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1
公益讲座圆满落幕
2009年12月7日晚,由甘肃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主办、兰州新东方学校等单位承办的“走进甘肃企业――家庭教育进企业公益讲座” 活动首站在酒钢集团歌剧院启动。团省委副书记张旭晨、酒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吴国贤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作了专题讲座,歌剧院内座无虚席,近两千名家长用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周运清、陈向东两位老师的精彩演讲的感谢。
从12月7日启动,历时8天、行程近7000公里的“走进甘肃企业――家庭教育进企业公益讲座”活动12月13日在兰州石化文化宫落下帷幕。清华大学出版社培训中心研究员,全国妇联《中华妈妈网》教育顾问王晶老师的精彩演讲,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此次活动从明长城起点嘉峪关到卫星发射基地酒泉,从黄河明珠靖远到全国重点产煤县华亭,从西部重镇平凉再到金城兰州,先后在酒泉钢铁集团、玉门油田、靖远煤业集团、华亭煤业集团、平凉市和兰州市连续举办了6场讲座,所到之处,都受到了当地政府、承办企业以及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热烈欢迎,9000余位家长走进活动现场聆听了讲座。周运清、王晶、陈向东三位老师,将家庭教育最新的观点、理念,通过典型的案例、通俗的语言诠释得淋漓尽致,指出了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许多误区,尤其是周运清教授的“家庭教育的十个忠告”、王晶教授的“做不成第一做唯一”等理念,给广大家长开阔了全新的家庭教育视野。
丁巨胜参加甘肃省“12.4”
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
2009年12月4日下午,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题的甘肃省第九个“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型普法宣传活动在兰州东方红广场隆重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志良、副省长张晓兰等领导出席了活动。作为甘肃省“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参与单位,团省委副书记丁巨胜参加了活动。
这次活动是团省委按照团中央“青少年法制宣传周”的要求,配合我省“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甘肃省宣传月”活动开展的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修订《甘肃省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两法一办法”的知晓率,营造“尊重未成年人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的社会氛围,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护,促进全省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团省委共向市民发放“两法一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未成年人文明上网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待咨询100多人次。这次青少年法制宣传活动从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举行,团省委将组织专家、学者、普法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单位、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少管所、劳教所等开展法律宣传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同时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新修订《甘肃省实施办法》的普及教育,印制法律读本向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动员学生家长及全省公民学习“两法一办法”,督促法制副校长开展以“两法一办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课,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和全省公民的法制观念。
张旭晨调研酒泉青年就业
创业工作和驻点工作
2009年12月8日,团省委副书记张旭晨带领城市青年工作部的同志深入酒泉市金塔县、酒泉工业园区、酒泉大禹公司、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卫校就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和驻点工作进行了调研。
在金塔县,张旭晨先后实地查看了县职教中心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西南街社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东坝镇青年中心和青年创业示范岗建设。在酒泉工业园,张旭晨听取了园区规划暨酒泉市风电产业的发展情况汇报,查看了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风机制造项目的生产情况。在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甘肃大禹节水公司,张旭晨观看了大禹公司节水材料生产线,听取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见习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和见习青年就业签约情况,并查阅了见习基地基础资料。在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和酒泉市卫校,张旭晨听取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酒泉卫校的实训中心。
在随后召开的酒泉市基层团建和基层工作汇报会上,张旭晨在听取了酒泉团市委关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团建试点工作、驻点工作的情况汇报后,从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驻点工作、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三个方面作了讲话。张旭晨指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全团的生命力工程,是贯彻落实“两个全体青年”的具体要求,酒泉团市委积极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工作,采取行业建团、产业协会建团、组建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等方式,着力加强团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创新力度,着力夯实团建基础工作,为全市共青团工作开创新的局面。驻点工作是切实转变共青团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形成全团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和加强基层工作合力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挥团的领导机关的优势,帮助县级团委充实工作力量,从工作思路、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指导,促进基层团的工作整体活跃。希望酒泉市在已取得工作进展的基础上,多向兄弟市州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梳理出工作主线,体现出工作特色,培育出工作亮点。张旭晨强调,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突破点和有力抓手,在今年建设见习基地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程序,提高质量,对不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进行摘牌。同时加大人岗对接力度,努力提高人员上岗数。
