生出几分赞许。我也会涉猎哲学故事,了解一下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也会阅读历史书籍,了解“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由来……总之,达到了博学,就可以纵论古今、引经据典、妙语如珠。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2
关键词:传统格律诗词;声律;音韵;汉传佛教音乐
格律诗词是文学的范畴,格律诗词与佛教音乐的关系其实就是通过诗词格律中的韵律和佛教音乐中梵呗的韵律作比较,从比较的结果得出传统格律诗词与佛教音乐的关系。中国传统格律诗词属于中国文学的精华部分,佛教音乐艺术“汉化”与中国传统格律诗词是息息相关的,反之,中国传统格律诗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音乐的启发和影响。
一、诗歌声律
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中国的传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体诗,一类是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而诗歌辞赋中与音乐联系最为密切的是“声律”。何为“声律”?就是诗歌作品中的声音、节奏、韵律的规律。中国诗歌从诞生时就与音乐成为连体婴儿,声律源于音乐。原始艺术的基本特征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而这种诗、歌、舞三位一体首先是与音乐的声律紧密地缠扭在一起。
二、诗词格律对佛教音乐的改良与创新
佛教音乐与佛教同一时期传入中国,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佛教音乐也在同一时期进入中国。在西域佛教音乐传入“华国”,当时被称为“梵呗”,唱经师或传教士在传教时都用“巴利文”或“梵语”来唱诵或念诵“梵呗”。但由于汉、梵的语言构成及声律的不同,原“梵呗”(印度佛乐的曲调及唱词)很难在当时的中国流行。(其因如下:一、佛教本身是一个外教,当时的中国上至黄帝,下至贫民几乎完全信奉儒道、玄黄之教。二、语言沟通障碍。佛教在印度使用“巴利文”即“梵文”,中土当时并没有出现大批高深的译经师和精通梵文的僧侣。三、梵文的韵律与中土文化差异甚大,中土僧侣用翻译成汉语的梵呗内容配上原“梵呗”的曲调,并来吟诵出极佳的效果。)作为一个外来宗教,大教东传,弘扬佛法,其必须改变自身的文化特征去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遂“改梵为秦”,不仅用中国的曲调配唱改译经文,原来唱念合一的梵音也分成转读和梵呗两种形式。转读是以正确的音调和节奏,朗诵佛经,即“念经”;“梵呗”是歌赞部分,属于歌颂佛德的赞美诗。
中国传统诗歌的声律与中国汉语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汉语声调特征为“呈现出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音乐特色”。相传我国最早创作“梵呗”的是曹魏时代陈思王曹植,他尝游鱼山(一作渔山,今山东阿县境),闻至中有一种梵响(岩谷水声),清扬哀婉,细听良久,深有所悟,乃摹其音节,根据《瑞应本起经》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世。其所制梵呗共有六章,即是后世所传《鱼山梵》(亦称《鱼山梵呗》见《法苑珠林》)。曹植将音乐旋律与偈诗梵语的音韵与汉字发音的高低相配合,使得佛经在唱诵时天衣无缝。但曹魏时汉语音韵学即开始兴起,尚处在创作中的自然声律运用阶段。
三、佛教音乐对中国格律诗词的发展和影响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佛教音乐(梵呗)的借鉴和影响主要在于汉语的反切和声韵方面。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人们对汉语字音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自然地分解和拼合上。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人创作了一种叫“反切”的拼音方法,解决汉字的字音问题。所谓“反切”就是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正是用两个汉字来表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当代音韵学家普遍认为,反切是借鉴了佛教梵文而创造的。唐作藩说:“当时中国的和尚和学者在学习梵文中受到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懂得体文(辅音)和摩多(元音)的拼音原理,于是创造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①其实这一说法在中国古代从宋代至清,就已有之。宋代沈括说“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上曰读如某字,未用反切”。(《梦溪笔谈艺文二》)南宋郑樵也说:“切韵之学起自西域。旧所传十四字贯彻音,文省而音博,谓之婆罗门书。然犹未也,其后又得三十六字母,而音韵之道始备。”(《通志•艺文略》)此外,从文献资料来看,佛教音乐对汉语声律的影响颇深。据说,“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言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见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咏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佛经大诗人马鸣(Asvaghosa),“亦歌词及《庄严论》,并作《佛本行诗》,五天南海,无不讽诵。”(《南海寄归内法传•赞咏之礼》)这种波之管弦,边歌边诵,融音乐与文学于一体的佛教形式,进入中国后在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反响。原夫经传震旦(中国),夹意汉庭,北则竺兰(竺法兰,始直声而宣剖;南惟僧会(康僧会),扬曲韵以讽通。(赞宁《宋高僧传》卷25《读诵记》)所谓“始直声而宣剖”,是说某时北方诵佛的音乐朴直、单调;而“扬曲韵以讽通”是说南方诵佛的音乐婉转,富于变化。这是因为传播人康僧会“博学辩才,译出经典,又善梵音,传《泥洹》呗声,制哀雅擅美于世,音声之学,咸取则焉”(唐道世《法苑珠林》卷36《呗赞叹》)。这种带有强烈音乐性的佛教唱诵,通过僧人和信教群众传播,渐渐地迷漫于整个社会的上空,在前述文献谈到了曹植制作了“梵呗”。这就说明,曹植不仅是佛乐的创作者,而且“置转赞七声”等等,无疑也包括着佛乐汉化的成分。②所谓“梵呗”的“呗”,为“呗匿”(Pāthaka)的音译之略,亦译“婆陀”“婆师”,意译“止断止息”或“赞叹”。原指佛教徒以短偈形式赞唱佛、菩萨之颂歌,亦可入乐由管弦乐器伴奏。“梵呗”入中土后,由于梵文字母的拼音化原理与汉文一字一个音节的不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高僧传》卷13《经师论》)“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即是说虽然佛教经文译成了汉文,但佛教原有的那种波之管弦,可以赞唱的声音往往无法保留下来。与梵呗相结合的佛曲在中土的流传是与梵呗同步的,并且流传范围更广更大。赞宁《宋高僧传》卷25《读诵记》载:“或曰:‘次只是西域僧传授,何以陈思王与齐太宰捡经示沙门耶?’通曰:‘此二王先已熟天竺曲韵,故闻山响及经偈,乃有传授之说也’”十六国时,来自西域特别是龟兹的佛曲在南北方都有流传:龟兹乐自召光破龟兹得其声,吕氏云其乐分蔽。(《太平御览》卷567《乐部》5),近有西凉呗,源出吴右,而流于晋阳,今之面如满月时也。(《高僧传》卷13《经师论》)在南方,佛曲梵呗也很流行。据《高僧传》卷13载,晋宋时以梵呗而著名的僧人不少,如友昙龠 ,“尝梦天神 其声弦……所制玄言梵呗,传响于今”(《友昙龠传》)而“素精乐律”(《旧五代史•乐志》)的梁斌帝萧衍,对佛教音乐也很钟情、精通,他创作了佛曲,并名之曰“正乐”:《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之》《龙之》等十篇。正是由于这些佛曲、梵呗广泛的基础,在佛教僧侣中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唱导僧人,在唱导的四个基本要求中“把声”置于第一位,说明佛教对声韵在宣唱佛经论中那种语音表现力的突出重视。
四、佛教音乐艺术汉化与中国传统格律诗词的关系
中国传统格律诗词属于文学范畴,但其又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那这一标题的性质可以把它放在中国音乐文学史中。如按照朱遂之先生所著《中国音乐文学史》中陈钟凡先生所写的序中所述:中国的音乐文学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古乐时期。周代的三言四言诗,战国的楚辞。第二,变乐时期。汉人古诗乐府诗,六代隋唐的律绝诗,宋代的词。第三,今乐时期。元代的北曲,明代的昆曲,清代的花郎诸腔。那么,传统格律诗词在变乐时期与佛教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如按照变乐时期的线索去分析二者的关系,其声音和乐谱皆不可考证,唯有凭当时的史料记载及至今仍残存的乐器来推测其关系。如依照佛经传入中国的时期为东汉时期。那么,我浅思“佛教音乐艺术的文化”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变乐时期。自汉代通西域传入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和文学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当时惟得到佛曲《摩诃兜勒》一曲,后李延年之造新声二十八解,这是西乐入中国,为乐府采用之始。《后汉书• 班超传》注引《古今乐录》曰:“横吹,胡乐也。张骞出使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之。”《晋书•乐志云》:“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而世所用者有《黄鹄》等十曲。”所谓二十八解者虽不复存,然对于当时乐府影响之大,已概可见。现存之《铙歌十八曲》即为出于此种新声者焉。其势力足以与新声争衡者,厥为楚声与秦声。此二声者皆出中土,大抵节奏停匀,故文句亦多联整,其文学贡献于产生五言诗体。而新声则节奏参差,故句读亦复长短不齐,有少至一字者,有多至十余字者,其文学贡献在开后世长短歌行一派。上述例证可以推证出“佛教音乐艺术”的汉化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是源远流长的。直至隋、唐时的歌诗,更加确立了诗歌的声律与对偶,这对唐时期的俗文学――“变文”奠定了基础。诗人们在“永明体”的基础上抛弃了“八病”,完成了句子的“粘”“对”关系的确定,符合起、承、转、合精巧韵制的律诗正式形成。唐《教坊记》中的歌诗,通过依曲填词的方式,流行于市井与上层之中。敦煌经卷所载唐代佛曲有《悉昙颂》《五更转》《十二时》等各种省调,唐代流行的变文也是梵呗的音韵。而当时的佛曲曲调大多数来源于西域引入中原的器乐音乐,即琵琶,箜篌,筚篥,横吹。其中引用最多的器乐曲为琵琶曲。至隋唐则以琵琶为主乐,故唐人诗中咏到音乐,每提琵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写其声调,犹能曲尽其妙。这种长短参差、高下错杂的新乐声,必有新的歌词才能与之调协。而繁复的新乐声都是来自西域的胡曲,故胡仔《苕溪鱼隐丛话》说:“唐初歌曲都是五七言诗,以为最,即七言绝句也。”试问这种句子有限的绝句诗何以配那繁复的新乐声呢?直至晚唐,温庭筠逐弦歌之音,为侧艳之词,长短句遂正式成为文学之一体。例: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相思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而宋时期的曲子词,在袭承唐代变文、法曲、大曲的基础上,同时也大量吸取了南北民间曲调和曲牌,各地寺院相继产生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梵呗,这与宋词的韵律有极大的关系。这一时期,诗歌声律已经完全定型,而佛曲传入中国已近两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外传佛曲经过中国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结合了中原本土的文化因素,原本纯正的西域音乐曲调在不安定因素下大部分失传,只有在古历史资料上才会发现其原始的踪迹,而中国文学艺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佛教音乐“汉化”的过程。其通过中国文字的声律、声韵、节奏关系,依曲度词,而在曲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因素。如曲牌《翠黄花》《挂金锁》《浪淘沙》《望江南》《一定金》等。下例是用曲牌《望江南》所依曲填词的《浴佛偈》。此偈运用的是“七言律诗”的声韵法,其声调为: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第二阶段,今乐时期。今乐时期时的佛教音乐运用在最多的是民间小曲上,在元时期的杂剧,南戏;明时期的戏剧,昆曲,以及清时期的各种地方传统音乐艺术及民国初期的世俗小曲上,都留下了汉化佛教音乐的影子。总的来说,语言文学艺术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到了封建王朝的后期,语言不断地从文言发展变化到白话,而这中间的韵律,声律又不断地发生变化。