兰州大学举办“走进化学”公益活动
上花岔中学位于榆中县上花岔乡北川村,是兰州大学2009年研究生支教点之一。学校的师生,生活条件艰苦,教育、教学资源有限,因此,学院于12月14日来到上花岔中学开展“走进化学”公益活动,为他们捐赠化学实验室及进行相关化学实验的培训。
捐赠仪式上,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代全顺和上花岔中学校长共同为“弘毅化学实验室”揭牌,代全顺希望上花岔中学的同学们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懂科学,用科学,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和创造更美好的家园。化学化工学院团委负责人对实验室命名进行了意义阐释,并对在场的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希望。院学生会负责人向上花岔中学捐赠了仪器。
仪式结束后,兰大志愿者为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镁条燃烧”、“氢氧化铜沉淀的生成”、“二氧化碳的制取”等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演示,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此次公益活动是兰州大学第十一届身边化学知识普及与宣传活动的重要项目之一。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
2009年12月16日,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各系团总支、参赛学生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上,院团委负责人从甘肃省各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工作的现状入手,结合专业特色、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引入了职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阐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原则、方法和步骤。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我是谁?我将成为谁?”的问题,从大一开始,确定奋斗目标,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实现人生价值,演绎精彩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团委举办2009年度
第二期团干部培训班
12月7日至12日,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团委举办了2009年度第二期团干部培训班。来自基层各单位的163名团干部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班就新时期共青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对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集团公司员工常用法律法规、青安岗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全面辅导。
通过学习培训,使团干部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扩大了交流,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岷县: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
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岷县积极鼓励青年农民工凭借打工得来的一技之长返乡自主创业、就近劳务输出,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一个新的亮点。目前,全县返乡创业人员有2000多人,投资兴办10万元以上规模的自主企业14个,为当地老百姓创造就业岗位2800多个,实现了劳务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岷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返乡青年农民工的再就业压力自然不小。为此,县委县政府一方面加强了协调联系外出务工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外出回乡人员在家乡开发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在岷县劳务市场,除了传统的药材加工以外,一些青年农民工在团组织实施的农村青年春季培训期间掌握的一技之长派上了用场,诸如建筑工地的技术工、货物装卸、酒店服务等,这些工作受到大家的欢迎。
景电管理局团委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2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一六五一”思路举措和大开发大调整大提升大发展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保障民生这条主线,坚持条块结合、全局联动,量化指标、落实责任,现场办公、一线服务,强化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二、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
对照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逐项落实责任,凡是有指标、可量化的分解落实到人,不能量化的提出明确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扩大就业。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城乡双零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等就业援助,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工作。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二是搞好人才智力服务。依托产业聚才、项目招才等有效形式,帮助企业引进急需各类人才,解决管理和技术难题。实施“金蓝领”项目培训,帮助企业建立完善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的职工培训制度,将职工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扩大高技能人才存量。注意做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市级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拔、推荐工作。落实知识更新工程,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坚持引才招商并举,确保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着力解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应参保未参保问题;以提高征缴率为重点,着力解决已参保用人单位参保率不高,少报、漏报、瞒报缴费基数问题;以清偿社会保险欠费为重点,着力解决正常经营用人单位拖欠社会保险费问题,努力实现参保单位、人数和基金征缴额同步提高。把新农保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村居搞好服务,实现应保尽保。