可能不会像唐宋时期那样的讲究“依曲度词”的手法,而是按照新的声韵规律来“依词作曲”,如《观音菩萨偈》: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偏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反复一次)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阿弥陀如来,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反复两次)《观音菩萨偈》的偈句数为:七七七七,七七七七,十二,五七七七九。其声调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自佛教传入中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教文化渗入中原文化的同时,中原的本土文化也在不同的文化面中发生着质的变化。但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最终相互融合,并丰富了原有的文化现象,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启功.诗文声律论稿[M].中华书局.2000.74-78
[2]杜继文.任继愈.佛教史[M].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人民
出版社.2001.183-189
[3]吴湘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3
一、否定排除法
例1 2012年广东全省共有动漫企业近1000家,占全国的近1/5;近两年的动漫业产值均占全国总额的1/4。《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开心超人》等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动漫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这体现了(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力量 ④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适用否定排除法。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排除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排除④;广东省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确认①②正确,答案为A项。
点拨 直接从题干的备选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错误的题肢,然后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这些错误题肢可能是对教材知识点的错误表述,也可能是因果关系颠倒、逻辑混乱等。
二、肯定排除法
例2 2012年8月,全球主要媒体聚焦英国,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为全球大众呈现了伦敦夏季奥运会的精彩盛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网络等现代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的产生主要是以卫星、电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分析各选项,四个题肢中都包含③,为必选项;回忆再现书本知识,“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可以确认题肢①③明显正确;D选项中包含有①③④三个题肢。大众传媒的产生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④错误;现代传媒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传统媒体与大众媒体共同发挥作用,②错误,确认答案为A项。
点拨 直接从题干的备选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正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三、排除异意法
例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
①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中华文化中的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强的特点”题肢④不合题意;王之涣的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喜爱,反映文学艺术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的特点。①②③符合题意,确认答案为B项。
点拨 找出题肢中那些说法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无关、与题干同义反复的题肢,确认排除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暴露了市场主体的诚信缺失,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国人的传统美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因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在伦敦举行夏季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英国传统文化的纪念品,深受各国游客的喜爱,这也让英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奥运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其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 “世界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了鼠标忘了笔,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