四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帮助用人单位完善以劳动合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提高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水平;切实抓好劳动合同签订工作,督促企业同新就业人员和合同到期人员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加强企业集体合同签订工作,确保年底劳动合同签订率和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目标要求。
三、推进措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上级要求高、群众期盼大,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全局联动,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强力推进。
一是条块结合,落实责任。一方面,班子成员对分管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实行条条牵头抓总,对上搞好沟通交流,对下加强指导、强化调度、制定措施、推进工作。另一方面,由有关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带领部分业务骨干,成立9个工作推进小组,分工包靠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工作。各组长对辖区各项工作实行块块包靠负责。年底根据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落实责任,单项工作由分管领导负责,与各县市区进行比较;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工作由包靠领导负责,各组进行比较。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条块分离、各行其是,分管领导只抓条条、不管块块和包靠领导只管块块、不抓条条的倾向。
二是有的放矢,稳步推进。首先要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深入街道、村居、企业,通过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法规和具体操作办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要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条条方面,分管领导要全面掌握分管工作现状、在全市的位次、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制定落实相应推进措施。块块方面,包靠工作组要对包靠辖区各基层单位和各项工作进行详细了解,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三要转变作风,强化服务。深入了解基层需求,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理解和支持,做到以服务促工作。落实现场工作法,包靠工作组每周至少拿出1天时间到基层服务,形成工作日志,搞好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登记,详细记录工作进度、行程安排。要注意加强对37家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监测点企业的服务沟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征求意见建议,及时反馈汇报,切实改进工作。监测点企业发生投诉举报的严肃追究包靠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是注意方法,严肃纪律。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业务,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法规、工作要求和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有序实施。对把握不准的情况及时请示,不随便答复、处理、乱开口子。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经集体研究后,由劳动保障监察处统一执法,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积极争取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党工委、办事处(管委会)的支持,共同做好工作。严肃各项纪律,轻车简从,不给基层添麻烦,不接受基层宴请,不收受礼品,工作日中午禁酒,通过文明服务,树立良好形象。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3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团区委每年年初都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活动由宣传教育部牵头负责,任务分解到青年工作部、办公室各条战线,确保“三下乡”活动做到任务到位,落实到位。宣教部是“三下乡”活动的牵头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如何,关键在机制运行如何,为此宣教部研究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三下乡”活动进行安排部署,有计划、有特色、有重点的开展活动,把“三下乡”活动落到实处。
二、活动丰富、效果显著
——积极参加“怀柔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2月17日,团区委与十几个区相关单位、部门联合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团区委组织区电信局、区动监局、移动北京分公司的青年志愿者,来到桥梓镇慧友文化广场,开展发放宣传材料、畜牧养殖、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发放各类健康知识宣传材料3000余份,展出健康宣教知识展版8块,接待群众咨询500人次。
——继续深入开展“激扬青春送法下乡”活动。7月31日,一支由区药监局、劳动局、地税局、城管大队庙城分队、经管站、环卫中心、商务局、工商局等8家基层团组织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庙城镇,在该镇融城公园开展了以“激扬青春,送法下乡”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为该镇老百姓带去了法律书籍、政策卡片,并在现场为老百姓解答法律和就业、培训等政策方面的难题。活动现场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余次。
——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8月5日上午,区总工会、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司法局三家团组织联合举行了送法下乡活动。依托工会搭建的进行劳动就业政策培训平台,这三家团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将共青团工作与单位主流业务科室工作相结合,适时开展了此项送法下乡活动。今年4月,由这三家团组织的 “怀柔阳光青年法律志愿服务队”被团区委确定为区级重点项目,此()次活动是他们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内容之一。
——连续七年开展“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动”。2月17日,区卫生局团委组织党员先锋服务队、青年健康使者来到桥梓镇慧友文化广场,开展“健康使者火炬行动”桥梓行活动。来自朝阳卫生局、安贞医院的内、外科专家为老百姓进行了义诊,免费测量血压、测血糖、咨询共计80余人。志愿者们还向群众发放了宣传画、宣传单、折页、手册、年历本等宣传品30余种约6000余份。
一年来,怀柔区各基层团组织在团区委的要求和指导下,通过深入细致的了解,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要,纷纷组建成立了农林、文艺、卫生、助学等方面的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服务队,深入农村,深入山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月3日,区第一医院团委与环保局团总支、九渡河镇团委联合举办了“绿色环保健康行”大型义诊、环保宣传活动;4月30日,区卫生局团委开展了“扬爱国情愫,展青年风采,奉天使情怀”健康使者火炬行动;农业局团支部组建爱心志愿者队伍,开展“关爱流浪动物”主题活动;成立怀柔区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并开展多期培训班;16家基层团组织组建成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切实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服务。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4
紧紧围绕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劳动保证工作在区劳动局的精心指导及汤泉街道劳动所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创新思维,全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证工作实现新突破,扶持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不时加强和完善了村转移就业工作,促进了劳动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现将劳动保证工作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其中农村劳动力235人,全村户籍人口379人。转移就业230人,转移率达97%以上;援助困难人员就业2人,完成100%农村劳动力转移23人,完成230%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9人,完成150%培育自主守业者2人,带动就业12人,完成100%失业平安金认定准确率100%新农保参保率100%
二、建立健全各类基础台账
失业人员跟踪花名册、新增就业岗位花名册、农村劳动力转移花名册、劳动力输出花名册、就业困难帮扶花名册、农村劳动力跟踪花名册等)对这些台帐进行认真梳理、归类,建立健全劳动保证18项基础工作台帐。定期更新。特别是失业人员跟踪的管理,基础台账的一大重点,对此类人员采取上门或者电话回访的形式,解他生活状况、失业原因,择业愿望,技能水平,就业去向等基础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对未就业人员另建台帐,根据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尽快提供相应用工信息,跟踪服务率达95%以上。建立农村劳动力跟踪花名册,及时掌握更新劳动力人员基础信息、就业转移情况。
三、为本村失业人员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村积极与街道劳动保证所联系最新用工信息及空岗信息,为保证本村失业人员顺利就业。然后反馈给村失业人员。每季度街道会开展专场招聘会,村劳动保证站都及时与村民联系,让他根据自己的个人技能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对于没有一技之长人员为他举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指导培训,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协助。同时为了尽快让村困难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劳动保证站还利用人脉关系等多种渠道解决了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另外还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守业,并向他提供各项守业优惠政策、优惠条件,同时了解他要求、愿望,解答他咨询问题。及时向他宣传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推荐他参与市、区组织的守业培训,并为他守业提供便当。村劳动保证站的鼓励下现已有2人自主创业,并带动下岗失业人员12人,解决了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四、加大农村新型社会养老平安工作的政策宣传
因本村大多数村民已被征地安排固不享受此政策,新农保是一项惠民工程。有一小局部青年人员享受却因年轻不愿参保。对此保证站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采取上门宣传新农保政策的措施,让他解新农保政策的种种益处。经过劳动保证协理员多次上门讲解政策,如年轻人不愿参保的跟她讲解新农保可以与企业平安衔接,这样参与企业平安更实惠。经过多次上门进行政策宣传现已全部参与新农保,参保率100%对于低保户人员自年月日起参保个人缴费全免,全部由政府承担,符合此条件人员均已参保,新农保续保以预存代扣的形式缴费,村劳动保证站以各种形式与参保人员联系。及时发放存折,做到不错发、漏发,较好的完成了今年新农保创建目标任务。
劳动保证站应精益求精,对于今后的劳动保证工作。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信息,推进新农保工作。
劳动保证站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1.围绕街道及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来开展工作
2.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台帐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5
一、青创工作
创业就业是当代青年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集中体现。团县委积极响应全团号召,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推出“青创服务、青创培训、青创保障”的套餐扶持措施,为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切实帮助。
1、找准结合点,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需求
作为煤炭资源大县,受煤炭产业市场效应影响,我县青年在就业观念、职业选择上存在较大偏差。引导广大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就成为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首要任务。为此,团县委积极宣传动员,营造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1)召开全县青年就业创业推进会。按照全省“百县千乡”山西共青团劳务输出大蓬车服务周活动统一部署,团县委利用共青团网站、共青团qq群、电视台字幕游走、街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共为132名青年做了求职申报。(2)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团县委主动与太原金伯爵大酒店联系招工事宜,并举行就业洽谈会,共为56名农村青年提供了就业岗位。(3)今年,团县委以晋中市青创服务中心建立为契机,通过电视游走、刊登快讯广告等各种途经深入宣传青创中心,同时开展了街头集中宣传活动,团县委班子成员及各乡镇团干二十余人参与,共发放传单1000余份,在各乡镇争取做到宣传入村入户,为全县青年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2、找准着力点,开展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为使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常抓不懈并取得实际效果,以来团县委联合县劳动保障局开展青年创业就业知识培训,并在蓝图职业培训学校成立我县第一个青年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共开办20期培训班,学员600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313人,高校未就业毕业生30人,下岗失业人员17人,其他类人员240人。经过专业的培训,青年们系统学习了就业、创业技能,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增强了创业就业的信心。这些人当中80余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260人就业。