①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 下列语句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有( )
①位卑未敢忘国忧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生活中确实需要一些通俗的娱乐节目,但一些电视、网络节目和文艺作品为了吸引眼球,追求收视、卖座率,而不惜丧失原则,走向低级、粗俗、恶搞的边缘,由通俗演变为低俗。作为一位母亲,我很担心孩子们会在这些假、丑、恶的东西中迷失自己”。这段话说明( )
①文化市场越活跃,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应该为人民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③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④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4
从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来看,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涉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汉字。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象征,那独特的方块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汉字背后的审美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培养学生的汉字亲切感是很重要的。②诗词,寓言,传说。成语故事等古代文学作品。经典的内涵浩瀚而璀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③历史上的名人故事。这些小故事多从古代经典史书的传记中得来,经过教材编撰者的改写,传递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等内容,作为榜样的示范性对小学生很有教育意义。④其他。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中华传统建筑、节日民俗、民间工艺以及对联、灯谜等民间文学艺术形式。这些内容在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所涉及,向学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而在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习得已经越来越弱甚至严重缺乏,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迫在眉睫。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挖掘传统文化魅力呢?
(1)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对汉字文化的教学。汉字是传承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在中华文明的延续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教师在进行识字和写字教学时也应着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思想因素,而不仅仅是为了阅读和写作。编写教材时更应注重挖掘汉字固有的元素,利用汉字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识字兴趣选编大量韵文,以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行识字。再有就是提倡使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尽量多地挖掘汉语的文化意蕴,将汉字所反映的文化形象、文化精神传达给学生,注重对学生的多种识字方式的培养并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
(2)小学教材中对传统文化的涉及不仅仅要单独作为一部分单列而出。也应该与其他板块相融合进行教学。在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指引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单向型活动学习转变为综合型的活动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注重和“综合型学习”相结合。在“综合型学习”的目标中渗入传统文化的因素,就是要让学生在开放的语文教学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通过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体会其精髓。
(3)在教材中注重对书法教学的渗透。中国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创造和审美情趣,是中国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书法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由于电脑的大规模使用,现在的小学生“提笔忘字”现象非常严重,错别字泛滥,或者不会连笔而胡乱连成非常潦草的字迹,更谈不上热爱汉字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强书法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关于具体如何落实这方面,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段和不同的年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书法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学生对书法兴趣方面的培养。可以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有关书法方面的名人小故事,让学生潜移默化爱上书法。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5