3、找准支撑点,建立青年就业创业保障体系
为使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顺利推进,团县委多方努力,积极沟通,与县邮政储蓄银行、县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联合推出多项针对创业青年的贷款优惠政策,给他们解决了创业之初的燃眉之急。去年6月, 团县委与县农村信用联社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的通知》,通过街头宣传、电视台游走字幕等多形式进行宣传,让基层农村青年全面了解通知精神。经过一年的合作,在全县共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224户,共计1695.8万元,带动农村青年305人实现就业。今年年初,团县委与县邮政储蓄银行联合启动了县青年展业贷款工程。成立了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青年展业贷款的通知》。经过努力,目前已为20余名青年争取到展业贷款219万元,包括服装、加工、小商品零售等多个行业。同时积极与我县的市青联委员王志军开办的诚悦小额贷款公司进行联系,为创业青年提供贷款优惠,帮助他们渡过资金难关。
4、找准切入点,健全青年见习岗位培训机制
团县委广泛动员社会资源,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支持,为待业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以此帮助青年增加职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目前,在通宇实业有限公司、三江家电公司、晋明涂料厂、思普瑞有限公司、诚信煤化责任有限公司、中石化
石油分公司、宏源国际酒店、夏门煤业有限公司、麒麟大酒店等8家企业建立了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共为80余名青年提供见习机会,有5名青年见习后被企业聘用。二、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
根据团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团县委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今年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确立了“先行组建,逐步提高,突破重点,抓大促小,先易后难,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并出台了《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
目前全县有新经济组织452个,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其中青年占32%。据调查,团员青年数达到建团标准的有27个,目前,条件成熟的20个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全部建起了团组织, 还有7个非公有制企业在筹建团组织,成立的组织已开展了各种活动,为企业的管理、经营、发展发挥了作用,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
我县目前在民政局注册登记的新社会组织共14个,均为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今年对符合条件的蓝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县作家协会、静升古镇书画院、立达会计事务所、县武术协会、县体育总分会等6家非企业社会团体中相继建立了团组织,为下步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青年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存在一定不劳而获的思想。由于我县以煤炭为主产业的经济结构,导致部分农村青年存在一定恋家守土、懒惰散漫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总想轻轻松松挣大钱。
2、信息渠道少,信息量不足。由于共青团不是主要的就业创业职能部门,对相关企业的用工需求不能及时了解,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情况,难以实现劳动力和岗位的有效对接。
3、“两新”组织中团员青年流动快。由于“两新”组织有着点多面广,从业多样,经营活动节奏快,流动性大等特殊性,造成团建工作缺乏连续性。一是“两新组织”受市场影响,一些企业面临破产、重组等问题,人员、机构处于暂时性的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使团建工作出现空档和断档。二是在“两新”组织中,青年员工表现出更强的择业自主性和流动性,有的青年团员在企业一两个月就跳槽另谋职业,变动相对更加频繁。从而造成很多企业中大量团员青年对团的组织观念淡薄,长期脱离团的组织,缺乏团的教育和管理,致使团建工作缺乏群众基础,建立团组织的难度很大,团组织建立以后难以发挥作用。
四、意见建议
1、广泛宣传,引导青年转变观念。发挥团组织的组织和网络优势,借助媒体力量,大力开展宣传。从转移就业政策、劳动保障、权益保护、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宣传着手,力求通过宣传,使青年转变观念,在就业创业方面增强对共青团的认可程度。
青年就业情况汇报范文6
我院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是2013 年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立项以来,根据《河南省民办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按照申报书和专业建设方案,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完成了建设目标和任务。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 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烹饪学院是2010年成立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共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088人,中职生2870人,专任教师245人。设有烹饪技术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系、食品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和基础教学部。开设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技术、学前教育、电梯维修等30多个中、高职专业。
学院始终坚持“文化厚校、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国家职教方针、深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大量餐饮专业人才,有力推动了产业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拥有国家专利6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50多项,省级奖项80多项。