一、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我国的唐诗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的关系上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从诗歌诞生之日起,我国的诗歌就和音乐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音乐和诗歌就是相伴而生的,到了唐朝,我国的古典诗歌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不仅在数量和质量大为突破,在艺术上也空前发展,尤其是音乐和文学的结合更是得以极大升华。
《集异记》中有个故事,讲述唐朝三大诗人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相约郊游,图中饭店吃饭偶遇几个歌手,三人即兴打赌看谁的诗歌被传唱的数量多,结果,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和王之涣的《凉州词》先后被演唱,难分伯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唐代,诗歌就是人们传唱的歌词,唐诗可以直接入乐歌唱。
(二)内容上与音乐美的结合
诗中有乐不仅仅体现在唐诗入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还体现在音乐入唐诗更是时尚之举。据不完全统计,在唐代流传下来的五万余首诗歌中,有近两千首的内容都与音乐有关。许多著名诗人不仅仅是文学大家,同时也对音乐很有研究,精通音律善于作曲。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唐诗名家,都写下了大量与音乐有关的诗篇。其中, 酷爱丝竹之声和操琴之乐的白居易,一个人就写下有关音乐的诗歌近五十篇,由此可见“音乐入诗”之广泛性。音乐入唐诗,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
1.描写音乐演奏的场景
《长恨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是众多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在诗歌中,用“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来形容“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而在“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中, 李商隐也借用音乐来描写了非常浓厚的思念和惆怅。
2.强调音乐强烈的感染力
唐代边塞诗人李益的代表作《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广为人传诵的就是“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垂髫牧童的芦笛声,竟能使镇守边关的铁血将士整夜抬头回望故乡,音乐那强烈的感染力,在这十四个字里一览无余。李白的名作《听蜀僧睿弹琴》中,也有“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诗句,用自己听琴音入迷而忘记时间的表现来渲染蜀僧琴声的感染力。
3.借音乐抒发丰富的情感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写道:“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虽然简单易懂,耳熟能详,但是这两句诗句所蕴涵的节奏感非常强,在无言绝句中属于佳品,将音乐节奏和文学性融合得很好。《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在阅读时如果将重音落在“/吹芦管”“尽望乡”上,将“一夜”读得平缓,“征人”开始上升,“尽望乡”达到顶点,“尽”字更重,则可读出诗的韵味,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和诗作流畅的感觉。而王维一向以精通音乐著称, 其《秋夜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以夜半弹筝这一行为,抒发了独守空房的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殷切思念。
二、唐诗中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的结合
(一)唐诗声韵中的音乐美
押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之相互呼应,以便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声律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以宫、商、角、徵、羽分韵,以五声配字音。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在唐诗中,正是由于在押韵、声律、对偶等方面都很讲究,使得诗句有规律地高低起伏、长短变化,音节组合整齐,节奏对称,平仄交错,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富节奏感,吟诗如同高歌,很有音乐美。
(二)比喻手法营造出音乐的意境美
除了遵守声韵规律使唐诗朗读起来富有音乐美之外,唐代诗人更注重在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营造出充满音乐气息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大量运用了比喻手法来描写琵琶声的复杂多变。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几句诗词中,作者妙笔生花,将琴声描绘如急雨般沉重舒长,似“ 私语”般细促清幽,像“珠落玉盘”般的圆润悦耳,类“银瓶乍破”“刀枪鸣”般的铿锵雄壮。大弦和小弦的“切切”,到底是怎样的音响,读者很难想象。而将之比喻成急雨,比喻成私语,比喻成大小珍珠落在玉盘中敲出的音响,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两种琴弦的美妙和各具特色。读者虽未身在现场听琵琶女演奏,却似身临其境。试想,要是没有这些丰富多彩的比喻句,《琵琶行》怎么会给我们带来极富音乐之美的享受,又怎能成为千古流传的作品?
汉字的文学艺术范文6
关键词: 樱花 日本文化 文化符号
一、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樱花是春天的象征,是春的季语,因此,樱花对日本人自然观的折射体现在与自然和樱花,以及樱花季节有关的许多词语上,如樱时雨、樱吹雪、樱前线、樱狩、樱田、樱茶屋、樱月、樱结、樱饭、樱汤、樱渍、樱灯笼、樱饼、樱酒、樱贝、樱色、樱鱼等。这些词汇是日本民族语言有的现象,体现了日本人纤细的自然情趣和岛国特有的风土。
对于“樱花”(日语读作“さくら”)词源,有学者指出“さ”在古语中表示“农耕神”、“谷物神灵”,而“くら”为“神灵安然依坐的神位”,因此“さくら”原义为“稻谷神灵所依之花”。传说樱树是农神喜爱的地方,因此樱花时节,古代的日本人聚在樱花下,表达对农神的敬畏,占卜收成的好坏。这种古代朴素的祭祀占卜活动演化为后来的“花见(赏樱)文化”。可见樱花作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最早是作为农耕文化的象征与稻米耕作联系在一起出现的。远古时期,樱花被当作秋天丰收的象征,每当樱花盛开,日本人都会围着樱花树载歌载舞。在他们眼中,樱花繁花似锦的美实际上是农耕女神驾临人间,赐人丰收的外在形式。这一将自然物与人类的审美直观直接联系的现象在早期的人类社会是十分普遍的。
二、樱花体现了日本人的审美观
樱花花期甚短(约七日),盛开时团团锦簇,热烈灿烂,极为壮美,但一阵风吹来,满树樱花如雪般静静飘落。樱花在美到极致时凋落,在视觉上给人以极大的冲击。落花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这种瞬间的飘落之美与佛教的“短暂、无常、生死轮回”的思想相吻合,并在与日本人朴素的“哀”的思想相结合中得到深层次的表现。人们悲叹生命短暂易逝,自然变化无常,从而愈加深刻的体会到“物哀”之感。“物哀”(もののぁはれ)是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不仅深深浸透于日本文学,而且支配着日本人精神生活的诸多层面。《古语拾遗》从古代原初歌谣来考察,“物哀”一词被认为是“啊”(ぁ)和“哟”(はれ)这两个感叹词组组合而成的。这种感叹,最初是通过对人和自然,其后发展到对人生世相,即对现实的接触一认识一感动的过程而产生的。由于“啊”这个感叹词与日语汉字“哀”字同音,就以“哀”字标出。日本人从上古时代开始就相信,美好的事物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比起盛开的樱花,凋落的樱花更让日本人动情,它被认为是无常之美的一种体现,充满“物哀”的哀伤情调。
不同民族的人们赋予花卉不同的涵义,故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审美观。今天的日本人将樱花视为“国花”,且每逢春天樱花盛开之际,日本人都要结伴赏花,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樱花的爱恋之情。樱花蕴涵有日本民族之于大自然的“物哀美”意识,因此日本人对它们情有独钟,体现了日本民族一种特殊的审美观念。
三、樱花与日本武士精神
日本谚语中的“花数樱花,人数武士”,指的是花以樱花为美,做人以武士为范。这一谚语本是歌舞伎《忠臣藏》中的一句台词,意思是“百花之中樱花最为美丽,各类人中武士最值称道”。《忠臣藏》讲述的是47名武士为了报主君之仇,不惜忍辱负重,最终将仇敌杀死,然后接受幕府命令悉数切腹自杀的故事。在这一著名的歌舞伎中,不恋尘世、洁净凋零的樱花与武士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歌颂武士不惜生命忠于主君的武士道美德的美学符号。
“花中樱花,人中武士”通过歌舞伎这一民间喜闻乐道的形式迅速成为脍炙人口的谚语,樱花也由象征“物哀”的阴柔之美向体现武士“毅然赴死”的阳刚之美转变,成为大和民族的精神特性的一部分。本居宣长用“若问敷岛大和心,朝日盛开山樱花”的和歌赞美樱花,明确地将樱花作为大和魂(武士道)的象征。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开篇提道:“武士道,如同它的象征樱花一样,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它并不是保存在我国历史的植物标本集里面的已干枯了古代美德的标本,它现在仍然是我们中间的力量与美的活生生的对象。”明治初期著名学者西周在《兵家德行》中也这样认为:“夫单瓣之樱花,不如牡丹之艳丽,不如莲花之清洁,又非如椿、木槿残留于枝上直至腐败,其纯洁凋散之性无可比拟,其忠良易直实乃日本人固有之性习也。”
四、樱花与日本文学
日本很早就有赏樱花的习俗。“花”(日语中专指“观赏樱花”)一词很早就专门用于表现樱花的审美活动了。人们一般认为,这一习俗源于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宫中举行的樱花宴。当初赏樱只是在权贵间盛行,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开始,赏樱发展为春季的民间活动,并最终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从日本民歌《樱花》中,人们不难看出赏樱花作为风俗在日本民间的普及之广、地位之高,从8世纪的《万叶集》到11世纪的《源氏物语》,都有所体现。
赏花惜花也是日本文学艺术咏唱不尽的主题。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关于樱花的描述比比皆是。樱花美而易逝易碎的生命意象和日本人民从中寄托的人生情怀影响了日本文学艺术的发展。从哀物再到哀人的文学艺术风格,在日本的文学艺术里,常常有通过讴歌护花惜花来表达人生短暂当惜的心声。最有特色的赏樱地当属川端康成笔下的柔情之地:伊豆半岛。“早春二月,伊豆半岛的空气中便开始弥漫樱花的味道,游人从各地赶来,欣赏全日本最早盛开的樱花。花极早,花期长达一个月,伊豆特有的河津樱花在日本被称为‘早春惊喜’。每年2月10日至3月10日,伊豆会举行大规模的‘河津樱祭’,从而奏响了一年的赏樱序曲”。
樱花体现了日本文化中自然观、处世观、道德观、审美观和实用主义思想,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文化符号。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不仅具有传统的符号意义,而且内涵不断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日本社会的变迁,樱花可能会被赋予新的文化含义,一些旧有文化含义有可能会逐渐消失。通过樱花,我们可以了解并借鉴日本文化中一些先进和优秀的文化元素和内涵,同时也应对其文化中消极危险的一面保持清醒的认识。
跨文化交际与学习是在保持自身民族身份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学习,取长补短。在保持各自优秀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相互借鉴,不断创新。在日语研究与教学中,通过对日本主要文化符号的研究与学习,我们可以加深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以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摩擦与隔阂。
参考文献:
[1]白晓光.樱[J].日语知识,1999,(4):48-49.
[2]杨国华.樱花、殉情、切腹及其他[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