几年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单位”、“河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中国烹饪名师大师注册培训基地”、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烹饪工艺与营养)等荣誉称号,原省委书记卢展工、副省长徐济超、中烹协副会长冯恩援、高炳义等领导先后莅临学院调研与指导,对学院的特色办学、就业创业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 专业建设情况
烹饪专业自招生以来,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逐步凸显,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高职学校示范性实训基地等称号。学生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屡获殊荣。2016年9月,烹饪专业93名学生作为志愿者服务G20峰会,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该专业现有高职在校生1256人,中职在校生1657人。专任专业课教师64人,兼职教师30人,专任教师中副高职称以上21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1人,“双师型”教师25人,中国烹饪大师7人。有校内实训基地33个,校外实训基地45个,专业图书10万余册。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前提,烹饪专业以“优基础、适口径、强技能、多方向”为指导,结合学院办学定位,立足餐饮行业,不断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在开设中、西餐方向的基础上,适时增开中西面点、雕刻、营养配餐等方向,使得人才的培养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二是增加了《国学教育》等限选课程,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公修课程的开设力度,促使学生人格等全面的发展。四是进一步改革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适时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对课程中老、偏、旧的知识及时摒弃或更新,使得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具备了针对性。
(二)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1、完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建设
根据学院要求,烹饪专业2014年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了章程,确定了校企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目前,该专业与开元名都、河南大厦、上海望湘园餐饮有限公司等45家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和实施、学徒制建设、订单培养、教师挂职锻炼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2、实施订单教育培养,成立企业冠名班
2014年起,烹饪专业先后与迪欧咖啡、望湘园餐饮公司、喜河南大厦、香港云顶集团等企业成立定向培养班。根据协议,学生第三年到签订企业进行带薪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企业派教师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订单培养的模式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实现了“学生毕业有工作、企业发展有人才、专业发展有生源”的多赢目标。
3、依托行业力量,积极探索学徒制培养模式
2016年6月份,学院被中国烹饪协会批准为烹饪与餐饮服务大师名师注册培训基地,挂牌为中国烹饪大师工作站。2016年12月,学院牵头成立中原烹饪职教集团。烹饪专业充分依托集团、工作站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启动学徒制培养班,制定了《学徒制培养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学院每年选拔100名学生,组建“学徒制试点班”,主干课程由大师授课,学生在寒暑假和顶岗实习期间跟随大师工作和学习,确保学生成长成才。
(三)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该专业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一主线二主体三循环四模块”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教学,即以培养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单位为主体,采用职业素质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职业技术、职业技能理论—单项岗位技能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的三次循环,以通过重组、整合、优化的职业素养基础模块、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技能模块教学,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的高度吻合。
在校内实践教学上,该专业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按照企业对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细化实践教学标准,合理设置实践课程和教学内容。目前,烹饪专业在课程类型上设置了纯实践课程,课程门数达到5—8门,校内实践课时达到校内总课时的35%以上。根据要求,烹饪专业第一学期设置基本功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课程考核后方能够进入第二学期的菜品制作等综合实践课程,基本功不达标,不能进入综合实训室进行实训。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教师是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烹饪技术系采取“招聘、引进、培养”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近年来,先后从行业引进32名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院的专兼职教师,从高校招聘应届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20人。
学院建立了校内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养体系。颁布实施了《校本教师培训方案》、《教师外出培训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采取“传帮带”、企业挂职锻炼、专家讲课、督导听课、教师外出培训等途径和办法,从专业认知程度、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展开了系统的培训。截止2017年,烹饪技术系共有6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0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2名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五)加大投资,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示范引领”的实训室建设原则,学院不断加强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烹饪专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硬件改造升级。截止2017年底,烹饪专业共建成各类校内实训基地33个,总面积达3615平方米,总值1418万元,生均6192.14元,涵盖了基本功、热菜制作、中西点、西餐等所有烹饪专业的岗位技能,校内实训开出率达100%。
(六)积极申报省级专业建设项目,促进专业建设
立项以来,该专业以省级专业建设项目为抓手,不断促进专业建设。2015年,该专业先后申报了“技能大师工作师”、“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师范基地”等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2016年,该专业又通过了“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骨干专业建设”、“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烹调工艺与营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三个省级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立项。目前,各项目负责人正在按照方案积极推进,争取早日通过验收,促进专业建设提档升级。
(七)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
该专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一是2015年与韩国全州大学签订“2+2”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前两年在我院进行专科的课程学习,通过韩语(TOPIC)三级后,即可申请进入全州大学本科3年级进行学习。毕业时,学生可获得中国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二是与法国积极开展合作交流。从2018年起,学院将每年选拔25名优秀大专生赴法国学习交流,为中法饮食文化的交流和人才的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八)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在品牌专业建设期间,我们不断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教师日常教学规范》、《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规范了教案、教学大纲撰写、实践教学、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促进了教学秩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了一套高效、完整的教学管理机制。
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的质量监控的力度,建立了查课、督导听课、同行听课、学生评教等一系列制度。同时,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有效整改。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得烹饪专业的各个教学环节得到有效监控,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三、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教学改革力度大,教学成果显著
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并能不断根据餐饮市场发展的要求,重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效果显著。近几年烹饪专业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篇、省级课题3项、国家级专利6项、校本教材5本、校级精品课程3项。
(二)形成了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烹饪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4人,副高以上职称21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总数的43.5%;“双师型”教师25名,占31.3%;硕士以上研究生2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校专业带头人3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校级先进教师19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26人。同时,还从企业聘请了32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烹饪大师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三)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1、学生实践技能明显增强。建设期间,烹饪专业先后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团体二等奖2项、团体三等奖2项,个人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同时,学院注重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将考证知识融入到平时的课程和教学中,加大对学生考前的培训和指导,烹饪专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了100%。
2、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2015年、2016年、2017年就业率分别为94.69%、93.35%、90.39%。2017届学生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92.97%。用人单位对我院2017届毕业生满意度达92.31%。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达到3983元/月,个别毕业生月薪达到1万元以上。
3、学生创业能力明显提高。学院成立了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学院采取有力措施为学生提供创业帮助。一是建立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指导服务;二是开展创业培训,帮助学生寻找项目,制定创业规划;三是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2014—2017年,学院相继举办“美团杯”创新创业大赛、户外生存挑战大赛等项目比赛,促进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和创新创业技能的掌握。
(四)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该专业积极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紧密结合企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中国烹饪协会培训基地,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承担人社、扶贫等部门交付的培训与鉴定任务。建设期内,累计培训技能人才2100多人次,许多学员拥有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致富和自主创业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事,学员还积极承担县内、县外合作企业的员工培训,为御膳苑、望湘园等企业提供定制服务。牵头组织了《中国烹饪通史》编撰工作的第一次年会,为长垣籍大师吕长海大师举办了“从业68周年技艺研讨会”。参与编辑了《中原特色餐饮文化》、《长垣烹饪技艺系列名菜标准汇编》等书籍。一系列活动展示了烹饪文化的独特魅力,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